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方年紀大就要聽他的話?
阿公邊走著,邊跟孫子講了這段話:「…如果人家年紀比你大,就要聽他的話,知不知道?」
孫子好像隨口回應:「知道!」
這個講法,是以前部分人教導孩子的一種價值觀。我猜,是從長幼有序的倫理延伸而來。
我最近跟一位老人家聊,他也覺得,這個社會應當給年紀大的人,多一點尊重。我自己一邊聽一邊覺得,年紀小的人也值得獲得尊重,我的建議,最好是,大家互相尊重。
然而,我跟家庭相處的經驗是,有一件事,比年紀還重要,就是基本的做人道理。不管是什麼年紀,不能隨意打人、侮辱人,雙重標準、自我中心,或者欺騙、扭曲他人…,這些基本的做人道理如果被違反,那麼互動就容易產生困難。
理論上,年紀大的人,通常掌握的資源會比較多,影響力也比較大,更是要以身作則,謹慎言行,作為年紀小的人的榜樣。不過,我跟不少年紀大的人的互動經驗,我感覺好像剛好相反。可能是我的誤解,我感覺到的是,年紀大的人,好像覺得因為年紀的關係,行為標準可以比較寬鬆,這是理所當然。對年紀小的人,行為要求要比自己更嚴格才對。
這讓我感覺困惑,行為要求,固然要因為不同年紀,而有所調整。但是行為不合「理」,不管是任何年紀,互動就可能不順暢。
即使是小朋友,一下子這樣,一下子那樣,十足地自我中心,大人也不見得都能配合。更何況這種現象,出現在情緒化的老人身上,那這位老人所能影響到的人,都可能因此而苦惱。
有時候,我會注意到我們在口頭上說的,跟實際上做的,有些不同。我們常會說,要求他人的標準,最好自己也那樣做。可是,實際上看的人越多,常常會發現,很常要求他人的人,自己私底下常不是那樣做。
這並不難想像,對別人要求越多、越細,每個要求之間相互矛盾的機率就高,當然自己越是難面面俱到,不知不覺便形成了雙重標準。有一種狀況是,都依照自己的思想與行為,來要求他人的思想與行為,要跟自己一樣,即便這樣比較不會有雙重標準,但這又會變成自我中心。
年紀是一回事,家裡的家規是什麼,大家能不能共同遵守,我覺得這對家庭的運作來說,重要得多。年紀大的人,通常覺得自己對家庭的形成,貢獻比較多,所以覺得可以嚴以待人、寬以律己的心情,我能夠理解。不過,家規之所以重要,就是這樣的風氣,本身就具有教育性,年紀大的人自己沒辦法以身作則,不管口頭上說得如何冠冕堂皇,負面的影響就是會形成。而且說不定因為說得越漂亮,與實際上的作為反差越大,造成的嫌惡更加強烈,年紀大的人所期待的尊重,更是難出現。
更何況,「聽話」這個觀念,在現代也有修正的必要了。權威崩解,獨立思考判斷的能力很重要,功利之風盛行,詐騙集團日進斗金,我們對於陌生人的信任,相對於民風純樸的年代,已經回不去了。即便孫子年紀小,獨立思考能力有限,「聽話」這兩個字,我建議改成「找大人幫忙」,特別是被指定的、可以信任的大人。
我很少要孩子們聽話,我常跟他們討論,這樣做,有什麼好處跟壞處?還有沒有其他的做法?不同狀況下,要怎麼調整?
聽話聽久了,會成習慣,會怕自己做決定,依賴著什麼而不敢成長。也不是說,就要孩子不聽話,而是讓孩子多一點思考,如果思考的結果,是暫時聽話的好處多,那也不用跟自己過不去,硬是找自己麻煩。
不同年紀的人,心中存有的價值觀,其實常跟其成長的那個年代有關。經過了不同的時空變換,價值觀常要修正,然而現代因為變化太快,常出現修正不及的現象。常常越是沒有成長的人,越是覺得自己的想法,宇宙霹靂無敵超級對。反而是越懂得學習的人,就越謙虛,知道世界上有很多可能性,年紀跟智慧不見得成正比。
--------------------------------------------
《我想傾聽你》新書上市
1.金石堂:http://ppt.cc/Qv9m5
2.博客來:http://ppt.cc/XpS6Y
3.誠品:http://ppt.cc/p3Inz
4.預購詳細說明:http://ppt.cc/1gqcW
免費電子書借閱平台: 台灣雲端書庫(可借《我想傾聽你》、《謝謝你知道我愛你》、《找一條回家的路》、《跟自己和好》)
http://0rz.tw/HJCSM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世情彷彿是一彎變幻莫測的河流, 時而湍急,時而緩慢; 人可似粼粼波光上的一瓣浮萍,載浮載沉,順逆無定? 此瓣隨波逐流冀望奔湧一抹湛藍浩瀚, 彼瓣遭逢逆流不進則退以致苦困一隅, 好些人因此需等待內心的創傷癒合, 愁緒得以梳理,才能重新出發,尋覓心之所往。 儘管時間是良藥,還需「希望」作為藥引方...
「如何與負面思想的人相處」的推薦目錄:
- 關於如何與負面思想的人相處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 關於如何與負面思想的人相處 在 韋佳德 Skanda Facebook
- 關於如何與負面思想的人相處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 關於如何與負面思想的人相處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 關於如何與負面思想的人相處 在 [閒聊] 該怎麼和很負面想法的人相處- 看板WomenTalk 的評價
- 關於如何與負面思想的人相處 在 身邊有很負面的朋友怎麼開導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如何與負面思想的人相處 在 如何與容易有負面情緒的人相處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如何與負面思想的人相處 在 有多少人是願意分擔另一半的負面情緒的? - 感情板 - Dcard 的評價
如何與負面思想的人相處 在 韋佳德 Skanda Facebook 八卦
「懇請台灣父母 把童年還給孩子 別再逼他們補習!」
根據教育學研究顯示,小孩子該先培養人際社交互動能力再來學數學、外語等門課。身為教授的我在觀察本地學生幾年來後,指出台灣學生特有的毛病。什麼毛病呢?在很多年輕人看來,讀書最終目標便是分數。這種邏輯非常不對勁,但也不能全怪小朋友,他們也是社會價值觀受害者。
韋佳德在此分析其背後原因。
我們身為父母、教師、教育家等角色得先理解小孩子只不過是社會的組成成員之一,在如此重視分數的環境之下長大,社會價值觀耳濡目染下,他們在潛意識內只有選擇接受社會價值觀,而鮮少先判斷社會觀念的是非對錯。每一年上課第一天我盡我所能鼓勵學生告訴我為什麼要選擇我的課,希望可以學到什麼等問題。有些同學只是為了看我而選課,但拋開特例不講,大部分的同學一聽我問這些「看似簡單,卻似乎暗藏玄機」的問題就覺得很驚訝。災難之源在於台灣教育過度看重分數此事。韋佳德自小到大總是班上第一名,但這並沒有在我踏入社會後幫我任何一個小忙,完全無濟於事,毫無用處!若學生告訴我他們是為了一張畢業證書而求學,在某種程度上,雖然我不同意,但或多或少還是可以理解。但問題是大部分的學生短視近利!一切只是為了分數而拼命罷了!
若正在讀這篇文章的您有孩子或即將生寶寶,聽佳德一句話。人生成功與否並非取決於分數!不要自小把如此負面的想法灌進自己孩子腦子裡!
我發現很多台灣國小小朋友,頭髮已經開始白了(不信的話,請出門自己觀察)。這也許取決於營養不良或基因問題,但我們無可否認無端而來的壓力也許已可視為罪魁禍首!
小孩該學的是如何為人處事之道及如何跟他人相處、溝通;因為上大學、踏入社會後便會發現人際社交互動能力至關重要,比任何其他知識還來的不可或缺!我平常叫我學生站起來發表演講或跟其他同學有所互動之時,竟發現大部分的同學開口無言,甚至簡直不敢開口發言。
韋佳德再怎麼懷抱希望,心裡還是酸酸的,因為心知肚明到了大學一切為時已晚,為時已晚呀!
學校的任務是教育小朋友,若無法達到該目標,為何小朋友要浪費自己的童年,而身為父母的你們浪費一大筆錢,補習補到到精疲力盡?這是何苦呢?
大家不要忽略「玩」的重要性。在認知發展理論的框架之下,Vygotsky(維高斯基)當兒童進入想像遊戲時候 (2-7歲)並開始使用物品來代替某些東西,此事具體與意義才開始分離。簡單而言,玩遊戲對小孩的認知發展以及對小孩的人際社交互動能力發展有百「利」而無一「害」。根據專家王宏哲「社交互動的能力培養,比智力更重要!」
對孩子千萬不要苛求門門優秀,只要能拿回及格以上的成績單,便可鼓掌表示祝賀。生命短暫,童年可貴,錯過黃金,挽不回來!
總體而言,韋佳德認為小孩子可以補習,但不宜塞滿太多時間,也就是說不要周一到周日天天都補不同科目。小孩子要有該有的童年跟童真。現在的補習,不管在學校上課或者是補習班很可惜的都是填壓式教學,什麼東西都塞給小朋友,死記硬背,造成小朋友思考邏輯欠佳。數學亦然,數學到了國中有證明題,很多我曾訪問過的小朋友問老師某題的答案為什麼是那樣,老師的回答是「你要背公式」,如此很多國小數學是班上數一數二強的小朋友不知不覺變了很弱,因為毫無思考之法。
小孩子有主動提出想學的東西,無論家長心裡認同與否,還是該讓小孩展開翅膀自主獨立。家長千萬不要按照自己的思想,假設自己喜歡鋼琴,但不會彈,就硬要小孩去學鋼琴。
若夫妻倆上班,實在無法照顧小孩,也沒有阿公阿嬤,小孩子可以上安親班。對我來說,安親班只是一個顧好小孩子安全,給他們放學後的安全環境寫功課,有時間玩玩小遊戲,吃點點心,不要增加小孩的補習壓力的地方,小孩功課不好沒關係,我希望的是他基本做人處事的道理要好,學校就是這麼一個教人相處的地方!
(無須經過本人允許,歡迎逕自轉發分享)
蘋果日報即時新聞 Yahoo!奇摩新聞蘋果娛樂新聞 中天快點TV TVBS 新聞 中視新聞 壹週刊壹週刊 商業週刊 人民邮报 - The Rakyat Post Chinese Version BBC 中文網(繁體) BBC中文网 CNN中文臉譜專頁ETtoday分享雲ETtoday新聞雲ETtoday星光雲 Yahoo 娛樂圈Yahoo!奇摩名人娛樂udn tv udn.com 聯合新聞網 聯合報plus 東森新聞 TEEPR 趣味新聞Nownews 今日新聞n
如何與負面思想的人相處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八卦
我很喜歡我的工作,常會碰到一些有智慧的朋友,跟我談一些有趣的想法。有一位朋友,他跟我分享,他曾經跟一位親子關係緊張的媽媽,所聊的一段話。
這位媽媽,不知道該怎麼面對她的兒子。他對她說,可以在看到她的兒子時,心想「他不是我兒子」。他解釋,我們對陌生人,都會有一定的尊重,講話也會有適當的禮貌,這或許可以幫助開展一些互動。
結果這位媽媽,心裡就抱著這個念頭,想著怎麼回去面對兒子。結果回家之後,這個念頭還沒來得及實踐出來,親子關係就改善了,媽媽自己也不是很確定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當然,這有可能是巧合,也很可能是兒子本身剛好有了什麼改變。但是這位朋友的解釋,我很認同。他說,有可能是因為在心念上產生了轉變,讓表情與肢體也跟著變化。我猜,也許是表情比較客氣,肢體比較收斂,像面對陌生人一樣。
我換個角度來說,當我們跟對方的關係觸礁了,與其用原來無效的方式,再繼續產生衝突,累積情緒,侵蝕彼此關係的基礎,不如先把對方當成陌生人。一方面先在情緒上疏遠,給彼此一些空間去思考,還自己一些冷靜。二方面是,至少先停止敵意與爭吵,沒辦法讓互動更好,至少不要讓它惡化、更糟。
曾經有一位中年婦女,為了自己已經年紀一大把了,還跟自己的姊姊處不好,感覺不好意思,又覺得困擾。她形容自己跟姊姊的關係,比陌生人還不如,我抓著這句話,跟她說,那不如先從「把姊姊當成陌生人」的互動開始。別忘了對陌生人的客氣與距離,有時候,距離可以產生美感。
這個過程,可以視為擺脫成見、偏見,停止理所當然的責怪的實驗。負面互動先停止,才能再談增加正面的互動。互動順暢了,善意能表達,情感能流動,陌生人也許有機會自然而然變回家人或好友。
我們說不定給陌生人的尊重,比給家人的尊重,還要多?!
我很喜歡在治療所跟朋友們互動的感覺,我覺得情境會影響人的互動方式,我們不用太多社交,也不必去管對方的社會地位,就是直接切入重點,在思想上交流,少了很多人與人之間的猜忌與權力角力。不管對方年紀大小、背景如何、年收入多少,在治療所裡面,就是互相尊重,少了利益糾葛,意見的交流也順暢許多。
這樣的關係,比把對方當成陌生人,更來得輕鬆自在。不過,當然來治療所的朋友,不用跟我一起生活,如果跟我一起生活,也不見得受得了我的習氣與個性。
所以,互動可以有各種層次與距離,也不只有一種互動的方式。但我們常把自己與對方限制在某個範圍,讓我們都感覺不自由,可是又無法掙脫。
我這個人不見得好相處,卻能跟許多朋友進行非常深度的交談。感謝朋友們給我的尊重,帶著這樣的相互尊重,我們各自試著回家跟我們在意的人,不斷地進行生活的實驗,找到適當的距離,讓彼此過得和諧與幸福。祝福您!
.
改編自《我想傾聽你:懂得傾聽,學會不過度涉入,讓我們用更自在的陪伴豐富彼此》
--------------------------------------------
《我想傾聽你》新書上市
1.博客來:http://ppt.cc/XpS6Y
2.金石堂:http://ppt.cc/Qv9m5
3.誠品:http://ppt.cc/p3Inz
4.預購詳細說明:http://ppt.cc/1gqcW
免費電子書借閱平台: 台灣雲端書庫(可借《我想傾聽你》、《謝謝你知道我愛你》、《找一條回家的路》、《跟自己和好》)
http://0rz.tw/HJCSM
如何與負面思想的人相處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世情彷彿是一彎變幻莫測的河流,
時而湍急,時而緩慢;
人可似粼粼波光上的一瓣浮萍,載浮載沉,順逆無定?
此瓣隨波逐流冀望奔湧一抹湛藍浩瀚,
彼瓣遭逢逆流不進則退以致苦困一隅,
好些人因此需等待內心的創傷癒合,
愁緒得以梳理,才能重新出發,尋覓心之所往。
儘管時間是良藥,還需「希望」作為藥引方能發揮藥效,
不然時光荏苒白白流逝。
生如逆旅,一葦以航。
精神病康復者阿坤坦承曾經患上抑鬱症,坐困愁城的日子難過,多難過,人生卻總要走下去。生命充滿突如其來的邀請,阿坤被問及是否願意轉職至全然陌生的飲食業,經過一番猶豫與掙扎,他毅然踏出「愁城」當上香城茶室的一員「樓面」。想不到,這是其人生轉捩點,頃刻的轉變,便取決於當初有否勇氣昂然踏出的第一步。
穿梭時光隧道
「香城茶室」凝結了90年代的香港光景,懷舊的氛圍糅合藝術的氣息,入內進餐恍如穿梭時光隧道回到昔日;想不到,透過味蕾亦可深深細味歷史情懷,回味屬於香港人共同的集體回憶。世事諸多巧合,無獨有偶,其所在地竟與「歷史」息息相關,茶室恰巧位處尖沙咀『香港歷史博物館』一樓。
別錯過香城茶室門前的一個綠色的復古茶檔,如實地呈現了昔日街頭茶檔的舊貌,橫匾招牌上中間寫着「香城」,左右兩側亮着醒目的紅字「咖啡」、「紅茶」、「冰花」、「燉蛋」,幽幽地散發着沉澱於歷史的美食香氣。茶室以裝潢、家具等重現了昔日香港懷舊冰室及茶居的情境,白格啡線地板、深綠色的窗格子昔日街道的壁畫,還同時用上舊式屏風、黑白電視及留聲機等作裝飾,坐在中式傳統的棕色鏤紋長木椅卡座,抬頭看到懸掛着空蕩蕩的圓雀籠,沒有黃鶯、畫眉在吱吱啾啾詠唱都不愁寂寞,因為這兒彌漫濃濃的人情味,夥計之間猶如「大家庭」一般守望相助,互相理解及包容。
憂心忡忡不願轉變
普遍而言,社會公眾遇到精神病康復者,多退避三舍,主因離不開理解及認知不足,多一番同理心,便可為他們帶來多一點喘息的空間。阿坤不諱言:「其實,我是一名精神病康復者,那時醫生判斷我是抑鬱症,思維上沒有問題,但情緒上會波動,思考變得負面,有時突然會哭,我在家中休養了一年,是否過正常生活?這些因素也會影響病情,出外工作比較有動力。」走出「安全區」來,對於一般人需要勇氣,對於抑鬱症患者更猶如攀登峻嶺,九牛二虎之力才可跨越心理的障礙,阿坤分享:「人生有很多條路,有些人幸運一點,快點得到想要的東西,但我走的路比較長,方能到達到目標,但我最後也可以得到些甚麼。」
阿坤最初並非出身於飲食行業,而是在工場工作,工作環境有着天壤之別,當時社企鼓勵他嘗試到社企餐廳工作,他千頭萬緒都是憂慮,因此百般不願轉換工作環境,「社企說我做得不錯,不如試試出來社企餐廳工作,鼓勵我出去做。當時我不願意的。」最終,阿坤仍是踏入了「香城茶室」,甫進來就做樓面工作,惟有積極投入餐飲的行業,接受做餐飲的形形色色訓練,一切都是從零開始學習。
鬱結如蟒蛇緊纏內心
抑鬱症患者常覺得自己不被理解,感受及想法沒人明瞭,說不出的鬱結如蟒蛇緊纏着內心,莫名的負面情緒四方八面襲來,患者不免感到四面楚歌的無助感。身為「過來人」的阿坤非常明白這些痛苦,他分享:「那時,覺得很多人不理解我,我會覺得十分孤單。我當時的思想確是這樣,覺得他們不明白我。」在茶室工作了四個年頭的阿坤,經歷了數載春去冬來夏末秋至,自然與茶室培養了濃厚的感情,然而這種情感不單單是工作領域的歸屬感,更是觸動心弦的感受,他形容自己猶如與茶室一同成長,「最開心的事情,大家都是康復者,大家亦明白大家,猶如一個大家庭。在這裏工作比在工場工作確是有很大改變,說話多了,自信強了。」
得以發揮所長的工作環境
茶室經理Cindy指出:「香城茶室成立了四年,是一家社企形式的餐廳,智障的同事,殘疾的同事,也有精神病康復者。以我認識的人而言,他們對精神病康復者都較敏感會害怕及避開,然而,茶室是一個理想的工作場所讓他們重拾自信與外界接軌。」以自負盈虧方式營運的茶室為殘疾人士提供就業及在職培訓機會,對於他們而言,更是一個理想的平台,既可學習職業技能,亦可多接觸社群與人溝通;對於社會而言,殘疾人士能夠自力更生,減輕了社會的負擔,達成「雙贏」的局面。
茶室用自助購票形式,點餐付費的程序由客人自理,大大減輕員工的工作壓力及「出錯」機會。未曾與殘疾人士共事的Cindy,來到茶室抱持開放態度接受精神病康復者。工作了好些時日,她認為殘疾人士的工作能力如一般人無異,只是比較緩慢,以及需要多加提醒。剛來到這裏的新員工,由淺入深從簡單的工序開始逐步學習,首先學懂如何收拾餐桌及送餐,如何去處理碗碟等。如有機會,便會將其安排於水吧工作,做飲品及三文治等食物,例如港式奶茶、沙嗲牛肉通粉、配奶油脆豬及餐肉蛋。
Cindy對於員工的工作表現讚不絕口,「他們達到某水平能獨立處理食物,製作過程十分認真,做事很有心機,工作表現不錯。工作或生活總有不如意的時候,經常叫他們放開一點,說易行難,不是在旁邊說兩句就解決到,花多點心思及時間,真正去關心。犯錯了,要跟他們解釋不要緊,下次不再犯就好了,多了解他們,最主要是聆聽。」
相處之道以誠相待
除了新手員工從頭學起,Cindy亦要一邊工作一邊學習,因為她以前沒有與精神病康復者等殘疾人士相處的經驗,惟有在工作中慢慢摸索與他們共事合作的模式,人與人相處之道終究都是以誠相待,她說:「他們很單純及直接,要求並不多,你只要用心對待他們,關心他們,他們絕對接收得到。」
工作與生活難以分割,透過工作賺取金錢以維持生計,薪金愈高是否與理想工作畫上等號?Cindy現時在茶室的薪金,相比過往的工作為低,她沒有着眼於金錢的多寡來衡量工作的理想程度,她絲毫沒有後悔當初的選擇,更堅決認為是絕對值得。金錢以外還有其他值得珍視的東西,愈重要的東西愈要用心才看得見,Cindy與員工用心相處,發現了總能夠從他們身上學習到一些東西,深切體會到「三人行必有我師」的哲理,更懂得放下執着,以另一個視角待人接物,「看見他們在如此逆境下,那麼努力去投入社會,自己也沒有那麼執着,所有事情放開一點,我覺得自己十分幸福。」幸福,從來不在遙遠邊際,而是一直植根於心田深處。
香城茶室
地址:香港九龍尖沙咀漆咸道南100號「香港歷史博物館」1/F
電話:2412 3155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五10am-6pm,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10am-7pm,逢星期二休息
詳情: http://bit.ly/2NEEGPa
採訪:文朗琛
攝影:謝本華
========================================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即like《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即刻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
http://goo.gl/KwjNOE (@eat_travel_weekly)
如何與負面思想的人相處 在 身邊有很負面的朋友怎麼開導 - Mobile01 的八卦
2種是不一樣的, 但是有很多人會混淆先搞搞清楚他是思想負面愛鑽牛角尖還是思慮清楚只談現實狀況, 不做白日夢. 當然, 這2者講話都很難聽就是了. 0. 引言 ... ... <看更多>
如何與負面思想的人相處 在 如何與容易有負面情緒的人相處 - YouTube 的八卦
Your browser can't play this video. Learn more. Switch camera. ... <看更多>
如何與負面思想的人相處 在 [閒聊] 該怎麼和很負面想法的人相處- 看板WomenTalk 的八卦
那個人是自己的親媽媽,我非常愛她,她是一個非常稱職的家庭主婦,把家裡照顧的無微不
至~還非常孝順,外公家大小事幾乎她跑來跑去打理(雖然舅舅舅媽都在)
可是一些個性我不知道怎麼共處,當女兒也30年了,從國小可以懂「抱怨」這情緒定義後,
幾乎天天都接受這種情緒,我覺得你抱怨別人,別人聽不到那就算了,可是媽媽成天抱怨爸
爸,抱怨一樣跟我們很親近的人。我們也同樣很愛父親呀。
小時候他們吵吵鬧鬧,已經知道彼此不合了,卻沒選擇離婚,我想是為了小朋友,小孩長大
了,卻因為媽媽重心都在家庭,離婚了她也不知道怎麼過生活...也「不想」離婚(有問過
了),所以感覺就屈就於此。生活大小事都可以抱怨,我們幫忙做事情被嫌棄,不幫忙做事
情被說我們要讓她做死才甘願(嘆)
我想過很多解決方法,例如醫療的,不過他應該沒有憂鬱?就算有,他完全不可能看醫生(
沒病識感)宗教的,一般拿香拜拜,我會幫忙焚香拜佛,但再多向外求助她就拒絕(例如基
督教的媽媽活動),娛樂的,約出去玩,運動,走路,但隨著年紀增長,他也漸漸沒體力,
即使只是散步30分鐘~然後開心一下子,等等持續抱怨哈哈哈
她唯一興趣就是料理,可我們要一起跟她做料理只會被嫌棄(認真嫌棄那種)然後被趕走,
等到她要你幫忙,你就得來(不然如上述他又會開始抱怨我們不孝順 )可我們也有自己
工作要忙啊~
我媽超級沒安全感,什麼事情不順她意,就整個往負面去...所以每每拿陳年往事抱怨我爸
爸時(最不能接受抱怨自己人QQ)我真的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我試過打哈哈,轉移話題,安
慰她,但後面我發現我一直被動的接受這些,我心情也會大受影響,當我無法支持她時,就
選擇冷處理,想當然,她就開始冷暴力(不講話,甩門...)或是跟妹妹們說我壞話XDD
到底該怎麼順應(?)這樣的家庭環境,我想借問廣大厲害的ptt版友們~~
感覺我媽媽「真的」需要我們的時候去幫忙,才有實質效益,但我們真的不是沒工作,有時
候工作也會帶回家忙QQ~~而且我媽只看你不幫忙(然後放大XD)幫忙的幾乎不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9.80.2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omenTalk/M.1597884813.A.C18.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