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在選中山北松山選區,#吳怡農 和 #蔣萬安「雙帥對決」,各項外在條件,難免會被拿出來一一比較。
論外型,吳怡農線條突出、蔣萬安溫文儒雅,各有各的味道。論家世,吳怡農出身台中望族,父親是中研院知名政治學者吳乃德,伯父是民進黨大老吳乃仁;蔣萬安更是頂著蔣經國庶孫的身份,大有「藍營少主」的呼聲。論學歷,吳怡農是耶魯大學經濟系,蔣萬安則是賓大法學院,都是常春藤出身。論經歷,吳怡農是高盛香港的幹部,蔣萬安是矽谷商務律師,各有各的亮眼。
有些人就會問,那吳怡農和蔣萬安,到底有什麼不同?
我說,是「#選擇」。
✩ ✩ ✩
家世背景好、外在條件佳、學經歷亮眼,彷彿看得到「菁英」光環頂在頭上。但,這都只是淺層的優秀。一個人所能達到的境界,不只是在於這些外在條件,更在於他在人生的關鍵時刻裡,能做出什麼樣的選擇。
常春藤名校畢業,在香港高盛當幹部,年收上看千萬,三十四歲正是職涯當打之年,他卻選擇放棄美籍、離開香港、回到台灣。
他大可以再慢個兩年,拖過除役年限,免當兵了再回來。但是他卻選擇面對這個義務。有關係的役男,不少都鑽孔鑽縫想調爽單位,可是吳怡農沒有。好體格,讓他新訓就被挑到陸特,他沒有怨言,坦然面對籤運,吃苦當做吃補。(版友補充:陸特傘兵不是挑兵來的,是自願制。換而言之吳怡農是自願去吃苦的)
因為吳怡農知道,他無論如何,都要回家,回來為這塊土地打拼。而當兵,就是為這塊土地付出的第一步。要付出,就要紮紮實實地做。
退伍下來,吳怡農並沒有回到薪情閃亮的金融界,卻選擇成為一位記者,而且是專攻國防議題的自由記者。沒有常態的收入、沒有固定的媒體;台灣人普遍不太關心國防議題,他寫出來的東西叫好未必叫座。
但吳怡農埋頭寫、深入寫;他寫的並不是什麼歌功頌德的官樣文章,而是針砭台灣國防政策的深層問題,更不避諱批判現任政府的失策。
貨賣識家,吳怡農靠著好文筆、好膽識和深入剖析事理的能力,在民進黨的政策智庫掙得一席地位,甚至到國安會當政策幕僚。最終,給自己掙到了一席立委提名。
很多人告訴他,主打國防與國安議題,一定是吃力不討好。誠然,台灣選民對國防議題十分陌生,甚至有點本能性的排斥。而黃復興選民根深蒂固的黨國意識形態,也很難因為民進黨在國防議題上的努力,而有所改變。
但是吳怡農知道,國防與國安,是台灣的頭等大事。沒有國家安全,什麼經濟發展、什麼社會福利,都只是沙地上的城堡,輕輕一推就塌了下來。
擁有大批眷村人口的中山、北松山,從來就不是民進黨的優勢選區。但他並沒有怨言,也沒有因為當選希望渺茫而喪氣,而是以無比的勤奮去跑選區。站路口、跑社區、跑紅白帖、掃街、上媒體、開直播搞笑……
論理想性,吳怡農絕對不亞於任何人;可是他並沒有理想派的那種「不屑幹雜事」的傲氣,而是坦然面對選舉的現實。
他曾說:「三個月前,沒有人認識我。這三個月,為了讓大家在最短的時間內認識我,我做了很多伏地挺身、拉了很多單槓,在鏡頭前做了許多從沒想過參選需要做的事情。我的伏地挺身換來了三分鐘跟一百多萬人談國家安全的機會。」
能有這樣的坦然,才是真正令我折服的地方。
✩ ✩ ✩
從蔣萬安身上,我看不到吳怡農這樣的素質。
誠然,論學歷、論經歷,甚至論外型、論家世,蔣萬安沒有哪一點輸人。
他真正不如吳怡農的地方,是他在人生大多數的時間點,都只是在選擇走容易的路、打安全牌而已。
三十六歲,剛剛好拖過服役年限,不用當一年制大頭兵了,才回來台灣。蔣萬安回來以後,也沒有做過什麼實務工作,就直接投入國民黨立委初選,臨到初選前一刻才放棄綠卡。憑著還不錯的外在條件、父親章孝嚴的經營基礎,還有蔣經國庶孫的高級血統,碾壓羅淑蕾獲得國民黨提名;再靠著選民結構的優勢與綠營的分裂,輕騎過關。
一切都是這麼理所當然。這不能怪他,手上有資源、選區有優勢,不去利用的人是傻子。
然而,進到立院以後,我們看到的蔣萬安,仍然是一個缺乏主見,也缺乏堅持理念的風骨的乖乖牌。
很多人對蔣萬安都有一種「國民黨開明派」的美好誤會。然而,蔣萬安最大的問題是,他總是在社群媒體上說一套、在立法院做的又是另一套。
他公開聲援香港、呼籲自由;但是在立院裡,真正該守護台灣主權的時候,他都投下了反對票。
他大力宣傳自己對弱勢家庭的照顧;但是在立院裡,許多弱勢家庭受惠的「長照2.0」,他都是一路反對到底。
他頂著蔣家血統優勢,但是兩蔣反共衛國的風骨,他卻沒學到半點。就連「反對吳斯懷代表國民黨」也喊不出來。
他曾經說過「韓粉較不理性」,私下批判過韓流現象;但當韓國瑜聲勢稍漲的時候,他又貼出「賣菜郎x少年郎」的文宣,甚至高喊「我和韓有革命情感」。而當韓國瑜民調雪崩的時候,他切割韓國瑜,又比誰都還快。
蔣萬安一向以尊重女性、女性選民緣好自許。但是當國民黨內大老,接二連三歧視女性、大放厥詞的時候,蔣萬安從來沒有吭過一聲。
蔣萬安唯一做得最好的,是十二萬分心思地維護自己開明、進步的公眾形象。但是真正到了立法院裡、選舉場上,要做出選擇、實踐自己的承諾的時候,他又變回了國民黨的橡皮圖章、小心翼翼不得罪黨高層的乖乖牌。
✩ ✩ ✩
外表、家世、學歷、經歷,這些都只是表層的優秀。一個人所能達到的境界,在於他在人生關鍵的時刻,能做出什麼樣的選擇。
放棄安逸的美國國籍、離開高薪多金的工作崗位,回來台灣當兵,退伍後當一個沒有穩定收入的公民記者、投身政策智庫,投入一個幾乎「選不贏」的選戰。
這一連串的人生選擇,看在旁人眼裡,簡直難以理解。我相信,看在一輩子打安全牌的蔣萬安眼裡,更是難以理解。
但是吳怡農做了,而且無比認真的去做。因為,他知道,他無論如何,都要回家,回來為這塊土地打拼。有了這個想法,一切的選擇,都變得無比清晰。
選戰打到現在,原本被認為「打不贏」的選區,竟然被吳怡農扳平到五五波;只差一點,就能夠超越「未來的藍營共主」蔣萬安。
驚奇嗎?訝異嗎?不,這只是「天道酬勤」,選民逐漸開始看得到一個人的努力與堅持而已。
讓我們,陪著吳怡農,走向那最後一哩路吧!
(圖片來源: 壯闊台灣 吳怡農 )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黃偉民易經講堂,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191203 黃偉民易經講堂 區議會大勝,人權法落實,警暴更見瘋狂。 警察像二戰末期侵華的日軍,路已經走到盡頭,焦慮不安、前路茫茫,他們更嗜血,殘暴。 第一批被美國懲罰的官員名單,開始網上流出,由林鄭、鄭若驊、李家超、前後兩任的警務處長、葉劉六大寇領軍,後面還有長長的人選吧! 美國牽頭,...
天道曾智希 在 蕪菁雜誌 Facebook 八卦
同樣是在選中山北松山選區,#吳怡農 和 #蔣萬安「雙帥對決」,各項外在條件,難免會被拿出來一一比較。
論外型,吳怡農線條突出、蔣萬安溫文儒雅,各有各的味道。論家世,吳怡農出身台中望族,父親是中研院知名政治學者吳乃德,伯父是民進黨大老吳乃仁;蔣萬安更是頂著蔣經國庶孫的身份,大有「藍營少主」的呼聲。論學歷,吳怡農是耶魯大學經濟系,蔣萬安則是賓大法學院,都是常春藤出身。論經歷,吳怡農是高盛香港的幹部,蔣萬安是矽谷商務律師,各有各的亮眼。
有些人就會問,那吳怡農和蔣萬安,到底有什麼不同?
我說,是「#選擇」。
✩ ✩ ✩
家世背景好、外在條件佳、學經歷亮眼,彷彿看得到「菁英」光環頂在頭上。但,這都只是淺層的優秀。一個人所能達到的境界,不只是在於這些外在條件,更在於他在人生的關鍵時刻裡,能做出什麼樣的選擇。
常春藤名校畢業,在香港高盛當幹部,年收上看千萬,三十四歲正是職涯當打之年,他卻選擇放棄美籍、離開香港、回到台灣。
他大可以再慢個兩年,拖過除役年限,免當兵了再回來。但是他卻選擇面對這個義務。有關係的役男,不少都鑽孔鑽縫想調爽單位,可是吳怡農沒有。好體格,讓他新訓就被挑到陸特,他沒有怨言,坦然面對籤運,吃苦當做吃補。(版友補充:陸特傘兵不是挑兵來的,是自願制。換而言之吳怡農是自願去吃苦的)
因為吳怡農知道,他無論如何,都要回家,回來為這塊土地打拼。而當兵,就是為這塊土地付出的第一步。要付出,就要紮紮實實地做。
退伍下來,吳怡農並沒有回到薪情閃亮的金融界,卻選擇成為一位記者,而且是專攻國防議題的自由記者。沒有常態的收入、沒有固定的媒體;台灣人普遍不太關心國防議題,他寫出來的東西叫好未必叫座。
但吳怡農埋頭寫、深入寫;他寫的並不是什麼歌功頌德的官樣文章,而是針砭台灣國防政策的深層問題,更不避諱批判現任政府的失策。
貨賣識家,吳怡農靠著好文筆、好膽識和深入剖析事理的能力,在民進黨的政策智庫掙得一席地位,甚至到國安會當政策幕僚。最終,給自己掙到了一席立委提名。
很多人告訴他,主打國防與國安議題,一定是吃力不討好。誠然,台灣選民對國防議題十分陌生,甚至有點本能性的排斥。而黃復興選民根深蒂固的黨國意識形態,也很難因為民進黨在國防議題上的努力,而有所改變。
但是吳怡農知道,國防與國安,是台灣的頭等大事。沒有國家安全,什麼經濟發展、什麼社會福利,都只是沙地上的城堡,輕輕一推就塌了下來。
擁有大批眷村人口的中山、北松山,從來就不是民進黨的優勢選區。但他並沒有怨言,也沒有因為當選希望渺茫而喪氣,而是以無比的勤奮去跑選區。站路口、跑社區、跑紅白帖、掃街、上媒體、開直播搞笑……
論理想性,吳怡農絕對不亞於任何人;可是他並沒有理想派的那種「不屑幹雜事」的傲氣,而是坦然面對選舉的現實。
他曾說:「三個月前,沒有人認識我。這三個月,為了讓大家在最短的時間內認識我,我做了很多伏地挺身、拉了很多單槓,在鏡頭前做了許多從沒想過參選需要做的事情。我的伏地挺身換來了三分鐘跟一百多萬人談國家安全的機會。」
能有這樣的坦然,才是真正令我折服的地方。
✩ ✩ ✩
從蔣萬安身上,我看不到吳怡農這樣的素質。
誠然,論學歷、論經歷,甚至論外型、論家世,蔣萬安沒有哪一點輸人。
他真正不如吳怡農的地方,是他在人生大多數的時間點,都只是在選擇走容易的路、打安全牌而已。
三十六歲,剛剛好拖過服役年限,不用當一年制大頭兵了,才回來台灣。蔣萬安回來以後,也沒有做過什麼實務工作,就直接投入國民黨立委初選,臨到初選前一刻才放棄綠卡。憑著還不錯的外在條件、父親章孝嚴的經營基礎,還有蔣經國庶孫的高級血統,碾壓羅淑蕾獲得國民黨提名;再靠著選民結構的優勢與綠營的分裂,輕騎過關。
一切都是這麼理所當然。這不能怪他,手上有資源、選區有優勢,不去利用的人是傻子。
然而,進到立院以後,我們看到的蔣萬安,仍然是一個缺乏主見,也缺乏堅持理念的風骨的乖乖牌。
很多人對蔣萬安都有一種「國民黨開明派」的美好誤會。然而,蔣萬安最大的問題是,他總是在社群媒體上說一套、在立法院做的又是另一套。
他公開聲援香港、呼籲自由;但是在立院裡,真正該守護台灣主權的時候,他都投下了反對票。
他大力宣傳自己對弱勢家庭的照顧;但是在立院裡,許多弱勢家庭受惠的「長照2.0」,他都是一路反對到底。
他頂著蔣家血統優勢,但是兩蔣反共衛國的風骨,他卻沒學到半點。就連「反對吳斯懷代表國民黨」也喊不出來。
他曾經說過「韓粉較不理性」,私下批判過韓流現象;但當韓國瑜聲勢稍漲的時候,他又貼出「賣菜郎x少年郎」的文宣,甚至高喊「我和韓有革命情感」。而當韓國瑜民調雪崩的時候,他切割韓國瑜,又比誰都還快。
蔣萬安一向以尊重女性、女性選民緣好自許。但是當國民黨內大老,接二連三歧視女性、大放厥詞的時候,蔣萬安從來沒有吭過一聲。
蔣萬安唯一做得最好的,是十二萬分心思地維護自己開明、進步的公眾形象。但是真正到了立法院裡、選舉場上,要做出選擇、實踐自己的承諾的時候,他又變回了國民黨的橡皮圖章、小心翼翼不得罪黨高層的乖乖牌。
✩ ✩ ✩
外表、家世、學歷、經歷,這些都只是表層的優秀。一個人所能達到的境界,在於他在人生關鍵的時刻,能做出什麼樣的選擇。
放棄安逸的美國國籍、離開高薪多金的工作崗位,回來台灣當兵,退伍後當一個沒有穩定收入的公民記者、投身政策智庫,投入一個幾乎「選不贏」的選戰。
這一連串的人生選擇,看在旁人眼裡,簡直難以理解。我相信,看在一輩子打安全牌的蔣萬安眼裡,更是難以理解。
但是吳怡農做了,而且無比認真的去做。因為,他知道,他無論如何,都要回家,回來為這塊土地打拼。有了這個想法,一切的選擇,都變得無比清晰。
選戰打到現在,原本被認為「打不贏」的選區,竟然被吳怡農扳平到五五波;只差一點,就能夠超越「未來的藍營共主」蔣萬安。
驚奇嗎?訝異嗎?不,這只是「天道酬勤」,選民逐漸開始看得到一個人的努力與堅持而已。
讓我們,陪著吳怡農,走向那最後一哩路吧!
(圖片來源: 壯闊台灣 吳怡農 )
天道曾智希 在 張盛舒 Facebook 八卦
【種因得果!這些命格的努力不會白費?】
有句話說「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是不努力一定不會成功」你同意嗎?然而有些人付出的努力,似乎能得到特別多的收穫,這是怎麼回事呢?一起從本命命盤【命宮】主星來探討吧!
👉免費查詢本命命盤:http://click108.tw/H0VtL
👉雙主星請同時參考兩邊主星內容,對宮亦可參考(遷移宮)
🍀太陰
曾國藩說過「用功不求太猛,但求有恆」太陰行事謹慎,耐力過人。看似不爭不搶,實則默默努力,在日復一日的沉澱中蓄勢待發。也正因為有這樣一份堅持與恆心,他們的努力往往終有回報,甚至所得遠超預期。
🍀太陽
愛說愛笑、有想法、積極又陽光的太陽,有著旺盛的精力,以及滿腔的服務熱忱。他們相信「越努力越幸運」,就算暫時看不到希望,也會一邊自我安慰,一邊努力前行。往往有機會在失敗中積累經驗,從別人的經驗中受到啟發,在頓悟中收穫滿滿。
🍀武曲
剛毅果決的武曲,有一股韌勁,凡事負責盡職,只要做起事來就會埋頭苦幹,不達目的誓不罷休。正所謂「天道酬勤」,就算結果不那麼驚艷,也能勞有所得。播下的種子多能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七殺
在十四顆主星之中,七殺的個性最強,是一顆堅毅勇敢的星曜。他們敢做敢當,憑實力證明價值。再加上動力十足,敢於競爭,屢戰屢敗也不會被擊垮。在每一次失敗的經驗中,累積進步的能量。
🍀破軍
破軍像是衝鋒陷陣的前鋒部隊,目標總是很明確,決定好的事必會全力以赴,又很懂得在嘗試中尋找新機,在別人不看好的項目中挖掘到寶藏。這樣的先行者,付出的努力又怎會白費呢?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失敗也是人生的「日常」,重要的是怎麼看待失敗,能夠發現自己的不足並改善,甚至找到下一次成功的方向,就是最有價值的收穫。
──────
順著天賦做事 ,逆著個性做人。
紫微智慧助你更了解自己!
預知明年成功秘訣→http://click108.tw/OPMCr
算出你的吉凶時→http://click108.tw/sin2A
來逛逛我們的IG→http://click108.tw/AvCBT
天道曾智希 在 黃偉民易經講堂 Youtube 的評價
20191203 黃偉民易經講堂
區議會大勝,人權法落實,警暴更見瘋狂。
警察像二戰末期侵華的日軍,路已經走到盡頭,焦慮不安、前路茫茫,他們更嗜血,殘暴。
第一批被美國懲罰的官員名單,開始網上流出,由林鄭、鄭若驊、李家超、前後兩任的警務處長、葉劉六大寇領軍,後面還有長長的人選吧!
美國牽頭,英國配合,澳洲、加拿大、日本、新西蘭、歐盟,都先後起步了。這樣的國際局勢,中共都走投無路了,莫說心知肚明,自己一直在做壞事的前線警員。
跟光頭劉sir回大灣區生活嗎?子女不能留學英美加澳?他們只能讀暨南大學?自己執勤時傷害了無數香港人的子女,回家見到妻子陰沉的臉色,子女吸了自己帶回家的二噁英病徵漸現。每晚瞌起眼就想這世界真有因果報應嗎?每日還上不上香俾關帝?他仍會保佑我嗎?
這樣的精神狀態,每日蒙了面戴了豬嘴,還要在街見人就打扮凶狠,怎會不累?
當權者禍國殃民,點解重有咁多人同流合污?
人民飽受摧殘,點解大部份人,仍肯默默忍受?
香港市民在這個漫漫黑夜,又可以做什麼?
大地一片漆黑,什麼時候才可以再見黎明?
這不單是香港人今日的疑問,中國人問這些問題,問了三千年。
在商朝末年,周這個地方的領袖,姬昌,作為政治犯,被商紂囚於羑里七年,在監獄中,他已作以上思考。
他身在獄中,生死不測,兒子被殺,製成肉包,刺激他反省人性,黑暗勢力的禍亂根源。
獄中他完成了整理《周易》的工作。
他發現人性由善轉惡,往往只在一念之間。
他在《周易》第三十五卦火地晉卦,和第三十六卦地火明夷中,發現了人性轉惡的關鍵。
這兩卦相綜,互為一體。
本來是日出地上的卦象,象徵旭日東升,太陽從大地升起的象。日出於地,本來是盛大光明的前景。
但一念之間,就變了另一卦象。
地火明夷,上卦為坤地,下卦為離火,象徵明入地中,太陽在土地之下,大地一片漆黑,邪惡壓制了正義,光明受到了傷害,所以稱明夷,即是誅滅光明。
《周易》在地火明夷卦的最後一支爻(上六)寫道:
不明,晦。
初登於天,後入於地。
這爻道出了由佛轉魔的關鍵,在於「不明」。
人在不明的時候,便會失去判斷力,但偏偏卻是大權在握,社會便會陷入一片黑暗之中。
初登於天,後入於地。每個從政的人,爭天下的人,初心都是救民於水火,但權力使人腐爛,不受制衡的權力,會使這些政治領袖,失去初心,由佛轉魔了。
半年時間,便將香港的警隊,由受人信任,保護市民的象徵,因背後的愚蠢操控者,深信暴力可以懾服群眾,濫捕濫殺可以壓制民憤。香港文官系統噤若寒蟬,一個低級的雞仔餅光頭劉sir, 都可以指罵批評特首政務司長,全政府無一個堂堂正正的官,紀律部隊失律,政府失了倫理。不明,晦。不明智,看不清形勢,卻有權力,晦,即黑暗的深淵中心,香港便墮入黑暗之中。
《小象傳》說:
初登于天,照四國也。
後入于地,失則也。
初登于天,因為照四國,四國即四方,你能夠照亮四方,大家安居樂業,這便是初心期望。
後入于地,結果掉下來,因為「失則也」。
則,是大原則,規律。
失則,失去了大原則,沒有遵守自然的法則。所以,後入于地,一敗塗地了。
《易經》說「不易」,儘管外在世界千變萬化,但永遠有個永恆的法則在運作。
作為政治人物,一定要體會,這個「則」,這個規律,才能夠處理群眾社會,把事情處理好,贏得民眾支持。
如果失去了這個「則」,失去了民心,就變成人民公敵了。
新任的警務處長,叫香港人攞返個良心出來,向暴力說不。
原來香港警察做了壞事,都喜歡說「良心」。
以前有位警務處長,也是做了壞事之後,對記者說:
「良心究竟係乜呢?」
「你嘅良心同我嘅良心都唔一樣。」
今日,警暴半年,不明死因的屍體發現超過過二千五人,濫捕五千人,暴力傷害市民難計其數,街上打人不分男女老少,這個時候,「警察頭子」竟然說起了「良心」來。
良心,原來是香港警察的夢魘!
很多市民曾經問:
阿sir, 你跌咗個良心!
孟子說,良心是與生俱來的,但像樹木一樣,不好好護理灌溉,被環境,被私欲破壞,心中的善念,便會奄奄一息的。
半年前的香港警察,還有良心,但今日警暴,他的良心,已被環境獸性侵蝕了。
《孟子.告子篇》
孟子曰:
牛山之木嘗美矣,以其郊於大國也,斧斤伐之,可以為美乎?
日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潤,非無萌蘗之生焉;牛羊又從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
人見其濯濯也,以為未嘗有材焉,此豈山之性也哉?
雖存乎人者,豈無仁義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猶斧斤之於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為美乎?
…………………………………
孟子在《告子章句上》說:
牛山的樹木,也曾經很茂盛的,因為它在齊國首都的臨淄的郊外,但當地人日日咁用斧頭去砍伐,佢地又點能夠茂盛呢?
當然,一年四季,雨露潤澤,佢地都在生長,嫩芽都會出來,但問題是,另一個破壞又來了,牧童又在這裡放羊牧牛,所以,整個牛山都光禿禿了。
大家見到牛山光禿禿,以為這座山,一直都係咁,不曾有過大權木嗎?不是的。
就好似有些人身上,好像沒有了天生的仁義之心。佢地之所以無咗良心,就正好似牛山光禿禿一樣。每日有人去砍伐佢,又點能茂盛呢?
午夜夢迴,良心急call, 但朝早一上班,良心的萌芽,又被吃光了。
反覆地被不同的勢力欲念消滅,那麼,他夜晚良心再急call, 發出的善念自然無法存在,慢慢又自我合理化,覺得自己其實是對的,別人才是錯,故意挑剔我而已。
這些人,夜裡發出的良心呼喚不復存在,便和禽獸差不多了。
別人看見他們像禽獸,以為他們不曾有過善良的本性,其實不是的。
只要得到合適的滋養,沒有東西不能生長;失掉應有的滋養,沒有東西不會消亡。
孔子說過:
操則存,舍則亡。
出入無時,莫知其鄉。
抓住它,就存在;放棄它,就亡失。進進出出沒有一定時候,也不知道它何去何從。
這就是指人心而言吧!
鄧炳強叫人攞返個良心出來,希望他還有,他的警隊隊員還有。
這半年,香港愚蠢的以警暴平亂,對香港造成多大的傷害?對政府造成多大的傷害?對警隊造成多大的傷害?
市民再不信任政府,警察都被視為流氓爛仔。香港百年來賴以成功,成為國際城市的歷史和因素都忘記了。
孟子在《公孫丑篇》說:
尊賢使能,俊傑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願立於其朝矣。
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則天下之商,皆悅而願藏於其市矣。
關,譏而不征,則天下之旅,皆悅而願出於其路矣。
耕者,助而不稅,則天下之農,皆悅而願耕於其野矣。
廛,無夫里之布,則天下之民,皆悅而願為之氓矣。
信能行此五者,則鄰國之民,仰之若父母矣。率其子弟,攻其父母,自生民以來,未有能濟者也。
如此,則無敵於天下。
無敵於天下者,天吏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八二年,戴卓爾夫人訪華開始,直至九七,中英雙方都說要保持香港的穩定繁榮。
但如何保持香港的固有的穩定和繁榮呢?中共有中共的看法,英國人有英國人的看法。
對孟子來說,保持一個城市的穩定繁榮,有幾項原則要遵守。
首先,要尊重有品行道德的人,任用有才能的人。凡有能力的人,政府都會聘用,不會浪費人才;社會上,有學問,有能力,有技術的人,都有工作,這樣社會最出色的,都高興替你這個政府服務。
在市場上,給予空地空間給商人儲藏貨物,而不徵收各式雜稅。貨物滯銷,政府作買家,不讓貨物長久積壓,那麼,天下商賈,都會高興將貨物放在當地市場。
關卡,只作稽查而不徵稅項,要天下旅客都樂意到這裡來。
農業,擴大耕地面積,資助農業,不徵農產品稅項,天下農民都想來這裡耕作。
民居,不重覆徵稅,發展公屋,不高地價作間接稅。天下人都高興,搬到這裡生活。
真正做到這五項措施,連鄰國的人民都想來這裡生活,像敬仰自己父母一樣的敬仰這個政府,人民就對政府有向心力了。
這個時候,鄰國想來攻打你,就好像率領他的兒女來攻打自己的父母一樣,不可能成功的。
假如這樣而成為天下無敵,這就是替天行道的父母官了。
孟子用「天吏」來形容政治上,行仁政的人道、天道、天理的關係。不是後世「替天行道」的強盜意思。政府應接天理行事,如果這樣還不能稱王天下,是不可能的。
孟子在二千五百年前,具體說出一個城穩定繁榮的原則,也是今日一個國際城市的基本條件,香港百年,殖民地政府亦是用這個原則管治香港。
但今日,以為用制度暴力,警察暴力,就可以管理一個國際城市,這是歷史未曾成功過的。
天道曾智希 在 三立最新八點檔《天道》男女主角謝承均、曾智希- 戲劇綜藝板 的八卦
三立最新八點檔《天道》男女主角謝承均、曾智希. 戲劇綜藝. 3月13日21:14 (已編輯). 根據最新一期「周刊王」報導如下: 而三立《一家團圓》劇情將收尾,據悉要在四月中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