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月的待讀清單終於可以選定在博客來會員日分享,因為想收的、想讀的幾乎都已經提早得手了,感謝各出版社的用心與照顧,一字排開本本皆可以說是年度重量級讀物,再加上最近終於感受到夢寐以求的秋高氣爽,一本好書搭配一杯咖啡就是九月以來愜意無比的生活寫照,先在這邊和大家分享此次令人心滿意足的書單。
九月的選書有兩本,另一本也在這排書籍之中,下個禮拜會分享,而已公佈的是黑人文學 Jesmyn Ward《#黑鳥不哭》,由吳明益老師專文推薦,這是一個家庭的困境,也是一個國家的縮影。一部愛與家庭的詩意故事,揭開美國南方被掩蓋的歷史真相。全書援引非洲的口述傳統,人鬼雜處、幽冥不分,模糊了生人與死人的區隔,語言卻詩意盎然,人物設定上更面向當代,成熟複雜、震撼人心。《黑鳥不哭》是作家潔思敏沃德榮獲美國國家圖書獎後,回到家鄉密西西比州執筆創作的小說,既刻劃了當前飽受貧窮、毒品和種族歧視而幾乎分崩離析的黑人家庭,也藉由當地一座州立監獄為背景,見證一個世紀以來美國南方黑人遭受的暴力與苦難,再度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的肯定。如今她帶著兩個孩子與整個家族在當地黑人社區生活,與繁華富庶的白人社區咫尺相望,落地生根。
名列每月推薦候選書單的還有以下幾本,最能代表這個時代的爭議作家韋勒貝克《#血清素》,麥田 litterateur 書系始終是心頭好,此次推出的作品透過白人男性個人性生活的殞落隱喻西方文明的衰落,敘事者以《異鄉人》式的冷酷指出世界的荒謬,對當代歐洲的意識形態,以及資本主義所帶來的影響進行嚴苛批評,集詼諧、自嘲、政治不正確,以及存在焦慮於一書。 同時,也是繼《屈服》之後,以農民抗爭,再次與 2018 年底至 2019 年初法國發生的黃背心運動呼應,儘管許多人認為此書驚世駭俗,也有人認為此書預言了該社會運動的背景與脈絡,是一部精準的社會觀察。
其次,日前已經介紹過的吉田修一出道二十年傾注全力之作《#國寶》,談的就是日本傳統藝術、重要文化資產之一的歌舞伎,兩位主角俊介與喜久雄自幼彼此扶持共同苦練,年紀輕輕便因一起演出女形而打響名號,然而當時的歌舞伎權威演員花井半二郎選擇了非血親的「部屋子」喜久雄襲名開始,造就兩人亦敵亦友的瑜亮情節,親生兒子在父親選擇了弟子繼承其名後又該何去何從?掌聲與眩光背後,是戲子風雲變幻的一生,歷經血腥、衝突、醜聞、背叛、成名、離散,道出不為人知的辛酸血淚、命運糾葛、恩怨情仇與權力鬥爭,整個故事一氣呵成,既細膩又恢宏,既柔美又熱血,既震撼又動容,從吉田修一最為擅長的人性描寫,縝密結合了文學娛樂價值與深厚豐富的文化底蘊。
這個月木馬一口氣推出兩本 2019 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彼得漢德克的代表作,德文直譯的新版《守門員的焦慮》與《夢外之悲》。《#守門員的焦慮》曾由文溫德斯拍成電影,被視為當代小說的經典傑作,精準捕捉一代人的焦慮心理,故事講述布洛赫曾是名噪一時的足球守門員,轉行當工人卻再度失業,他搭上計程車前往納許市場,莫名被一名電影院的女售票員吸引,一次午夜場結束後,心血來潮尾隨她回家,沒想到女子竟也轉過身來撫摸他。隔日,他在她的公寓裡醒來,年輕女子躺在身邊。他想不起自己是否與她睡過,感覺焦慮,語言開始失真,現實也隨之模糊,壺裡的茶葉成了一隻隻的螞蟻,熱水滾沸,一團黑壓壓的東西浮了起來。他將女人勒死,犯下一椿命案,整個城市仍好端端地在等著他,但焦慮,他一度覺得自己掉出體外,所有東西都離開他們原有的位置。《#夢外之悲》談的是漢德克母親的一生,也是眾多女性的一生,1971 年,書中「我」的母親服安眠藥自殺了,儘管當天傍晚,她仍和往常一樣,到隔壁的女兒家吃晚飯。死前,她以快捷寄出了多封掛號信,並附上了遺書,其中一封給「我」的信上是這樣寫:「但繼續活著是不可能的」。書中「我」的母親即是作者漢德克的母親。身為一個經歷過納粹時期、戰爭,以及戰後經濟蕭條年代的女人,她總是設法從困境中找到平衡,只不過這一次,她自己就是困境。葬禮上,漢德克強烈地渴望書寫他母親。幾個月後,這部具自傳色彩的半虛構小說誕生了。
當然還有期待多時《使女的故事》的續集《#證詞》,《使女的故事》發生十五年以後,基列共和國這個神權政體持續緊抓權力不放,但已浮現內部開始衰敗的徵象。在這個關鍵的時刻裡,三位迥然不同的女性的生命彼此交會,可能引發爆炸性的結果。其中兩名年輕女子屬於在新秩序裡成年的第一個世代,分別在邊界的兩邊成長:一是在基列境內,盡享特權的大主教女兒;一人成長於加拿大,常在電視上旁觀關於基列的恐怖新聞,並參與反基列的抗議活動。而她們的證詞當中交織著第三個聲音,是這個政權的推手之一,透過祕密的無情累積與部署來施展權力的女性。埋藏許久的祕密終於讓這三個人交會在一起,迫使她們面對自己的本心,衡量自己為了信念又願意付出多少。
同樣帶有女性主義色彩的小說還有去年的暢銷小說《#消失的她們》,八月的午後,遙遠的西伯利亞邊緣一對姐妹遭到綁架,搜索行動毫無進展,然而這事件如同一陣陣漣漪逐漸波及鎮上的女人,層層掀開深埋在她們心底的黑洞。這是一幅小鎮女性的肖像畫,作者以精巧細膩的筆法,活現了這些需要被重新縫補的女人。隨著綁架事件的發展,她們各自用強烈或靜默的方式,凝視自己內心的黑洞 —— 很可能是消失了,或難以尋回的真實自我。然而,無論是面對如何不堪的過往、無法言說的恐懼與失落,她們終究找到了那奮力一擊的決心,尋得彌補生命缺塊的微光。
此次掛名推薦的書也有兩本,一是已經舉辦過贈書活動的《#愛在三部曲 25 週年限量典藏版》,已絕版的書籍再次補齊了午夜遺落的一塊拼圖,靜謐深沉的藍配上黑白懷舊的影像,以更精美、雅緻與完整的模樣與我們見面。二是《第十三個故事》Diane Setterfield 的新作《#從前從前在河畔》,十九世紀的泰晤士河上游流域,是個迷信與科學共存、魔幻與現實難分的時空,某條支流岸邊,有一間「天鵝酒館」,旅人和當地的熟客每夜在其中講述精采的鄉野奇談,但在冬至的夜晚,河畔真的發生了一樁離奇怪事:一個年約四歲、身分不明的小女孩由一名身受重傷的旅人抱進酒館,原本已經溺水氣絕、全身冰冷,不久後竟在眾目睽睽下突然「復活」,消息沿河傳開,引來三組人馬趕往天鵝酒館,全都堅稱死而復生的小女孩是他們失散的親人。對書中人物而言,說故事與聽故事正是他們在瞬息萬變的複雜環境裡,理解世界、理解彼此、理解一切不可思議之事的方法。他們道出一個個故事中的故事,彷彿編成一幅華麗的織錦,貫穿情節的河流意象串起失而復得的親情、身世之謎的追尋、意外的命運機緣,曲折而牽動人心。
當然不能獨漏久別重逢的《飢餓遊戲》前傳《#鳴鳥與游蛇之歌》,為了讓施惠國的公民記取戰爭教訓而舉辦的飢餓遊戲,即將迎來第十屆,不僅被抽中的貢品要以孤注一擲的決心贏得比賽,連出身都城世家的學生也將擔任導師,與他們的貢品合作,贏得比賽、獲得榮耀,以及遠大前程。18 歲的科利奧蘭納斯史諾,期待成為最有競爭力的貢品的導師,但局勢一開始就對他非常不利,被分配到的貢品是劣等中的劣等,來自施惠國最窮困的第十二區的瘦弱女孩,露西葛蕾,她是飢餓遊戲世界裡的少數族群「柯維族人」,身穿彩虹褶裙,帶著一尾蛇參加抽籤典禮,在眾人面前放蛇咬,卻也有著渾然天成的美麗嗓音。在競技場裡,眼看有一場生死決鬥,他們倆的命運完全糾纏在一起,退無可退,他開始同情他那個在劫難逃的貢品,卻也必須設法全身而退,同時衡量自身需求、遵循遊戲規則、抗拒內心欲望,無論付出何等代價都要讓他們倆活下去。
而《奶與蜜》的作者 Rupi Kaur 另一本詩集《#太陽與她的花》也終於推出繁中版,揭露了悲傷、憤怒、失落、痛苦、恐懼、羞愧、快樂種種情緒,詩文情感真實而不造作,嘗試運用詩文探索「愛」的各種形式,尤其在這個混亂、焦慮的時代之中,人與人之間的愛、人們自己給自己的愛還有可能長出什麼樣貌。書中以花的意象貫串,象徵她所經歷的成長痛,從失去後的傷痕起始,迎來一連串心碎的過程,和在社群時代生活所必須面對的憂鬱與孤獨以及她對自我根源的追尋。
除了《國寶》之外還有兩本日本文學值得收藏,去年的本屋大賞冠軍瀨尾麻衣子《#接棒家族》,十七歲的少女森宮優子有三個父親,兩個母親,家庭在她成長的十七年間變更了七次成員,姓氏在沒有血緣關係的父母之間進行了四次更改,但她很確定,「我是被愛著的」,探問的有如《小偷家族》,假使血緣是一場慢慢傳下去的接力賽,毫無親緣關係的棒次也能延續幸福嗎?另一方面,村上春樹《#1Q84》在不經意之中迅速迎來十周年紀念版,他表示,此為他最具企圖心的作品,同時是寫作生涯至今最直接與女性人物面對面的故事,更是一部關於現實與超現實、愛情與信仰、過去與未來的磅薄大作,劇情以雙線進行,以村上較少用的第三人稱全知觀點來說故事。現實時間是1984年,女主角青豆在健身俱樂部工作,但她另有一個神祕的身分,而熱愛寫作的補習班數學老師天吾則為了一篇小說新人獎投稿著迷不已,兩個主角雙線平行地發展,從互不相關、到發展出奇妙的戀情,從詭異的 1Q84 年回到童年的 60 年代。
這份書單唯一一本眾星拱月的華文創作莫屬吳曉樂的新書《#我們沒有秘密》,未出版就已售出影視改編版權。故事敘述這鎮上的每一個人,都背負著祕密過活,范衍重一直以為他與妻子吳辛屏之間沒有祕密,但妻子一夕之間消失了。范衍重從妻子工作的地方展開調查,越是追查就越陷入重重疑雲:妻子聲稱已過世的母親突然現身,揭露吳辛屏的過往:她在小鎮上曾出過事。所有線索都指向保守小鎮的名門家庭 ── 宋家,宋家兄妹宋懷谷與宋懷萱,宋懷萱與吳辛屏是高中摯友,宋懷谷面貌俊俏、優秀,是校園風雲人物。而吳辛屏安靜又低調,她是范衍重的第二任妻子,相較於第一段婚姻,范衍重覺得與吳辛屏的婚姻讓他感到舒適與「門當戶對」,范衍重不禁想起前妻那帶著詛咒的聲音說: 跟你在一起的女人,到最後都只會被你逼瘋。最終所有的祕密,都藏在一個盒子裡打開盒子,是找到了解答?還是將每一個人推落黑暗又無法說出口的真相?
同時也有5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萬的網紅愛麗和故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天愛麗要帶著小凱利去濟州島尋找消失的小凱文。據說小凱文自己在濟州島享受溫暖的陽光和美麗的風景,還有好吃的漢拿峰柑橘。可是不知為何卻突然消失了。愛麗和小凱利緊急出動,開啟了尋找小凱文的旅程。她們能順利的找到小凱文嗎?快讓我們去看視頻尋找答案吧~ ▶ 凱利TV https://goo.gl/MnQ6...
「消失的她們」的推薦目錄:
- 關於消失的她們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 關於消失的她們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 關於消失的她們 在 靜靜讀一本書 Facebook
- 關於消失的她們 在 愛麗和故事 Youtube
- 關於消失的她們 在 暗網仔 2.0 Youtube
- 關於消失的她們 在 一件襯衫:你揮灑的城市日常風景 Youtube
- 關於消失的她們 在 [心得] 消失的另一半-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消失的她們 在 型男老總 書給你聽EP306_文學小說篇《消失的另一半》2020 ... 的評價
消失的她們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八卦
#文末贈書
「你以為你確保了自己的安全,她心想,你把心鎖上,你的任何反應都有所防備,沒人能入侵,就連拷問者、父母或朋友都做不到。你努力拿到研究所學位,你爭取到一份好工作。你用外幣存款,準時繳清帳單。同事問起你的家裡,你不回答。你工作得更努力。你運動。你的衣著總令人讚嘆。你始終將情感磨得很利,彷彿一把刀,讓所有接近你的人都知道如何謹慎以待。你以為你做足了某種保護措施,結果卻發現你遇見的每個人都能讓你陷入險境。」
— —《#消失的她們》Julia Phillips
無意間看到此書作者竟然與我同年,心涼了半截,像是 Emma Cline、Sally Rooney 等如此年輕優秀的作家,其駕馭文字、縝密鋪陳的功力完全不輸諸多早已享譽國際的文壇前輩,來勢洶洶的後浪也不能獨漏 Julia Phillips,《消失的她們》這部小說以兩名失蹤小女孩破題,帶出了整個俄羅斯堪察加半島的恐懼,這份恐懼,並不真正在每個人身上產生影響,而是有如一個契機般深入生活於此處多位女性的內心,在綁架事件陰影下誘發她們再度檢視各自隱藏起來的傷痛,穿越階級、年齡,縝密串起足以被整個世界所共同感知的女性普遍困境。
Alfonso Cuarón 的《羅馬》有一句沉重台詞:我們都是一個人,不管他們怎麼說,我們女人永遠都是一個人。涵蓋了整個像是發生於堪察加半島的《私法爭鋒》、《極地追擊》之於我的感受,只是《消失的她們》並不單純聚焦於使人人心惶惶的綁架案,而是以綁架案為中心點,輻射般向外發散,觀看每一位因此直接或間接受影響的人承受過且持續承受的「單打獨鬥」。
就是那單打獨鬥的姿態,以各種視角帶領讀者檢視整個社會體系、輿論風向、流言蜚語、男性觀點甚至是女性旁觀者,都可能不自覺將偏見與不公允的評論隨口加諸在素昧平生的人身上,成為無處不在的暴力。就如《82 年生的金智英》,孔劉飾演的丈夫一角溫柔體貼無可挑剔,但卻無法將妻子從困境中拯救出來,這本小說也同等呈現了「孤立無援」的處境,有不由自主腳踏兩條船的女大學生,有欲望無法紓解的少婦,有二度遭遇喪夫的不幸妻子,有遍尋不著愛犬的現代女性,以及一個又一個被婚姻、家庭與價值觀所禁錮的沉默身影,忐忑不安、束手無策看著自己的人生由內而外分崩離析。
綁架案猶如一塊投入水中的石頭,水花濺起的漣漪緊緊牽動著周遭的人們,縱使再如何做足準備,縱使再如何瞻前顧後,種種傷害、質疑、自責與惡意,依然無處不動搖著單打獨鬥努力生存的女性,Julia Phillips 不帶控訴的意識隨血液溫熱流轉過無數隱形的傷口,在這些痛楚之中她找到愛、希望與勇氣持續注入的縫隙,從「我們女人永遠都是一個人」過渡到「抓住身為母親僅有的一切」,必須接受痛苦,才能留住記憶,留住女兒踏出的第一步到綻放的最後一個笑容,因此再也沒有什麼能失去了,她們奮力一躍,向死而生。
——
非常感謝 遠流粉絲團 提供兩本《消失的她們》合作舉辦贈書活動,這裡將抽出兩位幸運的獲獎者,抽獎方式延用老規矩,只需按讚並於下方留言處回應即可,請自由參與,自由作答,自由分享,像聊天一樣簡單敘述即可,為期三天,僅限台澎金馬地區,預定在 10 月 2 日周五晚上十二點截止。
一、最近讀了什麼喜歡的書?稍微跟我分享一下。
二、推薦我最能代表你心中「女性主義」的書籍或電影。
(三、也當然歡迎佛系轉發。)
消失的她們 在 靜靜讀一本書 Facebook 八卦
近來迷上了北歐影集,總覺得冰天雪地裡,人際疏離,真心冰藏,是推理劇最適合的場景。
小說也是。發生在北國的謀殺或失蹤事件,比起慣讀的城市推理,似乎多了一重人在大自然裡的卑微與渺小,讀來總有格外複雜的感受。
以勘察加半島為背景的《消失的她們》,透過一對小姐妹的失蹤事件,勾勒出她們周遭不同女性的生活與遭遇,是一本非典型的推理小說。
小說以月分為章節,每一章以一名女性為主角,讓我們隨著四季嬗遞,看見一個個平靜生活底下湧動的浪濤。
乍看之下,小說刻畫的這些女性,和開章的失蹤案件似乎沒有關係,但每一個章節,宛如一片拼圖,拼湊出在北國封閉的土地上,性別、種族、家庭、社會因素交織的整體面貌。
這是一個有著謎團,也確實有解答的推理小說。但又是個包含了更多意涵、視野更為遼闊的好看小說。
最值得一提的是,葉佳怡優美流暢的譯筆,常讓我不禁懷疑,是原著的文字原本就如此行雲流水,還是葉佳怡的文字功力太美。
#消失的她們
#葉佳怡
#遠流出版
消失的她們 在 愛麗和故事 Youtube 的評價
今天愛麗要帶著小凱利去濟州島尋找消失的小凱文。據說小凱文自己在濟州島享受溫暖的陽光和美麗的風景,還有好吃的漢拿峰柑橘。可是不知為何卻突然消失了。愛麗和小凱利緊急出動,開啟了尋找小凱文的旅程。她們能順利的找到小凱文嗎?快讓我們去看視頻尋找答案吧~
▶ 凱利TV
https://goo.gl/MnQ6zt
▶ 愛麗和故事
https://goo.gl/Z0ihAN
▶ 凱文和遊戲
https://goo.gl/kahF3d
[ 凱利和朋友們 官方SNS ] : 凱利, 愛麗, 凱文的幕後, 日常生活的信息在這裏呀! 大家都來看看吧~
▶ 凱利和朋友們 官方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CarrieAndFriends/
▶ 凱利和朋友們 官方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carrie_and_friends/
▶ 凱利和朋友們 官方 Kakao Story :
https://story.kakao.com/ch/toyfriends/
▶凱利和朋友們 -- 新浪微博
http://weibo.com/5881681818/profile?topnav=1&wvr=6&is_all=1
▶凱利和朋友們 -- 愛奇藝網
http://www.iqiyi.com/u/2466035840
▶凱利和朋友們 - -騰訊視頻網
http://v.qq.com/vplus/kailifamily
消失的她們 在 暗網仔 2.0 Youtube 的評價
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8vabPSRIBpwSJEMAPCnzVQ/join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w_kid12/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eepwebkid/?modal=admin_todo_tour
Subscribe: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8vabPSRIBpwSJEMAPCnzVQ?sub_confirmation=1
破解Kate yup事件是假的! 不是綁架! 不要被騙! (Facebook上的證據)
要求我拍Kate Yup的觀眾人數比去年Ashvlogs的訢求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位一直在吃的Kate Yup擁有一個超過500K subscribers的Mukbang頻道.
最近她粉絲開始留意到Kate的影片各種異樣: 字幕上的奇怪體例, Kate本人身上的瘢痕, 甚至影片中打莫斯密碼. 令到網民擔心Kate的安全, 更有陰謀論指出她一直是被綁架而被迫去拍這些影片的.
Twitter上 #savekateyup 更一度在全球Trending一段時間. 多人認為跟一年前美國一位失蹤少女是有關的. 這情況是我們一向習慣的ARG嗎? 為何Kate總是糢著眼的呢?
Kate yup details
Kate Yup由2018年3月開台. 內容主要是吃海鮮Mukbang. 多條影片本身也超過一百萬觀看次數. 相比其他常常用買soing吸views的Mukbang主播, Kate Yup 從來都不露樣貌. 她的影片通常只看見她的下巴. 面的上部份也有面罩掩蓋. 顯得奇怪.
另外, 作為一個身材比較瘦的女生Kate Yup每一次拍Mukbang時也吃得像餓了很久. 非常急的感覺.真是因為她餓嗎? 還是被迫: 快點吃! 快點吃!
2019年6月21號Kate Yup上載的 ‘2 whole fish, whole giant squid, lobster, king crab, salmon & Tuna raw, octopus, scallop, shrimp’ 影片, 眼利的網民發現她身上的傷痕.
2019年7月一位網友初次發現影片中subtitle有異樣. 影片中某一些字幕用大寫字母, 湊合一起成HELP一個字.
之後同一條影片出現的Morse code翻譯成 ‘I need help’ SOS 甚至她面前的碗被拍到自己在動, 相信拍攝現場除了她以外還有其他人在場.
這些疑問大量廣傳後Kate Yup自己也有出Post解釋事件 “Hello everyone! It’s urgent to clarify my situation. Everything is ok for me!”
之後她解釋手上的傷痕是太陽光燒到她皮膚而嘴角的傷口是 herpes Labilis.
It’s not a Morse code, that’s not even how Morse code works...why would a captor let her edit the videos? That doesn’t make sense? ...her lip does not look busted, it’s either a cold sore or a bad blemish
你們要知道, 這段文字據稱是Kate自己打的. 有種自己説自己的感覺.
Kate Yup之後這奇怪的第三身回應加上8月上載的 ‘I AM ALIVE’ 影片再次出現了 HELP的信息.
作為一位有破解ARG經驗的Youtuber, 這個事件是一個 publicity stunt.
我們用兩個極端的方向去看這個事情.
假
這個情況綁架的機會比較底的原因是從這個月外界對於此事件的關注度, 如果這真的是一埸罪案的話, 背後cho控整件事的人為什麼還會繼續上載影片啊?!
What I would do (viral marketing)
Mukbang剛巧是這個時代最流行的影片類型. 像Ashvlogs等ARG亦是成功例子. 把兩者mix在一起是正常的做法.
我想大家看看這條影片. 這是我前年拍英文頻道Horrorstudio1的片. 當中我用一些奇怪剪接令觀眾以為我有什麼事.
其實各種剪片和拍攝技巧我已經在暗網仔 2.0已推出一個會員群組. 當中有不同級別的會員.
除了每個月定期推出剪片教學, 我還會教有關Youtube algorithm和social media marketing的東西. 對恐怖網上文化有興趣的朋友我亦會提供這方面的資訊.
絕密直播, Q&A, 甚至跟我本人的聯絡方式也可以找到. 詳情可以按Youtube首頁 ‘Join’ 去了解.
其實拍到一些看似恐怖的影片不太難. 尤其如果情況是半真半假. 像有personality disorder的Marina Joyce也用這種做法紅了. 其實marina joyce和Kate yup情況也相當相似.
真
如果Kate是真心純屬一位Mukbang Youtuber, 沒有意圖想搞到事件這樣迷離的話, 那可能整個事件是精神上的問題. Kate Yup最新的 ‘I lose my tooth during this meal’ 影片有觀眾看過所有她影片後發現她所有表現都像有暴食症Bulimia的人士. 如果如此, 為什麼她或替她管理頻道的人會將一個病人的情況放上互聯網呢?
而其實Kate Yup的真相又會不會是Karlie啊?
Karlie guse
2018年10月13號加州少女於凌晨5點至7點消失. 到如今還沒有人找到她. 由Karlie面上的特徵, 尤其鼻子和下巴, 多人認為是現在爆紅的Kate Yup. 但我現在跟大家講, 不是. 我不想大家再因為一個網上的都市傳說令到一個真正失蹤人口個案比神化. Kate Yup跟Karlie不是同一個人的原因是什麼呢? Why do I know? Kate yup第一條上載影片的日期是2018年4月23號, 而Karlie Guse失蹤的日期是2018年10月13號. 所以她們兩個一定不是同一個人. 其實Karlie Guse的案件也能證Kate Yup不是真正的綁架啊. 而是一位ak like的Youtuber.
因為在Karlie Guse失蹤的官方Facebook頁可以找到頁主確認警方已因為Kate Yup與Karlie失蹤案拉上關係, 上門調查過Kate Yup頻道的有關人士, 確認是假的. 所以我才這樣相信整個Kate Yup事件不是真實的情況, 而只不過是publicity stunt. 那我們不如不要被這些東西干擾, 花多一點精神去真實的問題上. 例如失蹤少女karlie Guse. 完片.
消失的她們 在 一件襯衫:你揮灑的城市日常風景 Youtube 的評價
山料聊聊】由「一件襯衫」出品,黃山料主持之對談式節目,於2020年04月30日首播,第一季於12月31日前播畢25集。
【山料聊聊】試播集 - 柯佳嬿
https://youtu.be/f-_Q3a6sffE
【山料聊聊】第1集 - 韋禮安
https://youtu.be/3vgMbzkj4us
【山料聊聊】第2集-小燈泡媽媽王婉諭
https://youtu.be/9APzWkmbfXM
【山料聊聊】第3集 - 白癡公主
https://youtu.be/RloIMZ5HcZ0
【山料聊聊】第4集 - 周興哲
https://youtu.be/XPChp11064U
【山料聊聊】第5集 - 楊丞琳
https://youtu.be/thrX5KBRmcY
【山料聊聊】第6集 - 山料媽媽
https://youtu.be/gQdCGA0pMcI
【山料聊聊】第7集 - 吳姍儒Sandy Wu
https://youtu.be/fYk1EqEd3VY
【山料聊聊】第8集 - 阿翰PO影片
https://youtu.be/KMFTFHkOpVs
【山料聊聊】第9集 - Peter Su
https://youtu.be/EC8TbwxZTTU
【山料聊聊】第10集 - 薔薔
https://youtu.be/9LzG0ejHpq0
【山料聊聊】第11集 - 徐若瑄
https://youtu.be/R0fbztwW7TI
-
出品方:一件襯衫
https://www.facebook.com/the.shirt.me...
主持人:黃山料
https://www.facebook.com/shanliaohuang/
錄影場地:I Met You Cafe
https://www.facebook.com/imetyoucafe?locale=tw_TW
-
【 採訪後記 】
撰文者: 宋家耘、王怡文、黃山料
謝盈萱,曾想過 30 歲進入婚姻;如今年過40歲,對於婚姻,她灑脫笑著:用更年期來區分女人可悲程度,社會真是荒謬!
當女孩的青春爛漫隨歲月逝去
世界看到你的眼光從愛慕轉為憐憫。
40歲的女人,她擁有一股魄力,可以脫下高跟鞋,敲碎一雙雙同情的眼神。魅力,是經過時間歷練熬出之成熟,不一味想「找到真愛」,成熟的女人了解,人生有比找到真愛更重要的東西。
謝盈萱說:
「我相信真愛,但不會發生在我身上。」
成熟的女人,不是悲觀而是謹慎,她們可以精準的演算賀爾蒙消散的時機,不再憑著衝動陷入一段關係,她們把自己打理的完整,不需要對方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她自己能承擔「一個人的寂寞」與「兩個人的風險」。
成熟女人的理性穩重,不是失去悸動,
而是她們明白關於愛情的殘忍真相。
「一件襯衫」透過謝盈萱與黃山料的訪談,整理出5項,「關於愛情的真相」給那些迷航在愛情海裡的少男少女們,也告訴那些大齡女子們,妳們並不孤單。
一、愛情的本質,不是拯救。
過去我們都希望,能被一個人救贖,被一段愛情完整你心裡的空缺,但自己都處理不好的問題,怎能妄想一個人能帶給你解脫,就算愛情的靈藥可以帶你逃離現實的殘酷,但自己人生的爛帳,別寄望一段愛情可以替你還清,唯有自己才能治癒自己。
二、愛情的輪廓,會隨時間消失!
愛情的輪廓若只是外型,它總會隨著時間漸漸模糊,腹肌顏值隨著歲月消逝,但腦子裡的東西卻被時間歷練的豐富,外型可以靠訓練,但人與人之間的溫柔對待,是重訓、醫美都換不來的善良本質。
三、每段關係,註定都會分離。
人與人之間最微妙的,就是有一天註定會分離,不管是生命或是緣分都有盡頭,但每段分離的遺憾,都是往後會心一笑的美好,分離是下段故事美好的開始,應該秉持著祝褔,相信美好結局的存在,只是結局的主角不是彼此。
四、真愛是存在的,但不一定是愛情。
人生最大的幸運,是能遇到一個人,在複雜冰冷的世界裡面帶給你一點平靜溫暖,但愛情有太多的前提和條件,真愛不一定是愛情,他是超越性別、年齡、時間、距離的限制,只要他是能在混亂世界裡讓你感到溫暖的人,就算不是戀人,依然是真愛。
五、那些「遇見真愛的秘訣」都是屁話!
小女孩聽信網路上的「秘訣」來尋找愛情,成熟女人根據人生經驗來分辨關係。關於「遇見真愛」有個說法,就是把自己活成100%的自己,「那個他」就會出現,但完成自己價值感的動機,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他?
不管那個人有沒有出現,你的人生絕對有一個存在的原因,關於遇見真愛的秘訣,都只是屁話,把人生活得精彩完整,不是為了遇見真愛,而是為了成為更好的自己。
愛情沒有秘訣,只有真相,人生有太多比愛情更重要的東西值得追求,那些可以被衡量的事物,歲數、美貌、感情,都是虛假的數值,退出這場比漂亮的遊戲吧!我的漂亮,與你無關!
消失的她們 在 型男老總 書給你聽EP306_文學小說篇《消失的另一半》2020 ... 的八卦
... 《 消失 的另一半》中, ... 她們 視為低等對待的黑人,黑人同胞也不屑甚至排擠 她們 的「假白人」長相 ... ... <看更多>
消失的她們 在 [心得] 消失的另一半-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書名】:消失的另一半
【作者】:布莉.貝內特
【譯者】:顏湘如
—
Podcast: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nmoor9ompg60805z6z8foqe/platforms
《消失的另一半》故事的主角是一對雙胞胎,
姐姐德姿蕾(Desiree)與妹妹絲黛兒(Stella),
她們來自於一個作者虛構的小鎮「野鴨鎮」,
這個鎮幾代以來都致力於膚色漂白, 努力尋找更白的混血兒,
來生出更白的下一代, 他們所定義的「完美」就是「越像白人越好」.
到了雙胞胎這一代, 她們從外表上已經與白人沒有什麼差別了.
1. 即使都是有色人種, 也不保證比較幸福
德姿蕾一直都想離開野鴨鎮, 因為討厭鎮上的居民明明身為黑人,
卻又瞧不起黑皮膚的虛偽.
她到了大城市, 很自然的遇到了來自其他城市的黑人, 他的膚色比德姿蕾黑多了,
他們的女兒茱德(Jude)像爸爸, 皮膚一樣黑得發亮.
雖然同為黑人同胞, 但德姿蕾的老公會家暴.
每次他一生氣, 就會罵德姿蕾跟白人一樣賤, 一樣壞,
動不動就打她, 甚至掐她脖子, 在老公眼中,
德姿蕾的白皮膚也成了一種「原罪」.
最後德姿蕾還是帶著茱德回到離開多年的野鴨鎮.
她的女兒成了鎮上唯一一個「黑人」,
原來即使一樣都是有色人種, 歧視還是會發生.
2. 如果別人根本分辨不出來, 還算是「假裝」嗎?
妹妹絲黛兒不僅離開野鴨鎮, 還徹底拋下了黑人身份,
她發現假裝白人並不難, 難的是說服自己與白人真的沒什麼兩樣.
大城市的人根本沒聽過野鴨鎮, 不知道那是有色人種住的小鎮,
一開始絲黛兒只是沒有說, 後來不得不為自己編造一個家人全亡的身世,
她完全無違合的融入白人社會, 無人起疑,
她嫁給白人老闆, 住在只有白人的富裕社區.
當社區要搬來第一戶黑人家庭, 絲黛兒第一個站出來反對,
不是出於歧視, 而是擔心自己的謊言被拆穿,
她內心一直覺得跟她一樣的黑人同胞一定會一眼看穿她是個冒牌貨.
然而事實是, 大家都只是用外在的標籤來分類種族,
依據你住的地方, 你在哪裡上班, 你跟誰結婚,
絲黛兒住在白人社區, 老公是白人, 她在黑人同胞眼中, 就是一個白人.
3. 膚色不是定義一個人的關鍵
茱德在鎮上被無視慣了, 所以當她到了洛杉機讀大學,
第一次在舞會上被人搭訕, 而且還是一個很好看的帥哥時, 她簡直覺得不可思議.
帥哥叫芮斯(Reese), 但其實他的本名是泰芮絲(Therese),
他為了要動變性手術逃離家鄉.
在野鴨鎮, 定義一個人的關鍵只有膚色,
但在洛杉機, 膚色只是眾多因素的其中一個.
在「身份認同」的這條路上,
每個人都有可能因為不同的原因覺得自己低人一等, 受到歧視,
當茱德為自己黑的發亮的膚色發愁, 覺得帥哥芮斯不可能會喜歡自己時,
芮斯也覺得如果跟茱德坦誠自己真實性別的話, 茱德一定會離自己而去.
即使同樣都是白人, 來自南方州的白人也可能覺得自卑,
覺得自己不如東岸大城市的白人有教養有文化.
這些身份的標籤, 例如種族, 性別, 明明一點都不可靠,
皮膚白晰的人可能是有色人種, 外表是女性可能是男兒身,
同樣種族結婚不代表一定會比較幸福,
為什麼我們還是要用這些標籤來為人分類?這樣的分類真的有意義嗎?
4. 所有的身份認同都是自由選擇
這本書不像典型的「身份認同」小說, 很多這類型假扮的小說,
最後結局都會很慘, 似乎在暗示如果拋棄原生身份, 就會遭到報應.
但絲黛兒一直到最後都沒有被人揭穿, 也沒有自爆, 她最終活成了一個「白人」.
在種族認同上, 我們或許可以說她選擇了逃避, 但在女性權利上, 她卻勇敢爭取.
在當了幾十年家庭主婦後, 她選擇回學校讀她最愛的數學,
一路讀到博士, 即使教職的收入比不上老公, 她都非常認真的看待自己的工作.
如果我們現在可以理解性別認同是流動的, 原生性別是可以改變的,
那麼種族認同為什麼不可以改變呢?
或許我們可以說, 沒有什麼與生俱來的身份認同, 每個認同都可以是自由選擇的結果.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8.203.1.22 (美國)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618935384.A.E8A.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