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一直讓大家看我鼻孔
今日糖糖筆記(沒看直播的應該可以略懂?)
1.無所不在的家人 #移情(P.19):教授的咖啡與學生的果汁
2.家庭規則/家族催眠(P.56):我和先生與他大哥同睡一房。[阿熊補充翹腳與吃麵]
3.歸鄉症候群(P.80)+雙重束縛(P.224):[阿熊補充 我爸與高鐵]
4.強迫性重複+鐘擺效應(P.90):越是壓抑「不要跟我爸那種爛人在一起」,越是會遇到這樣的人,因為壓抑與反彈(這邊有滑鼠道具生動小演示)
5.家庭位階+恆定性(P.130,P.120):[阿熊補充 我那失敗的家族治療與ADHD孩子]
作者說,家庭是1+1,幸與不幸都是。
如果你小時候不幸,往往會吸引到不幸的人(因為你在他身上看到了你自己的影子)(P.78),於是你和他結婚,就會是2倍的不幸。不過,這並不是說你沒救,而是當你可以看到自己的投射性認同(這詞一言難盡,可以翻書或上網搜尋),看到眼前的這個人並非你的家人,並減少家人對你的影響,就不會一再複製、傳遞原生家庭的潛規則、不會變成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所說的壞掉的大人 。
後來我終於頓悟了書名「家人的第二張臉孔」是什麼意思(我的觀察啦):
#第一層意思 你的家人有兩張臉,一張是表面的,一張是潛藏的。口口聲聲說愛你、說我「都是為你好」的家人(第一張臉),可能正用某一種黑暗在侵襲你(第二張臉);那些總是虐待、言語罷凌你的家人(第一張臉),可能是愛你、在意你的(第二張臉),只是他們的方式你「接」不了。
#第二層意思 你的家人有兩張臉,一張是你看到的他們的五官,一張是他們烙印在你身上的臉。那些潛藏的家規、應該、必須、勒索、什麼是對什麼是錯的,深深烙在你心裡。傻呼呼的人,在人際、日常、甚至伴侶關係中一再地複製這張臉(代間傳遞)而不自知,重複父母悲慘的婚姻、用家人操控自己的方式來操控下一代。
但你可以選擇不要再被影響,或是被影響的少一點,
或是至少至少,看完這集之後,知道自己正在被影響(不要當傻呼呼的人)。
光是這樣的覺察與看見,就有機會讓你離家庭複製,遠一點。
(其餘解方有點複雜,請點影片最後10分鐘)
#手刀買這本書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72079
#其他同主題參考書目
黃之盈心理師的暖心園地 許皓宜.心理學與生活
黃之盈(2017)。看不見的傷,更痛:療癒原生家庭的傷痛,把自己愛回來。台灣:寶瓶文化。
黃之盈(2016)。從此,不再複製父母婚姻:35種練習,揮別婚姻地雷,找回幸福。台灣:寶瓶文化。
許皓宜(2017)。即使家庭會傷人,愛依然存在:讓你沮喪的不是人生,而是你的焦慮。台灣:如何 。
岡田尊司(2016)。夫妻這種病(卓惠娟譯)。台灣:三采。
#家族治療進階參考書目
Gilbert, R.(2013)。Bowen家庭系統理論之八大概念:一種思考個人與團體的新方式(江文賢譯)。台灣:秀威資訊科技。
Goldenberg, H.、Goldenberg, I.(2012)。 環環相扣的系統:個人、家庭、和社區 (吳婷盈、鄧志平與王櫻芬 譯)。載於 家族治療概觀(家族治療概觀Family Therapy: An Overview)。(第 7 版,頁 108)。 台灣: 雙葉書廊。
Nichols, M. P. (2017)。 結構派家族治療 (劉瓊瑛, 譯)。 載於 M. P. Nichols (主編), 家族治療 (第9 版, 第 252-253頁)。 台灣: 洪葉。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神秘ㄉ行為複製 #心衛中心諮詢專線(02)33937885 想知道更多心理衛生資訊?請點👉 https://mental-health.gov.taipei/ 什麼?臺北市社區心衛中心還有臉書粉專?快來看看👉https://www.facebook.com/taipeimentalhealth/...
「bowen家庭系統理論」的推薦目錄:
- 關於bowen家庭系統理論 在 海苔熊 Facebook
- 關於bowen家庭系統理論 在 醜爸的父母成長教室 Facebook
- 關於bowen家庭系統理論 在 海苔熊 Facebook
- 關於bowen家庭系統理論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 關於bowen家庭系統理論 在 [陰天] Bowen 家庭系統理論之無法痊癒- 看板prozac - 批踢踢 ... 的評價
- 關於bowen家庭系統理論 在 【9月份週末夜專題】【從Bowen家庭系統理論看自體免疫性 ... 的評價
- 關於bowen家庭系統理論 在 江文賢博士推薦【9月份週末夜專題】【從Bowen家庭系統理論 ... 的評價
bowen家庭系統理論 在 醜爸的父母成長教室 Facebook 八卦
【歪七扭八談教養—「自我成長」是真王道!】
“當人們設法提升自我以達到更好的程度時,他們將產生更少的焦慮,也因此去除由焦慮所產生的症狀。他們可以做更好的決定,尤其是人際關係上的困難,因此,在關係或關係系統中將可以得到更好的效果。”
--Dr. Roberta Gilbert,《Bowen家庭系統理論之八大概念》
從心理諮商的角度來看,教養的關鍵始終在於「教養者」的1) 焦慮程度,與 2)做決定的能力,而不是如何訓練與改變孩子。
親愛的父母們,讓自己 1) 從教養的過程中看見生命的樂趣,及 2)每天帶著信心勇敢嘗試-->承擔後果-->拭淚整裝再出發,這樣,更能與家人建立起緊密、健康的關係喔。
(歡迎分享^^)
bowen家庭系統理論 在 海苔熊 Facebook 八卦
對許多人來說,家庭關係的修復是一輩子的課題,但了解總是在修復之前,用這堂課程,重新對家庭有更多的看見。
.
你沒看見的家庭
Bowen的家庭系統理論指出,一個家庭往往會有許多「很明顯但是你從來沒有看見的現象」,默默地影響你和家人的互動,他就像是一個影片的劇本一樣,讓你的家裡面重複上演類似的劇情,彼此痛苦,卻又難以逃離。
1. 三角關係:在你18歲前,家人爭執的時候,總是會把你捲進去。你可能開始不知不覺的扛起不屬於你的責任、需要當某一個人的情緒垃圾桶。久了以後,接住他們的需求你會覺得很疲累,但不解著,又會覺得罪惡感滿滿。
2. 代間傳遞:小時候家庭充滿衝突的孩子,長大之後會出現兩種極端,一種是極度渴望感情,想要有一個「真正的家」(因為小時候的那個家已經分崩離析、支離破碎、不是他想要的);另外一種是極度排斥感情,不相信有人能夠得到天長地久,不想要和自己的父母一樣。然而,不論是哪一種,都有可能進入這種結局——愛上不該愛的人,或者是明明萬般不想,卻不知不覺地仍然複製了父母的悲慘婚姻。
3. 投射性認同:當你小時候有一些需求沒有被滿足,長大之後你就會在你的感情關係當中去試圖填補這些缺憾。由於以前從來沒有看過恰當的方式來表達需求,所以就會用一些比較不恰當的方法來「討愛」,例如說反話、測試、用分手威脅等等。有趣的是,當你用這些方法,有時候也很有效,因為對方和你一起進入這個天人交戰的劇本裡面。有些人不知不覺的在做這件事情,有些人雖然知道這樣做很痛苦,但是就是停不下來。
那麼該怎麼辦呢?
.
其實上面這三個主題,分別代表你的家人、你自己、還有你的感情關係。這堂課程海苔熊將帶你探索家庭對你以及感情的影響,並進一步討論可能的因應和小小改變的方法。
MasterTalks
#線上課程
https://shop.mastertalks.tw/courses/family-relationship
#附贈「撐過過年懶人包」喔
bowen家庭系統理論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評價
#神秘ㄉ行為複製 #心衛中心諮詢專線(02)33937885
想知道更多心理衛生資訊?請點👉 https://mental-health.gov.taipei/
什麼?臺北市社區心衛中心還有臉書粉專?快來看看👉https://www.facebook.com/taipeimentalhealth/
✔ 成為志祺七七會員:http://bit.ly/join_shasha77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各節重點:
00:37 什麼是家庭互動模式?
00:48 家庭互動模式有哪些?有些可能暗藏問題?
03:04 如何面對互動中產生的問題?
04:50 什麼是家庭互動模式複製?
05:24 「自我分化」和「情緒掙扎」的影響
07:04 那該怎麼掙脫負面互動代代相傳?
07:32 我們的觀點
08:15 提問
08:30 掰比~別忘了訂閱!
【 製作團隊 】
|企劃:+🐟
|腳本:+🐟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絲繡 & 范范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 從結構派家族治療理論分析自我家人互動關係 by洪家榮
→ Bowen自我分化理論與研究/ 近十年文獻分析初探.pdf
→ 《修復關係,成為更好的自己》:無端被捲入三角關係時,該如何「去三角化」?:https://bit.ly/2YEQQex
→ 修復關係,成為更好的自己:Bowen家庭系統論與案例詮釋:https://bit.ly/2OASb6j
→ 夫妻婚姻滿意度與其獨生子/女 三角關係運作之分析研究:https://bit.ly/2ZwNNqj
→ 家庭系統理論:https://bit.ly/2TaS68b
→ 家庭次系統:https://bit.ly/2yCSjYv
→ 自我分化:https://bit.ly/2yA8tSn
→ 圖解自我探索與成長:https://reurl.cc/zdGN6
→ 《修復關係,成為更好的自己》:無端被捲入三角關係時,該如何「去三角化」?:https://bit.ly/2YEQQex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simpleinfo.c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oSrMR1cIkQ/hqdefault.jpg)
bowen家庭系統理論 在 [陰天] Bowen 家庭系統理論之無法痊癒- 看板prozac - 批踢踢 ... 的八卦
讀書筆記: 解決關係焦慮(BOWEN家庭系統理論理想關係藍圖/extraordinary
relationships張老師出版)Bowen家庭系統理論理想關係藍圖(Extraordinary
relationships)1. p.59人類兩人一組的關係(dyad)非常不穩定,以至於當兩個對彼此都
很重要的人發生問題時,他們會自動地以某種方式將第三者拉進這個焦慮的情境。這個第
三者被帶入原本屬於兩人的焦慮,使得焦慮在三角關係中流竄。2. p.65如果一個人可以
持續觀察團體中人們的情緒流動,在情緒上保持不涉入,這個人就學會了管理自己的情緒
。3. p.66觀察情緒歷程需要科學家的超然觀點;情緒增強時,一個人會看得比較不清楚
。因為情緒反應具有感染力,冷靜觀察情緒歷程需要自律,能夠不被情緒激發。就像學習
任何新技巧,熟能生巧,加以時日,觀察歷程和改善問題的能力有所提升之後,管理自己
的情緒的能力也會跟著增強。
p.69 關係模式之中,唯一能夠透過個人力量去改變的,是自己有所參與的那一部分。所
謂一個巴掌拍不響,關係模式的形成有賴兩人(或多人)之參與。舉例而言,關係中成員之
一出現棘手的身體、心理、或情緒症狀,一般會將這些症狀視為該成員的個人問題。然而
多數狀況下,症狀只不過是傳達關係焦慮的方式罷了。...然而改變模式卻是件孤軍奮鬥
的艱苦任務。
這是Murray Bowen的家庭系統關係模式:
衝突 疏離 切割 失功能配偶 失功能子女
(各種解決方法BLAH BLAH BLAH...)
根據Bowen的理論,要回到關係裡面,繼續練習成高分化的人(像科學家那樣冷靜觀察,能
分辨是自己的問題或是他人的焦慮,然後不帶情緒在那裡,改變自己,才有辦法逐漸好轉
)然後你又說焦慮之下人容易失去改變的能力,又說情緒是有高度傳染力的,
阿都給你說就好了,冷靜冷靜三小是人嗎?
我放棄痊癒可以嗎? 參加奇奇怪怪的人聚集在一起的團體還是一樣
進行衝突/疏離/切割/高低功能的權力鬥爭,會比較好嗎?
好不容易脫離原生家庭,只剩下工作不得不,在裡面已經很痛苦了!
去你的BOWEN!
--
我不如把時間拿去吃喝玩樂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73.82.18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rozac/M.1613105838.A.245.html
感謝資訊,有時間找來看。Bowen是1960年發展出來的家庭系統理論(距今也50up年)這本
書
是Roberta M. Gilbert M.D. 個人依據Bowen理論發展出來的,台灣是2016出版。關於
家族系統或溝通模式我還是喜歡Satir因為人性化,我們都有情緒。至少Satir叫我們要先
接納自己,Bowen想要我們成為超人(?)雖然雙方對於理想溝通的描述都是很理想化的。
※ 編輯: DCcheng (203.73.82.185 臺灣), 02/12/2021 20:08:13
天底下沒有新鮮事。
關。但心理學的流派方法(不管是認知/正念/運動)就是讓一個人在身心靈增強能在人間
煉獄活好一點(我看胡海國也是在推這個)。就是在人間煉獄修行的概念,所以我說這有
點禪修的概念。
也沒有批評的意思只是覺得沒有盤尼西林可以殺死細菌的感覺而已。然後也不用花大錢
去做rTMS
推 hesione: 覺得醫學很多方面都還是有局限,只是大腦因
為最複雜所以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