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貓咪吐司之
阿拉丁烤箱 氣炸鍋 水波爐大比拼
#比神燈還神的阿拉丁烤箱🏺
#這年頭你還沒入手嗎 #阿姨跟馬克用了叫翻天
有一天POPOLA員工們在爭辯
真的有必要再買烤箱嗎⁉
NONONO~☝這就太不懂廚房戰役了
成為料理達人就靠這台👩🍳👨🍳
☄挑戰最速0.2秒加熱,免預熱呆呆等待
🔥世界專利石墨加熱管,最高可至280度
♻油切烤網,炸物也變健康
🎩魔術大空間,小小一台但是可平放4片吐司(登愣~
💪誰說烤箱只能烤?!一次給你蒸、煮、加熱、燉飯
有了它,請自封為💥特級廚師💥
高溫快烤鎖住原汁,食物不再乾扁扁💦
日本狂銷40萬台,你們說‼‼是不是該買
編編試用拿POPOLA貝果來烤
一次可放4顆,表面噴水只需要3-4分鐘香噴噴出爐🤤
是不是上班快遲到的好夥伴 (自爆
搭配高溫快烤,一口咬下外酥內軟😍
跟你說搜~~~~這真的是要叫媽媽的好吃啊~~~~
除了貝果編編又拿了即將推出的凍品小籠包測試 (絕對不是愛吃🙅♀
烤盤下加些許水~鋪上烘焙紙不管是水餃、小籠包、燒賣
只需10-12分鐘,熱騰騰出爐~~~~✨
如果是湯麵類的鐵粉們也別擔心!
搭配吉川雪平鍋約8-10分鐘就可以輕鬆完成啦😋
這次為了可以讓粉粉們更方便烹調我們的凍品
阿姨可是卯足全力幫大家凹到吉川雪平鍋超狂加購價㊙㊙㊙
數量不多~但價格可是冒著被罵的風險回饋給粉粉
有了鍋鍋更能將阿拉丁烤箱發會到百分之百的魔力啊~~~💫
有超多種料理方法,重點是廚藝白癡的編編也可以輕鬆上手 #覺得甘心💓
⏰阿姨開團時間:3/27 21:00-3/29 23:59
㊙厲害價:原價10858元// 這團只要6⃣6⃣9⃣0⃣元👏
更厲害的是送很多(總市值達1868元)
-日本不鏽鋼料理夾1入
-辣媽阿拉丁食譜1入
-噴霧式特級冷壓初榨橄欖油200ml1入
-雙耳陶瓷小黑碗1入
*贈品數量有限,如有贈完將以等值商品替代
阿姨加碼凹到優惠不可錯過❗❗
🍲吉川雪平鍋16cm 超狂加購價759(簡單加熱)
🍲吉川雪平鍋18cm 超狂加購價799(適用湯麵凍品喜歡加菜加蛋者)
尋尋覓覓烤箱很久的話
請一定要跟上這台市面上最美膩的烤箱✨
⚠只有這檔有⚠凡購買阿拉丁烤箱,一張單均有一張原味貝果兌換券
可用於購買凍品時使用唷!POPOLA請你吃貝果~~~😍
>
#POPOLA與阿拉丁奇遇記
#特級廚師就是你
#蒸煮烤炸燉一台搞定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未見過如此有趣的食店:油雞檔、小菜廳、私房菜集一身。 踢拖街坊來碗燒鴨粉、山竹牛肉,三幾十有交易;若要海膽煲仔飯或鮑魚小菜,二三百元起跳,豐儉由人;「奇鮮」如七斤重大眼雞,只有名人老饕秘嘗後傳出來,價就不必問了。「由我出世至30歲,人們都不會認自己是水上人,很怕被人笑。」金東大小廚老闆布有輝說。他是...
「媽媽煮藝燒賣」的推薦目錄:
- 關於媽媽煮藝燒賣 在 邵庭 Facebook
- 關於媽媽煮藝燒賣 在 Facebook
- 關於媽媽煮藝燒賣 在 Elle Onni Facebook
- 關於媽媽煮藝燒賣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 關於媽媽煮藝燒賣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 關於媽媽煮藝燒賣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 關於媽媽煮藝燒賣 在 [商品] 全家港式珍珠丸/港式鮮肉燒賣- 看板CVS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媽媽煮藝燒賣 在 媽媽煮藝燒賣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TT 的評價
- 關於媽媽煮藝燒賣 在 全家開箱|營養師推薦媽媽煮藝系列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媽媽煮藝燒賣 在 [商品] 全家港式珍珠丸/港式鮮肉燒賣- CVS -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媽媽煮藝燒賣 在 [商品] 小心碎骨!全家海陸綜合鮮肉燒賣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媽媽煮藝燒賣 在 [商品] 小心碎骨!全家海陸綜合鮮肉燒賣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 關於媽媽煮藝燒賣 在 [情報] 全家燒賣- 看板Lifeismoney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媽媽煮藝燒賣 在 媽媽煮藝鮮肉鍋貼- 美食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媽媽煮藝燒賣 在 [閒聊] 全家有什麼值得推薦的好吃東西嗎? - womentalk 的評價
媽媽煮藝燒賣 在 Facebook 八卦
#史上最強防疫組合餐💪🏻
防疫待在家的各位地方爸爸媽媽
已經煮到不知道要煮什麼了嗎?🤷🏻♀️
大推 南方莊園渡假飯店 的防疫組合餐
CP值也太高💯
我訂購的是TOP防疫組合餐A
🔖無錫排骨
🔖經典砂鍋獅子頭
🔖雙臘米糕
🔖秘製富貴牛腩筋
🔖成都水煮牛
🔖南方招牌蘿蔔糕(冷藏販售)/條
🔖餃類組合包(淨素蒸餃、圓籠魚翅餃、蟹黃鮮燒賣)
🔖凱薩琳吐司
這麼澎湃只要3000元🎉
只要三天前訂購 北部縣市冷藏冷凍配送
我每天拿一兩道大菜出來搭配
按捏可以吃五天!!!
那個 #秘製富貴牛腩筋 真的有厲害👍🏻
搭配麵條 絶配!(我還吃了兩碗)(遮臉🤦🏻♀️)
#成都水煮牛 的麻辣湯底還被我留下來
隔天加入火鍋料再吃一餐 丂丂
我覺得我真的相當勤儉持家啊💃🏻
還有TOP防疫組合餐B
已決定要換個口味再吃吃看😂
#地方媽媽的日常
#防疫廚藝競賽參賽中
媽媽煮藝燒賣 在 Elle Onni Facebook 八卦
想跟大家分享一件事
我覺得我的嘴巴被我自己養壞了
今天我看著我們明天cooking class要教做的糯米雞
本來要如往常一樣自己煮午餐
突然嘴巴癢腦筋壞去跟賽迪說
不如你去買糯米雞,我想吃
然後我就偷懶不煮午餐了 👻
然後就這樣打包回來了
糯米雞,叉燒包,點心燒賣等等
賽迪還說為了想吃好吃的
特地去遠一點的地方買
他還買了chwee kueh
想起我每次做的很好吃
嘴巴癢
結果,吃了幾口
我們說,好像不是很好吃
賽迪說,你煮的好吃很多勒
我說,其實我也這樣覺得
我甚至覺得我煮的好像好吃過我媽媽煮的biso,可是我媽媽很厲害煮一下勒
(還好我媽媽沒有玩FB 😂)
我問賽迪,是我廚藝進步了嗎?
他說,你煮的東西真的很好吃
我講,我也不懂勒
可能每天煮每天煮
就越來越厲害了 😂
我也是覺得我自己煮的很好吃勒
做麼我這樣不要臉
所以,很多人問我月子中心訂哪裡
講真的,我也很煩惱
因為我的嘴巴真的很挑
我很怕東西不好吃
我變成很麻煩的一個人
所以一直遲遲不敢做決定
怎麼辦
是 Thermomix 害我的嗎?
話說我昨晚煮的這個糖醋魚超開胃好吃
我自己發明的醬料 😂
媽媽煮藝燒賣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未見過如此有趣的食店:油雞檔、小菜廳、私房菜集一身。
踢拖街坊來碗燒鴨粉、山竹牛肉,三幾十有交易;若要海膽煲仔飯或鮑魚小菜,二三百元起跳,豐儉由人;「奇鮮」如七斤重大眼雞,只有名人老饕秘嘗後傳出來,價就不必問了。「由我出世至30歲,人們都不會認自己是水上人,很怕被人笑。」金東大小廚老闆布有輝說。他是布袋澳人,來到筲箕灣幾番風浪,賣燒味、點心、小菜及至主打海鮮的蜑家菜,一步一步印證「水佬輝」的出頭天。
記不清是哪一年,阿輝說有套戲叫『亞唷』,「我們被人笑,覺得是低等少少,被寸嘴叫『亞唷』。」字音「香、康」,「國、腳」,他說分不出,「我第一份工做鋁『倉』(窗),說到今時今日都不正,索性告訴人:我真是水上人,我煮的就是原味少少水上人簡單而鮮味的東西。」出身,年少時不敢宣諸於口,竟是後來成功的基石,名人食客對他的蜑家菜趨之若鶩。
跟阿輝到筲箕灣街市走一圈,如入寶山。肉厚的針墨正當造、貌醜的石崇助傷口癒合我聽過,殊不知被劏肚取走墨囊的針墨仍然生鮮,端倪就在觸鬚上吸盤仍會黏着你手指;石崇愈炒愈貴呢!但牠和有毒的老虎魚十足孖生兄弟。阿輝展示,老虎魚肚皮黃,石崇的白而略帶紅。大過拳頭的鹹水奄仔、石蟹,前者肉質嫩滑,後者爽彈蟹味濃;還有岩岩巉巉的勒螺、大眼螺、跳螺、塔螺等等本地鮮,若非他介紹,根本走寶。
阿輝小時候住在布袋澳,常跟爸爸布廿九出海捉魚,「一年四季好多零食,岸邊有蜆螺,後山就有山棯油甘子。」14歲中一那年他輟學,跟堂兄到筲箕灣收購魚餌賣給漁排,「當年筲箕灣有個魚市場,漁船載着滿滿漁獲,甚麼季節返甚麼魚,那年我差不多全學了。」
上岸,改命運
識魚,也得烹魚。阿輝指出水上人很少用醬,多用菜脯、冬菜或大頭菜吊味;有時蜆跟其他海鮮一起煮,鮮上鮮,特別甜。他的蜑家廚藝,第一個師傅就是媽媽:「她天天九味魚十味魚,泥鯭也有豉油王煎泥鯭、鹽油水泥鯭、白豆煮泥鯭……樣樣味道都不同。」「我最先教他是酸菜魚,跟住煮豬膶蜆。」輝媽說。她七十有九,午市負責收銀,豬膶蜆是店中人氣菜式,她與有榮焉。
講到學師,阿輝不停提「這裏的水上人」。艇家、海鮮檔主來食飯送貨,不時教他煮,「有些嚡口的魚分解能改變肉質,可能用生粉包、用鹽醃,會很好味。」
不過,最先帶給他成就感的,並非烹鮮,而是燒叉燒、賣燒鴨粉。
布袋澳,不過是個小小避風的灣頭。「在水上時當然辛苦,打魚之後搬來筲箕灣賣,打風要搵避風塘周圍匿。仔女大個都不想他們打魚了,上岸做。」輝媽希望子女有不同的命運。
天下父母心,她和丈夫拚命搵錢。「我從小就見他們做好多份工:在漁排養魚、載人去釣魚及撐艇、去清水灣高爾夫球場打散工……儲錢買了三間樓。1989年,賣了一間樓打本給我幾兄弟姊妹開鋪。」店就在現址,叫做東大美點小廚,最初賣梅菜扣肉、生炒骨、油雞等。
當時筲箕灣是漁船補給站,東大就做水上人生意。「水上人好鍾意食肉,因為在海上已經日日食魚。」燒鴨粉最受歡迎,水上人一日食三餐也不厭,「湯底非常重要,用梭羅魚和大地魚熬製而成。」燒味粉的底韻,仍在大海。
同坐一條船
阿輝有三哥一姊,家中排行最小;東大由大哥帶領。沒兩年,他返布袋澳做粉麵檔,後來學會燒叉燒、燒鴨。93年,媽媽一通電話又把他帶回筲箕灣。「我媽說:三間東大好靜,欠很多錢,你回來啦!」原來大哥由一間東大開到三間,錢,卻突然間全沒了,父母已把手上兩間樓賣掉還債。
當時東大已由兩個鋪位相連,一邊油雞檔,一邊賣小菜。「我們水上人同坐一條船,有甚麼大風浪都一齊過的。」只是,樹倒猢猻散,這「一齊」只有母子倆:在油雞檔,阿輝斬叉燒燒鴨;媽媽煲湯烚雞。有次打風漁船都泊岸了,油雞檔水泄不通,十元一碗粉麵,阿輝賣了近千碗,讓他開心了一陣子。
未幾,媽媽又告急,「隔籬(鋪)欠好多錢,大哥不做了,你會不會做?」原來兩老連最後的十萬元養老金也拿出來還債,仍欠人80萬元。「那時賣一層樓呀,500呎都是值65萬。」想到父母一毫子也沒有了,日日行六層樓梯租住唐樓,他很心痛。「由細到大,我和媽媽經常鬧意見,但最後她叫我做甚麼就做甚麼。」他接手店鋪,並改名金東大小廚。
信譽,等於商機
接手時,金東大欠租半年,欠貨錢三四個月,阿輝一心一意想着怎樣還錢。可是,錢繼續蝕,很快欠達百萬元,除了求神拜佛,他甚至去中山問米。記得那晚坐夜船,他抵埗已是七八點,先去一間食肆吃晚飯,「一進去,嘩!撞鬼呀!為何七點幾在賣蝦餃燒賣?」原來時興夜茶,其門若市;回港後,他照辦煮碗,賣起24小時點心,成為東區首間開夜茶的店鋪。
96年太太Ada剛有了BB,可是作小產,醫生叮囑一定要臥床休息。那時兩小口輪更,Ada不停搬點心蒸飯,抬來抬去,「因為無錢請人,全部自己做。我不能臥床,博啦!只能繼續做,又無事過到!我是吃排骨飯山竹牛肉養大胎兒的,產後也沒坐月就出鋪了。」Ada說着,淚水不住在眼眶打滾。
95年嫁作輝太時,丈夫已背了一身債。「那時我覺得他很有骨氣。如果一個男人願意承擔,他不會差。」Ada語氣堅定,沒後悔過。
追生意額一樣日日驚心。那時還債,他們開期票給債主,「我們做通宵,捱到第二朝九點鐘,就要即刻跑去銀行入數。如果你知道今晚做不夠生意額,第二朝沒有的,都要早過彈票之前通知那人,這叫誠信。」Ada說。
「你有信譽才可以有商機。」阿輝口吻如出一轍。還債十年,捱得很辛苦,「我記得04年05年我老婆走到門口,我在斬燒鴨粉,老婆同我講:唉!終於儲到第一個十萬。」
繼續前行
轉虧為盈有兩年,阿輝以為轉入直路,豈料08年現在賣小菜的鋪位業主加租不遂收了鋪。阿輝只能退守油雞檔,仍賣點心和燒鴨粉。半年後新業主上場,因為鋪位一直租不出,喜出望外地找回阿輝,更免他六個月租。
「那時做點心很難請人,我見兩公婆幾個人都得,就做回小菜,索性加些水上人做的菜式,怎知反應幾好。」七八年前店鋪裝修過後,他打正蜑家菜旗號,有相熟艇家和檔主給他留本地鮮,有布袋澳的阿叔姪仔幫佢曬鹹魚、魷魚仔、紫菜等,天然無添加,引來大批「想食好嘢」的岸上人追隨。而服務水上人的油雞檔、殺出重圍的點心蒸籠依舊在,是顧念舊客,也是誌記步步走來的艱辛。
「水佬輝出了頭,我們女人不需要的,我在後面幫他夠了。」Ada甜笑。
「錢賺了,全部先落她袋。」阿輝帶點挑釁語氣。
「管數那個最大壓力呀!」Ada還擊。夫婦倆,終於守得雲開了,也給父母一個安樂窩享晚年。
當年14歲,阿輝離開了布袋澳,做過魚餌收購、鋁窗學徒、學廚兩年……一直只想打工,沒想過做生意。「我行這條路,很多情況好似出海,預計不了。」出海看環境看天做人,做飲食也要看客人好惡。
從前交魚餌到白沙灣的漁排,船程兩小時,三號風球都要去,「浪很大,你的船一定要迎住浪頭去;你若回頭,或者浪在旁邊打,你會很易翻船。」阿輝形容「一洗濕個頭就要衝過去」,退不得。大哥從沒交代當年為何蝕大本欠巨債,阿輝不問也不恨,像船行,向前看,「來到今時今日,可以養起全家人,去某些地方找到靚食材,煮到客人說:真是好多謝你阿輝,煮這麼好食物給我。其實這些真是很開心。」
採訪:韓潔瑤 拍攝:關永浩
金東大小廚
地址:筲箕灣筲箕灣東大街59-99號5號鋪
電話:2569 4361
詳情: http://bit.ly/2CZZihc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3Zk3RA6LvY/hqdefault.jpg)
媽媽煮藝燒賣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足本訪問: https://bit.ly/2B8uMDC
不少人對張慧敏「Son姐」也不陌生,作為獵頭公司創辦人兼CEO,她縱橫職場多年,見盡職場光怪陸離之事,是一位女強人。想不到原來Son姐除了出得廳堂,還入得廚房,廚藝極之了得!作為一個媽媽,Son姐施展渾身解數,務求令兩個仔女都食得開心。我們當然抓緊機會,請Son姐煮幾味,過幾招給各位觀眾。
材料:
1.豬手 1隻(新鮮或急凍均可)
2.味醂 1杯
3.韓國豉油 1杯
4.韓國糖漿 半杯
5.洋葱 1-2個
6.京葱 1-2條
7.薑 1塊
8蘋果 1個(視乎大小加1個或半個)
9.蒜頭 1個
10.桂皮 少許(可根據學個人喜好放不放)
11.紅棗 8粒(視乎大小加多減少)
12.月桂香葉 數片
13.水 適量
14.黑胡椒 適量
做法:
1.所有材料凍水下鑊
2.如果用急凍豬手必須徹底融雪
3.洗乾淨豬手直接下煲
4.洋葱洗乾淨連皮切半加入
5.蘋果切半加入
6.薑切片
7.蒜頭連衣中間切半加入
8.京葱切段加入
9.所有調味料、香料全部加入
10.加水至剛好蓋過豬手
11.滾起後撇去浮起雜質
12.炆大概1.5小時
13.取出稍放涼切片,伴韓國泡菜、韓國豆瓣醬、辣椒醬,包着菜吃
Korean Pork Knuckle
Ingredients:
1. Pork Knuckle 1 pc
2. Mirin 1 cup
3. Korean soy sauce 1 cup
4. Korean corn syrup ½ cup
5. Onion 1-2 pc
6. Leek 1-2 pc
7. Ginger 1 pc
8. Apple 1 pc (depends on the size, one or half pc)
9. Garlic 1 pc
10. Cinnamon little
11. Jujube 8 pcs (depends on the size)
12. Bay leaves few
13. Water some
14. Black pepper some
Steps:
1. Put all ingredients into the pot with cold water.
2. If it is frozen pork knuckle, needs to defrost it totally.
3. Wash pork knuckle and put into pot.
4. Wash onion, cut it in half with peel. Put onion to pot.
5. Cut apple in half, put it to pot.
6. Slice ginger.
7. Cut garlic in half with peel, put it to pot.
8. Cut leek in section, put it to pot.
9. Add all seasonings and spices to the pot.
10. Add water until pork knuckles are covered.
11. Boiling after, take out floating impurities.
12. Cover the lid, Stew for 1.5 hours.
13. Take out pork knuckles, cool down and slice. Add with Kimchi, Korean soybean paste, Korean chili paste, and put filling to lettuce wraps.
===================================
? 8折全年睇《蘋果》即慳$121!
現有日費訂戶亦可轉訂? http://bit.ly/2YwE3Ma ?
訂閱《飲食男女》YouTube: http://bit.ly/2Md5V2k
Facebook: http://bit.ly/2MJejcp
Instagram: http://bit.ly/2EA3qpR
相關影片:
【魚肉燒賣比拼】 點心顧問盲試六大叮叮魚肉燒賣 冠軍有魚香味又彈牙 最差一陣麵粉味連咬開都難(飲食男女) (https://youtu.be/QsF59sHD3Wk)
【不時不食】盛夏當造潮州薄殻 細如瓜子清洗麻煩 金不換炒鮮香惹味 食到嘴舐舐(飲食男女) (https://youtu.be/ijCaKuIwZh4)
【元朗消夜王者】神級鑊氣炒飯檔重開 日賣70盒 $50/盒即叫即炒 老闆炒到手骹移位:冇理由因為賺多啲而一次過炒 (https://youtu.be/-DjDZdrM1o4)
【港女嫁穆斯林】瞞家人拍拖4年信埋伊斯蘭教 為巴基斯坦老公學煮咖喱:佢話我Rubbish!(果籽) (https://youtu.be/xT3rvyE00eY)
【東方昇與狗】沒養狗的愛心狗奴 花約萬元醫治流浪狗:牠有病你不會丟下牠 (果籽)(https://youtu.be/RpvKaDArWrc)
#飲食男女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_TEWD4N8-BE/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DvS17NosMfYsjeVf93U1wNDZyQJQ)
媽媽煮藝燒賣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綿綿雨粉如風飄絮,灑落於石板地上。
隨着羊腸石徑而行,兩旁植物悠悠揚揚,被修剪過的痕迹,顯得有點造作。終於走出迂迴,晃入眼眸的,是「香港公園」四個大字。水珠從牌坊滑落至花叢,細葉輕抖,對啊,下着雨呢。
回過神來,驀地前瞻一下,眼前是座白色建築物,正可擋雨。
甫踏進平房內,方發覺此乃一間茶藝館,左手邊是一條迴旋樓梯,正要舉步之際,竟傳來陣陣茶香撲鼻,剎那瞄了瞄上方的木牌,手已不禁將前方木門推開,默想着剛才的三個直度大字——「樂茶軒」。
果然,木門後,別有離塵天地。
瞳孔裏反照出一片古色,木地板鋪上一層輕蠟,門口的左方擱了數個木架,分別放了不同的茶壺、茶杯,靠牆有一貌似百子櫃般的木具,相信是安置茶葉的地方,數位身穿寶藍色長袍的茶藝師,正專注地泡水試茶。右方則是另一木櫃,一個個小圓罐整齊地排列在內,拿起一瞧,罐子上寫了茶葉的名目,裏面則放了一小撮茶葉,好讓品茗者挑選茶種。來到店子的前方,散發着濃厚中國味的正方木桌及木椅正有員工在拭淨,數個紋路相當細緻的木屏風,稍稍分間了兩至三個空間,免卻侷促,並列的數個雙門大窗透着日光,而窗框及窗花都一致地用上了木材,貫徹始終。
凡塵本歸自然
確定這是一家茶館後,一名身穿沈紅寛衣的老人步及。怎麼說,他綁起銀髮,一額清爽;圓弧的黑框眼鏡,擋不住深邃的雙眼皮,一雙明眸似乎沒有被歲月壓昏;微笑底下,連着一束白鬍子,左手把其執起一掃,對了,就像遠古的智者。伸出右手一握,他報上「葉榮枝」一名來,於茶藝界相當有名氣的他,被尊稱為老師,亦是茶館的主人。
茶館歷年廿七,說長不長。老師接過茶藝師的茶,小嘗一口,緩緩道出每晨試茶乃茶館的傳統,重點是水。香港不吃香,水質一般,即使採用了優質的濾水器,每天仍要先確保水味如貫,方放心泡茶。地方各有優劣,本是自然,盡本份泡出一壺好茶,就是尊重天然、順應自然。說起這一點,就關乎茶館成立的原因,其實有些少因緣。
早於八十年代,老師跟維他奶的創辦人羅桂祥合作,賣紫砂茶壺維生。當時是一九八六年,對茶道還是一知半解的他,遇上了他的啟蒙者,亦即是他的員工。這名員工來自安溪,家族以種茶維生。一次機緣,他帶老師到故鄉去,踏上茶山一刻,完全震撼了。高山雲霧,地方唯美不在話下,最大的感動,來自茶農認真的精神。當時做茶葉很樸素,由種植、採收、挑葉、搖茶、發酵、殺青,到包裝都一手一腳、一板一眼,沒有機器輔助,一切講求天時、地利、人和。由一個普通的飲品,變成有生命的東西,不單好喝,不是完美,但有一種個性,猶與大自然結合。說起,他仍覺激動:「好感動,嗰刻我發現,呢樣先係人所追求嘅嘢。」那個年代,茶種不明確,某地的普洱、哪方的水仙,反正各類茶葉全都由政府先收購,再混合出售。於是,老師帶了好些茶葉回港試賣,發明了「單採」這個名詞,明確地劃分了地區及茶類。流傳間,大家覺得這概念很好,引發他開創了樂茶軒。
老師呷下第二杯茶之時,已見有客人步進茶館,時間尚早,多為品茗而來。放下玻璃茶杯,他徐徐站起,迎賓去。
專心不染塵濁
客人是三名女士,打扮樸實,徑自走到放置茶葉的木櫃前喃喃互語。老師見狀,上前打着招呼,又拿起茶葉小罐讓各人嗅嗅。這是茶館的執着,了解客人口味,為其挑選合適的茶種,賣茶之餘,解釋何謂好茶,如何品茶、泡茶。「由八十年代起,我見盡好多茶館,而家執得七七八八,佢哋最大問題係將重心放喺食物,令茶館風味減少。」他強調,茶永遠是主角。
言談間,發覺三人有意學茶,老師於是把各種茶葉、茶具拿出,準備泡茶。用小勺子舀起茶葉一瞬,他神情忽而嚴肅起來。這是他的信念——專注。細心專注地喝,就發現味道確是不同。他把熱水壺插電,將茶的種類娓娓道來。
從前,茶葉分類很簡單,分為不發酵、半發酵、全發酵及後發酵四種。現時則較講究,劃分了六大茶類。綠茶、青茶、白茶、黃茶、黑茶及紅茶。
此刻在老師面前的,正是不發酵的綠茶,碧螺春。只見,老師於熱水壺旁邊放了一瓶溫水。不需預熱杯子,因為愈少發酵的茶葉,沖水溫度愈低。綠茶雅淡,宜用薄身茶具,他慢條斯理地把泡好的茶倒入玻璃杯中,茶的表面浮起了一層茶毫,即茶茸毛,茶毫愈多,代表茶葉愈細嫩。淺嘗一口,清香的餘韻仍於舌尖徘徊之際,老師已換上一套小巧的薄紫砂泡烏龍茶。稍稍預熱茶具,倒掉熱水後,就把屬於半發酵的青茶塞到茶壺中注水,把第一壺茶倒掉,他解釋:「唔係每隻茶都要倒走第一泡,烏龍茶第一轉茶葉未張開,唔香,所以唔要。」把茶飲盡,老師走到擺放茶葉的木櫃前,逐一解說。
手上的水仙是白茶,屬低發酵茶,宜低溫沖泡;旁邊擺放着罕有的黃茶,則屬後發酵,他一解狐疑:「等於你媽媽留菜,菜心芥蘭,我用碟蓋住,返嚟再蒸熱,菜變成黃色,咁咪係黃茶囉!」同屬後發酵的黑茶亦然,變成黃色的菜再慢慢曬乾閒置,變成菜乾,就是黑茶。往下方一看,是為人所知的普洱,即紅茶,紅茶以全發酵製作,要用高溫沖泡。見有人口水直流,老師知情地舀起一撮,返回泡茶的位置,用大熱的滾水灌滿厚紫砂壺,放入茶葉,把水柱拉高注入壺中。細心一看,茶葉比剛才的兩種茶粗大得多,故此水溫需較高,原理如煮牛肉一樣,牛肉切得薄,火鍋時熗熗就吃;如果牛肉切得厚,就需多浸兩下。這正是人云亦云的表現,原來水滾,不一定茶靚。
想當初,教他喝茶的師傅,主要是茶農,與之生活,取溪水沖茶,訓練專注,細心體會時,慢慢找到茶的樂趣、茶的精髓,繼而,才變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
茶,其實是一種經驗,需要累積。這是他送別三名女士時,留下的一句話。
悲心牽動萬麈
轉身步回茶館一刻,門外剛好有人送來點心,老師見無人閒暇,於是出外交接。雨露依然連綿,他倒是一臉無所謂,與門外送貨工人核對着單據。驀地,一名挽着兩袋蔬菜的光頭男人站在身後察聽內容,見一切順利,就急步往炊煙裊裊的廚房走。老師忙畢,見店內已半滿,不慌不忙地踏入廚房。「劉經理,客人開始到啦。」他稍稍吊高嗓子,喚着正忙得不可開交的光頭漢。劉經理原來主力負責廚房及菜單。茶館雖然只賣素食,但七成的點心都是當天即包即蒸,其餘三成向某寺院叫貨。劉經理每早都需要外出挑選新鮮貨,原則是不時不吃。既然茶是主角,食物理所當然,就是配角,因此茶館每天只售約二十款點心,但選擇少,客人容易生厭,故每天都要轉換款式。至於,最令二人頭痛的,就是如何讓菜式配合醇茶,因為茶本身是一個減的元素,用來清潔口腔,素菜清淡,易致「口寡」,所以他們要不斷嘗試,例如油膩的,配普洱茶來清膩感;淡味的,就配清茶。
離開廚房,發現店裏已經近乎滿座,看來最旺場的午市已至,緊隨身後的老師開腔:「附近做嘢嘅人想食素,但附近冇素餐館,所以就會嚟晒呢度。」素蝦餃、素燒賣、豆腐餅、燉湯,一籠籠點心不息地送到席間。看着穿著整齊的上班族忙於咀嚼,使得他憶起九十年代的上環。
一九九一年至二零零二年間,茶館於上環樓梯街開業,只賣茶葉,旁邊很多老茶鋪。被嘲是黃毛小子的他,卻憑着一份慈悲,而站穩陣腳。他相信幫人要盡全力,故此,有任何人到茶舍請教茶道,即使沒有光顧,都會傾囊相授。也不求暴利。估計,全中國屬他的茶最便宜,三十八元一斤起,到現時都沒有漲價。他常跟客人直言,他們的茶並不特別名貴,並非得獎,只是好喝。清心明明,令他結識了一群「茶道中人」,因而闖出名堂。但老師強調,不要讓一片悲心受蒙騙,例如茶價未必直接反映品質,「我好討厭大陸啲小罐茶,話咩總裁飲嘅茶,世界上有幾多總裁?其實就是要令你虛榮。」有些茶賣幾萬元一斤,根本騙人。故此,他要尋根,親自到中國內地不同的茶山試茶,好茶方買,成為了全香港第一個跑茶山的人,幾乎全中國的茶山都跑過。熱心的他,更冒着生命危險去試茶。
有一次,老師到龍井向茶農買茶,碰到一個炒茶的人,二人聊開了,他就嗟嘆黃茶難求,因為做茶過程繁複,沒有幾個人做了,不料對方竟然指他的爺爺會做,老師二話不說,立即動身隨他到安徽故鄉找黃茶老人。然而,不知道是因為過於興奮而忘記,還是刻意遺忘,當年是二零零三年,正值沙士疫間,聞說此病就是從該處傳來,故被列作禁區。幸而,他最後都無病歸來,更帶來了珍貴的黃茶,對方被其誠意打動,更每年為他做茶。
從思憶中掙脫,老師揑一把汗。最令他覺得驚險的,是在眾多老行尊面前,能夠生存過來。最後,茶鋪愈做愈好,於是二零零三年投標現址,開始做茶館,如他的口頭禪「From farm to table(從茶山到桌面)」。於他而言,茶道雖盛載了很多文化及歷史,但經常把文化掛於嘴邊,終成包袱。所以他的信念是讓人快快樂樂地喝茶,故名「樂茶軒」。
回頭,他已坐於客席,與數名外國人茗茶閒聊。如斯氛圍,吸引不少遊客遠道而來,牽塵萬里。
喜捨一切如塵
送走了最後一位客人,仰首一望,已經四時許。穿戴整齊的店員,開始重新於餐桌上鋪上竹蓆,一雙筷子、一套碗碟,都有條不紊。手輕腳動,不發出一點繁音。倏地,幾位手執樂器的男女推開大門,朝老師這邊打招呼。茶館平日不做晚市,每逢周末晚則有粵曲或南音表演,很多客人特地來,邊欣賞邊享用晚膳,相當熱鬧。南音徐徐揚起,老師輕敲拍子,訴說着,表演樂隊駐場多年,早已成為老友。堅持做音樂表演,並沒有為他帶來更高的利潤,由始至終,他都只視茶舍為一個以茶會友的地方:「你想發達千祈唔好做茶,呢行能夠過到生活,維持落去已經好好。」喜捨,是他的座右銘。
喜捨,即有些東西要懂得放棄,懂得與人分享。正如要得好情誼,凡事就不能賺到盡。說實話,對年輕人而言,茶館有點老套,但老師一點沒有想過以年輕化來擴大客源:「好難將就年輕人,好似佢哋鍾意飲珍珠奶茶,但呢個係我底線,叫我畀啲化學劑你飲,我做唔到。但年輕人會長大,總有一日發覺乜嘢對自己好,佢哋需要幫助,而唔係將就。」堅持原則,就要捨棄獲利。
對於茶的執着,又豈止一二。時至今日,老師仍然會去茶山試茶,尤其是多產的地方,好茶需要發掘。當然,很多茶都不需他親自去買,畢竟,認識了十多年的相熟茶農芸芸,每年都自動替其留一批好茶,他咧嘴笑道:「而家係賣幾分老臉皮!」縱然臉皮多厚,事實上如今很多茶都買不到了,就如他一直光顧的一個茶農家庭。老師憶述,這家人做的鐵觀音非常香醇,還記得第一次到他們家中看他們做茶,一絲不苟的全手工製作,更要用腳搓茶葉,深深被他們的堅持震懾。可惜,九十年代時,茶農的兒子自殺死了,夫婦二人傷心過度,又缺少了兒子的幫忙,也就不再做茶,那種茶至今也再嘗不了,此乃茶館的一大缺失。
只是,不捨不捨,還需捨。
被傷痛籠罩着的老師,略帶蒼然。睿智的光芒稍熄,暴露了六十有七的點點老態。茶館雖好,人卻會衰。說到傳承問題,他確實沒有頭緒。第一,有興趣的人不多;第二,懂茶的人不多,但最令他憂心的,是感情關係轉移問題:「茶農老,我又老,佢哋嘅接班人同我嘅接班人可唔可以共處,都係未知之數,老啦,唔可以帶走任何嘢,咁交畀邊個呢?」他自覺唯一能做的,是讓人感到茶館有生命力,畢竟誰願意接手一間小店?碰巧,最近大館邀請他去開店,自嘲一把年紀;一把鬍子;一把鼻涕;一把眼淚;一把衝勁;一把茶壺,最後把心一橫就去做。他,就賭一鋪。
揑着鬍子,智者深知世外桃源,虛無縹緲。何不暢飲一杯,暫洗風塵,於此天地胡哼亂唱,一番逍遙。
明天的事,明天了。
金鐘樂茶軒
地址:金鐘香港公園羅桂祥茶藝館地下
電話:2801 7177
營業時間:10am-8pm(星期日至五);10am-9pm(星期六);每月逢第二個星期二休館
詳情: http://bit.ly/2NuvBHi
中環樂茶軒
地址:中環荷李活道10號大館1座G06-07鋪
電話:2276 5777
營業時間:11am-11pm(全年無休)
詳情: http://bit.ly/2Nq1gte
========================================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即like《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即刻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
http://goo.gl/KwjNOE (@eat_travel_weekl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bBJixJWFZQ/hqdefault.jpg)
媽媽煮藝燒賣 在 全家開箱|營養師推薦媽媽煮藝系列 - YouTube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免費觀看】付費級別講座-減脂金字塔⬇️https://event.webinarjam.com/channel/ricky全家開箱營養師推薦 媽媽煮藝 系列來啦~上次開箱完7-11的御飯糰 ... ... <看更多>
媽媽煮藝燒賣 在 [商品] 全家港式珍珠丸/港式鮮肉燒賣- CVS - PTT Web 的八卦
[商品]全家港式珍珠丸/港式鮮肉燒賣@cvs,共有2則留言,2人參與討論,0推0噓2→, 【商品名稱/價格】:媽媽煮藝-港式珍珠丸/49元【便利商店/廠商 ... ... <看更多>
媽媽煮藝燒賣 在 [商品] 全家港式珍珠丸/港式鮮肉燒賣- 看板CVS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商品名稱/價格】:媽媽煮藝-港式珍珠丸/49元
【便利商店/廠商名稱】:全家
【評分】:75分
【心得】:
其實很久之前就在全家官網看過這兩款港式點心
但是台北幾乎沒有看過(之前)
今天剛好在全家看到 想說難得就買來吃看看
一般如果有會放在冷凍庫 微波加熱
剛好去的那家店也有在包子機蒸熱的版本
想說難得就買來已經加熱的點心
(不確定是否如果有賣的都有這種蒸熱版)
如果有很古早以前就有注意過超商食物的
不知道多少人還記得在以前那個台灣超商
還幾乎沒有自家產品年代 燒賣跟珍珠丸
那時候其實已經出現過在超商食物
(沒記錯燒賣皮是黃色 其實不算好吃)
太過古老的商品就不比較了 稍微跟之前介紹過的OK珍珠丸比一下
只有兩個字……大勝
也不是說全家的珍珠丸很強 是OK的太油
全家這款珍珠丸稍微大一點 跟OK比較稍微不油膩
(但多少還是有一點油)
當然加熱方式也不太一樣 不知道如果微波是否不同感覺?
==================================
【商品名稱/價格】:媽媽煮藝-港式鮮肉燒賣/49元
【便利商店/廠商名稱】:全家
【評分】:80分
【心得】:
全家另外一款港式點心則是燒賣
裡面是紮實的豬肉餡 還添加了應該是西洋芹的口感
跟古老時代超商燒賣比起真的進步不少
不知道有沒有人吃過日本那種包肉的燒賣?
(橫濱中華街之類好像有 跟常見的燒賣有點不同)
這款有點接近那種燒賣的感覺
(也有那麼一點像港澳的魚肉燒賣)
直接吃也不錯 假如自己可以加點辣椒醬或是黃芥末之類 又是不同的感覺
只是這兩款都沒有提供叉子 有點小可惜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40.32.22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VS/M.1635504480.A.ED9.html
... <看更多>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