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觀者愈多,人們會變得見死不救。
試想像以下情況:
你在街頭看見一個男人正在痛毆一個女人,周圍已經有十多人圍觀,有的拿手機在拍,有的單純湊熱鬧。
問題是:你會伸出援手嗎?
可能你會想,只要十多人合力就一定能制止那男人,當然會上啊!
但心理學的「旁觀者效應」告訴我們,很少人會伸出援手去幫助那個女人。
在1964年凌晨,紐約發生了一宗刺殺案,一名男人用小刀襲擊一名酒吧女侍應。
幸好有一名途人經過喝止了那個男人,男人逃跑走掉,女侍應幸運地沒受傷。
沒想到的是,男人竟然折返再次行刺女侍應。當時女侍應不斷大叫救命,整個襲擊過程歷時三十多分鐘,警方調查後,有多達38名在附近公寓聽到求救聲而目擊事發經過的人。
令人震驚的是,沒人出現制止兇徒,並只有一個人報警。
這件事發生後,有心理學家研究這次慘劇的發生,並提出「旁觀者效應」的理論。
如果目擊者只有一個人,那出手的機率就變高,因為「見死不救」的責任降臨在自己身上。
但當旁觀者愈多,就會造成責任分散的效果。例如你在地鐵車廂看到一名孕婦站著,卻很少人會讓座。
大家都會在想:「其他人也不讓,我也沒必要讓吧?」
此外,人們亦會害怕被人取笑多管閒事或愈幫愈忙,導致不敢讓座。
「萬一那個孕婦只是體型肥胖,那我就出醜了。」
「如果我剛起來讓座,又有其他人同時間起來,那一定很尷尬。」
當然了,這是比較極端的例子,讓個座沒什麼大不了。但遇上危險時,的確大多人會選擇置身事外,見死不救。
近年手機的興起,大家遇到任何突發事件都喜歡拿出手機拍攝,因為「拿手機拍攝再放上網公審」這個行為,在很多人的心目中,都認為是一件「正義」並「成本較低」的事。
所以下意識地,大家都會拿出手機,加上旁觀者效應,不出手的罪惡感就變得更加低了。
不過,還有一個更加有趣的現象,如果在文章開始受到毆打的女人,換成貓貓或狗狗呢?相信很多人馬上就會伸出援手,痛毆那男人一頓。
為什麼呢?難道我們相比起同情人類,更加同情動物嗎?
因為我們都認為,貓貓狗狗與人類的強弱太過懸殊,而且我們沒法瞭解貓狗的叫聲意思,便投射更多感情進去,想阻止眼前的暴力發生。
此外,上面也提到我們害怕貿然出手會被取笑,而貓狗比虐打,這件事的黑與白非常明顯,出手協助一定不會被取笑,所以我們便省略了這一重思考。
(硬要幫文章加個總結)
結論是,下次如果你不幸被追打,可以考慮一下扮狗,會有更多人來協助你。
---------
想看更多冷到廢知識,花半秒Like & Share
《夜谷賓館營業中2》正式開賣!
https://bluegodzistore.boutir.com/
《夜谷2》馬來西亞&新加坡版:
https://bit.ly/2x0Mua6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一郎人生,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是一郎, 冬天小孩子在路上沒衣服穿, 你會給他嗎? 還是你會錄影?路上有人被攻擊了, 你會救他嗎?還是你會錄影? 你會怎麼做呢? 如果喜歡我的影片,可以跟我留言討論,非常喜歡,可以分享我的影片,超級無敵喜歡,可以訂閱我的影片喔。 :) 每個禮拜三、禮拜六 晚上六點發片。 IG很多給掰照片:h...
旁觀者效應責任分散 在 劉中薇 Facebook 八卦
從劇本寫作中醒來,發現有記者隨意引用文字,引發困擾。
重點是提醒家長和小孩思考該如何面對。
校園中不乏這種情況,老師說要跑操場,可是你人不舒服正在頭疼⋯
老師說要游泳,但你正在犯氣喘⋯
或是,
同學看起來很不舒服⋯
該怎麼辦?
文章已調整,回歸教育的初衷。
如何自救、救人,大家都要學習!
------------------------------------------
第一題:
如果你就是受害者,應該怎麼做?
請問孩子:你在上體育課的時候,如果老師說要跑操場一圈,但是當下你胸口痛(或者頭痛),你會怎麼做?
a:忍耐跑完(請教育孩子,務必跟老師說)
b:跟老師說(如果老師不同意休息,請鄭重的再跟老師說一次,要為自己的身體鼓起勇氣)
延申討論心理學名詞:「從眾效應」
1、如何讓自己不從眾?
2 、「我雖然痛,可是我不敢跟別人不一樣,所以勉強自己忍耐」,這樣的想法應如何調整?
第二題:
如果你是課堂中的旁觀者,老師請你對受害人過肩摔,你要怎麼做?
a:服從老師的要求(請教育孩子:要觀察被過肩摔的人有沒有不舒服或受傷)
b:不服從老師的要求(反問孩子「為什麼」,目的在確認孩子的觀念是否正確合宜)
第三題:
今天老師要求的行為,明顯違法以外同時老師用話術反覆包裝「這是正常的、上課就是要這樣摔人…」,你要怎麼做?
a:因為害怕而服從老師的要求(請教育孩子:沒有人可以逼迫你違法,要勇敢且委婉拒絕,以免自己成為另一個受害者,不要因為擔心自己和別人不同而從眾)
b:不敢拒絕老師但又不想做(請教育孩子:可以假裝去廁所,再想辦法到旁邊跟其他大人求救。或者找其他的理由讓自己抽身)
延申討論心理學名詞:如何打破“旁觀者效應”
1、身為旁觀者:覺察事情發生、理解該事件為緊急事件、自覺有義務幫忙、判斷如何助人、行動
2、身為受害者:指定某人做某事(責任分散效應),例如:那位穿紅色衣服的小姐,請幫我撥119求救
以下觀點請家長深思:
第一點:
霸凌團體的結構,是由「加害者」、「受害者」、「觀眾」與「旁觀者」四層組成的。【霸凌不只是加害者的責任,旁觀者的冷漠也是造成霸凌的可能主因!】那些「觀眾」與「旁觀者」,在司法體制下受到的制裁也許不是太多,但是從這一刻起那些孩子與家庭已經在心理上戴上了一輩子的桎梏與枷鎖。
第二點:
請教育孩子:不做反應的冷眼旁觀,形同加害者。如果旁觀者適當的發聲阻止,顯示出批判的態度,就會成為遏止霸凌的存在。但是,在視而不見的背後,蘊藏了對人問題的冷漠、擔心自己變成受害者的恐懼、對強勢力量的順從、對團體的從眾(conformity)心態等,這一層的人大部分實際上無法成為制止霸凌的力量。袖手旁觀的態度,反而會成為支持霸凌者的存在。
旁觀者效應責任分散 在 大人學 Facebook 八卦
為什麼當你需要幫忙時,團隊成員都袖手旁觀? #旁觀者效應
1964年,一名女性在紐約市皇后區被人謀殺,《紐約時報》報導警方事後調查在歹徒追殺被害人的過程中,被害人曾大聲呼救,而至少有38個人表示曾聽到被害人的求救,但卻沒有一個人施以援手。
這件事雖然被發現是編輯誇大,目擊者其實是有人幫忙報警的,只是剛開始並沒有得到警方的重視,而在歹徒第一次追殺的過程中,也是有一位目擊者出來喝斥。一切並非像報導中所述「孤立無援、冷漠無情」。
然而雖然報導被證實有偏頗,但卻開啟了心理學家們的研究,他們發現當人越多時,無論是提供幫助的可能性,還是提供幫助的及時性,都隨著在場人數的增多而迅速遞減。
其中有一項實驗是請一位學生假扮成癲癇發作的路人。當現場只有一位旁觀者的狀況下,85%的機率有人會伸出援手;但現場若有5名旁觀者,則有人施救機率降低到31%。證實了旁觀者越多,越是沒人施救的現象!
這個研究告訴我們,旁觀者決定不插手相助,可能跟冷血不冷血關係不大,而是跟「身邊其他人」怎麼做有關。
這種心態,在心理學上叫做 #責任分散效應,當旁觀者越多,每個人越會覺得自己承擔的責任越少。這在職場上相當常見,當專案的團隊成員越多,大家越會有「這應該輪不到我來吧?」的聲音。
那麼,該如何避免 #旁觀者效應 呢?
心理學家「旁觀者從發現狀況到伸出援手」這整段行為,細部拆解成五個步驟,而Bryan再依照自己過去管理團隊的經驗,將這些方法活用在職場中,這些全都收錄在即將上線的【專案心理學】中。
如果你希望團隊成員,包含你的老闆、客戶、甚至供應商,都能在關鍵時刻主動提出協助,那這五個步驟你一定要學起來,並且促成它們依序發生!
早鳥優惠倒數,行動要快喔!
>>https://bit.ly/3rYWUPl
旁觀者效應責任分散 在 一郎人生 Youtube 的評價
我是一郎, 冬天小孩子在路上沒衣服穿, 你會給他嗎? 還是你會錄影?路上有人被攻擊了, 你會救他嗎?還是你會錄影? 你會怎麼做呢?
如果喜歡我的影片,可以跟我留言討論,非常喜歡,可以分享我的影片,超級無敵喜歡,可以訂閱我的影片喔。 :)
每個禮拜三、禮拜六 晚上六點發片。
IG很多給掰照片:http://www.instagram.com/ic_ichiro/
專頁很多很多東西:http://www.facebook.com/ichirolife/
#旁觀者效應
#責任分散
#鐵路警察
旁觀者效應責任分散 在 責任分散效應 - MBA智库百科 的相關結果
責任分散 效應也稱為旁觀者效應,是指對某一件事來說,如果是單個個體被要求單獨完成任務,責任感就會很強,會作出積極的反應。但如果是要求一個群體共同完成任務,群體 ... ... <看更多>
旁觀者效應責任分散 在 旁觀者越多、願意伸出援手的人卻越少? 《哇賽心理學》 的相關結果
但如果除了自己還有許多人在現場,責任感會被分散,每一個人的責任感變得比較弱,面對事件發生就會變得退縮,認為其他人會承擔更多的責任,這種效應稱為責任 ... ... <看更多>
旁觀者效應責任分散 在 責任分散-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的相關結果
責任分散 (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是一種社會心理學現象,指對某一件事來說,如果是 ... 例子包括團體迷思(groupthink)和旁觀者效應(bystander effect)。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