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寒露了!祛寒温陽養生開始了
露水日漸寒,秋菊黃花綻。
鴻雁忙南遷,小麥須播完。
——二十四節氣詩歌寒露
寒露時間:
2015年10月8日 農曆八月廿六 星期四
寒露
寒露是農歷24節氣中的第17個節氣,屬於秋季的第5個節氣。
寒露的意思是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所以氣溫降得快是寒露節氣的一個特點。
寒露養生:調整起居飲食
生活起居
1每天多睡1小時,可以解秋乏。因為夜長晝短,應比平常多睡一個小時。
2夜涼勿憋尿,否則易誘發膀胱炎
3穿顏色艷麗的衣服,防止秋悲。
紅色:能夠刺激身體興奮、產生溫暖感,增加心率及腦電波的活動;
橘色:能讓人產生活力,誘發食慾,是暖色系中的代表色彩;
黃色:能讓人產生輕快,透明,輝煌,充滿希望和活力的印象,是所有色相中最能發光的顏色。
4寒露不露腳,足部保暖,防止寒從足生。
相關研究表明,腳與上呼吸道黏膜之間有著密切的神經聯繫,一旦腳部受涼,就會引起毛細血管收縮,人體抵抗力下降。
建議您每天睡前熱水泡腳30分鐘,改善血液循環,提高機體的免疫能力。
5、防秋燥,多飲水,皮膚多補水。
6、寒露晨練避早霧,避免誘發慢性呼吸道疾病;運動最佳選擇太極拳等舒緩的運動。
保健與飲食
1常搓大椎穴提升陽氣防感冒:深秋感冒多發,要養成習慣,出門前用手掌搓熱大椎穴。大椎屬督脈,督脈總領一身陽氣,搓熱大椎可以提升陽氣,使陽氣固衛體表,收縮毛孔,防止感冒。
2中午彈中指,疏通心包經,增強心陽:寒露以後,氣血流注心包經,這時抓緊鍛鍊,可以促進氣血循環,冬天手腳冰涼的狀況會得到改善。
方法是:每天中午彈中指——用雙手拇指扣住中指用力彈出去,反復100遍,可以疏通心包經,增強心陽。
3寒露保養重點在三大補,主要是補養五臟提升元氣:
一是用山藥胡蘿蔔燉羊肉,此湯補體健腎,提升元氣;
二是五豆粥,用小米配紅、黃、黑、綠、蠶豆熬粥喝,能調和五臟,濡養腸胃,提升內在能量。
三是菊花茶,菊花多在秋季開放,秋季肺氣當令,所以可以潤肺、補腎氣,菊花茶還可以中和羊肉湯的火氣。為增強進補效果,閒暇時還可以多敲足三里,提升脾胃運化功能。
總之,搓大椎、彈中指、喝羊肉湯,喝五豆粥,是寒露這個節氣的保養內容,做好這幾點,內在氣血充盛,經絡平穩,就能以舒適的身心來迎接節氣的轉換。
寒露養生:艾灸防寒養陰
寒露是熱與冷交替的季節,自然界中的陰陽之氣開始轉變,陽氣大幅減退,陰氣漸生,此時養生的重點是養陰防燥、潤肺益胃,可通過艾灸養生的方式保養體內陽氣。
寒露時節督脈主灸:大椎、肺腧、腎俞、八髎;
任脈主灸:神闕、關元、太淵、足三里。
寒露單個穴位可施灸天突穴,如果腰、背疼痛可加灸委中穴;老年性支氣管炎可加灸大椎穴;寒露後易犯肩周炎可加灸肩井穴。
1、天突穴:在頸部,當前正中線上,胸骨上窩中央。
2、委中穴:位於人體的腘橫紋中點,左右腿各一。
3、大椎穴: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取定穴位時正坐低頭,該穴位於人體的頸部下端,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若突起骨不太明顯,可活動頸部,不動的骨節為第一胸椎,約與肩平齊。
4、肩井穴:在大椎穴與肩峰連線中點,肩部最高處,左右各一穴。取穴時一般採用正坐、俯伏或者俯臥的姿勢,此穴位於人體的肩上,前直乳中,當大椎與肩峰端連線的中點,即乳頭正上方與肩線交接處。
寒露養生:滋陰潤肺食譜
1.蓮藕花生肋排湯
原料:
老藕一節,肋排一根,姜兩片,紅衣花生50克,蓮子30克(想安神效果蓮子可多放)。
做法:
1、先將蓮藕外皮清洗乾淨,連皮切滾刀塊,放入淡鹽水或微量白醋水中浸泡10分鐘。新鮮肋排直接放在流動水中浸泡,或者在水中浸泡沖洗三次備用。
2、煲鍋中放入足量的水,將肋排,紅皮花生放入,大火煮開,不斷撇掉浮沫。放入切好的蓮藕,轉小火慢慢煲到蓮藕肋排熟爛,最後加適量鹽調味。
功效:
藕熟吃,可健脾開胃、止瀉固精。煲湯中放入一些蓮子。可以起到益血補髓,安神健腦的作用;女性吃藕能夠達到調血、補血,紅潤面色的效果;藕還可以清肺止血
2香菇冬瓜球
原料:
香菇、雞肉100克,冬瓜300克、精鹽、薑、麻油適量。
做法:
1、香菇水發、洗淨;冬瓜去皮洗淨,用鋼球勺挖成圓球待用;薑切絲;將鍋內放入適量油燒熱,下薑絲炒出香味。
2、入香菇繼續煸炒數分鐘後,倒入適量雞湯煮開;將冬瓜球下鍋燒至熟時,翻炒幾下,放入適量水,煮開,入適量鹽後,淋上香油,即可出鍋。
功效:
補益腸胃,生津除煩。
3
苡仁燉豬蹄
原料:
苡仁200克,豬蹄1對,料酒、姜、蔥、鹽等適量。
做法:
將豬蹄洗淨開邊,與苡仁同放入鍋內,加入少量水、料酒、姜、鹽等,先用大火煮開後,改用文火慢煮兩個小時左右,豬蹄爛熟即可。
功效:
補益氣血,去濕消腫。
4
梨子粥
原料:
梨2只,粳米100克
做法:
梨洗淨後連皮帶核切碎,加粳米和水煮粥。
功效:
梨具有良好的潤燥作用,用於煮粥,可作為秋令常食的保健食品。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林子民中医师,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胃食道逆流 | 火燒心 | 胃胀风 | 胃酸穴道 讓陳宇慧中醫師來為大家分享如何避免胃食道逆流的困擾吧 ! 胃食道逆流是最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之一,並且有逐漸增長的趨勢。 胃食道逆流是以胃、十二指腸內容物返流入食管, 引起燒心、返酸、吞嚥困難等症狀,甚至有食管黏膜的病理損害。 胃酸倒流在中醫也有數千年...
天突穴 在 彭溫雅醫師 Facebook 八卦
#立秋 重滋陰潤肺 推3食材2穴道
立秋是秋季第一個節氣(國曆8月7~9日左右),立秋到來也意味著夏天即將結束,秋天正要來臨,但此時盛夏的餘熱還沒有消除,此時也是俗稱的「#秋老虎」,因此不少民眾仍然會覺得天氣炎熱。中醫師 @彭溫雅 指出,秋老虎的狀況可能會一直持續到白露節氣才會結束,等到秋分才會有明顯涼意。
立秋後,陽氣日消,陰氣日盛。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本是自然界的運作規律,萬物開始由生命的成熟頂端走下坡,花木逐漸凋零,生機頓失,人的情緒也跟著自然界的蕭瑟走下坡,如果情緒與身體沒有跟著調和過來,常會引發憂愁、低落的情緒。這個時節特別容易會有悲傷、煩悶的心情,因此要特別注意調理心情。
順應陽氣漸收、陰氣漸長的天氣變化,「收、養」是入秋的養生原則
#秋天的起居調養
「早臥早起、與雞具興」,最好晚上10點左右就寢,早上6、7點就起床,多休息、不要熬夜,另外,秋天很容易出現咳嗽、氣喘、過敏等症狀,飲食上以滋陰潤肺為原則,可以多吃富含膠質、水分的食物,預防秋燥。
#龍眼
中醫認為,龍眼性溫味甘,具有補心益脾、養血安神、止瀉潤肺、止咳等功效,用於貧血、短氣、心悸、失眠、健忘、神經衰弱及脾虛等情況,明朝醫家李時珍對龍眼評價極高。
《名醫別錄》稱之為「益智」,言其功能養心益智故也。有滋補強體,補心安神、養血壯陽,益脾開胃,潤膚美容的功效。桂圓的糖分含量高,配搭其他食材也有很好的食療效果。
龍眼乾果剝殼後,可與其他食品配製成羹、湯、粥等,也可將龍眼乾果摻在雞肉、鴨肉、排骨中燉食,可以增強體力、提高身體的免疫力。
早餐可以來一碗 #龍眼粥,兼具補充水分與潤燥功效,是立秋節令的理想料理。吃粥有助於健脾胃、補中氣,令人一整天神清氣爽。
#金針花
中醫認為,金針性味甘涼,能緩解肺部燥熱、紓壓助眠。
中醫有五季入五臟的觀念,秋季對應到人體的肺部,如果在秋天容易出現肺部相關的症狀,經常因為燥熱流鼻血、咳嗽,金針花都可以適度緩解症狀。體質偏熱的人,在秋季也適合多吃金針花來調整體質、緩解燥熱。
《本草綱目》記載,金針花含大量蛋白質及鐵質,有造血、補血、強壯臟腑機能、利尿、止血、消腫等功效。就營養角度而言,金針花確實熱量低且富含蛋白質,鐵質含量更為菠菜的20倍、萵苣的10倍,是女性「補血」的最佳食材之一。
#水梨
水梨性偏寒,中醫常用來清熱潤肺止咳,經常口乾舌燥、咽喉乾癢的熱性體質可吃新鮮水梨,不過脾胃虛容易拉肚子的偏涼體質或痰液清而稀的寒咳體質不宜吃梨,建議這時可將梨芯挖掉,填入少許川貝蒸過再吃,可緩解水梨寒性。
立秋時節吃水梨可以補充身體水分,達到滋潤效果,不過水梨生食和熟食功效不一樣,生吃當水果吃,可以補充維他命C、預防感冒,若是熟食煮成冰糖燉梨、魚腥草燉梨,會有滋補效果,適合久咳不癒的民眾。
立秋穴道保養 可多按 #瞳子髎穴、#天突穴
立秋時節可經常按壓 #瞳子髎穴,可以促進眼部血液循環,治療常見的眼部疾病,並可以去除眼角皺紋。
現代人普遍晚睡,再加上用眼過度,可以常按壓瞳子髎穴舒緩,也能緩解頭部兩側的壓力,而且瞳子髎穴走膽經,有助睡眠。
#瞳子髎穴
位於眼睛外角旁1公分處,找穴位時可採用正坐或仰臥的姿勢,可早晚各按一次,每次持續按3分鐘。
體質偏熱的人在立秋時節可以多按摩天突穴。
#天突穴
位於胸骨上窩的凹陷處,可用拇指按在穴位上,按壓時在心裡默數36下,然後按順時針方向揉9次,逆時針方向揉9次,總共做3遍,也特別適合久咳不癒的民眾,咳嗽時可以多多按揉天突穴,有助止咳平喘。
天突穴 在 聯合報 Facebook 八卦
秋燥傷肺!各位注意!
如果秋天咳個不停,醫師建議大家,可按按身體的穴位做緩解。進入秋天要好好照顧呼吸道、肺部,如果有出現皮膚乾癢問題,也可以多喝豆漿、鮮奶、蜂蜜水來滋潤養生。
1.定喘穴:能止咳平喘、治療氣喘特別有效。
2.太淵穴:能補肺益氣、止咳化痰、治胸痛。
3.天突穴:能治療喉嚨痛、哮喘與咳嗽。
4.雲門穴:能止咳、舒緩關節、並舒緩胸痛。
內容授權: 郭大維中醫師
天突穴 在 林子民中医师 Youtube 的評價
胃食道逆流 | 火燒心 | 胃胀风 | 胃酸穴道
讓陳宇慧中醫師來為大家分享如何避免胃食道逆流的困擾吧 !
胃食道逆流是最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之一,並且有逐漸增長的趨勢。
胃食道逆流是以胃、十二指腸內容物返流入食管,
引起燒心、返酸、吞嚥困難等症狀,甚至有食管黏膜的病理損害。
胃酸倒流在中醫也有數千年的歷史,在中醫稱為泛酸、呃逆。
遠在古時候,許多中國名醫已經通過中藥來治療這個疾病。
因此在理論和治療上,都可以說是記載得相當詳細的。
中醫師也會通過患者不同的症狀,辨別證型來調理方藥。
除了中藥以外,中醫也可以通過針灸來治療,
如果是中藥配合針灸的話,效果就會更好。
中醫針灸在取穴上,主要是以足三里、內關穴、中脘穴、血海穴、
梁丘穴、天突穴,以及其他的穴位來搭配,就可以達到和胃降逆的功效。
除了中醫調理以外,患者平時也應該要多吃蔬菜,
因為大多數的蔬菜都是鹼性的食物。而肉類應該要少吃,
因為是屬於酸性而且不好消化的,會給消化系統帶來很大的負擔。
患者應該以清淡的飲食為主,因為高油脂、甜、辛辣等食物
也容易給胃造成負擔,並且造成胃酸分泌失調。
此外,我們也應該要注意以下幾個事項,那就是吃東西的時間要定時定量,
切忌暴飲暴食,有一餐沒有一餐。
睡覺前兩個小時也盡量不要吃宵夜,避免飲食積滯於腸胃,
給腸胃帶來負擔,導致夜裡胃酸分泌過多。
睡覺前也應該要墊高枕頭休息,以防胃酸反流。
情緒上也有極大的影響,患者可以自己尋找一些疏解壓力的方法,
避免情緒一直處於緊張壓力的狀態,這樣的狀態容易刺激胃酸分泌增加。
因此,患者可以適量的運動或者跟親戚、朋友、家人交流,
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以疏解緊繃壓力的情緒。
追踪更多的林子民中医师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lintzemin/
合作邀请 ➡︎ [email protected]
或 whatsapp ➡︎ https://api.whatsapp.com/send?phone=60169175256
BGM:
Forgiven (Inspired By Alan Walker) [NCN Release]
Song: DREK'S - Clouds
Music provided by Vlog No Copyright Music.
Video Link: https://youtu.be/LIBNMiLM8q8
#林子民中医师 #健康 #養生 #胃酸 #胃胀风
天突穴 在 天突穴- 求真百科 的八卦
天突穴 位於胸骨上窩正中,當胸骨切跡上緣上0.5寸凹陷處《黃帝內經素問•氣府論》王冰注。另說「在頸結喉下二寸」《針灸甲乙經》、5寸《備急千金要方》,3寸《太平聖惠 ... ... <看更多>
天突穴 在 天突穴:寬胸理氣、通利氣道、降痰宣肺 - PTT新聞 的八卦
天突 為經穴名。出《黃帝內經靈樞·本輸》。別名玉戶、天瞿。屬任脈。天突是陰維脈、任脈的交會穴。天即天空,突即灶突,此穴位所在相當於氣管上端, ... ... <看更多>
天突穴 在 張孟超醫師-針刺手法-彎針技巧-天突穴(2)-拍管進針 - YouTube 的八卦
張孟超醫師-針刺手法-彎針技巧-天突穴(2)-拍管進針 ... 註:局部有酸脹感,喉嚨有緊縮感,少部份人可傳至前胸,上背部,上肢.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