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司、給客戶簡報,別學賈伯斯!
————————————————
我是1998年從研究所畢業,當時用PowerPoint簡報相對還是少的,大多數的老師與研究生還是用「塑膠投影片」放在「膠片投影機」上解說(當時就叫做投影機,接電腦的投影機我們都叫它「單槍」)。
我從小就對上台演說很有興趣,所以論文口試的時候,我就決定要導入新科技:筆電+單槍投影機+PowerPoint,設備都是跟系上借的,還記得社辦的小姐要我務必小心,因為單槍投影機好像要三四十萬之類的!後來我的論文口試拿到90分,小冒險成功,我超開心。
剛入職場我是工程師,簡報的機會不多,只記得有次老闆要我給同事上課,教大家如何使用專案軟體。我超級認真準備,當然那時候就開始使用PowerPoint與單槍投影機,獲得不錯的好評,有了肯定我對於簡報這件事情就更認真了。
轉換跑道,進入專案管理以及企業顧問的領域,簡報幾乎成了每個禮拜都要做的事情,我也開始更認真投入。我買了非常多書,也去觀摩各類簡報/演說大師的影片,後來在美國讀書與工作,也特別留意外國人的簡報。不過學得越多,我反而越是困惑了起來......
很多簡報書籍與課程,在觀念與心法部分給我很多啟發,但進入實作階段,我卻發現這些書籍使用的例子,跟我上班真正遇到的簡報情境,其實差異不小。
舉例而言,許多書籍都強調,圖要多,字要少,所以主流的簡報範例都是滿版圖片配上極少的文字。但是當我真正運用這樣的風格在顧問服務上,卻常被打槍:很多客戶並不想聽「感人的故事」而想要看「完整的資訊」,當PPT出現那種只有圖沒有文字的頁面,他們反倒顯得不耐煩,急著想看他們期望的數字、表格或是系統架構圖,他們的表情彷彿在說:「你的表演可以快點結束嗎?我想要看真正有用的資訊!」
某次我受邀參加一場募資簡報,台上創業團隊都是年輕人,他們的簡報幾乎千篇一律:開場都要講個感人的故事(而且阿嬤常是主角),中間穿插精美的圖表動畫,還有情境照片,最好還要鋪幾個幽默的梗,但投資人真正關注的「成本分析」、「期望獲利」、「市調分析」以及背後的數學模型假設,反倒都輕描淡寫地帶過......我身邊有位私募基金的老闆感慨地說:「唉,這些小朋友都中了賈伯斯的毒了,用B2C的表演來做B2B的簡報!」
他這麼一說我恍然大悟!簡報的確有分B2C跟B2B啊~ 目前的主流簡報(如Apple發表會、Ted演講)幾乎都是B2C,把聽眾當成終端消費者,用簡單、視覺、情緒的方式感染大家,強調視覺系、大字流、說故事的技巧,把簡報變成一場「多媒體秀」。
這對B2C情境是有效的,但老實講,多數上班族一年有幾次機會做這類的簡報呢?就算是賈伯斯在世,一年也頂多一次蘋果發表會呀~我相信他在蘋果內部做的簡報,絕不會是這樣的形式,我也不相信他在內部簡報中會說:One more thing!
絕大多數上班族真正遇到的簡報情境,是B2B簡報:進度報告、部門例會、行銷會議、品管檢討、預算制定、危機處理、投標簡報、評選廠商...等。B2B簡報的幾個特色是:
1. 有時效性
上班族沒空full-time做簡報,必須利用現有資訊與空檔,快速完成。(沒空對著鏡子多次演練,找適合字體...)
2. 資料完整
老闆或客戶不是來聽故事的,而是來掌握資訊的,所以資訊一定要完整。(大圖、大字流、小圖示會讓人覺得空洞)
3. 要有效率
大家都很忙,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傳遞最清晰的資訊,所以結構很重要!(說明清楚比鋪梗、講故事更重要)
4. 傳遞方便
最好PPT直接列印出來,就能成為完整的書面資料,不需要另外製作!(上過班的一定知道這個好處)
想清楚後,我們發現市面上還真的很少這樣的課程與教材。而B2B的商務簡報,正好是我們的專長:我跟Joe多年擔任企業顧問,幾乎每周都有B2B簡報;擔綱課程的 Joy Huang 老師,是科技業的行銷PM,她原本就常指導工程師與各類專業人士進行公司內部的技術簡報。我們想要設計的課程,不強調甚麼視覺設計的流派,也不強調甚麼感動人心的話術,只希望用最快速、最清晰、有結構的方式,幫助上班族完成工作中大大小小的每一場簡報,不求表演,只求達標,所以我們把課程取名為:
#上班族的日常簡報術
如果你即將面臨一次人生中的重要演說,你的目的是讓人眼睛一亮,印象深刻,甚至燃起感動,那麼市面上有許多簡報與演說課程都會教你相關的技巧,這門課未必是你的首選。
但如果你是位專業的上班族,「簡報」只是你工作的一部分,你在意的不是視覺效果與感動,而是想用一套快速有效的方法,把專業的資訊有條理地傳遞給聽眾,進而讓對方理解你,配合你,產生改變,那這門課程就對了!
對上班族來說,簡報不是偶一為之的表演,而是最能展現專業的日常,就像Excel與專案管理技能一樣,這是我們對簡報的看法。
課程傳送門:http://bit.ly/2nokEza
#大人學新課上架
#310上班族的日常簡報術
#專注在B2B情境的簡報訓練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鍾日欣,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廣告:台灣首創ACG訂閱式課程,一次擁有超過30位名師分享出版經驗、軟體技法、心路歷程、IP授權、自我行銷、產業資訊、合約擬定等知識,給創作者一個互相交流的平台。嘖嘖上線募資中 https://bit.ly/2Joismi 我是JC老師 電腦相關課程授課超過6000小時的一位 Revit 課程講...
專案進度表範例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八卦
【🎁抽獎贈書活動】《高產出的本事》x2本
🙋你有沒有遇過一種情形?當你面對主管或客戶做簡報的時候,他開始眉頭深鎖,語重心長地說道:「講重點…」。當下你亂了分寸,心想我已經準備了這麼多資料卻仍被嫌棄,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職人簡報培訓專家劉奕酉的《#高產出的本事》就是你的特效藥
✍️圖文心得 https://readingoutpost.com/output-to-win/
.
【當人們過度關注輸入,卻忽略了輸出】
.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取得資訊的管道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容易。許多人追逐著吸收更多的資訊,卻很少回頭思考,自己處理這些資訊的方式跟技巧。在職場上也常見到,投影片充滿了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圖表,卻讓人抓不到其中的重點。
然而,光是擁有一堆資訊還不夠,你還得學會如何消化吸收,轉化成別人看的懂的東西。因此,懂得把資訊的「輸入」轉化成有價值的「輸出」,讓每次的「產出」都能講到對方心中的「重點」,就成了每個職場人必備的關鍵技能。
究竟,我們該如何建立一套屬於自己的「講重點」技巧呢?
.
【《高產出的本事》是一本必讀之作】
.
最近上市的《高產出的本事》這本書,就是談論「化輸入為輸出的產出技巧」的翹楚。這本書的作者是職人簡報培訓專家劉奕酉,我長期追蹤他的Medium專欄,他是我目前看過能將簡報做得既精簡又精美,而且總是直指核心重點的人。
他曾經說過:「在大數據時代,能夠自主思考、表達觀點並採取行動,也就是能運用自身的知識與技能進行產出的人,將會是未來能存活得更好的人。」人們欣賞能夠化繁為簡、講話總是提綱契領的人。這種人讓人感到「有料」。
在這本書裡,作者毫不藏私地提供高效產出的祕訣:八個表達框架、四個圖解模板、產出內容的鑽石架構、五種產出之後的應用方法。這本書的內容豐富、論述精準、舉例貼切,是一本非常適合擺在辦公室的案頭書。
以下,我除了簡述書中部分的精華,還會結合我自己在職場帶領團隊的經驗,另外挑出「八個表達框架」特別著墨,用一張圖整理成「八個講重點的訣竅」。希望能讓你學會正確的表達方式,讓自己成為一個講話「有條有理」、總是「講重點」的人。
.
【為什麼要學「優勢輸出」模型?】
.
懂得把雜亂無章的資訊,整理成結構化、條列式精闢見解的人,在職場上的優勢會越來越大。我很推薦作者提倡的「優勢輸出」模型,他強調掌握這套優勢輸出模型的人,在未來會無往不利。
在〈專業有價、產出有值;有本事產出,就能讓價值兌現〉這篇文章裡,作者將這個模型分為四個步驟:定位、重組、產出、場景。
.定位方向:釐清產出的目的、對象,並選擇合適的框架。
.重組架構:根據框架來組織合乎邏輯、簡明扼要的表達內容。
.產出內容:將表達內容轉化為完整結構的產出內容。
.場景應用:把產出內容應用到各種不同的場景之中。
那麼,學會優勢輸出模型的人有什麼好處?作者說:「首先,省下了構思架構的時間;其次,有了框架做為架構,也可以除去不必要的素材蒐集,又進一步提升了效率。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自然更有餘裕去產出內容、優化內容,也更可能發揮巧思與創意。」
.
【如何「講重點」的8個訣竅】
.
讓我們思考一個情境:當你在執行專案或任務時,無論你要跟主管匯報進度、尋求協助、展示成果,要注意的是,主管當下心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快速、清楚地表達出事情的全貌,再直接切入其中的重點,這時候你就需要一些框架的輔助。
書中談到的「八個表達框架」,很適合用來把事情的全貌說清楚。以下,我用一張圖把這八個框架整理在一起,在每個框架裡,我用藍底色標出來的項目,就是主管心中「最重要的事情」(範例),讓我們分別來看這些範例。
1.重點框架
最泛用的框架之一,把你想表達的重點濃縮成三個(盡量不要超過),掌握「三的原則」,當事情不超過三個的時候,對方會比較有耐心聽完你講的重點。當然,最後別忘了重申,你講完這三個重點的結論是什麼?這個框架可以靈活運用到以下每一種框架裡。
2.清單框架
當你想要表達的事項,非得超過三個的時候,請開始「分類」。你如果想講10件事情,就試著把項目拆成三個大類別,每個分類再配置小項目(例如3:3:4)。同樣地,跟主管強調的重點,就以三個「大類別」為主,其他的小項目已經不是他最關注的重點。
3.時間框架
用時間來表達一件事情,可以分為:期間、階段、步驟。以「期間」為例,區分為過去、現在、未來。通常而言,如果事情的進度沒有落後,老闆只會關心你「未來」要做什麼。如果事情真的落後了,你就多講一點「現在」做了什麼安排,「未來」能不能追趕回來。
4.空間框架
用空間來表達一件事情,可以分為:距離、性質、規模。以「距離」為例,區分為遠、中、近。把事情用距離的方式表達(國外、國內、同縣市),有助於看出全貌,再從「近」的事情出發,說你的行動和計劃,同樣可以用「三個原則」講出三個行動。
5.主題框架
許多人熟知的黃金圈法則,從為什麼、如何做、做什麼,由內而外說明做一件事情的目的、做法、和結果。對我們自己而言,「為什麼」的內在動力固然很重要,但主管時常關注的重點反而是你「做什麼」和有什麼「結果」(除非他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指派你做這件事情…)。
6.議題框架
這是一種很嚴謹的表達方式,總共有四個步驟:論點、理由、實例、重申。我認為最重要的在於「論點」本身,後面的眾多理由、實例、重申,都是為了支撐論點而存在。記得讓自己的表達圍繞著論點走,不要離題了而不自覺。
7.問題框架
闡述一個問題的時候,可以用這四個步驟來表達:情境、衝擊、課題、對策。這四個順序並沒有一定,你必須評估當下的狀況,最希望讓主管知道的重點是什麼?然後把希望強調給主管知道的項目「移到最前面講」。
8.課題框架
描述一個課題的時候,通常會用背景、任務、行動、成果,來依序交代。背景、任務、「實際完成」的行動和成果,通常是簡單帶過就好。如果事情進展順利,主管最關心的重點就是「計劃預期」的行動和成果,記得強調這個部分。
為什麼作者要提供這麼多「框架」讓我們參考使用?他說:「框架,可說是將『解決問題的過程』抽象化後的輪廓,能幫你跳脫這種漫無目的的摸索,替你創造邁出第一步的機會。」框架讓你有跡可循、讓你有勇氣踏出第一步。
此外,學習這些框架,就像是練武功的人學習蹲馬步一樣,屬於基本功的鍛鍊,唯有當你真的去使用、去練習,才能將這些框架內化成自己的東西。如果心中沒有這些基本泛用的框架,就很難將繁雜的資訊整理成有條理的重點。
.
【什麼樣的「圖解框架」容易讓人秒懂?】
.
當你開始運用許多種不同的表達框架時,記得搭配一些「圖解」來輔助說明。作者用這篇文章〈一流商務人士的思考術:懂得用框架解決問題,加速思考到產出的品質與效率〉的「圖解框架」為例,說明在不同的情境下,你都可以運用這些圖解框架來講重點,讓人一眼就看懂(樹狀圖、流程圖、矩陣圖、文氏圖、散佈圖)。
例如,當你使用這些圖解框架來表達一件事情的時候,你還可以針對裡面想要「強調的重點」(圖中橘色)的部分,進一步深入說明。作者也提醒:「使用框架是為了跳脫框架,發展出自我的思考脈絡。」你可以先把馬步打穩,然後再發展出自己的招式。
.
【後記】
.
雖然,這種整理重點的產出能力並非一蹴可幾,但有了《高產出的本事》這本書的幫助,會讓你少走很多冤枉路。如今,我持續向作者的文章學習,如何思考讀者的需求與文章定位、如何設計出思緒縝密的行文架構、如何用簡單的圖表呈現複雜的概念。
對於受雇者而言,這本書可以幫你增進簡報技巧、改善你的企劃提案、精煉你的說話內容。對於自雇者而言,無論是作家、講師、部落客等內容創作者,也絕對能從這本書中受益許多。
懂得將雜亂的資訊精煉之後輸出,才能將資訊化成屬於自己的知識,再用各種框架把知識傳遞給別人瞭解,成為善於講重點的人。這不只是一種職場技能,也是一種必備的生活習慣,除了會改變你職場的軌跡,也會提高你視野的高度。
.
講重點的關鍵就在於:在對方分心之前,就切入重點。
.
【抽獎辦法】感謝 樂金文化.富者樂金
1、抽出「2本」《高產出的本事》送給閱讀前哨站的粉絲們!有興趣的朋友請在底下「按讚留言」,「公開分享」本則動態參加抽獎。
2、留言請寫下:你為什麼想讀這本書?例如:「我想如何產出命中重點的簡報」
3、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20/09/22(二)晚上十點截止,隔天在留言中公布名單,隨機抽出2名正取,2名備取。
4、請正取得獎者於2020/09/24(四)晚上十點前,私訊回覆寄件姓名、地址、電話,超過期限未認領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
專案進度表範例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八卦
💡看膩了繽紛的子彈筆記?手殘派科技人的6個月實踐心得
📝《子彈思考整理術》拿回人生主導權擺脫自動駕駛模式
👇圖文好讀版|附實踐範例圖片說明👇
🔗https://readingoutpost.com/the-bullet-journal-method/
★為什麼想學子彈筆記
這得從我自己面臨到的,職場和感情的衝突這段故事說起。
2018下半年,經過多年的職場歷練,躍升為公司最年輕的主管之一。在某次衝動的念頭下,我決定脫離舒適圈進行內部轉職,從新竹轉調到台南工作。
怎料,我跟另一半累積已久的職涯和感情的抉擇問題,以及我疏於溝通與迴避的態度,在2019年初迎來了感情的最低谷,兩人吵到幾乎要分手。
此時,我才驚覺自己貌似成功的人生有著巨大隱憂:缺乏全盤的規劃與自主、任由環境支配自己的生活、沒有願景與夢想的窮忙態度。
急於改變與修補關係的我,很幸運地找到了 《子彈思考整理術》 這本書,子彈筆記的核心精神是「追蹤過去,釐清現在,設計未來」,這正是我需要的!
以下這篇文章,將會跟你分享改變我人生軌跡的這本書、方法的實踐、心得與收獲。
★《子彈思考整理術》這本書
子彈筆記創立者瑞德‧卡洛(Ryder Carroll)幼年患有「注意力缺失症」,他透過反覆試驗後,把這個手寫筆記的方法,用在強化注意力、增加生產力、達成預定目標。
出乎他意料的是,子彈筆記成效斐然而且一炮而紅。他呼應廣大支持者創立了Youtube教學頻道,也把操作方法跟背後的思路,寫成《子彈思考整理術》一書。
起初,我透過他的Youtube頻道學到基本的操作和筆記方法,並且開始實驗。另一段網友樸實的教學影片讓我獲益良多,其中一段話更是敲響我心頭的警鐘:
|我們太害怕去承諾、不曾花時間去定義自己真正想要的。|我們拖延了自己的夢想。
閱讀完《子彈思考整理術》之後,更加深了我的信念:我的目標不只是寫出「五彩繽紛的子彈筆記」,而是透過子彈筆記「掌握人生的主導權」。
Youtube教學影片雖然讓我學到很多的「如何」,但讀完這本書更讓我知道背後的「為何」。作者在書中做出的哲學思考深得我心,其中的名言佳句會摘錄在本文末段。
作者聲明子彈筆記必須「手寫」,藉此加深我們與資訊的互動,強化聯想思考能力,激發創新的解法與洞見。手寫筆記讓我們放慢思考的步調,讓最深層的意識來的及說話。
作者也提到數位時代的人們,時常同時間處理太多事、注意力太過分散。用子彈筆記反思的過程中,有助於關閉「窮忙」的自動駕駛模式,重新檢視自己的經歷和優先順序。
最後,要要建立「自我意識」,我們必須依據信念而行動,不能放任自動駕駛模式支配我們的生活,一切得從小地方做起。透過每天遵行子彈筆記,達到積沙成塔的綜效。
|建立自我意識是一輩子的功課,但可以從檢視自己日常生|活開始。
★〈子彈筆記〉的手殘派實踐範例
以下是我自己6個月來的實踐成果,採取最簡約、樸實的書寫方式,即使連最沒有「美術天分」的人都可以依樣畫葫蘆。
關於筆記本的選用,經過多方比較之後,我放棄了昂貴的Leuchtturm 1917和Moleskine筆記本,採用性價比更高的PAPERIDEAS。它的筆記紙厚度與墨暈的表現很優,手的觸感也非常好。
另外,我希望自己的筆記可以保持一致風格,因此我選擇了「活動式書套」搭配「裸背版點陣紙」的組合,使用至今仍非常滿意。
開始正式下筆前的一個月,我用普通筆記本實驗自己的使用情形,優化書寫方式,保留實用的部分,刪除華而不實的地方。藉由實驗,設計出最適合自己的子彈筆記方式。以下依序說明7個範例頁面。
★7個範例說明,建議跳轉部落格圖文好讀版
👇圖文好讀版|附實踐範例圖片說明👇
🔗https://readingoutpost.com/the-bullet-journal-method/
★實踐6個月的心得與收穫
在科技業打滾的我,藉由每天起床的反思,規劃重點任務。當天突發事項就用《搞定》學到的GTD時間管理方法解決。無論當天多忙,睡前的反思絕對不能省,回顧並且檢討。實踐子彈筆記半年來的心得:
▶️不要把筆記弄得花花綠綠的,很累,也很難堅持。重點是「為何」而寫?是「探索自我」?還是「成就不凡」?
▶️不要在三個月內就放棄,必須當你記錄到一定程度後,「回顧」與「轉移」的過程才能體現出子彈筆記的力量。
▶️不要對自己造假,誠實記錄。重要的不是新增的事情,而是你「完成」什麼?又選擇「刪掉」和「忽略」什麼?
透過子彈筆記,讓我能每天靜下心來與自己內心對話,也讓我了解掌握生命的主導權有多麼重要。這半年來,重新規劃並且堅持執行的成果,讓感情關係完全回溫,職場的團隊和專案進度也有了顯著的進展。我彷彿能跟過去的自己對話,也能跟未來的我對話。
我也依據自己的長遠目標,在這半年內使用子彈筆記逐步規劃,創立【閱讀前哨站】部落格,在終身學習和分享知識方面盡份心力。每天都期待著什麼時候快點天亮,迫不及待面對新的挑戰。
最後呼應作者說的:「我們以為消除煩惱的解方存在於外部世界,以為某件事或某個人最終可以讓我們變得完整。我們不斷向外尋求,卻離自我越來越遙遠。終究每個人都必須對自己負責」。
😎還有什麼比隨身攜帶一本筆記本更酷的事?
★《子彈思考整理術》提到的名人語錄
|沒有做好準備,就是準備好要失敗。
|– Benjamin Franklin
|讓世人看見那些沒有了你便永遠不會被看見的事物。
|– Bobert Bresson
|眼睛僅能見光,耳朵僅能聽音,唯有透過內心傾聽才能覺|察意義。
|– David Steindl-Rast
|快樂就像性高潮,如果太常想,它就會消逝無蹤。
|– Tim Minchin
|所謂有意識的生活,是在他人的決定影響我們之前,先為|自己做主的本事。
|– Richie Norton
👇圖文好讀版|附實踐範例圖片說明👇
🔗https://readingoutpost.com/the-bullet-journal-method/
專案進度表範例 在 鍾日欣 Youtube 的評價
廣告:台灣首創ACG訂閱式課程,一次擁有超過30位名師分享出版經驗、軟體技法、心路歷程、IP授權、自我行銷、產業資訊、合約擬定等知識,給創作者一個互相交流的平台。嘖嘖上線募資中 https://bit.ly/2Joismi
我是JC老師
電腦相關課程授課超過6000小時的一位 Revit 課程講師
由於實在太多同學向JC老師反映,希望可以有線上課程學習,所以就決定錄製一系列的 Revit 線上影片教學
而且不加密、不設限、不販售,就是純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們
如果這部 3ds Max 教學影片對你有幫助的話,請幫我按個讚,給我點鼓勵,也多分享給需要的朋友們喔~
---------------------------------------------------------------------------------------------------------
何謂BIM(建築資訊模型)
● 建築資訊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以建築工程專案的各項相關資訊資料作為模型的基礎,進行建築模型的建立,通過數位資訊模擬類比建築物所具有的真實資訊。
BIM(建築資訊模型)特性
● 它具有視覺化,參數化,衝突檢查,分析模擬和施工模擬五大特點。
BIM(建築資訊模型)軟體
● Revit:國內建築領域裡最為常用的BIM建模軟體。
● Navisworks:將多種不同格式的模型文件合併在一起。漫遊,碰撞檢查,施工模擬為三個主要的應用功能。
● Civil 3D:這是一款專門定製的AutoCAD,主要做的是地塊的道路建模,土方計算,雨水分析等。是一款地理空間設計軟體。
● ArchiCAD(AC):ArchiCAD主要就是建築專業的建模,有類似族的概念,但沒有族類型。
● Tekla:這個是鋼結構的重量級軟體。
● MagiCAD:基於AutoCAD的軟體,主要是機電使用。
● 廣聯達/魯班:這兩款軟體主要在工程量統計和進度管理上起作用。比較多的是Revit直接提取計算工程量,然後再用廣聯達提取計算一遍。
Revit家族軟體
● Autodesk Revit Architecture:建築應用。
● Autodesk Revit Structure:結構應用。
● Autodesk Revit MEP:系統應用。
Autodesk Revit 2016 結合建築、結構、機電三個產品功能介面於一身
Revit簡介
● Revit 是一個設計與記錄的平台,可支援建築資訊模型 (BIM) 所需的設計、圖面和明細表。BIM 在您需要時提供有關專案設計、範圍、數量和階段的資訊。
● 在 Revit 模型中,所有圖紙、2D 和 3D 視圖及明細表,都是用於展示同一虛擬建築模型中的資訊。在建築模型中工作時,Revit 收集有關建築專案的資訊並協調所有其他專案表現法中的這個資訊。Revit 參數化變更引擎會自動協調您在任何地方 (模型視圖、圖紙、明細表、剖面和平面) 所做的變更。
---------------------------------------------------------------------------------------------------------
Revit 2016 線上教學影片目錄:http://bit.ly/2vR6fgW
Revit 2016 線上教學影片範例下載:http://bit.ly/2vR0b7X
3ds Max 2015 線上教學影片目錄:http://bitly.com/2dUGqn3
AutoCAD 2015 2D 線上教學影片目錄:http://bitly.com/2dUGm6Y
TQC AutoCAD 2008 2D 線上教學影片目錄:http://bitly.com/2dUGQtB
JC-Design網站:http://jc-d.net/
JC-Design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jcdesigntw/
JC-Design LINE ID:@umd7274k
JC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專案進度表範例 在 如何製作一個讓老闆眼睛為之一亮的甘特圖? | Excel 教學#30 的八卦
... 專案 管理儀表板」| Excel 教學45. PAPAYA 電腦教室•370K views · 14:09. Go to ... 進度 追蹤表開始!#Excel 教學29. PAPAYA 電腦教室•1M views · 10:41. Go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