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不是醫療的責任
#教養是家長應有的責任
家長帶著一位小一的男生來到治療所進行諮詢評估,孩子一進門就東碰碰、西摸摸的,一時不得閒的樣子。
治療師看看這孩子行為,看看家長的反應,確認家長都不制止後,詢問家長「孩子有遇到哪方面的困擾嗎?」
家長大聲抱怨的說「孩子之前上了很久的治療課,一點效果都沒有,行為一樣很壞、很差。」
這時孩子突然發出了聲音「哇~~~」然後就發出東西打翻的聲音。
家長轉過頭跟孩子說「就跟妳說不要亂碰別人的東西,你看打翻了吧!」
孩子急著回嘴「我又不是故意的!就不小心打翻了ㄇㄟ!」
家長說「我知道你是不小心,但我跟你說過,要經過人家允許才可以碰別人的東西啊!你都忘了!」
孩子不耐煩的說「就說啦,我又不是故意的!」說完之後,孩子在媽媽面前故意把東西打翻。
家長轉頭對著治療師說「就是這樣,每次講都講不聽,越講越故意,也很愛頂嘴。」
治療師看到家長與孩子的互動後,心中大致有個底,問家長「孩子越講越故意,愛跟妳頂嘴,您們在家都怎麼處理?」
家長說「就跟他講道理啊!」
治療師微笑一下說「有用嗎?」
家長說「有時有用,有時就沒用!」
這時孩子開始玩起門來,一下開門,一下關門,讓門上的風鈴聲噹噹噹一直響起。
家長見狀制止說「請你不要這樣玩,可以嗎?」
孩子嬉皮笑臉的說「不可以!」然後越玩越故意,開門關門的動作越來越大。
家掌控制自己的情緒對著孩子說「可以不要這樣玩嗎?若把門玩壞了,你要賠喔!」
孩子一樣嘻皮笑臉的說「我又不會把門玩壞!幹嘛要賠!」
家長稍微控制脾氣的說「那請你小力一點,可以嗎?」
孩子一臉得意樣說「可~以~」
治療師疑惑的問「他在學校也是這樣子嗎?」
家長無奈的說「是啊!學校老師常常投訴!我就覺得我不知道要怎麼教,所以才會帶他去上治療課,哪知道!上了三年的治療課,一點效果都沒有,上次在外面生氣,還用筆刮我的車!」
治療師佩服的表情看著孩子說「哇!這麼敢喔!」然後轉頭問家長「他為什麼要刮您的車?」
家長說「他就要玩手機啊,我不給他玩,他就又吵又鬧,又打又踢的,然後就很生氣,怎麼說都沒有用,就跑去刮我的車,脾氣真的很差,最後只能等他冷靜完,再跟他討論玩手機的時間…」
治療師皺起眉頭打斷媽媽的話語說「最後他有玩手機嗎?」
家長一副理所當然的說「有啊!因為他有承認自己做錯啦!所以就讓他玩!」
治療師接著問「那刮車的行為呢?」
家長說「就跟他說下次不可以這樣做,不然媽媽要花很多的錢修車子,就不能買玩具給你了。」
治療師笑笑的說「難怪您的孩子上治療課都沒有效果!」
家長以為得到知音一樣附和著說「是啊,以前上的治療課真的都沒效!還害我上這麼久的課程,真是浪費我的時間又浪費錢!」
治療師笑笑的說「我的意思是您目前的教養方式,不管孩子上什麼課,都不會有任何效果!就算來我們這裡上課,也是一樣沒效!」
家長疑惑的問「為什麼?」
這時孩子突然打斷治療師與家長之間的對話「你們還要講多久?很無聊耶!回去了啦!」
治療師收起笑容,正經的跟孩子說「要回去是嗎?把你剛剛打翻的東西收好才可以回去。」
孩子看到治療師的態度後,一臉委屈的樣子,急著向媽媽求救「媽媽~~」
家長見狀急著緩頰說「沒關係啦!等一下媽媽陪你一起收。」
治療師搖搖頭對著家長說「這就是沒效的理由,因為您都在幫孩子找理由,結果就是孩子根本不需要為他自己的行為負責任,反正天塌下來,都有您在幫他撐著,之前的治療師有跟您說過『孩子要學會負責的態度嗎?』」
家長支支吾吾還沒說出話來,治療師接著說「之前的治療師應該有跟您提過『對於孩子不好的行為要要求,對於對的事情要表現出堅持嗎?』」
家長心急著說「不是說要愛的教育嗎?要尊重孩子嗎?」
治療師緩緩的說「您這不是愛的教育,您這叫『溺愛的教育』多一個字,差很多,我們是要尊重孩子沒錯,但是尊重的前提是孩子必須學會尊重他人。」
治療師接著補充說「之前的治療師應該也有跟您建議回家的教養方式吧?您們有配合治療師的策略嗎?」
家長不好意思的說「因為我們工作很忙,回到家真的沒時間教,所以才要想去上治療課…」
🤔孩子出了什麼問題呢?
1️⃣孩子到一個陌生環境,沒有經過他人允許就四處遊蕩、碰觸他人物品,您可以解釋成孩子是出於好奇,但是,您是否曾經想過,社會規範就是要從日常的生活開始學習起嗎?
2️⃣孩子反覆開門關門,制止後還一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故意態度,您可以解釋成孩子是因為等待的過程過於無聊,但是,您是否曾經想過,自我管理是良好行為養成很重要的一環嗎?
3️⃣孩子習以為常替自己不好行為做出爭辯的過程,您可以解釋成孩子是出於保護自己權利的因應措施,但是,您是否曾經想過,勇於接受錯誤是挫折忍受度學習必經的第一步嗎?
4️⃣孩子氣急敗壞的刮壞媽媽的愛車,您可以解釋成孩子只是出於情緒發洩所表現的行為,但是,您是否曾經想過,學習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是讓孩子明辨是非很重要的關鍵嗎?
5️⃣孩子打斷他人的對話,您可以解釋成孩子有發表意見的權利,但是,您是否曾經想過,當一個人不懂得尊重規則、尊重他人,那麼其他人又何必要尊重他呢?
🤔家長出了什麼問題?
1️⃣錯誤的觀念造就錯誤的教養方式,愛的教育不是全盤的尊重孩子,那叫作放任,愛的教育是有賞有罰,有讚美,有要求,假若什麼事都要尊重孩子,若孩子告訴妳「他只想在家玩手機,不想去上學!」難道您就真的不讓他去嗎?
2️⃣教養不是醫療人員的責任,是家長自己應有的責任,治療師只是幫您擬定治療策略,但執不執行,操之在家長,不是在治療師。一個星期7天,一天24小時,孩子來上治療課,一週也不過一到兩個鐘頭,家裡不配合,光依靠治療,有效才有鬼!
3️⃣好的行為養成,大多數是要靠後天環境學習而來,若您認為孩子不用學習為自己負責、尊重他人的態度、遵從社會規範的行為,那麼這孩子要你這對父母做什麼?您大可以直接放生,等著未來社會來教導他就好啦!
‼️治療師想要說的話!
✅若您只是把孩子的教養責任丟給治療師,那會建議您真的不要浪費金錢、浪費時間來上治療課。
✅治療師只是引導家長、引導孩子正向的學習策略,但是家長要不要執行,治療師是管不著的。
✅孩子是您的,不是治療師的,是您在孩子生命的歷程比較重要?還是治療師比較重要呢?
我們從不選擇孩子,但是我們會選擇家長!
最後,我們跟家長說「若妳有辦法配合居家的治療策略,我們再開始上課…」
#陽光種子職能治療所
#童心職能治療所
#童心語言治療所
#歡迎文章分享不要問我🙏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油畫展 #劉彥沂專訪 這集除了專訪藝術家劉彥沂外,還邀請到 #金車文藝中心藝術督導楊雅涵,來介紹劉彥沂。 ▲藉由畫中人,將真實與生活最直接地轉譯在藝術裡 ▲藝術家劉彥沂以人物作為畫中主角,並呈現人在自然狀態下的樣貌,藉由自我的感受,畫出對畫中人的情感及畫中人本身的感受,...
童心語言治療所 在 蘇文清職能治療師 Facebook 八卦
#教養不是醫療的責任
#教養是家長應有的責任
家長帶著一位小一的男生來到治療所進行諮詢評估,孩子一進門就東碰碰、西摸摸的,一時不得閒的樣子。
治療師看看這孩子行為,看看家長的反應,確認家長都不制止後,詢問家長「孩子有遇到哪方面的困擾嗎?」
家長大聲抱怨的說「孩子之前上了很久的治療課,一點效果都沒有,行為一樣很壞、很差。」
這時孩子突然發出了聲音「哇~~~」然後就發出東西打翻的聲音。
家長轉過頭跟孩子說「就跟妳說不要亂碰別人的東西,你看打翻了吧!」
孩子急著回嘴「我又不是故意的!就不小心打翻了ㄇㄟ!」
家長說「我知道你是不小心,但我跟你說過,要經過人家允許才可以碰別人的東西啊!你都忘了!」
孩子不耐煩的說「就說啦,我又不是故意的!」說完之後,孩子在媽媽面前故意把東西打翻。
家長轉頭對著治療師說「就是這樣,每次講都講不聽,越講越故意,也很愛頂嘴。」
治療師看到家長與孩子的互動後,心中大致有個底,問家長「孩子越講越故意,愛跟妳頂嘴,您們在家都怎麼處理?」
家長說「就跟他講道理啊!」
治療師微笑一下說「有用嗎?」
家長說「有時有用,有時就沒用!」
這時孩子開始玩起門來,一下開門,一下關門,讓門上的風鈴聲噹噹噹一直響起。
家長見狀制止說「請你不要這樣玩,可以嗎?」
孩子嬉皮笑臉的說「不可以!」然後越玩越故意,開門關門的動作越來越大。
家掌控制自己的情緒對著孩子說「可以不要這樣玩嗎?若把門玩壞了,你要賠喔!」
孩子一樣嘻皮笑臉的說「我又不會把門玩壞!幹嘛要賠!」
家長稍微控制脾氣的說「那請你小力一點,可以嗎?」
孩子一臉得意樣說「可~以~」
治療師疑惑的問「他在學校也是這樣子嗎?」
家長無奈的說「是啊!學校老師常常投訴!我就覺得我不知道要怎麼教,所以才會帶他去上治療課,哪知道!上了三年的治療課,一點效果都沒有,上次在外面生氣,還用筆刮我的車!」
治療師佩服的表情看著孩子說「哇!這麼敢喔!」然後轉頭問家長「他為什麼要刮您的車?」
家長說「他就要玩手機啊,我不給他玩,他就又吵又鬧,又打又踢的,然後就很生氣,怎麼說都沒有用,就跑去刮我的車,脾氣真的很差,最後只能等他冷靜完,再跟他討論玩手機的時間…」
治療師皺起眉頭打斷媽媽的話語說「最後他有玩手機嗎?」
家長一副理所當然的說「有啊!因為他有承認自己做錯啦!所以就讓他玩!」
治療師接著問「那刮車的行為呢?」
家長說「就跟他說下次不可以這樣做,不然媽媽要花很多的錢修車子,就不能買玩具給你了。」
治療師笑笑的說「難怪您的孩子上治療課都沒有效果!」
家長以為得到知音一樣附和著說「是啊,以前上的治療課真的都沒效!還害我上這麼久的課程,真是浪費我的時間又浪費錢!」
治療師笑笑的說「我的意思是您目前的教養方式,不管孩子上什麼課,都不會有任何效果!就算來我們這裡上課,也是一樣沒效!」
家長疑惑的問「為什麼?」
這時孩子突然打斷治療師與家長之間的對話「你們還要講多久?很無聊耶!回去了啦!」
治療師收起笑容,正經的跟孩子說「要回去是嗎?把你剛剛打翻的東西收好才可以回去。」
孩子看到治療師的態度後,一臉委屈的樣子,急著向媽媽求救「媽媽~~」
家長見狀急著緩頰說「沒關係啦!等一下媽媽陪你一起收。」
治療師搖搖頭對著家長說「這就是沒效的理由,因為您都在幫孩子找理由,結果就是孩子根本不需要為他自己的行為負責任,反正天塌下來,都有您在幫他撐著,之前的治療師有跟您說過『孩子要學會負責的態度嗎?』」
家長支支吾吾還沒說出話來,治療師接著說「之前的治療師應該有跟您提過『對於孩子不好的行為要要求,對於對的事情要表現出堅持嗎?』」
家長心急著說「不是說要愛的教育嗎?要尊重孩子嗎?」
治療師緩緩的說「您這不是愛的教育,您這叫『溺愛的教育』多一個字,差很多,我們是要尊重孩子沒錯,但是尊重的前提是孩子必須學會尊重他人。」
治療師接著補充說「之前的治療師應該也有跟您建議回家的教養方式吧?您們有配合治療師的策略嗎?」
家長不好意思的說「因為我們工作很忙,回到家真的沒時間教,所以才要想去上治療課…」
🤔孩子出了什麼問題呢?
1️⃣孩子到一個陌生環境,沒有經過他人允許就四處遊蕩、碰觸他人物品,您可以解釋成孩子是出於好奇,但是,您是否曾經想過,社會規範就是要從日常的生活開始學習起嗎?
2️⃣孩子反覆開門關門,制止後還一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故意態度,您可以解釋成孩子是因為等待的過程過於無聊,但是,您是否曾經想過,自我管理是良好行為養成很重要的一環嗎?
3️⃣孩子習以為常替自己不好行為做出爭辯的過程,您可以解釋成孩子是出於保護自己權利的因應措施,但是,您是否曾經想過,勇於接受錯誤是挫折忍受度學習必經的第一步嗎?
4️⃣孩子氣急敗壞的刮壞媽媽的愛車,您可以解釋成孩子只是出於情緒發洩所表現的行為,但是,您是否曾經想過,學習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是讓孩子明辨是非很重要的關鍵嗎?
5️⃣孩子打斷他人的對話,您可以解釋成孩子有發表意見的權利,但是,您是否曾經想過,當一個人不懂得尊重規則、尊重他人,那麼其他人又何必要尊重他呢?
🤔家長出了什麼問題?
1️⃣錯誤的觀念造就錯誤的教養方式,愛的教育不是全盤的尊重孩子,那叫作放任,愛的教育是有賞有罰,有讚美,有要求,假若什麼事都要尊重孩子,若孩子告訴妳「他只想在家玩手機,不想去上學!」難道您就真的不讓他去嗎?
2️⃣教養不是醫療人員的責任,是家長自己應有的責任,治療師只是幫您擬定治療策略,但執不執行,操之在家長,不是在治療師。一個星期7天,一天24小時,孩子來上治療課,一週也不過一到兩個鐘頭,家裡不配合,光依靠治療,有效才有鬼!
3️⃣好的行為養成,大多數是要靠後天環境學習而來,若您認為孩子不用學習為自己負責、尊重他人的態度、遵從社會規範的行為,那麼這孩子要你這對父母做什麼?您大可以直接放生,等著未來社會來教導他就好啦!
‼️治療師想要說的話!
✅若您只是把孩子的教養責任丟給治療師,那會建議您真的不要浪費金錢、浪費時間來上治療課。
✅治療師只是引導家長、引導孩子正向的學習策略,但是家長要不要執行,治療師是管不著的。
✅孩子是您的,不是治療師的,是您在孩子生命的歷程比較重要?還是治療師比較重要呢?
我們從不選擇孩子,但是我們會選擇家長!
最後,我們跟家長說「若妳有辦法配合居家的治療策略,我們再開始上課…」
#陽光種子職能治療所
#童心職能治療所
#童心語言治療所
#歡迎文章分享不要問我🙏
童心語言治療所 在 蘇文清職能治療師 Facebook 八卦
今天來到 #臺北敦品幼兒園 與老師們分享 #幼兒情緒行為障礙處置策略。
俗語說「三歲定性」,未接觸這麼多孩子之前,我真的不相信這種鬼話,但是當孩子看多了,尤其是被家長的錯誤教養造成時,我更相信孩子是要教的!因為良好的行為都需要慢慢塑造而成!
有一天治療所來了一位三歲多的小女生,家長一進門就有些抱怨是學校老師要求他們一定要帶孩子去醫院評估檢查,因為老師一直反應孩子在學校的行為問題日益嚴重,在百般無奈下,只好勉強帶著孩子前來治療所,在訪談的過程,家長一直表示孩子的問題沒有老師說的嚴重,只要好好溝通,孩子的情緒都可以很快穩定下來…
聽完家長的想法後,治療師就拿著玩具與孩子玩起遊戲來,一開始都玩得很開心,突然,孩子想要玩其他的玩具,治療師就開口跟孩子說「那妳先把地上的玩具收起來才可以玩其他的玩具。」
孩子突然不開心的大聲怒吼說「我就是要玩!」
看著突然生氣的孩子,治療師一樣堅持的說「我知道妳想要玩,但是妳要先把地上的玩具收起來可以玩。」
這時孩子突然拿起地上的積木作勢要打人的樣子說「您給我玩,我要丟您喔!」
治療師依然堅持說「我沒有說不給妳玩,是妳要先收玩具,若妳丟了,就都不能玩了。」話才一說完,孩子就直接將手上的玩具朝治療師身上丟了過來,大聲的怒吼說「我不要收,我現在就要玩!」
看著孩子的舉止,治療師雙手一攤說「現在所有的玩具都不能玩了。」
孩子更生氣的大聲怒吼,甚至開始推倒伸手可及的所有物品。
家長見狀急忙安撫孩子說「寶貝,不要生氣,妳這樣丟東西會讓人受傷喔!」
聽到家長的安撫,孩子並沒有收斂行為,反而更故意用力的推倒椅子、摔家長的包包。
家長一邊幫忙收拾善後,一邊耐心的跟孩子說「寶貝,我知道妳很生氣,妳好好跟老師說『我要玩玩具。』老師就會答應妳囉!」
聽到家長這樣的對話,治療師急忙打斷家長說「這就是您說的好好溝通?孩子的情緒就可以很快穩下來嗎?」
家長一臉疑惑的回應「是啊!有什麼不對嗎?您看,孩子現在情緒是不是比較穩下來了!?」
治療師無語問蒼天的樣子說「您有想過我會拒絕嗎?若您讓孩子問我,我會跟孩子說『您已經不能玩了。』那您接下來要怎麼辦?」
家長不解的說「為什麼?」
治療師堅定的語氣說「因為孩子要為她的行為學會負責。」
🤔家長的教養出了什麼問題?
1️⃣孩子對人丟東西、亂摔東西的行為是可以被允許的嗎?不要以為孩子不懂,就可以縱容她,當有一天這個行為變成是一項攻擊行為的時候,那麼被攻擊的小朋友憑什麼要原諒您的孩子。
2️⃣您覺得這些行為是正常的嗎?這些看似小事的行為,不就是學校老師反應的問題嗎?那是因為您已經習慣孩子的錯誤行為,就以為其他孩子都是這個樣,但不知道真的有問題的只有您的孩子。
3️⃣您自認為的良好溝通,您不覺得只是您單方面在請求孩子嗎?這不叫溝通,這叫順從,這也不是愛的教育,這是溺愛的教育,當您不教導孩子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時,最後您只會養成讓人不敢恭維又鴨霸的孩子。
4️⃣您憑什麼認為其他人都一定都要順著您的孩子呢?不要以為孩子還小,就認為所有人都要順著您的孩子,其他孩子也是人家父母心中的寶,為什麼其他人要幫您承擔錯誤教養的責任!
您可能會問,孩子會不會聽不懂您說的話,誤解您說的意思,所以才做出這樣的舉動,也許是,但是我要表明的是,就算孩子誤解,孩子這樣的行為就可以被允許嗎?
當然有人會質疑,孩子就是不懂,不就是要給孩子機會嗎?是的!我們要給孩子機會,但是在給機會的同時,您是不是要考量行為的先後順序,該學會負責的還是要負責!
也許也有人會反駁,孩子就還這麼小,原諒她又不會怎麼樣!是的!我們要原諒孩子,但是在原諒的前提,您是不是要考量當孩子已經成為行為惡習的時候,該要求的是否更要做出明確要求!
沒有人天生就會當父母,教育也沒有所謂的萬用公式,我們能做的就是學好正確教養觀念,幫助孩子正向成長!
#陽光種子職能治療所
#童心職能治療所
#童心語言治療所
童心語言治療所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 #油畫展 #劉彥沂專訪
這集除了專訪藝術家劉彥沂外,還邀請到 #金車文藝中心藝術督導楊雅涵,來介紹劉彥沂。
▲藉由畫中人,將真實與生活最直接地轉譯在藝術裡
▲藝術家劉彥沂以人物作為畫中主角,並呈現人在自然狀態下的樣貌,藉由自我的感受,畫出對畫中人的情感及畫中人本身的感受,讓人物不單只是呈現出「人」這個外在形象,而是表現出「人的某種內在真實」。
▲從小成長於充滿藝術氣息的陶瓷之都「鶯歌」
在充滿藝術氣息的陶瓷之都「鶯歌」出生的劉彥沂,從小就在藝術相關事物的環境中成長,而對藝術有著濃厚興趣的父母,則都從事陶藝相關的工作,所以父母的工作室就成了劉彥沂小時候玩耍的好地方,爸媽可能在忙著趕工陶藝作品,劉彥沂就在一旁一起捏土、燒窯,因此在這樣藝文資源豐富的環境下,便培養了她對藝術的興趣與熱愛。
▲求學時期對於〝藝術〞以及〝人〞的喜愛萌芽
雖然求學時期不是就讀與藝術相關的學校,但依舊喜歡畫圖或手工藝等活動,而大學時期所念的兒童心理與諮商輔導也是劉彥沂喜歡且感興趣的事物,出社會後接觸了許多不同領域的工作,不論是兒童美術還是工藝木雕等等的經歷,同時也漸漸開始發現與人相處的有趣之處,也讓劉彥沂內心更加渴望從事藝術相關的工作,與父母再三商量後,決定回到家中,走向陶藝工作的道路。
在家幫忙陶藝工作上手後,也累積了自己的訂單和客人,並培養出生存的能力,漸漸穩定的生活讓劉彥沂希望有機會學習更多新的事物,至畫室學習時接觸到了油畫這項媒材,在學習的過程中讓她感受到自己內在的改變與對於繪畫的熱愛,因此便越來越想深究藝術的意義與所帶來的感動,因此進入了台藝大美術系碩士在職專班就讀。
▲新生活新感受,第一步是將自己變成畫筆下的主角
在台藝大的生活令劉彥沂興奮不已、新鮮感十足,在環境、課程與身邊人們的刺激下,總是有著許許多多的想法想要創作,而研究所教授也以更深沉卻又自由的方式來與劉彥沂對談,教授建議劉彥沂可以將自己最想畫的題材當作作品的主角,一開始她選擇了畫自己,將自己變成畫筆下的主角,這過程好似一種自我治療與發洩,並且在教授的提議下也同時創作著以表達自我內心世界為主的風景畫作品,慢慢地,這樣的方式讓劉彥沂的心更加穩定平和,在畫畫的過程中是一種反思,不論是人生或者是作品,也從此刻開始,劉彥沂對於〝人〞這樣的題材產生興趣,並創作了一系列以人為主的作品。
▲人,透過社會經驗累積,來瞭解人
喜歡人,是因為覺得人很有趣,劉彥沂覺得我們人雖然會將外表表現出我們想要表達的模樣,但其實內在又是完全不同且隱密的一個世界,而隨著時間、空間的變化,人心也會跟著改變,與風景不同的是,人可以與人連結,並藉由油畫作品產生聯想,畫面中的人物是否有怎樣的故事與情感。
作為人類,我們用所有的感官來感覺、了解世界,用視覺為前導,來引領其他感官解讀世界,並在各種感官、環境與各種生物之間的作用下,得到屬於自己的經驗,而這些經驗在人生的過程中不斷地累積,構成不同的自我,但過程中必定包含了與他人相同或是相近的經驗與感受,使得我們對事物有了相近的判斷解讀標準,這些便影響了我們所身處的這個社會中的價值觀、行為與文化。
▲藉由畫中人,表達人的某種內在真實
因此人們懂得透過肢體語言、外在形像、冷暖色調等,來判斷其他人所想要表達的情感及其中的含意,但人類隨著成長也漸漸學會透過外在行為來掩飾內心深處真正的情感與想法,不再像孩提時那樣地直接、坦率,人們卻常不經意地藉由某些細微的表情動作,流露出自己的內在狀態而不自知,因此劉彥沂想呈現人在自然樣貌下的真實,並運用畫製他人的方式使藝術家成為旁觀者,藉由自我的感受,畫出對畫中人的情感及畫中人本身的感受,讓觀看者能從中感受到真實,讓人物的表現上不單只是呈現「人」這個外在形象,而是在當中表現出「人的某種內在真實」。
▲藉由畫布空間,將生活最直接地轉譯在藝術裡
而作品中的空間也不只是單純的空間呈現,它所代表的是某種心靈空間,屬於畫中人的心靈空間、屬於藝術家劉彥沂的心靈空間,亦或可能同時屬於觀看者的心靈空間,劉彥沂所想表達的便是內在的真實呈現,而這也連結起藝術家與觀看者之間的橋梁,這橋梁正是來自於兩者間相似或共同的生命經驗。或許正如英國藝術家盧西安‧弗洛依德在他所寫的一篇主題為「將生活最直接地轉譯在藝術裡」的文章中提過:「一幅能打動人心的畫作不只是讓我們聯想到生活,而是本身必須要擁有生命力,能夠反應出生活的某些層面。」
在創作的過程中,劉彥沂覺得真正重要的是要回歸到自身所想要表達與追求的,因此對目前的她來說,真正想追求的便是人們對自己作品的「感動」與「共鳴」,就如同當初劉彥沂也會因某些作品而感動落淚、激動不已,進而促使她踏上創作之路,並且也在創作的過程中不斷地磨練,以期望作品亦能感動觀看者,以獲得共鳴。(文:金車文藝中心)
劉彥沂學歷:2013-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系碩士
童心語言治療所 在 言語治療:親子互動溝通技巧(延伸和重述句子) - YouTube 的八卦
... 童心 同行特殊教育需要兒童全方位支援計劃#言語治療#SEN # ... 兒童言語失用症的特徵與引導方法|思比 語言治療所. 思比 語言治療所 •1.5K ... ... <看更多>
童心語言治療所 在 言語治療:親子溝通互動技巧(模仿和擴充句子) - YouTube 的八卦
... 童心 同行特殊教育需要兒童全方位支援計劃#言語 治療 #SEN # ... 香港專業言語 治療所 •337 views · 7:05 · Go to channel. 【S File】言語 治療 大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