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是人民基本的權利,我就任市長後,就積極尋找土地建造公共住宅,並將市府現有的空屋出租。希望藉由「只租不賣」的公共住宅政策,讓買不起房子的人也能擁有好的居住品質。
除了先前的捷運聯開宅,這次北市府再推出興隆公宅招租,共有182戶不同房型(包含無障礙房型)開放登記,為了滿足不同年齡層的租屋需求,我們取消了年齡限制,讓更多人可申請。但是為了讓青年在台北能安心就業,我們以增加1支籤的方式,提高設籍本市20至45歲青年的入住機率。租金方面,為了讓更多人負擔得起,北市府訂價約500元/坪,以權狀面積13坪的套房為例,租金為6,900元,相信一般市民可以接受,弱勢住戶則另有社會局的協助。
打造公共住宅除了台北市政府的努力,也需要中央政府在土地及經費上的協助,而最重要的當然還是市民的支持。興隆公宅即日起開放申請,歡迎符合資格的朋友踴躍登記。
興隆公宅介紹及申請請上:
http://www.housing.gov.taipei/ph2/home
同時也有2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62歲的陳翠蘭(Fiona)身穿短裙,腳踏一雙窩釘高跟鞋,樂意做個不認老的「大媽」,豪言「60歲很年輕,70歲也不算老」。問她怎樣才算老?Fiona笑道:「75歲吧。大部份保單到75歲就不受保,到時不認老也不行了。」但年齡無礙她的愛美之心,「70歲,可以的話,我都要繼續打扮。」 https://hk...
屋 齡 限制 在 歐陽靖・裏東京生存記 Facebook 八卦
看到新聞中,那個包庇另一半虐待自己親生女兒的母親…相信有許多人跟我一樣感到心如刀割地難過…😞
既然這些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當初為什麼要將孩子生下來?除了意外懷孕之外,更常見的,其實是『有目的』的生產。
・・・
『要不要生小孩』好像是每位女性一定會經歷的人生抉擇?而且必須抉擇的很大一部分是來自長輩的壓力…?有時候不只親戚,連素不相識的人都會『施壓』…
還記得多年前某次搭計程車時,司機阿伯問我:「妹妹你幾歲了?」
我回答:「32了。」
司機:「那生小孩了嗎?」
我:「還沒有耶~沒興趣~」
司機:「(突然生氣)那怎麼行!?妳有想過自己老了之後誰賺錢照顧妳嗎?唉~你們年輕人真糟糕…怎麼都這麼短視…(然後就滔滔不絕開罵到終點)」
被唸得一頭霧水的我心情很不好,下車後實在很想打電話去車行投訴這位司機阿伯,但想想他年紀這麼大了,觀念也難免傳統,就決定作罷…
講真的,我完全不能苟同『養兒防老』的觀念,為什麼孕育下一代是有所求的呢?為了未來能孝順自己?為了能接家業?
有些女性生小孩是為了留住外遇丈夫的心、有的是為了補足自己心靈的空缺…
但若小孩沒有達到自己的『目的』,家長則會有重大的失落感,進而產生嚴重親子問題、甚至虐待。
孩子的人格將不是變得特別叛逆,就是特別地沒自信、沒主見、總想討好別人。
我有稍微輔導過一個重度憂鬱症的案例,後來才知道,她的媽媽當初生下她是為了試圖改變個性漂泊的男友,即使男友動手打小孩,媽媽也隱忍,因為她希望這個男人能夠因有了小孩而留在自己身邊…沒想到之後卻還是分手了。
媽媽若有似無地把人生的寂寞不幸都怪罪於這個孩子,也造成她的自我認同偏差。
更偏激的案例:有位高齡產婦的頭一胎孩子患有罕見疾病,所以她拼命做人工受孕產出第二胎,只為了讓健康的小孩未來能捐髓或部分器官給老大續命。(因為老大是求神拜佛而來的,據廟方人士說這個孩子能保佑全家,所以他的命特別重要。)
老二長大後成為一個完全沒有自我意識、極度不快樂的『乖孩子』,她知道自己必須要乖乖忍痛被抽血才能生存下來。
這些父母有想過孩子的感受嗎?這是真正的愛嗎?
計程車司機阿伯之所以會如此激動敏感地指責不生育的年青人短視,是否也因孩子沒有達到他的『期待』呢?
・・・
說到我自己的想法改變,其實是從大約5年前才開始的。
當時我到處跑馬拉松、世界各地說走就走地旅行著,身邊也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好朋友,簡直是最幸福的單身女子!
我曾跟媽媽說:「妳別指望會當阿嬤了!我永遠不會生的!」
媽媽也尊重我的決定,她說我這樣很好,代表上輩子沒欠人(笑)
結果就在跟我先生交往後,因緣際會地接觸到朋友的小孩…也不知道是哪根筋不對勁了🤣?還是時候到了?我突然覺得:小朋友好可愛喔…
更重要的是,我想到自己的父母。
他們當初之所以生下我,單純就是因為愛我…而且我很喜歡自己的媽媽,我常在想:「有了小孩之後,我要成為一個跟自己媽媽一樣的人、去愛我的孩子!」
我覺得生命很像接力賽,我對孩子唯一的期待,就是他能接下正能量的棒子,成為一個對社會有正向影響力的人,其它的都讓他自由發展、大膽冒險。我不會限制他變成自己偏好的樣子,而是在背後默默地守護他。
就在跟先生商量過之後,我們慢慢等待緣分降臨,終於有了孩子。
而我的媽媽則是嚇了一跳,她說:「妳不是都跟我說好不讓我當阿嬤了嗎!?我都做好心理建設了耶!」(但她現在比誰都開心啦~😜)
・・・
我依然堅信:孕育下一代不該是為了補償自己的某種生命空缺。
(當然這時候可能會有酸民回答:「妳希望孩子成為一個對社會有正向影響力的人還不是一樣為了達成目的」…大家對文字的理解能力不同就算了😅)
希望正在被長輩『逼生』的女性們能勇敢表達自己的想法。
人生是自己的,如果妳不想要被婚姻或小孩綁住、不想要未來的生活品質被影響,或是妳根本不喜歡小孩,就該堅持自己的人生路!
我自己有很多朋友是頂客族,她們都過著幸福而有自信的生活,即使常被長輩或莫名其妙的人施壓,但依然證明了自己是幸福快樂的。
當長輩說:「妳這樣以後會後悔~」時,可以適時反問:你覺得會後悔的原因是什麼呢?是因為你覺得有小孩就可以『得到』些什麼嗎?
・・・
我知道自己接下來的人生會有很大的不同…我可能會很累、可能會永遠睡不飽、可能會再也無法享受旅遊…可能無法跟朋友去居酒屋暢飲…
但因為我喜歡孩子,所以有了一切辛苦都將不求回報的覺悟。
我認為:如果沒有這種覺悟,就不要生。
・・・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光從新聞事件敘述,我們無法判斷虐待自己孩子的父母,當初到底是為什麼要將孩子生下來?(而且還一直生…一直生…遇到一個男人就生一個…🤦🏻♀️)
但確實有許多案例發生在『年輕』、『沒有經濟能力』的女性身上。
這些女孩為了讓另一半奉子成婚而生產,孩子只是她的『生存工具』,不是值得被愛的生命。
當然,這些小爸媽沒有資格成為父母,也希望我們的法律能針對虐待兒童重罰!(現在真的罰得太輕了,好生氣…😡)
但希望社會大眾在批鬥這些無知父母之前,也好好想想是什麼樣的原因造成他們如此的行為?跟他們的原生家庭與成長環境有關聯嗎?甚至去反思自己⋯
因為這個社會,其實充滿了許多『有目的孕育下一代』的價值觀。
#謝謝大家耐心看完長文
#可自由分享
・・・
Photo by RK
https://instagram.com/rkrkrk?igshid=hzn0g4j8degn
屋 齡 限制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如果沒有遇見魔鬼,你不會知道誰是天使》
2020年倒數12天。
如果你沒有遇見魔鬼,你不會知道誰是天使:這句話是我2020年最大的感受。
我們對生命總是苛求,以為有點殘缺,已是地獄。以為自己經歷了殘缺,沒有更糟的人或事了。
我們稱自己是完美主義者,其實是我們對和自己相關的事與人,太不能接受「不完美」,於是一點點小事叫殘缺,大一點叫欺騙,更大一點就叫背叛。
不知不覺中,我們都是自己命運潛意識的獨裁者。
2020年,62歳了,我已經歷那麼多疾病,生死交關、癌症及風風雨雨,一路走來:大小騙子也碰到不少。
本來以為沒有什麼事,會嚇到我。
但在2020之前,我真還沒有遇過一個人幾乎身上找不到良善,沒有一句話是真的,還勇敢稱自己為音樂天使,「此生他的音樂為他死後而留」,簡直聖人一只。
號稱國際得獎無數音樂家,編劇他二月底剛從歐洲回來探望父親,窮困且苦情的他在疫情之下只好借住友人住處,有時候不免打地鋪。一場COVID 19毀了他,包括所有的國際演出,今年他身無分文,多麼無助:他被迫留在台灣向縣市政府申請表演機會。
起初因老朋友尤其認識他十二年的星座專家(所以什麼人都會被騙)之拜託,加上他不斷的發7至8個Messenger 對我既禮貌、討好又客氣請求,我有點不好意思,當然還是對古典音樂家的敬意,只好見了他。略看他的履歷,蕭邦鋼琴大賽得獎,我有些懷疑,但覺得可能是入圍決賽名單,為了包裝才加上虛名,沒有太追究,因為我知道至少有三個國際獎項第四、五名是真的。
我對他的名字也曾有印象:1990年代,恰好因為策展藝術節回台灣,應文建會之邀,去了他的音樂會。當時他正得了人生最大的奬,雖是第四名,但在重視古典音樂的李登輝總統文建會郭為藩主委時代,當時的他非常風光。聆聽演奏會時記得我告訴同行的盧修一,他技巧非常出色,但音樂欠缺情感及音色的細膩。我們初始都以為是他的年紀太小,尚無人生歷練。不必論斷。
三十年後接觸他,大約一個半月左右慢慢地察覺此人有異,尤其喜歡攀緣。當時又給了他一個理由,可能小時候家境貧困,可能太早出國,可能國外生活太苦,也可能因此品格教育不完整。
然而就在我一系列各古典音樂家的節目訪問播出後,與他同期參加蕭邦鋼琴大賽的台灣選手丟了資料給我們,才知道他和台灣其他共六個選手一起在他已到蕭邦大賽最高年齡限制28歲的那一年,第一輪初賽他即被刷掉了:遑論複賽,遑論入圍,決賽,得獎。
之後我請焦元溥核察,自1980-2000年,得獎名單皆無此人:決賽、入圍也沒有。加上查詢歐洲、洛杉磯友人資訊,發現他早已回台超過二十年。偶爾在洛杉磯多數是商演,但過去每年都在台灣記者會上號稱旅歐音樂家,全球五大洲巡演,其實頂多臺灣、或是加上洛杉磯。一年約九個月皆神祕的住在台灣自宅。
號稱某位俄羅斯大師後來住在義大利佛羅倫斯惟一亞裔弟子,結果這位大師的比利時友人告訴我這位俄羅斯大師在佛羅倫斯至少收了前後20個來自中國大陸、韓國的學生。他只是每年八月去一次維也納開大師班。
知道愈多細節,元溥只好戲稱他可能住在永和有一個叫維也納的社區。另一個朋友戲説這叫「騙到地老天荒」:一位因我幫助他高雄音樂會的同學輕鬆笑我:你是不是老把人當流浪狗認養?好心放錯地方?元浦對他沒有第一時間詳細掌握訊息,沒有警告我,覺得抱歉。過去此人剛剛一直發Messenger 給我時,我曾特別問了焦元溥,他只表示對此人的琴藝音色皆不欣賞,不特別恭維:所以他的書沒有訪問這位音樂家。
後來了解此人的謊言人生,發現他因懂得攀緣及包裝假的得獎,包裝誇大不實的洛杉磯表演,他在台灣的商演收入是洛杉磯十倍,在台灣古典音樂家中居然因為多數企業贊助廠商對音樂外行不知音樂會成本竟然收入最高,甚至比琴藝他高出甚多演奏家例如陳毓襄、曾宇謙十倍:自我膨脹的演奏價格接近Kissin :這剛好和其偽貧窮敍事,也和他的琴藝地位天南地北。
我的反應不是憤怒,而是為他感到悲哀。因為成為一個古典音樂家,所以受人尊敬,那必然是自小至大,二十年以上非常寂寞艱難的人生。其他不實行業也就算了,用鑽營「搶錢」的方式搞古典音樂,何苦?又何必?
當然,如果這才是他追求的惟一價值,除非相信了他,因此給予他不該得到的名利之人,這些人可以抱怨:平常人也沒有太多説三道四的權利。
而我曾因尚不清楚狀況前,善心推薦一場音樂會,在此音樂會上,見識他彈奏錯了好幾個音,曲目和其他一個月前彈奏場一半重複,而且皆為太簡易的小品:比起三十年前的他,退步太多:更令人失望的是他看到市長,百般奉承輕聲細語,偽裝老實敦厚:同一個晚上遇見協助他的基層科長馬上勢利變臉大叫辱罵:當時曾覺得此人實在可惡。
那是我最後一次見到他。
後來想算了,對於此人沒必要再浪費時間,一切隨風而去吧。
某日一群前後不同原因認識他的朋友,剛巧都參加陳毓襄音樂會,晚宴碰上一塊聊天,有的自嘲被騙不只二十年(企業家),有的被騙12年(新聞台副總),他們紛紛嘲笑我資歷最淺,只被騙了兩個月。
但人沒有遇到鬼,就不會遇見天使。
在疫情期間,我們一連串訪問或是報導好幾位音樂家,包括曾宇謙(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大賽,銀獎,第一名從缺),林品任(美國印地安那小提琴大賽冠軍),胡瀞云(以色列魯賓斯坦鋼琴大賽第二名,第一名從缺)⋯⋯尤其陳毓襄(波哥雷里奇國際鋼琴大賽首獎冠軍)。
這一伙因熱愛古典音樂、尊敬古典音樂家的朋友,都因此更珍惜陳毓襄,後來還加入了蔡琴,梁靜茹,小S、辛曉琪、盧廣仲⋯⋯皆對她的琴藝贊嘆不已。年歳,誠摯、努力,使她的音樂包括本人,都愈來愈美。自八月以來,月月一場大協奏曲演奏,絕不重複,全場幾乎沒有一個人不感動。
我也老來變身追星族,南北奔跑,參與她如馬拉松般的演奏會。明年一月還有柴可夫斯基第一號鋼琴協奏曲。
今天立馬買票,並么喝一群醫生朋友,聆聽天籟。
https://ticket.com.tw/Application/UTK02/UTK0201_.aspx?PRODUCT_ID=N0TI46WT
其實人被騙,沒有什麼可恥。騙人的都不覺得他丟臉,我們又何必懊惱?
不遇見魔鬼👹,不會知道誰才是天使!
而且一個人被騙,往往因為你心中仍有溫度,仍持熱情,仍存善良:别人可以利用你的善良,但他偷不走你的善心。
年底回顧往事,早也沒有什麼不悅:感覺好像一陣冷風吹過,如是而已。只是近日南下又聽聞南部一位著名音樂班學校的負責人,因為聽到我的訪問,相信了,邀請此人擔任音樂大師班教學,結果教學不佳之外,一些高層見不到,不順心,即對他又是咆哮數回:使我心生歉疚。
有些事,可以給人留餘地,畢竟人各有志:但有時候,我過度鄕愿,也不全然是好事。
2020年下半年,我惟一的感受是轉折之美:因為陳毓襄,我又回到了自小熱愛的古典音樂,台北辦公室放了鋼琴,有空即彈奏靜心。
年底了,決定送這位美麗的天使,只為藝術全力以赴的陳毓襄一個薑餅屋。我拜託北投大地温泉飯店(奇岩路一號)特別製作,餅屋內一台鋼琴,屋外,還有紅地毯!
瞧!這才是一連串波折起伏故事中,最完美的句點!
屋 齡 限制 在 果籽 Youtube 的評價
62歲的陳翠蘭(Fiona)身穿短裙,腳踏一雙窩釘高跟鞋,樂意做個不認老的「大媽」,豪言「60歲很年輕,70歲也不算老」。問她怎樣才算老?Fiona笑道:「75歲吧。大部份保單到75歲就不受保,到時不認老也不行了。」但年齡無礙她的愛美之心,「70歲,可以的話,我都要繼續打扮。」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181012/74PFAOB72MIZ64I4BJYFEG3VSA/
1984年上映的《少女日記》,坦白說我沒看過。認識吳美芝(Maygi)是因近日電影重返大銀幕,在楊凡導演的社交網站,看到有關Maygi的近況,當中講到她曾患癌和離婚,便很想向Maygi了解更多她的故事。未見面前,我同Maygi在電話裏一聊就是一個鐘,談工作談人生談扮靚,這位大眾女神,怎麼一點架子也沒有啊。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181012/OOGBMAXC4OLZRKAVO6SUSZ6AB4/
吳美芝(Maygi)當年拍少女日記,成為大家心目中的女神。4年前她患上卵巢癌四期,擊退癌魔之後依然保持美貌,她就說有一套獨門的凍齡秘訣。她小時候在爸爸的農莊長大,不過位置偏僻,平日會在市區租樓住,加上出外工作很忙,偶爾星期六日才會回去農莊探望爸媽。2014年2月她被確診患上卵巢癌,後來決定放下工作搬回農莊養病,於是就鑽研了一套獨有的養生美顏方法。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181012/XJZB2KFSK3JFJI2WW5NZUO5PKI/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美魔女 #少女日記 #吳美芝 #楊凡 #凍齡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屋 齡 限制 在 館長成吉思汗 Youtube 的評價
10月10號 晚上18:00
惡名昭彰品牌服飾 限量開賣
欲知詳情請點下方連結
https://reurl.cc/A1ydad
10/15 晚上18:00
IP分離乳清限量開賣
欲知詳情請點下方連結
https://www.infinitepowershop.com/
語音斗內請點我(最低100NT)
https://p.ecpay.com.tw/43C5B
抽獎請點我
加入頻道會員享有徽章和特殊貼圖符號以及非公開影片
FB搜尋 - 飆捍 按讚搶先看 獲取最新消息
惡名昭彰 全新官網 - https://www.notorious-npng.com/
飆捍粉絲團 - https://goo.gl/urXSnz
成吉思汗粉絲團 - http://t.cn/EqUJvNn
IP乳清連結 - https://www.infinitepowershop.com/

屋 齡 限制 在 台灣1001個故事 Youtube 的評價
【蛋皮火腿三明治 餅店每日熱銷上千個】
彰化北斗的肉圓一條街,有一家七十年的餅店特別顯眼,老店靠著三明治紅遍全台灣。最開始,漢餅舖會做洋味的三明治,是因為早年台灣還有美軍部隊駐軍,沒想到加入蛋皮、火腿,再抹上奶油和美乃滋的三明治,意外受到顧客喜愛,成為店裡的招牌產品,現在靠著網路宅配,老店一天得做出上千個三明治。記憶中的好味道沒有因為時間而消散,而是越飄越香,越飄越遠。
洪瑞珍 北斗本舖
地址:彰化縣北斗鎮中華路198號
電話:04 888-2076
04 888-0300
-----------------------------
【高雄水餃王 水餃店網羅新台幣】
高雄左營一家水餃店,一年可以賣出800萬顆手工水餃,還得動員眷村的婆婆媽媽們幫忙包餃子。眷村的水餃店能有這樣的成績,主要是因為老店第三代兄弟檔,突破傳統店面的限制開拓網路行銷,讓全台各地的顧客都能吃到媽媽的好手藝,儘管一開始,做宅配的想法,母親投下反對票,但是兄弟倆堅持理想,自己花錢購買冷藏設備,現在終於繳出傲人的成績單,成為名符其實的台灣水餃王。
吳媽媽餃子館
地址:高雄市左營區翠峰路8號
電話:07-5887857
-----------------------------
【嘉義巷弄古早味 手作餅乾飄香半世紀】
嘉義朴子的巷弄內,有一家經營超過半世紀的餅乾老店,直到現在,70 多歲的老師傅,還是用手工捏出一塊一塊的小餅乾,廠房也維持當年的紅磚牆壁,就連古董烤箱也繼續運轉著,做好的餅乾就放在鐵桶裏頭,時光彷彿就停留在古早年代。老師傅說,現在的零食大多是機械化大量製造,但是他堅信手做的口感,還有心意是機器無法複製的,儘管做一批餅乾需要好幾個小時,根本無法和大廠商競爭,阿伯說不要一直想著賺錢,只要做得開心,日子過得去就好。知足常樂,就是樸實滋味裡的人生哲理。
成功食品廠
電話:05-3797259
地址:嘉義縣朴子市平和里光復路25號
-----------------------------
【老饅頭店新創意 卡通饅頭超人氣】
同樣是古早味,屏東一家饅頭老店的第二代,感嘆買饅頭的年齡層越來越高,年輕一代幾乎都不愛吃饅頭,於是他發揮美術天份,把傳統饅頭捏塑成各種可愛的卡通造型,讓顧客眼睛一亮,現在網購的訂單,已經排到兩個月以後,老味道結合新創意,成功搶佔年輕市場。
N哥C妹幸福造型饅頭屋
地址:屏東市永大路140號
電話:0956-022-042
LINE ID:a6421111
-----------------------------
【超人氣古早味布丁 飯店甜點成主角】
台北市一家四十年歷史的老台菜館,配角差點搶了主角的風采。原來店裡隨餐附贈的古早味布丁,大受歡迎,甚至有顧客為了布丁專程來這吃飯。儘管只是一個飯後甜點,卻是由老師傅親自掌杓,每天新鮮現做,用傳統鐵鍋熬煮焦糖,淋在純雞蛋做成的布丁上,每一口都吃得到濃濃的童年回憶。
雞家莊
電話:02-2581-5954
地址:台北市長春路55號
-----------------------------
■台灣1001個故事 說不完的故事
每周日晚間9點,請鎖定東森新聞【台灣1001個故事】唷!
更多精彩內容鎖定《台灣1001個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user/ettvtaiwan1001

屋 齡 限制 在 【老屋貸款小百科】50-40年老屋貸款成數最高僅6成?PTT常見 ... 的八卦
老屋貸款銀行之外,還可以找誰辦理? 老屋貸款利率是多少?屋齡會影響利息高低嗎? 老屋貸款條件限制為何?什麼原因會導致無法過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