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雞大補帖來了
為了烤好一隻雞,這些年來找了不少烤雞的方法,可以從歷年的烤雞照,看到煮婦進化史。以下是我的心得總整理,其中有不少觀念是來自前輩專家的食譜、料理的科學之類的書(比較符合竹科的科技感),一次總整理,歡迎讚嘆留言與分享,啊,是按讚啦。
一隻好的烤雞,要達到三個條件:皮脆、內多汁、風味佳。為了追求這三個原則,從2012年起,我每年至少試烤一隻雞,也找過很多食譜,經過一點一點的修正,今年烤出一隻目前為止最滿意的雞。先說明一些原理原則,理解原理,可以幫助煮夫煮婦們依自己的喜好,做出微調修正。如果不耐煩看煮婦囉嗦,就直接跳到最後面看食譜囉。
1.多汁:
缺乏油脂的雞胸,很容易烤得過柴,所以要透過事前的補水工作,優化雞胸的口感。根據我東看西看看來的食譜理解到的,補水有兩種作法,一種是乾式鹽滷,在雞皮表面抹鹽巴,放入冰箱乾醃,因滲透壓的關係,鹽巴一開始會讓雞流失水份(就像醃泡菜,高麗菜加了鹽,水份大量流失的道理一樣),但達到一定的時間後,雞會把流失的水份再度吸收回去,所以雞肉吃起來飽水度高,且因含鹽份兼具調味效果。
另一種是濕式鹽滷,原理跟乾式鹽滷很像,但是是加了水跟雞肉一起醃。飽水度高,但比較占冰箱的空間,可以依個人需求做選擇。
至於到底要加多少鹽巴?我很喜歡食貨誌分享的原則,好記又實用,鹽量是食材的1%~2%,1%比較偏淡,但很安全,1.5%~ 2%都能吃出鹹味,就看個人的喜好了。但我個人比較不建議放到2%的鹽量,可能很多人會覺得太鹹,太鹹就比較沒得救了。濕式鹽滷鹽量計算方法就是「加入的水量+雞的重量」乘以1%~2%。乾式鹽滷,就單以雞隻的重量,乘以1%~2%,切記鹽是抹在表皮上就好,不用抺到皮跟肉之間,不然會太鹹,且建議使用粗鹽,讓鹽慢慢溶化滲透。以上兩種方法都要醃24小時。
2.風味:
醃雞的同時,可以同步加入喜歡的香料一起醃,以濕式鹽滷為例,直接把香料加在鹽水裡同醃。我參考的是食貨誌的十三香,十三種中藥材用調理機打碎、過篩,用十三香粉來醃。但其實可以不用這麼麻煩,想烤中式風味,用現成的五香粉就可以,想烤西式風味的話,就放萬用香料粉,市售有很多選擇。什麼香料都不放當然也可以。
十三香參考這裡:http://ohmylife.cc/%E6%BB%B7%E6%B0%B4%E5%8D%81%E4%B8%89%E9…/
3.皮脆:
皮不脆的原因是有水氣,那要如何讓雞的表皮乾燥呢?第一,雞要烤之前,從冰箱移出來,讓它吹電風扇吹個1小時到2小時(冬天才比較建議吹到兩小時),為免這段時間滋生細菌,雞吹風前先燒鍋滾燙水,用湯匙淋燙雞皮表面(不是整隻雞泡進熱水煮喔!!),仿烤鴨手法,預先燙過的雞皮,烤起來也會比較酥脆。第二,阻絕肉跟皮之間的水氣,所以雞送進烤箱之前,把雞皮拉開,把油塗在雞皮跟肉之間。儘量全身都要塗到油,奶油或橄欖油皆可,但我個人偏好奶油,比較香。
4.烤溫:
舒肥的觀念也可以應用在烤雞上,舒肥的原理是利用控制水溫,讓肉的中心溫度達到理想狀態,之後再以傳統的方式,用鍋子高溫、快速把肉的表面煎出梅納反應,就會有焦香感。如此一來,就不用擔心把肉煎太老或裡面不熟的狀況。我歸納控溫有兩種做法,一種是控窯雞的原理,把雞用錫鉑紙包住,讓水氣蒸熟雞,最後移除錫箔,提高烤溫讓雞上色。另一種做法是把烤箱調到90度,先用低溫烘烤,最後再提高爐溫,一口氣讓雞隻噴香上色。
這裡推薦「飲食是最好的教養」這本書,裡面有低溫烤雞精彩又詳細的說明,很建議找來看看。
食譜:
1. 準備全雞一隻洗淨(去頭去腳,我烤的重量約2公斤)
2. 取一容器,放入雞以及水,加入”雞+水”重量1%的鹽(請務必扣掉容器的重量)、0.8%糖,舉例:雞2公斤、水2公斤,鹽量=(2000g+2000g)*1%,鹽量約40G,糖32g;同時放入2大匙喜歡的香料粉(我加的是自己打的十三香粉以上落落長的說明中,有附參考連結),如果沒有香料不加也無妨。
3. 步驟2放入冰箱醃24小時,如果雞無法整隻浸泡在鹽水中,請每隔幾小時就把雞隻翻面,確保入味。
4. 烤雞從冰箱移出,把雞架起來(照片有我把雞立起來的小道具),煮鍋熱水,用湯匙澆淋雞皮(不是讓雞入鍋泡澡喔,只要淋熱水就好了),接著讓雞吹電風扇
5. 表皮吹乾後,室溫軟化的奶油或橄欖油,加入一大匙香料(不加也沒關係,或加蒜泥也可以),用香料油塗抺雞皮跟肉的中間,隔絕水氣也增加風味。
6. 如果不想烤出腳開開的雞,記得用料理繩把雞綑好,開烤40分鐘後,雞骨架大致已定型,記得把繩子剪掉,以免大腿內側不熟。
7. 烤箱預熱90度(水波爐最低溫是100度,所以我就用100度來烤),雞肉入爐烘烤1個半小時,時間到,拿溫度計量一下雞大腿、胸腔、雞胸的溫度,如果達68度,是鮮嫩多汁的溫度,但我怕太生,最後又加烤10分鐘,量測溫度達75度。超過70度即為安全溫度,但會比較不那麼軟嫰,大家可以考量是追求軟嫰,還是確保安心。
烤溫參考飲食是最好的教養。
8. 烤雞移出烤箱,靜置45分鐘。要上菜之前,烤箱預熱至最高溫(水波爐最高溫為250度),把雞放在戚風蛋糕的中空底盤(仿staub的烤雞盤,可參考照片),可以讓雞360度每一面都烤到,不會因為有一面朝下而不夠酥脆,烘烤10-15分鐘至金黃上色。
至於雞隻怎麼挑、優缺點等等,有寫過另一篇文章可參考:
https://www.facebook.com/akirasunrise168/posts/1151293701636086
#照片排序是從2017回顧到2012年可以看出血淚斑斑
#路過的朋友歡迎加入竹科煮婦的粉絲
這裡按讚:
https://www.facebook.com/akirasunrise168/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從零開始學戚風:中空戚風 X 平模戚風 X 蛋糕捲 X 分層蛋糕 40 款蛋糕 Step by Step 教學,做出完美戚風!」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李彼飛 內容簡介: 學會戚風就會做蛋糕,烘焙初學者必備蛋糕工具書 ★戚風蛋糕材料少、操作超簡單★ 想要簡單吃,只要5~...
戚風蛋糕中空原因 在 Bibi的料理日記 Bibi's cooking Diary Facebook 八卦
戚風蛋糕又被戲稱為七瘋蛋糕,因為有太多原因會造成戚風蛋糕失敗了,所以今天要來跟大家分享戚風蛋糕的十萬個為什麼?希望對大家在做戚風蛋糕的時候有幫助喔!
❓做戚風蛋糕為什麼不可以使用不沾的模具?
💡因為戚風蛋糕在烘烤時需要抓著模具往上爬,如果使用不沾模具的話蛋糕就沒有抓附力無法長高。
❓戚風蛋糕的模具中間都有一個洞?
💡因為中空模可以有更多的面積讓戚風蛋糕的麵糊攀爬,防止戚風蛋糕中間塌陷,另外倒扣時也較方便。
❓做戚風蛋糕為什麼要使用液態油?
💡因為液態油是讓戚風吃起來口感輕盈的原因之一,冷藏後油脂不會凝固使蛋糕體變硬。
❓戚風蛋糕為什麼出爐後要倒扣?
💡因為戚風蛋糕的配方比例中的麵粉量少,液體量多,主要就是靠打發的蛋白霜支撐整個蛋糕,倒扣是要讓冷空氣快速地進入,利用地心引力維持蛋糕的形狀,如果不倒扣的話蛋糕會容易回縮凹陷。
❓為什麼我的戚風蛋糕切開後發現孔洞好大?
💡可能是以下原因造成的
1.蛋白霜與蛋黃糊攪拌時有明顯結塊沒有拌勻。
2.麵糊入模後沒有輕敲,將氣泡消除。
❓為什麼我的戚風蛋糕烤出來表面看起來是塌的、凹陷的?
💡可能是以下原因造成的
1.蛋白霜打發不足,無法支撐整個蛋糕體導致蛋糕凹陷。
2.混合麵糊時攪拌過度導致消泡。
3.使用了不沾的模具去烘烤,或將模具塗油。
4.出爐後沒有倒扣放涼。
❓為什麼我的戚風蛋糕烤出來縮腰了?
💡可能是以下原因造成的
1.蛋黃糊加入低筋麵粉時攪拌過度,導致出筋。
2.蛋糕還沒有完全冷卻就脫模。
❓為什麼我的戚風蛋糕烤出來底部是凹陷的?
💡可能是以下原因造成的
1.底火太旺。
2.入模後敲太大力讓底部震出大氣泡。
❓為什麼我的戚風蛋糕倒扣的時候掉下來了?
💡可能是以下原因造成的
1.使用了不沾的模具去烘烤,或將模具塗油。
2.隨意更改配方,蛋糕中水分比例太多了。
3.烘烤不足,蛋糕還沒熟透。
㊙製作重點提醒㊙
⚠️蛋黃糊中加入油或液體時記得少量多次,分次加入,以免無法完全乳化均勻
⚠️打發蛋白霜時只需打到濕性發泡即可,這樣做出來的戚風蛋糕體會較為細緻,若打到乾性發泡,蛋糕的體積會比較大,但是組織會比較粗而且孔洞也會比較多。
⚠️蛋黃糊與蛋白霜混和時可先將部分蛋白霜先與蛋黃糊混合,讓兩個麵糊的質地較接近後再跟剩下的蛋白霜混合,比較不會因為過度攪拌而消泡
戚風蛋糕中空原因 在 VIVA LIWA Facebook 八卦
2Y11M16D 解禁吃了人生第一口巧克力蛋糕🍰
翰翰下下禮拜生日,一直都答應他三歲可以解禁巧克力,讓他在三歲生日時吃巧克力蛋糕。
上禮拜媽媽不知道哪根筋不對,突然想說一歲兩歲都有生日趴踢,今年生日在上海過而且又有龍鳳出門大陣仗懶得辦,但也許能自己做一個蛋糕給他吃?🤔(老吳一直叫我不要發瘋!為何不買一買簡單就好?而且他不想要吃難吃的蛋糕啊🙅♂️~但瘋子媽媽心意已決XD🙆♀️)
從沒做過蛋糕的我,害怕失敗搞砸兒子的生日,所以今天就拿家裡之前買烤箱送的蛋糕模做做看先練習一下。想不到巧克力戚風蛋糕不是隨便模具都能做,不沾膜具一倒扣蛋糕就整個掉下來了!!沒辦法倒扣就註定大失敗了啊GG⋯😂😂😂(確定有烤熟,蛋白嘛「應該」有打發吧?很挺立啊哈哈)(已上網找戚風蛋糕各種失敗原因,還下標了中空會沾的戚風蛋糕模具)(真是有夠瘋🙋♀️)
不過味道和口感還是很好的唷(自己說)有點像巧克力古早味雞蛋糕😂 下下禮拜還要加入鮮奶油和水果裝飾,而且要趁他午睡來做才不會影響最終成果,下次一定要成功💪💪💪
#第一次做蛋糕這樣不知道是成功還是失敗哈哈哈
#歡迎各路高人指點我這超級烘焙新手啊
#當媽靠的不只是愛有時候更需要一股傻勁
戚風蛋糕中空原因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從零開始學戚風:中空戚風 X 平模戚風 X 蛋糕捲 X 分層蛋糕 40 款蛋糕 Step by Step 教學,做出完美戚風!」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李彼飛
內容簡介:
學會戚風就會做蛋糕,烘焙初學者必備蛋糕工具書
★戚風蛋糕材料少、操作超簡單★
想要簡單吃,只要5~6種隨手可得的材料;想要吃豐富,再加上果汁、內餡、鮮奶油等,只要1個小時,就可以做出Q彈濕潤又美味的戚風蛋糕!
★戚風蛋糕口味多變、鹹甜都好吃★
各式口味戚風蛋糕,鹹的肉鬆、起司戚風;甜的香蕉、抹茶戚風;獨特的薑汁紅茶、香料戚風;樸實的米戚風、南瓜戚風;華麗的戀愛水果戚風、粉漾花環……,40款美味統統在這裡!
★戚風蛋糕造型多變、美味無限★
中空模、平模、深烤盤等各式烤模,做出中空戚風、圓型戚風、平盤蛋糕及蛋糕捲等各種造型蛋糕,一種戚風體,40款或圓或平或捲的戚風美味!
戚風蛋糕是坊間最常見的手作蛋糕之一,不論是簡單的裸蛋糕,還是加了些許鮮奶油,甚至是加上新鮮水果、擠花等華麗裝飾,就是自用或送禮皆可的美味蛋糕。
本書從基礎戚風蛋糕教學,清楚的step by step步驟,教會讀者做出成功的原味戚風,再逐步變化口味與裝飾,做出40款好看又美味的戚風蛋糕,是蛋糕控必會的甜點。
除了各式戚風蛋糕介紹,書中還將戚風蛋糕常見的失敗原因大解密,規劃出「戚風蛋糕 NG 為什麼?」,並提供近「30則的戚風常見Q&A總整理」及多款搭配蛋糕最好用的內餡,同時附上「實作原味基礎戚風影片」,只要掃描書中的QR CODE,立刻可以看到老師線上操作,讓讀者在製作「40款美味蛋糕」時更加得心應手,成功做出完美戚風,讓你晉升蛋糕達人!
作者簡介:李彼飛
身為不務正業的上班族兼手作人,堅信手作是件療癒的事,再累每天也要動手做甜點才安心。
東奔西跑忙碌的工作之餘,仍可以看到她在臉書及部落格中分享手作甜點。
戚風蛋糕是彼飛最愛的手作甜點之一,手上雖已有上百種戚風配方,卻仍經常根據時令的變化,製作不同口味與造型的戚風,同時分享在部落格與臉書中,字裡行間幽默詼諧,蛋糕造型可愛、清新,深獲許多粉絲喜愛,是一個愛笑、 愛玩、愛烘焙的可愛女孩!
部落格:B.L. 旅人食光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OsF_JhIMjo/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DdY04jT-YTx3N4q_IkL5bvd_rEgw)
戚風蛋糕中空原因 在 原味戚風蛋糕| Chiffon Cake | 雪芳蛋糕| 6吋| 6 inch - YouTube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食譜(6" 中空 模)蛋黃Egg yolk 3隻糖Sugar 15g菜油Vegetable oil 25g低筋麵粉Cake flour 60g牛奶Milk ... ... <看更多>
戚風蛋糕中空原因 在 [問題] 戚風蛋糕一直烤出大中空- 看板baking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已經連續第三顆了,
都是蛋糕內部出現大空洞(外表看不出來),
就像整個內部被挖掉一樣,
之前都沒出現過這個問題.....
這次食譜材料:6"活底非不沾模
蛋黃3
鮮奶55g
植物油40g
低筋麵粉50g
蛋白3
細砂糖45g
檸檬汁5g
玉米粉10g
操作:
1.
鮮奶+植物油小火加熱攪拌均勻,微燙離火,
倒入過篩的麵粉內拌至無顆粒,
逐一加入蛋黃,拌勻就停手。
2.
冰蛋白高速打約10秒+檸檬汁、1/3糖,
中速打至出現細紋+1/2糖,
再打至蛋白細緻+剩下的糖和玉米粉,
用低速打至濕偏乾,蛋白挺有小勾。
3.
挖1/3蛋白霜進蛋黃糊切拌均勻,
再把蛋黃糊倒進蛋白霜切拌均勻,
整鍋以約15公分高度倒進模子,
模子拿起來輕摔幾下,
不放心所以又用竹籤劃幾次。
4.
預熱溫度200/120
進爐200/120烤9分鐘拿出來劃線,
再進爐160/120烤33分鐘,
手輕壓沒有沙沙聲,
出爐重摔一下立刻倒扣,
2小時後脫模發現悲劇............
這幾次與之前成功唯一比較不同的是下火溫度,
因為之前雖然都沒有嚴重塌陷、縮腰、凹底,
但是劃線的頂部都膨得不夠漂亮,
雖然是膨的,但是都往外擴,
然後中間感覺一坨,像這樣:
到處查的結果是可能下火溫度太高,
所以最近試著調低下火烤溫,
結果第一次調低10度就出現空洞,
然後至今三顆都是超大洞.....(太失望都沒拍照)
請問究竟為什麼會這樣,
拜託大家幫幫我,真的超失落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38.160.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king/M.1489767710.A.40F.html
※ 編輯: ctrlalt (101.138.160.4), 03/18/2017 00:26:16
連續失敗真的好傷心啊
※ 編輯: ctrlalt (101.138.160.4), 03/18/2017 01:56:35
※ 編輯: ctrlalt (101.138.102.104), 03/18/2017 11:13:43
※ 編輯: ctrlalt (124.8.228.236), 03/18/2017 13:15:48
※ 編輯: ctrlalt (124.8.228.236), 03/18/2017 14:02:00
※ 編輯: ctrlalt (101.139.96.38), 03/20/2017 02:43:33
180/160度8分鐘劃線,
160/160度25分鐘,
底部有一個50元內凹,
然後一樣中空:
又要再試了.....
※ 編輯: ctrlalt (124.8.228.19), 03/20/2017 20:39:52
※ 編輯: ctrlalt (124.8.228.19), 03/20/2017 21:15:47
※ 編輯: ctrlalt (101.139.76.116), 03/20/2017 23:24:47
突然想到,
會不會跟我劃線整顆拿出來,又劃太久造成的?
※ 編輯: ctrlalt (101.139.76.116), 03/20/2017 23:57:00
之前也都沒事所以沒考慮到,
只是昨天突然想到不知道和失敗有無有關係,
因為同樣的食譜之前都是成功的,
不同的是烤溫有調降和劃線方式不同(之前沒有整個拿出來),
然後剛好嘗試新食譜也一樣都失敗,
我再試試看,謝謝
※ 編輯: ctrlalt (101.138.161.224), 03/21/2017 07:40:0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