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心做錯做不好而不敢做
#不知自己要從何做起
#低成就低自信的孩子
一位帶點害羞內向的小二男生跟著媽媽走進了治療所,初次見到這位孩子,孩子緊跟著媽媽旁邊,眼睛大愣愣的看著所有人,從孩子的眼神透露著緊張、焦慮、與不安。
治療師看著孩子說「你可以幫我把地上的玩具拿起來嗎?」
孩子看著治療師搖搖頭。
治療師指的散落在地上的某件玩具再問「你可以幫我把這個玩具拿給我嗎?」
孩子連看不看,依然看著治療師搖搖頭。
媽媽這時開口說話「你幫老師拿起來啊!」
孩子看著媽媽一樣搖搖頭,然後身體就縮在媽媽身旁。
治療師跟媽媽說「沒關係。」然後稍為靠近孩子身旁,拿起地上的玩具給孩子,請孩子幫忙拿著。孩子的手不動,治療師直接將玩具放在孩子手中之後,就自顧自的收起地上的玩具。
玩具收到一半,治療師指的孩子手上的玩具對孩子說「這個玩具給我。」
孩子看著治療師,下意識的將玩具交給治療師。
治療師微笑對著孩子說「謝謝。」然後又指著地上另外一個玩具跟孩子說「可以再幫我拿起那個玩具嗎?謝謝。」
孩子看看治療師,又看看地上的玩具,緩慢的下腰將玩具撿起交給治療師。
治療師手比個讚,一樣微笑對著孩子說「謝謝。」
接下來治療師拿出許多組裝半成品的積木,告訴孩子「你真的很厲害,可以再幫我一個忙嗎?幫我把這些積木拆掉,謝謝。」
孩子一樣面無表情看著治療師,沒有點頭,也沒有搖頭,手直接拿起積木,用力的拆解積木來。
治療師看到這一幕後,轉頭對著媽媽說「孩子在學習上有遇到什麼困擾嗎?」
媽媽一臉無奈的樣子回答「孩子在學校的學習不好,遇到不會的不是不講話,就是一直哭,功課跟不上,學校老師很頭疼,也不知道怎麼幫忙他,所以來評估看看能怎麼辦。」
媽媽說完之後,孩子積木也差不多拆解完,治療師問孩子說「你要組積木嗎?」
孩子看著治療師不回應。
治療師接著問「還是你組一個積木好了。」
孩子搖搖頭。
治療師假裝不理會孩子,直接拿起積木組裝一隻機器人,並告訴孩子說「你幫我保管一下,我再組機器人的武器給你看。」
孩子拿著積木組裝的機器人,同時看著治療師手中正在組裝的武器。
治療師組好一個盾牌交給孩子,告訴孩子「幫我把盾牌裝上去。」
孩子拿著積木盾牌,嘗試著將盾牌組裝到機器人的身上。
治療師繼續組裝一把劍再交給孩子,孩子很俐落的把劍接了過來,就直接組裝在機器人身上。
治療師再告訴孩子「我要組裝一隻很厲害的東西給你看,你等我。」
孩子點點頭,看著治療師繼續組裝一個型態出來,治療師問孩子「這是什麼?」
孩子歪著頭,欲言又止看著積木。
治療師不等孩子回答,直接幫忙說「這是一隻恐龍,可是牠缺了一隻腳,你可以幫我組裝起來嗎?謝謝。」
孩子點點頭後,拿著積木模仿恐龍已經組裝好的另一隻腳,跟著組裝起來,只是孩子搞不太清楚空間位置,所以需要治療師有技巧的一個接著一個提醒孩子積木組裝的位置。
恐龍腳組裝完畢之後,治療師從請求的語調改為要求式的口吻對著孩子說「很讚喔!你再幫忙把恐龍的手做好。」
孩子聽完後,直接再度動手拿起積木組裝起恐龍的雙手。
治療師對著媽媽說「孩子寫作業應該很慢吧?」
家長無奈的說「他作業常常要寫到十一二點!寫到我都快受不了了!」
治療師指的積木說「孩子在拆解積木都是用蠻力在拆,而且他的手都過度用力,所以孩子握筆運筆的協調性不會很好,除了寫字慢,也很容易痠,持續時間不長,應該很討厭寫字。」
媽媽嘆氣的點頭說「是啊!他常常吵著說很痠,不想寫。」
這時孩子自主性的用積木模仿治療師剛才組裝的武器,治療師看到這一幕對著家長說「除了握筆運筆的問題外,您可以觀察孩子模仿積木組裝的過程,策略的運用與空間的邏輯也不是很好,孩子在認識文字、理解文字應該會花比較久的時間,這些都可能影響到他寫字的效率性。還有他接下來的數學也會很吃力,尤其是應用問題,題目的意思看不懂,所以到了中年級後,孩子放棄學習的行為會越來越明顯!」
媽媽聽完急著點頭說「他現在已經放棄了!數學要教很多遍才會懂,學校老師也這麼說,到了中年級會更辛苦。」
治療師看到媽媽焦躁不安的神情,稍為安慰媽媽說「急沒有用,孩子現在的自信心已經在下滑了,您覺得學校課業比較重要?還是孩子的心理建設比較重要?」
媽媽疑問著問「怎麼說?」
治療師說「孩子長時間處在學習的挫敗中,造成自信心明顯下滑跟退縮,慢慢發展出一種行為模式,就是孩子已經不知自己能做什麼?又該從何做起?甚至擔心自己做不好,做錯,最後完全不敢做!所以才會遇到挫折就只會用哭的方式或是不說話、不知道的方式來回應您。」
媽媽再次點頭說「是啊!問他怎麼了,或是問他要做什麼,他不是不回答,就是說『我不知道!』快氣死我了!」
治療師說「到了高年級,他可能很多事已經不知道怎麼跟您說了,到時您們的關係就會變得很奇妙!」
🤔這孩子出了什麼問題呢?
1️⃣因為動作技巧、認知處理策略不好,造成學習上出現了很多的挫折感。
2️⃣因為長期的挫折感,讓孩子開始懷疑起自己的能力,造成自信心逐步的下滑。
3️⃣因為自信心下滑,加上沒有找到對的解決方法,所以退縮行為開始跟著出現。
4️⃣因為退縮出現,造成與人互動學習的機會變少,導致模仿、練習的機會也跟著變少。
5️⃣因為社會行為表現薄弱,導致學習機會再次受到阻礙。
6️⃣因為學習機會受到阻礙,造成孩子該有的動作技巧、認知處理策略、語言溝通能力、社會人際行為、遊戲功能再次沒有機會往上提升。
慢慢的,變成一套惡性循環的公式,孩子越來越沒自信,越來越退縮,技巧的獲得與學習隨著學習複雜度的提升,也沒有相對應的增長,最後只好用不知怎麼做、不知從何做起、不敢做來回應外界給予的要求。
🤔到底是課業重要?還是心理建設重要?
在這位孩子身上,治療師看到的是都很重要,因為孩子的低自信、低成就的原因來自於學習的策略技巧不好,然而也因為學習的策略技巧不好,導致孩子不想再學習。
但治療的策略總有個輕重緩急,先拉抬孩子的學習動機再說吧!
治療師與家長討論的當下,看著孩子正在模仿剛才組裝的恐龍、機器人、武器,趁機鼓勵孩子說「你這機器人很厲害捏!尤其是他的天線耳朵」、「這盾牌要裝哪裡呢?要裝機器人身上還是要恐龍身上?」、「你做的恐龍怎麼比我還大隻,一定是超級厲害的恐龍」、「哇,這一把劍是要給恐龍的嗎?恐龍拿劍超強的啦!」
孩子聽到治療師的話語,越做越起勁,甚至可以看到孩子失守的嘴角,雖然整堂課,孩子出現的聲音語言不多,但可以明顯看到孩子的眼神變了,變得比較堅定,最後孩子拿著他的兩個作品故意在治療師面前晃過來晃過去…
⁉️孩子要的是什麼?他只是想得到認同!
⁉️大人要的是什麼?帶領孩子一起學習的技巧!
🤔治療師的策略在哪裡?
✅不要急著要求孩子一定要立即表現,就算讓孩子在旁邊看著也好。
一旁看著觀察總比心已經游離出去的好,製造參與機會,從幫忙、模仿開始。
✅適時給予孩子提升學習動機的鼓勵,就算是善意的謊言也沒關係。
結果不重要,重要的是參與過程,因為沒了過程,您絕對會錯失教導孩子的機會。
✅趁機提醒孩子可運用的學習技巧,就算做不好也沒關係。
不管孩子做得好做得差,不批評不比較,重要的是讓孩子勇於練習,有了練習才會有後續修正技巧的機會。
#歡迎文章分享
#陽光種子職能治療所
#童心職能治療所
#童心語言治療所
時間複雜度公式 在 蘇文清職能治療師 Facebook 八卦
#擔心做錯做不好而不敢做
#不知自己要從何做起
#低成就低自信的孩子
一位帶點害羞內向的小二男生跟著媽媽走進了治療所,初次見到這位孩子,孩子緊跟著媽媽旁邊,眼睛大愣愣的看著所有人,從孩子的眼神透露著緊張、焦慮、與不安。
治療師看著孩子說「你可以幫我把地上的玩具拿起來嗎?」
孩子看著治療師搖搖頭。
治療師指的散落在地上的某件玩具再問「你可以幫我把這個玩具拿給我嗎?」
孩子連看不看,依然看著治療師搖搖頭。
媽媽這時開口說話「你幫老師拿起來啊!」
孩子看著媽媽一樣搖搖頭,然後身體就縮在媽媽身旁。
治療師跟媽媽說「沒關係。」然後稍為靠近孩子身旁,拿起地上的玩具給孩子,請孩子幫忙拿著。孩子的手不動,治療師直接將玩具放在孩子手中之後,就自顧自的收起地上的玩具。
玩具收到一半,治療師指的孩子手上的玩具對孩子說「這個玩具給我。」
孩子看著治療師,下意識的將玩具交給治療師。
治療師微笑對著孩子說「謝謝。」然後又指著地上另外一個玩具跟孩子說「可以再幫我拿起那個玩具嗎?謝謝。」
孩子看看治療師,又看看地上的玩具,緩慢的下腰將玩具撿起交給治療師。
治療師手比個讚,一樣微笑對著孩子說「謝謝。」
接下來治療師拿出許多組裝半成品的積木,告訴孩子「你真的很厲害,可以再幫我一個忙嗎?幫我把這些積木拆掉,謝謝。」
孩子一樣面無表情看著治療師,沒有點頭,也沒有搖頭,手直接拿起積木,用力的拆解積木來。
治療師看到這一幕後,轉頭對著媽媽說「孩子在學習上有遇到什麼困擾嗎?」
媽媽一臉無奈的樣子回答「孩子在學校的學習不好,遇到不會的不是不講話,就是一直哭,功課跟不上,學校老師很頭疼,也不知道怎麼幫忙他,所以來評估看看能怎麼辦。」
媽媽說完之後,孩子積木也差不多拆解完,治療師問孩子說「你要組積木嗎?」
孩子看著治療師不回應。
治療師接著問「還是你組一個積木好了。」
孩子搖搖頭。
治療師假裝不理會孩子,直接拿起積木組裝一隻機器人,並告訴孩子說「你幫我保管一下,我再組機器人的武器給你看。」
孩子拿著積木組裝的機器人,同時看著治療師手中正在組裝的武器。
治療師組好一個盾牌交給孩子,告訴孩子「幫我把盾牌裝上去。」
孩子拿著積木盾牌,嘗試著將盾牌組裝到機器人的身上。
治療師繼續組裝一把劍再交給孩子,孩子很俐落的把劍接了過來,就直接組裝在機器人身上。
治療師再告訴孩子「我要組裝一隻很厲害的東西給你看,你等我。」
孩子點點頭,看著治療師繼續組裝一個型態出來,治療師問孩子「這是什麼?」
孩子歪著頭,欲言又止看著積木。
治療師不等孩子回答,直接幫忙說「這是一隻恐龍,可是牠缺了一隻腳,你可以幫我組裝起來嗎?謝謝。」
孩子點點頭後,拿著積木模仿恐龍已經組裝好的另一隻腳,跟著組裝起來,只是孩子搞不太清楚空間位置,所以需要治療師有技巧的一個接著一個提醒孩子積木組裝的位置。
恐龍腳組裝完畢之後,治療師從請求的語調改為要求式的口吻對著孩子說「很讚喔!你再幫忙把恐龍的手做好。」
孩子聽完後,直接再度動手拿起積木組裝起恐龍的雙手。
治療師對著媽媽說「孩子寫作業應該很慢吧?」
家長無奈的說「他作業常常要寫到十一二點!寫到我都快受不了了!」
治療師指的積木說「孩子在拆解積木都是用蠻力在拆,而且他的手都過度用力,所以孩子握筆運筆的協調性不會很好,除了寫字慢,也很容易痠,持續時間不長,應該很討厭寫字。」
媽媽嘆氣的點頭說「是啊!他常常吵著說很痠,不想寫。」
這時孩子自主性的用積木模仿治療師剛才組裝的武器,治療師看到這一幕對著家長說「除了握筆運筆的問題外,您可以觀察孩子模仿積木組裝的過程,策略的運用與空間的邏輯也不是很好,孩子在認識文字、理解文字應該會花比較久的時間,這些都可能影響到他寫字的效率性。還有他接下來的數學也會很吃力,尤其是應用問題,題目的意思看不懂,所以到了中年級後,孩子放棄學習的行為會越來越明顯!」
媽媽聽完急著點頭說「他現在已經放棄了!數學要教很多遍才會懂,學校老師也這麼說,到了中年級會更辛苦。」
治療師看到媽媽焦躁不安的神情,稍為安慰媽媽說「急沒有用,孩子現在的自信心已經在下滑了,您覺得學校課業比較重要?還是孩子的心理建設比較重要?」
媽媽疑問著問「怎麼說?」
治療師說「孩子長時間處在學習的挫敗中,造成自信心明顯下滑跟退縮,慢慢發展出一種行為模式,就是孩子已經不知自己能做什麼?又該從何做起?甚至擔心自己做不好,做錯,最後完全不敢做!所以才會遇到挫折就只會用哭的方式或是不說話、不知道的方式來回應您。」
媽媽再次點頭說「是啊!問他怎麼了,或是問他要做什麼,他不是不回答,就是說『我不知道!』快氣死我了!」
治療師說「到了高年級,他可能很多事已經不知道怎麼跟您說了,到時您們的關係就會變得很奇妙!」
🤔這孩子出了什麼問題呢?
1️⃣因為動作技巧、認知處理策略不好,造成學習上出現了很多的挫折感。
2️⃣因為長期的挫折感,讓孩子開始懷疑起自己的能力,造成自信心逐步的下滑。
3️⃣因為自信心下滑,加上沒有找到對的解決方法,所以退縮行為開始跟著出現。
4️⃣因為退縮出現,造成與人互動學習的機會變少,導致模仿、練習的機會也跟著變少。
5️⃣因為社會行為表現薄弱,導致學習機會再次受到阻礙。
6️⃣因為學習機會受到阻礙,造成孩子該有的動作技巧、認知處理策略、語言溝通能力、社會人際行為、遊戲功能再次沒有機會往上提升。
慢慢的,變成一套惡性循環的公式,孩子越來越沒自信,越來越退縮,技巧的獲得與學習隨著學習複雜度的提升,也沒有相對應的增長,最後只好用不知怎麼做、不知從何做起、不敢做來回應外界給予的要求。
🤔到底是課業重要?還是心理建設重要?
在這位孩子身上,治療師看到的是都很重要,因為孩子的低自信、低成就的原因來自於學習的策略技巧不好,然而也因為學習的策略技巧不好,導致孩子不想再學習。
但治療的策略總有個輕重緩急,先拉抬孩子的學習動機再說吧!
治療師與家長討論的當下,看著孩子正在模仿剛才組裝的恐龍、機器人、武器,趁機鼓勵孩子說「你這機器人很厲害捏!尤其是他的天線耳朵」、「這盾牌要裝哪裡呢?要裝機器人身上還是要恐龍身上?」、「你做的恐龍怎麼比我還大隻,一定是超級厲害的恐龍」、「哇,這一把劍是要給恐龍的嗎?恐龍拿劍超強的啦!」
孩子聽到治療師的話語,越做越起勁,甚至可以看到孩子失守的嘴角,雖然整堂課,孩子出現的聲音語言不多,但可以明顯看到孩子的眼神變了,變得比較堅定,最後孩子拿著他的兩個作品故意在治療師面前晃過來晃過去…
⁉️孩子要的是什麼?他只是想得到認同!
⁉️大人要的是什麼?帶領孩子一起學習的技巧!
🤔治療師的策略在哪裡?
✅不要急著要求孩子一定要立即表現,就算讓孩子在旁邊看著也好。
一旁看著觀察總比心已經游離出去的好,製造參與機會,從幫忙、模仿開始。
✅適時給予孩子提升學習動機的鼓勵,就算是善意的謊言也沒關係。
結果不重要,重要的是參與過程,因為沒了過程,您絕對會錯失教導孩子的機會。
✅趁機提醒孩子可運用的學習技巧,就算做不好也沒關係。
不管孩子做得好做得差,不批評不比較,重要的是讓孩子勇於練習,有了練習才會有後續修正技巧的機會。
#歡迎文章分享
#陽光種子職能治療所
#童心職能治療所
#童心語言治療所
時間複雜度公式 在 1 5 算法及其时间复杂度 - YouTube 的八卦
算法设计与分析- 北京大学.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