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夫塞計畫 #跳脫藝術框架 #美術館出走
忠泰美術館「奧夫塞計畫Off-Site Project」悄悄在忠泰企業大廳展出了~ 延續今年5月在松山文創園區 #無重力星空 展覽,繼續開啟大家對於未知的想像與探索,邀請 究境建築 Ospace Architects 操刀展場設計,將英國藝術家Wolfgang Buttress的公共藝術作品Lumen,從研究到設計等多元面向呈現在展覽中,歡迎大家看完美術館館內的展覽之後,不妨走入這片浩瀚的無重力星空!
無重力星空 展覽五大看點!
⭐藝術家手繪稿
⭐Lumen 3D迷你模型
⭐NASA衛星運行軌道影片
⭐《星空傳波》聲響表演音樂
⭐Lumen 局部工作模型
#只有平日開放參觀唷
#看完DIALOGUES再來看看
#建築藝術設計一次滿足
💫💫💫無重力星空-奧夫塞計畫 💫💫💫
Agravic Starry Sky—Off-Site Project
2019.6.21-2020.6.19
#WolfgangButtress #Lumen #NASA
展覽地點|忠泰企業大樓大廳(臺北市大安區市民大道三段178號1樓)
開放時間|平日10:00-17:00 逢國定假日及例假日不開放
參觀資訊|免費入場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2萬的網紅BrianCuisin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人在巴黎期間所拍攝的資料量過多、檔案也偏大,不巧又遇上住所網路頻寬極為龜速,於是放棄了前一天拍、隔天隨即發佈的Vlog計畫,決定回到加拿大後再完成這些剪輯與發佈。 共同行程第四天,我們決定去看『城市地標 - 巴黎鐵塔』,雖然這幾年已經陸續來了三次,但沒看見愛菲爾 (Tour Eiffel),總有種...
奧夫塞計畫 在 典藏 ARTouch.com Facebook 八卦
#日本建築大師 #隈研吾展 #展覽直擊
東京奧運今日盛大開幕,主場館「新國立競技場」由日本建築師 #隈研吾(Kengo Kuma)操刀,話題備受討論。將目光放回台灣, 忠泰美術館 Jut Art Museum 將於明(24)日於「 #明日聚落」呈現展覽「場域・啟發—隈研吾展」,展出隈研吾近年精選作品,包含六件文化機構如博物館、美術館或文學館等建築作品,與11件充滿實驗性的裝置模型、書籍,此外,隈研吾針對此次展覽創作了一件全新戶外裝置《 #摺箱》(Oribako),讓台灣、日本均有茶文化的兩地進行文化的交流。
#展訊便利貼
「場域・啟發—隈研吾展」
展期|2021.07.24-09.12
地點|明日聚落
奧夫塞計畫 在 大人物 - 創意生活設計好物 Facebook 八卦
#建築迷必看!日本建築大師 #隈研吾 全新展覽在 忠泰美術館 Jut Art Museum 登場!
#免費參觀
#看展前先線上預約
#大人物
奧夫塞計畫 在 BrianCuisine Youtube 的評價
人在巴黎期間所拍攝的資料量過多、檔案也偏大,不巧又遇上住所網路頻寬極為龜速,於是放棄了前一天拍、隔天隨即發佈的Vlog計畫,決定回到加拿大後再完成這些剪輯與發佈。
共同行程第四天,我們決定去看『城市地標 - 巴黎鐵塔』,雖然這幾年已經陸續來了三次,但沒看見愛菲爾 (Tour Eiffel),總有種空虛感....哈!連續的大晴天到了這天突然轉陰,還好天際線還是在我們出了捷運站時瞬間放晴。可能很多朋友沒有弄清楚,以為看鐵塔就要無極限的逼近她!但事實上,最佳的欣賞角度應該是在捷運站 【Trocadéro / 夏樂宮】 這一端的遠眺平台上,這裡才能無死角的拍到無限美的愛菲爾全身照片。拍完遠照後,再沿著投卡德侯花園 (Jardins du Trocadéro) 往鐵塔方向走去,然後從一路從平視角拍到變仰天角。
不過正如出發前收集到的一些資訊,環繞在艾菲爾 (或知名旅遊地標) 附近都會出現許多手拿問券板,以非常貼近到讓人開始感到不舒服的距離,問你會說英文或法語 (大部分是女性工作人員)的人。她們開場會問你一些關於關愛盲眼人士的看法,但很快的也不浪費時間,直接了當要你捐款幫助組織。
製作人Pierre一開始就成為目標被纏上,因為自己的戒心,一開始就完全不想理她們,從旁觀察很明顯地可感覺到這些人士的積極,並帶有些許侵略性的肢體距離,她們應該不會是要幫助啥眼盲組織,反倒更像是一個詐騙集團工作團隊,完全鎖定遊客下手,特別是人單影隻的男性遊客,最容易成為目標,不過零星還真有遊客掏出錢來耶~
一路從艾菲爾途經戰神廣場,然後轉往亞歷山大三世橋 (Pont Alexandre III),重點還是在欣賞這些建築物的美感與整座城市的活力與細膩景致。雖無法得知當時的法國皇帝 拿破崙三世和他的 塞納太守喬治 • 歐仁•奧斯曼 (George-Eugène Haussmann) ,為了徹底改變在1853年這座臭氣沖天的城市,開始歷經20年的變造計畫,一共拆除19,730座歷史建築,同時新建34,000座建築,而最終成就了如今壯闊的巴黎面貌。
1944年二戰期間,當盟軍解放巴黎時,阿道夫•希特勒 (Adolf Hitler)下令轟炸,毀掉這座城市巴黎。但只因德軍司令迪特裏希 • 馮 • 肖爾蒂茨 (Dietrich von Choltitz),極為欣賞巴黎的美,不忍心下手而拒絕執行命令,同時也因法國當時選擇投降,最終才能完整保留下巴黎今日的城市樣貌。歷史已遠,但留下的遺跡讓人讚嘆!
當日午茶,選定了抵達巴黎隔天就趕著想要吃到,也才剛剛對外開放沒多久的藝術甜點大廚 Cédric Grolet的新店,這間店鄰近杜伊樂麗 (Tuileries) 捷運站,就在莫里斯 (Le Meurice)飯店一旁,入口位於6 Rue de Castiglione, 75001上。當然排隊是一定會上演的戲碼,但比起鄰近的另一間甜點名店「Angelina」,Cédric Grolet的店,應該只有從網路上認識他作品的人才會甘心來排隊。整間店很小沒有座位,外觀比不上巴黎名店的富麗堂皇。不過當地朋友說:「想要貴婦奢華版的人,可以直接到Le Meurice飯店喝下午茶」。因為Cédric Grolet就是該飯店的甜點主廚。
當天品嚐了:
1. 擬真檸檬 (檸檬與薄荷調味) Citron Vert
2. 擬真蘋果 (蘋果與時蘿調味) Tarte Pomm Verte Sculptée
3. 咖啡塔 Tarte Café
幾天下來,在嘗試過巴黎當代具有代表性甜點店後,倒是有些個簡單想法與歸納。
1. 甜點大廚們一致都改用洞洞塔圈了。
2. 塔皮都一致擀到2mm厚度
3. 油酥塔皮風味,每家各具獨特風味特色
4. 塔皮烤到極乾,並選擇覆塗刷糖漿後再次烘烤,防止內餡浸潤塔皮。
5. 大膽創新風味及擬真水果的慕絲甜點,普遍受到注目。
6. 多層次堆疊的精緻甜點,確實考驗主廚美學與對味覺融合的實力。
7. 如何保留鮮果風味,應該是很值得做為甜點學習之路,值得鑽研的目標
★ 美食座標 - 莫里斯 (Le Meurice) 飯店的Cédric Grolet甜點店
https://goo.gl/maps/bBg3w5QHUHK2
★ 關於這位甜點巨星,這篇文章連結有非常完整的介紹
http://www.biosmonthly.com/columnist_topic/9482
Days Like These by LAKEY INSPIRED https://soundcloud.com/lakeyinspired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Unported — CC BY-SA 3.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 Music promoted by Audio Library https://youtu.be/joGCrgfYrP4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1CHnWGm03o/hqdefault.jpg)
奧夫塞計畫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世界白蘭地:歷史文化・原料製程・品飲評論」介紹
訪問作者:王鵬
內容簡介:
華人世界第一本世界白蘭地專書誕生!
作者從宏觀的角度,以精練的文字,清晰勾勒世界白蘭地的圖景,知識體系完整,兼及專業品飲評論與人文史地,把這個主題寫得妙趣橫生。
Introduction〈白蘭地的歷史,歷史上的白蘭地〉
展卷便先帶你一探白蘭地的歷史源頭與發展歷程,從烈酒的「史前時代」到「烈酒元年」,再到當今局勢,藉由社會人文、史地經濟、科學技術多條軸線,觀察不同時空的各式白蘭地,如何彼此影響互動,交織出白蘭地的圖景。
Part1〈何為白蘭地?為何白蘭地?〉
從更高的角度觀察,幫助你認清白蘭地在世界酒類體系裡的位置、意義與價值。並非所有以水果為原料製成的烈酒,都是白蘭地。你將驚嘆,不同類型與名稱,再加上不同國家、地區的不同版本,白蘭地的多樣面貌超乎想像。
Part2〈白蘭地原料.白蘭地製程〉
講述原料與製程等外在條件,如何影響白蘭地的類型劃分,並剖析不同類型白蘭地的特性,幫助建立完整而清晰的概念。我們將一起走進果園、蒸餾廠、酒庫,一窺製酒水果種類、品種與生產製程各環節,如何影響最終品質。
Part3〈白蘭地世界.世界白蘭地〉
王鵬帶你探訪世界白蘭地的故鄉,參透白蘭地世界的奧妙。從葡萄酒餾、葡萄渣餾,乃至果餾、混餾與水果白蘭地這幾條不同的軸線,穿梭世界白蘭地產區。你會發現,杯中風味與歷史人文緊密交織,讓人讀得津津有味!
Part4〈品味白蘭地.白蘭地品味〉
藉由豐富的品評與教學經驗,王鵬指出白蘭地品飲的獨特之處與學習過程的關鍵訣竅,深入解說品飲技巧、周邊相關實務、詞彙表達與鍛鍊方法,並分析白蘭地經典調酒配方,帶你發掘藏在酒譜背後,美味組合的設計法則。
作者簡介:王鵬 Paul Peng WANG
國立政治大學斯拉夫語文學士與碩士畢業,國立中央大學法國語文碩士肄業,法國巴黎高等政治學院(l''IEP de Paris, Sciences Po)交換學生,獲有法國波爾多大學與國立葡萄種植暨釀造科學研究院(ISVV)葡萄酒品評能力文憑。專職酒類文化教育,尤其專注品飲研究與教育培訓,獨創後現代品飲學,通曉多種外語,活躍於國際舞台,酒類專業著作豐富,橫跨葡萄酒、啤酒等各式釀造酒與烈酒,是全球酒業罕見的全能型專家,專業資歷完整,在酒類文化與教育等方面,成就卓著。
法國食品協會合作講師、台灣侍酒師協會教育顧問、法國波爾多葡萄酒學院(CIVB)國際認證講師、美國BJCP啤酒評審、德國杜門斯學院認證啤酒侍酒師、法國干邑白蘭地公會(BNIC)國際認證講師、西班牙利奧哈葡萄酒公會(CR DOCa Rioja)國際認證講師、法國隆河葡萄酒公會(Inter Rhône)國際認證講師,蘇格蘭Springbank威士忌蒸餾廠實習結業,獲頒比利時啤酒釀造者協會榮譽騎士勳章(表揚事蹟:文化教育貢獻)。
王鵬常年受邀擔任國際酒類競賽評審,包括世界啤酒盃(World Beer Cup)、歐洲啤酒之星(European Beer Star)、布魯塞爾啤酒挑戰賽(Brussels Beer Challenge)、日本國際啤酒大賽(International Beer Competition)、布魯塞爾世界酒類競賽-烈酒評選(Spirits Selection by Concours Mondial de Bruxelles)以及布魯塞爾世界葡萄酒競賽(Concours Mondial de Bruxelles)。受邀擔任評審的其他區域型賽事,則包括波爾多中級酒莊盃、智利葡萄酒年度大獎、台灣自釀啤酒大賽、南台灣自釀啤酒大賽、美國印第安那州釀造盃、美國加州洛杉磯國際商業釀造大賽。
王鵬曾任國立高雄餐旅大學兼任講師、啤酒廠品飲與釀造顧問、酒商合作講師。近年來擔任布魯塞爾世界酒類競賽《烈酒風味評判準則》編纂計畫總召集人、主筆兼主編。歷年重要著作有學術論文〈法語葡萄酒結構語彙的漢譯〉(2009)、啤酒專書《世界啤酒品飲大全》(2015)、《比利時啤酒:品飲與風味指南》(2008)、烈酒專書《蘇格蘭威士忌:品飲與風味指南》(2018);譯作包括2010年出版的品飲專著《葡萄酒的風味》("Le Goût du vin")與紀錄片《葡萄酒世界》("Mondovino")。《世界白蘭地:歷史文化・原料製程・品飲評論》是王鵬的第二本烈酒專書。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KkblOLNoAw/hqdefault.jpg)
奧夫塞計畫 在 用藝術看宇宙"奧夫塞計畫"特展登場| 華視新聞20190521 的八卦
由松山文創園區和忠泰美術館共同推出的《 奧夫塞計畫 》展覽,即日起到6月9日在松山文創園區的LAB創意實驗室展出,開啟觀眾對宇宙空間的想像。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