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8月11日在日本首映的特攝片《金剛對哥吉拉》(キングコング対ゴジラ)由本多豬四郎(本篇)和圓谷英二(特效)執導、高島忠夫和若林映子主演,為日本「東寶株式會社」製作的哥吉拉系列電影第三部,也是東寶創立30週年的紀念電影,奠定了「大怪獸對決」的日本怪獸電影風格。當年日本進戲院看這部電影的人數多達1,255萬,締造了3億5,200萬日圓的票房,創下哥吉拉系列電影在日本上映的最高票房紀錄。
1962年11月9日星期五,挾著「日本超過千萬人看過」名聲的《金剛對哥吉拉》以《金剛鬥恐龍》之中文片名在臺灣上映,距離日本首映日僅三個月,這個上映速度對那時候的外片來說算是非常迅速的。
左圖是《金剛鬥恐龍》在台中戲院上映時的報紙廣告,右上圖為臺版電影海報,右下圖為日版電影海報。
當年《金剛鬥恐龍》在臺灣上映之際,聯合報曾刊登過三篇相關報導如下。
第一篇刊登於1962年10月28日《聯合報》第6版:
東寶紀念創業三十週年 攝成特技片
金剛鬥恐龍
【東京航訊】今年十月是日本東寶電影公司創立卅週年紀念,該公司除於今年春就籌備拍攝十部紀念巨片外,並於十月十八日起連續三天舉行擴大慶祝儀式。
東寶公司在目前日本五大公司中,是實力最雄大,最具現代化規模的電影機構,而且組織健全,人才眾多,日本的製片人制度和大片主義都是東寶首先倡導,因此日本各大報紙和什誌,為表揚該公司對電影界的貢獻,於六七月份起就陸續有東寶三十週年紀念的專刊出版,大映、東映、松竹等公司的負責人及影界權威人士,也紛紛撰文致賀。
十月十八日起的擴大慶祝儀式,第一日是由該公司國外部在東寶會館舉行雞尾酒會,招待海外一百五十餘位外賓,電懋的影星尤敏也應邀參加。是日清水雅社長率領旗下紅星三船敏郎,寶田明、加山雄三、司葉子等參加招待,並由滑稽明星法蘭基擔任司儀。
十月十九日(第二日)的節目,是在東寶攝影棚舉行東寶紀念儀式,該公司全體員工、明星及海內來賓,共有三千餘人參加盛會。晚間由東寶歌舞團表演助興。
十月二十日(第三日)是在東寶攝影棚八樓試映室試映圓谷英二導演的特技紀念巨片-「金剛鬥恐龍」招待海外來賓。片子映完後又舉行茶會,並招待來賓參觀特技攝影廠各項機密設備。
第二篇同樣刊登於1962年10月28日《聯合報》第6版:
我和特技電影
圓谷英二是日本唯一的也是世界著稱的特技電影專家。日本特技電影的進步,他的貢獻最大。他出身於飛行學校和電氣學校,所以對科學機械極有研究,他的作品在台灣映過的有「白蛇傳」、「恐龍」、「飛天大怪獸」、「地球防衛軍」、「西遊記」、「日本誕生」、「宇宙大戰爭」、「日本海軍末日」等片。以下是他從事特技的簡述。
【文/圓谷英二】當我十八歲的時候,我考進天然色電影公司做攝影師的副手。當時是明星制度的黃金時代,技術人員處處受人歧視,當攝影師的對這種不合理的制度特別感到反感。
就在這時候,美國電影「金剛」在日本上映,非常轟動,上映該片的電影院每場都人山人海。也許我就是受了「金剛」的刺激,從那時起,我便熱中特技攝影。
一九三六年日活公司和德國合作的「新地」是我工作的開始,而在一九三八年,我負責攝影請星榎本健一主演的「孫悟空」是日本第一部特技電影。戰前那部「夏威夷馬來亞海戰」給我永不忘懷的印象。
那時是戰爭時期,片場一律變成軍部的委託工場,因此雖在物資缺乏的時代,但軍部則無條件供應鐵鋼等資材,雖然如此,製片費仍用了一百萬元(值現在的五億元)其中特技需用的佈景費就佔了三十萬。如一堂珍珠港的模型就用了六萬元。而製片日數,前後化了一年,其後拍「雷擊隊出動」時,經常遇到美軍空襲,每天在炸彈聲中戰戰競兢的拍片。
戰後,膠製品非常發達,比方拍電影來說,戰前用石膏、石灰、小鳥的胸毛等來代替雪,戰後一律用塑膠,科學日益進步,在戰前無法得到的東西,到了戰後都能得到。
八年前拍恐龍的時候,起先因不知道如何調合材料,而完成了奇形怪狀的恐龍,毛病是因過於精密。變成像玩具般的呆板,還鬧出臨時演員因不熟情形,被模型的船拖進游泳池?的笑話。
合成畫面是特技電影的一大生命,拍「日本誕生」時應用五重合成,目前日本各電影公司都採用電子工學,研究電視與電影拼合的技術。如果這研究一且完成,對於合成畫面的效能就有很大的幫助。
新片「金剛鬥恐龍」是為紀念東寶創立三十週年的作品,也可以說是我自從影以來,把自己的特技能力做一次考驗的作品。在這部片子裡應用的特技也比過去的作品多,而在規模上也大了很多。如拍金剛和恐龍在富士山死鬥的場面,是特技電影的一大精華。
總之,特技是一椿很吃力的工作。如費了五小時的特技場面,拍攝時僅需五秒,而實際上映在銀幕的時間,則只有一秒。想起來實在可惜。
第三篇是刊登於1962年11月11日(上映當週的星期天)《聯合報》第6版的新片介紹:
周末譚影
金剛鬥恐龍
【本報訊】日本東寶公司近年來以特技電影稱雄國際影壇,所以他們三十週年紀念特拍攝一部以南北兩大怪獸合作演出的特技電影。故事自然是虛構的,但圓谷英二和本多豬四郎,儘量表現得頗有實感,在這一方面比過去幾部已較為進步,把假景和真景疊印在一個畫面上,令人難分真偽。聰明的觀眾也許會看得出來,但並不影響它的娛樂性,老幼觀眾都能在緊張情緒中看得很愉快。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1萬的網紅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荔枝椿象是台灣外來種,常會附著在荔枝、龍眼樹上,對果農來說即是惡夢。荔枝椿象最讓人聞之喪膽的即是牠的臭液,據說被抽一噴到會引發皮膚潰爛及灼傷,怎麼廳都覺得是百害而無一利的害蟲。但今天喜愛研究昆蟲的昆蟲擾西,與我們詳細介紹了荔枝椿象,其實他並沒有我們想的可怕,臭液也不見得會傷害人體喔。一起來看看吧。 ...
椿象介紹 在 林智堅 Facebook 八卦
【今天是驚蟄 跟大家介紹蟲蟲軍團】
#他是平腹小蜂 #荔枝椿象聞風喪膽
今天是24節氣驚蟄,意思是春雷一響,驚醒了土壤下過冬天的小蟲們,昆蟲們紛紛出動,萬物復甦,荔枝椿象也即將進入的產卵期。
為了適時防治荔枝椿象,讓我們的荔枝產量更好,跟大家介紹荔枝椿象的天敵「平腹小蜂」,平腹小蜂會在荔枝椿象的卵中產卵,其幼蟲利用荔枝椿象卵的養分,進而殺死荔枝椿象,減少其在田間危害的機會。去年我們協助新竹荔枝產銷班以平腹小蜂進行生態防治,荔枝產量增加約2成,真是蟲蟲立大功。
#生態防治
#守護荔枝就靠他
椿象介紹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八卦
這個月的待讀清單終於可以選定在博客來會員日分享,因為想收的、想讀的幾乎都已經提早得手了,感謝各出版社的用心與照顧,一字排開本本皆可以說是年度重量級讀物,再加上最近終於感受到夢寐以求的秋高氣爽,一本好書搭配一杯咖啡就是九月以來愜意無比的生活寫照,先在這邊和大家分享此次令人心滿意足的書單。
九月的選書有兩本,另一本也在這排書籍之中,下個禮拜會分享,而已公佈的是黑人文學 Jesmyn Ward《#黑鳥不哭》,由吳明益老師專文推薦,這是一個家庭的困境,也是一個國家的縮影。一部愛與家庭的詩意故事,揭開美國南方被掩蓋的歷史真相。全書援引非洲的口述傳統,人鬼雜處、幽冥不分,模糊了生人與死人的區隔,語言卻詩意盎然,人物設定上更面向當代,成熟複雜、震撼人心。《黑鳥不哭》是作家潔思敏沃德榮獲美國國家圖書獎後,回到家鄉密西西比州執筆創作的小說,既刻劃了當前飽受貧窮、毒品和種族歧視而幾乎分崩離析的黑人家庭,也藉由當地一座州立監獄為背景,見證一個世紀以來美國南方黑人遭受的暴力與苦難,再度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的肯定。如今她帶著兩個孩子與整個家族在當地黑人社區生活,與繁華富庶的白人社區咫尺相望,落地生根。
名列每月推薦候選書單的還有以下幾本,最能代表這個時代的爭議作家韋勒貝克《#血清素》,麥田 litterateur 書系始終是心頭好,此次推出的作品透過白人男性個人性生活的殞落隱喻西方文明的衰落,敘事者以《異鄉人》式的冷酷指出世界的荒謬,對當代歐洲的意識形態,以及資本主義所帶來的影響進行嚴苛批評,集詼諧、自嘲、政治不正確,以及存在焦慮於一書。 同時,也是繼《屈服》之後,以農民抗爭,再次與 2018 年底至 2019 年初法國發生的黃背心運動呼應,儘管許多人認為此書驚世駭俗,也有人認為此書預言了該社會運動的背景與脈絡,是一部精準的社會觀察。
其次,日前已經介紹過的吉田修一出道二十年傾注全力之作《#國寶》,談的就是日本傳統藝術、重要文化資產之一的歌舞伎,兩位主角俊介與喜久雄自幼彼此扶持共同苦練,年紀輕輕便因一起演出女形而打響名號,然而當時的歌舞伎權威演員花井半二郎選擇了非血親的「部屋子」喜久雄襲名開始,造就兩人亦敵亦友的瑜亮情節,親生兒子在父親選擇了弟子繼承其名後又該何去何從?掌聲與眩光背後,是戲子風雲變幻的一生,歷經血腥、衝突、醜聞、背叛、成名、離散,道出不為人知的辛酸血淚、命運糾葛、恩怨情仇與權力鬥爭,整個故事一氣呵成,既細膩又恢宏,既柔美又熱血,既震撼又動容,從吉田修一最為擅長的人性描寫,縝密結合了文學娛樂價值與深厚豐富的文化底蘊。
這個月木馬一口氣推出兩本 2019 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彼得漢德克的代表作,德文直譯的新版《守門員的焦慮》與《夢外之悲》。《#守門員的焦慮》曾由文溫德斯拍成電影,被視為當代小說的經典傑作,精準捕捉一代人的焦慮心理,故事講述布洛赫曾是名噪一時的足球守門員,轉行當工人卻再度失業,他搭上計程車前往納許市場,莫名被一名電影院的女售票員吸引,一次午夜場結束後,心血來潮尾隨她回家,沒想到女子竟也轉過身來撫摸他。隔日,他在她的公寓裡醒來,年輕女子躺在身邊。他想不起自己是否與她睡過,感覺焦慮,語言開始失真,現實也隨之模糊,壺裡的茶葉成了一隻隻的螞蟻,熱水滾沸,一團黑壓壓的東西浮了起來。他將女人勒死,犯下一椿命案,整個城市仍好端端地在等著他,但焦慮,他一度覺得自己掉出體外,所有東西都離開他們原有的位置。《#夢外之悲》談的是漢德克母親的一生,也是眾多女性的一生,1971 年,書中「我」的母親服安眠藥自殺了,儘管當天傍晚,她仍和往常一樣,到隔壁的女兒家吃晚飯。死前,她以快捷寄出了多封掛號信,並附上了遺書,其中一封給「我」的信上是這樣寫:「但繼續活著是不可能的」。書中「我」的母親即是作者漢德克的母親。身為一個經歷過納粹時期、戰爭,以及戰後經濟蕭條年代的女人,她總是設法從困境中找到平衡,只不過這一次,她自己就是困境。葬禮上,漢德克強烈地渴望書寫他母親。幾個月後,這部具自傳色彩的半虛構小說誕生了。
當然還有期待多時《使女的故事》的續集《#證詞》,《使女的故事》發生十五年以後,基列共和國這個神權政體持續緊抓權力不放,但已浮現內部開始衰敗的徵象。在這個關鍵的時刻裡,三位迥然不同的女性的生命彼此交會,可能引發爆炸性的結果。其中兩名年輕女子屬於在新秩序裡成年的第一個世代,分別在邊界的兩邊成長:一是在基列境內,盡享特權的大主教女兒;一人成長於加拿大,常在電視上旁觀關於基列的恐怖新聞,並參與反基列的抗議活動。而她們的證詞當中交織著第三個聲音,是這個政權的推手之一,透過祕密的無情累積與部署來施展權力的女性。埋藏許久的祕密終於讓這三個人交會在一起,迫使她們面對自己的本心,衡量自己為了信念又願意付出多少。
同樣帶有女性主義色彩的小說還有去年的暢銷小說《#消失的她們》,八月的午後,遙遠的西伯利亞邊緣一對姐妹遭到綁架,搜索行動毫無進展,然而這事件如同一陣陣漣漪逐漸波及鎮上的女人,層層掀開深埋在她們心底的黑洞。這是一幅小鎮女性的肖像畫,作者以精巧細膩的筆法,活現了這些需要被重新縫補的女人。隨著綁架事件的發展,她們各自用強烈或靜默的方式,凝視自己內心的黑洞 —— 很可能是消失了,或難以尋回的真實自我。然而,無論是面對如何不堪的過往、無法言說的恐懼與失落,她們終究找到了那奮力一擊的決心,尋得彌補生命缺塊的微光。
此次掛名推薦的書也有兩本,一是已經舉辦過贈書活動的《#愛在三部曲 25 週年限量典藏版》,已絕版的書籍再次補齊了午夜遺落的一塊拼圖,靜謐深沉的藍配上黑白懷舊的影像,以更精美、雅緻與完整的模樣與我們見面。二是《第十三個故事》Diane Setterfield 的新作《#從前從前在河畔》,十九世紀的泰晤士河上游流域,是個迷信與科學共存、魔幻與現實難分的時空,某條支流岸邊,有一間「天鵝酒館」,旅人和當地的熟客每夜在其中講述精采的鄉野奇談,但在冬至的夜晚,河畔真的發生了一樁離奇怪事:一個年約四歲、身分不明的小女孩由一名身受重傷的旅人抱進酒館,原本已經溺水氣絕、全身冰冷,不久後竟在眾目睽睽下突然「復活」,消息沿河傳開,引來三組人馬趕往天鵝酒館,全都堅稱死而復生的小女孩是他們失散的親人。對書中人物而言,說故事與聽故事正是他們在瞬息萬變的複雜環境裡,理解世界、理解彼此、理解一切不可思議之事的方法。他們道出一個個故事中的故事,彷彿編成一幅華麗的織錦,貫穿情節的河流意象串起失而復得的親情、身世之謎的追尋、意外的命運機緣,曲折而牽動人心。
當然不能獨漏久別重逢的《飢餓遊戲》前傳《#鳴鳥與游蛇之歌》,為了讓施惠國的公民記取戰爭教訓而舉辦的飢餓遊戲,即將迎來第十屆,不僅被抽中的貢品要以孤注一擲的決心贏得比賽,連出身都城世家的學生也將擔任導師,與他們的貢品合作,贏得比賽、獲得榮耀,以及遠大前程。18 歲的科利奧蘭納斯史諾,期待成為最有競爭力的貢品的導師,但局勢一開始就對他非常不利,被分配到的貢品是劣等中的劣等,來自施惠國最窮困的第十二區的瘦弱女孩,露西葛蕾,她是飢餓遊戲世界裡的少數族群「柯維族人」,身穿彩虹褶裙,帶著一尾蛇參加抽籤典禮,在眾人面前放蛇咬,卻也有著渾然天成的美麗嗓音。在競技場裡,眼看有一場生死決鬥,他們倆的命運完全糾纏在一起,退無可退,他開始同情他那個在劫難逃的貢品,卻也必須設法全身而退,同時衡量自身需求、遵循遊戲規則、抗拒內心欲望,無論付出何等代價都要讓他們倆活下去。
而《奶與蜜》的作者 Rupi Kaur 另一本詩集《#太陽與她的花》也終於推出繁中版,揭露了悲傷、憤怒、失落、痛苦、恐懼、羞愧、快樂種種情緒,詩文情感真實而不造作,嘗試運用詩文探索「愛」的各種形式,尤其在這個混亂、焦慮的時代之中,人與人之間的愛、人們自己給自己的愛還有可能長出什麼樣貌。書中以花的意象貫串,象徵她所經歷的成長痛,從失去後的傷痕起始,迎來一連串心碎的過程,和在社群時代生活所必須面對的憂鬱與孤獨以及她對自我根源的追尋。
除了《國寶》之外還有兩本日本文學值得收藏,去年的本屋大賞冠軍瀨尾麻衣子《#接棒家族》,十七歲的少女森宮優子有三個父親,兩個母親,家庭在她成長的十七年間變更了七次成員,姓氏在沒有血緣關係的父母之間進行了四次更改,但她很確定,「我是被愛著的」,探問的有如《小偷家族》,假使血緣是一場慢慢傳下去的接力賽,毫無親緣關係的棒次也能延續幸福嗎?另一方面,村上春樹《#1Q84》在不經意之中迅速迎來十周年紀念版,他表示,此為他最具企圖心的作品,同時是寫作生涯至今最直接與女性人物面對面的故事,更是一部關於現實與超現實、愛情與信仰、過去與未來的磅薄大作,劇情以雙線進行,以村上較少用的第三人稱全知觀點來說故事。現實時間是1984年,女主角青豆在健身俱樂部工作,但她另有一個神祕的身分,而熱愛寫作的補習班數學老師天吾則為了一篇小說新人獎投稿著迷不已,兩個主角雙線平行地發展,從互不相關、到發展出奇妙的戀情,從詭異的 1Q84 年回到童年的 60 年代。
這份書單唯一一本眾星拱月的華文創作莫屬吳曉樂的新書《#我們沒有秘密》,未出版就已售出影視改編版權。故事敘述這鎮上的每一個人,都背負著祕密過活,范衍重一直以為他與妻子吳辛屏之間沒有祕密,但妻子一夕之間消失了。范衍重從妻子工作的地方展開調查,越是追查就越陷入重重疑雲:妻子聲稱已過世的母親突然現身,揭露吳辛屏的過往:她在小鎮上曾出過事。所有線索都指向保守小鎮的名門家庭 ── 宋家,宋家兄妹宋懷谷與宋懷萱,宋懷萱與吳辛屏是高中摯友,宋懷谷面貌俊俏、優秀,是校園風雲人物。而吳辛屏安靜又低調,她是范衍重的第二任妻子,相較於第一段婚姻,范衍重覺得與吳辛屏的婚姻讓他感到舒適與「門當戶對」,范衍重不禁想起前妻那帶著詛咒的聲音說: 跟你在一起的女人,到最後都只會被你逼瘋。最終所有的祕密,都藏在一個盒子裡打開盒子,是找到了解答?還是將每一個人推落黑暗又無法說出口的真相?
椿象介紹 在 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 Youtube 的評價
荔枝椿象是台灣外來種,常會附著在荔枝、龍眼樹上,對果農來說即是惡夢。荔枝椿象最讓人聞之喪膽的即是牠的臭液,據說被抽一噴到會引發皮膚潰爛及灼傷,怎麼廳都覺得是百害而無一利的害蟲。但今天喜愛研究昆蟲的昆蟲擾西,與我們詳細介紹了荔枝椿象,其實他並沒有我們想的可怕,臭液也不見得會傷害人體喔。一起來看看吧。
影片授權:昆蟲擾西吳沁婕Dee the bugbuff (https://youtu.be/5ydoTzYSk-Y)
✓ 點我加入《風傳媒》Line 好友(ID:@dyp8323m) http://bit.ly/2hETgWE
✓ 點我訂閱《風傳媒》YouTube 頻道 http://bit.ly/2grkAJ6
✓ 點我追蹤《下班經濟學》IG頻道(ID:@worked_money) https://bit.ly/2WZ1Dnb
✓ 點我加入《下班經濟學》telegram頻道 https://t.me/storm_money
【Facebook粉絲團】
風傳媒►► https://www.facebook.com/stormmedia
風生活►► https://www.facebook.com/SMediaLife
下班經濟學►►https://www.facebook.com/workedmone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oEzMGmXG-0/hqdefault.jpg)
椿象介紹 在 熱血阿傑黃仕傑Gallant Man Youtube 的評價
好吃好吃!
2018個人介紹
姓名:黃仕傑
人稱:熱血阿傑
1973年生於台北,從小就喜歡觀察自然、拈花惹草、飼養動物,退伍後因工作傷害,右手4隻手指遭截肢,但對於生態的興趣不減反增,一直是台灣原生動、植物的愛好者,同時也戮力從事生態攝影。近年來造訪東南亞、非洲、南美洲、澳洲等各國,深入杳無人煙的熱帶雨林,拍攝植物、動物原棲地照片。曾任00~01中山扶輪社青年服務團團長、01~02扶輪3520地區扶青團團務主委,國科會生態影片昆蟲顧問、台灣大學國科會計畫助理、嘉義大學國科會計畫助理、台灣全記錄生態講師、愛玩客愛玩達人,目前專心於自然生態攝影、寫作,並隨時於各社群發表生態觀察經驗。
熱血福利克
https://www.flickr.com/photos/shijak0...
熱血部落格
http://blog.xuite.net/shijak0526/wretch
專欄:
國語日報科學版
中研院數位島嶼網站
經典雜誌
國家地理雜誌生態營隊 講師
孤獨星球自然觀察營隊 講師
自然野趣教育機構昆蟲 講師
著作:
『長戟大兜蟲』(親親文化出版)、
『昆蟲臉書』(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霸王甲蟲小百科』(人類智庫出版)、
『超震撼甲蟲王』(人類智庫出版)、
『蕙蓀林場100種常見的昆蟲』攝影作品(國立中興大學林管處出版)、
『帶著孩子玩自然』(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螳螂的私密生活』(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我與鍬形蟲的日記』(紅樹林出版)。
『森林是我家』(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甲蟲日記簿』(紅樹林出版)。
『森林是我家』(預計2018/09由遠見天下文化)
『偽裝生物小百科』(預計2018出版)。
『自然界的隱身大師』(預計2018出版)
東森節目:好好玩自然(講師兼任主持)
蘋果日報:
專家學者鑑定後,認為協助田野調查工作的黃仕傑從發現到採集研究貢獻極大,因此以其名命名。
【更新】新發現! 墾丁現3擬步行蟲 | 即時新聞 | 20150121 | 蘋果日報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50121/546240/
以上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3YW7Xts1XU/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AhYyULhoHgA-QRFFQi6fhUtlEOJA)
椿象介紹 在 賤狗 Youtube 的評價
最近有介紹荔枝椿象被白殭菌感染,原先打算要拿蟲體培育白殭菌,但後來突發奇想發現根本不需要培育白殭菌,只需要抓一堆活的荔枝椿象和白殭菌和在一起就可以了,這樣一來這些荔枝椿象就會被白殭菌感染,再將被白殭菌感染未死亡荔枝椿象放回荔枝、龍眼樹上,這樣就可以造成連鎖殺蟲,這樣比噴什麼農藥還有效,哪還需要放天敵。
實驗利用白殭菌屠殺荔枝椿象【2019/02/17】:https://youtu.be/HFajAdjs-24
荔枝椿象活體與野生白殭菌接觸實驗17天候【2019/03/10】:https://youtu.be/ZkucoHReO6o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FajAdjs-24/hqdefault.jpg)
椿象介紹 在 椿象圖鑑 的相關結果
(二)瓢蟲科:俗稱瓢蟲,生活史為卵→若蟲→成蟲,屬於不完全變態昆蟲。 體型皆小,扁平,褐色或黑色,頭平伸,複眼小,無單眼,觸角4節,體背皺摺或巨瘤突,成蟲無翅或短翅 ... ... <看更多>
椿象介紹 在 荔枝椿象簡介及防治現況 的相關結果
荔枝椿象簡介及防治現況. 防檢局植物防疫組鄭鈞元、李昆龍、陳宏伯. 壹、前言. 荔枝椿象為近年危害荔枝、龍眼產業的重要害蟲,主要寄. 主為無患子科植物(包括龍眼、 ... ... <看更多>
椿象介紹 在 椿象@ 存而不論:: 隨意窩Xuite日誌 的相關結果
椿象 的介紹半翅目異翅亞目的昆蟲俗稱椿象,與蟬、蠟蟬、沫蟬、葉蟬、蚜蟲與介殼蟲等昆蟲具有共同的祖先,是所有不完全變態昆蟲中種類最多的一群;全世界已知種類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