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屋簷下,我們一起抬頭仰望著,天上黝黑的雲層堆疊,如水庫破洞般的大雨直洩,這一刻我與孩子一起躲雨。
十分鐘前,我們正準備帶孩子出門去上美語課,一早大雨已經下過,外頭的雨勢忽下忽停的交替間歇,不下雨時風平浪靜,一但發怒時狂風驟雨。
出門時,兩個孩子揹起書包互相打鬧,我彎腰穿鞋,趁著空檔問他們:「開車或騎車好,你們覺得呢?#去觀察看看。」兩個蘿蔔頭於是跑出了門口,站在濕潤的馬路上,將小小的手掌翻向天空,踮著腳尖努力接著雨滴,就像兩株青嫩的小豆苗,吐著青芽渴望著雨水的滋潤般。
「嗯!沒有下雨了,我們騎車!」
弟弟端詳了手心後,快速的在褲管上擦了兩下,很迅速地的下了決定,姐姐則在一旁,猶豫的看著較遠方的厚實烏雲。
「可是,我覺得...」
「走啦!看我的金剛掌!」
他又繞到背後偷襲姐姐,女兒反手想擒拿他,弟弟敏捷的滑開腳步閃避,兩個孩子又玩了起來。
跳上摩托車前,我抓了雨衣塞在置物箱中,然後伸出手挽住兒子,他就像隻猴子似的,敏捷攀上後座並戴妥安全帽,小小的手十指緊扣著我的衣物,就像一隻無尾熊合抱著超過手臂長度的大樹般,有點憨厚又滑稽。
大概才騎過三個紅綠燈口,雨勢就猝然急轉直下了,我跟老婆趕緊躲到路旁未開的透天遮雨棚下,如銅豆般的雨滴打在鐵皮上,啪啦啪啦作響,她停妥機車後,一邊拎著包包的衝進涼亭下,一邊大呼小叫的怪我剛剛應該開車,孩子看到大雨的反應很妙,女兒安慰著媽媽,兒子則在一旁莫名的興高采烈,小手忙著接屋簷掉落的水線,噴得臉上滿滿是笑容與水珠,至於我,則是欣賞這一切。
在孩子開始放暑假前,我被私訊問十幾次同樣的問題:「暑假該怎麼幫孩子規劃?」
老實說,我還真的不曉得該怎麼回答。
大概是因為自己從小,就一向不照父母的規劃走,國小時因為堅持不去老師那補習,老師公開刁難我幾次的,於是我卯起來認真讀書,考了年級第一名,爸媽看了高興,覺得將來會很有出息,於是開始替我找補習班。
於是,我趁課後球隊在徵球員,偷偷跑去加入棒球隊,回家後爸媽知道了,說打棒球很辛苦,都在集訓唸不了書,以後長大賺不了什麼錢,花了三天說服我退出,第四天上學時,我就離家出走,表達無聲抗議,逼得他們答應。
成長過程,家裡對我的期待挺多元,不是鼓勵我當醫生、老師、公務員,就是遊說兒子長大要當藥劑師,開藥局好賺大錢,但只要是帶著發大財目的,我就從沒有一項照她們要的走。
而且隨著年紀越大,越刻意偏離計畫走,最後一次,母親提出百萬的條件,要贊助我出國留學,希望兒子不太早被婚姻給綁住,我還是不聽,結果事實證明,我找到真愛,並且多添得兩個寶貝孩子。
因為他們的強力掌控習慣,我很早就意識到「自我」存在的重要,我不是我爸媽,爸媽也不代表我。父母過於單方面強制性的安排,只會先壓縮了孩子關於「自我」的探尋,然而自我卻是驅使孩子,邁向尋找「自由」的基礎程式,暑假的設計,不就是讓孩子喘口氣,好好當幾個月孩子嗎?也讓父母鬆口氣,有兩個月時間,不用一天神經緊張的對孩子說上幾十次「快一點」。
如何教育孩子,我書讀不多,也說不出所以然,對我來說教育,就是父母與孩子之間,生活中互動時發生的大小事,越自然越能浸潤人心,一起經歷過的事情才是真的,不管是有趣或糟糕的蠢事,絕對比父母訓上半天話都更有用。教育更像是手上一把細沙,你越想捏緊什麼,反而從手掌中溜得更快,不如放輕鬆,彎腰把鞋襪褪去,陪著跟孩子隨意的踩在軟軟細細的沙灘上,踩出一對對親子間大小足跡,串成孩子人生回憶中的模印,不給太多答案與方向,只是陪伴、觀察與欣賞。
在大雨傾盆下,看著孩子們在眼前踢水嬉戲,我打從心底羨慕著我的孩子,回想起自己花了十年,才逐漸把父母築在心底,那座冷酷而刻板的石牆,用笨重的力氣,一塊塊的給卸下來,然後藉由陪伴孩子十年時間,我們一起重新滾動石頭,並砌成有趣的玩意,可能是粗俗的石頭藝術、絆人的陷阱、實用的桌椅、石頭迷宮,又或者是圈成一個個小花圃,上頭種滿野花綻放芬芳。
大雨,依舊豪爽的下個沒完,雨勢大到即便是穿了雨衣,也肯定不濟事,老婆站在我身旁,兩手抱在胸前,我們一起看著孩子蹲下著,隨手拿落葉,放在小水流上當船玩,並且觀察水流與漩渦怎麼帶動。
我開口問了孩子:
「接下來,我們該怎麼辦呢?」
「爸爸,我們穿著雨衣衝吧!」
「褲子、鞋子可能會濕透喔!」
我蹲下來幫他們雨衣拉好,提醒了一下。
「全身濕了也沒關係。」
兩個孩子炯炯有神的對我們這麼說。
最終,厚實而烏青的雲朵,在頭頂滾動著,遠方的山邊隱約透著幾下雷光,光線一會兒明一會兒暗,一陣暴雨把甘蔗田洗得油亮油亮,青綠中帶點淡香,趁著雨勢稍微不那麼瘋狂,我跟老婆重新啟動機車,衝進大雨中時,噴起無數水花,大家都一邊尖叫,一邊彼此對視而笑。
這一次,我們都一起當愛玩水的孩子。
#意外往往帶來最美的安排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萬的網紅Spark Liang 张开亮,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你是不是也有拖延症呢?4招讓你擺脫拖延症】 在現代生活中 拖延症是越來越常見了 你本來想要好好看一本書 卻因為刷手機而拖延了 想要改掉一個壞習慣 但卻一拖再拖 拖延症嚴重影響你的生活了嗎? 想要擺脫拖延症嗎? 讓我來推薦你們詹姆斯·克利爾的《掌握習慣》/《原子習慣》 書中提到的4個步驟 可以有效...
掌控習慣 在 粘拔的幸福碎碎念 Facebook 八卦
站在屋簷下,我們一起抬頭仰望著,天上黝黑的雲層堆疊,如水庫破洞般的大雨直洩,這一刻我與孩子一起躲雨。
十分鐘前,我們正準備帶孩子出門去上美語課,一早大雨已經下過,外頭的雨勢忽下忽停的交替間歇,不下雨時風平浪靜,一但發怒時狂風驟雨。
出門時,兩個孩子揹起書包互相打鬧,我彎腰穿鞋,趁著空檔問他們:「開車或騎車好,你們覺得呢?#去觀察看看。」兩個蘿蔔頭於是跑出了門口,站在濕潤的馬路上,將小小的手掌翻向天空,踮著腳尖努力接著雨滴,就像兩株青嫩的小豆苗,吐著青芽渴望著雨水的滋潤般。
「嗯!沒有下雨了,我們騎車!」
弟弟端詳了手心後,快速的在褲管上擦了兩下,很迅速地的下了決定,姐姐則在一旁,猶豫的看著較遠方的厚實烏雲。
「可是,我覺得...」
「走啦!看我的金剛掌!」
他又繞到背後偷襲姐姐,女兒反手想擒拿他,弟弟敏捷的滑開腳步閃避,兩個孩子又玩了起來。
跳上摩托車前,我抓了雨衣塞在置物箱中,然後伸出手挽住兒子,他就像隻猴子似的,敏捷攀上後座並戴妥安全帽,小小的手十指緊扣著我的衣物,就像一隻無尾熊合抱著超過手臂長度的大樹般,有點憨厚又滑稽。
大概才騎過三個紅綠燈口,雨勢就猝然急轉直下了,我跟老婆趕緊躲到路旁未開的透天遮雨棚下,如銅豆般的雨滴打在鐵皮上,啪啦啪啦作響,她停妥機車後,一邊拎著包包的衝進涼亭下,一邊大呼小叫的怪我剛剛應該開車,孩子看到大雨的反應很妙,女兒安慰著媽媽,兒子則在一旁莫名的興高采烈,小手忙著接屋簷掉落的水線,噴得臉上滿滿是笑容與水珠,至於我,則是欣賞這一切。
在孩子開始放暑假前,我被私訊問十幾次同樣的問題:「暑假該怎麼幫孩子規劃?」
老實說,我還真的不曉得該怎麼回答。
大概是因為自己從小,就一向不照父母的規劃走,國小時因為堅持不去老師那補習,老師公開刁難我幾次的,於是我卯起來認真讀書,考了年級第一名,爸媽看了高興,覺得將來會很有出息,於是開始替我找補習班。
於是,我趁課後球隊在徵球員,偷偷跑去加入棒球隊,回家後爸媽知道了,說打棒球很辛苦,都在集訓唸不了書,以後長大賺不了什麼錢,花了三天說服我退出,第四天上學時,我就離家出走,表達無聲抗議,逼得他們答應。
成長過程,家裡對我的期待挺多元,不是鼓勵我當醫生、老師、公務員,就是遊說兒子長大要當藥劑師,開藥局好賺大錢,但只要是帶著發大財目的,我就從沒有一項照她們要的走。
而且隨著年紀越大,越刻意偏離計畫走,最後一次,母親提出百萬的條件,要贊助我出國留學,希望兒子不太早被婚姻給綁住,我還是不聽,結果事實證明,我找到真愛,並且多添得兩個寶貝孩子。
因為他們的強力掌控習慣,我很早就意識到「自我」存在的重要,我不是我爸媽,爸媽也不代表我。父母過於單方面強制性的安排,只會先壓縮了孩子關於「自我」的探尋,然而自我卻是驅使孩子,邁向尋找「自由」的基礎程式,暑假的設計,不就是讓孩子喘口氣,好好當幾個月孩子嗎?也讓父母鬆口氣,有兩個月時間,不用一天神經緊張的對孩子說上幾十次「快一點」。
如何教育孩子,我書讀不多,也說不出所以然,對我來說教育,就是父母與孩子之間,生活中互動時發生的大小事,越自然越能浸潤人心,一起經歷過的事情才是真的,不管是有趣或糟糕的蠢事,絕對比父母訓上半天話都更有用。教育更像是手上一把細沙,你越想捏緊什麼,反而從手掌中溜得更快,不如放輕鬆,彎腰把鞋襪褪去,陪著跟孩子隨意的踩在軟軟細細的沙灘上,踩出一對對親子間大小足跡,串成孩子人生回憶中的模印,不給太多答案與方向,只是陪伴、觀察與欣賞。
在大雨傾盆下,看著孩子們在眼前踢水嬉戲,我打從心底羨慕著我的孩子,回想起自己花了十年,才逐漸把父母築在心底,那座冷酷而刻板的石牆,用笨重的力氣,一塊塊的給卸下來,然後藉由陪伴孩子十年時間,我們一起重新滾動石頭,並砌成有趣的玩意,可能是粗俗的石頭藝術、絆人的陷阱、實用的桌椅、石頭迷宮,又或者是圈成一個個小花圃,上頭種滿野花綻放芬芳。
大雨,依舊豪爽的下個沒完,雨勢大到即便是穿了雨衣,也肯定不濟事,老婆站在我身旁,兩手抱在胸前,我們一起看著孩子蹲下著,隨手拿落葉,放在小水流上當船玩,並且觀察水流與漩渦怎麼帶動。
我開口問了孩子:
「接下來,我們該怎麼辦呢?」
「爸爸,我們穿著雨衣衝吧!」
「褲子、鞋子可能會濕透喔!」
我蹲下來幫他們雨衣拉好,提醒了一下。
「全身濕了也沒關係。」
兩個孩子炯炯有神的對我們這麼說。
最終,厚實而烏青的雲朵,在頭頂滾動著,遠方的山邊隱約透著幾下雷光,光線一會兒明一會兒暗,一陣暴雨把甘蔗田洗得油亮油亮,青綠中帶點淡香,趁著雨勢稍微不那麼瘋狂,我跟老婆重新啟動機車,衝進大雨中時,噴起無數水花,大家都一邊尖叫,一邊彼此對視而笑。
這一次,我們都一起當愛玩水的孩子。
#意外往往帶來最美的安排
掌控習慣 在 吳士良 Facebook 八卦
在你生命的前三十年,你能掌控習慣,在你生命的後三十年,你則被習慣掌控
#持之以恆
掌控習慣 在 Spark Liang 张开亮 Youtube 的評價
【你是不是也有拖延症呢?4招讓你擺脫拖延症】
在現代生活中
拖延症是越來越常見了
你本來想要好好看一本書
卻因為刷手機而拖延了
想要改掉一個壞習慣
但卻一拖再拖
拖延症嚴重影響你的生活了嗎?
想要擺脫拖延症嗎?
讓我來推薦你們詹姆斯·克利爾的《掌握習慣》/《原子習慣》
書中提到的4個步驟
可以有效建立習慣
改善拖延症
另外
星期五我會上傳關於
美国一直不断地印钞
就导致钱越来越不值钱
也就是引发所谓的通货膨胀
但是根据美国劳务部的数据
近20年来
美国的通货膨胀都维持在2%左右
这通貨膨脹率看似很低
但是怎麽感覺人民的生活越來越難
物價越來越高了呢?
政府是不是隱瞞了通貨膨脹?
想知道更多就不要錯過星期五的影片咯~
.
獲取我的獨家理財貼士
http://bit.ly/get-spark-financial-tips
.
【免費】股票投資工作坊 - 從0開始學股票
http://bit.ly/join-free-webinar-now
.
🔥點擊連結瞭解更多詳情或購買🔥
https://valueinmind.co/zh/sparks/
.
我們需要人才
我們需要你
向我們展現你不可多得的能力與實力
數不盡的各種公司福利就等你
點擊鏈接提交求職申請:https://valueinmind.co/join-us/
.
🔥【Etoro】Spark 投資組合和表現 🔥
http://bit.ly/31FPXEz
.
全世界都可以用
eToro申请链接
简体
https://bit.ly/2S8OqE6
繁體
https://bit.ly/30jCzaQ
英文
https://bit.ly/3n2PTdt
.
免責聲明:
高波動性投資產品,您的交易存在風險。過往表現不能作為將來業績指標。
視頻中談及的內容僅作為教學目的,而非是一種投資建議。
.
👇更多相關影片👇
神級繞口令,Spark能挑戰成功嗎?
https://bit.ly/3cFaAaK
.
17分鐘看懂中美貿易戰,它們到底在打什麼?
https://bit.ly/2S0OAh1
.
美国科技股,已经确定进入了泡沫领域?
https://bit.ly/3cmcX22
.
⚡ Spark 的 Facebook 很熱閙
http://bit.ly/2X3Cgwr
.
⚡Spark 的 YouTube 很多教學
http://bit.ly/2KMqMvR
.
⚡Spark 的 Instagram 很多八卦
http://bit.ly/31YMLon
.
⚡理财交流站
http://bit.ly/finspark-group
.
⚡美股交易交流区
http://bit.ly/finspark-foreign-stocks
#拖延症 #掌控習慣 #原子習慣

掌控習慣 在 說書動畫 原子習慣 你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4步驟掌控命運#ING 的八卦
Jul 1, 2020 - 說書動畫│原子習慣│你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4步驟掌控命運#ING亞里斯多德曾說「我們的重複行為造就了我們,所以卓越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習慣。 ... <看更多>
掌控習慣 在 Re: [新聞] 台灣難洗刷「行人地獄」惡名網紅C - 看板car 的八卦
剛好人在韓國出差,將滿一個月。
來簡述在韓國看到的情況好了,沒什麼二輪速可達,可能天氣真的很冷。
大部分都是外送人員使用。
看過闖紅燈,不禮讓行人的。
也有遵守交通規定。
數量太少,沒辦法決定什麼。
韓國的私人載具數量也是異常的多,大量一人駕駛,開車兇猛程度不輸台灣,想切就切、插
隊、硬擠,這種情況比比皆是。塞車問題也極為嚴重。
但是對於禮讓行人的素養可以說是甚高,行人慢慢走,或者無號誌路口,更甚於闖紅燈。9.
9成的汽車都會讓行人走完。走在無人行道舊市區巷內,大部分汽車也是跟在你後面等到有?
夠空間才超越。
出差到現在只見過不到五台汽車未禮讓行人。而且都是開窗戶的女駕駛(單純是巧合)。
一台計程車差點撞到行人還對人鳴放喇叭。
在韓國,只要是綠燈行人號誌,一般都不會有車經過斑馬線,除了接近夜晚11、12點以後。
台灣駕照太好考嗎?沒錯真的很好考。但自己認為不會因為難考,就改變駕駛人的習性。駕
照太好考導致對於車輛掌控度低,以及”蛤!原來這樣會被罰”,這種情節容易發生。
韓國的駕照好不好考,我不是很清楚。但交通規劃非常良善,以及大量的罰則可以有效遏止
。
韓國可以紅燈右轉,根據詢問韓人,事故發生直行車9.9成不用負任何責任。
在台灣,事故永遠都不以路權做最優先考量。這也導致每個人都在賭別人會讓我,越來越亂
。
道路規劃極為優良,大量的利用設施、標線來限制駕駛人可能亂開、或者混亂的情形。
例如右轉專用道就會插棒棒糖或一小個分隔島,路口經行穿道地方。會有特殊標線讓駕駛人
下意識減速。
無號誌、不易塞車路段、巷內,這些地方斑馬線,大部分都有突起。那個突起的程度是你開
50會起飛那種。
大量的科技執法,許多路段只要經過班馬線未禮讓、更甚於車速超過30,就自動舉發,單次
罰則我忘記多少了。
所以說韓國駕駛習慣真的比較好嗎?我不覺得,尤其是公車,根本把馬路當賽車場,因為他
們有公車誤點的罰則,所以很趕時間。
但韓國利用了交通規劃、宣導、罰則,讓這些汽車對於行人是非常友善的。肯定還有其他手
段,但我不知道而已。
只能說台灣現在的交通亂象,不是單純的兩輪四輪、
大眾運輸不發達(韓國大眾運輸很發達,但一般習慣自行開車)、
愛亂停車(韓國馬路兩側幾乎都是黃線,老舊市區巷內亂停現象嚴重。)、
諸如此類單一個原因了。
許多不好的習慣,肯定是一代傳一代,別人做我也要做。反正警察不會罰的僥倖心態。
台灣的交通從政府到人民,都需要一個完整的思想改變、交通革命了。
※ 引述《ap521125》之銘言
: 再強調一次,台灣交通的亂源除了交通規劃失敗外,絕對是兩輪相較四輪太過容易取得,
不
: 論是駕照還是車輛。
: 為什麼四輪愛違停?
: -因為先前騎機車時也是隨便停,沒有養成先找車位的習慣
: 為什麼四輪愛亂切亂鑽?
: -因為先前騎車的時候,車小很容易鑽
: 為什麼開車沒耐心易怒?
: -因為先前騎車不太容易被卡住,開車太容易被卡住,沒有習慣被卡的感覺
: 如果今天入門機車的價格至少是入門汽車的一半,很多交通問題根本迎刃而解:
: 機車 - 花30幾萬買機車不如搭大眾運輸或直接買四輪
: 汽車 - 因為多數二輪變四輪,路上一堆車每天卡死死不如搭大眾運輸
: 行人 - 沒有二輪在鑽,四輪卡住不會動,行人自然就安全了
: 交通建設方面,市區內廣設超寬廣並和車道有高低差的人行道+車道改為單線單行道才是?
: 解,不想塞車就去走路或騎腳踏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235.2.204 (韓國)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678756404.A.D53.html
具當輪椅的慾望,那台灣已經成功了。站在改善事故傷亡的角度,台灣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我的淺見,執法跟交通工程需要並行實施。
禍地區。
※ 編輯: war02090318 (14.33.177.131 韓國), 03/14/2023 21:21:4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