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電影下篇/有劇透/詳細探討精神與心理疾病的弱勢]
上篇/無劇透傳送門👉🏻 https://www.facebook.com/104041254269767/posts/138753250798567?substory_index=0&sfns=mo
【Youtube影片版】
小丑影評-異於常人就比較低賤嗎?社會上的歧視與標籤。:https://youtu.be/pl3e1TFsPow
大家好,又是我 角媽~
昨天我跟角爸一起去看了【小丑】之後我幾乎只要腦袋空閒的時候
我都在回想小丑的劇情
尤其他畫上後段的小丑妝之後帥到一個爆表
我忍不住以現有的預告片簡單拼成這段影片配上電影其中一段的配樂來回味
(影片音軌被臉書移除,可至Youtube 觀賞哦👉🏻 https://youtu.be/saYIegL0gIk)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看了
沒有的話我真的很推薦
接下來,想跟大家分享一些我的觀後感想
不專業影評
以下有雷
4
3
2
1
0
————我是防雷線嗷嗚————
飾演Joker的演員叫做瓦昆.菲尼克斯
Joker在裡面本名叫做亞瑟
不過我自己是比較習慣稱他為Joker啦
我覺得不論是導演還是演員真的真的都非常厲害
瓦昆的演技十分精湛
在戲內明明是因為痛苦以及生病而無法控制的大笑
而這種顏面神經失調似的大笑
跟一般因為開心、高興、搞笑、嘲笑的大笑都是截然不同的
「極度悲痛的笑」
這其實是一件非常矛盾的事情
但瓦昆卻將這樣矛盾的笑演繹得非常非常絕妙
甚至在劇中得知自己媽媽也是精神病,自己是養子,並且自己無法控制的大笑是因著媽媽的前男友虐待他使他頭部重創才變成這樣的時候
Joker在樓梯間狂笑
但又因著痛苦與極度的悲傷與難以承受
甚至笑得鼻涕都流了出來
那緊閉悲痛的眼窩與緊皺的眉毛
搭配那不協調的笑開懷的嘴
我實在難以想像瓦昆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並且瓦昆他本身是沒有精神病的
卻能把Joker詮釋得那麼完善
不論是他的肢體、言行、反應、思維、舞蹈
徹徹底底的就是個精神病
在電影中Joker出於自我防衛而殺了人之後的第一時間他很緊張的狂奔
跑到一個廢墟之類的地方之後關上門
身體卻不自覺手舞足蹈
輕鬆自在的跳起舞來
原來殺人是一件這麼快樂的事
在殺完人之後他不但沒有愧疚感與恐懼
反而得到了短暫的快樂與放鬆
彷彿不用再為了這個社會而低頭
也不用受到這個社會的規範而束縛
慢慢的他才發現這才是他自己
小丑本來在他的日記本上寫道
「對精神疾病患者來說,最慘的是什麼?就是人們總是期望你表現得像沒有患病一樣。」
(這段對話是演員瓦昆自己在揣摩小丑這個角色的時候,自己在融入角色時體悟到而寫下的句子)
過往Joker在這個世界上只是希望能夠被認同與被理解
就像所有的人都需要的那樣
但因為自己異於常人的行徑
無法控制也無法被理解
導致自己永遠都無法得到認同
想在這個世界生存下來卻一直被社會上的冷漠與譏笑、排斥與欺凌給推下懸崖。
我自己也是有著心理疾病的人
我非常非常能夠體會他的感受
每當自己拼命的想討好他人
拼命的想變得和大家一樣
拼命的想從這個社會上找到自己生存的意義時
人們總是把你逼到懸崖
不論自己看起來多麼害怕、多麼驚恐的苦苦哀求
人們還是一邊嘲笑著你一邊把你推下去
彷彿你根本沒有資格活在這個世界上一樣
「為什麼?差別是什麼?
因為我的怪異我就不是人嗎?因為我不一樣我就不能活著嗎?
到底差別是什麼?」
當你被推下去時
為了活下去而用盡最後的力氣抓著懸崖邊
迫切希望有人能拉自己一把
而將目光投向與自己最親近的人或是自己最在意的人身上
結果發現那個人
也不是真的那麼的在乎著自己的死活
因為總是有比自己來得更重要的事需要讓他擔心
最終因著他人的見死不救而墜落深淵
Joker在電影中就是這樣一步步的被逼下懸崖
是社會與環境造就出Joker這樣的人
在電影中的鄰居雖然因為她擔心她的女兒而無法在Joker最需要她的時候幫他一把
導致Joker對於這個世界不再相信也不再有希望
這個事件便是將Joker推向深淵的最後一掌
其實我們人人都有可能在有意或無意中將人推向懸崖邊或是深淵
不論自己的本意是好是壞都有可能
有時候是蝴蝶效應,在當下看起來與你無關
但最終是因你而起
有時則是即便你做的只是小小的一件事
仍然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這些舉動最終造就了社會上的殺人魔與變態以及終其一生充滿痛苦與折磨的弱勢族群
人們總認為與自己沒有直接關係的事都不關自己的事
今天因為自己不是精神疾病就覺得與自己無關
以為就像物種的差別一樣
自己一日是獅子終身都是獅子
老鼠怎麼過生活的永遠不關獅子的事
但並非如此。
我在高中之前我也沒有心理疾病
頂多也就是腸胃很差而已
我也曾經認為心理疾病與精神疾病與自己遙不可及
我也曾經以為我一輩子都會是一個有才華、有人緣的人...
至少我國小低年級的時候曾經有過一段時間是這樣
但如今我只是一個沒什麼朋友,鮮少有其他人與我互動,整天只能待在家等著老公休假才能出門透透氣的家庭主婦兼兩個孩子的媽與重度邊緣性人格障礙的患者
每個階段的我都以為某些沒有發生的事情是我遙不可及的
但事情總是難以預料
有精神與心理疾病的人真的活的很痛苦
我們一直都會受到他人的歧視與貶低以及有意無意間的傷害
因為我們總要因為這些標籤,這些異於常人的地方
而沒有資格沒有立場說某些話、做某些事、擁有某些東西、擁有公平、得到尊重
就彷彿有些人對有色人種的歧視
白人覺得自己一日白人,終身白人
所以根本不需要去理解或是體諒黑人的痛苦與心情
不斷的貶低對方來抬高自己
但我看過一個短片也讓我印象很深刻
故事說著一個白人家庭,白人爸爸都跟一些不良的酒肉朋友混在一起,教他年紀還小的兒子使用真槍,
一日,他與兒子在超商買東西,排隊等結帳等很久,白人小孩覺得無聊,看到一個黑人爸爸手上拿著一個玩具,
那個黑人也注意到他,就用玩具演戲逗白人小孩開心,白人小孩覺得很好玩,就笑得很開心,
結果白人爸爸看到這一幕,就嗆那個黑人爸爸說「你在挑釁我兒子嗎?」
黑人爸爸就說「沒有,我只是在跟他玩」
但他怎麼解釋,白人爸爸都不理會,反而對他很兇很過份
在黑人爸爸要回家,準備上車前,白人爸爸找了一群白人朋友把黑人爸爸打到重傷送醫
黑人爸爸的兒子與妻子當時在車上看到整件事情
幾天後白人爸爸就被一群黑人抓上車帶走
白人小孩也親眼見到自己爸爸被一群黑人帶走而對黑人覺得黑人都是壞人
白人爸爸被擄走了數日
數日後一個虛弱的黑人出現在白人小孩家的門口,敲著門
白人媽媽開門後嚇了一大跳
隨後白人小孩從黑人背後對他開了一槍
黑人死了之後才發現
原來這個黑人是自己的爸爸
原來他被黑人小孩與其他親友動了私刑
用黑色刺青墨水將白人爸爸全身刺成黑色
讓他變成一個完全黑膚的黑人
白人小孩起初在超市並不覺得黑人爸爸是一個威脅
但在白人爸爸對待黑人爸爸的歧視與敵意的舉動後
又見到一群黑人擄走自己爸爸
使得他判斷人的好壞全靠「膚色」這個標籤來判斷
而白人爸爸原本也以為膚色歧視這種事情永遠都不關自己的事
沒想到他也有這樣的一天
因為膚色的標籤死在自己親手教出來的兒子手上。
很多事情都是這樣
[聲之形]這部電影中的男主角起先霸凌女主角
事件曝光後
就變成男主角被其他人霸凌
現今的世界也是
網路上經常流傳一些XX國中一群學生霸凌某一個學生
之後影片中的霸凌者就會被肉搜
再來他們的人生也就差不多毀了一半
輪到他們被霸凌被痛罵被傷害
但霸凌者再追溯他們為什麼變成這樣的源頭
或許也是因為他們的家庭就是這樣教他們
或是放著不管他們
導致他們判斷事情、分辨是非、分別善惡的標準被混淆
不論是被霸凌者還是霸凌者
都是這個社會造就的
以前的社會風氣普遍認為小孩就是打就對了
打罵教育、利用他們的恐懼、我說什麼你做什麼就對了
小孩大了之後自然也以為就是要這樣與人相處
他們沒有同理心
因為從小的家庭環境就是不會同理他們
他們也不會尊重人
因為他們的家庭也不會尊重他們
所以他們根本沒有機會學習應該怎麼善待他人
這些東西都是出於社會風氣與父母與環境之手
除了我老公之外,我從來沒有跟其他人說過一些我內心更深處的話
過去的我其實跟Joker一樣
我在國高中的時候有很多時期我都嚴密的計劃過我該怎麼殺人
真的起殺意的那種
當時就是因為一直一直被逼到懸崖
出於自我防衛的心情
渴望能脫離這種痛苦的循環之中
沒人願意聽我說話
沒有人能理解我
沒有人能體諒我
沒有人能認同我
但非常感激的是當時因為信仰的關係我沒有真的走偏
一直一直抓著懸崖邊硬撐到高中
再次被推向深淵時
仍然因著最深處的信念找到了其他出路
靠著養寵物來得到寵物的認同、陪伴、愛與溫暖
很多時候,哪怕只是一根救命稻草
一點點的關心與一點點的溫暖
都有可能避免讓社會出現下一個殺人者與自殺者
但也有很多時候,哪怕只是一句嘲笑、一次欺凌
也有可能讓社會出現下一個殺人者與自殺者
這個世界的冷漠與自私、自大與歧視
都在使這個世界上痛苦的人越來越多
痛苦的人到最後為了生存,可能傷人也可能自傷
可能殺人也可能自殺
尤其現今社會網路發達
一段影片Po在人多的地方
馬上就有人煽動與被煽動
越來越多的批評聲浪去抨擊那些事件中的人
其實同時也就造就越來越多各位在批評的事情中的人的誕生
這都是一個惡性循環
一環扣著一環
越繞越大
越來越多
這個世界需要的不是批評
不是霸凌、不是辱罵、不是私刑
而是包容、同理與善意
人們經常著重在,「他都殺了人了!我怎麼理解他!難不成理解他了,就能原諒他殺人的事嗎!」
爭論這些就彷彿在爭論到底要不要判死刑一樣
彷彿不判死刑就是一種原諒
殺了小孩這種事要怎麼原諒
這些話題的爭議非常大
到底該同理的是誰?
要同理殺人犯還是同理家屬?
是啊,人們都要等到有人死了才在爭論該同理誰
但在他殺人之前
他求助過誰?他跟誰互動過?他們家庭呢?
有人同理過他的痛苦嗎?
我們的社會要做的或許不是如何審判這些事情
而是該如何預防這些事情的發生
如果在他殺人之前就有人同理他了
願意聽他說話、給予他尊重與包容
那他不會殺人,也就沒有人死了
那可能又有更多人說「要是我知道他會殺人的話我早就會幫助他了!」
但是 嘿,這並不是一種要看徵兆或是需要去區分的吧?
每個人都應該有被同理的權利
每個人也都應該有被尊重的權利
只是這個社會沒有這樣教育我們
我們的家庭也沒有這樣教育我們
我們的家庭的上一代家庭也沒有這樣教育他們
那誰知道要這樣做呢?
嗯
那不就應該從我們開始嗎?
我們不能因為我們散播這個觀念的力量不夠大,我們就不做
我們也不能因為大家都沒有這麼做,我們就不做
因為我們不做,也就沒有人會做了
甚至可能因為我們做了
我們尊重了某一個人
我們同理了某一個人
我們包容了某一個人
那個人就因此沒有在他人生的道路中走偏
那個人就因此沒有傷人、殺人或是自傷、自殺
那個人就因此覺得世界上還是會有人願意認同他
那個人就會因此有了轉變
而Joker的轉變過程中
也就是需要這麼樣的一個人而已。
———————————-
(打完才想到忘了講這段)
喔對了然後Joker在電影裡有一段說「其實我根本不是什麼腦部重創才會大笑,這才是真正的我」
我自己推測他也可能本質上是個重度反社會型人格障礙,他覺得好笑的事情都跟別人不一樣,他覺得好笑的事往往都是悲慘的事情,在前面的片段以為他是因為有壓力才會笑,但後來想想他說這是真正的他的這個說法也說得通,不論是他看到地鐵的女生被欺負,還是他說小孩子出車禍的笑話,還是他得知自己媽媽是精神病他是被虐長大的,他笑的都是悲慘的事情,他也說他本來以為他的人生是一齣悲劇,但其實是一齣喜劇,也是因為他的反社會性,使得他沒有同理心,殺人也使他感到快樂,但是因為社會規範的關係,強迫自己跟大家一樣,強迫自己壓抑自己覺得好笑的事情一定要跟大家一樣,透過觀察別人的笑點來假裝自己跟大家一樣,強迫自己也設立一個能使大家開心的人生目標,但他再怎麼努力再怎麼想變得跟大家一樣,大家因著他的不同卻絲毫無法包容與同理,使得他被逼向絕路,本來打算在脫口秀中自殺,但最終選擇做自己,選擇起身反抗這份社會的欺凌,這也就是為什麼在這個世界上無法生存時最極端的抗議與做法不是殺人就是自殺了。
#小丑 #Joker #電影 #獨角動物 #角媽 #不專業 #影評
——————————
延伸閱讀
角爸視角的小丑影評:https://www.facebook.com/104041254269767/posts/139956980678194?sfns=mo
邊緣性人格親友互助會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323265491353712/?ref=share
吃醋?多疑?情緒失控?其實這不是你本來的樣子,最常見但最鮮為人知的心理疾病-邊緣性人格障礙:https://youtu.be/hz7YmVqHmz4
如何與邊緣性人格障礙溝通:https://youtu.be/sEjA2TWNiSs
邊緣性人格少女貼圖:
https://line.me/S/sticker/8427229?lang=zh-Hant&ref=gnsh_stickerDetail
#邊緣性人格 #邊緣性人格障礙 #邊緣型人格 #邊緣型人格障礙 #境界性人格障害 #精神疾患 #精神分裂 #人格障礙 #人格疾患 #人格違常 #解離症 #精神病 #精神官能症 #憂鬱症 #心理疾病 #邊緣性人格少女 #獨角動物 #獨角獸媽媽 #獨角獸爸爸 #角媽 #角爸 #邊緣人 #邊緣人
同時也有7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0萬的網紅維思維WeisWa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你有聽說過反社會人格障礙嗎? 在熱門的韓劇《梨泰院class》裡的女主角就是反社會人格者之一。 反社會人格是一種人格障礙,在社會中每25人力就有一人。 在《精神疾病與診斷手冊》裡有7項特徵為診斷標準 而要診斷他們必須要符合至少3項特徵才算。 ------------------------- 【訂...
心理疾病與精神疾病 在 維思維WeisWay Youtube 的評價
你有聽說過反社會人格障礙嗎?
在熱門的韓劇《梨泰院class》裡的女主角就是反社會人格者之一。
反社會人格是一種人格障礙,在社會中每25人力就有一人。
在《精神疾病與診斷手冊》裡有7項特徵為診斷標準
而要診斷他們必須要符合至少3項特徵才算。
-------------------------
【訂閱按這裡】
https://bit.ly/38OqWfl
--------------------------------------------
【想當YouTuber的按這裡】
▶️ 課程【內有介紹】 ‣‣ https://bit.ly/2Z0DLjb
(現在$200 OFF)
數據分析工具(免費)
https://bit.ly/2CurquY
想學動畫!(有免費的)
https://bit.ly/393B8kd
----------------------------
【我的器材推薦】
? 相機 ‣‣ https://amzn.to/3gSKGRv
? 麥克風 ‣‣ https://amzn.to/3j1dOIb
? 手機轉接 ‣‣ https://amzn.to/2W9l0bB
? 三腳架 ‣‣ https://amzn.to/32dYQso
? 背景布 ‣‣ https://amzn.to/2CwzCKW
? 背景架 ‣‣ https://amzn.to/3iVLxTr
? 筆電【現在$300 OFF】 ‣‣ https://amzn.to/2CyxC5e
--------------------------------
【其他平台按這裡】
Facebook: 維思維
https://www.facebook.com/weisway18/
IG :weisway18
https://www.instagram.com/weisway18/
----------------------------
【推薦你的影片】
你有「反社會人格」?:https://bit.ly/38UyyNd
為什麼鏡子裡的你比照片好看!https://bit.ly/2WaJDEM
如何控制夢? : https://bit.ly/2AQZb9l
為什麼聽自己錄音會覺得難聽?https://bit.ly/3elDRXh
失眠?這樣做!: https://bit.ly/2Cm6DJT
你到底是「內向」還是「社交恐懼症」!:https://bit.ly/2OgD9Qn
--------------------
【播放列表】
心理學小知識 https://bit.ly/3gUi1LR
生活小知識: https://bit.ly/3j42fjI
科學小知識 https://bit.ly/2DyyDuu
健康小知識 https://bit.ly/3egiPJj
動畫謎語 https://bit.ly/3eswQE9
--------------------
【參考資料】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F%8D%E7%A4%BE%E4%BC%9A%E4%BA%BA%E6%A0%BC%E9%9A%9C%E7%A2%8D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ntisocial_personality_disorde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FjdIHQzY6k
https://www.taaze.tw/goods/11100669290.html
https://www.psycom.net/antisocial-personality-disorder/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fv7bkuaejk/hqdefault.jpg)
心理疾病與精神疾病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評價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購買黃臭泥周邊商品: https://reurl.cc/Ezkbma 💛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阿滴的影片:在憂鬱症中掙扎了一年,我學到的事:
https://youtu.be/vJanWrA_ZQM
#阿滴 #憂鬱症陪伴
- -
另感謝「伊甸基金會活泉之家」提供下列資訊,以協助精神疾病照顧者
■ 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
- 服務對象:疑似或已診斷有精神疾病者(失智、自閉、智能障礙除外)的照顧者或陪伴者
- 電話:02-2230-8830,因應疫情增開二線 02-2230-7730
- 時間:週一到週五 13:30 - 20:30
- 通話費:須支付市話費用,無通話時數限制
- 服務內容:從醫院到社區之精神健康照護及社會福利補助相關資訊與資源連結、照顧技巧、情緒抒發等等
- 專線特色:以家人陪伴家人、由照顧者接聽照顧者,培力具照顧者或陪伴者身分的志工成為接線者,分享經驗,形成同儕支持;然近日因三級警戒尚未解除,基於安全考量,目前皆暫由工作者接線
- 粉絲專頁:瘋靡 https://www.facebook.com/popularcrazy/
- 部落格: dep110.pixnet.net/blog
- -
各節重點:
00:00 前導
01:07 停止反芻思考1:陪他跳脫思考漩渦
02:17 停止反芻思考2:幫他看到其他面向
03:16 停止反芻思考3:試試平常不會做的活動
04:29 協助建立成就感1:嘗試多種事物
05:57 協助建立成就感2:記錄自己的成長
07:04 透過別人的經驗,重建自信
08:17 把他們當作一般人互動
08:50 最後的雜談
【 製作團隊 】
|企劃:志祺
|腳本:志祺、宇軒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歆雅/珊珊
|演出:志祺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引用本頻道影片與相關品牌識別素材,請遵循此規範:http://bit.ly/shasha77_authorization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2bMQRsnk_I/hqdefault.jpg)
心理疾病與精神疾病 在 超級歪 SuperY Youtube 的評價
立刻加入頻道會員,實際行動支持超級歪: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AM7yIYvZGYLJR6z6RqLlNw/join
https://www.facebook.com/Mr.SuperY/posts/1387396471414017
📣留言加分享本影片貼文,就有機會抽中 《收入不平等》 一本。
參加抽獎活動時間為期一週:2019.8.7 - 2019.8.14
👏感謝 時報出版 提供2⃣️本贈書!
-
--------------BOOKWALKER電子書平台-------------------
新會員免費註冊首購享79折 → https://pse.is/JEXAR
★《收入不平等》系列套書→ https://pse.is/JSAFK
20元折價券序號領取:【cxdcHSIKEc3r3sOm1IE】
※兌換方式:登入BW會員至「個人專頁」→「取得折價券&折價券明細」→「輸入序號」兌換
-----------------------------------------------------------
►超級歪:「所以我說在座的各位......還是早點投胎吧!」
►本集語錄:「要打造一個更好的社會,核心慨念就是縮減貧富差距,因為貧富差距與社會關係的品質密切相關。我們究竟是想營造互助、互惠的社會氛圍,還是讓大家各自為敵、針鋒相對?」
►本集重點節錄:
1.貧富差距擴大的四大影響:地位焦慮、精神疾病、自戀文化、行為成癮
2.人類過去25萬年內有24萬年的時間都是活在平等社會裡
3.不是能力決定社會地位,而是出生社會地位影響了能力
4.追求經濟成長無法提升生活滿意度、造成生態危機
5.扭轉貧富不均的兩個方案:所得重分配、經濟民主
-
本集關鍵字:
#不平等 #社會評價威脅 #精神疾病 #社會梯度 #支配行為系統 #憂鬱症 #內控性格 #外控性格 #水逆 #自戀 #精神變態量表 #老鼠樂園實驗 #行為成癮 #狩獵採集 #道德 #人性 #功績主義 #新自由主義 #二十一世紀資本論 #所得重分配 #經濟民主 #蒙德拉貢
本集推薦書目:
Richard Wilkinson, Kate Pickett《社會不平等》
Robert B. Reich《拯救資本主義》
Richard Wolff《勞工自主企業》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LpbEw_YK-o/hqdefault.jpg)
心理疾病與精神疾病 在 精神疾病之分類與特質 - 黃偉俐診所 的相關結果
從嚴重度來說可以劃分成精神病〈Psychosis〉及精神官能症〈Neurosis〉兩大類,精神病一般是指精神分裂症,嚴重躁症或鬱症。。 精神疾病跟其他科疾病最大的不同在於:. 診斷 ... ... <看更多>
心理疾病與精神疾病 在 精神疾患-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的相關結果
精神 疾患(英語:Psychiatric disorder),或稱心理疾患(英語:mental disorder),是指可導致病 ... 精神疾患. 疾病 ... 病情達到身心障礙標準則為精神障礙。 ... <看更多>
心理疾病與精神疾病 在 範圍及常見的精神疾病症狀?- 社會安全網 的相關結果
在日常生活中「精神疾病」一詞已經廣泛地被使用,但是一般大眾對於精神疾病的認識可能僅限於知道某些疾病的名字,例如憂鬱症與躁鬱 ... 心理衛生專輯01認識精神疾病。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