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數字校正回歸的意義與討論
今天台灣出現321例的本土案例,同時間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宣布有400例的個案為「校正回歸」,許多人對此不明白開始攻擊中央隱匿疫情,甚至有人錯誤將其用321+400,今天確診人數高達721例,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真實的意義。
從上周六的5/15開始,台灣本土案例開始暴增,採減量也瞬間增加,目前的流程會先透過快篩來做第一階段的數據判別,但為了確定是否出現偽陽性的情況出現,後續還得採檢CT值,這才確定這個人是否真正的確診,一旦確診後就需要開始匡列相關接觸對象,並且往中央彙報。
突如其來的採檢量暴增,讓行政程序的過程出現塞車。
地方上的一線防疫人員相當辛苦,除了背負高壓還有許多的流程必須要完成,台灣身為民主國家,最重要的就是能夠如實的呈現實際真實情況。
這也是為何會將過去的每日確診病例數調升。
為何需要回歸,當然是許多人的好奇與疑問,對此指揮官陳時中也做出了回應。
陳時中說:「每天公布確診不是看數字高高低低而已,也要對疫情進行判斷。所以把這些案例歸在今天會造成很大的誤解,對於疫情的判斷很不利,我們需要透過看每日採檢的陽性率去研判需要採用措施的強度,把他回歸疾病發展的情況才看得清楚。」
可以明白在執行作業的過程中,難免有通報或上傳延誤的部分出現,特別是第一時間宣布三級警戒的雙北,在第一時間因應疫情做出的調整,難免會有一些執行上逐漸上軌道的情況出現,重點在於真實呈現疫情的情況。
如果真要蓋牌甚至隱匿疫情,這些遺漏的部分大可以裝死就好,與其說是蓋牌,更像是中央將職權分責後,選擇直面這次的問題,真正的做到掀牌。
防疫要做的工作很多,其中最棘手的就是認知作戰,每當出現有人不熟悉或不理解的事情後,就會有人刻意利用假消息或錯誤認知來製造謠言,一旦國民開始對中央甚至對疫情指揮中心失去信心,特定人士就能開始累積自己的政治資本,甚至藉由破壞來營造自己的價值了。
文章原本是明天早上要發的,但實在太多人來詢問我了,所以直接發文給大家,也歡迎轉貼給其他還並未了解情況的朋友。
IG : Awater0911
專屬社團 - 鬼才阿水Awater的東吳水軍社團
「浪Live」4791472 / 鬼才阿水Awater
同時也有4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萬的網紅MIRRO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們總是覺得黑色感覺負面,卻忘了其實黑色是所有色光被吸收所造成,就以顏料為例,把不同的顏色混在一起,最後就變成黑色。 如果三原色各自代表一些人的感受與特性,紅色代表衝動、愛;黃色代表單純、童心;藍色代表悲傷、冷靜⋯⋯那麼黑色,比起其他顏色更加像一個人。因為人就是由大量情緒面向混集而成。 有情緒從來沒...
會造成很大的誤解 在 Facebook 八卦
【#請讓我先校正我自己-#認真解讀數字意義】下午我轉了則迷因段子,簡短地寫上了「喔別」。非關立場,我覺得這件事上我做錯了。在這邊我希望能道歉彌補,也透過這則貼文,回歸粉專該有的樣貌。
我做不對的地方是,當資訊複雜難消化,第一時間我該爬梳國際案例,比較目前幾種選項的執行優劣,同時也該嘗試徵集專家學者智慧,創造討論讓大家更安心,而不是創造對立。但上面那些我沒有做到,反而第一時間迷因式、鬆散地轉貼一則嘲諷式譬喻:這不僅不夠尊重辛苦的指揮中心和一線防疫人員,也不符合大家對粉專的期待:這不是現在社會所需要的。對不起我讓大家失望,希望透過這貼文,我自己先校正我自己,彙整資訊如下供討論。(感謝下午和我通過電話讓我詢問的醫師)✨
國際上,因為通報流程或採檢量能(或遇到國定假日),而造成官方數據與實際情況有時間差,這現象在英國、日本、美國華盛頓州、加州、亞利桑那州都發生過:台灣不是第一個面臨這種情況的國家。這在英文中被統稱為“#Backlog”,不只是管理數據或採集流程的問題,還有實驗室量能的問題。
【針對篩檢量能】,英國目前做法,是政府緊急在全國範圍內廣設測試站點,分散壓力,同時也增設移動型的測試點來輔助;而【針對數據統計和大眾溝通】,美國菁英型分析雜誌 The Atlantic〈大西洋〉,有兩位先鋒記者,去年找來一群基礎架構工程師和大數據科學家,結合Github與實體志工,發起一項稱為“The Covid Tracking Project”的聯合數據計畫。(連結放在留言處)
他們從一開始邀集志工手動輸入確診數據,到後來優化流程,把運行一年來的經驗公開分享。他們說到:「防疫工作、尤其在數據採集上,是複雜且消耗大量資源的。建立強大社區回報機制,第一時間公開透明是最終解方。」面臨時間差問題,他們採取幾個替代做法整理如下:
✨👉 (一)以 #移動平均值 為考量,而非看單一一天資訊👈✨
實際案例告訴他們,相較於在意「時間差」,更應該在意的是「時間差出現的延遲是否一致」。只要延遲 #合理一致 ,那數據就具有可信度。一年來的經驗之後他們寫下:「當疫情拉長,任何一個給定日期的數據,都會隨著時間推移而增加。」意思是,時間差造成的數據落差(或說校正回歸)就是會發生。只有當大批數據延遲的時間 #出現異常 才是需要注意的警訊。因此,要更多加注意的數據是「#移動平均值」,例如,從每7天或每14天平均值 #觀察趨勢,這會幫助大家解讀只從「一天」這個時間段看到的高低起伏。
✨👉 (二)#增添數據欄位 標示「數據未完整」或校正回歸。👈✨
當發生通報效率、採驗或流程問題時,如果當天採而來不及驗,他們建議增添數據欄位,直接在當天公開資訊庫標記 #數據統計未完整 data incomplete (probable cases)。最後檢驗完成時,也會再次在圖表上添加清楚筆記。綜合第一點,目前他們建議政府公開公布的圖表上面該有:*1) confirmed cases *2)incomplete (probable cases) *3)incomplete confirmed cases *4)total cases:7 days avg
*5)incomplete total cases:7 days avg 這幾個指標。
✨👉 (三) #更該加重關注陽性率解讀👈✨
林氏璧孔醫師每天衛教時間,一直在倡導的概念,和美國一年來的經驗是一致的。網站上也寫下認為我們更該關心PCR陽性率有沒有逐日下降。至於陽性率的採檢母體和認定標準,大家可以追蹤孔醫師粉專或是podcast,他有更專業的脈絡提供。先說結論,對照台灣數據,目前台灣陽性率的最高點落在5/15,當日是6.3%,陽性率之後有逐漸下降。
�
最後,為什麼會忽然出現這個說法呢?從大眾溝通的角度,今天指揮官陳時中說:「把這些案例歸在今天 #會造成很大的誤解,#對於疫情的判斷很不利,我們需要透過看每日採檢的陽性率,去研判需要採用措施的強度」
只是我感覺閱聽大眾在第一時間,忽然聽到新字眼「#校正回歸」似乎比較沒有心理準備。會冒出幾個的問題,例如今天的案例,會不會明天有校正回歸讓今天的案例攀升?我自己在第一時間聽到的心情是有些疑惑的。我很感謝大家對我的監督,督促我回歸有意義的討論溝通,我承諾下午那篇讓人誤會的迷因貼文減少發布,也請大家持續督促我🙏🙏。
那同樣的,我們是不是也可以溝通凝聚更多專業意見,讓政府和民眾流程更順暢,讓大家安心?如果大家有好的作法,或是看到國外案例分析參照,歡迎私訊或是留言給我。
最後的最後,再次感謝第一線辛苦的指揮中心和防疫人員,感謝你們辛勞和專業的付出。I don't say it enough.
希望大家平安。
會造成很大的誤解 在 樂活分享人生 Facebook 八卦
我剛在便利商店看到這本特刊,非常生氣,因為他們根本沒有訪問我,就直接引用我在2012年寫的第一本書的內容,而且引用的指數、股價,和很多操作方法都早已過時。深怕有人買來看,會造成很大的誤解及困惑,故在此特別做以上的聲明。
會造成很大的誤解 在 MIRROR Youtube 的評價
我們總是覺得黑色感覺負面,卻忘了其實黑色是所有色光被吸收所造成,就以顏料為例,把不同的顏色混在一起,最後就變成黑色。
如果三原色各自代表一些人的感受與特性,紅色代表衝動、愛;黃色代表單純、童心;藍色代表悲傷、冷靜⋯⋯那麼黑色,比起其他顏色更加像一個人。因為人就是由大量情緒面向混集而成。
有情緒從來沒有錯,向大眾真誠地展露這種黑,或許會招惹口舌,引來謠言;但既然黑是百種色,混於這世間,或者保持這種真才能令自己活得像自己。
旅程繼續,保持呼吸,願黑中有光。
#AnsonKong江?生 #黑之呼吸
《黑之呼吸》
曲:天衡@ONE PROMISE / 徐浩
詞:Oscar
編:天衡@ONE PROMISE
監:徐浩
唱:Anson Kong 江?生
人們剖析我的臉
不發一語 呼氣吸氣 便引動謠言
一分 半秒 論斷 何其 片面
眉頭額角 怎 去辨認 良善
當刻要哭 因何變污點
如真的痛心 因何要欺騙
而心的變遷 坦然去體驗
才能無悔 受得住磨練
拿起假臉 棄掉了本性
性格給削平
直角切去剩下圓形
何以把 率真修正
誰誤解修心養性 滅了反應
當是種本領 猶似快樂
或是 不甘 憤慨
要被人決定 為何認命
人們扭曲我心意
招惹口舌 不會反駁 就卸下言詞
只知 我信 偽善 毫無 意義
誠實做我 寫我舊日名字
怎可覺得 因情緒羞恥
從不想作假 只活這一次
人的喜與悲 怎樣詐不知
埋藏情緒 又所謂何事
拿起假臉 棄掉了本性
性格給削平
直角切去剩下圓形
何以把 率真修正
誰誤解修心養性 滅了反應
當是種本領 尤似快樂
或是 不甘 憤慨
要被人決定
願我的黑令我清醒
而黑中有光 心很清
柔似水 守護 感性結晶
黑是百種色 混於這世間
越變幻 越感受這熱情 越看清
拿起假臉 棄掉了本性
性格給削平
直角切去剩下圓形
何以把 率真修正
誰誤解修心養性 滅了反應
當是種本領 尤似快樂
或是 不甘 憤慨
要被人決定
願我的黑令我清醒
而黑中有光 心很清
柔似水 守護 感性結晶
黑是百種色 混於這世間
越變幻 越感受這熱情 越看清
OP: Universal Music Publishing Limited /EEG Music Publishing Limited/
土方製作 admin by Music Nation Publishing Co Ltd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p7NoC_LTtc/hqdefault.jpg)
會造成很大的誤解 在 Bodylearning - No.1 brand of the Spine Care in TW Youtube 的評價
外面風也太大了吧?!😂
上下樓梯的練習很細微,每個人掌握的程度不同,要注意安全喔!
用看得絕對不會理解,建議一定要找安全、有扶手且小階一點的樓梯練習看看,重點在重心轉移,請慢慢體會。
--
※影片內容不涉及醫療行為或療效,如有症狀,請先尋求醫療的協助。本影片僅為示範教學,由於每個人對身體理解與動作控制的能力皆不同,如有疑問或不適,建議立即停止並尋求專業教練意見。
本影片教學運用筋膜的張拉整原理,觀念上前衛了一點,造成很多人誤解,若沒有心領神會,建議按照原有自己的方式下樓即可喔!再次強調,安全最重要。
重點複習:
人們下樓時習慣重心放在後腳,等到後腳屈曲膝蓋後才將重心移到已經踩到下一個階梯的前腳,而下樓時幾乎不可能做到膝蓋不超出腳尖,偏偏這個過程最傷膝蓋,因此我們必須改變「下樓時重心放在後腳」的舊習慣,將重心提早轉移到前腳(並因量身高的想法讓全身充滿張力,關節漂浮在筋膜當中,亦即運用張拉整體原理),讓身體重量改由不必彎曲的前腳承受,這樣後腳就不必承受過多的重量,重量移到前方後腳再彎曲膝蓋,就能減輕膝蓋的負荷,保護了後腳膝蓋。
--
相關影片:【上樓梯教學】你覺得好腳先上正確嗎?
https://youtu.be/8u8vIPtPl1U
🌲脊椎健康的終極方案【脊椎強背術】台北、台中穩定開課中🔥 http://bit.ly/2uP4aEy
不方便來上課?退而求其次,至少要閱讀鄭老師的著作:
《健康,自脊來》︰http://goo.gl/fhAby8
《好姿勢,救自脊》:http://bit.ly/2NVRW5u
鄭雲龍老師感動百萬人的演講,脊樂抒壓之道演講:https://goo.gl/Ui9d14
🌲其它資訊如健康輔具、脊椎課程都在身體智慧官網:
https://www.bodylearning.com.tw/
#膝蓋保健 #下樓梯 #脊椎保健達人鄭雲龍 #膝蓋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FcVSpuiPZI/hqdefault.jpg)
會造成很大的誤解 在 JJ Lin林俊傑 Youtube 的評價
❗影片4:11處,文字應為「也絕不逃」,特此更正。造成大家誤解請見諒,未來定會更加留心與注意。
--
#渺小的舉動_偉大的效應
.
世界冠軍的背後,
也是從每一個渺小的累積開始,
他們身邊每一個看似小小的舉動與思維,
無論是老闆的一句話、
自身的目標與夢想、
隊友之間的感情、
家人的支持與認同等......,
都會轉換成隊員的力量,
一步,一步,陪伴著他們拿下世界冠軍。
--
偉大並非湊巧
每一個渺小的舉動
每一個淚與笑之間
我們相信
努力不會徒勞
只要把握的手握好
就算很渺小
也做得到
--
這是 SMG Team 的故事
《Garena 傳說對決》AIC Asia 2017 國際賽 世界冠軍.
.
◼︎ 比賽畫面的影片提供:Tencent Games
.
? 搭配聆聽:https://JJLin.lnk.to/MIABLY
林俊傑 JJ Lin 全新專輯《#偉大的渺小》
----------------
■ 更多林俊傑相關資訊:
華納音樂官方臉書:http://www.facebook.com/WarnerMusicTaiwan
林俊傑官方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JJLin
林俊傑新浪微博:http://www.weibo.com/jjlin
林俊傑Twitter:https://twitter.com/JJ_Lin
林俊傑Google+: https://plus.google.com/117042002331104525482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1s40Dde4fyE/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AW3y50NO0CBm5TQ9M56Pw4a1m5WQ)
會造成很大的誤解 在 我好像被誤會了...如果是你會怎麼做? 的八卦
我瞭解vane大您的意思..就是那個*.mp3 造成可能發生誤會的因子.. 不過我真的不知道.我將檔案轉成MP3並且徵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