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高中生讀者和我分享,《ICU重症醫療現場》的讀後心得。有些比較隱私的內容,恕我先以「.....」隱去了~
=====
這本書有些章節閱讀之後心裡很有感覺,特別是安寧緩和醫療還有器官捐贈的部分。
..... 小時候媽媽常常告訴我:「以後媽媽老了、快要死了,記得不要幫我急救。」那時候的我才小學,加上「死亡」一直是華人十分忌諱的議題,當下真的嚇到了,強忍著淚水,點點頭回答:「好。」後來躲進房間大哭一場,內心充滿著疑惑、不安,不明白媽媽為什麼要和我說這些?「或許經過急救,媽媽就不會死掉了。」這些想法佔據了我的腦海,隨著年齡的增長,漸漸地明白為什麼我媽媽要做出這樣的選擇,透過您溫柔的文字、淺顯易懂又生動的描述,在您的書中找到了當年的難過與掙扎,還有關於「如何面對至親的生死」議題有很大的收穫,終於解開心結,意識到「善終」的重要,願意支持媽媽的選擇,只是不確定屆時相信「轉念與放手」的我,是不是也能如此瀟灑?
(小時候,我媽媽偶爾也會抱著我們兄弟姐妹說「我們一起死」,不過,那是在家境困難、生活壓力大、遇到被欺負的時候。她大部分時間還是很樂觀開朗的。但是,那時候的我,對於死亡,真的就只有恐懼,只能跟著哭!心裡想的是,我要用功讀書,將來賺錢給媽媽,她就不會再提這些可怕的事了...)
..... 現在的升學制度可以說是用學科把「那些原本立志成為醫生的人」之熱血磨去了一半,今年考大學的我,前幾天剛送出我的備審資料,對於語文和歷史、公民的熱愛遠勝於數學、物理、化學,順理成章地屬於「第一類組」,與我相差X歲的XX恰恰相反,她想要當醫生而選擇了「第三類組」,我常常看著她「奔波」於物理、化學、數學的補習班之間,疲累不堪,畢竟選修自然的難度成指數型飆升,考上「藥學系」的朋友可謂「感同身受」,大一學習的知識大部分跟選修自然有著莫大的關聯。第一階段學測滿級分只是各大學醫科的最低門檻,第二階段的跑台、英文面試、限定時間內看完一篇paper接著用英文發表自己的想法才是錄取與否的關鍵。書中某篇寫出了一個醫生的培養是如此漫長、辛苦,選擇投入重症科的人不斷減少,面臨著人力資源不足的困境。我有一個選擇重考的朋友目標也是醫科,我問他:「如果以後要分科系的時候,你會選擇哪方面的專業?」他說:「之所以熬過各式各樣的辛苦讀醫科,最終想要選一個高薪水又不會太累的專業,過上更好的生活。」這句話很現實,聽起來和醫生的形象大相逕庭,所有醫生裡面,一定或多或少有抱持著這種態度的,但是我願意相信,也有一些醫生和您一樣,努力地堅守崗位與對社會無私奉獻。因此我們要更珍惜臺灣的醫療資源,不要為難醫療團隊,此舉只是變向的「為難自己」這樣的理念也經由您的一字一句,以滿滿的人情味和「說話的藝術」替代「說教」,是我需要向您學習的地方之一。
我非常喜歡看醫療劇,內容不一定百分之百的正確,卻一路引領著我思考、找尋有關生命的議題。日劇「派遣醫生」藉著女主角「大門未知子」的角度來看日本的醫療體系,我記得您的書裡有篇文章是「名醫的迷思」有人硬是要求資深的醫生替他手術,事實上手術需要體力、耐力、高度專注力等等,資深的醫生未必是「最安全」的選擇,日劇裡各個外科部長已經很久沒有拿起手術刀,技巧生疏,往往不小心於剝離沾黏組織的過程中失手,劃破血管差點造成病人失血過多,有的是在手術過程中找不到出血點,種種突發的狀況對正在執刀的醫生皆是未知的挑戰。
...「浪漫醫生金師傅」裡面有個女主角在劇中是一個溫柔、善良而堅定的存在,勇敢地在極短的時間內做出重大的決定(醫療方面)她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卻被那些不敢當機立斷的同事戲稱「瘋狂鯨魚」。
「阿金醫生」這樣親切地稱呼,又讓我聯想到另一部韓劇「浪漫醫生金師傅」從這部醫療劇中,有一位救難隊員在接獲民眾報案時趕往現場,卻遭到酒醉男子用鋁製球棒毆打頭部,半分鐘之內陷入昏迷,被其他隊員送到醫院,不幸最後被判定「腦死」的她生前早就簽好了「器官捐贈書」,痛失愛女傷心不已的母親經歷了各種心境,悲傷、憤怒、不捨,最後選擇替女兒完成遺願,讓醫生將她的器官捐贈出去,賦予其他人「新生命」,劇中的主角「金師傅」和其他外科醫生將她的病床緩緩推向手術室,通往手術室的長廊盡頭,醫院內部行政人員、護士們、保安、其他未參與手術的醫生們,還有曾經與她一起工作的夥伴列隊敬禮,細膩的情感刻畫,原本淚流不止的大家拼命忍住淚水鞠躬的樣子讓我掉下感動的淚水,外頭的救護車、直升機上載滿著負責運送器官的專業人士,順利取出器官後,不忘肩上的使命,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到達,不能讓這份「愛」辜負了另一頭焦急萬分的家屬和受贈者。
我也會繼續follow您的動態,最近的「虎語錄」好可愛啊!有這樣的爸爸很幸福哦!希望他可以快樂、平安。
=====
謝謝這位高中生和我的分享。他的文筆真的很好,有著比他年紀更成熟的思維。(甚至比許多成人更成熟) 從沒想過,自己寫的文章,也能引起國高中生的共鳴。我跟他承諾,他以後出讀,我要來幫他推薦~
昨天,有同事還跟我說,她家讀小五的女兒,已經把《ICU重症醫療現場》讀完,然後和她的父母討論書中的各種情節。看來,有機會的話,我也可以到中小學去辦個讀者見面會了!^_^
《ICU重症醫療現場》限定66折(只要$264),會員日滿$888再折$150!
#最低55折!
#一次購買7本最划算_平均每本只要221元_等於是原價打55折
【購書連結】
https://www.cite.com.tw/book?id=84011
今天父親節最後的優惠!可以買來送父親,或是父親買來和小孩共讀。
祝 大家 父親節快樂!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0萬的網紅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沈春華關鍵秀》第五集來賓,我們邀請到資深體育主播傅達仁,以及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黃勝堅,一起來聊「死亡」這個在台灣社會中禁忌但又無法逃避的話題。 傅達仁先生因為自身病痛,深感「安樂死」存在的必要性,近來不僅上書蔡英文總統,更在各地奔走,宣揚安樂死合法化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黃勝堅院長則是多年來投...
「安寧緩和英文」的推薦目錄:
安寧緩和英文 在 張哲生 Facebook 八卦
傅達仁主播已於2018年6月7日在瑞士為自己的人生畫下句點,讓我們回顧2016年12月27日「傅達仁生前追思會」現場播放的珍貴紀錄片,一同緬懷他。
1933年4月3日,傅達仁生於山東濟南,母親因難產過世,父親傅忠貴身為國民革命軍少將,於1938年9月23日對日抗戰時,戰死在山東黃河邊;年幼即成了孤兒的傅達仁過著饔飧不繼的流浪日子,直到就讀蔣宋美齡在南京成立的國民革命軍遺族學校後,生活才較為安定。
1948年,15歲的傅達仁隨國民政府來台,其後以公費完成國校學業,中學時被選為籃球校隊隊員,半工半讀兼打籃球,考上臺灣省立法商學院(今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
1958年,25歲的傅達仁入選籃球國手,代表國家參與國際賽事,但他的國手生涯極短,於1960年27歲時即告退休。
退休之後,傅達仁曾擔任不少甲組籃球隊的教練。他在任職警察廣播電台主播期間,留職停薪,受邀代表中華民國外交部帶領馬來西亞國家籃球代表隊,於1969年的第五屆亞洲籃球聯盟錦標賽(亞洲籃球錦標賽前身)以 84:76 擊敗中華民國代表隊,轟動一時。
傅達仁與妻子鄭正玨在警廣相識,當時傅達仁是籃球隊教練兼警廣記者,鄭正玨是廣播名媛。兩人婚後,傅達仁任職台視記者,鄭正玨擔任台視益智節目《分秒世界》提問人。
傅達仁曾在2009年出版的《時報周刊》裡這樣描述妻子:「她說的北平話非常標準,我滿口山東腔。字正腔圓的她,常教我說標準口音。」
進入台視工作後,傅達仁以其體育和籃球專才為台視播報比賽,他在90年代的NBA轉播給人深刻的印象。據傳,現今台灣許多中文籃球術語是由傅達仁發明或發揚光大的,例如「火鍋」(或作「蓋火鍋」)、「冷箭」和「騎馬射箭」等。
傅達仁在台視服務期間,因業務需求,與盛竹如輪流擔任棒球比賽轉播的主播,他在播報球賽時的生動用語令人記憶猶新,例如「壞壞壞,連三壞」是他用來敘述連續出現三個壞球的名句,而「三不管地帶的安打」則是他用以形容因球被打到無人守備區而出現安打的狀況。
1985年1月1日19:00至19:30,台視播出《強棒出擊》第1集,當時每週一至五播出的《強棒出擊》每集有三個單元,其中第三個單元是由多位台視新聞記者接力主持,傅達仁負責主持每週三播出的《體育的光芒》
2005年12月1日,台北小巨蛋啟用開幕,傅達仁擔任東森巨蛋體育總監。
2006年,傅達仁獲選第六屆國立臺北大學傑出校友。
2012年,傅達仁擔任第九季超級籃球聯賽(SBL)全明星賽土洋對抗賽的教練。
成年後的傅達仁不斷地尋找父親的墳墓,但即使走遍黃河沿岸也沒能找到,直到2013年9月24日,他看到《聯合晚報》上一篇由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刊登的「忠烈祠 要找回烈士遺族」啟事,隨即去電詢問台北忠烈祠,遂得知原來台北忠烈祠一直供奉著父親的牌位。
2014年1月22日,傅達仁於農曆年前帶著全家大小前往台北忠烈祠祭拜父親,當時媒體以「傅達仁過世父親的牌位終於找到了」等標題報導此事,他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父親英雄,兒子好漢,全家愛國」。
祭拜之後,傅達仁在臉書發文:「身為烈士遺族,來台66年不知爸爸牌位榮安於圓山忠烈祠,直到看到《聯晚》這則報導。感謝主,感謝忠烈祠,年前能拜祭先父在天之靈!」
2016年12月6日,傅達仁籌辦「生前追思會」,上書總統蔡英文呼籲立法院通過安樂死法案,願以自身當台灣合法安樂死首例,甚至把他在同年12月27日下午舉辦的自傳書《達仁傳奇》發表會定義為「生前追思會」,希望大家在他還活著的時候與他一起追憶包括籃球、教練、廣播和電視一甲子的精彩故事,想法相當前衛。
傅達仁說:「歐美先進國家安樂死,已行之有年。我以自己、一位病魔纏身的84歲老人身分為例;自願安樂死可以免除自身及家人痛苦,同時減少因高齡社會配套長照政策所造成的國家資源浪費。」
2016年12月14日,傅達仁收到中華民國總統府公共事務室主任張文蘭回信,稱總統府已經函請行政院處理。
2017年2月9日,傅達仁收到行政院秘書長陳美伶回信,他說信中以安寧緩和醫療擋下安樂死法案。
2017年10月11日,因病先後摘除膽囊與切除半胃的傅達仁,公開表示罹患了胰臟癌,壽命僅剩2個月,他透露自己「原本是因膽管支架受盡折磨,後來大腸又切除息肉,最近榮總又發現我多了胰臟癌,活得很沒尊嚴。」在家接受仁愛醫院醫師到府之安寧療法的他,以打針與吃止痛藥來舒緩癌症所引發的疼痛,坦言自己真的活得很痛苦。
2018年6月7日(瑞士時間6月7日上午11點,台灣時間6月7日下午5點),傅達仁在瑞士的安樂死機構完行陪伴性自殺,為人生畫上句點,享壽85歲。
安寧緩和英文 在 醫師立委邱泰源 Facebook 八卦
推展國際醫療外交 醫界人才全力投入
-2017/6/30-7/2,韓國醫師會舉辦年會,並邀請日本、美國和台灣針對醫療體系及健保相關議題進行國際交流討論,上述國家在醫療上與台灣有良好互動關係,且討論主題都很重要。爰此,醫師公會全聯會邱泰源理事長特別指派熟稔社區醫療且英文絕佳的張必正副祕書長參加,也特別邀請貢獻社區醫學和家庭醫師制度多年的北榮黃副院長信彰教授出席進行專題報告。兩位代表在這個重要會議中進行友好國際外交,更對於大會議題提出深入和精闢的見解,創造良好的國際醫療外交成果,真是不辱使命。
-黃副院長信彰教授長久協助社區醫療群及安寧緩和醫療的發展,最近又辛勞幫忙醫師公會全聯會向衛福部及健保署爭取家庭醫師整合性照顧計劃的經費預算。按著又以專家身分,代表全聯會到韓國參加國際會議,完成非常重要的國際醫療交流,其學術及國際接軌能力,令人敬佩。
安寧緩和英文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Youtube 的評價
《沈春華關鍵秀》第五集來賓,我們邀請到資深體育主播傅達仁,以及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黃勝堅,一起來聊「死亡」這個在台灣社會中禁忌但又無法逃避的話題。
傅達仁先生因為自身病痛,深感「安樂死」存在的必要性,近來不僅上書蔡英文總統,更在各地奔走,宣揚安樂死合法化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黃勝堅院長則是多年來投入安寧緩和療護,強調「善終」的重要性,希望每個人在生命末期,都能走得安穩舒適,沒有痛苦和遺憾。
全文請見: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68819
《沈春華關鍵秀》每週四晚間九點現場直播
想和主持人及來賓互動、回顧節目精彩片段▶歡迎訂閱我們的臉書粉絲專頁或Youtube頻道
更多《關鍵評論網》影音▶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tnlvideo/
Instagram: http://instagram.com/thenewslens
Website: https://www.thenewslens.com/video/all-video
來信給《關鍵評論網》▶contact@thenewslens.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OHhhSMzGIQ/hqdefault.jpg)
安寧緩和英文 在 五全照顧英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星星公主 的八卦
| [PDF] 何謂安寧緩和療護安寧療護五全照顧-- 全心、全人、全家、全程、全隊照顧。 ○ 全人照顧:就是身、 心、靈的整體照顧,癌症末期病人除了身體症狀之外,. 有很多心理 ... ... <看更多>
安寧緩和英文 在 鼻胃管灌食(英文) - YouTube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鼻胃管灌食( 英文 ). 4,643 views4.6K views. Nov 4, 2016 ... 生活議題| 安寧緩和 &病主法保障善終的權利feat.安寧照顧基金會. Cara祥子. Cara祥子. ... <看更多>
安寧緩和英文 在 五全照顧英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星星公主 的八卦
| [PDF] 何謂安寧緩和療護安寧療護五全照顧-- 全心、全人、全家、全程、全隊照顧。 ○ 全人照顧:就是身、 心、靈的整體照顧,癌症末期病人除了身體症狀之外,. 有很多心理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