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給台灣的提案41-47:這票投給我,我跟你一起打造未來】
距離投票只剩下不到24小時,我要把3Q的提案都跟大家報告完畢,#你的每一票都至關重要。
和那些坐著輪椅從國外被推回來的族群不同,如果你三十歲,你還要在這塊土地上生活五十年以上。
你的這票,是投給你自己,是投給未來的你,和你的下一代。
【3Q給台灣的提案41:投給自己的未來】
23年前,香港人迎來了保證「馬照跑,舞照跳,五十年不變」的中國,那時,他們沒有選擇。
23年後,當時的年輕人步入中年,面臨房價高昂、醫療擁擠、言論自由縮減的社會。
23年前剛出生的嬰兒,現在則在街上吃催淚彈,被毆打,被強姦,被自殺。
他們或有悔恨,但別無選擇,但是你有。
1年前,有個承諾「全台首富發大財」的煽動家,選上高雄市長,承諾他做好做滿絕不溜之大吉。
1年後,什麼承諾都沒做到的他,在凱道上煽動更多人民,接受他毫無根據的謊言。
他帶著指導解放軍作戰的吳斯懷們,帶著殺警犯、販毒犯,隨著中國共產黨的號角,一起進攻我們的民主殿堂。
還好,你們如果後悔,現在還有改變的機會,拿起盾牌,站好陣線,用手中的選票就能守護台灣。
年輕的台灣人啊,我們還有選擇的機會,不要擔憂,不要恐懼,不用再在意動員造勢的人數,不用在乎這兩天的耳語,明天睡得飽飽,1月11日,和你的手足,和你的朋友,投下手中這張選票。
1個半月前,平常不關心政治的香港年輕人都站出來了,他們翻轉了區議會,雖然不能下架共產黨,但展現了香港的意志。
後天,只要平常不關心政治的年輕人也都出來,小英可能小贏變大勝,中二選區也可以翻盤,這就會決定選舉的結果!
不要擔憂,勇敢自信,投票前行,2020,台灣會贏。
【3Q給台灣的提案42:安心當父母】
今天的首投族,到了退休時,65歲以上老人人數將接近青壯年人數,而台灣人口也將下降到1700萬人左右,少子化、高齡化、勞動力缺乏怎麼辦? 包括日本在內的許多國家,近年紛紛強調婦女友善的政策改革,原因在於女性長期負擔照顧老幼的家庭責任,無法工作,造成高教育、低生育、低就業的矛盾局面。而台灣女性勞動參與率在世界上長期偏低,鄰近國家中只微幅高過日本,更急需改革!
以北歐政策而言,簡而言之是以女性為中心的經建政策,透過普及平等公托,提升雙薪家庭比率,也大力提升婦女補助,並透過國家資源投入達到再分配與去普羅化,讓勞工達到中產階級生活水準。
以人類發展指數而言,指數越高,生育率越低,但在指數超過0.9以後,反而呈現反轉趨勢。這些高生育率國家有相當大部分是北歐福利國,如丹麥2008年時2歲以下全時托育率就達88%,瑞典達62%,挪威58%。如學者Korpi就指出「2歲以下正式托育是支持雙薪家庭的指標」。
因而丹、瑞、挪等國,婦女就業率比台灣高出30~35%!!人口減少時代提升台灣競爭力的最有效方式,就是推動以婦女為中心的福利支出。包含育嬰支援、公共托育、長照配套、和強化單親補助等婦女友善政策,讓長期在職場上被壓抑的女性可以安心就業!
在選戰中,郭台銘先生曾推出0-6歲國家養支票,但無視自己在生涯中多次養育兒女的經驗,攻擊洪慈庸委員在任期中生育,這就是無視「友善職場女性」的最惡劣案例。相比之下,蔡英文總統雖沒有漫天喊價式的浮誇政策,卻在不斷改進下,修正了公托公幼補助方式,我會在國會裡面,支持蔡總統更積極的推動照顧新手父母,友善職業婦女的政策,讓生育不再成為青年恐懼的生活負擔。
【3Q給台灣的提案43:公共托育】
公共托育一直是台灣基進關注的政策,我希望在四年內,我們能做到「公托與公幼免抽籤」的目標。
當然,我們很難將公托公幼國有化,義務化,但可以透過「準公共化」,讓父母有平等的補助基礎和多元選擇,並透過政府稽核和調查聯合抬價行為,維持市場公平性,減少「市場失靈」方式。因此,國家介入除了直接補助外,尚有維持公益調節市場的作用。亦即Richard Thaler所謂「推力」理論的地位。
另外,要透過對於民間社會的動員,促進參與和理解,並釋出多餘勞動力。並透過「政府有效投資」,減少公托的運作成本。舉例而言,所謂「青銀共照」、「二次就業」,都是嘗試釋放部分中、高齡就業者/同時照顧/被照顧者進入照顧體系,減少勞力負擔。
而在宅照顧、大家庭、社區合作社等制度,都是民間吸納照顧壓力的方式。可以透過制度設計的獎助制度來達成。而透過政府釋出閒置空間、鼓勵私營照顧服務型新創,這些都是減少市場營運成本的方式。
更具體來說,我們認為在強化公托同時,必須帶入公共運輸、公共住宅政策,並鼓勵微型創業的市場機制提供解決方案,減少父母負擔、也增加青年就業。
在0-2歲部分,以「居家型保母」和「機構型托嬰為主」,推動公正的保母推薦、管理辦法;並推動「公共社區保母」,也就是和公宅結合的「社區公共托育家園」。
在2-6歲部分,「公立幼兒園」、「非營利幼兒園」,應以修繕活化舊校舍等現有閒置空間,達到法規安全等標準。並結合大眾運輸導向開發和公共住宅政策,在車站節點設立和社區結合的幼兒園,讓最多人能夠利用。
另外,我們可鼓勵民間提出托育和長照的新解決方案,例如法國老人院自1990年代開始推動青銀共照人力分享的制度,讓托兒所與老人院比鄰。而日本新創企業推出和媽媽工作場所結合的托嬰/工作空間。這些都能提升服務效率。
如此一來,透過政策工具,來扶助民間力量、引導市場運作,形成一個吸納足夠民意的緩衝區,逐年提升公托比例,達成女性充分就業,解決所謂的「老化、青貧、少子化,人口三位一體」問題,才是讓台灣「平等而富有」的最好方式!
【3Q給台灣的提案44:多元教育】
我們的教育,應該不僅是教育孩子而已,在許多時候,孩子遇到課業問題,不只是學習困難,而是遇到社交、情感、家庭上的其他困難,甚至身心健康問題。
因此,包含學校的心理輔導、社工、甚至語言治療師等制度,必須加強配置人數,在偏鄉學校,也需要有在幾所學校聯合起來輪駐。
以芬蘭而言,就設有「多學科小組」,由不同職類專業人員定期和班導師討論學生整體「身而為人」的需求,仍後思考學生面臨什麼問題,能得到什麼幫助。把「心理健康和福祉」看作和學業成績一樣重要,是芬蘭教育的一大優勢,然而,台灣卻因為成本問題無法這樣做。不過,如果學生中輟,或是因情緒問題,濫用物質,無法在社會上謀生,我們所要付出的社會成本,將遠大於這些支出。
我認為,要達到「社會平等」,避免「青少年犯罪」,去特別關注那些落後的孩子,透過補救教學、心裡健康與社會資源協助,找出可以解決的問題,減少階級優勢帶來的不平等差異,這會對我們社會的融合有很大幫助,也將省下龐大的監獄監禁、毒品戒治等成本,畢竟投資教育,回報還是大多了!
【3Q給台灣的提案45:就職教育】
在高等教育擴張下,人人都能上大學,許多人批評大學系統與技職教育的混淆,也注意到了許多類別研究所就業的困難。
許多人認為高等教育有崇高的價值,然而,在通識與基礎人文課程以外,「就職」所需的技能,幾乎還是學子進入大學最關心的事。但大學與產業界的脈動,卻不一定緊密連結。
就拿地理位置來說,以台中為例,台中擁有台灣最重要的航太工業製造基地,但大學的航太相關系所,並不在台中。同樣的,高雄市台灣最大的造船基地,但造船設計能量與大專學系,卻集中在台北,這些都是不利地區發展的因素,不要小看地理因素,人際網路交流構成的互動,常常是促進競爭與人才流動的催化劑。
因此,科學園區結合大學研究機構的集約式規劃,或是大學復歸市區,讓大學成為帶動知識經濟轉型的樞紐,在許多國家的都會與產學規劃中逐漸成為趨勢。
台中具有國立中興大學以及許多實力堅強的老牌學校,我認為,教育部應更開放地,鼓勵地方產官學溝通,以研究型大學為樞紐,結合其他法人研究機構與廠商的研發部門,發展一地的技術特長,也能讓學生在學或畢業時,對於就業脈絡更好掌握!
【3Q給台灣的提案46:照顧青年】
青年不敢生育,除了剛才提過的育兒負擔,當然和低薪高房價也脫離不了關係。
因此,我還是強調,解決北漂與高房價問題的方法,除了進一步稅負調整之外,更重要的是讓產業與工作機會移回中南部,讓青年人口移回中南部,同時在新發展區域做好計劃,控制房屋供給,提供社會住宅,杜絕游資炒作,從供需面媒合解決問題,實惠且衝擊小。
現有的《國土三法》與配套法案,著眼於管制與保護的多,而未來開創的少。我認為應參考日本《國土形成計畫法》與定期檢討的 #全國總和開發計畫 之精神,以提升地方圈競爭力為目標,以子法或子計畫規範設置機能自足的廣域國際交流圈,並以「#西部都會走廊、#東部生態走廊、與環繞全國的 #海洋資源走廊」串連,用全國性的觀點,思考機場、高鐵、鐵公路網的建構,產業的戰略佈局與差異性法規鬆綁,並在各生活圈發展「#差異化吸引」魅力,讓年輕人有台北以外的多重選擇!
而當年輕人回到故鄉,我們應該優先推出公托、公運、公宅結合創業補助的一站到位政策,讓年輕人的生活、就業、育兒都沒有負擔,全力追逐自己的夢想!
【3Q給台灣的提案47:長照3.0】
蔡英文總統推動長照升級的步伐,是歷任總統最用心的,而我們也看到,經過不道4年,長照BC級據點大量成立,深入社區,加上受益族群範圍擴大,也提供了長輩更多的資源。
以預防醫學三段五級的模式而言,最有效的方式,不是「減緩失能」,而是增加前段的「健康促進」,來省下未來龐大的支出。在公共議題中我們必須納入相對弱勢者的聲音,才能改變我們社區的空間與生活方式。創造對所有年齡層友善的環境,並改革城市的發展,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誠然,社區、區域到城市,會有不同的尺度,也需要不同的架構來創造改變,建立一個全人健康,全齡幸福的城市。
在高齡者繼續增加下,未來長照2.0的框架,和財物支出,終究仍會受到挑戰。我認為,我們必須及早思考,進一步減少老人失能速度,ˇ以及降低照服員需求成長量的健康促進政策。我認為,長照ABC都是以「據點」出發,我們進一步衍生出「長照ABCD」時,就要用「在地整體照顧」,把地區改造成老年人可以持續生活在此的環境,透過居民間照護意識的提升,結合「到宅醫療」、「遠距醫療」、「智慧協助醫療」,貼近居民的生活,增加社區的信任與活力。因此比C據點更貼近人的,就是「家」。長照3.0便是以每個人的住宅為據點,社區為支援環境的整體營照,也會是長照政策永續發展之道!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140的網紅Ghost Island Media 鬼島之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所有東西給我「想辦法超生」就對了!來,跟我一起念:「切勿殺生,萬物皆可超生,善哉善哉。」 你知道現在不只有房子能租、機車能租,連牛仔褲、家具也能租了嗎?第四集由鬼島實習生 Angela 用超ㄎㄧㄤ的方式,幫你科普今夏最潮の四個字:循環經濟!全世界的大品牌像 IKEA、YouBike、台灣啤酒,都在...
永續設計案例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八卦
#八月過一半了愛情摩天輪是拿去燒給鬼了喔?
#我們帶您回味3Q經典的摩天輪分析
愛情摩天輪政策分析報告:一份選址、工程、營運和維護的可行分析(增修版)
文:3Q 陳柏惟
一、引言:
在去年的高雄市長選戰中,中國國民黨籍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先生對發展經濟與觀光曾提出「愛情摩天輪」的政見,為了不扭曲其「愛情摩天輪」的本意,並特別註明與其他一般摩天輪的差異,我們必須先全文引述,符合完整條件的才能叫做「愛情摩天輪」。
韓國瑜的政策是:發展包裝愛河為愛情之河,興建全世界唯一的「愛情摩天輪」,把「#摩天輪和汽車旅館結合」,歡迎亞洲各地年青人來,「#上去一小時做愛做的事」,花一分鐘就可以完成結婚,把愛情之河美化起來,「右岸有羅密歐與茱麗葉、左有梁山伯與祝英台」,相信可帶動人流,創造經濟產值。
鑑於「觀光與經濟」發展,確實是本市重要議題之一,然而韓國瑜先生在政見發表中,甚至到當選後,長達一年多的時間,仍未說明詳細工法、造價,且世界上並無「與汽車旅館結合」之摩天輪。因此,本團隊去年分析,仍具相當價值。
本人招集研究團隊,包含土地、經濟專業人士,以及國內摩天輪專家,於去年10月實際至夢時代「高雄之眼」摩天輪現場拍攝影片,佐以數據分析,以利市民了解。以下分段敘述:
二、可行性分析
1. 選址問題:
愛河觀光區,也是風景最佳區域位於出海口附近,特別是中正橋以下河段。此區左右兩岸為已發展之市區,土地均已開發完畢,而愛河口左右岸已興建流行音樂中心,尚未利用之土地,僅有第三船渠出海口的10號碼頭、以及16-17碼頭。此區目前港務公司均已有招商開發計畫,若要興建摩天輪,必須廢棄舊有計畫,透過高港土開公司提出開發需求。
根據高應大與成功大學發表論文,以及本團隊比較《台灣堡圖》等資料,愛河口屬於「現代沖積層」,在20世紀初期仍為海域,於日人二次築港時,始利用高雄港底泥完成填築作業。
以愛河右岸的鹽埕區而言,表土土質屬於鬆軟砂質黏土,和極鬆軟黏質沙土,而已高雄捷運興建期間鑽探資料顯示,第三船渠附近黏土分佈於高程-0.44公尺至-09.84公尺、-23.54公尺至-45.14公尺及-51.04至54.24公尺內,其餘為沈泥質砂或砂質粉土夾雜其間。整體而言岩盤深度可能達-80公尺,土質較為鬆軟,根據中央地質研究所公布的地質液化潛勢區,此區多處位於高風險區。
綜合以上,若要興建高層結構體,則需要相當長的摩擦樁或其他工法增加固著力,以穩固摩天輪結構。因此,本文根據國外相似摩天輪實際建築經驗,進一步分析相關結構需求。
2.結構問題:
根據韓國瑜提出結合「汽車旅館」以及摩天輪「做愛做的事」需求,摩天輪車廂須結合足夠生活面積、高空穩定性、以及生活支援機能等功能。
我們實際考察國內大型摩天輪,如夢時代、義大、美麗華、月眉等傳統摩天輪,車廂地板面積大約在3-5平方公尺以下,難以滿足多元、高張力的「做愛做的事」需求。且車廂固定方式多採輪軸設計,以配合摩天輪旋轉,容易晃動,居住舒適性差。
若單純考量住艙功能,則摩天輪需採用「莢艙」(Pod or passenger capsule)設計,並使用多支點鋼架配合雙滑軌等設計,減少乘客移動時晃動性。
以世界較知名的「莢艙」式摩天輪而言,英國倫敦之眼高度135m,直徑120m,一個艙可搭載25人,轉速為0.26公尺/米,轉一圈約30分鐘。而離台灣更近的新加坡飛行者,高度165m,直徑150m,一個艙可搭乘28人,旋轉一圈也約30分鐘。其「莢艙」勉強可放下床鋪,相對來講可提供較多元使用機能。
但須注意的是,由於摩天輪為圓形設計,在風動力學上,屬於高阻力不穩定結構,需要有相當強度的鋼構斜撐系統。例如1500噸重的倫敦之眼,32個莢艙各重達10公噸,就有兩隻巨型支架作為固定圓心主結構,並有六條額外鋼索固定。其地基由16根基樁深入地底33公尺,提供足夠穩定性。而新加坡飛行者因為設計在倫敦之眼後,進一步使用「次世代環狀結構」 ("next generation" rim structure),使用二維梯狀衍架來減輕重量,這些新技術,的確可以對「愛情摩天輪」的設計提供經驗。
而由於倫敦、新加坡均非地震帶,受天氣威脅(如颱風)也不若高雄嚴重。因此高雄若要興建結合旅館的景觀摩天輪,需要嚴密的結構計算與風洞實驗,再考慮土質因素,結構強度需要遠高於英國與新加坡,造價也會額外增加。
3.造價預估:
許多選民,稱讚韓先生政見充滿創意,的確,此類旅館摩天輪確實是世界未見,僅有圖面上的想像圖,連進入設計與計算階段也沒有。
若我們單純根據前述英國與新加坡經驗來看,倫敦之眼造價7000萬英鎊(約29億);新加坡飛行者造價2.4億新幣(約55億台幣)。由於高雄愛情摩天輪需要能抗強風與地震的強化結構,包含耐震系統,主動與被動消能系統,再加上考量居住機能,包含座艙內供水、供電、機電設備、遮光光學玻璃等性能,則造價更高。
為了增加安全性,減少房客恐懼,若考量使用較高標準的隔震系統,以一般鋼骨建築而言,可能增加30%造價,則摩天輪造價將高達70億以上。
而若實際考慮韓先生強調,結合「汽車旅館」與摩天輪,則可能是座艙要讓汽車直接開入(如一般汽車旅館許多均能直接開車進入房間下方),或至少興建某種直接連接設備,這樣的造價都還要更高。
另外,機械移動式旅館台灣並無先例,需要符合我國消防法、建築法規,亦可能涉及修法和解釋,並通過相關主管機構的安全檢查,並要定期保養、定檢。再加上環評、都審等流程,都會增加造價。
若以55億造價而言,相當於一座流行音樂中心、或四座高雄市總圖造價,若以70-100億造價而言,甚至可能接近衛武營造價。有可能成為高雄近年最昂貴的單一建物土建工程。
4. 營運財務問題:
以摩天輪促進觀光,世界上的確有先例,然而,詳盡可行的財務分析,和市場調查,應是永續運轉的前提。
我們先考慮搭乘意願部分,根據韓國瑜對高雄了解,高雄「又老又窮」,可見有消費力的年輕人相當有限。因此,「票價」應是摩天輪集客力重要議題。
再以新加坡飛行者而言,門票33新幣(約760台幣)整艙門票約為2.1萬台幣;倫敦之眼門票26英鎊(約1066台幣),整艙門票約為2.6萬台幣,體驗時間為30分鐘。以韓候選人提出一小時的標準而言,若包艙則需要4.2~5.2萬左右。而以一般汽車旅館休息方案,或年輕人體力標準,可能需要2~3小時,也就是9~15萬左右費用。如此高昂票價,營運壓力相當沈重。
加上汽車旅館需要有房務部門,在旅客使用完畢後,進行清潔,更換備品,鋪床等動作。但摩天輪仍在旋轉中,因此房務進入後,必須在半小時左右清潔完畢。此點將嚴重影響摩天輪的佔有與週轉率,同時房務人員壓力也會相當沈重。
另外,因為作為旅館使用,摩天輪需要具備防火、救災等多重機能,一般的摩天輪內不會有棉被等易燃物,也不會因「做愛做的事」的多元挑戰,而產生額外的房間破壞、髒污或其他狀況。本文亦建議,愛情摩天輪的營業,在防災、逃生上,需要有充分準備和演練。
而考量國外經驗,新加坡飛行者在開幕之初,雖然一票難求,成功打響知名度,但因營運公司諸多問題,仍於5年後破產轉手。可見大型摩天輪的高昂造價,營運風險絕對不低。世界上亦不乏摩天輪相關業者倒閉,甚至將摩天輪轉手出售案例。
再加上韓國瑜也批評,高雄市財務困難,興建的55~100億相關經費,是要由公部門支出,或透過促參法招商?而興建營運應採政府自營、OT、BOT、BOO或其他方式,也宜審慎評估。否則除了興建費用外,政府需額外支付每年維護費用和負擔高額財務風險。
三、結論與建議
韓國瑜提出的於愛河口興建結合汽車旅館的愛情摩天輪政策,根據本團隊在敷地條件、工程技術、造價成本、營運財務四大層面分析,興建上並非完全不可行,但可能令市庫支出55-100億成本,承受高昂營運風險,並有可能成為高雄最昂貴、但最無法回收成本的公共建設。
韓國瑜在尚未進行完整評估,亦未如本團隊詳盡進行可行性分析下就公開提出此政見。候選人對在地的了解、政策規劃力、判斷力亦令人非常憂心。
事實證明,本團隊所言完全不虛。韓國瑜執政後不只摩天輪,其餘政策也是全部跳票,一事無成。
韓國瑜口口聲聲說八月有外國團隊要投資摩天輪,然而鬼月過到一半,仍無任何確切消息,難道摩天輪只是燒給好兄弟的紙糊摩天輪?
市府尚未公告選址,亦未確定以BOT、OT或其他方式興建? 外人如何投資?若非市府造謠,便是違法放出內線消息給外國團隊,韓國瑜和官員均涉及圖利,應受調查。
而我們要注意的是,韓國瑜未來若還是要推動摩天輪,是否會「縮水」放棄「汽車旅館摩天輪」的構想,降級為陽春廉價的一般遊樂園摩天輪濫竽充數?如此,政見還是完全跳票,更會淪為浪費公帑的平庸項目,市民不可不慎查!
四、參考文獻(節錄)
中央地質調查所,土壤液化潛勢查詢系統
中央研究院,臺灣百年歷史地圖
蕭達鴻. (2001).高雄地區土層分佈對建築施工之影響,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土木系研究報告,高雄市政府工務局委託
蕭達鴻. (2003). 高雄市地質調查與土層特徵,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土木系研究報告
吳政楠. (2010). 高雄都會區地質工程特性分區研究. 成功大學地球科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 1-144.
Allsop, A., Dallard, P., & McNiven, B. (2009). The Singapore Flyer and design of giant observation wheels, Singapore. Structural Engineering International, 19(1), 12-16.
Wang, Y. C., & Mann, A. (2003). Construction of the British Airways London Eye, London. Progress in Steal Building Structures, 1, 002.
Yap, E. X. (2012). Wheels of fame and fortune: The travels of the Singapore Flyer. Urban Studies, 49(13), 2839-2852.
永續設計案例 在 吳思瑤 Facebook 八卦
#班班有冷氣,政策利多不能成為利空!
政府買單為國中小裝設冷氣,家長及學校都樂見其成,但越來越多專業界提出警訊,政策時程匆促又欠缺配套,推動十多年的 #永續校園 將功虧一簣。
我的鍥而不捨是出名的!
思瑤召開公聽會聽取各界意見後,再次邀集教育部國教署、經濟部能源局及台電公司二度會商,我要求:
1.冷氣政策與永續校園分屬教育部不同單位,應當整合,規劃配套方案。裝設冷氣與整體校園隔熱降溫、通風保水、綠化遮蔭、節能減碳等空間設計工程應發揮加乘效應,而非相互抵觸。
2.為實踐 #循環經濟,應研議長期 #租賃 及一次 #買斷 並行之採購可行性。
3.延長設計規劃時程,制定 #設計準則 供縣市政府及學校參考,並創造 #示範案例,組成 #專家輔導團 因地制宜推動裝設工程。
4. #因校制宜,賦予各校多元選擇之空間,並非強制規範裝設冷氣。
5. #檢討全案兩年時程,倘有必要,可研議務實延長作業時程。
冷氣利多值得期待,但兼顧校園自然環境、永續校園、校舍安全、美感校園、能源/環境教育,也是同等重要的價值。
思瑤不會停止努力!
最新進度回報:
國教署已再召開兩次專家會議,就制定設計準則、創造示範案例、組成專家輔導團、舉行縣市說明會等事項,有明確進展。
永續設計案例 在 Ghost Island Media 鬼島之音 Youtube 的評價
所有東西給我「想辦法超生」就對了!來,跟我一起念:「切勿殺生,萬物皆可超生,善哉善哉。」
你知道現在不只有房子能租、機車能租,連牛仔褲、家具也能租了嗎?第四集由鬼島實習生 Angela 用超ㄎㄧㄤ的方式,幫你科普今夏最潮の四個字:循環經濟!全世界的大品牌像 IKEA、YouBike、台灣啤酒,都在談論這件事,潮潮水水們快來解鎖身邊有哪些東西在循環!
| Part 1:鬼島實習生 Angela 帶你科普循環經濟
| Part 2:循環經濟女神 REnato lab 營運長 歐陽藹寧 の專業訪談
節目最後提到的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的循環經濟網頁:
https://www.ellenmacarthurfoundation.org/circular-economy/what-is-the-circular-economy
祝大家循環愉快~!一路浣腸!
這是一個專屬鬼島之音實習生的節目。每週更新,打開 podcast app 搜尋 「小鬼登島」 ,按下訂閱並追蹤鬼島粉專,支持小鬼們度過這個刺激的暑假吧
---
鬼島之音 Ghost Island Media 出品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ghostislandme/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ghostislandme/
更多節目:https://ghostisland.media/
MB010SA9VIUIM3K
發摟 循環經濟小迷妹 Angela Chao (IG: angelachaotoo)
本集由 Angela Chao 演出 主持 製作 剪接
執行製作 Trevor Liu
專案指導 Yu-Chen Lai
監製 鬼島之音 Ghost Island Media
特別感謝 REnato 營運長 歐陽藹寧 前來接受採訪
永續設計案例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仿生特展從大自然來的絕妙點子特展介紹
專訪:策展人 林怡萱
魔鬼氈是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物品,然而這個創意的發明靈感原來是從大自然獲得啟發要!生物歷經 38 億年的演化過程中,發展出許多適應環境的方法,人類也利用觀察大自然生物來創新技術或設計產品,此特展集結國內外豐富仿生科技發明展示內容與互動體驗活動,帶領大家進入仿生的世界裡一起師法大自然的智慧。
因應快速經濟發展所造成全球的環境危機,國際知名仿生學家 Janine Benyus( 珍妮.班亞斯)在 1997 年提倡「Biomimicry」的觀念,將生命永續的意義與仿生科技做緊密結合,藉由仿效大自然的永續智慧來解決人類社會的問題。科教館為向大眾傳遞仿生概念,歷時一年多精心籌備策劃「仿生-從大自然來的絕妙點子」特展,以透過結合藝術美學的設計概念,分別從動物、植物及自然生態系統等面向整合國內外仿生科技發明案例,豐富的展品陳列及互動體驗,讓觀眾以沉浸式體驗方式參觀展覽。值得一提的是,「仿生特展」更引進2016 年全球仿生設計競賽 6 件獲獎的作品,引導觀眾透過觀摩國際最新的仿生科技發明當中啟發創意思維,同時也結合 Tinkering 動手操作的概念,各主題區皆設有仿生挑戰工作坊,讓觀眾在參觀的當下,將啟發的靈感立即透過動手操作挑戰仿生的創意設計,參觀動線也設有回饋分享區,深化觀眾在參觀體驗過程中的學習及喚起向大自然學習的謙卑。
仿生特展整合了國內外專業的資源,包括台灣仿生協會協助與國外仿生機構的知識接軌及輔導高中以上學生參加全球仿生競賽,以及 Interface 公司將仿生概念應用在地毯製造的產品,直接鋪設在各主題區的工作坊內,讓觀眾不僅能夠完整的獲得仿生知識及情境體驗,也透過競賽活動點燃學生對科學實作的熱情。在國中小階段的學生,,科教館也規劃以仿生為主題的系列課程,期望學校透過校外教學實地參觀及體驗課程的過程中,培養孩子對大自然的觀察與啟發創意發明的靈感。
策展單位: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展覽名稱:「仿生-從大自然來的絕妙點子」特展
展出日期:105/12/15~106/08/31
開放時間:每日09:00-17:00(周一休館)
週六、週日、國定例假日、寒暑假至18:00
展出地點:台北市士林區士商路189號
永續設計案例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民主式經濟的誕生:終結經濟榨取,解構勞資框架,創造繁榮永續的共好新生活」介紹
訪問行銷: 沈嘉悅
內容簡介:
除非能建立經濟上的民主,否則不會有真正政治上的民主。
—美國前總統 西奧多‧羅斯福
▶ 人類消耗的自然資源是地球再生能力的1.5倍以上;
▶ 土壤持續衰竭,已經摧毀了地球上1/3的可耕地;
▶ 1970年以來,將近2/3的脊椎動物已經從地球上消失;
▶ 我們的社會早已經政治民主化,卻還沒有經濟民主化。
我們現有的經濟制度設計來自1%的菁英,為1%的人服務。在追求「利潤最大化」並鼓勵「大量生產、大量消費」的結果——租金高漲、零工經濟當道、更多碳排放……不僅讓我們絕大多數人失望,而且還切實地在摧毀我們的星球。
但是,我們並非「別無選擇」——
共享經濟,再生經濟,影響力投資者,合作社,B型企業,S型企業,公益公司
……這些「世界上最棒的公司」,正在美國三十四洲、全世界六十多個國家興起。
★現有的體制源於我們「對於現實世界的社會共識」
當今的經濟現實:投資者是老闆,員工是手下;公司是一個可以任意擁有和出售的東西;金融財富的增長是無限的;國內生產總值和資產負債表代表一切;勞動收入是一項需要削減的支出;人們貧窮是他們自己的錯。
我們可以想像一種不同的典範、一種不是以「資本」為中心的模式。在這樣的模式中:世界上只有一個系統,那就是地球。它的珍貴價值無法估量;成長是有極限的;公司是人類生活的系統,員工自然而然作為成員參與其中,擁有人性的尊嚴和基本權利,共同管理資產和追求共同的福祉;每個人都享有成功的機會,因此,長期被排除在外、被體制剝削的人,都應該獲得更多的幫助。
★從「榨取式經濟」邁向「民主式經濟」的轉變已經開始
榨取式經濟是一個由菁英階層打造,由1%的人擁有、1%的人治理、1%的人享用的經濟體制,為的是讓他們的財務利潤最大化。而在「民主式經濟」架構下成立的企業,是讓所有權從「最大化利潤」演化成「永續管理」的觀念。
「我們幫助在地社區創造財富,讓這些財富保存在當地並且分享給當地民眾。這樣的經濟發展主要是透過「錨定機構」(anchor institution)的力量來推動,而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我們也建立了在地勞工的資產所有權。我們透過政策制訂,讓現存的經濟制度在環境保護、金融財務和資產所有權等方面,能有大規模的變化。」
這些企業把「公共利益」和「分享所有權」兩個特點結合在一起,在尊重地球生態極限的同時,滿足所有地球公民的基本需要,並且在不分種族、性別、國籍的情況下,一同分享經濟的果實。
★公共利益優先/員工所有權制度:創造多數人的繁榮,而非少數人的利益
本書提出了一個對新世代全球經濟體制轉型相當獨到且大膽的提案,透過「民主式經濟的七個原則」:社群、包容、地方(保持當地財富)、好工作(將資本投入資本)、民主所有權、道德金融和可持續性,每個原則都以一個實際運作的成功案例來具體說明,提供了一條明確的道路給想要徹底改變體制的人。如今世界各地都在仿效本書所提到的新經濟模式,使我們更加確信,這樣的設計,將會是未來企業的預設架構,也是民主所有權原則的典範。
這本希望之書,
寫給所有關心地球和人類文明的人,
面對未來的可能解答。
作者介紹:瑪喬麗‧凱莉 Marjorie Kelly
瑪喬麗‧凱莉是民主合作組織(Democracy collaborative)的執行副會長,也是該組織的資深研究員。她是《商業道德》雜誌的共同創辦人,曾為《哈佛商業評論》《執行長》《史丹佛社會創新評論》和《舊金山紀事報》等刊物撰稿。作品有《資本的神聖權利》(此書被評為2001年十本最佳商業書籍之一)以及《擁有未來:正在興起的所有權革命》。
作者介紹:泰德‧霍華德 Ted Howard
泰德‧霍華德是民主合作組織(Democracy collaborative)的會長。該組織是新型經濟模式的研究發展實驗室,致力於建立一個新的經濟體系,也就是民主式經濟。在這個體系中,公共所有權和公共控制權將會創造更公平和包容的社會,也會強化生態永續性,最終促進繁榮的民主社會和社群生活。
出版社粉絲頁: 遠流粉絲團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永續設計案例 在 永續設計 - 環境資訊中心 的相關結果
依議題類別瀏覽| 能源議題 | 生物科技 | 全球暖化 | 土地水文 | 永續發展 | 環境哲學 | ☆ 依專欄類別瀏覽| 最新專題│濕地故事│與野共生│生物多樣性│綠色消費│. ... <看更多>
永續設計案例 在 循環經濟彙整- TDRI 的相關結果
2020循環設計展:逆轉地球超載日永續關鍵的「下十年」 ... 訪,2019亞太循環經濟論壇將從資源循環的角度,開啟新契機的想像,以實踐循環經濟的案例,深入探討循環經濟 ... ... <看更多>
永續設計案例 在 循環設計展」揭幕:為了找回地球的平衡,設計做了哪些事? 的相關結果
6 大主題、40 個全球循環設計案例. 如何設計一個碳中和城市?我們真的需要包裝嗎?如何從廢棄電子產品創造625 億美元?如何創造舒適且永續的居住環境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