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人,卻要做神的決定」:司法精神醫學的鑑定與治療
社會大眾常將精神障礙者的犯罪事件汙名化,認為只要患有精神病,犯案都能脫罪,但其實司法精神鑑定具有非常嚴謹的過程。
每一次社會發生精神障礙者的犯罪事件,大眾對於司法審判都有自己的期待。然而,瘋狂與理智的分界線到底在哪裡?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衛福部嘉南療養院成癮暨司法精神醫學中心李俊宏主任」舉了一個有趣的例子。假設今天火車站發生一起事故,某甲將某乙推下月台。依據直覺,我們會直接認為某甲就是罪犯。然而,今天如果:
1.某甲是思覺失調症患者,在他心目中,某乙是加害他的人。
2.某甲是失智症者,他認定某乙與自己的太太私通,所以動手推人。
3.某甲和某乙都是幼童,在月台玩耍時,一個小孩將另一個推下去。
假如你是法官或未來的國民法官,會怎麼判呢?
■精神疾患案件中的醫學鑑定
在類似案件的審判中,司法精神醫學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司法精神醫學是以醫學角度判斷個案在案發當時的精神狀態,並提供法院相關證據做為參考,就是一般俗稱的司法精神鑑定。此外,司法精神醫學醫師也會提供精障犯罪者的各式醫療服務,特別是針對法院要求的強制治療,甚至是出院之後的社區居家治療,希望能夠改善病患的病況,減少因為病情復發,而導致再犯的可能性。
近年來不少人討論的「思覺失調症」,在過去稱為「精神分裂症」,與失智症一樣,許多醫學影像研究都證實這是一種腦損傷疾病。而在醫學發達、一切可憑科學證據說話的今日,醫師能透過各式檢測與評估,去查驗嫌犯是否裝病。
李俊宏主任提出台灣過去曾做的調查,對犯罪者使用測謊器結果與法庭裁判的一致性,地方法院大約75%,高等法院則約71%;精神科醫師針對重症精神疾病的診斷,與法庭的一致性高於測謊器,均可達90%以上。
當然,司法精神鑑定絕不是一位醫師說了就算。從1950年代台大醫院開始導入司法精神鑑定以來,每一次的司法精神鑑定團隊,包括醫師、社工師、心理師,會經過三方專業判斷之後,找出科學性的解釋。如果在過程中發現有必要進行較長時間的觀察,就會啟動「留置鑑定」,將個案留在醫院觀察一週左右,讓鑑定程序更為完善。
■不是只要有患病,殺人就不用負責
▸只要患有精神病,犯案就都能脫罪嗎?
這是大眾最關心的另一個問題。根據台灣過去的調查,真正能夠達到法律免刑要件的個案,大約只有4%左右,也就是約有96%的個案必須要負一部分刑責。法律不是不處罰精神病患,就算嫌犯本身有精神問題,也必須要確認他在案發當下的辨識能力和控制能力都明顯缺乏,才符合免刑要件。
■犯案後的治療與支持
▸另外也有不少人會問,如果判決之後個案又回到社會,會造成社會安全問題嗎?
我國目前針對精障犯罪者的治療叫做「監護處分」,屬於強制性治療。以嘉南療養院為例,個案會先被安排到急性病房,給予急性精神症狀的治療,如果有自傷傷人等比較強烈衝動的個案,會轉到精神科的加護病房,待其穩定下來之後,再轉到復健病房。
復健期間,醫師會與個案培養長期的醫病關係,除了重建他的病識感之外,也希望能協助他在這個不幸事件中振作起來。因為精神科醫師可能是個案生命中,少數幾個願意坐下來好好聽他說話的人。
■不再汙名化,讓需要治療的人都得到治療
▸根據美國統計,所有的暴力事件當中,約4%與精神疾病相關。這代表有高達96%的暴力事件,是由一般健康人所犯。
▸又根據國外的醫學期刊《柳葉刀》報導,9,125位思覺失調症患者當中,542人有犯罪行為,若持續使用精神科藥物治療,再犯的比例只有未治療者的65%。
▸也就是說,並不是所有思覺失調症患者都會傷人,而對於有暴力行為的患者,只要能夠接受穩定的治療,是可以預防因為疾病症狀所造成的犯罪行為的。【註1】
■精神病患犯罪率,未高於一般人
針對多起隨機傷人事件,外界推測與異常有關。「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楊添圍院長指出,根據國內外研究統計,接受規則治療的精神病患者,出現暴力及犯罪行為的機率並未高於一般人,而缺乏病識感,又沒有規則就醫或中斷治療的病患,確實有較高的危險性。
■精神疾病治療需多管齊下
楊添圍院長強調,精神障礙者須接受規則、長期治療,減少急性精神病症狀,如幻聽、妄想、混亂行為及個人能力缺損,尤其在社會壓力遽增,又缺乏家庭與社會支持的環境時,患者病情容易惡化,更需要及時、有效的精神醫療及社區介入,透過藥物治療、心理治療、社會心理支持多管齊下,是維持病情穩定的唯一方法。
■精神科居家治療,助穩定病情
楊添圍院長呼籲,若有藥物順從性不佳、無法規則治療的精神疾病病患,親朋好友應立即尋求精神醫療專業協助,除了常規門診追蹤外,還有居家治療、精神科緊急醫療等可在社區中進行的精神醫療模式,以增加治療強度。【註2】
■根據統計,有高達7成的思覺失調症患者沒有病識感,該如何鼓勵他們接受治療?
「衛福部嘉南療養院成癮暨司法精神醫學中心李俊宏主任」建議,除了親友的關懷與體諒,或者以健康檢查為由,協助病患就醫,最重要的是社會大眾要對病友保持平常心。
唯有在重視精神健康的環境下,才能讓病友在疾病發作初期,甚至是開始有壓力時,就能尋求專業協助,避免精神疾病發生。精神健康就是國家的安全基礎,希望我們能早日停止對精神疾病的污名化,讓我們的社會多一點同理心與平常心,再也不要發生令人遺憾的社會悲劇【註1】。
【Reference】
大愛電視 DaAi TV《人文講堂》節目:
〈司法與精神醫學:瘋狂和理智的分界線〉- 李俊宏主任
李俊宏,現任衛生福利部嘉南療養院成癮暨司法精神醫學中心主任,從事司法精神醫療相關業務多年,除了司法精神鑑定(民事、刑事)之外,亦從事司法強制治療(藥癮、酒癮、家暴、性侵害、監護處分等)十餘年,目前每週均有司法精神鑑定與門診、住院強制治療業務。他呼籲大眾,要對身邊的精障朋友保持平常心,只要他們能夠持續就醫,病情就可以維持穩定,這才是從最根本解決社會悲劇的方法。
https://youtu.be/polMLyqeWHg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精神病人社區照顧需求探討及評估」
▸落實以復元為導向的社區精神醫療照護:精神病人社區化照護是世界趨勢,也是近年來重大的精神醫療政策。國家衛生研究院曾為此開過三次論壇研討會(胡海國, 2002, 2003, 2004)。這十多年來在精神病人社區照護上增設了許多住宿型精神復健機構、日間型精神復健機構、精神護理之家,開辦許多職業訓練、就業輔導、支持性與庇護性就業,也增聘了社區關懷訪視員,期望在離開醫院後能有後續社區的追蹤關懷服務。
▸ https://forum.nhri.edu.tw/book-108-5/
1. 來源
➤➤資料
∎【註1】
獨立評論在天下「我們是人,卻要做神的決定」- 司法精神醫學的鑑定與治療:https://bit.ly/2JoBDfZ
主講:「衛福部嘉南療養院成癮暨司法精神醫學中心」李俊宏主任
https://www.cnpc.mohw.gov.tw/index.php?func=team&pid=90
∎【註2】
健康醫療網-「精神異常惹禍? 隨機傷人恐是模仿效應」:https://bit.ly/33t6lvD
➤➤照片
∎【註1】
∎(3Q 陳柏惟)「完整司法精神狀態評估過程」:https://bit.ly/2HTvcku
刑事訴訟法》第 294 條:「被告心神喪失者,應於其回復以前停止審判。被告因疾病不能到庭者,應於其能到庭以前停止審判。」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心理及口腔健康司 #司法精神醫學 #司法精神鑑定 #精神疾病汙名化 #李俊宏 #思覺失調症 #精神分裂症 #楊添圍
署立嘉南療養院成癮暨司法精神醫學中心 /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 / 衛生福利部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日間型精神復健機構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八卦
根據 衛生福利部心口司2017年第三季的統計,目前台灣地區約有12萬5,527人持有精神障礙手冊。根據衛生福利部2017年6月的資料,全台服務精神障礙患者的醫療機構或復健單位,名額只有3萬3,913,只有約1/4的精神障礙者能進入。而其中,能幫助病患與社區生活連結的社區式機構「住宿型精神復健機構」和「日間型精神復健機構」,兩者相加也只有9,000多床,12萬精神障礙患者只有7%有可能進入。(資料來源: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http://bit.ly/2IUEpE3 )
衛福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長諶立中坦承「精神病患安置去機構化是台灣的目標,也是理想,但若缺乏全民共識,落實上還是有一定難度。」,目前國內慢性精神病的醫療模式,仍處在機構化與去機構化之間。部立玉里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孔繁錦也說,因社區民眾乃至於家屬對患者的接納度仍有待提升,國內機構中慢性精神病患每年得以出院回家的比例,還不到千分之一。(資料來源: 風傳媒http://bit.ly/2vgKBV5 )
身心障礙者前立法委員楊玉欣表示,目前去機構化、社區化是國際精神醫療及照顧服務的主流發展趨勢,主要原因在於,精神疾病患者容易因長期住院,過度依賴醫療機構相對封閉的環境,導致其人際溝通、社會功能與復健潛能日益縮減,反而會讓病患難以回歸一般生活環境。(資料來源: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 http://bit.ly/2IUEpE3 )
國內精神病人社區化照護政策實施至今已二十多年,有必要針對服務現況(含精神照護設施、人力等資源)、政策措施與其未來發展,進行整體面及全面性之檢視及探討,並藉論壇交流意見,蒐集了解目前精神病人社區照顧(含醫療、復健、社會福利及長照等層面)需求之政策性建議及推估其服務趨勢,俾及早規劃及佈建多元且完善之精神病人居家式或社區式照顧服務體系,支持病人於社區妥適生活。(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107年議題「精神病人社區照顧需求探討及評估」,計畫召集人:賴德仁,資料來源: http://bit.ly/2IY9RkF )
【Reference】
1.資料來源: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 /風傳媒
2.圖片來源: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 http://bit.ly/2IUEpE3
3.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107年議題「精神病人社區照顧需求探討及評估」,計畫召集人:賴德仁,資料來源: http://bit.ly/2IY9RkF
4.國衛院論壇出版品書架,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forum.nhri.org.tw/book/
購買資訊:
>> 國家衛生研究院 (National Health Research Institutes) (http://book.nhri.org.tw )
>> 國家書店(https://goo.gl/jweQNK )
>> 五南圖書 教育/傳播網 (https://goo.gl/NCt2n5 )
(更多論壇出版品詳-- http://book.nhri.org.tw/ )
#國衛院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健保署 #中央健康保險署 #五南圖書 #國家書店 #五南網路書店 #衛福部心理及口腔健康 #司長諶立中 #精神障礙 #精神病患
日間型精神復健機構 在 蔣月惠縣議員服務專區 Facebook 八卦
感謝!!!103年12月19日-104年3月25日捐款贊助人關懷羅騰園!月惠感恩您! — 在大洲里三十二之十號羅騰園之家(並核對是否有遺漏的)
2015年3月29日 9:20
103年12月19日-104年3月25日收支明細表本會曾遭詐騙集團的騷擾,為避免引起有心人顗覦,96年7月起,會訊不再公開收支明細帳,想了解收支明細帳的捐款人或團體,勞煩親自到協會查詢。
※104年01~03月總收入1,231,817:-總支出:1,370,233=透支:-138,416
(104年1月起蔣月惠每月實領薪水60,000元,全數捐給羅騰園殘障協會推展事工之用,以彌補募款之困難)
※支出略項目:薪資、年終獎金一個半月,勞健保費、老師鐘點費、學員交通補助、醫藥費、伙食費、電費、電話費、文宣費、修繕費、租金、設備、活動支出費、低收奶粉、尿布、小茹學雜費,鋼琴,數學,英文家教費、恩净學雜費語言治療費,劃撥手續費、日常用品、水費、郵電費、雜費、文具費、立案基金、失業子女教育學費補助、貧戶醫療補助、貧戶瓦斯費、比賽獎金、全勤獎金、獎學金、院生註冊費、義賣材料成本等。
※羅騰園3D列表機設備五台×62,475=312,375元
(羅騰園一台102/1l、103/5、佳冬國小103/1、12志工皓二台103/2、志工華一台103/5)
※羅騰園手提電腦30,000元(103/1)
※所有經費羅騰園自籌(沒有任何單位補助)
※善心人士所贈物資分享社區低收戶、公益團體。
※103年01~12月總收入:3,963,481-總支出:4,766,363=透支:-802,882
※(含4月至12月18日止:1號縣議員蔣月惠拜票總收入517,182元,募一元入議員總共金額:5,240元,街頭拜票總共金額:154,700元(含11/12火車站善心人士一仟元),贊助選舉經費總共金額:353,760元:吳智玲10,000、陳仁智1,000、黃明蒼20,000、林素珍5,000、陳蔡玉娣20,000、陳縈莉5,000(11/3台芬朋友)、11/10陳素綿2,000、11/20楊家淳5,000、11/24吳智慧4,000、徐麗珠1,000、11/3盧秀鳳10,000、11/8許秀香2,000、11/30陳偉仁3,000(謝票收入)、11/30黃永志2,000(謝票收入)、12/18蔣月惠選議員補助款143,760、蔣月惠選議員保證金120,000)
※102年01~12月總收入:3,757,098-總支出:4,734,111=透支:-977,013
※101年01~12月總收入:3,543,096-總支出:4,030,979=透支:-487,883元(含被開罰款六萬元)
※100年01~12月總收入:4,449,847-總支出:4,277,112=結餘:172,735元
※099年01~12月總收入:3,741,674-總支出:4,429,102=透支:-687,428元(含搬新家設無障礙設施設備)
※098年01~12月總收入:4,035,924-總支出:3,939,408=結餘:96,516元
※097年01~12月總收入:5,918,345-總支出:6,777,247=透支:-858,902(含購屏東才藝教室三佰壹拾萬與改建無障礙設施)
※(97年透支:-858,902-98年結餘:96,516=-762,386+99年透支:-687,428=透支:-1,449,814-100年結餘:172,735=透支:-1,277,079)
104.1月份捐款明細:總額:577,101元 -414,836=162.265
103.12/18~104.1/31
李英圳100、林家和100、林鈺容100、呂美蘭100、陳俊志100、陳俊宏100、善心人士2﹐000、黃子清100、陳振山100、藍小玲100、吳佳音100、陳耿民100、陳右軒100、冷凍櫃賣款1﹐200、衛生紙賣款80、方振興1﹐000、三和藥局10﹐000、陳倍萱1﹐000、黃慶益.黃慶鐘.黃李綉.陳櫻方.陳彥賓700、雪霸國家公園-劉金龍1﹐500、衛生紙賣款160、吳肪旌3﹐000、二手衣物賣款217、小蕃茄賣款200、無名氏5﹐000、小蕃茄賣款400、詹月英1﹐000、陳佳君500、陳葉含笑500、國航科技有限公司3﹐000、林淑華10﹐000、楊淑妃2﹐000、林金利500、孫連億200、孫黃素英200、紫竹軒10﹐000、郭主恩1﹐500、吳甜1﹐000、江明賢600、張仁傑200、于寶麟2﹐000、李虹震2﹐000、張瑞貞1﹐000、紫微帝君慈善會3﹐132、陳乃瑜300、陳義杰300、陳宥澄300、陳臆全300、陳玉婷500、陳玉婷500、朱錦香1﹐000、張檢山500、楊慎500、莊鈴珠500、蕭秀鳳10﹐000、鄭月圓100、第40期結業樂捐箱3﹐610、徐凱3﹐000、陳韋銘200、孫震南4﹐000、蔣月惠4﹐000、洪美芬2﹐500、鍾貴馨2﹐000、陳素春10﹐000、自由路薑母鴨11﹐000、吳福明1﹐000、林素娥1﹐000、吳蘭香12﹐000、賴鳳嬌2﹐500、曾顯榮2﹐500、高秋林1﹐000、保持潔公司1﹐000、朱昌仁200、陳裕叡3﹐600、王仁宏1﹐000、孔素玲500、謝秀玉500、廖奕昌200、黃美玉500、林世源全家福2﹐000、小蕃茄賣款150、小番茄賣款150、吳岱玲200、小番茄賣款200、小蕃茄賣款1﹐300、曾淑娟2﹐000、白米賣款4﹐200、小番茄賣款100、侯宇翰5﹐000、12/22中正路.瑞光路(白菜1200)1﹐200、白米賣款200、陳麗美100、王淑梅100、蔣月惠2﹐838、陳勇壯143、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屏東民和教會10﹐000、蔡漢翔3﹐000、張宏銘2﹐000、張曼屏1﹐500、李慧嬋1﹐000、吳順男35﹐000、涂淑仁.涂昱騰.涂張秋英5﹐000、蔡佳真3﹐000、孫培中2﹐000、1/5環保公園前路口(3D藝品400)400、1/6屏東高中前路口(衣服700.袋子500)1﹐200、1/7屏東醫院前路口(手工皂500.3D藝品900)1﹐400、衛生紙賣款160、陳瑾茵2﹐000、蔣月惠賣手工香皂.鑰匙和.衛生紙(1/8鶴聲國小路口)1﹐274、蔣月惠賣3D藝術品(1/9和生市場路口)1﹐200、白米賣款1﹐500、衛生紙賣款80、衛生紙賣款2﹐400、佳冬國小6﹐600、李文詳.楊翠英300、錦旺空壓機機械行1﹐000、易靜秋888、孫黃素英200、楊詠媗10﹐000、宋和成3﹐000、陳燈城1﹐000、邱文和500、李信德500、陳兆宏300、邱炬峰200、李佳縈1﹐000、蔡貴美500、陳葉含笑500、陳佳君500、李英圳100、林家和100、林湘芸100、呂美蘭100、陳俊志100、陳俊宏100、黃子清100、陳振山100、劉倩100、吳佳音100、陳耿民100、陳右軒100、傅滿龍.傅士豪.傅士銘.王麗雪2﹐000、葉永書1﹐000、賈世傑1﹐000、葉素菁1﹐000、陳素俞500、陳冠良2﹐000、翁琇堂1﹐000、廖莊六妹1﹐000、許啟昌200、謝宜樺3﹐000、賴煌裕3﹐000、1/11蔣月惠和生市場賣3D藝品1﹐000、1/13蔣月惠大連路.廣東路賣3D藝品600、燁輝企業5﹐000、蔡宗霖3﹐000、國航科技有限公司3﹐000、郭昆澤300、蔡賀水月300、洪秀珠200、江淑熹1﹐000、程威博500、吳久美200、吳婉麗200、顏培峻3﹐000、何樹滋10﹐000、林裕隆.林鍾毓慧3﹐000、胡奇1﹐500、陳明哲1﹐000、黃思維1﹐000、黃淑秋1﹐000、陳建閩300、潘朝松300、蘇惠煌300、謝佳琳2﹐000、謝佳琦2﹐000、1/14蔣月惠大連路.廣東路賣3D藝品1﹐800、1/15蔣月惠忠孝路.自由路賣3D藝術品150、謝光明500、洪樹勳4﹐000、許家祥2﹐000、李欽若1﹐200、黃昇得.陳玉玲.黃兆毅.黃筱紜1﹐000、邱修文600、余琳木.余彭梅.余信彰300、林秋文100、邱菊英100、丁慶志10﹐000、1/18和生市場(3D藝品300)300、三和藥局1﹐000、私立希望日間型精神復健機構500、1/20春聯義賣樂捐箱1﹐050、許乃文1﹐000、謝正芳500、郭承軒556、翁巧芸1﹐000、游蘇桂花500、1/21火車站前路口(小蕃茄2850.衣服150)3﹐000、陳玉茹學校午餐退費4﹐000、徐士傑500、愛心人士(買米)200、善心人士220、王怡人30﹐000、蕭玉桂1﹐000、孫黃素英200、陳玉燕3﹐000、白米賣款700、1/22春聯義賣樂捐箱708、蕭秀鳳500、金泉里樂捐箱1﹐716、郭美惠3﹐000、回收油賣款240、董玉環5﹐000、李明任2﹐000、劉建志.武翠鶯1﹐000、劉建宏.李金玲1﹐000、黃宜珍1﹐000、吳品盛1﹐000、白米賣款1﹐400、1/25春聯義賣款570、葉碧雲1﹐000、中華電信屏東營運處(鄭玉美500、陳文慶500、鄭順慶500、胡美珠500、葉崑鎮500、鄭秋香500、謝文亮500、薛正昌1﹐000、曾英寶500、韓有恆500、吳秋隆500、詹清鑑100、邱麗香300、張朝慶300、詹翔森100、曾光松500、洪譽軒2﹐000、林忠和2﹐000、張素認500、陳海齊2﹐000、李建成500、張志文500、謝玉坤500、鄒東燁500、黃耀興100、傅權爐100、黃世亮500、林永岳500、呂銀瓶200、潘虹達200、鄭惠雀500、王達富1﹐000、蕭天正1﹐000、張瑞貞500、周守忠500、陳美靜200、許美霜500、吳昱儒500、楊家淳1﹐000、劉原良1﹐000、李玉如1﹐000、李妙芳1﹐000、陳登春200、林嘉芳200、林盈在100、徐進和200、夏阿平200、徐俊平200、鄭萬泉100、李青玲100、洪玉娟200、黃如珍200、高士珍200、陳明頓2﹐000、鄭慶全500、蘇世旭500、李三俊500、陳如玲500、李麗芳500、林美智500、洪淑珍500、曾森錢500、洪素麗1﹐000、盧湘卉2﹐000、陳妙珠500、賴莉真500、謝阿秀1﹐000、陳水蓮1﹐000、傅秀英5﹐000、洪如壎1﹐000、呂家蓉1﹐000、李寄生1﹐000、黃金源500、郭凱群500、楊海萍500、李銀桂1﹐000、鄭惠文1﹐000、盧秀美1﹐000、蔡秋芬500、鍾鴻萍500、陳淑紅3﹐000、蔡月治1﹐000、陳桂莊500、簡清潭500、林水龍100、盧清波100、王崇富100、余美英100、鍾淑娟100、陳寶貴100、蘇清河100、陳正明100、王崑龍100、曾丰貞100、余文福100、周春霖100、錢俊元100、李秀惠100、劉朝陽500、莊煜燐100、王水來100、李紹宗500、黃任臣1﹐000、潘建泰500、林兆達500、郭文瑞100、鄭琇予100、鄭光甫100、陳耀宗100、李德銘100、徐裕峰100、林瑞成100、陳慶錄100、陳豐明100、許顯星500、張月慈500、林家輝500、王光順500、潘傾振100、陳國強100、蔡尚宏100、洪水樹100、李國鐘100、王朝受100、曾清涼200、張偉200、陳雲明100、沈瑞益100、蔡瑞榮100、陳志勇100、吳耀堃100、葉榮順100、李克豐500、陳明鴻1﹐000、林逢雨200、郭文瑞200、蔡樹發200、劉永華500、陳明育500、張信文500、陳炳棍1﹐000、李基隆1﹐000、鄭清榮1﹐000、徐景煌500、鄭銀勝100、鍾炘翰500、鍾旭達100、張文宏100、李明雄1﹐000、李春福500、陳美富500、許基萬1﹐000)、許秀娥1﹐000、蔣月惠賣棗子(1/27中正路.自由路口)1﹐200、吉他賣款100、棗子義賣750、蔡亨原暨朋友義賣水餃款8﹐600、資源回收品賣款2﹐325、李虹震2﹐000、1/30和生市場義賣634、簡炎龍3﹐000、潘財福3﹐000、簡信安2﹐000、蔡清金2﹐000、簡瑞妍2﹐000、簡士誠1﹐000、簡福來1﹐000、趙明仁1﹐000、林清水500、簡余秦500、陳張梅300、施鴻娟36﹐000、陳佳侯5﹐000、高秋林1﹐000、歐秉豐1﹐000、陳明哲1﹐000、張佩瑜300、洪永興1﹐000、李仲秋600、林金利500。
104.2月份捐款明細: 總額:344,902元 -560349=-215,447
104.2/1~104.2/28
梁杏村10﹐000、黃馥玲5﹐000、善心人士2﹐000、賴鳳嬌2﹐500、曾顯榮2﹐500、熊吳月梅1﹐000、王汝玲200、郭主恩1﹐500、保持潔公司1﹐000、邱龍湖500、蘇宥熒1﹐000、資源回收賣款400、春聯義賣(2/2復興教會)2﹐184、陳素真500、2/3大連路.廣東路(棗子1000.衛生紙400)1﹐400、李曉棠1﹐000、朱桃西1﹐000、張榮壽500、孫莉蓁500、朱昌仁200、姜雅淵10﹐000、鍾春道3﹐000、溫明華1﹐000、黃豐堃.林素合800、陳碧華3﹐000、陳倍萱1﹐000、李慧嬋2﹐000、黃世瑜1﹐000、孫黃素英200、邱炬峰200、蘇婉婷500、春聯義賣(2/6多那之路口)1﹐060、蔣月惠賣3D藝術品(3/6中正路多那之路口)1﹐200、葉永書1﹐000、田興進1﹐000、陳信彰1﹐000、張絢幃600、陳文盡600、資源回收品賣款390、蔡瑞隆1﹐000、李玉英600、林佳芳600、張仁鳳600、屏東縣三媽功德會6﹐000、黃彥綾2﹐000、陳麗美100、王淑梅100、黃耀宗3﹐000、黃耀宗10﹐000、江秋靜2﹐000、陳葉含笑500、陳佳君500、蔡賀水月300、賈世傑1﹐000、黃素霞1﹐000、邱文和500、劉瀚中200、江朝偉365、蔣月惠60﹐000(1月份薪水)、林玉龍.林璟寬3﹐000、周碧華2﹐000、吳亞益2﹐000、張添財1﹐000、王勝瑤1﹐000、陳桂莊1﹐000、王素碧600、宋亦璋500、蘇惠煌300、李建中200、張欣榮200、白米賣款3﹐500、李文詳.楊翠英300、三和藥局6﹐000、顏培峻3﹐000、陳素俞500、陳曉珍300、陳兆宏300、吳婉麗.曾翊展200、李英圳100、林家和100、林湘芸100、呂美蘭100、陳俊宏100、陳俊志100、黃子清100、陳振山100、陳麗花100、劉璇100、吳佳音100、陳耿民100、陳右軒100、報廢棄車回收金(YL3957)10﹐957、黃金隆500、2/14~15台糖設攤收入1﹐491、蔣月惠賣3D藝術品(2/10和生市場)110、蔣月惠賣3D藝術品(2/15和生市場)331、雪恩直排輪代繳款3﹐500、白米賣款500、胡奇1﹐500、張正吉1﹐000、陳素春5﹐000、 二手物品賣款745、黃素珍2﹐300、洪樹勳4﹐000、黃瀅權6﹐000、 自由樂捐箱580、春聯賣款(2/17和生路口)1﹐560、謝郭珠西1﹐000、蔣月惠賣3D藝術品(2/17和生市場路口)878、蔣月惠賣3D藝術品(2/18和生市場)2﹐035、善心人士800、徐士傑1000、呂秀芬6﹐000、蔡嘉宸1﹐000、蔡秀芬500、王程誼300、彭毅志1﹐200、院生過年紅包500、院生過年紅包500、李萬來5﹐000、國航科技有限公司3﹐000、鄭富榮3﹐000、宋和成3﹐000、許進財.邱鳳英.許惠青.許忻瑜2﹐000、李佳縈1﹐000、孫連億800、王瓊微200、王心怡200、許啟昌200、陳振祥2﹐000、志誠機車行2﹐000、陳明哲1﹐000、吳品盛1﹐000、廖莊六妹1﹐000、潘朝松500、陳品嘉300、廖奕翔200、蔣月惠賣3D藝術品(2/20和生市場)127、青菜賣款100、沈秋娟200、蔣月惠賣3D藝術品(2/22和生路.建南路口)120、青島街文創市集350、周秋麗1﹐000、白米義賣1﹐000、謝清祥5﹐000、方輝煌2﹐000、電腦袋子200、武滿吉2﹐000、藍楷雯5﹐000、藍尹辰5﹐000、衛生紙賣款160、春聯賣款(復興教會樂捐箱)459、王怡人30﹐000、鄭金止5﹐000、黃淑秋2﹐000、吳甜1﹐000、蔡貴美500、戴家祥300、張雅筑5﹐000、蕭靜芬3﹐000、李欽若1﹐200、李信德500、高秋林1﹐000、邱修文600、余信彰.余琳木.余彭梅300、林秋文100、黃淑慎3﹐000、盧明宏2﹐000、賴彩碧1﹐000、謝晉貴500、白米賣款1﹐000。
104.03.01-104.03.25捐款明細:總額309,814 -395,048=-85,234
黃慧琳30﹐000、邱惠芸45、吳忠諺10﹐000、善心人士2﹐000、潘怡君3﹐600、趙甦成6﹐000、許淑華5﹐000、王政逵.王亭懿3﹐000、無名氏1﹐000、陳燈城1﹐000、黃智慧600、陳麗美100、王淑梅100、善心人士20﹐000、善心人士1﹐000、黃素珍2﹐000、吳東旭10﹐000、黃麗琴10﹐000、陳倍萱1﹐000、孫黃素英200、孫連億200、張家華1﹐000、黃惠沅1﹐000、孫連億300、洪淑貞200、洪秀珠200、周憶愷.周昌源1﹐000、衛生紙賣款2﹐400、紫竹軒(蔡瑞昌全家.梁勝修全家.蘇美菁.美久耐眼鏡行.丰家良全家.蘇彥文全家.彭双魁全家.李安堯全家.李朝賓全家.李孔鈺全家)5﹐000、邱呈瑞1﹐000、溫鳳美1﹐000、林淑華10﹐000、翁巧芸1﹐000、葉素菁1﹐000、朱昌仁300、曾顯榮2﹐500、賴鳳嬌2﹐500、李胡麗雲1﹐000、黃淑貞1﹐000、錦旺空壓機機械行1﹐000、劉志賢500、陳葉含笑500、陳佳君500、林志達500、孫連億300、蘇惠煌300、孫黃素英200、邱炬峰200、陳玟臻200、陳明哲1﹐000、許盟珠1﹐000、陳台生500、茶銘殿300、賴煌裕3﹐000、李虹震2﹐000、林家銘2﹐000、李碧玲500、愛心人士3﹐000、汽車保險退款(YL3957)1﹐406、李文詳.楊翠英300、魏福茂5﹐000、廖莊六妹1﹐000、蔡嘉宸300、杜珮綺200、吳婉麗.曾翊展200、宋和成3﹐000、保持潔公司1﹐000、邱文和600、張佩瑜300、李英圳100、林家和100、林湘芸100、呂美蘭100、陳俊宏100、陳俊志100、黃子清100、陳振山100、陳麗花100、劉騰駿100、吳佳音100、陳耿民100、陳右軒100、方勸2000、賴美月1﹐000、賈世傑1﹐000、陳素俞500、陳建閩300、三和藥局1﹐000、蕭秀鳳5﹐000、劉哲瑋1﹐000、顏培峻3﹐000、黃淑秋1﹐000、黃昇得.陳玉玲.黃兆毅.黃筱紜1﹐000、胡奇1﹐500、高秋林1﹐000、喜來登美顏1﹐000、善心人士500、林來1﹐000、白米賣款100、國航科技有限公司3﹐000、陳明哲1﹐000、鄭瑋祺500、蔡貴美500、黃慶益.黃李綉.黃瀛生.陳櫻方.陳彥賓500、許啟昌200、許美娥200、翁巧芸1﹐000、葉永書1﹐000、潘朝松200、蔣月惠60﹐000(縣議員2月份薪資)、衛生紙賣款80、曾美華18﹐000、林素妃10﹐000、孫黃素英200、孫連億200、善心人士500、資源回收品賣款360、劉建宏200、君牧塑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600、3/22自由路.民生路-善心人士300、3/19中山路.民族路(衛生紙80)80、3/19中山路.民族路-善心人士100、3/20自由路.民生路(衛生紙500)500、3/21自由路.民生路-善心人士100、北區市場善心人士406、二手衣物賣款437、蕭妙雀1﹐000、李信德500、羅清德1﹐000、曾榮意1﹐000、張正輝2﹐000、洪偉成1﹐000、楊博雅1﹐000、于寶麟1﹐000、林積賢1﹐500、孫莉蓁400。
104年1~3月物資捐贈明細: 103/12/20~3/25 吳秋平(物資)、張慈敏(物資)、辛明純(二手腳踏車1部)、楊欣穎(二手衣物)、鍾秀英(LCD17吋螢幕1台)、善心人士(二手衣物1袋)、游先生(二手衣物.書籍各1袋)、悟心社從善堂(1/9.2/5.3/6供品各1批)、陳金雪(南瓜1批)、葉亭佳(二手衣物1批)、徐先生(中古電視機1台.日用品1批)、馬祖蔥油餅(麵包)、黃湘嫻(罐頭.水果2袋)、李麗玲(米2包)、長鑫果品有限公司(蘋果1箱)、潘建仲(白米5000元)、陳玉麗(二手衣物)、謝秀玉(二手衣物)、程韻潔(二手衣物)、盧玉英(二手衣物)、李明任(1/24.2/16南瓜各1批)、符健雄(日常日品1批)、李依玲(二手衣物1箱)、李小姐(日用品.二手衣物)、善心人士(衛生紙2箱)、皇佑慈善會(1/25.2/1棗子1批.2/14白米.日常用品.二手衣物1批.2/15二手衣物1批.白米30kg4袋.醬油4箱)、盧婉青(二手物品)、潘月香(白米30kg2袋.木瓜)、張永淳(二手衣物)、溫明華(二手衣物)、十善食品有限公司陳老闆(魚1箱)、丁政源(蔬菜1批)、楊雲安(中古電子琴1台)、陳建宏(白米30kg1袋)、高雄電台-海明(物資)、屏東縣三媽功德會(日常用品1批)、蘇美珍(二手衣物1批)、楊小姐(二手衣物.包包)、王昭今(二手衣物)、張秀棉(二手衣物)、許老師(二手腳踏車1台.二手衣物.日常用品)、林軒詳(2/13.3/5各麵包1箱)、龔克濤(英語錄音帶.收音機)、公益天地(2/15有機蔬菜.2/17二手物品)、張許玉蘭(高麗菜2籠)、江琴(蜜棗)、碩豐生技-張峻銘(背包1批)、蔡嘉宸(二手衣物.娃娃)、王朋玉(物資1批)、利示(二手衣物)、榮(高麗菜)、邱莉婷(醬油*4.蜂蜜*1.沙拉油*1.杏仁粉*1)、陳玫如(青菜)、林一潔(公事包1批)、張樂福(波蘿蜜.番石榴)、劉書雅(沐浴乳)、公教退休人員協會(開飲機1台)、傅化誼(二手衣物)、華慧晶(二手衣物3包.新衣)、魏云鵬(二手衣物)、陳薏分(地瓜2袋)、覺醒工作坊(二手衣物2箱)、葉怡玟(二手衣物)、李小姐(電烤箱1台.二手衣物)、洪雅茹(二手衣物)、王老師(教具1批)、李慧靜(烤地瓜)、楊嬙芬(日常用品一批)、葉佳珍(白米12KG)、善心人士(12/24小蕃茄132斤. 12/31小蕃茄128斤.1/20小蕃茄160斤)、高雄台灣大哥大(12/25水餃980粒.1/17水餃900粒.2/28水餃1060粒)、老人福利協進會屏東分會(砂鍋11份.10入碗組1份.巴西姬松茸膠囊1瓶)、田進興(1/5.2/5白米50kg.3/5白米30kg各1包)、羅樹凰(1/10白米150台斤.3/6白米30kg5袋)、潘健仲(白米1000元)、潘金悌(白米1000元)、潘曾美香(白米1000元)、翁瑞良(白米2000元)、善心人士(洗衣精9箱)、谷川烘培坊(1/28.2/1.2/5.2/9麵包1批)、善心人士(彩椒1包)、陳先生(白米60公斤2袋)、台灣塔米歐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發熱衣20件)、廣論學員(2/5.2/14有機蔬菜1批)、古瑞雲(水餃500元)、善心人士(大陸妹1批)、六堆釀興業有限公司(幸福年菜組*5組)、林育妃(白米30kg2袋)、屏東警察局少年隊(飲水機1台.保溫瓶30支.洗髮精3箱.沐浴乳3箱.白米30kg7袋.關廟麵3箱.飲料13箱.米粉5箱.襪子毛巾1包)、建國市場劉媽媽(1800粒)。
日間型精神復健機構 在 在康復之家的生活與工作 - YouTube 的八卦
... 與病症、藥物共處,生活和社會功能都退化許多。若有病友家庭支持系統不足或原來是獨居,就會需要像康復之家這類 精神復健機構 ,幫助他們重新回歸社會。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