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專欄 #微冷 為什麼「雜誌」和「彈匣」的英文都是 magazine?
各位晚安。美國是世界第一的平民擁槍大國。因此,平均每天會發生超過一起能歸類為「大規模槍擊」(mass shooting)的不幸事件——定義是「不算槍手,死傷人數合計超過四人的槍枝攻擊事件」。
根據「大規模槍擊追蹤」(www.massshootingtracker.org)網站的清單,2017 年美國一共發生了 427 起大規模槍擊事件,造成 590 死、1972 人負傷。2018 年雖然還沒過完,但平均每天超過一起重大槍擊案的趨勢,仍然恐怖地持續下去。
這種外電新聞一般不忍卒讀。不過若你忍住恐懼,從手指縫之間勉強讀它個幾則,見到「槍手恣意向群眾掃射,直到彈匣空了......」或類似情節,也在所難免。
英文描述起來大約是
'The shooter emptied their "magazine" into the terrified crowd.'
是,magazine,奇怪ㄟ,英文 magazine 除了是雜誌,也可能是指槍的彈匣,為什麼啊?
雜誌和彈匣,雜誌和彈匣,雜誌和彈匣……
啊~~我窮盡發揮我每一分想像力,都無法在這兩個東西中間找到共同點。
因為橫豎想不通,這個疑惑被我放置了好多年,直到最近不經意讀了本書才恍然大悟:英文版的《魯賓遜漂流記》——出版於西元 1719 年的《魯》書早已進入公有領域,大家不用買,可以到「古騰堡計劃」(www.gutenberg.org)免費下載電子書。
生活於 17 世紀的主人翁魯賓遜,他的日記兼自傳中記載......
#以下有雷注意 #一本出版快滿三百年的書也照雷不誤 #是說怎麼可能有人不知道魯賓遜漂流記的劇情 #反正書的原本標題就把情節完整雷過一遍了 #好了已經給你機會我要雷囉
總之,咳咳~~魯賓遜落難荒島,但不幸中的大幸是,他意外從擱淺的破船中獲得大量的火藥。使他需要在他一半圍籬、一半帳篷的營地裡再挖出一間山洞,當作乾燥的儲藏室專門保存這些火藥,以免日曬雨淋,讓火藥變質失去效果。或者被雷電、野火或野生的苦力怕不慎引爆。
講到這「儲藏室」魯賓遜(也是作者笛福)用的英文字就是「a magazine」。也就是說,magazine 這個字曾經指的是「儲放火藥的地方」,所以日後會演變成彈匣的意思也就不意外了。
那「雜誌」那邊呢?我們先往回講。在法文裡——英文從法文借用了很多字—— un magasin 〔讀音:ㄥ瑪嘎桑〕指的是「一間商店」。好喔,商店裡當然有儲存東西,就是商品,意思還算接近der。
稍微驚訝的是, un magasin 這個法文字居然也是外來語。還是來自阿拉伯文!阿拉伯文的 مَخْزَن (maḵzan 〔讀音:馬赫任〕) 就是儲藏室的意思。
在中世紀,環地中海的南歐地區,拉丁民族與北非的阿拉伯人儘管不情願,卻還是有著頻繁的商業交流。順帶一提,當時歐洲的基督徒泛稱信仰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為「薩拉森人」 (Saracen)。
總之,義大利文、西班牙文與法文裡都引進了與「儲藏室」相應的阿拉伯外來語:分別是 magasin (法) / almacén (西) / magazzino (義), 這個字彙再進一步的流傳到歐洲的其他地區,而在進入英語後有了進一步演變。
碰巧的是,距離魯賓遜的時代不久的英國,第一本現代意義上的通俗雜誌誕生了。那是由倫敦的商人愛德華.凱夫(Edward Cave)先生所創辦的《紳士雜誌》。創刊於 1731 年的《紳士雜誌》——全名為《紳士的雜誌(商店),或商人每月的情報探子》(The Gentleman's Magazine: or, Trader's monthly intelligencer)內容包容萬象——就像一間充滿情報的商店,這也是凱夫先生採用 magazine 這個字的用意了。
從今日網路上就能查到的 1731 年《紳士雜誌》第一期的目錄,我們可以看出這份「雜誌的始祖」內容實在超豐富,含有:
公眾議題政經宗教事務的議論文(民意廣場)、
詩詞歌曲雜文和藝術評論、
倫敦重要人物的出生婚配升遷逝世、
商品股票期證價格與破產清單、
廣告招貼和啟事、
年度出版品、年度大事摘要......
如同現代的雜誌,主編凱夫先生還會自己動筆,或者邀請名家寫一些較有份量的專欄、專題報導。
到此,我們總算弄懂英文 #冷字彙 magazine 兩個天差地別的意思的由來了,一方面來自「儲藏室」,是從阿拉伯文 مَخْزَن (maḵzan) 進入義大利文(magazzino)再輾轉進入英文,從例如魯賓遜挖的那個火藥儲藏室洞穴→彈藥庫,再衍伸成槍砲的彈匣。
另一個意思「雜誌」要歸功於十八世紀倫敦一位姓凱夫(Cave,這麼巧,也是洞穴)的編輯和商人,選擇用 magazine(冷知識の商店)來命名他出版的年鑑類書,一本給倫敦客的生財情報,時事與大雜燴。可以說是今日所有雜誌和報刊的始祖。#冷知識刊物
嘛,嗯,要是更多美國人能效法蝙蝠俠/神秘博士/馬蓋先那不擁槍、不殺人的英雄精神,也許每年能消弭成千上百件家破人亡的悲劇。而講到 magazine 也會先想到上廁所可以閱讀的精神食糧,而不是從中會射出奪命子彈的東西吧。
#PeaceJoyLove
掰掰下次見。(by 科宅)
山洞洞穴英文 在 每日一冷 Facebook 八卦
#冷專欄 #微冷 為什麼「雜誌」和「彈匣」的英文都是 magazine?
各位晚安。美國是世界第一的平民擁槍大國。因此,平均每天會發生超過一起能歸類為「大規模槍擊」(mass shooting)的不幸事件——定義是「不算槍手,死傷人數合計超過四人的槍枝攻擊事件」。
根據「大規模槍擊追蹤」(www.massshootingtracker.org)網站的清單,2017 年美國一共發生了 427 起大規模槍擊事件,造成 590 死、1972 人負傷。2018 年雖然還沒過完,但平均每天超過一起重大槍擊案的趨勢,仍然恐怖地持續下去。
這種外電新聞一般不忍卒讀。不過若你忍住恐懼,從手指縫之間勉強讀它個幾則,見到「槍手恣意向群眾掃射,直到彈匣空了......」或類似情節,也在所難免。
英文描述起來大約是
'The shooter emptied their "magazine" into the terrified crowd.'
是,magazine,奇怪ㄟ,英文 magazine 除了是雜誌,也可能是指槍的彈匣,為什麼啊?
雜誌和彈匣,雜誌和彈匣,雜誌和彈匣……
啊~~我窮盡發揮我每一分想像力,都無法在這兩個東西中間找到共同點。
因為橫豎想不通,這個疑惑被我放置了好多年,直到最近不經意讀了本書才恍然大悟:英文版的《魯賓遜漂流記》——出版於西元 1719 年的《魯》書早已進入公有領域,大家不用買,可以到「古騰堡計劃」(www.gutenberg.org)免費下載電子書。
生活於 17 世紀的主人翁魯賓遜,他的日記兼自傳中記載......
#以下有雷注意 #一本出版快滿三百年的書也照雷不誤 #是說怎麼可能有人不知道魯賓遜漂流記的劇情 #反正書的原本標題就把情節完整雷過一遍了 #好了已經給你機會我要雷囉
總之,咳咳~~魯賓遜落難荒島,但不幸中的大幸是,他意外從擱淺的破船中獲得大量的火藥。使他需要在他一半圍籬、一半帳篷的營地裡再挖出一間山洞,當作乾燥的儲藏室專門保存這些火藥,以免日曬雨淋,讓火藥變質失去效果。或者被雷電、野火或野生的苦力怕不慎引爆。
講到這「儲藏室」魯賓遜(也是作者笛福)用的英文字就是「a magazine」。也就是說,magazine 這個字曾經指的是「儲放火藥的地方」,所以日後會演變成彈匣的意思也就不意外了。
那「雜誌」那邊呢?我們先往回講。在法文裡——英文從法文借用了很多字—— un magasin 〔讀音:ㄥ瑪嘎桑〕指的是「一間商店」。好喔,商店裡當然有儲存東西,就是商品,意思還算接近der。
稍微驚訝的是, un magasin 這個法文字居然也是外來語。還是來自阿拉伯文!阿拉伯文的 مَخْزَن (maḵzan 〔讀音:馬赫任〕) 就是儲藏室的意思。
在中世紀,環地中海的南歐地區,拉丁民族與北非的阿拉伯人儘管不情願,卻還是有著頻繁的商業交流。順帶一提,當時歐洲的基督徒泛稱信仰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為「薩拉森人」 (Saracen)。
總之,義大利文、西班牙文與法文裡都引進了與「儲藏室」相應的阿拉伯外來語:分別是 magasin (法) / almacén (西) / magazzino (義), 這個字彙再進一步的流傳到歐洲的其他地區,而在進入英語後有了進一步演變。
碰巧的是,距離魯賓遜的時代不久的英國,第一本現代意義上的通俗雜誌誕生了。那是由倫敦的商人愛德華.凱夫(Edward Cave)先生所創辦的《紳士雜誌》。創刊於 1731 年的《紳士雜誌》——全名為《紳士的雜誌(商店),或商人每月的情報探子》(The Gentleman's Magazine: or, Trader's monthly intelligencer)內容包容萬象——就像一間充滿情報的商店,這也是凱夫先生採用 magazine 這個字的用意了。
從今日網路上就能查到的 1731 年《紳士雜誌》第一期的目錄,我們可以看出這份「雜誌的始祖」內容實在超豐富,含有:
公眾議題政經宗教事務的議論文(民意廣場)、
詩詞歌曲雜文和藝術評論、
倫敦重要人物的出生婚配升遷逝世、
商品股票期證價格與破產清單、
廣告招貼和啟事、
年度出版品、年度大事摘要......
如同現代的雜誌,主編凱夫先生還會自己動筆,或者邀請名家寫一些較有份量的專欄、專題報導。
到此,我們總算弄懂英文 #冷字彙 magazine 兩個天差地別的意思的由來了,一方面來自「儲藏室」,是從阿拉伯文 مَخْزَن (maḵzan) 進入義大利文(magazzino)再輾轉進入英文,從例如魯賓遜挖的那個火藥儲藏室洞穴→彈藥庫,再衍伸成槍砲的彈匣。
另一個意思「雜誌」要歸功於十八世紀倫敦一位姓凱夫(Cave,這麼巧,也是洞穴)的編輯和商人,選擇用 magazine(冷知識の商店)來命名他出版的年鑑類書,一本給倫敦客的生財情報,時事與大雜燴。可以說是今日所有雜誌和報刊的始祖。#冷知識刊物
嘛,嗯,要是更多美國人能效法蝙蝠俠/神秘博士/馬蓋先那不擁槍、不殺人的英雄精神,也許每年能消弭成千上百件家破人亡的悲劇。而講到 magazine 也會先想到上廁所可以閱讀的精神食糧,而不是從中會射出奪命子彈的東西吧。
#PeaceJoyLove
掰掰下次見。(by 科宅)
山洞洞穴英文 在 如果流浪是一種練習 Facebook 八卦
把早年在金字塔的經歷說一下。
金字塔被「招搖撞騙」幾次心情煩躁了一個上午。
在印度經歷過數月的生活,回港後又回到日常,防騙技術日久生疏,到來金字塔還是被「騙」好幾次,手法層出不窮,入曬局,其實算不算被騙呢,有的我沒付錢但他真是騙了我信任。
1)在金字塔地鐵站一出,找小巴去景區就已經被盯上。兩個人走過來問我們是不是要去金字塔,叫我們走右邊那條路。其中一人說那邊有小巴,只要1.5 埃磅,然後帶我去買水,3磅,他說入到景區要10 磅。
我好奇為何他一直帶我走,他說他是老師,教英文和阿拉伯文,學校在金字塔附近,他也要回去。一路上一直很有禮貌地帶我們過馬路,擋著車子又強調車資只是1磅別給多。
下車後說他的學校名字,叫我們玩完就去找他,教我們阿拉拍文,途中還教了我幾句。一直態度友善英文又好,還說出學校名字,帶我便宜地到達景區,入曬局真是以為他是老師。
直到下車後一直帶路,拐彎進了一間旅行社,問我們喝甚麼呀,feel like home 呀。成個過程演繹得自然又神妙,老師化身旅行社職員。
哦,中了伏。索性問下他幾錢,套餐價280, 350,包駱駝包門票又帶你遊下咁,我同佢講I know the price wor, 公價是門價80,駱駝個半鐘遊一圈40。哦,佢降價降到210,最後150。
旅行社同老師做曬大龍鳳咁,手足舞蹈話好平大家都無得賺,我唔浪費時間起身走人啦,出到門口佢已經啦啦林派人拉左兩隻頭馬過來,一路纏一路跟。又話不是走呢邊呀想騙我回旅行社。最後我發火問:依你唔是老師來架咩?唔洗返學仲係到做咩?成功擊退老師一號。
2)買完飛入場啦,幾個男人已經跟著曬,個袋scan時話我有碌腳架,有個男人好神色凝重,好似好著重安全好嚴格地話腳架要收20磅,買張腳架構飛先可以入,我走了出去,佢愈叫我愈走。
3)騎駱駝,講好了20磅半個鐘拉我去影陣相就回來。友人不騎我自己騎,佢騙說那條路規定遊客不可以走路只可以騎動物,咁一齊騎囉。當然影的過程是不斷催催催影完未,最後問你要完港幣又要埃磅,當我傻之餘我真是傻,錢當然沒多付但我發現原來那條路不用騎動物,大地任我行。
4)行到又熱又攰,沙漠與綠洲之間麻,入去間屋子到避避,有個人好客氣地叫我地坐下啦。
我問佢邊到可以影曬三個金字塔呀?佢帶我走後門話後面。行左幾分鐘去到一D洞穴,佢秒變地鼠咁爬左入去,好身手叫我們落去睇,友人好奇爬下囉,有幅相一間空房乜都無,佢拎左友人手上部相機,攝影師上身不斷叫我地擺pose影相。
爬完山洞我地走lu,都唔係帶我去影到金字塔的位,佢問我拎tips啦,之後好惡兇我趕我走。我問塊地你架?佢拎左張證件出來話自己是金字塔管理員,我話管理員唔會收錢架wor,最後愈來愈兇,我就走了。
5)心情已經燥燥地之有個小朋友,說China is the best country la,格硬塞左不知甚麼東西落我隻手,話是lucky gift。
行開半分鐘等你以為真是送比你,哦又回來。之後佢打開份禮物是塊阿拉伯頭巾,起勢地幫友人包紮個頭,包到隻糉咁話影相啦影相啦,友人想除啦佢走過來禁著,話是lucky 野唔除得。
最後褋褋不休要拎小費,花左一輪功夫,他邊走邊咒罵,應該是甚麼好cheap 呀不得好死的說話啦。
6)離開時個gate封左,有個話自己是government 的人帶我們去爬牆
(佢講到好大件事走秘道犯法咁,但其實是光天白日一秒就爬牆而且好多人爬緊),入到去啦根本不是咩禁區人來人往,佢問我要不要買手信,show左張證件出來問我拎錢,佢話帶左我入來,唔比錢就趕我走。
我話嘩,睇下你後面好多人呀,佢就扮晒野趕走其他人(根本有幾十一百人,唔知佢仲想扮咩禁區管理員)佢交下戲啦嗌左幾句趕人走,無人理佢之餘當地人仲用阿拉伯文鬧返佢趕佢走。此時管理員落荒而逃。
7)入場時有個自稱又是government 的男人(指一指自製的山寨觀光警察路牌)話要睇睇張門票帶我們入場,我就咁比佢睇啦,佢想搶話睇唔到真定假咩號碼,我隊到佢隻眼前面問佢睇唔睇到,佢就好嬲地走了。話說是很多人自稱警察呀管理員呀,拿了你門票再問你要錢贖回門票的。
金字塔區已經夠熱,還要應付層出不窮騙人信任和金錢的人,駱駝人好,管理員government 好,賣野的人又好。應付完一個幾分鐘又另一個過來兜搭,沒完沒了根本讓毫無心情看金字塔,安靜遊覽。
或者埃及呢兩年旅遊業慘淡,1500 萬遊客跌到900 萬,早前保安局定了埃及是紅色旅遊警示,俄羅斯又下令停飛所以埃及航班,其他國家不知道,所以商人會再落力點大龍凰上身,做一輪戲去問你要錢了。
山洞洞穴英文 在 山洞洞穴英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八卦
關於「山洞洞穴英文」標籤,搜尋引擎有相關的訊息討論:. 三民蝙蝠洞, Follow Xiaofei三民蝙蝠洞(English: Sanmin Bat Cave) 是j位在桃園市復興區一個大型的,開放的 ... ... <看更多>
山洞洞穴英文 在 山洞英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八卦
提供山洞英文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鼓山洞2020、鼓山洞、鼓山洞交通有關 ... 洞(English: Sanmin Bat Cave) 是j位在桃園市復興區一個大型的,開放的洞穴。 ... <看更多>
山洞洞穴英文 在 山洞洞穴英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八卦
關於「山洞洞穴英文」標籤,搜尋引擎有相關的訊息討論:. 三民蝙蝠洞, Follow Xiaofei三民蝙蝠洞(English: Sanmin Bat Cave) 是j位在桃園市復興區一個大型的,開放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