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聽】怎麼辦,我覺得我不配 | 我就爛啊 | #其實我們都自卑 | 阿德勒觀點 // 李長潔 😥
.
繼上次的「#厭世作為一種態度」為自我療癒的一集後,今天,應該算是自我揭露與剖析的一集(羞恥 + 邊錄邊發抖),再次送給我們這些每天都有重重的打擊與滿滿的愧疚感的魯蛇。在「厭世」的討論中我們談到,厭世其實是一種「處世」,可以用自嘲來抵抗全世界的不公平。那這次我們就,再次追根究底,除了詩意的反諷主義外,到底我們的心靈怎麼了?為何常常覺得自己不夠好?做得不對?又該如何修身自持呢?
.
其實我自己也不是心理學領域專家,更非阿德勒(Alfred Adler)的粉絲,但本集透過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從內心真實的人性面,一步步面對自己的「自卑」與「脆弱」,坦承「比較」帶來的「煩惱」。阿德勒的一句話:「#所有的問題都是人際關係的問題」,深深地打擊、打動、打中著我的內心,久久不能自己。而他提出的共融感(Gemeinschaftsgefuhl),與其衍伸出來的社會公平的理想,也讓我深思良久。所以,今天我們透過阿德勒的「自卑與超越」的概念,剖析自我,並思考在社群媒體的情感轉向下,個人情感如何被媒介化,又該如何貞定自我、安身立命。
.
📌 #本集的內容有
.
▶ 我就爛,我每天都爛到爆
▶ 你是哪一種冒牌者
▶ 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
▶ 幸與不幸:兩種過度的自卑情結
▶ 自卑做為人生的動力
▶ 社群媒體中的自我與扭曲之鏡
▶ 我就魯啊,甚麼是成功
▶ 脆弱就是勇氣
▶ 滿滿的一碗雞湯喝到飽
.
📢 #firstory 聽這裡: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mlqfv8882zv0876q2j30cnh
.
📢 #kkbox 聽這裡:https://podcast.kkbox.com/episode/__8VGQ_ZC7lYCinyDv
.
📢 #spoti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0zGaAufMlfHyY6sUXXMaZR?si=gH9uDnNxSVukMRWWwQCpgA&utm_source=copy-link
.
📢 #apple 聽這裡: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ep-42-%E6%80%8E%E9%BA%BC%E8%BE%A6-%E6%88%91%E8%A6%BA%E5%BE%97%E6%88%91%E4%B8%8D%E9%85%8D-%E6%88%91%E5%B0%B1%E7%88%9B%E5%95%8A-%E5%85%B6%E5%AF%A6%E6%88%91%E5%80%91%E9%83%BD%E8%87%AA%E5%8D%91-%E6%9D%8E%E9%95%B7%E6%BD%94/id1516956557?i=1000514055714
.
///// 完整論述 /////
.
.
▓ #我就爛啊
.
我的line大頭貼,是用「我就爛」的梗圖,自介是廢。一方面是厭世的自嘲,但也是一種真實心境脈絡的反映。前幾週發生一些事情,讓我又更深深地感受到,身為「兼任下流」(美其名是斜槓人生)的自卑感。說真的,那是濃濃的自卑,我每天都在經驗著,隨時有可能被社會體制忽視、排除、淘汰的焦慮與威脅。研究不足、SSCI不夠、沒上過班、沒出國過水一下、不會程式設計、不能蓋3D、教學經驗不夠好、不能用英文上課,以上的弱點可以逐一形成一個惡性循環。簡言之,我就爛。但我到底爛不爛?我真的努力不夠嗎?是我每天都在捫心自問的問題。
.
▓ #5種冒牌者,你是哪一種?
.
1978年,Pauline Clance提出「#冒牌者症候群」(Impostor syndrome),用以指稱,無法將自己的成功歸因於自己的能力,並總是擔心有朝一日會被他人識破自己其實是騙子這件事。他們堅信自己的成功並非源於自己的努力或能力,而是憑藉著運氣、良好的時機,或別人誤以為他們能力很強、很聰明,才導致他們的成功。他們時常通過「#更加勤奮」、「#害怕造假」、「#運用魅力」、「#謙虛」來迴避假冒的懼怕。
.
Valerie Young(2008; 2011)分析了冒牌者症候群的5種常見的類型:完美主義者、專家、天資聰穎之人、強烈個人主義者、工作狂,他們有各自在害怕被認為不夠努力的原因。但事實上,70%的人都曾有冒牌者症候群的發生,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可能存在的惱人情緒(Sakulku, 2011)。
.
▓ #佛洛伊德與阿德勒的決裂
.
這種對自卑情感的描繪,可見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詮釋。阿德勒是個體心理學、現代自我心理學的創始人,與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榮格(Carl Gustav Jung)並列為二十世紀精神分析學派三大山頭。有趣的是,阿德勒與榮格都是弗洛伊德的得意弟子,對精神分析的發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但後來他們都因為在理論上與弗洛伊德意見不同,而先後與弗洛伊德決裂了。
.
榮格與佛洛伊德的決裂,大家在電影《危險療程》(A Most Dangerous Method, 2011)中可見其風雲。基本上就是,榮格不認為「性」就是人的全部,而有一種更普遍的生命經驗—集體無意識。而後發展出「榮格精神分析學派」。阿德勒則是因為否定了佛洛伊德的創傷假設,人格的決定並非在「過去所發生的事情」,而是在「#未來將要發生的事情」,強調自我生命的作用,並且認為「自卑」(inferiority)遠比「性」來的更具分析性。撰寫《自卑與超越》(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後來發展成「個體心理學派」。
.
▓ #朝向共同體關係
.
相較於佛洛伊德的生理取向、元素論的、客觀的驅力心理學,阿德勒發展出一種社會取向、主觀知覺、整體觀的個體心理學。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認為,我必須要將人放在一個實際的生活型態中,才可以獲得對人的理解與解釋。因此,所有的人生問題,包含驅力滿足,都是人際關係的問題,所有的價值問題,都是社會問題。然而,人要社會化的健全完滿,並非以壓抑作為代價(佛洛伊德的概念),而是慢慢透過「#社會感」(social feeling)、「#社會情懷」(social interest)的持修而建構起來。不過,阿德勒這裡用的原文是「Gemeinschaftsgefuhl」,在Ferdinand Tönnies對社會與共同體的區分當中,阿德勒說的應該是對共同體(community)的情感、聯繫以及歸屬。而這個對共同體所懷抱的目標,是一種虛構的、未來式的無限關懷,唯有這個目的性的關懷,才能讓個體獲得更美好、統合的人生。
.
這個目標地朝向,依靠「#創造力」來達成。創造力就如同「心靈」(soul),提供了行動的獨特性與自我的一致性,最終形成一種生命風格,這個生命風格可以用來解釋往後種種的生命行動與詮釋,也可以被補強、修正、改善。而創造力朝向目標,目標則又指引創造力,交互展開影響,配合得好,就會透過創造力不斷克服,邁向完滿發展,配合得不好,則削弱創造世界的力量,停留在原地。
.
▓ #被討厭的勇氣
.
如上述,阿德勒認為如果我們創造力受阻,主要會表現在自卑感與社會情懷缺乏。自卑是一種人類的普遍情感,可能是焦慮、適應不良、無法達成等負面脆弱,而唯有透過自卑,人才有追求超越的可能。這聽起來就有一種存在主義的感覺。阿德勒認為,每個人都期待從一個相對不利的狀態,進而去追求一個更美好的生活。
.
在我們無法接納與超越自卑的同時候,會衍伸出兩種過度狀態,一種是過度炫耀優越,透過「我就爛」到「我就讚」的想法轉變,來迴避自卑的狀態。另一種則是過度自卑,停留在更強烈的自我否定中,也可以作為迴避自卑的方式。當然,這兩種狀態都很常見,或許,那是人性的一部分。在更多時後,我們會漸漸地期待與執行,逐步克服自卑的條件或想法,以達到更美好的自己,回歸到人生的主要議題上,例如愛情、友誼、工作等。
.
▓ #社群媒體中的比較競爭
.
社群媒體將眾人快速脫離時空,集結一起,我們的人生上線(on-line),無論你喜歡或不喜歡,新形態的人群聚集樣貌成形。我們一天可能有超過4小時都在社群媒體上,我自己幾乎8個小時。也就是說,我們活在一個具有社群媒體特質生活中。
.
互動、互文、視覺化、即時、無所不在的新媒體特質,一方面讓人際關係更自由,自我表達更暢達,另一方面卻也形成一種無止境的市場競爭。英國公共衛生皇家協會於2017年根據1500位青年(18-24歲)的調查數據發現,Instagram這個以「視覺」為導向的社交媒體,而相片堆砌出的社交世界,極其重視相貌、裝扮、行頭、奢侈品,等生活表層的東西;這種直接、淺薄、表象的社交,更容易引發年輕人的自卑與焦慮。
.
▓ #扭曲的鏡子
.
社群媒體的媒介邏輯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自我認同與社交習慣,社群媒體讓人在虛實交錯、真假難分的平行時空中,營造出一個看似積極的世界;我們可以塑造自己想呈現的形象,得到讚美與回饋,產生愉悅的感覺。但正如《反正我很閒》辯證著,你沒上線,究代表你不存在(?)而這個自我建構的自由,到底自不自由。
.
康庭瑜(2019)討論了這個問題,她對女性IG使用者進行訪談,試圖了解IG上的我們究竟是不是真的我們,或是,我們是否可以真的獲得「我是我」的認同感。年輕女性在IG上用更加性感的姿態,表達自己的身體自由,模糊了「超性感(hypersexualized)的名流身體」和「日常生活中的大眾女體」之間的界線;此外,女孩們透過自拍獲得自信、愉悅與同儕認同,很常是無償自願的。
.
康庭瑜問到,這算是一種「賦權」嗎?其中提到兩種後女性主義的自我形象再現觀點,一種是自主的身體性感化,以反擊男性凝視;另一種則是透過形象塑造專家的介入,重新打造自己的身體。這都強調著「#女人可以」(the can-do woman)的態度。在社群媒體的自拍上,不同的平台表現出不同的人際關係,也有不一樣的自我展現。
.
康庭瑜找到一種辯證式的觀點,存在於我們的社群媒體自拍中,「大眾的性感/我的性感」、「男性的性感/女性的性感」、「身體的物質性/身體化的氣質」、「霸權的性感/反抗的性感」。其中的反抗,雖說是一種在台灣男性凝視下的賦權,卻投入了另一個西方凝視的殖民觀點之中。所以,我們看起來過得好嗎?
.
▓ #華人的成功意識形態
.
從康庭瑜的辯證中可以理解一件事,先不管賦權與否,我們無時無刻都在協商。與他人的眼光協商。可能她的關心是「審美」,我的關心是「成功」。社群媒體上的顯現,也很常被拿來當作是自我實現(成就)的評斷與自我評斷。同樣的,我們一方面在台灣人的成就價值中,可能同時也欽羨西方的成就判斷。
.
高旭繁(2013)整理了建構華人幸福的來源,包含「自尊的滿足」、「家庭、朋友等人際關係的和諧」、「對金錢的追求」、「工作上的成就」、「對生活的樂天知命」、「過得比他人好」、「對自我的控制與實現」、「短暫的快樂」、「對健康的需求」,與西方對個人情感表達、人際關係的展現的強調相異,台灣人較強調「內在」與「合群」,隱含「內聖外王」的意義。
.
簡單來看,幸福、成就的判斷上,台灣人對被群體認同「#努力工作」為重要的依據;然後,我們的成就歸因,除了對家人外,大都會表示謙虛,將最後的成就歸功給「運氣」、「貴人」,一方面不帶給他人壓力,另方面則產生報恩的連結想像,以獲得更多的機會(韓貴香,2010)。不知道滑坡到哪裡了,總之,就覺得在社群媒體裡的自我與他人協商,又想要個人表態,又要顧慮他人觀感,真的是蠻累人的。
.
▓ #回到自我的認同與肯定
.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智能社會:進退兩難》,該片用一種警告的意味,說明著我們人際關係的媒介化。人們的日常生活深深受到社群媒體邏輯的影響,資訊傳遞與接收的慾望,形成了一種被視覺化、感官化、表面化的比較、競爭,進而感到狂喜、興奮、失落、焦慮,範疇當然包含了前述的「外表」、「成就」等。在數位時代,有許多自我認同、人際關係上的焦慮,都來自社群媒體,當然,社群媒體上互動的重要性,已然不須多言,只是那種情感、情緒的自持就更加重要了。
.
回到阿德勒。阿德勒認為人在出生之後,就會從各個環境中找到自己適切的位置,並從個人的內在中,找到對某一團體的歸屬感,最後自願地對「#群體做出無私奉獻」,而這正是社群情懷的核心精神。但,其實我們不應該太在意尋求他人的認同,而是在一個社群價值下,追尋對自我的肯定與認同。這個非常個人化的修練軌跡,並不是很容易,但可以試著每天朝向目標逐步做一點點改變。
.
▓ #我們該怎麼做
.
其實,一直以來,我都把《自卑與超越》、《被討厭的勇氣》當作心靈雞湯文,這次為了解釋、解決自己的心情,細心地進入到個體心理學的境地裡,才慢慢懂得阿德勒的真正想法,充滿了人性關懷。或許我沒有真的如此贊成阿德勒的論墊,也不一定可以解決自己的問題,但希望可以提供你我一些對自己更好的想法。
.
我認為,阿德勒的社會情懷、社群感、共融感,可以當作一是一個中心價值,也就是無比較的社會公平。但若說真的可以做的是,承認自己有這些想法,並用正確的眼光看待它們。我們可以單純觀察這些想法,不去處理它們。然後慢慢去面對,甚至與這些令人感到脆弱的想法共處。
.
然後重建思考路徑,相信自己的力量,找到自卑的細微之處,並且試著懷抱勇氣(courage)。勇氣並非勇敢,社會學家Brené Brown(2012)在《脆弱的力量》中區分,勇敢是應付困境的能力,勇氣則是全心全意面對自己的恐懼,接納自卑脆弱的心境。她的脆弱研究裡發現,勇氣與脆弱總是共存的,那些自卑感反而就是讓我們可以成為我們的道路。
.
我們可以偶爾會覺得自己就是很爛,充滿挫折,但脆弱不等於懦弱,勇氣允許自己脆弱,也讓我們看到真正的自己。
|
📂 #參考文獻:
.
1. Clance, P. R., & Imes, S. A. (1978). The imposter phenomenon in high achieving women: Dynamics and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Psychotherapy: Theory, Research & Practice, 15(3), 241.
2. Young, V. (2008). The Impostor Syndrome. Finding a Name for the Feelings. Overcoming the Impostor Syndrome.
3. Young, V. (2011). The secret thoughts of successful women: Why capable people suffer from the impostor syndrome and how to thrive in spite of it. Currency.
4. Sakulku, J. (2011). The impostor phenomenon. The Journal of Behavioral Science, 6(1), 75-97.
5. Brown, B. (2012). The Power of Vulnerability: Teachings on Authenticity, Connection and.
6. Stein, H. T. (2013). Classical Adlerian Depth Psychotherapy. Theory & Practice: A Socratic approach to democratic living, 1-297.
7. 陳美姿, & 周麗端. (2020). 望子成龍女成鳳? 教養信念在社經地位與家庭學習環境間的中介效果. 教育心理學報, 52(2), 365-388.
8. 韓貴香. (2010). 華人對成就的入際歸因方式與動機之分析研究. 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 22(1), 41-76.
9. 康庭瑜. (2019). 賦權及其極限? 後女性主義, 社群媒體與自拍. 新聞學研究, (141), 1-38.
10. 張瑋庭. (2018). 用阿德勒心理學觀點談人際關係-以網路社群軟體 [Instagram] 為例. 諮商與輔導, (391), 49-52.
|
#結果新麥超容易噴 😅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2萬的網紅cheap,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小小貓補充一下經濟面 1. 逃犯條例若過關,香港將失去亞太金融中心 地位 2. 香港房市居於歷史高點,信心一旦潰堤,香港經濟恐崩盤 3. 香港與美國短率利差擴大,中美地緣政治緊張,港幣貶值壓力大 4. 市場擔心香港經濟及人才出現大逃亡潮 5. 對沖基金準備積極作空港幣及港股 zev roy 片...
害怕造假 在 cheap Youtube 的評價
小小貓補充一下經濟面
1. 逃犯條例若過關,香港將失去亞太金融中心 地位
2. 香港房市居於歷史高點,信心一旦潰堤,香港經濟恐崩盤
3. 香港與美國短率利差擴大,中美地緣政治緊張,港幣貶值壓力大
4. 市場擔心香港經濟及人才出現大逃亡潮
5. 對沖基金準備積極作空港幣及港股
zev roy
片主少說了另一個嚴重問題,要是任何人成為了有黨勢的人的眼中釘也有機會「送中」,不只限為公義而敢言、敢作的人。
他們只要在國內製造假人證、物證等,然後訂立罪名再通報香港要求追捕,香港便可『依法』拘捕這些人再移交內地。
這樣全世界任何人也有機會莫名其妙地犯罪,然後再被移送中國後"自行認罪",會受影響的根本不只是華人,較早前內地報復加拿大時,加拿大人成為目標後發生了甚麼事...大家不會不知道吧!?!?
可能當日黨員到某地旅遊,與A君發生衝突後心有不甘,不久後在內地有人舉報A君有犯罪行為,A君踏足香港境內便馬上被拘捕再移交內地。
我認為這才是真正需要害怕,亦是最可怕的東西。
大家好,我是cheap,這個頻道將用很簡單的方式
像是電玩畫面或是可愛的插圖
帶你了解古今中外的歷史事件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cheapAOE/
discord群組:https://discord.gg/ymNuMVg
Zorro遊俠佐羅 http://tinyurl.com/y2nx79au cheap朋友的頻道

害怕造假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評價
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自認為是防疫專業立委的陳柏惟,他的選區在台中。這是他上周在聽到顏寬恒要出來當義工之後很害怕之後所開的記者會,網友熱情提供影片。我一聽就震撼了。
許多人說這個立委認真問政,我們就讓大家來看看這個隸屬於國防外交委員會的中華民國立法委員有多麼的讓你出戲,會讓你被捲入爆笑的漩渦。
短短只有十秒的陳柏惟發言中,提到以色列的部分就有三個重大的錯誤。這含金量也太高了吧,你隨便找一個路人也很難犯這麼多錯。
一開口就要事實查核的男人,多麼好笑。希望那些說他認真問政的人對這個影片提出說法,或者是你朋友說陳柏惟好值得支持,就請你把這個影片分享給他,看看有多麼刺激無底限。
這就是我國一個月十九萬月薪的立法委員,幸好現在不能出國,不然可能會變成外交災難。
沒有造假啦,因為造假也弄不出這麼誇張的故事,說真話的我,隨時歡迎提告。

害怕造假 在 逆流音樂 FLOW RECORDS Youtube 的評價
✔️ 歌詞:電腦版 | 影片框右下 |【字幕】選【中文】
手機版 | 影片框右上角|【字幕】選【中文】
🎧 數位串流平台
KKBOX: https://kkbox.fm/5a4S3X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album/5NP3ysOjz4V6glI5snCQmN
Zion P ( MC 耀宗 )
https://www.instagram.com/zionp23
Wenzi
https://www.instagram.com/wenziofficial
詞:MC耀宗 (Zion P) | 蚊子Wenzi
曲:MC耀宗 (Zion P)
編曲:LENA-J
https://www.instagram.com/lenaj_janesmusic
錄音 | 混音:MC耀宗 (Zion P)
製作人:MC耀宗 ( Zion P )
發行公司:逆流音樂 Flow Records
#怪奇物語 #復古電子舞曲 #奇怪了
歌詞:
〈CHORUS〉
上下世界開始顛倒
80年代漂亮美好
超能力炸開了飲料
小鎮的怪物在暗處圍繞
奇怪了 好多黑暗的 Billy
奇怪了 Hey suzie,do you copy?
奇怪了 絕地反攻的原力
奇怪了 hold up, hold up, hold up!
〈Zion P〉
警長把槍放我左手
投幣買了一罐 New Coke
背景音樂 太空漫遊 [註]
開著 Delta 88 猛獸 [註]
Holy mother of god!
怪獸嘴巴中有嘴巴
誰想打開了洞口
達斯丁 正在查
有多危險 蘇聯探員
Old fashion 逛 遊樂園
回到未來 [註] 正在上演
鐘塔前騎單車冒險
像 Ash [註] 右手 胡作 非為
不明 生物 同時 侵襲
沙發 背後 保密 防碟
給我 驚喜 不要 驚奇
隊長 對啊 對啊 抱老虎娃娃
記住 Hopper 給了我 hope
AI 連線 啟動 雷達 雷達
平行時空間被開了洞
〈CHORUS〉
上下世界開始顛倒
80年代漂亮美好
超能力炸開了飲料
小鎮的怪物在暗處圍繞
奇怪了 好多黑暗的billy
奇怪了 Hey suzie,do you copy?
奇怪了 絕地反攻的原力
奇怪了 hold up, hold up, hold up!
〈Wenzi〉
異世界恐懼的身影
掉到游泳池裡呻吟
螢光綠腐蝕收音機
周遭黑暗如影隨行
不小心 upside down
毒氣沾上外套
Project 進行在 Montauk [註]
散落的千年鷹號 [註]
口出毒液 雌雄同體
酸民搧風點火
惡魔之王 害怕陽光
帶著Demodog
Step back back
黑色牆上燈光閃爍
黑心的奪心魔
別想再把我們掌控
Nancy 抽絲剝繭 邪惡正在上演
戴上手環紀念 犧牲在所難免
麥克在地下室開對講機呼叫
心靈感應穿越蟲洞 對啦 我就是11號
〈CHORUS〉
上下世界開始顛倒
80年代漂亮美好
超能力炸開了飲料
小鎮的怪物在暗處圍繞
奇怪了 好多黑暗的billy
奇怪了 Hey suzie,do you copy?
奇怪了 絕地反攻的原力
奇怪了 hold up, hold up, hold up!
[註] 太空漫遊:
《2001太空漫遊》(英語:2001: A Space Odyssey)是一部1968年由史丹利·庫柏力克執導的美國科幻電影。庫柏力克受到了亞瑟·克拉克的短篇小說《前哨》的啟發,並與克拉克合作完成了劇本。影片上映後不久,克拉克出版了同名小說。儘管影片上映時各界褒貶不一,該片依然獲得了1968年的北美最高票房,並在當年獲得4項奧斯卡獎提名,獲最佳視覺效果獎。1991年,影片因「文化上,歷史上和審美上的重要價值」而被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收藏。
[註] Delta 88:
陶德被搶走的車子,造型與配色相當類似《屍變》導演山姆‧雷米很喜歡的車款The 1973 Oldsmobile Delta 88,山姆‧雷米在他多部作品中都曾使用這款式的車。
[註] 回到未來:
英語:Back to the Future,是當年最經典的美國科幻喜劇電影。
[註] ASH:
比利從手臂開始被感染,與《屍變》(The Evil Dead)主角ASH非常相似。另一幕的怪物在木屋襲擊眾人的場景充滿了對《屍變》的致敬元素。 包含了掛在牆上的鹿頭、大量使用斧頭,以及怪物被斧頭切斷的觸手會自動爬行,致敬艾許的右手被切斷會自動爬行的場面。
[註] Montauk:
怪奇物語片名原本叫做《蒙塔克》(Montauk),導演兼編劇的達菲兄弟檔,一開始是將故事起源設定在長島 (Long Island) 的蒙塔克小鎮上,以致敬兄弟倆最喜歡的電影:史蒂芬史匹柏導演的《大白鯊》(Jaw)。現實裡的蒙塔克空軍基地一直被謠傳是個秘密實驗中心,科學家在此試圖揭開像是心靈感應與時空旅行這類的謎團,這樣的說法源自於一位叫作Preston Nichols的男子宣稱自己曾親身參與過這個計畫,他在1983還與其他作者出版了一系列《蒙塔克計畫》(Montauk Project) 著作,談論像是登月造假計畫、時空中的裂洞…等未被證實的民間謠傳。
[註] 千年鷹號:
劇中Dustin拿給Eleven要她讓它飛起來證明自己超能力的太空船,就是《星際大戰》裡的千年鷹號。另外,尤達的公仔、絕地武士的原力也一直在劇中被提及。

害怕造假 在 小時候害怕假人模特兒- 靈異板 - Dcard 的八卦
我記得我七歲前我看到百貨公司的假人模特兒時我都會非常害怕,一直哭不停,每次去百貨公司都很害怕,現在長大了想不透當初害怕的根源是什麼, ... ... <看更多>
害怕造假 在 政經關不了(精華版)|2022.03.14 - YouTube 的八卦
是忘記了還是 害怕 想起來?前大法官配合蔡英文公然 造假 !?|政經關不了(精華版)|2022.03.14. 25,708 views25K views. Mar 14, 202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