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身為單親子女的緣故,這陣子陸續接到網友私訊,希望我以過來人的經驗分享父母離異可能對孩子造成的影響。也有人和先生價值觀歧異爭吵不斷,正考慮離婚,但身邊的人卻又多勸她為孩子先忍耐,讓她很徬徨,希望能聽我的意見。
要不要回答這題,我其實很糾結。一方面我並非婚姻或教養專家,自己也沒有離婚、育兒的經驗,很怕建議不夠全面,二來要分享個人經驗,難免會觸碰內心深層的傷口,勢必又要再痛一次,但讀了一些書籍與網路文章,發現從單親子女角度探討此問題的資訊真的極少,趁著這陣子獨處時間變多,我決定鼓起勇氣好好回答這個問題。
*爭吵的氣氛才是影響孩子情緒的主因
讓我們先來看數據怎麼說,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陳婉琪教授分析「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發現,父母婚姻品質不好的青少年出現負面心理症狀(惡夢、情緒低落、孤單、想大叫)的比例的確較高。
但研究也發現,若父母在四年內選擇離婚,這些負面症狀則大幅下降。反之,則居高不下。
這個結果應該不難想像,好比當辦公室中有同事不停吵架時,肯定會影響第三人的心情。比起長期僵持不下,旁人一定會希望乾脆其中一人調動部門,更何況吵架的人還是養育自己的父母。而相同的研究在國外也呈現類似的結果。
只不過根據陳教授在2006年、2011年「台灣社會變遷調查」中還是發現,仍有三分之一的人認同「為了孩子不要離婚」、「不好的婚姻還是比離婚好」,抱持著勸合不勸離的心態。
不可諱言的,多數研究的確顯示父母離異與小孩的福祉呈現負相關,但陳教授進一步分析,「相關」並不表示互為因果。把小孩被影響的結果,單純歸咎於離婚其實是忽略了背後深層的因素。像是原先婚姻裡的衝突已對孩子造成影響,經歷一段痛苦關係後,家長本身心靈受創自顧不暇,也無力照顧好小孩。再來是統計起來,經濟弱勢的家庭離婚比例相對高,若又面臨夫妻離異,生活勢必更加捉襟見軸。這些可能才是影響孩子的關鍵因素,並非婚姻本身。
**單親讓孩子獲得的不見得比較少
回到我自身經驗,雖然我名義上的監護人是父親,但他因船長工作常不在台灣,媽媽又改嫁到外國,我從小的主要照護者是不婚的姑姑和退休教師的奶奶。她們全心全意的照顧我,給予無條件的愛,讓我沒當過鑰匙兒童、每天晚上也是三人一起晚餐。從小她最常和我說的幾句話就是「你爸媽離婚不是妳的錯」、「我們家烏小慈最棒」,每到母親節,她總是會很直白地問我,「媽媽不在身邊會難過嗎?不用擔心,我們不會離開妳。」仔細想起來,這些話語深刻地影響我,讓我變成一個習慣善待自己、自信心十足的人。
另外我在父母失敗的婚姻中體會出,婚姻本來就不是天長地久,女人何必「託付」終身給男人,更沒有一定要生育、靠先生、靠小孩不如靠自己。當然,成長過程中負面的影響不是沒有,小時候每次我爸激動摔東西和我媽用電話吵架時,我都會因為害怕,心理影響身體,頻喊肚子痛,堅持要姑姑帶我去掛急診。
這也讓我極度害怕面對男女之間的感情衝突,導致過去我面臨戀情走不下去時,總是以逃避、欺騙的模式去迴避正面衝突,傷害對方更深。
綜合以上,我非常感謝他們及早離婚,因為拖越久衝突越多,負面影響肯定更大。當然我更感恩的是姑姑和奶奶對我無條件的愛,讓我得以在安定的環境長大。到現在,我甚至很感謝我來自單親家庭,這個身份認同,讓我在看待其他非典型家庭時,能有更開放的心態。
寫這篇絕非是鼓勵離婚,而是要表達當婚姻失和、衝突不斷時,為了孩子勉強撐下去,不僅對自己不公平,更沒有對孩子比較好。再來我也要強調並不是只有女性才能扮演好照顧者角色,日常生活中我也看到越來越多堅強稱職的單親爸爸,把兒女都照顧的很好。因為教養本就和用心與否有關,不是性別。
正因如此,我認為有些教養專家一再強調夫妻感情好才能教出好小孩,或為了鼓勵爸爸育兒,強調爸爸比較會啟發,帶出來的小孩比較聰明,就算立意良善,也都太過於刻板且不溫柔。
比起父母相不相愛,關係好不好,我認為更重要的是,讓小孩持續感受到無條件的愛,脆弱時有人安慰,孤單時有人陪伴,開心時有人分享。其實教養這件事,何需專家給樣板說道理?
每個孩子有獨特的個性,每段親子關係都有不同的課題要處理。在錯誤中學習長大。只要用心付出,不管人數、不分性別,都可以當一個最棒的照顧者。
『參考書籍』:性別作為動詞 巷仔口社會學2 —離婚真的不好嗎?解析「為了孩子不離婚」的迷思
巷仔口社會學性別 在 巷仔口社會學 Facebook 八卦
小編大學時常當家教賺生活費,當時不少學生家庭的財力雄厚,其中一位國二的男學生讓我印象相當深刻,他的生活很忙碌,除了是游泳校隊,時常要在課後進行練習,他也參加精密機器人的組裝競賽、自行車訓練等,每一次上完正課,他總會拉著我去看他要價不斐、閃閃發亮的公路車,興致盎然地和我講解許多複雜零件的功能。小編當時常常回想,自己國二時有沒有什麼課外活動或才藝學習,卻什麼都想不起來(淚
本週巷仔口,正是要來談談 #階級、#性別、#教養價值觀、以及 #課外活動 之間的關係。輔仁大學社會學系的石易平老師,透過分析「台灣青少年成長歷程」的長期追蹤資料,發現課外活動具有相當顯著的階級性,而且根據不同的課外活動內容,呈現相當歧異的階級分布。同時,課外活動也有相當明顯的性別區隔,反映了台灣父母對於女兒與兒子性別社會化的區隔想像。
首先, 易平老師指出,台灣父母在教養價值觀上,呈現出白領與藍領顯著的階級差距,中上階層白領父親偏好發展孩子的自主性,但藍領階級父親則偏好服從價值(此處的階級以職業來定義)。
其次,教養價值觀、階級、以及子女成績,都影響了子女學習才藝的種類多寡。擁有偏好服從權威教養價值的父母,其子女學習才藝的種類較少(在控制了父母階級與教育水平後仍是如此);白領與富裕家庭子女所學習才藝學習的種類,也明顯地多於來自藍領與非富裕家庭的兒童;成績較好的兒童,學習過的才藝種類也越多。(全文有易平老師的細部解釋)
最後,課外活動的類型和階級與性別與也有關係。西洋古典音樂課程,是台灣高社經地位家庭的象徵,書法與藝術課是高教育程度母親偏愛的文化投資,舞蹈與棋藝課是性別分隔化相當明顯的課程,電腦課程則是高社經學霸男孩的最愛。
不曉得大家是否還記得,一個月前啟仲老師在巷仔口所寫的〈能K能玩〉?啟仲老師在該文中指出,公立明星高中的學生們,即使耗費大量時間在社團活動上,也享有著將「叛逆」轉化為「秀異」的文化特權。本週,易平老師將生命歷程的軌跡推回國小,易平老師不僅同樣發現,在台灣獨尊智育的體制環境下,只有「成績好」的國小學童,才被允許享有學習更多才藝、參與更多課外活動的權利,同時,在易平老師本週的精彩好文中,讀者也能看見那些在〈能K能玩〉中出現的高中生的兒時身影:「能K能玩」的秀異特權,有一部分在學生們更早的生命軌跡中就已經播下種子。
文章連結:https://twstreetcorner.org/2019/09/10/shihyiping/
巷仔口社會學性別 在 巷仔口社會學 Facebook 八卦
「巷仔口社會學」的新書來囉!!《巷仔口社會學3:如果贏者全拿,我們還剩下什麼?》是「巷仔口社會學」時隔兩年再度優選站內好文集結成冊,兩年前的《巷仔口2》以「性別」作為選文主題,本次新書,則是以在臺灣極富研究活力的「經濟社會學」作為主題。
經濟社會學,顧名思義,是以社會學的視角,分析與解釋人類的經濟行為或經濟現象。與新古典經濟學不同的是,經濟社會學並不預設「自利」是人類經濟行為的主要動機,而是強調經濟行為是「鑲嵌」在社會環境之中,受到制度、文化、網絡關係的影響。也因此,經濟社會學也不像經濟學一樣,將人視為「原子」般的存在、獨立地進行「理性選擇」,經濟社會學強調人生活在「社會」之中,人們的行為與選擇,會受到其他個人與團體的影響。最後,經濟社會學也不認為「市場」或「經濟部門」是自成一格、獨立運作的系統,經濟社會學將「市場」視為財貨分配的社會機制之一,與社會中的其他部門相互作用;而且,經濟社會學家也發現,在世界各地不同的經濟模式中,儘管有像英美這樣強調「自由競爭」的經濟模式,也有類似德國或日本這樣,強調廠商信譽、廠商間的合作關係、以及勞資雙方協商關係的經濟模式,換句話說,經濟社會學者並不會認為「效率」是「自由市場」的專利。
在經濟社會學的視角之下,能夠讓我們看見怎樣的一個不同於經濟學解釋的世界呢?在《巷仔口3》中,每一篇文章都與台灣社會息息相關,但是研究範圍橫跨了不同產業,從汽車業、半導體業、醫藥業、到金融業;在方法與題材上也非常多樣,有民族誌寫作、有歷史研究、有理論概念的引介、也有統計數據的分析。本書的主編,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的潘美玲老師,與中山大學社會學系的王宏仁老師,為本書撰寫了精彩的引介序言,如果你還想多了解經濟社會學到底是什麼、想進一步挖掘《巷仔口3》的更多內容,請不要錯過這篇非常精彩的主編序言!
買書這裡請(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0505
目錄
▎第一篇 市場不只一種可能
台灣黑狗兄的未來:如何讓中小企業成為隱形冠軍?(鄭志鵬)
不同顏色的供應鏈:透過社會價值來創造產業升級(潘美玲)
中國大推進式發展半導體產業可行嗎?(吳介民)
誰的公司、為誰治理?社會學怎麼看公司治理(鄭力軒)
市場是展演,是社會─技術的組裝物(王驥懋)
社會科技系統中的想像與合理性(楊智元)
台灣的汽車安全應該回歸什麼樣的市場機制?(劉清耿)
▎第二篇 借貸人生
簡介「金融化」的故事及其測量(夏傳位)
從市場工具到社會空間:台灣證券營業廳的轉變(陳宇翔)
社會金融是什麼?以及如何可能?(吳宗昇)
欠債與還債:債務的社會學世界(吳宗昇)
債務與不平等的社會學(翁志遠)
能體會幾分街友漂泊?寫在流浪生活體驗營後(黃克先)
▎第三篇 好工作與壞工作
好工作不見了嗎?從工作機會變遷談青年就業困境(張宜君)
證照對謀職或加薪有利嗎?(林大森)
當社會學遇見管理學:一個小主管的經驗談(李香潔)
台商如何想像越南女性勞工?偷竊、搞破壞、集體昏倒(王宏仁)
竹科園區零工會的奇蹟背後:個別化的勞資關係(林倩如)
新年到,揮別「招裁禁飽,薪餉四成」的人生?(邱毓斌)
▎第四篇 消費萬萬歲
戴上「現代」:日本及台灣草帽的誕生與流行(苗延威)
都市的大型慶典:狂歡解放?財團宰制?(董建宏)
巨型活動進化史:由民族主義到資本主義的兩種都市競技場(蘇碩斌)
「砍掉重練」的世界觀:你想線性累積?或是循環重生?(蘇碩斌)
消費如何改變社會?從兩個消費者組織的故事談起(萬尹亮)
▎第五篇 真實烏托邦
市場中的擴散?社會學的觀點(鄭力軒)
從黑手變頭家到隱形冠軍:台灣中小企業的產業升級與技術創新(1996-2011)(謝斐宇)
巷仔口的中藥房:醫藥專業鬥爭與中藥房的降格(安勤之)
建構台灣茶:喝茶如何成為台灣的日常生活文化?(陳宇翔)
禮物經濟與公民社會:台灣的捐款文化(田畠真弓)
作環保的社會想像與實踐:社區、經濟與環境(郭瑞坤)
巷仔口社會學性別 在 生活無處不性別--巷仔口社會學 - YouTube 的八卦
過了一個中秋之後終於有影片產出了,這次是高濃度的 社會學 科普讀物;大家在日常中有遇過什麼樣的 性別 議題呢?歡迎給我的影片一點意見:)IG: ... ... <看更多>
巷仔口社會學性別 在 [書訊] 巷仔口社會學第二輯《性別作為動詞》 - 看板Sociology 的八卦
性別作為動詞──巷仔口社會學2
戴伯芬 主編
打開「社會學之眼」,我們得以發現──
性別從來不(該)是安靜、乖巧、柔順的名詞;
它是在人類的歷史、文化和集體的社會行為中形成的動詞,
更可以用當下行動去創造、翻轉與建構。
「看起來什麼樣子,才像是男人╱女人?」
「穿裙子的能不能當總統?」
「為什麼同性結婚讓這些人感到焦慮?」
「台灣需要什麼樣的性別教育?」
其實我們的身邊有太多性別問題,也存在太多關於性別的偏見,
可是我們對這些問題的思考永遠太少,甚至往往對這些偏見視而不見……。
這些關於性別的問題與偏見並非憑空誕生,它是日積月累逐漸形成的,
是一套鑲嵌在人類歷史、文化與社會的脈絡中的意識型態。
然而性別不是僵固不變的,性別不是安安靜靜的名詞;
性別是動詞,關於性別的概念與認知總是隨著時代改變,因為行動而改變。
作為動詞的性別讓我們看見希望,
既然性別是「做」出來的,因而能夠透過當下的努力與論述,
翻轉不合理的制度與現實,創造屬於這個時代的性別實踐。
◎詳細書介及目次請見:
https://www.taaze.tw/sing.html?pid=11100814287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1.72.2.22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ociology/M.1494211107.A.098.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