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第三者的存在,反而讓三角關係更「穩固」。
有時候我們要累積許多次的失望,才能換來一次痛徹心扉的徹底絕望。
有時候,你曾經以為自己是那個「解救」他的人,沒想到轉了一圈,才發現真正需要解救的人是自己。你以為他現在的人生過得並不快樂才和你相遇,沒想到沒有這段愛活不了的是你,他卻可以雲淡風輕。
所以那句「寧願相信他是愛我的」裡面,可能還藏著一些的受騙、不公平、成癮、卻又不甘心等等複雜的心情。
為什麼他不願意改變?根據系統觀點的家族治療理論,一個「狀態」之所以可以被保存,是因為在這個「局」裡面,大家都各司其職,然後其中一個人淪為「代罪羔羊」。
在這個故事裡,冷淡又死要錢的元配、冷漠疏離愛演戲的他、即將回來的兒子、以及填補他感情空虛的你,你們形成了一個「局」,在這個局裡面你想發聲、想用你的「真」來影響他,但他不為所動。這並不代表你很「廉價」,相反地你的存在「兼顧」了這份三角關係。
為什麼會這樣呢?當這個系統運行很長一段時間之後,有權力且享受較多好處的人,常常會「抗拒改變」。
你說:「我是個第三者,從一開始他就挑明我們之間就是短時間的陪伴,等他剛出生的兒子從保姆接回來時,他的心思就都會放在他身上,我們之間也就結束了。但距離他兒子回來的時間也越來越近,我慌了,開始鬼打牆的逼問他你要讓你兒子活在這種婚姻下嗎?」
在所有的關係中,三角關係是最穩定的,從前那個三角關係是「元配–他–你」,現在換成「元配–他–兒子」。
故事的最後,他選擇跟老婆、兒子演戲,也不願意選擇你,看起來他在「抗拒為你改變」,事實上,他「已經」在走向改變了。只是在他的世界裡,那個「改變」並沒有你。
但也只有你可以,愛回自己。
#空中聽聽阿熊的聲音 https://goo.gl/dRJDGK
#為你點歌76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神秘ㄉ行為複製 #心衛中心諮詢專線(02)33937885 想知道更多心理衛生資訊?請點👉 https://mental-health.gov.taipei/ 什麼?臺北市社區心衛中心還有臉書粉專?快來看看👉https://www.facebook.com/taipeimentalhealth/...
家族治療理論 在 冯以量 Facebook 八卦
王行老師去世了。
我不是他的學生。沒有像台灣的一些同行朋友如此有福報,能成為他的學生,一路跟隨。如果要勉強說,我曾是一名上過王老師幾堂課的學生。
這張照片是 2000年拍攝的。那一年,我和妤娴在高雄實習結束後,我倆從高雄去台北拜訪好幾位我們很崇拜的老師。王行老師是其中一位。這是我們第一次吃飯見面。
在這之前,對王行老師一點都不陌生。王行老師,他知道,我有在當晚對他說,他是其中一名影響我生命的老師。
他多年前寫的「家族歷史及心理治療」,我買了十幾本。曾經,我把它們放在家鄉、放在家裡的幾個重要角落、放在辦公室、送給朋友等。每一次閱讀,每一次都會有不一樣的感受。因為不斷的翻閱,我幾乎讀到自己都可以背出內容來了。
喜歡他熱愛家族治療,卻同時批判家族治療理論的精神。讀了很過癮。不盲目更從,不斷融入自己認識的文化進去這些理論裏,創造一些新的 fusion,成為自己的想法。
有那麼一段日子,在台北上他的課,他和我們說起八卦、卜卦、說起易經如何和系統理論、家族治療連在一起。說到頭頭是道,我聽得津津有味,覺得這個老師「真有種」。
他曾說過的兩句話,我到現在都還記得。
第一句:「見樹要見林」,是他說的。一直影響著我如何看見坐在我眼前的個案。當你看一棵樹的時候,不要忘記看一看它長在怎樣的一座森林裡。原生家庭及系統論,我之所以如此折服,是王行老師教導的魅力及風範,讓我覺得這個系統論是可行的。
第二句:「當我去世的時候,來祭拜我的未必會是那些我成功協助過的個案。而是那些我沒有辦法協助他們,卻願意繼續陪著他們的個案。」
這句話的產生,說來話長。是當初我和老師表達我作為助人者接案的無奈、無力及無助。卡住的狀態,不好受。這是老師給我的一句話。言下之意,是說,只要你不放棄個案,個案到最後依然是感激你的。那個陪伴已經超越了所有的效率及成果。而我,現在也偶爾會用來提醒自己。
王行老師,桃李滿天下。他啟發的何止是我呢。這樣的老師,能出現在生命裡,實屬一大福氣。心中除了惋惜,倒是充滿感恩。
不管您現在在哪裡,願一切大安,王行老師。
以量 送上祝福
20/07/2017
家族治療理論 在 幽樹的療癒客棧 Facebook 八卦
【接回愛的流動:家族系統排列療癒工作坊台南場】
昨天在颱風的陪伴下,順利帶完家族排列療癒工作坊,
在六小時裡,透過坐墊暖身,金錢排列的練習,
慢慢帶入家排的五大原則,最後啟動完整的排列過程。
許多人在問:「什麼是排列?」
排列,是透過身體移動與表達,呈現家庭真實狀態的技術,
同時,因為無論身為主角、代表或台下的觀眾,
只要願意參與,都能獲得屬於自己的珍貴體會,
因此,排列也是一種團體治療的方式。
排列不一定只能排家庭,
在我帶過的排列主題裡,有金錢、婆媳、手足、工作...
甚至也有身體健康,或是與某個疾病症狀的關係,
然而不管是什麼樣的主題,
從家族治療理論發展而來的排列技術,
最終通常還是會回到原生家庭或個人內在,
去找尋能夠解決困境、重新出發的力量。
在昨天的排列場上,看見伙伴們的敞開及療癒自我的意願,
縱使對自己的家有許多牽掛,最後仍懂了放下執念,
先將自己照顧好,然後學著好好照顧他人的課題,
在排列場上每一步的移動,都很不簡單,
需要如實看見的意願,以及渴望改變的決心!
而我身為排列師,無法催促也不會強迫當事人該如何前進,
我只能在當事人願意改變時,從旁陪伴啟動他內心的力量~
同時,在陪伴當事人的瞬間,重新看見自己,
家族系統排列,真的是一種(包括排列師的)集體療癒啊!
「排列可以一對一嗎?」
這週末很有緣份的又要替南部的兩位伙伴進行個別排列,
雖然能夠在工作坊裡,與伙伴們共同進行排列是最好的,
不過排列技術也可以應用在一對一晤談裡喔^^
在北部的朋友如果想要接受排列,歡迎用FB訊息向我預約~
家族治療理論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評價
#神秘ㄉ行為複製 #心衛中心諮詢專線(02)33937885
想知道更多心理衛生資訊?請點👉 https://mental-health.gov.taipei/
什麼?臺北市社區心衛中心還有臉書粉專?快來看看👉https://www.facebook.com/taipeimentalhealth/
✔ 成為志祺七七會員:http://bit.ly/join_shasha77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各節重點:
00:37 什麼是家庭互動模式?
00:48 家庭互動模式有哪些?有些可能暗藏問題?
03:04 如何面對互動中產生的問題?
04:50 什麼是家庭互動模式複製?
05:24 「自我分化」和「情緒掙扎」的影響
07:04 那該怎麼掙脫負面互動代代相傳?
07:32 我們的觀點
08:15 提問
08:30 掰比~別忘了訂閱!
【 製作團隊 】
|企劃:+🐟
|腳本:+🐟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絲繡 & 范范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 從結構派家族治療理論分析自我家人互動關係 by洪家榮
→ Bowen自我分化理論與研究/ 近十年文獻分析初探.pdf
→ 《修復關係,成為更好的自己》:無端被捲入三角關係時,該如何「去三角化」?:https://bit.ly/2YEQQex
→ 修復關係,成為更好的自己:Bowen家庭系統論與案例詮釋:https://bit.ly/2OASb6j
→ 夫妻婚姻滿意度與其獨生子/女 三角關係運作之分析研究:https://bit.ly/2ZwNNqj
→ 家庭系統理論:https://bit.ly/2TaS68b
→ 家庭次系統:https://bit.ly/2yCSjYv
→ 自我分化:https://bit.ly/2yA8tSn
→ 圖解自我探索與成長:https://reurl.cc/zdGN6
→ 《修復關係,成為更好的自己》:無端被捲入三角關係時,該如何「去三角化」?:https://bit.ly/2YEQQex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simpleinfo.cc

家族治療理論 在 【妍安教練實驗室】心理治療學派簡介系列10 - YouTube 的八卦
家族治療 的八大 理論 介紹,上集先介紹五種取向1心理動力取向的 理論 2溝通/策略取向的 理論 3米蘭/系統取向的 理論 4行為/認知取向的 理論 治療 理論 簡介5後現代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