【V師太 開講】
有些人說,老師~你不是TRX的講師
為何你自己做訓練時,都沒用TRX
反倒是做重量、舉重比較多?
呵呵~這有很多因素的
一來,運動中心不方便我懸掛
二來,你「只」看到我一部分的訓練
三者,舞蹈體操底,動作協調本來就好
我更需要加強的是力量與連動
許多人對肌肉力量的認知
就是簡單地從
肌耐力、肌力、肌肥大、爆發力等分類來理解
甚至加上時間變項組成週期
分為純粹肌力期、基礎力量期
肌肉肥大期、最大肌力甚至爆發力期
然而~這都只是針對
肌肉訓練的成果與週期來思考
在策略上呢?好像顯少著墨
甚至現在在訓練界又分成兩大極端
「動作功能導向」與「力量表現導向」
有些人甚至把TRX定義為功能導向
奧林匹克舉重定義為力量爆發導向
硬是把訓練分成兩端點
站在兩端點評論另一端點的價值
認定功能訓練者只追求功能卻無法產生對抗性
或認為力量訓練只有力量沒有細節
容易受傷也容易喪失協調
其實~這兩個都沒有錯
訓練本就只存在訓練者個人的喜好
並沒有絕對正確或錯誤的定論
不要把自己的喜好當作對事物判斷的依據
應該把對被訓練者最有效的訓練途徑
當作最好的決定準則為出發點
具有 #傷後復健 與 #運動表現強化
這兩極端訓練能力的我
在訓練中,我更強調
#獨立後整合 #整合後獨立 這兩個依據
受傷後,需要很多的獨立式訓練
先把局部的力量加強
等到局部力量有了之後
必須在丟到整個動作連結中吃連動
有了連動後,必須在動作路徑中
繼續找尋不夠或衰弱的點
再進行「獨立式強化」來補強
最後還要再丟進連動式動作路徑中
完全不是誰好誰弱的討論
而是時期、需求與狀態的評估
在動作選擇上
這張圖應該可以給大家一些想法
TRX是個很容易誘發全身連動的訓練
幫助你穩定軀幹、連結各個部位
但就因為它在單一動作中驅動了多元部位
因此對單一部位的訓練功效就會比較低
如果你喜好「局部腫脹」、追求「肌肥大」
或是復健強化中想獨立某一肌群避開代償現象者
#局部式肌力訓練 或許是你的選項
局部式訓練的判斷依據不在量的大小
在著重的部位參與
量小走復健或穩定
量大走肥大或塑型
而想要肌肥大的人
可以把TRX當作訓練前暖身
讓周邊肌肉喚醒,穩定
之後再執行局部訓練時,更不容易產生代償
關節壓力也比較小、動作路徑更穩定
如果關節很不穩定,或是復健後局部力量已經足夠
想要把力量延續到與周邊肢段進行溝通
此時TRX這類的「#整合式肌力訓練」就很適合
其透過肌群間的神經肌肉整合,提升動作效能
根據現今市場的分類,比較像是「動作優化式訓練」
讓你把動作做得更好,透過動作牽拉筋膜
刺激更多肌群參與,讓腦部神經訊號更多元
多數對身體鍛鍊沒特殊要求
只追求健康、順暢、無痛需求者
這就是你最好的選擇
但如果你是運動員,或是運動愛好者
想要追求更多力量的展現,甚至自我挑戰
「#連動式肌力訓練」就會是你的選項
奧運舉重動作是連動式訓練動作的 #選項之一
還有許多連動式訓練可以幫助創造產力效能
除了力量之外,還強調「效能」
要用最短的時間把負荷従A點移動到B點
需要學習對地心引力的借力、身體力量傳導
甚至到最後的力量釋放與輸出
這類型的訓練就會希望紀錄每種運動數據
負荷移動的速率、腳步接觸地面與推凳的時間差
動作產出的表現(高度、遠度)
甚至移動負荷的重量與效度
要走到這裡~多半是有一定訓練經驗者
甚至對運動有著莫名的自虐情操才做得到
也必須承擔一定程度的訓練風險
當然~還有一種訓練我把它叫做
「#不顧一切式肌力訓練」
不管你用了什麼樣的策略
就是努力把重量舉起、推出
或許會犧牲一點關節穩定、或許會用最大關節角度
但那目的都在鎖住關節,透過結構的支撐
創造出最大的肢體剛性,讓軟組織能產力
健力就屬於這一類的技術
更需要高深的訓練技巧、指導與監控
肌力訓練是門學問
不是有去推重量就會有效
要從技術、週期、目的、能力...等許多部位
進行分析、監控與探討
今天~話多了點
希望未來能有更多機會
在台灣開課,面對面地跟大家分享
#這只是我的觀點
#你可以聽你也可以不信
#無論如何卻不能不練
#玩人體
#信念教育學院
很難懂嗎!?難懂就請教練幫你
別以爲訓練一定能自修
自修就會好我幹嘛還花二十多年在進修....
無論如何卻不能不練 在 為什麼你去健身,胸肌永遠練不大【卓叔增重】 - YouTube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大家健身的時候是否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不論做什麼動作,胸部都沒有太大的感覺, 無論 怎麼練似乎都練在了手臂身上。其實,根本的原因還是在於你不知道 ... ... <看更多>
無論如何卻不能不練 在 [心得] 觀念入門好文-不是練不壯,只是窮- 看板MuscleBeach 的八卦
健身,先健心。
我並不是在批判每一個想要練壯的朋友,而是想把一些最基本的觀念講清楚,讓健身新手
也可以不要把資源花在錯誤的地方,例如投入太大量在找資料,或是找網路便宜教練等等
。
最後消磨的是你的精神,還有荷包,真正的效果卻不見得累積起來,也許你就灰心了。這
就是很多人會把練壯跟蛋白粉連結在一起的原因,不只是因為無知,更多的是想要給自己
一個不會進步的理由,好讓自己安心。
所以,我們談健身,雖然談的是體態的塑造,但心態必須要先有個強壯的基底,認為自己
無法接受大重量的話永遠無法進步,就像過去認為不需要去健身房只要公園跑步一樣,那
種觀念對於我們的目標是沒有幫助的。
窮人跟富人的差異很明顯,因為我們對理財的觀念至少有一般的理解,然而健身就不一樣
,已經風行一陣子,不過大多人多人沒有像是以賺錢一樣的那種誘因去健身,只是希望自
己瘦下來,希望自己也去過健身房,而不要被健身風潮流淹沒,只要自己能在tinder打說
“喜歡健身”,真的被異性問到,再勉強解釋說工作比較忙,一週可能去一次而已。
因為沒有渴望。
因為沒有正確的動機跟理解背後的基礎。
以我的觀察,窮人的存在以及普及性是無法避免的悲哀,所以,你不是不懂飲食控制,你
是沒有嘗試過一餐吃到200,你沒有嘗試過早餐除了麵包還要加好多顆蛋。
一定有人會跳出來堅持說,“健身也可以很省,自己怎麼去菜市場怎麼買才幾塊”等等話
語,我要說我同意,便宜有便宜的做法,但是我必須強調,花錢是不可避免的健身一環,
我們的目標是變壯,是更好的體態,而不是怎麼省錢。
同意嗎?就像增肌跟減脂盡量以分開的方式進行一樣,要省錢,就省錢吧。要健身,就必
須花錢。
注意!我沒有說要浪費錢,但是要觀察這兩者其實是存在絕對的矛盾的,不要刻意簡化它
,一堆人以為為什麼自己吃不胖,不,因為一餐才吃70塊的便當要怎麼胖呢?單點繼續點
到250還無法變胖才是要考慮體質的標準,真的那麼多人吸收不良嗎?我看過大多人的菜
單,其實都只是飲食的預算太低。
不要懷疑,有人吃一碗麵加兩顆蛋就覺得很豪華了,跟我說這樣是增很多蛋白質。我了解
他,其實他的邏輯是以“少數預算”的狀況下才這樣說的,我相信今天我請他吃牛排,讓
他自己夾,絕對不會只放一顆蛋。
有時候,大家不是不懂觀念,是被金錢限制了。
並不是每個人家庭環境都那麼好,嚴格來說,很多人都過得很辛苦,連買豆漿都要計較是
15還是20,對我認識的朋友來說(還有我),我們並不可能會在意那些事情,這不代表我
們比較優秀,這只是意味著,你的訓練計畫應該要依照你的狀況,也就是你要增的是提款
肌。
膚淺的說,健身的目的並不是健身本身,是美好的體態換來的羨慕,是健康享受人生的爽
快,是自己喜歡自己的自信。健身是一種達成目的的手段而已。
我並不是告訴一些努力省錢健身的人放棄,相反的,我是提醒健身這一塊要投入的會比想
像的還要多很多,預算需要提高再提高,就像領養貓的中途會希望你負責一輩子以外,還
可以提供濕食或是其他要求。
養一隻笨笨貓都要這麼用心了,有的主人還切雞胸肉給牠吃,你身為一個人,如果做不到
更高等的預算,就很難達到很棒很夢幻的目標。注意,我是說很難,不是說無法,設定人
生的目標要了解的是有什麼門檻,並不是騙自己沒有門檻。
認識這一層需求,我相信你會試著提高預算,隨之而來的就會是期待成本回報的渴望,時
間增加後健身在人生的比例也變大了,這時候慢慢成長與進步都不是什麼魔法。
看到網紅與高手心得或秀圖,更不會鬼迷心竅。因為你能夠衡量自己的預算,自己的時間
,自己能跨過的門檻。
於是,你的心靈便能舉起更沉的重量。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9.8.4.25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uscleBeach/M.1584949861.A.EF9.html
這樣我建議你先培養一個動機
耐心跟懶惰也只是人抽象出來的名詞
實際上就只有慾望跟不是慾望而已
動物找東西吃是因為很勤勞嗎
就是這個道理
不代表書沒有內容
是你自己簡化而已
你做到了沒錯 但是那是你的舒適圈
對於要打破的人你不知道他們的障礙
自己做菜
對有些人心理負擔就很大了
時間跟金錢加上去事實就是一坨成本
你的方法厲害 1元吃我也相信
可是對想要健身的人這是有用的資訊嗎
他們可能努力後發現 無法做到
每天就是會超過
那是不是又要以挫折感來放棄呢
正確不誇張的分析才是建立習慣的標準
你很厲害 我們都知道
但不是有效的資訊
我也會啊 但那不是重點
否則錯誤的問題 再好的答案也是枉然
要怎麼解決 除非我是你教練
不然怎麼會問我啦
說真的哪篇文章能隔空解決問題?
當然是給觀念讓不懂的人參考啊
除非我會魔法
我沒有說每個人目標一樣阿
投入到你的目標 有哪一個目標是輕鬆的 當然那就不會是目標了
我的重點是把預算的重要性點出來
我文章完全沒說大家要變健美冠軍哦
相信我 最花錢的也不一定是健美冠軍
運動員 健力就不花錢嗎XD
不要把我的論點極端化
※ 編輯: secretfly (39.8.4.253 臺灣), 03/23/2020 19:43:00
那其實你在講的也是滿滿的錢不是嗎?
你有點為反而反了
我文章並沒有這樣說 我是提高花費的主觀意識而已(投入的量)
你應該做的是客觀檢查自己的行為
就像理財
如果你心態不夠 把投資當成虧損
是很不健康的觀念
就像是已經有肌肉量的人吃胖然後減脂
對照後說三個月練出來的
不是很推薦把這種東西看的太認真
你喜歡消防員是嗎 勇敢追 可以的
※ 編輯: secretfly (39.8.4.253 臺灣), 03/23/2020 20:37:25
鮪魚罐頭更是不健康 貓咪都吃比較好
這就是為什麼我說預算是重點
不要當成理所當然
這個理所當然就是每個人訓練成果的差異
這就是寫觀念跟訓練不同的地方
說真的 就算無腦練 只要付出到一定的量也可以很粗
但是每個人都能每天無腦去練嗎?
不 這就是關鍵
很多人也都看同學上課睡覺 結果人家瘋狂補習
我們要知道的是方法論
不是那種卡卡西寫輪眼觀察法
這樣是可以啦 都喝乳清度日子也可以阿
但是誰要這樣做呢
文章不就已經說了 我們是在訓練肌肉 不是在修行
要修行去修行還可以變成佛家大師
說真的我還沒講一些營養品 而這些是很大一部分人都有在吃的
當然你可以告訴自己 吃了沒有用啦!!
可是別人就是有拿出預算來補充 他的身體是不是更強 我想很容易明白
歡迎使用回文功能
否則您把一件可以簡單回文的事情複雜化了唷...
內文有認真看嗎
我是說很多人練不壯是因為窮
因為預算不夠
不是說窮人就無法練壯 是很難
事實上我a了你的文反而證明我的觀點
的確難到飛天 因為你連1kg乳清都買不下去 而我一次就是買myprotein5kg兩包買到送額
外補品
不是在講我有錢 或是富翁怎樣
是說就算你比我粗很多 但是健身這條路上我走的比較快也比較輕鬆
你經歷的坎坷你辦到了 很厲害
但給需要變壯的人只是一個精神激勵
有真實的意義嗎?
你撐下去了 不代表別人也撐下去
另外歡迎附圖 因為本版風氣就是這樣XD
健康嗎 那也不衝突啊
如果是追求打卡我還真的沒話說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