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經在安寧緩和醫療待一陣子了,不過因為體質關係,不是很安寧也沒有很緩和。每天意識清楚的時間很少,大部分的時間都在扭曲哀嚎,文章大概只能打個兩句。
人在走投無路的時候總會想藉助宗教或神明的力量,我很幸運,身邊有各個門派的大師,他們不約而同的只叫我要「放下」。
就是這個放下,當你的肉體在水深火熱的地獄時,真的何其難也...
那些做得到的,大概都已經就地成佛了,像我這種業障很重的凡夫俗子,就只能一直生不如死的拖著...
很信任的老師跟我說:「若你真的很想要菩薩提早來接你,就要完全的放下,然後誠心發願,這輩子沒換完的下輩子一定再來還。」
我說:『這願我難道沒發過嗎?總覺得我這輩子就是發願要做好人才回來的...』
老師說:「對呀,所以常常聽到 "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 ,其實都是業障的流轉,就算是因為無明而造的業,總有一天都要還,願意承擔是勇敢的,不然這些不會有完結的一天。」
#好吧看來我想一口氣超越六道輪迴真的是癡心妄想
#真的有點可惜了
#這輩子努力了那麼久
#希望下輩子能更清淨圓滿
#親愛的小小手
#媽媽欠你的一定會還
同時也有2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8萬的網紅Onedayili 鄭家純,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DNR是什麼?為什麼作者把簽署DNR作為給家人的愛? 好書推薦-生死謎藏:善終,和大家想的不一樣 簡介:大孝與大愛,並非不計親人痛苦的搶救到底,而是協助疾病末期的親人坦然接受疾病,減少他身、心、靈的痛苦,安詳往生。 台灣在2000年5月23日三讀通過《安寧緩和醫療條例》,正式賦予病人「不施行心肺復...
安寧緩和 在 麻的法課 - 邱豑慶醫師 Facebook 八卦
看到一位醫師寫下這樣的言論,有點難過。
選擇如何拼命的想活下去,或是何種方式離開?我覺得只有病人本人可以決定。
曾幾何時,選擇積極插管治療的病人或是家屬,需要被如此放大檢視檢討?
欲生而不能生,求死而不能死,都是人間莫大的悲劇。
我曾經交代太太,如果孩子成人前,哪天我發生任何意外,請拚命的救我救到底,無論是插管/壓胸/電擊/氣切,任何我必須承受任何的苦痛,我都願意。
因為三個孩子還小,我有必須承擔的責任和壓力,因為我捨不得妳。所以只要還有一絲的機會,我都不願意放棄,再痛苦我都要拼。
但,是不是萬一真有那麼一天?卻會有旁觀者舉著正義的大旗,來審判我太太,因為她的捨不得放手,讓我做了很多無謂的醫療,承受苦痛。
如果孩子都已長大,我們夫妻都已年老。急救插管的療程,可以讓妳讓孩子有一段平復心情、接受事實、調適哀傷的緩衝期的話,雖然我很怕痛,但那就做吧,這是我能為妳們留下最後的溫柔。
吃瓜群眾就去吃你的瓜就好,不要過多干涉人家的決定。
安寧緩和很重要,但也請尊重不想安寧的人,是否對世間還有莫大眷戀而捨不得放棄一絲的機會也想活下去?
生命之起點,你是否願意來到這個世界,這無法遵循個人意願。但該怎麼告別,想何時離開,都應該只是個人的事,旁人無需多嘴。
#預立醫囑真的很重要
#病人自主權利法
安寧緩和 在 方文琳 Facebook 八卦
細讀每字每句……令人感動。
『我會一直為你美麗』
你離開一百多個日子了,我還是會不自主搜尋你的身影,畢竟那是一萬多個日子以來的習慣,短短時間如何能戒?
但其實,你又好像哪裡都沒有去,因為房子裡處處都有你,你的相片、文件都還好好的待在原位。每天早上,我還是會輕輕喊著你:「起床啦!」吃飯的時候,弟弟浩楨也會叫:「爸爸,吃飯囉!」我們母子的每一天,依然是繞著你開始。
最近我腦裡常竄出我們過去相處的點點滴滴。常有人問我:「當時,你是被林醫師哪一點打動?」我仔細想想,那時的你不拘小節、十分拉塌,已經洗腎三年,和我身邊其他的人比起來,你這個小小R(Resident,住院醫師簡稱),口袋最空、長相最平凡、家世最普通;但和你在一起,就是無比自在。
我不用在你面前假裝胃口小、吃得少維持優雅。我的個子比你高了七、八公分,但你從來不在意,更不會禁絕我穿我最愛的高跟鞋;每回看到我,人還相隔七、八尺,手就急著伸了出來要牽我,那樣自信大器,比我認識的所有男人都高大挺拔。 你總是讓我覺得自己如此重要而美麗。
記得你輪調到高雄長庚那幾年嗎? 我們就住在醫院附近的宿舍,哥哥泓楨已經出生。那時你早上的門診常看到晚上七、八點,中間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只要覺得有點精神不濟了,你一通電話來,我就抱著泓楨去診間探你。你一見我們母子,立刻振奮起來,繼續耐心地把病人仔仔細細看完,你說我可以平穩你的情緒。
後來你上電視,苦口婆心宣導食品安全,有了大眾知名度、也獲得社會的信任。有朋友開玩笑:「林醫師出來選民代好了,但師母可不能再穿迷你裙和短褲了,否則衛道人士的選票可能跑掉了。」你卻笑笑說:「我就是喜歡她的美腿呀,寧願不要選票!」
我們是人世間最合適的兩個人,也許和誰配在一起,都不那麼完美,卻有幸找到了彼此。再選一次,我還是會選你。 但是,只能擁有你一萬多個日子,真的太短、太短了。
有一天弟弟抱住我說:「媽媽,我心裡有一顆大石頭,只有在抱著妳時,才能稍稍挪開。」其實我又何嘗不是? 你離開時,我是多麼掙扎才能放開你的手。
受過護理訓練的我知道,那些醫療儀器數據的意義,繼續拉住你,只是讓你辛苦,也不能讓我們重新拾回你;但為了安撫不能立即接受失去爸爸的孩子們,我接受了醫院替你裝上葉克膜,眼見過多的輸液、水份,讓你全身腫脹,躺在床上的那張臉、已不是我最愛的那個你,我心如刀割。
最後我告訴自己,你一生堅守醫療倫理、是萬萬不願意浪費不必要的醫療資源的人啊!於是決定,要求醫院替你脫水、讓你舒服,最後留在我們記憶裡的,是你安詳的樣子,是我心中最帥的那張面孔。弟弟看著你說:「爸爸,睡著了!」那樣讓我們安心而平靜。
在你離開後,我預立了安寧緩和醫療暨維生醫療抉擇意願書,我也告訴了孩子們我的選擇,如果有一天,換成他們要放開我的手,我希望他們不要有太多的掙扎。我也和與我們有多年交情的洗腎朋友們,宣導這件事,大家多能接受和響應,我相信你,一定也會支持我。
但沒有你的日子,有時還是很難熬,醒來一片茫茫然,我知道我得盡一個母親的責任,但除了責任,我的人生希望在哪裡?我的每一天,究竟要為什麼而活?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一個網路影片寫著:「三聚氰胺風暴時,你在;塑化劑風波時,你在…,林醫師,你是台灣的良心,台灣人的驕傲,台灣有你真好。」 我突然醒了過來,我不能辜負社會大眾對你的愛,我要積極的活下去、延續你對這個社會的使命。
你知道嗎?「林杰樑醫師關懷健康協會」已經在籌備了,你離開後,台灣食安問題連環爆,我欣慰你沒有看見,少了許多氣憤和傷心。 眼前,有很多工作要做,我會一直努力,把你的想法和志業延續下去,對我是最佳的療癒。
而且我依然像你喜歡的那樣,每天穿著迷你短裙、腳踩高跟鞋,有需要宣導食安的公益演講或活動,盡力跑場;和所有你最在意的利益團體,保持距離。 我會為你,一直美麗。
- 寫給我的亡夫林杰樑醫師
譚敦慈
喜歡請按「讚」,傳遞正面能量請按「分享」
學堂講座。與你一同成長
安寧緩和 在 Onedayili 鄭家純 Youtube 的評價
DNR是什麼?為什麼作者把簽署DNR作為給家人的愛?
好書推薦-生死謎藏:善終,和大家想的不一樣
簡介:大孝與大愛,並非不計親人痛苦的搶救到底,而是協助疾病末期的親人坦然接受疾病,減少他身、心、靈的痛苦,安詳往生。
台灣在2000年5月23日三讀通過《安寧緩和醫療條例》,正式賦予病人「不施行心肺復甦術(Do Not Resuscitate,簡稱 DNR)」的權利,心肺復甦術CPR雖是標準醫囑,但並非每個末期病人都需要這種吃盡苦頭的「急救套餐」,一旦病人或家屬同意,明確表示不要急救,醫護人員應予以尊重,不能強行。台灣也成為亞太地區第一個立法保障「善終權」的國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clxuMFN1sI/hqdefault.jpg)
安寧緩和 在 新聞挖挖哇! Youtube 的評價
真正1080P畫質!!支持正版,尊重版權請訂閱【新聞挖挖哇】官方 Youtube 頻道喲!
臉書請搜尋【新聞挖挖哇粉絲團】http://www.facebook.com/newswawawa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xZ8uG1i4kw/hqdefault.jpg)
安寧緩和 在 HEALTH 2.0 Youtube 的評價
你看鄉土劇嗎?你可曾注意過,同樣是臥床插管的情節,兩次出現的管子粗細怎麼差這麼多?網友笑稱:「很明顯左邊這杯是有加珍珠的,右邊這杯是沒有加珍珠的!」玩笑歸玩笑,到底哪邊用的管子才是對的?更重要的是,當生命走向終點,如何確保自己的意願能被理解並執行呢?播出日期:2017/06/18
節目來賓:
基隆長庚醫院外科副教授 江坤俊醫師
博仁醫院心臟外科主任 蘇上豪
彰基安寧緩和療護科主任 蔡佩渝
醫療記者 洪素卿
資深媒體人 胡孝誠
現在訂閱《健康2.0》➔http://bit.ly/2eW6xMC
完整內容在這也看的到➔http://bit.ly/2fhDD9t
TVBS新聞台(56台) 每週六、日晚間9點首播
主持人:鄭凱云
FB粉絲頁:http://bit.ly/2gg2c4b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0Mj4V-h8GE/hqdefault.jpg)
安寧緩和 在 安寧照顧安寧療護 的相關結果
本條例專用名詞定義如下:. 一、安寧緩和醫療:指為減輕或免除末期病人之生理、心理及靈性痛苦,施予緩解性、支持性之醫療照護,以增進其生活品質。 二、 ... ... <看更多>
安寧緩和 在 安寧緩和醫療條例 - 全國法規資料庫 的相關結果
一、安寧緩和醫療:指為減輕或免除末期病人之生理、心理及靈性痛苦,施予緩解性、支持性之醫療照護,以增進其生活品質。 · 二、末期病人:指罹患嚴重傷病,經醫師診斷認為 ... ... <看更多>
安寧緩和 在 台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 的相關結果
課程日期, 積分類別, 教育訓練名稱, 活動地點, 新制積分, 時數. 110/12/04, 甲類, 安寧緩和醫學專業團隊共同課程, 網路視訊, 0, 15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