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面對壓力的狀況不同,像我壓力越大我就會越瘦,文思泉湧每天產量驚人,但過得舒適的時候就會開始發胖,無煩無惱的時候也寫不出來文章,吃飽喝足只會想滑手機跟躺著睡覺。
所以,如果我最近文章發表越多,表示心情越緊繃,就更想碎碎念這樣。
今天想分享我個人真實的案例,有看我的粉專的人可能都會被我的廣告打到,就是介紹新店妙覺堂學長的問事,但那篇文章我說的不是我自己的案例。
話說,我認識學長大約有十年了,那時候我還是一個自認為天下無敵,桀驁不馴,卻對未來茫然的少女,其實我不太記得第一次我去問了什麼問題,但我記得學長說,「我講了你又不聽,幹嘛來問。」因為我從十八歲開始算命,真是算遍大街小巷,什麼彰化屏東嘉義新竹只要有人說得很神,我就會忍不住好奇心想去問,但聽聽就算了,還是做自己。
問了這麼多,包含我這幾年寫文章也有粉絲會問我問題,問來問去,人生苦惱大致上可以歸類為三大類,工作、健康和情感(包含愛情友情親情),大家糾結的就是這三樣,沒別的了。有啦,我有次聽到有人問學長說家裡水管漏水要不要修,這大概是我認爲滿奇葩的問題,不修是要怎樣,讓家裡淹水嗎?
中間當然也是問過很多人,可能我跟他們沒有緣分,有的不準,有的頻率不對,細節要說的話可能要說到天荒地老,總之我都沒有再去了。
我跟你們說,不要以為老闆多堅強,每個老闆、明星甚至政治人物,看起來越風光的人,內心越不安,後面都須有大師指點,因為高風險高報酬,不穩定性越高,不安全感也就越重,每步決策都不是在開玩笑的,一走偏就賠好多錢,搞不好從此難以東山再起,所以每個人都很愛問,求個心安也好。
自從我當老闆後,也滿常上去新店問學長事情的,難免也會問感情,當時有幾個男生追求我,其實我心裡早有定見,但反正都上山了就加減問,結果學長跟我說,千萬不要跟其中一個男生在一起,他說那男生的運勢是下滑的,我運是往上走的,男女朋友夫妻是共業,我跟他在一起會連累我的運勢。
但女生哪有在聽這個,愛上了就是愛上了,我想說我向來聰明伶俐,到底是能有多衰,那時候公司的狀況雖不上太好,但也在穩定成長中,於是,我就耳朵超硬的,還是跟那男生在一起了。
然後,我就開始慢慢步入衰的狀態,不但合作的廠商開始出問題,案子接得不順利,做好的案子就是被拖款,員工的離去,終於到了某幾個月我們連一個案子都沒接到,我們還是有很多提案的機會,但就是接不進來,然後還要處理跟廠商的糾紛,經過大半年,我終於信了,靠,真的很衰。
再加上發現跟那個男生許多觀念上的不適合,我終於看破一切跟他分手,然後我就去找妙覺堂學長,問學長怎麼辦,再下去公司要倒了?學長跟我說,快了,你運氣過年後就會回來了。
我半信半疑,畢竟人衰久了就習慣衰,想說哪有好運,但真不知道是巧合還是怎樣的,就在元旦那天,有個長官打電話給我,問我願不願意幫他們做一些案子,從那時候開始,我慢慢的回到正常的軌道,我們努力的提案工作,但不致於都是做白工,公司開始賺錢有盈餘,有好人才加入,越來越好的趨勢。
每個人都會遇到自己的難題,我也不知道怎麼樣才能適合你,這件事是我純粹想分享,就像我朋友他說學長幫他賺很多錢,因為他每次去問股票會不會漲,不過這個就不是我會問的問題,我就是愛問些雞毛蒜皮,別人可能覺得無聊但我很在意的問題。
最近朋友走掉我很傷心,我夢見他穿著整身黑色西裝,送我一朵粉紅色的鬱金香,我不知道這什麼意思,查鬱金香的花語是永恆的祝福,但我還是想知道比較確切的意思,我就去問學長這是什麼意涵,學長說,這代表他有接收到我給他的祝福,不管是燒的金紙還是唸的經,總之他有收到了,想到這裡對我來說,也是稍微緩解情緒得到安慰。
每件事情的發生,過不了的都不是事件,多是情緒,諮商師很重要,信仰也很重要,年紀大了覺得自己渺小且無能為力,我也還沒學會相聚離別的藝術,我已經非常的努力,但還是難免會有對於未來的茫然,這些時候需要有明燈指引,比如看看書或找學長。
這些都是真實發生在我身上的事,自從這樣我就不敢鐵齒,我不知道對大家有沒有用,也不知道對別人而言是不是有幫助,但我純粹想分享,因為我確實感受順利多了,也許某天遇到難解的習題,可以讓大家多點選項去聽聽說法也好,畢竟在這個極度不安定的時代,我們都會有些焦慮或憂鬱,這也很正常,希望大家不要慌張。
Ps.照片是我新拍的,圖文不符依然任性的要放上。
更多介紹,
官網在此:https://miaochuehtang.com/
粉絲頁 妙覺堂
#妙覺堂
#新店學長問事
02-22176990
週一 週三 週五 週日 下午三點~六點
新店市長春路195號
紅包隨喜要先打電話預約
同時也有1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6萬的網紅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0位影帝影后男神女神不小心拍出了這部神片要重映了,以前沒有過,以後也不會再有! 🔥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聚在一起不是為了比武,而是為了尋找『真心人』! 🔥倒數片中十大爆笑場景,張學友的洗腦神曲只排第三?快來看完整倒數! 最近因為疫情的關係,各大片商紛紛拿出了壓箱寶,把往年的一些老片重新上映,除...
我和我們在一起人物介紹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八卦
【#個人訪問🇬🇧】BBC的個人訪問十分長篇,也十分formal。有趣的是,同樣的內容,在《蘋果日報》訪問標題是「一國兩制是騙局」,BBC就是「一國兩制不要再退」,其實對大多數朋友而言,口號都是其次,真正需要的生活模式,甚麼時候是最好,心裏有數。
BBC開宗明義的主題,據說是希望向國際讀者,介紹「香港中間派學者的覺醒」,前文後理都用這角度為主軸;每次回看自己既訪問,都會問,「那真的是我嗎」?無論如何,都是一個好時機,反思一下每一個人的人生。
//國際關係學者沈旭暉是香港少有擁有20多萬臉書粉絲的「網紅學者」,他身兼多職,是大學教授、報章專欄作家,當過商界的國際副總裁,也成立公司作諮詢、研究、交流等工作。
「反送中」風波前,他是「中間派」的代表,以年輕學者的身份,得到政治光譜左中右的認同;在這場運動中,他成為一個「和理非」、支持雙普選的學者。
他在多家報章撰文、接受國際媒體採訪,分享對香港示威的看法。他的公司以大數據方式研究示威者經常使用的「連登討論區」,曾舉辦研討會邀請不同學者分析「黃色經濟圈」。他用鋼琴彈奏被視為示威者歌曲的《願榮光歸香港》並上載到互聯網,可算是一種政治「出櫃」宣言。
「以前我挺一國兩制」
沈旭暉一直堅持以評論國際事務為主,但在「反送中」爭議中,他更常評論香港的風波,轉折點是7月21日發生元朗白衣人事件。
當天晚上,一群白衣人在地鐵站持棍傷人,但警方延後30多分鐘才到場。沈旭暉見到認識的人在現場被打, 他與一些溫和派學者,把事件稱為「恐怖襲擊」。
而他的中學「皇仁書院」師兄、立法會議員何君堯,與白衣人握手而備受批評。皇仁書院一眾校友發起登報聯署批評何君堯,很少參與聯署的沈旭暉也有留名。
「相當震撼,香港竟然變成這樣,那晚發生的事情,是我們成長的香港,常理之外發生的事情,」他說,「傳統上香港人不是很政治,都是很理智,但過去發生的事情,每個人都覺得到了一個不能回頭的點,當你情感被勾起,你會發覺對此地充滿感情,開始思考自己可以做什麼。」
元朗白衣人襲擊途人後的這一幕引發了爭議。
「過去六個月發生的事情,都超越了我們很多人的底線,很多原本不關心政治、或比較少行動的朋友,都在這場運動以不同身份積極參與。」
他認為,一般國家面對這種群眾示威,都會透過官員下台及調查機制去疏導民怨,但港府立場強硬,令整個運動持續多時,亦讓大家看到「一國兩制」急速被蠶食,不單是「看得見的警暴」,還包括商業機構受到壓力,員工、老師、普通人言論自由受到打壓,這是一種「白色恐怖」。
他曾經撰文形容一國兩制分為1.0、2.0、3.0的階段,主權移交初期,北京比較放手的1.0階段,到後來明顯影響香港內政,加強提倡國民身份認同的2.0,發展到一國兩制3.0,警察具高度爭議性、疑有政治考量的執法、各行各業出現政治審查、甚至有疑似「黑社會」介入政治議題等等。
他說,自己身邊的人都是「離地中產」的專業人士,以往甚少參與政治,但目前香港社會出現「白色恐怖」的氣氛,市民不敢隨便就政治表態,擔心會影響工作等等。
「對比起警暴、無民主、無樓住,這嚴重一百倍,這不是下一代可以生活的地方,」他說。
他相信這場運動發展至今,很多人除了爭取「五大訴求」,也是希望「一國兩制」不要再退下去,能夠回到主權移交初期般,中國政府比較放手的階段。
「以前沒有人會知道誰是中聯辦主任,一般人不會記得他的名字,那時是挺真的一國兩制,而那時沒有人談港獨,也沒有人會說外國勢力……2008年北京奧運,香港人對中國人身份認同創新高,《蘋果日報》頭條是『我們嬴了』,2009年我是去中國國慶60週年的代表團團員,我當時沒有包袱,覺得很開心。」
作為國際關係學者,沈旭暉過往經常對外強調,自己是全球公民,希望擁有遊走國際的能力,也能用國際視野看待本土問題。
這場運動強化了香港人的身份認同,他自己也感覺到自己對這片土地的情感,「我不希望中國和香港利益有衝突,我會先盡力讓兩者利益可以走在同一線上,但如果真的有衝突,我會站在香港人那邊。」
學者與政府的關係
沈旭暉說,以往政府尊重學者的意見,在發表重大政策前會有一些閉門會議,邀請學者或專業人士去「試水溫」,但現在這個渠道已不復存在,政府聽到的意見不像以前多元。
「《逃犯條例》就是一個好例子,它有諮詢過什麼人?應該找一些懂商界、懂國際關係的人、熟悉內地的學者或是一些民意的代表,其實不難預先知道會有這麼大的反應,這反映制度有問題,學者本身是有功能,可以作出預警。」
他又舉例,香港的一名官員近期高調批評國際權威醫學期刊《刺針》有關催淚彈的文章,「這在學者眼中是不可想象的,你可以不認同該份報告,你便寫一篇同樣水平的文章反駁,但你現在是用官威去壓他。」
特首林鄭月娥提出成立「獨立檢討委員會」,希望檢討事件的來龍去脈,但示威者要求更全面、具有法定效力的「獨立調查委員會」。
沈旭暉獲邀加入檢討委員會,但他拒絶加入,原因是不覺得能有所作為,「不想被人擺上台面,你想要誠實的意見,我都歡迎,但你要拿學者來消費或做政治工作,這只會適得其反。」
他指出,香港政府在「一國兩制」被蠶食的情況下,難以控制自己的政策, 有時候政府聘請學者等做研究,「適用的便採用,不合用就裝作看不見」。
「美國智庫蓬勃是因為要通過研究達成某些事,中國比較不涉及政治的議題,智庫同樣做到事情,全國會用大數據去研究農業、氣候,可以很科學化,但香港是先有結論,而不是按研究去作出決定,」他說,「港英年代沒有民主,但仍然尊重傳統精英,現在政府不再理會他們的專業,哪怕是醫護、法律,這些人不是因為專業而受到尊重,而是政治的效忠來得到信任。」
被調侃的中間派
沈旭暉母親在《大公報》英文版工作,《大公報》英文版是中國改革開放前少數對外的英文溝通渠道。他走入國際關係研究,或多或少受母親熏陶。他的父親是立場傾向傳統民主派的香港學者沈俊明。 沈旭暉在揉合不同政治光譜的家庭下成長
他的家族跟民國時代《大公報》總編輯張季鸞淵源頗深。沈旭暉本人曾在美國耶魯大學攻讀學士,再在英國牛津大學獲得政治及國際關係博士。
「有些人因為我家人《大公報》的淵源而認為我是紅底,但在大陸人眼中,我這種人好西方,先天夾在中間,」他說,「我本身家庭內,都有很多不同意見,從小到大的訓練,知道在什麼時候說什麼,不會反面,無論多對立的聲音,我也覺得可以溝通的。」
沈旭暉在2013年舉行的婚禮,是香港近年少有讓政治立場南轅北轍的人共聚一堂,時任特首梁振英、學運領袖黃之鋒、李嘉誠兒子李澤階等左中右人物都有出席。
「網民經常也抽水(調侃)我的婚禮,但那個時候仍然是可以聊天,」沈旭暉說,「我不主張對立,我覺得幾難頂(難溝通)的人,也會找到共通點去聊天,這是我從小到大的訓練。」
精英共識向對抗模式的演變
沈旭暉2003年回到香港後,成立了一個名為「Roundtable」的團體,目標是讓政見不同的人,能夠聚在一起交流。
他認為,香港傳統精英主導的體制,一向是「閂埋門講掂數(閉門談判就好)」,多年來,立場不同的人可以彼此溝通,在鏡頭後可以談笑風生,大家以謀求共識為最大公因數,但2012年的特首選舉,一改政治、官場生態文化,是一個很重要的轉折點。
沈旭暉說,2012年的特首選戰改變了官場文化,一度令他對香港政治感到心灰意冷。
這場特首選舉中,兩個主要候選人梁振英和唐英年個人和團隊,均被揭發不同類型的「黑材料」醜聞,公眾把目光投向這些「黑材料」,而不是論政。
當年,沈旭暉以學者身份,向時任港澳辦主任王光亞發表公開信,指這場選舉道德規範被打破,選舉不再是「君子之爭」,無論誰當選也很難施政。
「我當時有參加過他們的活動,聊過天,親身觀察中,以那時候來說,我算是接觸到類權力核心最年輕的一群人,但見完他們之後你很不舒服,你預測的未來就是這樣,你讀到了背後某個結構。」
他說當年也因為一些文章,而遭到直接人身威嚇。
「以前比較講道理的北京或政府的朋友,都開始被邊緣化,強硬的聲音開始出現,鬥爭模式主導,」他說,「本身的內部矛盾,以動員抹黑、篤灰(告密、告發)等很多這些手法,把人性好多負能量釋放出來,香港從一個精英共識的模式,變成對抗式模式,一開始了便回不了頭,激進的聲音取代了本身想有共識的聲音。」
他認為,中國經濟發展迅速,令主權移交後,香港的利益集團有所變化,一批在大陸有更大利益的人,發現香港傳統精英「不完全是自己人」,希望扭轉權力和利益分佈,打散原本的權力結構。
當年這場選舉讓他對香港政治感到心灰意冷,開始轉向專注建立自己的海外事業和置業,他說,這不是逃避或是擔心出事,而是預測到香港的發展方向,要凖備後備方案。
但在「反送中」爭議爆發後,他放棄了與一些大陸院校和企業的合作,希望自己可以暢所欲言下不影響他人。
香港示威者呼籲多光顧支持示威的「黃店」,希望建立「黃色經濟圈」,但做法引發爭議。
《大公報》最近點名批評沈旭暉舉行一個有關「黃色經濟圈」的研討會,形容他變成了香港「本土派」的先鋒。沈旭暉強調自己不是「黃色經濟圈」的專家,但有很多有心人希望研究這一課題,值得學術界去討論。
「你覺得很正常、很理性、很平和、沒有煽動性的東西,在一個上綱上線的時代也會有人不滿。這十年來感覺越來越多紅線,想又不行、說又不行,這樣下去就不是一個大都會……香港不應該這樣,不應該在思想、言論、行為上受到制限,大家就是喜歡這個地方有百花齊放的自由。」
他說以平常心看待被親中媒體點名,不會太過擔心,「我們不喜歡上綱上線,所以也不可以對它們太過重視,我們要加強抗壓能力,平常心 ……香港此刻要捍衛自己的核心價值,就是要好像平時般說平時能說的話,不要被白色恐怖嚇怕。家人總是擔心這樣那樣,正是多年來白色恐怖的產品,我深信,下一代絶不能夠在這樣的環境長大。我們必須改變。」
「有些激進聲音想取代爭取共識的聲音,為何社會會有激化的現象,是某個利益集團想得到一些東西,多了批評學者的聲音,是因為有些人不想有和平解決問題的路線,希望破壞他們的關係,令你們不想再聊下去。」
他說,無論立場如何南轅北轍,都可以溝通到,社會愈分裂愈要珍惜以前建立的信任,否則會正中他人下懷。
展望未來
香港示威者與警察街頭衝突這幾個月來暴力升級,黑衣人「裝修」(破壞)被指親中的企業以及「私了」(私下暴力對待)不同意見人士。
沈旭暉認為,事件發生至今,也令很多「和理非」積極參與運動。要有效解決街頭衝突,需要由處理制度暴力開始。
「一個運動能否持續不是看街頭有多少勇武、多少交通燈被破壞,還是是否再有一百萬人參與遊行,運動是可以歷時幾年、或者幾十年……香港這半年來形成了一個機制,就是政府做具爭議性的事情,人們是有機制去抵抗,這個機制已經完善建立,是一個持久戰的基礎。」
他坦言,沒有人願意看到任何形式暴力,也不相信有人為了暴力而暴力,但也希望前線示威者理解,如果衝擊和升級不合符比例,可能會引來「散水」(令人離開運動)。
他認為2022年的特首選舉,將會是一場「終極之戰(end game)」,希望有一個能夠認同「五大訴求」的人參選特首。
目前香港特首由一個由1200人組成的選舉委員會提名及投票產生。隨著民主派在剛過去的區議會獲得壓倒性勝利,預料新一屆選委會的1200人中,有約500人是親民主派。
沈旭暉指出,民主派人士擔任選委的數字會更高,有望在特首選舉中有更大的話語權,而開明商界和溫和建制派也希望有所變革,「這可能是最後希望」。
他憧憬說,只要這方陣營能夠勝出,那麼將來香港是可以透過內部立法實現「普選立法會」,亦可以不經中央通過下決定如何組成「選舉委員會」,「那時候,立法會全面直選、選委會能反映民意選出特首,就是『真‧一國兩制』的時代。」//
我和我們在一起人物介紹 在 Mr.elk Facebook 八卦
《分手快樂|從孩子的角度思量》
老木經常收到許多面臨婚姻問題的求助私訊,無論是該離不肯離、正要離婚還是已經離婚,只要關係到分手又涉及孩子的狀況,字裡行間都是膠著。
朋友笑道:「妳又不是婚姻專家,粉絲問妳幹啥?」
老木笑答:「但我是離婚專家啊!」
哈哈。
可能是基於同是天涯淪落人的身分認同感,留下這些問題的清一色全是媽媽。咦? 但本老木可從不覺得自己是天涯淪落人耶!? 或許是從小不愛看八點檔+叛逆+外星腦…..,所以才缺乏了亞洲女性特有的苦情吧?
我離婚,我單親,我大大自在,所以,以下就用迷粉留下的問題來答覆屬於我那顆星球的觀點好了。
【婚姻狀況1】
『米米,我老公為了逼我離婚,不是經常不回家,要不一回家就動手打人,但是為了提供孩子一個完整的家庭,也不讓親友笑話,更不能便宜他了和小三….,所以我一直吞忍,絕不簽字離婚。』
親愛的媽媽,如果妳真的那麼愛孩子就不該犧牲孩子的靈魂,如果甜蜜的家庭已成戰場,日日充滿了惡言惡行與報復的空氣,這對孩子而言又算是哪門子的 “完整” 呢?
除非妳不願當個帳面上的loser,除非妳不容許人生的履歷不美麗,除非孩子是妳心有不甘的陪葬品。而與其給了孩子壞示範不如開放空白,空白的紙張還有機會畫上好看圖畫,可是一旦畫紙被染污了,那就永遠也沒有轉圜的餘地了。
放開那個不愛妳的吧,停損,就是愛孩子也愛自己的一種投資,一時看起來是賠了,但未來絕對是賺的。
【婚姻狀況2】
『米米,我一年前離婚了,至今不讓對方探視小孩,我不擇手段也要阻止,因為他根本不配當我小孩的爸爸!』
媽媽妳的理智被仇恨吃掉了。
孩子是無辜的,大人的恩怨是大人的事,自己的選擇是自己必須承擔之重。除非妳的前夫有傷害或暴力傾向,如果爸爸仍愛著孩子,那麼誰也無權剝奪孩子享有雙親的愛的權利。
老木始終相信,樂見孩子獲得更多的愛才是母愛的本質。
【婚姻狀況3】
『米米,我剛離婚,爸爸搬走不住在一起之後,我擔心不完整的家庭會造成孩子的陰影。』
一位媽媽悲觀地陳述著。
老木告訴那位媽媽,妳若見山是山,孩子才能見山是山,他們如白紙,而山,是妳畫的。
現今社會偽單親多得很,我們要如何定義 "完整" ? 恐怕早已不是表象式的婚姻制度所能涵蓋,有些爸爸長年在內地工作,半年能回來一趟已算奢侈;還有許多服務業工作者,晚上10點打烊後才下班,到家時夜已深,孩子早就睡了,而且越是假日越要工作,沒有週末,沒有國定假日和颱風假,有些甚至連過年都在岡位上。
所以,重點是妳的心態要健康,理性看待親子關係和婚姻關係的不同,只在愛還在,親權永遠在,妳不能因為自己終止了這份合約關係,就從潛意識裡連帶拔除父子或父女關係。
妳少了老公不代表孩子就缺了爸爸,這根本是兩碼子事,當妳把悲情放下,事情就簡單多了。
相信我,如果妳願意當孩子燦爛的陽光,妳的孩子就不會有陰影。
【婚姻狀況4】
『米米,萬一孩子因為單親身分被同儕排擠、取笑…怎麼辦?』
其實這種假設是過慮了,就以老木自身的經驗來談談吧,從幼稚園到國中,我的兩個孩子加起來總共歷經了四所學校以及多次分班,卻從未發生過因為單親身分而被異樣看待的狀況,如果妳把孩子教養得健康快樂,在團體裡問題自然不會太大。
台灣的離婚率是亞洲第一,全球第三,老木並非要表達 ”離婚沒甚麼大不了” 的心態,只是希望妳明白時代已經不同了,這個社會對於離婚者的觀點早已不再充滿歧見。
又如果,妳把自己過得愁雲慘霧,悲情的一言一行波及孩子的內在,那麼他們的在校表現肯定要失常,被恐懼和焦慮餵養的孩子是不會健康的。
妳絕對有權悲傷,但不能放肆的耽溺於悲情,孩子不該壟罩在大人的負面情緒裡,他們值得一個快樂的童年。
【婚姻狀況5】
『米米,我常常告訴孩子他們的爸爸有多可惡,我要小孩記住那個人是怎麼對待他們的母親的!』
天啊,如果妳明明知道活在仇恨裡有多痛,那就不該讓孩子也活得這麼苦啊!如果妳期待孩子未來能擁有比我們像樣的婚姻關係,就更不該沉迷於數算孩子父親的罪惡,對小小的心靈而言,那無疑是殘酷的凌遲。
切記,他們身上也流著父親的血,所以請妳不要感情用事,在孩子面前應該多多讚美他們父親的優點,將父親的特質去蕪存菁後植入孩子的腦海。反之,妳每數落一次,便是在孩子的心底狠狠戳上一個生來帶罪的印記。
當孩子為了愛妳而恨爸爸,當妳為了報復逼著孩子選邊站,妳糟蹋了自己的情緒資源,也毀了孩子單純無憂的靈魂,那樣根本一點都不划算吧。
【婚姻狀況6】
『米米,我要怎麼向孩子解釋另一半外遇的事?』
其實妳無須向太小的孩子解釋細節,關於 "外遇” 的概念,根本就超出孩子能理解的範疇,就算孩子夠大了、心知肚明了,媽媽仍舊可以選擇以優雅的情緒表達婚姻的中止。
一切都要從呵護孩子心理健康的角度出發。
只需要簡潔扼要的告訴他們:「爸爸媽媽有了全新的人生計劃,生活型態改變了,想法和目標也改變了,所以接下來要各自生活了,拿掉了磨擦之後,未來我們家的狀況會更好,而且這一點也不會改變你和爸爸的愛喔。」
【婚姻狀況7】
『米米,我和孩子的爸各自都有新對象了,妳覺得我們需要向孩子介紹嗎?』
老木淺見,在與新對象不具穩固關係之前,其實應該避免為妥,否則他們才剛記住爸爸新女友的名字,下個月又來個更新的,再加上媽媽也一直換男友…..如此一來,極可能在小孩的成長過程中造成了對兩性價值觀的錯誤認知。
“沒有孩子的單身” 與 “有孩子的單身” 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狀態,前者,只需對自己負責即可,後者,則是身為一個爸爸或媽媽的巨大身教責任。
【婚姻狀況8】
『米米,我得一直受困於婚姻了,因為我沒有能力賺錢養孩子。』
不瞞妳說,老木也曾走過銀行存款0元,口袋只剩4張百元鈔和幾塊銅板的難關,後來一度舉債度日。但是,多年後證實了所有的困境都是老天的美意。
妳永遠不會知道自己多麼有潛力,直到絕處逢生。
當時我一直將設計大師古又文的故事牢記於心,他的母親正是個單親媽媽,靠著清潔工的收入養大三個幼子,還作育出站上國際舞台的不凡人物。
老木很清楚如果給孩子的愛很飽滿,那麼他們呷好呷歹也不計較,無論物質上多麼貧乏,只要我們彼此擁有,心靈都是滿足的,再窮再困,也不過是吃得差一點、穿得糟一點而已。
結果,愛是使人向上的燃料,往後的日子雖然作不起大富大貴的夢,但生活上總還算是不虞匱乏了。
反正啊,人只要能活著,每一個明天都有改寫劇本的機會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結論:
這算不上是勵志故事,這只是老木的實驗分享,而實驗的結果顯示,人生就是一種選擇,只要你相信,就能成為你想成為的人,或是妳想成為的媽媽。
我和我們在一起人物介紹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 Youtube 的評價
🔥10位影帝影后男神女神不小心拍出了這部神片要重映了,以前沒有過,以後也不會再有!
🔥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聚在一起不是為了比武,而是為了尋找『真心人』!
🔥倒數片中十大爆笑場景,張學友的洗腦神曲只排第三?快來看完整倒數!
最近因為疫情的關係,各大片商紛紛拿出了壓箱寶,把往年的一些老片重新上映,除了能夠維持院線的電影數量之外,也讓影迷們有機會重溫一些經典電影。其中有一部很吸引我們的重映,那就是集結了無數港片巨星的1993年搞笑賀歲電影《東成西就》。在試映會的當天我們看到了久違的熱鬧場面,過程中也時不時傳來很有默契的大笑聲,結束之後更是獲得了滿堂彩,全場起立鼓掌。我們覺得這部片在此時重新上映,一定能夠帶給被疫情悶了很久的大家一次發洩的機會,好好地在戲院暢快放聲大笑!
《東成西就》之所以大受觀眾歡迎,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參與演出的演員都是紅極一時的巨星,但卻陰錯陽差地聚在一起拍了這部和他們原本形象與戲路都大相徑庭的作品。主演的梁朝偉、梁家輝、張學友、張國榮、林青霞、張曼玉、王祖賢、葉玉卿、劉嘉玲、鍾鎮濤,這幾位叱吒影壇的超級巨星,卻在電影裡紛紛放下偶像包袱,搞笑的搞笑、扮醜的扮醜,就連觀眾都能感受得出來他們拍攝時的默契與樂趣,自然呈現出來的結果就是充滿了歡笑。這個機緣不只以前沒有過,恐怕以後也不會再發生,因此更讓影迷們特別珍惜。
今天的節目我們想要首先介紹電影裡各個角色以及彼此的關係,接著則會分享我們心中『東成西就十大爆笑片段』,告訴你為什麼這部片會這麼經典!
#射雕英雄傳之東成西就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東邪西毒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hFflGTp9TQ/hqdefault.jpg)
我和我們在一起人物介紹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評價
【都市傳說】 十個鬧得最兇的都市傳說,八尺大人,俄羅斯剝奪睡眠實驗, 【淘寶開箱】 世界奇異檔案系列, HenHenTV奇異世界#29
【都市傳說】 十個最恐怖的都市傳說 (一),拍攝途中發生些怪事。。。記得看到最後,Baby Blue,四角遊戲, 牆角遊戲, 乾枯的骷髏, 血腥瑪麗, 通往異世界的電梯,HenHenTV奇異世界#1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atG_amdSS8
淘寶鏈接:https://click.alibaba.com/rd/uvhsceho
產品鏈接按這裡~:https://click.alibaba.com/rd/di8u5kvo
各位大家好,歡迎來到HenHenTV的奇異世界,我是Tommy,今天我們來講你我都曾經聽過的都市傳說,那些傳說越傳就越多版本出現,但是真相是怎樣的呢?如果你是第一次看我的影片,記得訂閱HenHenTV,我每個星期最少會上傳一到兩個奇異影片,探討一些奇異的題材,希望你們會喜歡!
好!我們開始吧!
1. 俄羅斯剝奪睡眠實驗
如果大家不知道什麼是俄羅斯剝奪睡眠,應該看過這張照片。在1940年末,在俄羅斯有班科學家,把五個政治犯放進充滿興奮劑氣體的房間裡,30天內不給他們睡覺,以前沒有閉路電視,他們唯有通過麥克風去監控,開始實驗的五人還有說有笑,到了第九天就開始尖叫失常,但是到了第15天一點聲音都沒有,他們覺得不對勁了,就派特種部隊去查看,當他們放掉興奮氣體換上新鮮空氣時,房間裡面的人突然間狂叫!當他們打開了房間,看到其中一個實驗的人已經被分屍了,其它四人變成力大無窮的怪物,他們自殘自己,只剩下心臟和肺部,其它的內臟已經沒了。他們犧牲了幾個特種兵才制服他們。但是真相是這篇文章是在google裡面出現的日期是在2009年,第一,所謂的政治犯,其實是幾個來自不同國家的士兵展示他們不同的防毒面具,照片上面有他們國家的名字,只是給人改圖了。那那張照片的怪物是哪裡來的?原來怪物有名字的,叫SPAZM,其實是一個萬聖節的人偶,只要把照片改成黑白,很多人應該會相信的!我真的很佩服那些編這個故事出來的人,一個公仔也可以寫成那麼有頭有尾的故事,也真的蠻有創意的。
2. Slenderman 瘦長人
大家一定有聽過瘦長人Slenderman的故事,或者一定有看過他的照片,這個瘦長人也叫殺童鬼,在美國一帶一直瘋傳,也有人說這個傳說已經在十七世紀時已經存在過,很多人聲稱他們曾經看過Slenderman,也有照片拍到他的存在,他常出現在森林地區,有著沒有五官的臉,瘦長的身體,身後帶有觸手,專抓小孩子和吃掉他們。如果大家在網上搜尋Slenderman,就可以找到其實他根本就是在2009年Victor Surge為了參加靈異改圖的比賽而創作出來的人物,圖中的照片的印章並不是美國而是來自澳洲,而且原圖是沒有瘦長人的,那些16世紀說有圖證明瘦長人的存在當然也是改圖的。
3. 妹妹背著洋娃娃
大家一定有聽過這個童謠,更聽過這個童謠背後的故事,為什麼娃娃會叫媽媽呢?傳說是用人皮製成的娃娃,她被他的父親殘殺,剝了皮做成了娃娃,這個娃娃被傳到一個小女孩身上,當一天她背著娃娃時,突然娃娃叫媽媽了~~感覺好像是中文版的annabelle, 但是真相是,這首歌也叫花園裡的洋娃娃
原版的歌詞是:
《花园里的洋娃娃》
妹妹背着洋娃娃,走到花园来看花,娃娃哭了叫妈妈,花上蝴蝶笑哈哈,姐姐抱着洋娃娃,走到花园来玩耍,娃娃饿了叫妈妈,树上小鸟笑哈哈
而改編的歌詞是一名叫Windevil的人改編的,他改這個歌詞是為了祝賀他朋友生日快樂,而旋律是日本動畫:its only a fairy tale的配樂。而作者本人已在2010年在網上澄清過了!所以並沒有日本的傳說或是台灣的傳說,那些人也真的很得空哦!!編寫這樣的故事!
4. 龍貓的都市傳說
這個真的讓我這個龍貓粉絲生氣,有沒有搞錯哦~~這麼可愛的龍貓竟然可以給他們改編成恐怖故事,故事是這樣的,他們說龍貓其實是死神,凡是遇到龍貓的人,就接近死亡了,而故事途中小梅失踪時候在池邊找到她的鞋子,其實妹妹那時已經淹死了,而貓巴士是專接靈魂的巴士,而最後一幕媽媽在醫院說:現在在那棵樹上,我好像看到gao皋月和小梅在上面,其實那時他們已經死了。由於有幾幕皋月和小梅都沒有影子,加上在取景的狹山曾經發生過兩個小女孩失踪而被殘忍殺害,他們就把兩個事件放在一起,而吉普力的製作人鈴木敏夫也開口澄清他們覺得那一幕不需要影子,所以就沒有放影子,而這個故事根本就是溫馨可愛的。龍貓的作者宮崎駿一直以來的作品都是非常溫馨,也適合三四歲小孩子看的,而他製作這個動畫時是剛剛2011年三月11好日本地震過後,為了安撫災民所創造的溫馨小品,被人改成這樣真的有點荒唐了。
5. 八尺大人
相傳在日本某個村莊流傳著一名神秘女性,她身高八尺,帶著帽子穿著連身裙,如果看到她的人,就會被她迷惑,最後就會把他殺害,在每個人眼裡看到的她都是不同的,但是一樣的都是看到一名很高的女性,而一直以來在村莊都一直有流傳被八尺大人殺害的事件,所以當地人為了鎮壓八尺大人而在不同的路口設立地藏王。網上有著一名男孩被八尺大人看中,而躲過一劫的故事,大家可以看看,但是真相是。。。這個名字是在2008年8月在google才出現的,如果她真的在很久以前就一直獵殺人類,不可以沒有任何的文章和書籍留下來,這個故事的來源是在日本網站2ch,超自然現象的Forum上面刊登的,這個網站是不介意故事的真實性,只要恐怖就行,開始這個故事並不是那麼的紅,但是由於大量的網民在那邊討論她獨特的笑聲,你知道她的笑聲是怎樣的嗎?就是bo,bob,bobobobobobo bo bobo,就是這樣這個故事被人多次拍成短片和動畫,而媒體也大量的報導之下,很多人已經信以為真了!
在很多人傳播之下,就算是一個平淡無奇的故事,也可以被人編寫成都市傳說,所以我們一定要去找一些書籍看看,今天在淘寶買了一個系列的書籍,叫:世界奇異檔案記錄,收藏了世界大部分的奇異檔案,由於一直以來都很喜歡奇異案件的故事,今天我們來做淘寶開箱!(這個廣告進到剛剛好哦~)哈哈
還有另外的五個我會在下一集和大家介紹,今天的影片就到這裡,如果你喜歡這個影片和頻道,記得按贊和分享出去,謝謝大家的訂閱,我們下個奇異世界見,bye bye
#都市傳說 #都市傳說真相 #奇異檔案 #淘寶開箱 #八尺大人 #俄羅斯剝奪睡眠實驗 #龍貓的都市傳說 #妹妹背著洋娃娃 #slenderman #瘦長人 #淘寶書籍 #HenHenTV奇異世界 #HenHenTV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XoVbHK8fnc/hqdefault.jpg)
我和我們在一起人物介紹 在 升旗易得道 Youtube 的評價
【12.22時事!】升旗易得道 2020年12月22日
主持: Tony
12.22【自助餐大踢爆!】獨家介紹邊間最唔值得去!員工大爆Buffet中伏位,生蠔凍肉冷盤伏伏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月贊助”支付方法:
(1)Patreon : https://www.patreon.com/tuesdayroaddaily
(2)我們英國的paypal户口
http://paypal.me/TuesdayRoadHKers
https://mewe.com/i/tuesdayroadtonyjohnny
https://gab.com/TuesdayRoadWorldwide
https://twitter.com/Tuesdayroad1
升旗易得道【新】支持我們6步曲!!
1. 節目月費贊助
2.收看廣告,
3.訂閱節目Youtube頻道,
4.俾like,
5. facebook Twitter share
6.建設性留言,痛擊五毛
【2020年7月1日, 升旗易得道就港區國安法公告 - 】:
因應港區國安法, 本台嚴正作出如下聲明:
1.本台節目於港區國安法生效日起作出全面重組和整合。
2.本台於2020年7月1 日前所作的所有節目均為節目主持或嘉賓之個人意見, 與本台立場無關。
3.本台所有節目之內容均並非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境內或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境內製作。
4.本台所有時事節目內容均為引述消息來源、新聞媒體報導 (包括海外媒體, 香港媒體等) 之內容而作出, 與發言者之政治立場或、主張或意見無關。 本台節目內容包含戲仿、滑稽、政治戲仿、諷刺等內容, 與真實之人物並無任何實質關係。
5. 任何接收本台節目內容、收聽的接收者請注意: 本台所有節目內容謹為對新聞時事之評論, 不論在任何時刻均無意構成任何 “煽動、協助、教唆” 行為。 本台節目內容包含戲仿、滑稽、政治戲仿、諷刺等內容, 與真實之人物並無任何實質關係。
6. 最後, 本台據悉港區國安法內容可能帶來極嚴重法律後果, 本台奉勸所有接收本台節目內容、收聽人士小心其條文內容, 切勿以身試法。
-----------------------------------------------------------------------------------------------------------
現時, 香港形勢危急, 我們希望各位團結一致, 運用智慧應對。
希望所有支持者能在各方面支援本台繼續擴播。
-----------------------------------------------------------------------------------------------------------
本台一直致力提供日報式的時事節目予大家。 Youtube 局部恢復了廣告, 但是無理打壓依舊。 廣告收益難以維持本台營運及支援工作。故此, 我們仍然希望聽眾能月費支持本台擴播!
我們經營困難, 因此本台必須改變舊有方式以繼續維持營運。 經商議後, 我們將向聽眾及支持者收取自願性的“每月贊助”。 初步將每月收取贊助港幣200元 (考慮到我們節目集數比同類型網台節目多更多)。 我們致力於降低營運成本,不希望謀取任何暴利, 以達到聽眾及支持者以合理公平的成本即可聽取時事節目。 我們不希望阻止一般大眾繼續收聽節目。 因此, “每月贊助”, 是完全自願性的。我們會在一段時間後檢討計畫內容, 希望各位有能力的, 能盡力支持!
7.21, 8.31, 7.1。 我們, 退無可退。
齊上齊落! 團結一致, 不分割, 不譴責!
我們與前線抗爭者站在一起!
我們認為, 現在是世界歷史的重要關口, 能和近代歷史中的重大變化相比較。 2019年及2020年的事件均顯示出香港人對於民主、自由價值觀的追求, 並同時令這股浪潮捲進全世界, 不可逆轉。
保留實力, 等待黎明!
----------------------------------------------------------
皇牌時事經濟節目!
逢有突發新聞, 立即和大家分析局勢! 關心香港! : 嬉笑怒罵, 分析時事, 經濟, 政治, 歷史和心得!
www.tuesdayroad.com
請即訂閱我們升旗易得道youtube頻道:-
https://m.youtube.com/channel/UCC3Ani
===========================================================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pYpIMzYtvQ/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