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就像一本書,而且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一本;而最忠實與最佳的讀者,就是父母了。
因此,該如何閱讀這一本沒有老師指引、也沒有使用說明的無字天書,父母需要用耐心、包容和平靜,多用眼睛看,少用嘴巴唸;多些創意,少些教條;多些等待,少些責怪,也許就能慢慢讀懂這本書。深入閱讀「孩子」這本書的額外收獲,往往也還能探索自己的世界和宇宙。 ──河合隼雄《走進小孩的內心世界》
─from:教出EQ好寶寶 http://bit.ly/11EI9wT
李坤珊:發脾氣 也是長大的練習 http://bit.ly/11C5sI1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6萬的網紅OTAKING / Toshio Okad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Amazonでオモテ/ウラを合わせた完全版の販売を開始しました(随時更新) https://www.amazon.com/v/otaking 最初の2分間を補完したバージョンをアップロードしまし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DhtnF5s7Ss 00:0...
河合隼雄 在 Facebook 八卦
#晚安閱讀
我很少遇見溫柔的人,在華人的社會裡,競爭、壓迫、比較、失去對個體的尊重,是常見的事,也是人人必經的生活經驗。
在惡劣和敵意的環境中生存,人很容易走向兩種極端,一種是極端剛強,一種是極端軟弱。人格也容易在兩種狀態中,切換,一是自戀,一是自卑。
在我的認為,溫柔並不在於說話是否輕柔,姿勢是否優雅,而是在於對待生命的態度和方式上,有足夠的溫厚和仁慈。對生命,無論是對自己或他人,不會無意識的粗暴,充滿強勢性評價和判斷,並否定任何生命的價值。
大部分的時候,我們可以看見生活中有各種粗暴發生;自以為是的評論、強勢給出意見、頤指氣使命令他人,或是自以為是好意,卻絲毫沒有明辨究竟,就以自己的經驗投射在他人的處境裡,輕易指揮及指導別人。
十多年前,有一本日文翻譯書籍「原來如此的對話」在台灣出版(現已絕版),這是一本對話錄,是日本的兩位名人之間就各種社會現象進行交流。這兩位名人,一位是河合隼雄,另一位是吉本芭娜娜。河合當年是年近八十歲的臨床心理學家,特別是精神分析、沙遊治療的大師。吉本,則是家喻戶曉的暢銷女作家,創作的小說被譽為「療癒系」小說,被認為閱讀後有治療哀傷的果效。在台灣,她已是知名的小說家,我非常鍾愛她的作品,算是長期的讀者。
當一個精神分析心理師遇上一位小說家,究竟會談些什麼?能說的通嗎?相差了四十歲的距離,能對話什麼呢?我實在很好奇,所以「原來如此的對話」,引發了我很大的興趣。
在台灣,有時專業之間的互別苗頭,唇槍舌戰,或是為了讓自己的能力被肯定,而必須在氣勢上壓過另一方,讓對方語塞,來認同自己的,似乎是我們人際裡常見的現象。
在生活中,要能真誠對話真的很難,像河合與吉本能這樣真的在交換想法、理解對方,並且再以自身經驗來回應、連結,真是不多。在台灣,更多出現的情況,是世代間的鴻溝,和難以對話的窘境。
我們有太多時間,其實是各說各話,把自己要說的話說完,沒聽到別人說什麼,等時間到,就轉頭走人。至於別人說什麼,我又說什麼,都成為不重要的事。
在網路上的留言,就更常是如此。一個人表達一些話語或文章,下方留言的盡是自說自話,表達自己的定見及評論,而不是從理解開始,進入雙向對話的歷程。
事實上,我們關於「對話」的經驗是越來越少了,無論在家人之間、伴侶之間、朋友之間、專業之間、同仁之間、世代之間。
以這角度來看,「原來如此的對話」是一本很值得閱讀的對話錄,裡頭對於當代日本青少年的生活現象、社會的壓力束縛、父母親的管教與溺愛、小說家生活、語言與修辭….等等都有一番對話,許多地方真是精彩,很難想像是差了四十歲的兩個人在對話。若是在台灣,能否如此平等的對談,有表達有傾聽,有對彼此生活經驗及世代背景的尊重,展現出一份內在的溫厚態度,就很難預期了。
但似乎這樣的現象,或稱之為問題,已是有相當的歷史。阿德勒在他的著作《認識人性》裡,便已寫下:「對於人性知識的缺乏,它最嚴重的後果,就是我們在和鄰人相處上、在和他們的共同生活裡,總是會出現問題。我們往往會看見一個很刺眼而敏感的事實,那就是人們經常各行其是、各說各話、找不到共同點,因為他們彼此形同陌路,而且不只是在範圍比較大的社會裡,甚至在家庭這個最緊密的圈子裡,情況也沒有好轉到哪裡去。父母親感嘆他們永遠搞不懂自己的小孩,而孩子也老是抱怨父母親不了解他們,這樣的言語我們再熟悉不過了。然而,人類共同生活的基本條件裡,互相了解是必要的,因為我們對周遭的人的整個心態,都取決於我們的相互了解。」
若我們能了解他人,願意更多的體察人性的存在,或許也必須有一定程度的自我認識。可是,「自我認識」會是我們有興趣的事嗎?「認識人性」會是我們好奇的生活主題嗎?還是這一方面的興趣,始終趕不上人們對於虛擬、平板世界的興趣和投入?
沒有以了解及認識為基底的對話和相處,人與人之間,是無法有所謂的陪伴和情感連結的。在我們各自遭遇人生的經歷和體會時,又怎麼能夠以平靜和溫柔的情懷,緩緩的承接對方的表達,穩穩的說出自己的回應?
生命其實想要的、需要的其實很少,無非是被好好聽懂,又能好好相處。但失去了溫柔的我們,與自己相處,聽懂自己都難了,就枉論和他人相處時,聽懂他心、善解人意。
想到這裡,又再一次的感受到我常常提及的感觸:「內心有溫柔的人,才能真正的領受溫柔。內心有溫暖的人,也才不會做出殘暴的可能。」
#生命的溫柔來自了解_《入夜,擁抱你》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62512?sloc=main_mb
-
推薦閱讀
《立下界限》
卸除生命中不必要的內疚感,找回平靜,成為溫柔且堅定的自己
博客來(紙本、電子書)
https://reurl.cc/NXdL5p
MOMO
https://reurl.cc/kVYgNn
河合隼雄 在 天下雜誌 Facebook 八卦
【夜讀的力量】
當你對蠻不講理的世間忿忿地想舉起拳頭;
對紛擾糾纏的人際關係默默地想滴下眼淚,
不妨認真地傾聽自己煩惱心聲的細微振顫,
就可以發現遺忘已久的心的處方箋。
-河合隼雄(from書籍:心的處方箋)
河合隼雄 在 OTAKING / Toshio Okada Youtube 的評價
Amazonでオモテ/ウラを合わせた完全版の販売を開始しました(随時更新)
https://www.amazon.com/v/otaking
最初の2分間を補完したバージョンをアップロードしまし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DhtnF5s7Ss
00:00:00〜00:05:00 民主主義 システム 官僚 選挙
00:05:00〜00:10:00 アナと雪の女王 レリゴー 千と千尋の神隠し 映画のヒット要因 エンターテイメント
00:10:00〜00:15:00 集団的自衛権 原発 自民党 アベノミクス 財政政策 歴史的評価 ポピュリズム
00:15:00〜00:20:00 人気政治家 がんばれニッポン フーリガン問題 集団的自衛権 憲法改正 戦時中の日本
00:20:00〜00:25:00 一億火の玉 一億総玉砕 戦後日本国憲法のコンセプト 戦争放棄 支配者 憲法改正
00:25:00〜00:30:00 山田玲司 女の人がモテる モテない女は罪である
00:30:00〜00:35:00 スクールカースト後遺症 スペック。 モテ・リア充問題 フェイスブック 承認
00:35:00〜00:40:00 フェイスブックVSニコ動 イイネ アナ雪問題 ハッピーエンド 風と友に去りぬ キャリー
00:40:00〜00:45:00 アナ雪 歌だけで三億点 J-POP的な映画 モテない事は罪である スペック 次世代マンガ 水族館
00:45:00〜00:50:00 カウンセラー物 ブラックジャック式 ドラゴン桜方式 河合隼雄
00:50:00〜00:55:00 女性限定講座 はあちゅう イケメン 頭が目的
00:55:00〜01:00:00 イケメン 免罪符
☆☆☆☆☆☆☆☆☆☆☆☆☆☆☆☆☆☆☆☆☆☆☆☆☆☆☆☆☆☆
岡田斗司夫の最新情報はブログ(無料)でチェック!
http://blog.livedoor.jp/okada_toshio/
YouTubeのチャンネル登録もよろしくね!
https://www.youtube.com/user/toshiookada0701?feature=watch
ニコ動で最新岡田斗司夫動画を楽しむならブロマガチャンネル!(有料)
http://ch.nicovideo.jp/ex
とりあえずツイッターのフォローならコチラ!
https://twitter.com/ToshioOkada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QLV_DGp2c4/hqdefault.jpg)
河合隼雄 在 精神科医・樺沢紫苑の樺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評價
【チャンネル登録をお願いします】http://www.youtube.com/channel/UC1WkFVOCTPdY782AJ1PZ-JQ?sub_confirmation=1
【全動画プレゼント】YouTube「樺チャンネル」の全動画1500本のリストをプレゼント中。今すぐダウンロードしてください。 https://canyon-ex.jp/fx2334/z6j0NW
【質問】「心理療法家(河合隼雄さんとか)と精神科医の共通点、相違点を教えてください」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31PubT6rCE/hqdefault.jpg)
河合隼雄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評價
【魔界京都】 京都裡的地獄:「#釘拔地藏」的心靈療遇 / 李長潔
.
我們來看看一個普通冷門景點:「釘拔地藏」,也就是「#石像寺」。光聽其稱號,就已能領略此景點的神秘,「#釘拔」,是指拔出鐵釘的動作,而這位地藏則專門替世人拔出惡釘,療癒身心。這其實指涉著京都的聖地治療傳統,人們透過「#空間」、「#神話」、「#心理」的多重實踐,達到紓解世俗身心苦難的作用。
.
▓ #靈場強大的療遇空間
.
心理學家 #河合俊雄 與民俗學家 #鎌田東二(2008)發現,京都作為一個充滿傳奇與傳統的旅遊城市,有許多遊玩體驗,尤其是與寺廟神設相關的故事、儀式,都提供安定療遇的功能作用。河合俊雄找出京都裏的療遇空間,像是:
.
1. 狸谷山不動院
2. 釘抜地蔵
3. 赤山禅院
4. 御蔭神社
5. 六道の辻
6. 伏見稲荷大社
.
這些空間幾乎都號稱靈場強大、靈力無敵。釘拔地藏石像寺,就是其中一個鮮明的案例。
.
千本通的石像寺,大致位於西陣西方,周遭是低矮的典型京都住屋,沒有太多的商業或觀光活動。經過短小參道進入寺內,可以見到庭院中央有座鉗子形狀的拔釘象徵,主殿幽暗地祭祀著地藏,一旁還有整面由八寸釘與鉗子製成的繪馬牆,我到石像寺時正逢傍晚,神秘、神聖的氣氛壟罩境內,崇敬感油然而生。
.
回到寺門口,可以見到不少長者進入寺中參拜,或者,經過時特地停下來面向寺內敬拜。由此可見,釘拔地藏石像寺應是特別「#靈驗」,才能受到如此的關注與敬仰。
.
▓ #聖地或異地:來自於葬地的力量
.
不過,釘拔地藏石像寺的「#靈驗」源自何處呢?河合俊雄認為,來自其「閻魔」的性質。許多地藏信仰都依附著墓地的地緣關係,古時石像寺周邊為京都三大風葬地之一「#蓮台野」,人們會將京都城內過身後的遺體送至千本通東側的風化場待其自然消逝。
.
所以,蓮台野一帶在後世整建時,挖出許多屍骨遺物,在室町時代便立地藏尊供養,以保孤魂安平。從空間的規劃來看,釘拔地藏石像寺是一個特殊的「#境界」,象徵著擾亂世俗的異界,帶有無法掌握的神聖性。
.
▓#釘拔的故事
.
而對鎌田東二而言,不只是生理感官上所產生的異質感,一個異境的生產條件還必須包含「場所的記憶」。一個空間在經過時間歷史的過程後,所累積的故事與敘事,將會發動感覺的增幅,認同的感召,彷彿是聖地地靈的觸動。
.
原本建立在此的地藏,稱為「#苦拔地藏」,有渡化眾生苦難之意。但因為一個靈驗事跡的流傳,賦予此空間更豐富的義涵:
.
在室町時期,有個商人叫紀之国屋道林,在40歲時突然雙手劇痛,無論用任何方式都無法治療,有一天道林來到石像寺向地藏祈願,回家後在睡夢中地藏告訴他,因為道林前世因私怨釘稻草人詛咒他人,因此今生受此惡業果報,現在將此釘拔除。道林醒來後發現自己的手竟然不痛了,跑去石像寺發現在地藏像前竟然放著兩支沾血的鐵釘。從此石像寺能夠為人拔苦除厄的信仰就廣為流傳。
.
▓ #從苦到釘和容器隱喻: 符號的隱密轉換
.
河合隼雄認為,這類「靈驗」的故事(#不可思義的感動),以模糊又容易類比的陳述,成功地剝離日常因果關係,成功地將聖地空間與私人經驗融合。加上釘拔地藏石像寺內的空間配置,如參道的狹小、主境的神秘感、拔除鐵釘的象徵物、滿牆的釘拔繪馬、幽暗的本殿,信眾們可以在參拜的過程中,無意識地將自我投入到聖地的意義中。
.
這無意識過程是一系列符號隱密的轉換、對比、移位。信眾在「非日常、曖昧不明、邊緣」的空間想像裏,接受了從「苦」到「釘」的符號轉換,透過象徵性地拔除鐵釘,將抽象的、人類命運的、較難領悟的「苦難」,過渡到具體的、身體性的、有痛感的、可以表述的「釘」、「血」、「痛」,暗示自我生命可以很容易地得到地藏菩薩救苦。
.
而地藏的「大地」意涵,也隱含著無盡藏性的母性意識,學者加藤廣隆便形容石像寺的參道與主境有如胎盤容器,從產道到子宮,投射著日本文化心靈中的地母原型。諸般隱密的符號轉換,在無意識間達成了宗教意義上療遇的功能。
.
▓ #不能言語的片刻
.
聖地治療在日本並不少見,也總是包含著歷史空間的累積、神聖空間的經營、神話故事、特殊的儀式、夢境、靈驗故事等元素,這類民俗事務儘管看起來像是迷信或娛樂,但底蘊裏卻蘊藏著宗教性、社會性與人類主體的基本關係,是靈魂與精神隱密的交接。
.
這讓我想到余德慧曾經說的,返身回到處境未言之時,每個人都有自己心靈療遇的通道。
.
#參考書目:
.
1. 河合俊雄(2008):京都「癒しの道」案内,朝日新書。
2. 加藤廣隆. (2011). カウンセリングにおけるトポスのもつ意味: 釘抜地蔵石像寺のトポスについての一考察. 佛教大学大学院紀要. 教育学研究科篇, 39, 85-102。
3. 余德慧. (2001). 詮釋現象心理學.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OcBVE1FbLg/hqdefault.jpg)
河合隼雄 在 【楊照談書】1081108 河合隼雄《日本人的傳說與心靈》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二次大戰後,日本改弦易轍、全面擁抱歐美文化,卻在不覺中丟失了自我認同。心理學家 河合隼雄 發現西方的自我概念無法直接套用於日本人的內在, ... ... <看更多>
河合隼雄 在 [轉錄] 河合隼雄〈被純粹吸引〉 -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被純粹所吸引
文/河合隼雄 出處/吉本芭娜娜與河合隼雄對談集《原來如此的對話》
我和吉本芭娜娜小姐的對談集即將付梓,就我而言,是相當難得的體驗。從前的我觀念上
比較守舊,對於經由對談即可輕易成書這種事實在是無法接受。因此,這一類的邀約我向
來敬謝不敏。後來,讀了其他人的對談集,意外地覺得有趣,即使沒有已整理好想傳達的
想法,但卻意外地從言談中獲得靈感,「還挺有意思的嘛!」我的觀念也逐漸改變了。
雖然躍躍欲試,但基於時間的安排、選擇邀請的對象等種種因素,被我推掉的邀約也不少
。對談之初,並不是為了出版的打算而開始的,而是編輯看了NHK的對談節目後,熱心
地對我說「不妨就繼續這樣的談話形式」,我就這樣接受了他的建議。
雖然我是個不大怎麼讀小說的人,之所以養成讀吉本小姐作品的習慣,是因為前來找我諮
詢的客人當中,許多人談到自己的心情時,常會舉出吉本小姐的作品為例。並不是客人提
及的每本書我都讀過,只有常聽到他們提起的作品,在心裡留有印象的才會去找來讀。很
久以前,太宰治的《人間失格》經常會被提起,現在幾乎沒有人提起這本書了。
我拜讀了吉本小姐的《鶇》以及《甘露》之後,感到非常地欽佩。現代人內心深處的煩惱
,就連當事者本人也不見得能夠順暢地用言語表達出來,但是在吉本小姐的作品之中,卻
能夠精準地用文字描寫出來,真是不簡單啊!我心想一定要找個機會和她當面聊聊,基於
這樣的緣故,在朝日新聞社旗下「小說TRIPPER」(週刊朝日別冊)的安排下進行對談。
如我所料,吉本小姐真是個相當棒的人。總歸一句話,我是被吉本小姐純粹的本質所吸引
。一種單刀直入深刻的純粹。這樣的人確實很罕見。如果太過於深沉,往往會變得混濁或
是扭曲。如此優良的秉性,我想應該是來自她父親吉本隆明先生的遺傳。我也曾經和吉本
隆明先生對談過,果然,這種感覺十分相似。
因為有這樣的印象,所以NHK邀請我上節目時,我馬上跟企畫人員說希望能找吉本芭娜娜
一起對談。就我而言,和她之間對談既輕鬆又有趣,不曉得讀者們讀這本書時的感覺如何
?
藝術與文學的世界裡,所謂的「創造性」這點是很講究天份的,我從小就知道自己沒什麼
才能。所以大學畢業的時候,就決定一輩子當高中老師,即使現在讓我重新考慮一遍,我
還是會做出相同的抉擇。雖然自知沒什麼創造的才能,卻有啟發別人讓對方發揮所長的才
能。多虧有這樣的才能,才會從事目前的心理諮商工作,甚至是寫書出版,然而,自己缺
乏藝術與文學的世界裡所需的創造性這點,還是和從前一樣沒什麼改變。
和吉本小姐談過之後,覺得我和她「果然是不一樣啊!」當然,我是經過了相當的努力不
斷磨鍊才走到今天的地步,但是這些並不是與生俱來的才能。像我這樣努力再努力,反覆
迂迴才發現到的地點,感覺她好像可以一直線到達。但至少,我覺得針對他人進行「解說
」這件事,自己只有辛苦的部分可以引以自豪。但是,如果一不注意,就會把「解說」和
「近乎真實」這兩個詞劃上等號,不知不覺間就會離「真實」愈來愈遠。「近乎真實」的
假象,在吉本小姐面前馬上被拆穿了,原本的面貌幾乎無所遁形,著實令人生畏!
就我而言,吉本小姐敏銳的「感覺」是令人稱羨的!雖然我「直觀」的見解也有獨到之處
,但「感覺」的能力還是比較弱。不過,有意思的是,日本人通常將直觀力的敏銳,當作
是「感覺」來接受,或當作「感覺」來表達。
讀過吉本小姐和我的對談之後,應該能夠感受到彼此之間的差別所在,不過對一般人來說
,或許我們都是屬於「感覺」敏銳的人吧!
如今在日本,難以想像的青少年犯罪事件層出不窮,顯示出青春期所面臨的煩惱愈來愈多
,並且有日趨嚴重的傾向。況且,這些煩惱究竟該如何表達?或許連當事者本人也完全沒
概念。我衷心期待,吉本小姐能以其周邊的故事作為素材寫成作品。或許藉由這樣的方式
,能夠拯救更多青春期的孩子們吧!
一直以來,我是憑藉著個人的力量,耗費時間面談過無數次,才能拯救一個人。相對而言
,藝術或運動往往可以為許多人帶來幫助,可說是一舉數得。
我非常期待,吉本芭娜娜小姐能向新的作品挑戰。若是完成之後,我想可以拿來當作話題
和前來做心理諮詢的客人互相討論,或是撰寫與作品相關的「解說」,從事二次創作(按
:文本詮釋)的活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9.30.4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