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聽到一位大學同學拿到杏林獎的消息
得獎緣由之一
是因為幾年前他看到志工帶一堆小Baby到醫院打預防針
這是附近育幼院的小孩
一台車載十幾個來醫院,怎可能全部有安全椅,安全帶?
他覺得這樣不安全
所以他就犧牲自己的休假,帶有心的護理同仁
週末帶針去育幼院打
回到醫院再補登資料
還有到家訪視,24小時居家死診開立
很多吃力不討好的工作,他無怨無悔的做了好幾年
這個獎是實至名歸
身為同學,真是與有榮焉
但就在同時間我也看到他太太的臉書貼文
提到我這位同學最近跟幾位醫師一齊被告了
因為有位患者在居家訪視後幾天,就過世了
家屬的問題是”醫師明明就有看,怎沒有事先警告”
所以從前幾天居家訪視的醫師,到幾個月前看過該患者的我同學
全部被告
而那位患者已經一百多歲了,死因是自然死亡
我就想
這樣做牛做馬,無怨付出的醫師還要被告?
是你,你還做的下去嗎?
是否有太多民眾已經把醫療服務看得太便宜、太理所當然,又有太不合理的期待呢?
(來自得獎醫師的補充說明:
其實最辛苦的是我們團隊的護理師,她們得提前幾天開始整理手冊、調度疫苗,到現場跟一大群小孩搏鬥後,回來後還得核對針劑,將接種紀錄資料上傳,常常得忙到夜診結束後才能找時間做完;其他門診部的行政人員、藥師雖然沒有跟我們到現場,但事前的建病歷、掛號到後來的核對病歷、歸檔等,也都是她們默默得義務幫忙,才有辦法完成這個任務。
居家醫療中,除了部分S1個案外,負責其他重度居家醫療及安寧療護的居家護理師才是真正的靈魂人物;她們第一線365天24小時on call,沒有值班費,沒有補休,完全只是對病患的一種責任,也是這種責任感讓病患和家屬放心把一切交給我們,讓我們可以完成有溫度的居家醫療服務。
後來檢察官也很英明,我被傳出庭過一次後就裁定不起訴,對方申請再議也被駁回。出庭的時候,問話的也都很benign,跟我們說不好意思,這種明明很無理的東西還得浪費我們時間出庭)
感謝護理師、藥師與相關人員的付出~~
也感謝檢察官英明果斷的處理~~
11/9加註: 得獎醫師的想法:
"剛開始心裡真的是有點不舒服啦,不過後來想對方可能也是失去親屬,
悲傷心情不知如何宣洩,所以才怪罪到醫護人員身上,也就釋懷不歸咎她了。"
當事人可以體諒家屬悲傷的心情,請大家也不要再去追究了。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居家護理師 在 Facebook 八卦
在醫院診間我紅著眼眶
就差沒跪下來拜託了!😭
多少照顧者在疫情期間,焦慮不知所措,醫療詢問無人,我只是其一,為了老媽更換氣切管,打電話四處詢問,總機轉來轉去,音樂反覆等待收聽,終於等到看診的專責醫院開放部分門診,衝到醫院希望能申請居家護理協助,幾經周折就不贅述,因迫切需要醫囑證明才能申請,拜託居家護理師帶領溝通,說明原委仍被拒於家醫科門外,理由是掛號額滿,無法加掛,醫生很忙,病患太多,溝通半天依然無解,環顧四週病患寥寥無幾,直接敲門進入診間,僅見醫師和護士倆倆相望,診間根本沒有病人,我好生氣又好難過,擺明了呼嚨,就是不想幫……
為了老媽,我硬著頭皮厚顏拜託,醫生連頭也不抬,護士一句話不吭,好像我是個找麻煩的神經病,最好趕快打發走,無計可施,只好打電話給老媽的主治醫師,果然三兩句話就搞定,我沈默不語難掩失落,真的是有關係就沒關係的世界,市井小民的悲歌,熱心助人真的是高尚美德,是難能可貴的稀有珍寶,可惜我今天沒遇到。
感謝醫護人員的辛勞
可惜並非醫護人員都如此!
傷心💔的午后
大雨淋濕的身心
不是委屈是難過!
娥
#說謊不智
#睜眼說瞎話更扯
關心照顧者
Podcast
#先來一杯我們再聊
收聽、訂閱、分享
https://bit.ly/3wYZPJW
居家護理師 在 Facebook 八卦
「我答應你,時間到了,我們就會放手讓你走,絕對不會用任何手段讓你留下來。」
- 醫生對臥病在床的阿公說了這句話。
這段緣分,真的不是很簡單的一件事。
去年七月我正在徒步環島時,走到了滿州,詢問一家「遇見滿州」的民宿能不能給我借宿,而當時老闆只跟我說:「你不用拍我們民宿,你去訪問樓下的 遇見居家護理所 就可以了」
而這份緣分從那天開始,我因此認識了護理所的賴所長,在聊天過程中,知道他的工作是每天要到恆春半島的偏鄉裡,服務那些正在居家安寧的個案,幫忙換藥、換管、清潔等等,其中她告訴我曾經遇過一個一年多沒洗澡的阿嬤,身上都是濃,衣服與濃都黏在一起,她花了兩個多小時的時間幫阿嬤清理,這個故事打動了我,深深的留在我腦海中。
在我徒步環島回來的時候,有一陣子一直覺得很空虛。
感覺做完了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但怎麼回到家後,感覺一切回到原點,我又開始在拍美食旅遊的影片,這些影片似乎是每個人都能做的事,這些影片只是工具書,好像都沒有賦予任何意義。
拍影片應該是為了開心為了記錄而拍,不能只是為了賺錢而拍(當然生活所需還是要拍)。
我應該要利用自己的社群力量呈現更多有意義的畫面,所以這個「流浪企劃」就開始了。
這次我主動聯繫賴所長,希望可以來他們這裡體驗「一日居家護理長」的工作,所以我一個人開著六個小時的路來到滿州,待了三天。
短短三天,我們去了8個個案的家,每個人的狀況都不盡相同,但我看到的都是為了生存在奮鬥的人。
有癌症末期的阿公阿嬤躺在床上插著尿管,我們拿著新的尿管直接現場幫他們替換,他們總是一變換還一邊淘氣的笑。
還有因工意外而癱瘓的大哥,一進門就看到他高亢的喊著所長,笑著說每個人的綽號,我在他身上好像看不到絕望,只看到希望。
車禍腦損的姊姊,喉嚨被氣切,無法正常進食講話,但她依舊睜著大大的眼睛,手拿著鈴鼓坐在輪椅上聽著音樂搖擺,為了讓他的血氧起來,我們全體下去跟著她一起搖擺。
而其中,聽得很多家人的故事、案例的分享。
才知道他們都是生命的鬥士,就算是身體癱瘓,也要有尊嚴的活下去。
這次我來到這,體驗居家護理師的工作,很辛苦,但跟著所長他們一路上開心的與個案開玩笑聊天。
真的是份令我 Respect 的工作。
希望這部影片,能帶給你們更加認識居家護理的工作。也希望能帶來更多正能量。
居家護理師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評價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VHn8hXdYMs/hqdefault.jpg)
居家護理師 在 陳靜敏 Youtube 的評價
💛溫馨提醒:文長慎入,但很重要!
台灣在2018年邁入「高齡社會」,失能人口數已破百萬,照顧者有65%是失能者的家人,#評估至少有231萬人因照護而影響到工作,而失能者親屬的就業比例,也從原本的41%下降到32%,相當於有9%的上班族為了照護家人而辭職。
據統計,#照顧一位失能者走完生命全程的費用需要將近500萬元。為了減輕家庭照顧身心失能者的負擔,政府修法個人綜所稅特別扣除額的部分,增訂了「長期照顧特別扣除」,符合資格者,一年最多可以有12萬元的長照扣除額,受益人數推估有42萬餘人。
然而,台灣需要被照顧者眾,長照扣除額排富門檻的20%稅率限制,#將多數長照家庭皆排除在外。
我認為該項政策立意良善,但若我國長照服務能全面含括失能者被照顧的需求,#也就不需要再透過長照特別扣除額來減輕家庭的照顧負擔。
行政院列出的排富條款,將稅率限制訂為20%,也僅涵蓋了約5.5%的納稅人口,年所得淨額逾121萬者皆排除在外,我認為太嚴格了,政府應將稅率限制從原本的20%提高到30%,把這10%級距中的4.21萬人也納入適用對象,#受益者便會超過46萬人,約半數的長照家庭都能因此受惠。
此外,多納這10%級距的人數,#預估減少的稅損也只有約10億元,在過去5年皆超徵的狀況下,不至於造成稅基過度流失,卻能使民眾對該項政策更有感,我認為是值得的。
除了財政後援,全面性長照服務的提供也很重要。目前長照2.0的補助多以居家式和社區式服務為主,#缺乏對於機構式服務的補助,導致長照機構的資源不足且佈建不均,「排隊五年等不到床位」、「有錢也找不到長照機構的床」等說法四起。
弔詭的是,即使衛福部推估現在的長照住宿式機構缺口超過5萬張床,還有88個鄉鎮市區未設立或供不應求,#但國內住宿式機構的佔床率也僅有85%,究竟是城鄉資源分布不均?還是住宿式機構品質參差?還有待衛福部查清、解決。
此外,政府也應盡快清查閒置的公共設施空間,評估設置綜合式服務長照機構的可行性,並參考日本居家護理師的先驅秋山正子所開設的「生活保健室」,#發展以社區為基礎的小規模多機能整合型服務中心,針對門診以上、在宅未滿的社區長照個案,提供免費的諮詢服務,並藉由聚集長輩成為日常串門子的地方,發揮預防保健的功能,實現在地老化。
在長照人力方面,居家照顧服務員和「照老闆」雖然因為薪資待遇提高與政府鼓勵創業而快速增加,但不夠全面的制度與管控,#卻也可能產生了許多弊端,像是勞動合作社設立的照服單位無法透過勞基法監測時數、勞工故意失業再從事照服工作以領最高10.8萬元的就業獎勵津貼等等,這也都需要政府再去徹查與改善。
此外,大部分的治療師白天都在醫院或診所上班,#僅一部分有接觸到長照業務的治療師會在下班後到個案家中進行居家復能的服務,社區的長照人力嚴重不足。
這都凸顯出了社區長照專業服務的血汗,還有夜間服務是服務者需求抑或是服務者需求等問題。
我再一次呼籲政府,#只有當長照單位的勞動條件比醫院好時,才會有人願意到長照領域服務,否則訓練出再多的照護人員或是醫護人員,最後還是都不願意「下場」。
💥建議
✔長照特別扣除額應提高排富稅收至30%。
✔護理人員為整合醫療與生活照顧最適合的專業人力。
✔協助護理人員成立、經營「社區保健站」。
💥提案
✔研擬除了稅制補貼外紓解長照負擔的方案。
✔提升住宿式機構「好床數及佔床率」的具體方案。
✔徹查居服申報、濫用失業勞工就業獎勵津貼的可能弊端。
✔改善居家專業服務的勞動條件與促進社區化的發展。
#質詢
#長期照顧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650sa7r5Hg4/hqdefault.jpg)
居家護理師 在 居家護理師工作職缺/工作機會-2021年11月 的相關結果
幸福企業徵人【居家護理師工作】約608筆-居家護理師/護士、居家護理師、居家護理師~週休等熱門工作急徵。1111人力銀行網羅眾多知名企業職缺,求職者找工作可依照想要 ... ... <看更多>
居家護理師 在 「居家護理師」找工作職缺-2021年11月|104人力銀行 的相關結果
2021年11月20日-5840 個工作機會|居家護理師【民暉居家護理所】、護士護理師【社團法人臺灣恩光專業長照看護訓練關懷發展協會附設桃園市私立恩光居家長照機構】、 ... ... <看更多>
居家護理師 在 居家護理師~溫暖守護的居家照護天使 - 衛生福利部 的相關結果
居家護理師 的服務內容除了大眾所熟知的傷口護理、一般身體檢查、更換或移除鼻胃管、留置導尿管或氣切管、藥物注射、代採檢體送醫院檢驗,更包含了各種依個案需求的護理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