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力量的問題】
我知道,和時代力量的諸多委員、黨公職比起來,我對於社會以及這個黨的貢獻是遠遠所不及,但,黨裡一直有些問題,也一直都存在,很久了,既然沒有人要撕破臉攤開來講,那就我來吧。
這些話,是我從2015年加入時代力量參與選戰,歡欣鼓舞進入國會到現在,一路以來目睹的黨內矛盾,寫出來,一來是我對黨還有最後的感情,二來是希望黨內所有人必須正視這些問題。
要處理,現在吃力不討好,或許還會掉票,但我認為如果這個黨還自詡理念型政黨的話,這是必須承擔的重量、必須跨越的關卡。
本文總共9632個字,總共分五個段落,覺得太長我下面會附上連結,可以直接選子題閱讀。
------------
【時代力量的權力結構】 https://reurl.cc/7go91
【立法委員黃國昌與時代力量】 https://reurl.cc/AQ818
【時代力量的小綠魔咒】 https://reurl.cc/bLR6l
【時代力量與柯文哲】 https://reurl.cc/Mad7W
【時代力量總路線檢討】 https://reurl.cc/kR05K
-------------
以下全文
前言:
許多朋友曾在私下聊天時,半調侃半認真的問,「時代力量」是什麼意思?它代表什麼?一般政黨都會以所要表彰的價值融入黨名,中國國民黨、民主進步黨、社會民主黨、綠黨、建國黨,都可以很清晰地在自我取名中看見該黨的意識形態,那麼時代力量呢?時代力量四個字本身沒有與任何價值連結,你們的自我定錨究竟是?
殊不知,「時代力量」恰恰精準反映了這個黨的內涵,名實相副。
時代力量,就是在這個「時代(當下)」,有「力量(聲量)」的人,合起來組了一個黨,就叫做時代力量,這正是時代力量的生辰八字,也是一切問題的根源。
-----------
【時代力量的權力結構】
近來時代力量的路線問題再次受到外界激烈的質疑與批判,過去同樣的情形已發生數次,一次比一次激烈,日前我就已對黨公開呼籲過,時代力量過去四年動輒面臨是不是「小綠」、「與柯文哲合作」等質疑,就是因為時代力量沒有路線,即便有,本身也從未被明確定義與說明過,不要說外界,包含時代力量內部都常有人對路線提出疑問,但從未被解決,根本原因在於時代力量的權力結構與組織問題。
過去時代力量屢次流出內部分歧的消息,媒體常以「分裂」、「派系鬥爭」下標解讀,事實上並不正確,因為時力內部從未有真正嚴格意義上的政治鬥爭,頂多「不和」,這代表黨本身沒有堅硬的外部框架,主要成員間缺乏明確的共同利益約束,致使各方都不願花費撕破臉翻桌的成本在內部收攏意見。黨內部無法透過衝突解決問題,導致當核心政治判斷出現分歧時,往往流於議而不決,甚至不議讓問題擱置,或索性各幹各的,多頭馬車。
外人或許覺得殊難想像,但這確實是時代力量一直以來的問題,或至少在勞基法二修,時代力量至凱道前抗議後,路線問題就成為黨內房間中的大象,無人觸碰,或是被認定無法解決,不知從何解決起,只能讓問題靜靜地躺在空氣中擱置,等待時間自然淘洗出結果。
這並不是黨中央同仁或黨主席個人問題,而是整個時代力量要面對的結構困境,時代力量黨中央從未有過凌駕幾位立法委員,特別是三位區域立委的權力,因此無法以中央決策強力主導黨的方向,就算真的想這樣做,恐怕也要面臨如何執行的問題。
檯面上主流政黨的權力結構,國民黨是早年接受俄羅斯共產國際扶植的政黨,黨組織完全繼承共產黨,也就是所謂權力集中的「列寧式政黨」,民進黨在成立時高度參考國民黨的組織架構,而時代力量的黨組織架構再同樣高度參考民進黨黨組織架構,三者殊途同歸。列寧式政黨或許聽來陌生,其實台灣人非常熟悉,因為幾乎每個人所認知的政黨樣貌,就是列寧式政黨,它的特色是類似政府或軍隊的科層化組織,由上而下,中央到地方一條鞭領導 ( Chain of command ),我們以為政黨就是長這樣,其實列寧式政黨是一種特殊模式,在世界上並非常態。
時代力量雖然引進若干網路參與的機制,但本質上仍然是傳統的封閉式政黨,在黨內部產生決策後由上而下,一層一層傳達,這在包括提名程序等各項黨務運作方面都可以很清楚看出來。對缺乏經驗的後進者而言,模仿既有制度是最快速也最低成本的方法,國民黨的全代會、中央委員會、中央委員會常務委員;民進黨的全代會、中執會、中常會;時代力量的黨代表大會、決策委員會,基本上是同一套運作邏輯,當指揮中心無法有效決策時,黨就會陷入癱瘓。
要能夠揮動軍旗、號令部隊,背後當然要有權力支撐,國民黨過去有槍桿子和黨產,無須多說。民進黨則以共同利益為基礎:「給予即是支配」,這分兩個層面,一是民進黨自黨外至今的多年發展中累積了穩固的群眾基礎,在地方公職選舉中,被黨提名即有相當高機率能夠當選,「民主進步黨」這個招牌就是黨紀約束力的來源;另一部分是能夠匯集社會公信與資源的頭人,透過自己的分配管道建立系統,頭人在系統內部亦有相當大的影響力,這後來也發展出民進黨獨特的派系文化。
回到時代力量,時力黨中央的權力基礎呢?時力財務本身相當吃緊,候選人基本上都要自己想辦法募款打仗,而在社會支持方面,時代力量的政黨認同度大約都在10%上下,對於當選門檻和這個數字差不多的縣市議員來說,黨的招牌的確有相當的價值,因此必須尊重黨的決策,但對於當選門檻是過半的單一選區立法委員來說,狀況就不盡然相同,更何況是對2016年時力首戰告捷的三巨頭來說,更是如此。
當年號稱理念型的政黨,除了時代力量之外,還有其他小黨,例如社民黨與綠黨合作的綠社盟。時力與綠社盟在意識形態、政策方向上均差別不大,為何最後時代力量贏下三席區域立委,外加政黨票74萬票,斬獲兩席不分區立委,突破政黨補助款門檻,而綠社盟鎩羽而歸?除了社會的期待,當然也和洪林黃三人當年的社會光環與背景資源脫不了關係。
權力只向它的來源負責,對時代力量這樣原本沒有基礎的政黨來說,是因為有了黨,才有這三名立委;還是有了這三個人,才有後來的時代力量?這是一個很難釐清的問題,但也因此注定了黨組織無法凌駕開國功臣的命運。試想,如果今天黨強制要求區域立委某事而得不到配合,那麼黨有什麼後續手段嗎?黨能夠承擔得起損失這三位立法委員其中一位嗎?有任何一位黨主席擔得起這個政治責任嗎?
這舉例雖然極端,但只要一想就能明白黨的癥結何在,決策參與機制可以擴大,但至今仍未突破這個權力結構的硬傷。與其說黨中央向外下達命令,不如說從進入國會開始,諸侯共治才是它的真實樣貌,顯智主席雖貴為黨主席,但在幾位委員之間權力不會超過民間的調解委員會。
時力雖有剛性政黨的制度設計,但從未備齊運作這套機制所需的權力集中,也不曾透過一次又一次的內部鬥爭,來凝聚黨的路線以及釐清政治責任歸屬。沒有共同利益、也沒有更高的權力作為桶箍,一旦這三人無法互相退讓合作,也不試圖以強制手段逼迫對方妥協,那就注定黨陷入失能的分歧狀態,大家各走各的路,美其名為柔性政黨,其實黨不像黨,這幾年時力各種狀似精神分裂的內部邏輯矛盾,其根本源於此。
------------------
【立法委員黃國昌與時代力量】
本文目的不在聚焦個人,而是釐清時力作為一個新生政黨,過去四年運作有哪些弊病,然而黃國昌這個名字之於時代力量,連結實在太強,談時代力量如果完全繞過國昌,也就失缺了一部分,因此這個段落必須談黃國昌和時代力量的關係。
*
國昌最近因私菸案,引爆台灣社會對時力定位的強烈質疑,我不認為這是他的刻意操作,今天換作藍營執政他依然會是戰神,廉能和行政墮落間的二元抗戰,本就是他一直來的主軸,但私菸案不是本文重點,這裡就不多談,國昌的路線後面會再提到。
國昌作為政治明星,一言一行最終仍會回到社會如何看待,但對時力來說,目前受到的強烈批判並不是國昌的問題,而是這個黨的問題。
國昌在非常早的時候,幾乎是甫進入國會不久就跟民進黨發生大大小小的衝突,關係很早就已經決裂,他也持續在言談中釋放對與「綠」合作的高度排斥,以一個政治工作者的角度,在執行層面我非常尊敬黃國昌,他是工作狂,對公共事務懷抱高昂鬥志,他的專業知識與揭弊能力不要說在時代力量,在整個立法院都是數一數二。
從黨的角度來說,國昌這幾年的工作成果更是時代力量聲量得以維持不墜的關鍵,他雖然一直自己走自己的路,但既然黨未曾明確定義黨的方向,那麼自然也沒有衝突問題,在工作上,他將他的工作發揮到淋漓盡致,何錯之有?
對黨內來說國昌最大的問題大概是他鮮少談及他對政治的遠程想像,使人無從捕捉他的藍圖,也無從跟隨或討論利弊,這或許是他的謹慎性格使然,然而綜觀他這幾年的路徑,國昌可以說是一個政治上的實證主義者,他不常直接談論純政治的觀點,特別是卸下黨主席的職務毋需代表黨後更是如此,他只在持續的行動中實踐自己的路線,但我們仍可從他累積的行為中,包括他偶而使用的隻字片語,例如「藍綠不過半」等,描繪出一個大致的輪廓,這個路線我在第五段會另外專門討論。
國昌的實證主義性格,也反映在他與黨內的溝通上,國昌不太和黨內同仁爭辯政治路線與對錯層次的問題,除了第一段提及的時代黨內衝突沒有檯面化之外,背後隱含的態度是「說那麼多沒有用,打出個成績再說」。時代力量的民選公職們,面對自己的工作無不戰戰競競、戮力奉公,但對「新政治」「素人參政」「各行各業來從政」來說,本就鮮有人能與中研院研究員出身、早在社會運動征戰多年的國昌的戰力旗鼓相當。
所以,時代力量的問題不在於國昌路線凌駕黨,而是黨在這幾年間並沒有在國昌路線之外另立出黨自己的路線,也沒有透過路線之爭來處理黨內蘊含的兩種本質上截然不同的政治想像,致使國昌個人完全代表也詮釋了這個黨。
年輕的面孔、良好的形象可以得到選民一時的喜愛,但一個黨若要長期發展,一定要有自己清晰的定位,明確的路線來爭取選民長期的信任。試問,如果今天國昌離開了時代力量,那麼這個黨的招牌是什麼?還剩什麼?時力還能夠吸引、抓住諸多對新政治高度期待的中間選民嗎?
請各位同仁嚴肅思考這個問題。
-----------------
【時代力量的小綠魔咒】
時代力量的內部分歧,最大程度體現在對民進黨的態度上,我在第一段中已經說明過這是因為時力內部從未統合的緣故,政治上同陣營不同勢力各執己見時,就都去打,看結果誰的群眾多,這是簡單又實際的方法。但僅限於大家都處在同一個政治框架內時,如果連基本的大方向都各搞各的,那麼黨就會呈現高度精神分裂的詭異狀態,當前的2020大選就是最明顯的例子。
時代力量在選舉中與民進黨的競合關係,不論是以時間軸橫切或縱切,都呈現高度的不一致,以橫切來說,目前時代力量在區域立委的提名,有選區明顯需要和民進黨合作,卻又有選區直接挑戰民進黨現任立委,和民進黨究竟是要合作還是不合作?
以縱向時間來看,更是無比矛盾,各位還記得2015年時代力量中和立委候選人胡博硯老師為何退黨退選嗎?不就是因為在專訪中說了「如果民進黨不協調,不排除不支持蔡英文」,引起輿論譁然後迅速被黨部切割,翌日自己退黨退選為時代力量切割止血?
當時是2015年5月底,如今已是2019年8月,時代力量至今仍對是否支持蔡英文總統連任曖昧不明,在當年蔡英文對國民黨有壓倒性優勢時,時力早早就內部定調支持蔡英文,2019面對韓國瑜與蔡英文,時力這樣高舉理念的政黨,竟遲遲無法在兩人間作出自己的價值判斷?無非是怕被扣上小綠的帽子,但不論如何對外說明,恐怕都很難不給人2016害怕得罪泛綠選民,2020害怕被執政包袱拖累的觀感。
再以新北市第一選區為例,同樣的選區、同樣的呂孫綾、同樣的時代力量,兩次卻有截然不同的策略,上次面對國民黨的資深立委吳育昇,代表時代力量出戰的馮光遠最後和呂孫綾整合,退出選舉。當時黨內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去勸馮老師,甚至因此被他怨懟,埋下日後退黨種子?難道不是因為怕選到底馮呂分票讓國民黨撿了便宜嗎?現在卻又主動再次走回這條路,既然如此,何必當初?
「小綠」這兩個字的陰影是如此壟罩在眾多時力黨人心頭,但究竟什麼是小綠?怎樣才算是小綠?這樣的定義卻從沒有被談清楚過,似乎小綠是一個外界與媒體貼上的標籤,只要一但貼上就要使勁把它甩掉,這個黨是不是小綠竟處於被動狀態,小綠成了故事中的惡龍,人人都知道山谷的背後有條惡龍,卻從沒有人真正看過。
這樣的焦慮,來自於時代力量本身和民進黨的關係一直渾沌不明。時代力量成立之初的政黨定位非常單純,就是時代力量吸引中間、理念派選民,整合傳統綠營群眾的支持,來扳倒國民黨連霸選區。在國會裡民進黨加上時代力量區域與不分區的少數關鍵席次突破半數,促成立法院史上第一次政黨輪替,這是2016的主軸。
但這樣的想像迅速在時力成功進入國會後破滅了,因為民進黨單獨取得了過半席次,時力戰略想定中的關鍵少數高地不存在,自此後黨內再無成功凝聚共識去定義時代力量的政黨定位,將詮釋權拱手交出,也就注定了在第九屆國會剩下的時間不斷面臨大綠小綠的困擾。
時代力量在這四年與民進黨關係惡化是一個必然的結果,台灣的選制本身就對小黨極為不利,在時代力量成長為第二大黨之前,永遠在單一選區:總統、縣市首長、立委都必須面對是否支持民進黨和合作與否的問題,也就產生小綠陰影;而堅硬的執政邊界也使時力無法參與治理過程,無從分享執政紅利,白話講就是雖然時力本身也喊要和民進黨一起打倒國民黨,但民進黨做得好那選民自然集中支持民進黨,時力反而必須在民進黨的缺陷中證成自己的價值,制度本身的框架註定了時力與民進黨的衝突。
在國會內,當黨的戰略定位消失,就變成必須單純在戰術層次取勝來鞏固黨存在的意義,也就是沒有定位上的不同,只有誰比較優秀,「更左更獨」是為代表。因此除了國昌個人強力的揭弊表現之外,時力黨團自然走向激進化的道路,在各個重大議題上必須踩得比民進黨更前緣,使民進黨人抨擊時力不務實、加蔥等指控。兩黨難以合作,因為給民進黨比讚就是在掏空自己地基,這都是黨沒有處理路線問題的後遺症。
坦白說,在我的觀點,所謂大綠小綠事實上是史觀的問題,一個黨要建立長期穩固基礎,必須要在歷史中刻劃國家的方向,在這個方向中鑲嵌自己的價值,這樣黨才有核心,才有穩定的方向;對外而言,黨的核心論述必須要能夠回答選民三個問題:
1. 我們從哪裡來
2. 我們該往哪去
3. 所以我們現在要做什麼
這樣的論述給予了人在共同體中、以及台灣在世界地景中的定錨,才有渲染力跟說服力。國民黨的中華民國史觀和民進黨的台灣史觀便是兩黨的群眾來源,即便是黨內最如日中天的政治明星也無法違背這個框架。對時力來說,如果順著國民黨228屠殺台灣人、白色恐怖、黨外運動、民主制度成熟這條歷史軸線走,那最終必然導向國民黨不倒、台灣不會好的終點;也就必然面對應該跟民進黨合作共抗國民黨的道德結論。
這是大綠小綠之爭真正的源頭,也是我認為時代力量目前應該和民進黨採取的戰略位置,但倘若時力真正想走出一條長久、穩固、與台灣土地相連的第三條路,那麼應該回頭在既有史料中重新爬梳,尋找並建立一條全新的歷史切入面,在這個軌跡之上闡釋台灣的發展。
我認為長遠來看,這是時力真正應該去發掘的路線,最近也跟一些黨內朋友討論了想來著手進行這個論述工作,可惜不論時間與我的能力皆太不足,未能在時力遭逢當前危機前將這個工作產出一點初步成果,力有未逮,非常、非常遺憾。
-----------------------
【時代力量與柯文哲】
時代力量作為一個高舉價值和理念的政黨,且批判性如此之強,還是一個旗幟鮮明的台獨政黨,理論上理當對柯文哲市長的種種親中言行作出反應,但很奇怪,時代力量遇到柯文哲似乎就變了一個人,要馬避而不談,要馬雙重標準輕聲細語,這實在是一個很奇怪的現象。
舉例:今年三月韓國瑜市長訪香港中聯辦,時力在官方粉專以「主權零分」嚴詞批判,到了七月柯文哲訪問上海與國台辦主任劉結一會面,時力粉專的措辭就變成了「我們支持柯市長所謂的對等公開透明,更希望一旦對等公開透明不被中國接受時,柯市長能夠堅守立場,拿出態度。」一來一往之間,為何轉變如此之大?
事實上也不用答案,路人皆知當然是因為柯市長的支持者,所謂柯粉,與時代力量支持者高度重疊的關係,一旦抨擊柯文哲,便會引來柯粉憤怒的回擊,流失選票。
一個政黨,面對有風險的政治後果不可能完全迴避,就算如此久了也會被人看破手腳,這個道理大家都明白,但真要決策時就有個問題跑出來:誰來負政治責任?
我在第一段說過,時力內部本質上更接近諸侯共治的狀態,因此在2018的選舉採取分區負責的做法,也就是台北主委操盤台北選舉,新北主委操盤新北選舉,大家井水不犯河水,可說是時力裡的西伐利亞原則。
在去年的選舉中,時代力量在台北市提名了包括我在內五位市議員候選人。當時在內部大家對於支持柯文哲與否各有判斷,林昶佐做為台北市主委因不欲強勢主導方向影響大家各自最後選舉結果,於是發表了兩篇文章談論柯文哲,希望從中拉開空間,後果並不成功,而候選人也於選舉末段各自表態,台北在柯文哲這一題於是沒有統一的立場。選舉過後,對黨來說,柯文哲問題就變成誰要來扛政治責任的問題。
許多人批評為何時代的標誌性人物,國昌鮮少談及台北市政或柯文哲?一來是基於對上述原則的尊重,二來,站在國昌的角度,為何他要來為黨扛這個擔子?比起時粉跟柯粉,昌粉與柯粉更是高度重疊,這在各個政治網路社群都能明顯觀察出來這個趨勢。以去年來說,如果說時代力量支持者中有七成支持柯文哲,那麼至少八成支持黃國昌,而在支持者外,兩人的政治路線除了主權方面以外,也有許多重疊之處,例如柯的「藍綠一樣爛」與國昌的「藍綠不過半」。既然台北沒有處理這一題,那麼他何須耗損自己的政治能量來接這個燙手山芋?這是人之常情。
既然時代力量檯面上的政治明星都沒有為黨承擔這個站在理念上理當批判柯文哲的責任,那麼這個問題就變成時代力量這個招牌的集體責任,所有人共同承擔。既然共同承擔,那麼似乎又好像沒有人需要承擔,且黨內凝聚共識成本如此之高,這個問題就被持續拖延到現在。
許多時代力量的成員對民進黨抱持高度敵意,認為時力與民進黨有選票競爭壓力,泛民進黨支持者又常在網路上嘲諷、攻擊時代力量,因此民進黨是時力的最主要競爭者,這一部分來自於上屆政黨票被民進黨招喚流失的陰影,一部分也是前線戰士在戰壕中的視野。
但我認為,柯文哲才是在政治上,時代力量當前的最大競爭者。
道理很簡單,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才會互相搶業績,而舒跑與可口可樂則否。這是經濟學替代品的概念,時力與柯就是互為替代品,所以柯文哲一直以來也對時力相當客氣,甚至將時力黨主席與時力切割,就是這個原因,因為現階段雙方駁火對彼此的政治發展都不是最理性的選擇。
以台灣社會來看,藍綠各自有其政治軌跡與社會基礎,國民黨以黨國意識形態、侍從分配體系和軍公教打造自己的群眾板塊,民進黨則以台灣主體意識、台灣本土社群、和農、勞工階級為基礎出發,但隨著時間發展和大環境變化,雙方都面臨越來越多群眾傳統網路接不住,例如被經濟成長遺落的小生意、大公司裡的社畜,一但你照顧不到這些人,也無法為他們發聲,人民自然會尋找新的政治代言人,這是第三勢力的群眾來源,這個群體我認為還在持續擴大中。
廣義上來看、時代力量、柯文哲、黃國昌、館長等人都是這個社群中的聲量品牌,彼此間擁有重疊但不完全相同的支持者。第三勢力群眾還沒有明確的意識形態邊界,最大的共通點大概就是素樸的正義感與對傳統體制的不信任、被背棄感。
如同去年我在選舉中對柯的批判,我認為柯文哲市長利用他廉能、親民的形象,吸引了許多對新政治有期待的第三勢力支持者,卻因為自己的政治利益,屢屢用民粹的手段發起鬥爭,破壞民眾對社會體制的信任,甚至弱化台灣與中國之間的政治邊界,倘若有朝一日柯徹底掌握了第三勢力群眾,勢必會對台灣的民主造成巨大的危害。
因此,不只是時代力量自身的存續,這個黨能否成為第三勢力裡的中流砥柱,建構出理性、建設性而非破壞性的第三勢力道路,這是我對時代力量現下最深的期待,也是我之所以還留在這個黨的原因,可惜目前為止看來,選舉太近、理想太遠。
-----------------------
【時代力量總路線檢討】
「國民黨不倒、台灣不會好」這是時代力量在2016標榜的口號,也是這個黨最原始的目標:打倒國民黨。然而,在洪慈庸、林昶佐、黃國昌三人分別拉下楊瓊瓔、林郁方、李慶華後,四年過去,這個目標是失敗的,因為顯然國民黨並沒有被打倒,反而絕地大反攻。而究竟在進入國會後,具體要怎麼實踐打倒國民黨這個目標,政治上的進程如何規劃,黨也沒有藍圖來執行。
這是所有時代力量成員要捫心自問的問題:「到底『打倒國民黨』還是不是我們政治上第一優先的目標?」
是的話,怎麼做?現階段最重要的任務是什麼?
目前,黨內明顯蘊含著兩種截然不同的政治性格,根本的差別就是時代力量與藍綠兩黨間的距離。一種,是認為時力應該與民進黨合作,共同對抗國民黨復辟;第二種,則是在藍綠兩黨間保持等距,就個案與政策監督批判。
這是時代力量真正的路線問題,長久以來被埋在檯面下、隱而不鬥的衝突。
不論是柯文哲的「藍綠一樣爛」,或是國昌在立法院拉出的「清廉 vs 弊端」都是一種在藍綠兩黨之間中立的形式。「藍綠一樣爛」,任何對台灣民主歷史以及政治現實稍有理解的人,都會知道這是一句去脈絡帶風向,與事實違背的話。即便站在最嚴格檢視的立場,馬英九執政與蔡英文執政,何者實現比較多時代力量支持的價值與政策方向,難道我們分不出來?
而以監督對抗權貴結構,創造一個新的政治分野,這樣的路線,或許有機會能夠突破既有的藍綠板塊,讓時力繼續穩定成長,但這個路線本身是由不斷不斷的戰鬥串連起來的,無法預測事件,政治上也沒有明確的遠程方向。我認為,政黨的功能,終究還是要給支持者指引一個方向,告訴大家,我們究竟希望把這個國家開往什麼方向?更何況,以時代力量如此重視台灣獨立這四個字的政黨,主權議題、中國威脅,我們怎麼能夠不視為優先問題?
如果將視角拉出立法院、拉出台灣政府部門之外,拉出台北市、拉出台灣,我們會看到,中國正在殘忍的壓迫周邊民族的生存空間,上個禮拜,香港23個公部門發表聯合聲明,嚴詞批判港府,港人已經幾乎要走到了武裝抗暴的前線。我們能獨善其身嗎?台灣能置身事外嗎?
反紅媒,多少人在雨中走上街頭,不就是因為真切感受到這是正在發生的威脅?國民黨與共產黨勢力結合,加上韓國瑜捲起的民粹風暴,眼看就要對台灣民主構成最強烈的威脅,時代力量這時候難道還要猶豫嗎?還能不採取行動嗎?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Elie Wiesel 曾說:「我們必須選邊,中立只會幫助壓迫者,而從非受害人。」
在美國與中國之間中立,就是選擇站在威權,在藍綠間中立,我認為同樣亦相去不遠。
赤裸地講,我至今仍打從心底相信「國民黨不倒,台灣不會好」,以我所學習的台灣的歷史發展,以我這幾年在政治圈工作的所見所聞,我依然認為國民黨是阻礙台灣進步,邁向下一階段的最大障礙。
過去國民黨阻擋台灣民主化,民主化後阻擋轉型正義,阻擋各項社會改革,現在要阻擋台灣在美國幫助下真正脫離中國勢力影響,阻擋台灣建構成一個更成熟更穩固的自決共同體,國民黨永遠都為了自己的利益站在危害台灣的那一端,這就是這個1949年來到台灣的殖民政權和台灣本土社會間永恆的衝突。
這樣的政黨,如果時代力量如果不能夠讓時力的支持者們明白:台灣必須先面對這些歷史的沉痾,花費更多時間解決檯面下根深蒂固的結構問題後,才有可能向真正公平、效率的社會更邁向一步,那麼這個黨,我認為有愧於諸多對時代力量推動台灣寄予厚望的人,也辜負了當年時代力量創黨的精神。
如果時代力量怯於小綠的心魔,怯於將國民黨與民進黨之間的差異說出來,怯於指出台灣應該要走的方向,那麼即便時代力量本身成長了,但國民黨執政完換民進黨,民進黨執政完再換國民黨讓它復活,這樣台灣社會會變得更好嗎?容我提醒大家,台灣打從有總統和國會直選以來,歷史上只有一次真正政黨輪替就是2016年,這是一個多麼艱難不容易才走到的下一階段,難道我們要讓它倒退,所有努力都變成白費嗎?
這不是什麼用大局綁架、或是某些人口中嘲諷的芒果乾吃太多,真實處境就是如此,大家知道台灣在世界上其實是相對富裕、安全、穩定的地方,那麼也應該要了解,這樣的狀態有多麼不容易,它需要這個社會付出力氣、付出汗水維護,即便過程發生一些問題,也不該因此中斷。我們現在之所以能夠生活在相對安定的環境裡,就是因為有國家的壁壘幫我們擋下中國的入侵,如果讓國民黨重新上台自毀長城,那麼不知道會有多少勢力因此滲透進台灣。用積木堆起城堡要很久,推倒它只要一瞬間,時代力量在這個關頭還有模糊的空間嗎?
這不是時代力量哪個人,或是黨主席要獨自處理的問題,而是時代力量所有人必須共同面對。
我在此向所有時代力量的夥伴沉重的提問:
時代力量到底有沒有勇氣說出:「對,我認為現階段民進黨繼續執政,時代力量作在野黨監督,這才是對台灣有幫助的。」?
時代力量能不能夠和民進黨合作,讓台灣歷史開向我們期待的方向?
自2015年入黨至今,儘管一路上諸多質疑,基於政黨倫理,此前從未公開批判,今天到了這一步,實非我所願。如果時代力量還是無法面對自身的矛盾,還在困於選票計算,迴避應該承擔起的社會責任,那麼我對這個黨的期待、在這個黨的路,或許也走到了盡頭。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萬的網紅BOM BOM PENG 蹦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合作邀約請𝐌𝐚𝐢𝐥 ▸▸ [email protected] 🔔記得動動手指訂閱頻道打開小鈴鐺呦 #低醣飲食 #減醣 #運動清單 #減肥瘦身 /聊天軸 0:00 開頭 01:35 飲食-進行低碳、低醣飲食 05:13 飲食-我平常吃什麼 08:29 運動分享 10:02 運動新手推薦 ...
激烈運動有哪些 在 nagee Facebook 八卦
回顧去年(2015)金鐘獎頒獎典禮,「藝人老大哥」講的話。
再對照今年…
引述目前看到一些不錯的評論
吳學展:
【金鐘獎吳宗憲統戰發言4分鐘完整影片(HD有字幕)】+分析
https://www.facebook.com/wu50350/videos/1450545018295178/
北城睦実:
『現實就是:FB粉絲頁、Youtuber跟其他平台實況主的頻道,早就遠比電視綜藝節目來得好看太多了;不僅是娛樂性(這群人、小A辣、眼球中央等),連深度都是樂勝(冏星人、超級歪、阿滴等)。當然,這些都會直接反映在知名度跟點閱率上。
而中國憲在去年金鐘說出「現在網路紅人不知道在紅什麼」這種井底蛙的發言後,當然受到非常多人恥笑;但可以看到顯然他沒有任何長進,因為過了整整一年,他想出要挽救被淘汰的辦法只是:「我們應該多和中國合作」。』
劇評可以毒舌,待人必要親和。:
「台灣電視圈為什麼沉淪救不起來,去讀吳宗憲在金曲獎的整段脫口秀稿子的內容,你就會知道了。
台灣有很大一團的資深電視人,都最喜歡發表這類型的言論,檢討潮流、檢討環境、檢討觀眾、檢討製作公司、檢討電視生態,所有的一切,都是造成台灣電視圈慘狀的主因。
但他們永遠絕口不提自己,我真心覺得逗趣。」
王希
「真正的知識份子絕對不會說出「政治歸政治,xx歸xx」這種屁話。然而,台灣現在可悲之處就在於握有話語權的人,綁架言論自由,在電視上不斷灌輸避談政治、唯利是圖的觀念。」
Youkai Tentarou
「台灣一直在政治歸政治,苓膏龜苓膏的時候,
外國都不知道已經拍了幾百部集水準品質與內涵還高收視率的政治戲劇惹。」
=======
可笑的是
滿口「內地」「大家都是中國人」
「人家有FB,「我們」有微博」的那些人
講的就是最充滿政治意圖的言詞
卻不會讓中華民國人趕到厭惡
但是對這種一中政治宣導表示不同意見時
就會被批鬥要求閉嘴,要「政治歸政治」
中華民國的教育和演藝影視洗腦真的很成功。
PS
在這裡我也要自首反省
原圖第五格標題寫著「洋鬼子催眠大師」
這就是受中華殖民洗腦教育而不自知
那種大中華自卑化身成自大狂妄
喜歡在文字上羞辱人,佔別人便宜阿Q用語
諸如「小日本、日本鬼子、洋鬼子」
這種用法,是中華民族主義特有的文化
會用來統稱歐美日等先進國家
另外對東南亞、非洲等地區國家人民的歧視就更重了
身為台灣人,2015年時,還會以中華天朝思維寫出「洋鬼子」這樣的用字
我很慚愧。
同步發佈於部落格
https://nagee-tw.blogspot.tw/2015/09/blog-post.html
【中華演藝圈電視綜藝節目之演化(與停滯)】
同步發佈於部落格
https://nagee-tw.blogspot.tw/2015/09/blog-post.html
2016年更新
回顧去年(2015)金鐘獎頒獎典禮,「藝人老大哥」講的話。再對照今年…
引述目前看到一些不錯的評論
吳學展:
https://www.facebook.com/wu50350/videos/1450545018295178/
北城睦実:
『現實就是:FB粉絲頁、Youtuber跟其他平台實況主的頻道,早就遠比電視綜藝節目來得好看太多了;不僅是娛樂性(這群人、小A辣、眼球中央等),連深度都是樂勝(冏星人、超級歪、阿滴等)。當然,這些都會直接反映在知名度跟點閱率上。
而中國憲在去年金鐘說出「現在網路紅人不知道在紅什麼」這種井底蛙的發言後,當然受到非常多人恥笑;但可以看到顯然他沒有任何長進,因為過了整整一年,他想出要挽救被淘汰的辦法只是:「我們應該多和中國合作」。』
劇評可以毒舌,待人必要親和。:
「台灣電視圈為什麼沉淪救不起來,去讀吳宗憲在金曲獎的整段脫口秀稿子的內容,你就會知道了。
台灣有很大一團的資深電視人,都最喜歡發表這類型的言論,檢討潮流、檢討環境、檢討觀眾、檢討製作公司、檢討電視生態,所有的一切,都是造成台灣電視圈慘狀的主因。
但他們永遠絕口不提自己,我真心覺得逗趣。」
王希:
「真正的知識份子絕對不會說出「政治歸政治,xx歸xx」這種屁話。然而,台灣現在可悲之處就在於握有話語權的人,綁架言論自由,在電視上不斷灌輸避談政治、唯利是圖的觀念。」
Youkai Tentarou:
「台灣一直在政治歸政治,苓膏龜苓膏的時候,
外國都不知道已經拍了幾百部集水準品質與內涵還高收視率的政治戲劇惹。」
=======
可笑的是
滿口「內地」「大家都是中國人」
「人家有FB,「我們」有微博」的那些人
講的就是最充滿政治意圖的言詞
卻不會讓中華民國人趕到厭惡
但是對這種一中政治宣導表示不同意見時
就會被批鬥要求閉嘴,要「政治歸政治」
中華民國的教育和演藝影視洗腦真的很成功。
PS
在這裡我也要自首反省
原圖第五格標題寫著「洋鬼子催眠大師」
這就是受中華殖民洗腦教育而不自知
那種大中華自卑化身成自大狂妄
喜歡在文字上羞辱人,佔別人便宜阿Q用語
諸如「小日本、日本鬼子、洋鬼子」
這種用法,是中華民族主義特有的文化
會用來統稱歐美日等先進國家
另外對東南亞、非洲等地區國家人民的歧視就更重了
身為台灣人,2015年時,還會以中華天朝思維寫出「洋鬼子」這樣的用字
我很慚愧。
======以下為2015年原文========
「電視是文化的最尖端,我們是身為在箭尖上跳舞的人」
ㄏㄏ
30年來大概就是這樣。(上兩排的歷史較久遠,再年輕一點的朋友可能就沒印象了。)
早年只有有線三台,大家是沒得選。老是笑年輕人沒有競爭力的那些老屁股,卻不說自己是壟斷資源的既得利益者,那些老天王天后和大咖電視製作人,拿了那麼多經費,還說沒錢,這麼多年過去了,節目內容依然低級單調不長進。這麼多年過去了,幾時看過那些站在演藝圈頂端、掌握資源的哥字輩姐字輩的大老轉型求新求變?更不要說帶頭出來對抗體制了。
如果當時有第四台,誰要看什麼連環砲、和那些抄襲日本的山寨紅白勝利?如果當時有網路平台、有臉書youtube,又有誰要看那些重播一百遍的港劇?
綜藝節目喊沒錢,只能做小成本內容?今天一堆youtuber把自己的頻道經營的有聲有色,科學、美術、哲學、宅文化、美妝穿著、素人搞笑、各種極限運動、應有盡有!而且大部分都是自立更生,弄得專業不含糊,點閱效益甚至媲美電視收視率,屌打那些大牌製作人。那裡有的抄就抄,哪裡有錢賺我就是哪裡人,往往一個受歡迎的節目就5年10年不思求變。走在文化的最尖端?難怪台灣這麼多年來都像是文化沙漠。
演藝圈資源是哪些既得利益小圈圈把持的大家心知肚明。在螢光幕上面光鮮亮麗,觀眾無不用崇拜的眼神仰著頭在看,多少人也想擠進去那個看似高檔上流的圈子當小模。藝人不是什麼神聖了不起的身份,就算你是紅極一時的大明星,也跟民間百業一樣,沒有競爭力的時候,就會被淘汰。很好奇那些老三台時期的所謂天王天后,如果生在今天,不靠關係,能搶下什麼樣的舞台?那些被財團政府欺壓才在街頭臥軌抗爭的勞工搞不好比你們還有競爭力。
在網路資訊豐富多元的年代、要搞笑有更搞笑的、要厲害有更厲害的,綜藝節目那一套陳腔濫調,被淘汰是剛好。時代瞬息萬變,人才輩出競爭激烈。在外面吃人頭路或創業的年輕人,出社會以前所學的,所專精的,不出幾年、一個產業就過時了。一個踏入社會的年輕人,要跟成千上萬的同行同儕競爭,那些已經卡在一線的節目製作人和一線大咖那能相提並論?不過收視率下跌了、沒拿到獎,就好像全世界都對不起自己。台灣的電視綜藝節目已經停滯好幾十年了,依然賺得飽飽飽的那些製作人和一線大咖沒有承擔責任的自覺,還在怪指出問題的人、怪沒有資源、怪網路上怪咖素人一堆瓜分了你們的收視率?難道要那些「怪咖」上你們的節目任憑訕笑襯托凸顯天王天后身份才是好咖?
10幾年過去了你們還在那邊熊抱猛男虧正妹吃豆腐,對醜肥宅窮台品頭論足,找一堆和裝模作樣的貴婦和玩咖炫耀生活品味,讓大家盲目得崇拜上流價值。同樣是談話性節目,歐美那些談論話題的有知性有文化有深度有廣度,最重要的!人家不低級一樣能保有幽默,還更好笑。
google「綜藝節目 抄襲」就跑出一堆搜尋結果。一位網友在網路上發問,為何電視台的綜藝節目都這麼沒有創意,只會抄襲?
一位匿名帳號網友回答:
「綜藝節目根本就只是拿錢養一堆耍大牌的沒用主持人,除了耍嘴皮、搞低級,就沒多少本事。而真正重要的製作相關人員,大多也只會一個壓一個、搞特權地位,求自己的發展,沒什麼人在節目企劃上用過心力,也沒人認知節目企劃的重要性和專業性,只知道在這圈子裡卡位搶地盤,互相排擠。
如果抄了之後還會加以改進那還算好,偏偏連抄都抄得不像樣。例如抄料理東西軍的全能美食秀,簡直就是小狗跟老虎的差別。簡單講,就是無恥、不知長進。」
這個問答的頁面來自於「11年前」的雅虎知識。11年前,就已經讓人看破手腳。後來還讓這一票人繼續存活了11年。還在怪資源不夠?怪網路素人崛起?你不甘心覺得懷才不遇受委屈?那請你拿出實力和搶走你收視率的人競爭。你覺得是錢太少資源分配不均覺得制度有問題?請站出來對抗體制。
「廣電三法」你有發表過意見嗎?
沒有,因為你只有想到你自己。
藝人老大哥老大姐互酸電視演藝圈一些五年十年前大家就知道的事,大家一陣叫好說中肯,但是真正該突破盲腸的時候。誰站出來說話?
呂秋遠律師
https://www.facebook.com/chetbaker10…/posts/452744388245244…
「要挽救現在的節目,不是評審與藝人互相指責就可以的。立法院可以修改有線電視法,讓系統業者不再分掉大部分的收視費,電視台也不應該再追求降低成本的經營方式。一旦觀眾付出的收視費,能被頻道業者或藝人取得大部分的所得,才有誘因能夠拍出好看的電視節目啊。
如果,我們只是在看藝人與評審互罵的好戲,忘了系統業者才是收取我們這群肥羊費用的始作俑者,如果NCC只會管哆啦A夢有沒有霸凌,忽略系統業者的龐大利益;立法委員只管收取系統業者的政治獻金,對於選民的收視權益置之不管。觀眾們,你就繼續看世間情的美少女戰士好了!」
Re: [ RM ] 為什麼RM做得好?其實,真的不只是製作費
https://www.ptt.cc/bbs/KR_Entertain/M.1422436717.A.90D.html
激烈運動有哪些 在 nagee Facebook 八卦
複習【中華演藝圈電視綜藝節目之演化(與停滯)】
張小博:
「仔細想想,徐乃麟就那點本事又難笑還可以在那圈子當A咖至今,頤指氣使把後輩當沙包出氣,比徐乃麟問題還大的不就是演藝圈長期很變態的潛規則嗎?!」
唐從聖直播痛哭「失智母被辱」 決定控告徐乃麟
http://www.appledaily.com.tw/…/article/new/20170930/1213995/
唐從聖終於要告了。徐乃麟了昨天發表的聲明道歉,對華視,對高層幹部,還有公關式的對「社會大眾」道歉。但是就是沒對被他公然侮辱咒罵的唐從聖道歉。
這件事也是黨國統治台灣的縮影。在血統純正的天龍權貴下面爭口飯吃,就算你鞠躬哈腰當個沒有尊嚴的抬轎小丑,人家老大哥爽把你當狗踐踏,你還是照單全收啦。
信不信,今天要不是有正義感的員工把影片曝光,讓那麼多人撻伐徐乃麟,唐從聖這類絕大多數的「維持現狀」信徒。還是繼續在那種職場霸凌下,摸摸鼻子繼續唯唯諾諾。
日後,新中國再次統治台灣,就是這個光景。到時候那些不管政治的,就是在一群徐乃麟底下被踐踏著賺錢,被施捨多了還會很得意的吃廚餘的下等人。就算你當了半輩子的小丑當上了新一代徐乃麟,面對正統中國人,你還是個小丑台巴子。
台灣人,站著賺錢不好嗎?
演藝圈生態的延伸閱讀
https://goo.gl/tWEKy5
【中華演藝圈電視綜藝節目之演化(與停滯)】
同步發佈於部落格
https://nagee-tw.blogspot.tw/2015/09/blog-post.html
2016年更新
回顧去年(2015)金鐘獎頒獎典禮,「藝人老大哥」講的話。再對照今年…
引述目前看到一些不錯的評論
吳學展:
https://www.facebook.com/wu50350/videos/1450545018295178/
北城睦実:
『現實就是:FB粉絲頁、Youtuber跟其他平台實況主的頻道,早就遠比電視綜藝節目來得好看太多了;不僅是娛樂性(這群人、小A辣、眼球中央等),連深度都是樂勝(冏星人、超級歪、阿滴等)。當然,這些都會直接反映在知名度跟點閱率上。
而中國憲在去年金鐘說出「現在網路紅人不知道在紅什麼」這種井底蛙的發言後,當然受到非常多人恥笑;但可以看到顯然他沒有任何長進,因為過了整整一年,他想出要挽救被淘汰的辦法只是:「我們應該多和中國合作」。』
劇評可以毒舌,待人必要親和。:
「台灣電視圈為什麼沉淪救不起來,去讀吳宗憲在金曲獎的整段脫口秀稿子的內容,你就會知道了。
台灣有很大一團的資深電視人,都最喜歡發表這類型的言論,檢討潮流、檢討環境、檢討觀眾、檢討製作公司、檢討電視生態,所有的一切,都是造成台灣電視圈慘狀的主因。
但他們永遠絕口不提自己,我真心覺得逗趣。」
王希:
「真正的知識份子絕對不會說出「政治歸政治,xx歸xx」這種屁話。然而,台灣現在可悲之處就在於握有話語權的人,綁架言論自由,在電視上不斷灌輸避談政治、唯利是圖的觀念。」
Youkai Tentarou:
「台灣一直在政治歸政治,苓膏龜苓膏的時候,
外國都不知道已經拍了幾百部集水準品質與內涵還高收視率的政治戲劇惹。」
=======
可笑的是
滿口「內地」「大家都是中國人」
「人家有FB,「我們」有微博」的那些人
講的就是最充滿政治意圖的言詞
卻不會讓中華民國人趕到厭惡
但是對這種一中政治宣導表示不同意見時
就會被批鬥要求閉嘴,要「政治歸政治」
中華民國的教育和演藝影視洗腦真的很成功。
PS
在這裡我也要自首反省
原圖第五格標題寫著「洋鬼子催眠大師」
這就是受中華殖民洗腦教育而不自知
那種大中華自卑化身成自大狂妄
喜歡在文字上羞辱人,佔別人便宜阿Q用語
諸如「小日本、日本鬼子、洋鬼子」
這種用法,是中華民族主義特有的文化
會用來統稱歐美日等先進國家
另外對東南亞、非洲等地區國家人民的歧視就更重了
身為台灣人,2015年時,還會以中華天朝思維寫出「洋鬼子」這樣的用字
我很慚愧。
======以下為2015年原文========
「電視是文化的最尖端,我們是身為在箭尖上跳舞的人」
ㄏㄏ
30年來大概就是這樣。(上兩排的歷史較久遠,再年輕一點的朋友可能就沒印象了。)
早年只有有線三台,大家是沒得選。老是笑年輕人沒有競爭力的那些老屁股,卻不說自己是壟斷資源的既得利益者,那些老天王天后和大咖電視製作人,拿了那麼多經費,還說沒錢,這麼多年過去了,節目內容依然低級單調不長進。這麼多年過去了,幾時看過那些站在演藝圈頂端、掌握資源的哥字輩姐字輩的大老轉型求新求變?更不要說帶頭出來對抗體制了。
如果當時有第四台,誰要看什麼連環砲、和那些抄襲日本的山寨紅白勝利?如果當時有網路平台、有臉書youtube,又有誰要看那些重播一百遍的港劇?
綜藝節目喊沒錢,只能做小成本內容?今天一堆youtuber把自己的頻道經營的有聲有色,科學、美術、哲學、宅文化、美妝穿著、素人搞笑、各種極限運動、應有盡有!而且大部分都是自立更生,弄得專業不含糊,點閱效益甚至媲美電視收視率,屌打那些大牌製作人。那裡有的抄就抄,哪裡有錢賺我就是哪裡人,往往一個受歡迎的節目就5年10年不思求變。走在文化的最尖端?難怪台灣這麼多年來都像是文化沙漠。
演藝圈資源是哪些既得利益小圈圈把持的大家心知肚明。在螢光幕上面光鮮亮麗,觀眾無不用崇拜的眼神仰著頭在看,多少人也想擠進去那個看似高檔上流的圈子當小模。藝人不是什麼神聖了不起的身份,就算你是紅極一時的大明星,也跟民間百業一樣,沒有競爭力的時候,就會被淘汰。很好奇那些老三台時期的所謂天王天后,如果生在今天,不靠關係,能搶下什麼樣的舞台?那些被財團政府欺壓才在街頭臥軌抗爭的勞工搞不好比你們還有競爭力。
在網路資訊豐富多元的年代、要搞笑有更搞笑的、要厲害有更厲害的,綜藝節目那一套陳腔濫調,被淘汰是剛好。時代瞬息萬變,人才輩出競爭激烈。在外面吃人頭路或創業的年輕人,出社會以前所學的,所專精的,不出幾年、一個產業就過時了。一個踏入社會的年輕人,要跟成千上萬的同行同儕競爭,那些已經卡在一線的節目製作人和一線大咖那能相提並論?不過收視率下跌了、沒拿到獎,就好像全世界都對不起自己。台灣的電視綜藝節目已經停滯好幾十年了,依然賺得飽飽飽的那些製作人和一線大咖沒有承擔責任的自覺,還在怪指出問題的人、怪沒有資源、怪網路上怪咖素人一堆瓜分了你們的收視率?難道要那些「怪咖」上你們的節目任憑訕笑襯托凸顯天王天后身份才是好咖?
10幾年過去了你們還在那邊熊抱猛男虧正妹吃豆腐,對醜肥宅窮台品頭論足,找一堆和裝模作樣的貴婦和玩咖炫耀生活品味,讓大家盲目得崇拜上流價值。同樣是談話性節目,歐美那些談論話題的有知性有文化有深度有廣度,最重要的!人家不低級一樣能保有幽默,還更好笑。
google「綜藝節目 抄襲」就跑出一堆搜尋結果。一位網友在網路上發問,為何電視台的綜藝節目都這麼沒有創意,只會抄襲?
一位匿名帳號網友回答:
「綜藝節目根本就只是拿錢養一堆耍大牌的沒用主持人,除了耍嘴皮、搞低級,就沒多少本事。而真正重要的製作相關人員,大多也只會一個壓一個、搞特權地位,求自己的發展,沒什麼人在節目企劃上用過心力,也沒人認知節目企劃的重要性和專業性,只知道在這圈子裡卡位搶地盤,互相排擠。
如果抄了之後還會加以改進那還算好,偏偏連抄都抄得不像樣。例如抄料理東西軍的全能美食秀,簡直就是小狗跟老虎的差別。簡單講,就是無恥、不知長進。」
這個問答的頁面來自於「11年前」的雅虎知識。11年前,就已經讓人看破手腳。後來還讓這一票人繼續存活了11年。還在怪資源不夠?怪網路素人崛起?你不甘心覺得懷才不遇受委屈?那請你拿出實力和搶走你收視率的人競爭。你覺得是錢太少資源分配不均覺得制度有問題?請站出來對抗體制。
「廣電三法」你有發表過意見嗎?
沒有,因為你只有想到你自己。
藝人老大哥老大姐互酸電視演藝圈一些五年十年前大家就知道的事,大家一陣叫好說中肯,但是真正該突破盲腸的時候。誰站出來說話?
呂秋遠律師
https://www.facebook.com/chetbaker10…/posts/452744388245244…
「要挽救現在的節目,不是評審與藝人互相指責就可以的。立法院可以修改有線電視法,讓系統業者不再分掉大部分的收視費,電視台也不應該再追求降低成本的經營方式。一旦觀眾付出的收視費,能被頻道業者或藝人取得大部分的所得,才有誘因能夠拍出好看的電視節目啊。
如果,我們只是在看藝人與評審互罵的好戲,忘了系統業者才是收取我們這群肥羊費用的始作俑者,如果NCC只會管哆啦A夢有沒有霸凌,忽略系統業者的龐大利益;立法委員只管收取系統業者的政治獻金,對於選民的收視權益置之不管。觀眾們,你就繼續看世間情的美少女戰士好了!」
Re: [ RM ] 為什麼RM做得好?其實,真的不只是製作費
https://www.ptt.cc/bbs/KR_Entertain/M.1422436717.A.90D.html
激烈運動有哪些 在 BOM BOM PENG 蹦蹦 Youtube 的評價
✉️合作邀約請𝐌𝐚𝐢𝐥 ▸▸ bomsblog@gmail.com
🔔記得動動手指訂閱頻道打開小鈴鐺呦
#低醣飲食 #減醣 #運動清單 #減肥瘦身
/聊天軸
0:00 開頭
01:35 飲食-進行低碳、低醣飲食
05:13 飲食-我平常吃什麼
08:29 運動分享
10:02 運動新手推薦
12:00 運動加強推薦
14:13 運動高強度挑戰
16:54 運動帶給我的改變
17:59身形的改變
/𝐓𝐚𝐥𝐤
飲食我是完全不贊成節食!!我傾向吃得飽吃得健康吃得開心最重要!! 我們可以參考別人怎麼吃,但還是要找出自己喜歡的食物,以及了解如何挑選健康食物,這樣才可以讓健康的飲食習慣長久~
目前已經吃低碳水、低醣飲食一段時間了,也漸漸習慣這樣的飲食方式,滿建議大家可以上網看看哪些食物可以多吃,哪些食物少吃,對飲食的搭配上面會有一定的幫助。
我通常都是一份蔬菜,一份蛋白質,0.5份的澱粉,有時候已經很飽就沒吃澱粉,不過還是會適當的補充健康的澱粉,畢竟吃澱粉很療癒啊~~~像是地瓜就是我的最愛!!!
另外之前身邊的人看到我在吃零食或吃蛋糕,都會很驚訝說,你不是在減肥?減肥怎麼能吃蛋糕?在這邊要跟大家說,減肥沒有叫你不要吃蛋糕,而是叫你克制、少吃,偶爾吃吃有什麼關係,所以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人生已經很苦不要對自己太嚴苛XD大不了多運動一下就好了~~所以我每天都還是吃得很開心,並不覺得在減肥這條路上有餓到或是吃不開心的時候。
/
運動的部分,我知道對於很多人來說很難,對於我來說我也覺得很難,但還是持續下來了XD
我覺得運動的第一步跟後期的維持是最難的,中間一點都不難,只要你願意踏出那一步都不嫌晚,不要再幫自己沒時間運動找藉口!!!!!!放下手機就會有時間了,只10min的運動我覺得也很好,因為至少你動了。當初我老公三催四請我就是不動,等自己想通就開始動了哈哈哈哈哈
運動的一開始,不要勉強自己,慢慢來,循序漸進,時間跟難度可以隨時調整,都很彈性,不要急~~~像我也是運動一天休息好幾天才能繼續下去的弱雞,到現在可以一星期運動五天,所以你們懂的(笑
最後,沒想到在我的頻道居然可以跟大家分享這些心得,我想都沒想過,所以照片總是在很亂的背景下拍攝哈哈哈哈哈哈哈,因為單純只要是拍照記錄跟朋友分享的,希望大家不要在意。
希望今天的影片對大家有幫助,有任何問題都可以留言跟我說:)
/𝐏𝐫𝐨𝐝𝐮𝐜𝐭
▪Emi Wong
多種選擇、好上手、跟老公互動很可愛、難度簡單~中高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vGEK5_U-kLgO6-AMDPeTUQ
▪SomiFit 소미핏
有搭配呼吸聲的運動youtuber!很適合新手學習正確的呼吸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2WZ-lHHSOI81g2Jp4BpsWA
▪Chloe Ting
完善的網站、運動剪輯精美、很多的運動計劃、難度中~高
YT: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CgLoMYIyP0U56dEhEL1wXQ
官網:https://www.chloeting.com/program/
▪Sami Clarke
運動多變、選擇性多、難度中等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dOdchV00nejfJtbXf6BPxg
▪Pamela Reif
長得很美、多元的運動清單、運動很激烈適合有運動基礎的人來做、無休息時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hVRfsT_ASBZk10o0An7Ucg
/𝐂𝐨𝐧𝐭𝐚𝐜𝐭
合作邀約請mail➪ bomsblog@gmail.com
Facebook ➪ https://goo.gl/KApXtI
blog ➪ http://bom1114.pixnet.net/blog
/𝐂𝐨𝐮𝐩𝐨𝐧
嘉丹妮爾vecsgardenia
https://vecsgardenia.com/index.php?route=common/home
結帳輸入折扣碼『BOM』打85折
EZBUY
https://tw.ezbuy.com/
蹦蹦 9折新會員折扣碼『 boms』
/ 𝐅𝐐𝐀
我的相機My camera:Cannon M50
我的膚質My skin type:Combination Skin混合肌
我的隱眼Monthly Disposable Contact Lens:透明隱眼
/ 𝐅𝐓𝐂
此影片不是合作影片!
所有的心得都是誠實分享,絕對對得起良心
但是我的蜜糖說不定是你的毒藥
所以麻煩各位水水親自試試再決定要不要購買
錢包只有自己能守住啊啊啊千萬理性購物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_SrjKr4WBhM/hqdefault.jpg)
激烈運動有哪些 在 Kokee講 Youtube 的評價
又回來到我們的「你不知道的馬來西亞」系列
這次我們討論了馬來西亞人有哪些特征?
然而這次討論最激烈的就是馬來西亞的時間-2點1個字是2點幾分?
大家快留言告訴我 2點1個字到底是2點幾分啦~
通過這些特徵其實很容易認出馬來西亞人!
1. 過馬路的時候用萬用手
2. 運動比賽的時候很愛國
3. 叫人的時候會發出zu的聲音
4. 講話喜歡啦 叻 咯 咩
5. 2點2個字是2點10分?!
6. on the way就是還在家裡
7. 叫別人auntie uncle
#馬來西亞人
#文化
#文化差異
希望你們喜歡今天的影片♡
▶ 訂閱我的頻道,打開小鈴鐺第一時間通知最新影片哦◀
‣‣ http://bit.ly/2y5BiW8
▶追蹤Kokee的即時動態◀
‣‣ Instargram ► http://bit.ly/2Gv70S2
‣‣ facebook group ► http://bit.ly/2Xufj6m
有商務合作可以聯絡 kokeejiang@gmail.com
▬▬▬▬▬▬▬▬▬▬▬▬▬▬▬▬▬▬▬▬▬▬
Kokee講頻道其他系列影片
Kokee 《海島系列》 http://bit.ly/2ky4li7
Kokee 《大馬人在台灣》 http://bit.ly/2k6nHec
Kokee 《新加坡48小時》 http://bit.ly/2m3iu7y
Kokee 《淘寶開箱》 http://bit.ly/2NUXpZT
Kokee 《地產系列》 http://bit.ly/2kmTszV
Kokee 《你不知道的馬來西亞》 http://bit.ly/2EoieIU
Kokee 《飛行系列》 http://bit.ly/2kvnjG8
Kokee 《KK講故事》 http://bit.ly/2ky4P7V
Kokee 《智能家居》 http://bit.ly/2lVh2Uy
Kokee 《YouTube教學》http://bit.ly/2k7xwsm
Kokee 《Kokee Ft.別人》 http://bit.ly/2lzahrB
▬▬▬▬▬▬▬▬▬▬▬▬▬▬▬▬▬▬▬▬▬▬
拍攝工具⬇
相機:Canon M6, Sony Action Cam FDR-X3000
鏡頭:11-22, 15-35
麥克風:Rode VideoMic Pro
▬▬▬▬▬▬▬▬▬▬▬▬▬▬▬▬▬▬▬▬▬▬
剪輯工具⬇
Adobe Premiere Pro CC 2019
▬▬▬▬▬▬▬▬▬▬▬▬▬▬▬▬▬▬▬▬▬▬
合作邀約信箱:kokeejiang@gmail.com 文化 馬來西亞人 特征 特點 你不知道的馬來西亞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SJU9-7f5_A/hqdefault.jpg)
激烈運動有哪些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評價
另外,關於旺角清場的事,我覺得明天當清到彌敦道的時候,反抗會更激烈。我希望要想清楚要硬碰要冒的風險。我還有另一句說話想講的。我早一個月對於留守在旺角提出質疑,這和人力的立場是很不同的。其實長毛也是這個立場的,不贊成留守在旺角,但今早見到清場那場面,他都堅決和市民站在一起,作出的抵抗。梁麗幗、長毛、大舊他們,表現出抗爭人士所需的東西。無論最後如何,如果你主張抗爭,必須與群眾一齊堅持最後一刻,捱到最後一刻。否則,就不要主張公民抗命運動。若你主張公民抗命,但不願意帶頭付出,那是可恥的。那些主張勇武者,主張必死守旺角者何在?其實梁麗幗、長毛都不主張死守,但他們也和大家戰到最後一刻。大家要看看哪些人才有人格。
即時聊天室:http://goo.gl/ToDqof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DObyGxY5m0/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