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各位的關心,
我出院了,目前在家休養中。
PCR「雙」採陰性,
未來我會好好休息,把自己調整到最佳狀態。
大概從去年中起,忙碌的工作漸漸壓得我喘不過氣
也以為自己還是18、19歲的身體,工作來就接,
不停地建構自己的事業版圖,整個五月份,
我沒有一天是沒工作的,從5/8演唱會結束後,接著5/10-5/14的連續錄影工作,幾乎沒睡到5小時,我想也是因為這樣讓我的免疫力變低,導致這次對病毒的抵抗如此不堪一擊,也很有可能就是在這段期間不小心被感染的,慶幸的是五月底發病時期接觸到的親友目前一切都好。
自6/3中午進入防疫旅館開始隔離後,其實是非常無助的,
因為你得調適自己的心情,不可以有太多負面的情緒,但病情的反反覆覆,公眾人物的壓力,親友的關心,對朋友的內疚,都會影響很多,初期一直沒有睡好,身體狀況與情緒也因病情起伏不定。後來,經過多方安排,我開始透過線上視訊看診,也經由合格中醫師開立的處方簽來做調理,於是服用了衛福部認證的原廠製造中藥「清冠一號」,慢慢地減輕了很多我病情、心理跟生理上的不適及壓力,在這邊我特別感謝國家中醫藥研究所蔡耿彰博士,全德中醫診所蔡運寧醫師 ,一直給我精神上的鼓勵,教了我很多呼吸法還有病毒如何影響人體等知識。
接著某一晚,因再一次的睡眠呼吸中止症發作後,我從防疫旅館轉到了亞東醫院,馬上先檢測新冠病毒PCR首度呈現陰性,接著照X光片檢查肺部發現只剩下有一點點發炎外,其他抽血心電圖都正常。但仍不敢大意,醫生也安排我住院接受治療,除了醫生開立的藥之外,住院期間我仍持續服用清冠一號,最後到離開醫院前的檢查:X光片肺部目前無大礙,新冠病毒PCR檢測也二度採陰,正式得到可出院返家休養的許可。
回想在跟病毒打仗的這段期間,我有時半夜驚醒吸不到氧氣,很有可能是來自壓力與恐慌,這個病毒不只在生理攻擊你,連你心靈也不會放過,非常的狡猾,症狀也千變萬化,真的再次提醒大家要注意防疫,千萬不要心存僥倖。
經過這次的「成長之旅」
感受到了很多愛,謝謝大家的關心,�印象最深刻的是亞東醫院的護理師,
非常的熱情、正能量,
就在我要出院的時候,
我說這陣子真的辛苦了,
謝謝你們的照顧⋯
她回我說,這是應該的,是他們自己選的,
那一瞬間我真的雞皮疙瘩,
或許他們有時候因為壓力導致情緒不太好
(我是沒遇到)
但他們都還是默默的做不是嗎?
或許選擇醫學的人都有一種使命感吧?
我們真的要好好的謝謝醫護人員們,
多多體諒在這非常時期他們的付出,
她還說叫我回去不要po文罵她們⋯
說怕我講他們很兇,
我想說我謝謝他們都來不及了⋯
怎麼可能罵他們
真的! 謝謝你們的照顧!! �我會好好休息一段時間調養身體,
也會好好安排接下來的工作,放慢腳步,
希望這次疫情大家都能平安度過。
最後也要感謝很多很多人
謝謝郭董 魏董的醫療資訊
謝謝五堅情的大家一直給我鼓勵
謝謝滾石唱片婉萍姐梅格還有柏良哥一直幫我準備物資跟營養品
謝謝很多歌迷朋友的加油
謝謝我的家人親戚朋友們的關心
謝謝我的室友還有呼呼
謝謝趣陶飯店
謝謝亞東醫院
謝謝所有的醫護人員
你們辛苦了!
同時也有2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2萬的網紅6YingWei快樂姊,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焦慮症自我檢測│焦慮症測試│焦慮症症狀 你是否容易發脾氣,或缺乏耐性? 你是否經常猶豫不決,無法下決定? 你是否經常出現不安、憂慮的念頭? 你是否突然出現焦慮、恐慌的反應? 你是否經常質疑自己,與其他事物存在的意義? 你是否常思緒不斷出現,感覺大腦無法平靜下來? 你是否常出現失眠、暈眩、心悸...
壓力大生理症狀 在 QQmei Facebook 八卦
還記得之前我曾經向大家請教過關於小QQ眨眼的問題嗎?其實在那之後的幾天,我有好幾個晚上都是哭著入睡,因為她眨眼睛的狀況沒有變好,反而愈來愈頻繁,約莫在她生日的那幾天 (4/19) 症狀最為嚴重。我有算過,嚴重的時候一分鐘可以眨眼達到幾十次,而且都是用力眨的那種。
因為英國看醫生不是那麼方便,預約要等到一個多星期之後才有辦法見到醫生,所以在還沒見到醫生之前,我很容易胡思亂想,也不斷上網查詢任何可能引起眨眼的因素,其中最常見的包括『過敏』、『視力』、以及『妥瑞症』等等,當我了解愈多,我當然愈是心急跟難過。
但是,我看到網路上一致請家長做的就是:『忽略小孩眨眼睛的動作,不要給小孩壓力、不要責備他們....等等』。家長愈是提醒,一旦小孩感受到壓力,他們眨眼睛的狀況會愈來愈嚴重;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說法是『禁甜食、禁3C』(這部分我本來就少給QQ接觸,茶可樂巧克力等含咖啡因食品幾乎沒碰,所以似乎不是引發眨眼的因素)
看完網路上大家分享的經驗,我試著追溯小QQ開始有比較明顯用力眨眼的症狀,好像是從我們去巴黎迪士尼玩的第二天開始。因為那幾天可能因為我跟小QQ都晚睡早起、睡眠不足、又玩的超級累,母女倆的情緒其實相當躁動,小QQ每天都要被我唸好幾次;再加上那幾天在園區都亂吃一些垃圾食物,似乎有可能是引發Q眨眼的原因?!重點是,我一開始還責備她,叫她不要一直眨眼睛,這樣會醜醜之類的。回想起來,我真的超級自責 ><
於是,我後來就不斷督促自己,我所能做的就是『當作沒看到,而且不要再對Q碎碎唸』。每天放學過後、還有周末假日,我跟DDC就會帶她去戶外跑跑跳跳、放鬆心情。
說真的,一開始要忽略她眨眼睛真的很難,她每眨一次我的心就痛一次。再加上小QQ是很敏感的孩子,有時候她看到我的眼神不對,她都會馬上跟我說:『媽咪,妳不要難過,我會控制不要再眨眼睛了』聽到這些話我更是鼻酸,每天晚上只能默默的流淚。DDC也只能不斷安慰我,跟我說QQ沒事的,因為他以前小時候也曾經有一陣子會眨眼睛,一直被他媽媽唸 (還說一定是學別人的壞習慣),後來還不是就好了?!
然而,很神奇的是,就在我努力的當作沒看到、並且轉換自己的態度之後,沒過幾天,小QQ眨眼的症狀就慢慢好起來了?!雖然還是偶爾會眨,但是比起上個星期已經改善非常多。
直到今天,我們終於見到醫生。她檢查過後,給我一個非常溫暖的微笑對我說:『看起來不是視力問題、也不是過敏問題。請放心,妳們家小朋友完全沒事。這個年紀的孩子 (從5歲到國小時期),很容易會用眨眼睛 (或是其他小舉動,比如說聳肩) 來表達她的壓力。有時候壓力是無形的,可能是學校、可能是同儕、可能是家庭。只要我們忽視她眨眼睛、不要提起這件事,慢慢的就會改善』
我同時也向醫生提出是否為tic disorder或是妥瑞症的問題?醫生說看QQ的樣子,可以完全排除這個原因。
從診間走出來之後,我真的完全鬆了一口氣。雖然小QQ眨眼睛的狀況尚未完全排除,至少我知道這只是時間問題。但從這次的經驗我也深深自省,是不是平常對小QQ太過嚴苛?是不是在我不自覺得狀況之下,常常唸她、管她?無形之中,讓她的心靈產生小小壓力?孩子不會隱藏,她只是用了她最直覺的生理反應向我反映了這件事。
這次的經驗,也希望分享給家中和我有一樣狀況孩子的父母們。當孩子有眨眼的狀況發生時,首要的當然是去看醫生,把一些可能引發的因素先排除 (比如說過敏或近視弱視),再來就是調整自己的作法跟心態了。
育兒路上,總是有好多突發狀況會發生。真心覺得孩子能夠健康快樂的長大,就是我們一輩子的財富!
壓力大生理症狀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走過這段路,並非理所當然》
過去兩個月,我們曾經恐慌疫苗短缺,彼此爭奪,權勢者匡列自己人先打⋯⋯直到日本捐贈、美國捐贈、特別是三大慈善機構終於獲准捐贈,我們才從人性的污濁泥淖中,爬了出來。
過去兩個月,中央與地方權鬥,北農、環南市場群聚感染,人們想到的是嗆聲和搶麥克風。
但這兩個月,我們可以慢慢走出來,並非靠著這些噪音。
公衞專家學者要求普篩,經過一年爭執,最好的專家被政府孤立,近期終於同意了。
北農爆發群聚感染,最危險時默默走入病毒區域,進行核酸檢測的是台北榮總團隊。那是一個週末,由副院長陳威明帶隊,他們犧牲假期,大熱天之下,包得像棕子,全副武裝。
走進市場前,拿起一個小小的運動飲料,即傳照片給我,表示「感恩」。這是多麼偉大的情操,又多麼謙虛的人格。(圖一)我受之有愧。
過去兩個月,北榮團隊冒險深入多個病毒區,沒有人搶麥克風。沒有人宣揚自己的功積。
過去兩個月,公衞專家及若干台灣僅存的知識份子,選擇勇敢對抗威權。
過去兩個月,以霸氣知名的大企業家吞下所有的不合理,掏出可以炒五十棟豪宅的資金,盼求全政府支持,只為完成救人的使命。那背後是多麼強的大愛與意志。
過去兩個月,在台灣最痛且最恐慌的兩個月,他們共同圖繪了另一個台灣,人性自私恐慌的另一面台灣。
於是我們共同目睹搶奪疫苗、不承認政策錯誤的無情領導、網軍攻擊迫害言論自由尤其科學專業的現象,⋯⋯終究,那只是台灣一時籠罩的烏雲。
烏雲密佈,終有散盡之時。
以下是:也算高齡了,但仍駐守北榮專責醫院副院長高壽延,傳來他的專責醫院駐守日記:分享他點點滴滴的日記,讓人們知道,我們大多數的人,可以一一度過危機,因為這塊土地上仍有許多奉獻者。
* 6/29 週二
全國54例 台北 20例
B107 12/30 剛到108 趁大夥交完班空檔和護理長哈啦了些言不及義話題,才驚覺自己沒有戴N95,可能是因為108是口外病房,多年來慣了、潛意識裡在108䕶理站心情會比較放鬆。
趕緊換上N95和明主任繼續今日行程。離開108時看到牆上快20年前的心血,不勝唏噓。
看看思源7~11F專責病房、應是回不去原狀了,未來五官科(Eye、ENT、OS)專科病房何去何從,在原先Cov疫情前的全院病房空間配置規劃中、並無此節,看來勢須再作調整。
今天多了一位由T031轉入疑似其它病毒感染重症患者,1天內肺變白 、30多歲 heavy smoker,二採陰,狀況不佳、原因仍待查。每天吞吐吸納的肺、平日真要善待它!
B097 CU 7/17、 分子雖愈來愈小,今天97卻特別熱鬧,不巧的是少掉的數字不是轉輕症,而是CPR後往生。
另一位急送思源OR負壓手術室氣切,平日慣例是由OR派人接,Cov現況特殊,而是由三位醫師護理師全套披掛親自由9F送至思源3F手術室。
為了坐那一部電梯(應該是坐3號)和找人先來控管電梯問題,大概略事折騰了一下。原則上、常規性工作如一,碰上了特殊狀況時,才知問題何在。
簡言之、平常有Cov病人要轉上來的時候都會預先通知,所以事先安排專人控管特定電梯、不是問題,但是緊急要往下運送的時候,才出現狀況。
一個患者就是如此,可見平日做消防的演練更是重要,小狀況定要當場解決。
笑咪咪的婉明副護理長不忘我們離去前説,昨晚大夜熱爆了,但不知原因為何。
97CU是電動門、遇上隨病患移送後面的消毒外包人員,還真拿他沒辦法,電動門有兩個開法,一種是使用按鈕、一種是使用暴力。他選了後者、自己推開門出去😄。
B098 13/36 正巧 軾旋護理師已換好裝入艙,提水壺入房給病人房間裡倒水,倒完後要把空壷拿到門口,由另一位外面護理師把艙外的水壺裡的水在門口倒入內艙水壼裡,我不是在繞口令、S O P就是這樣!
B087 17/34 目前維持一人一間其實比較好照顧,也是因為居隔檢疫的關係。每天都有意外!
預定7月4日解隔的15位中又出現一位陰轉陽,確診後只得轉107,可見得在專責病房不要小看檢疫病人,Cov說變臉就變臉,一定要以同規格標準的重裝備伺候、才能保證萬無一失。
B077 12/22
佩瑩副護理長很慎重介紹現況後,看到兩位專責住院醫師在護理站,問了他們、再兩天他們也要"解隔"了。
值完後,回到原單位。
B078 8/22 張婉筠副護理長提到,一大早送走了一位病患。
難怪前兩天聽住院醫師説光接新病人就蠻辛苦的;78就等同是急診重症的後送單位,其實照護工作的確並不輕鬆。
並非Cov確診就比較難照顧,像78的肺炎+高齡+重病,光收了8位就夠嗆了,另一方面照護時身上穿戴的的也是差不多一樣。一位中年患者猛咳又有心肌炎,挺麻煩的。反而是肺部呼吸道症狀重的病人,病況不好時,需10分鐘才能換了衣服進去抽啖。
RCU 6/18 今天也走了一位NonCov。護理長穿著便服月底拿來加班,要完成一些文書作業,真辛苦。改裝後的新CU、進來易走,臨離去時、因為要轉個彎,突然找不到門在哪裡。
巧遇眼科理長、暫時調去支援精神科,好給別的護理長年中休個假,聽起來,左臂做做復健針灸𢓭好多了。可喜可賀!
* 6/30 週三
防疫日記
晨防疫會:
院長表示疫情趨緩個案減少、改善疫苗殘劑注射流程、協助北市府北農篩檢。
討論事項:
~常規麻醉支援專責插管;一般專責插管先送重症,麻醉支援144、031、CVSB 防護完整。
如何擴大至所有專責病房與緊急插管檢討。
院長總結:
1、馬副、侯副院長主持,共同與麻醉及相關部門研商訂出SOP於專責病房插管妥適流程,協助麻醉進行迅速安全之病患插管。
2、疫苗有效率服務、非常感謝家醫等相關部門。
3、北市北農篩檢由威明副院長帶隊、7月1日前往。
4、行政部門加強紙本公文一>電子公文比率。
*下班前馬副院長表示已完成麻醉插管協調任務,制定SOP規範*
2PM全國55例 北市20例
專責病房日記:
下班離峰時段到思源專責,小夜入艙、白班離開了、護理站冷清許多,倒是多處見到月底交班中的住院醫師。
叮嚀他們最佳的防疫,要靠自己做好防護SOP。
B107 10/30 僅7臥床了,工作是專責護理師全了、但還是要年輕有力氣點的護理師去作翻身比較合適。
記得清潔大隊求才、不就是考背沙包跑50米嗎?💪😆⋯⋯不好笑。
CVSB 4/6
4位醫護同處理一位葉克膜患者。
B097 7/17
出到剩7位,副護表示、這些多bed ridden..。😞
B098 12/36、 看來每個病房都比昨天更少了,對國家疫情真是好事,但每個病房剩下的多是"重裝特種部隊"病患,頑強抵抗,挑戰!
B087 17/34、交班中的住院醫師也提到長照這批、能解隔前、快要再做一次PCR,希望事不過三,前面出現兩個陽性的、故事就到此為止,則甚幸。
B077 12/22
護理長打趣、我不到她不下班。
小弟強烈虛榮心油然而生,奉上雞肉照一張供覽閲。看到病房休息室裡一大堆善心人士當日捐贈的高卡飲用食品,疫情结束,姐妹們的BMl🤨⋯⋯不胖死才怪。
B078 6/22
幾位二採陰的胸腔重症轉出,回到CM加強照護、勉強鬆口氣,但見護理長一人還沒下班在電腦前整理月底的報表。
* 7/1 週四
~有月/有日/幸無年~
~最近NBA東西區決賽、太難看了,每隊5個人在場上鬥牛,全是單打~
~北榮戰疫、今天威明副軍團出征北農愈來愈精彩~
全國<50、北市20
T031、 外艙5、負壓2
裡外多插管重症,外艙並無生理監視器,差不多CU患者的病情、多是高齡重症、然照顧確是不方便。
B107 10/ 30 此時不大變動的分子,代表的住院中病患的高齡與難癒,即便解隔,也是全身系統性問題多。就須時日消化,希望不是消失。
CVSB 3/6 護理人員在CU中工作負荷量原本很大,尤其是護理長眼看著處理葉克膜患者問題時、臨時需要更多人手,在專責小規模的CU裡真會捉襟見肘,那護理長承擔的壓力就更多了。
能前去多聽聽、也當作是一個讓她們釋放壓力的出口。
B097 7/17 97CU也是如此,摩術數字停在7,多是極高齡;好多時候副護理長也是要披掛上陣、協助翻身、照護、諸般雜務,擔任救火隊,婉明副護理長依舊笑容可趜如是説。
B098 12/36 護理長也表示、未來病人太少的病房,會依疫情趨緩的現象作整併,這應該也是免不了的。
阿長來自B118、也相當關心未來思源11F的何去何從。117/118這兩個單人房病室過去曾經在已走入歷史的時代、經歷許多風華。
記得自己還是住院醫師時,偶爾就會見到大批大直七海官邸的衞隊人員出現在此。主治醫師時奉命來給已彌留的老夫人拔搖搖欲墜的牙齒,還沒到牙就不見了、引起家屬和醫護一陣恐慌,最後發現是藏在舌下。
B087 18/34、7月4日就是這15位長照老人家再篩檢的日子,前兩天出現一位陰轉陽,大夥殷殷期盼結果順利。要費事披戴、進進出出為許多位病患每兩小時的翻身和防止很多已經壓紅了的屁股惡化,如履薄冰。
B077 14/22 還見兩人一室,剩下一個夫妻檔 ,真鶼鰈情深,太太已呈陰性、還要繼續留下在裡面照顧先生。聽副護理長説在專責的護理長居然沒有一個月600NT的補助。這又似乎有些奇怪了,需要進一步瞭解。
B078 7/22 這病房、出入換率高,多重症病患、照顧真是辛苦,副護理長上午一進艙直到4PM才出來吃中飯。
著藍衣褲的住院醫師也跟著跑出來加入阿長行列,直說肺炎高齡重症多,簡直就是急診部的E I C U,然而整個病房照護設施、又遠不如ICU。它的存在確是為急診一採陰的重症患者找到一個暫時"中途島",等二採陰後上轉。
上:忙碌交班中的T031
中:進艙前98護理師
下:一湯匙一口的協助臥床病人餵食。
* 7/3 週六
防疫日記
全國 本土76 北市48例
今日北榮重點:
1、承接公路總局1500員工+外送人員、週末順利完成施打疫苗。
2、北榮篩檢快打部隊清晨出發環南市場;國家社會需要時、北榮責無旁貸。
一早、其實也不早了,7點半至孝威館看看今天週末北榮承接政府任務、大量施打公路總局駕駛同仁和快遞外送人員(Food Panda、Uber eat⋯),現場來得人真不少,幸好幾個部門、護理部明主任、社工室陳寶民主任和向主秘和許多有經驗的同仁都在、辛苦支援的分局駐區警員、院內警衞、許多志工也駕輕就熟、指揮協調非常順暢。
凡事起頭難,雖然八點前已排至大門口,但裡面幾個大棚子報到等待區、直通孝威館內有冷氣設備,施打區一樓大廳和內部幾間韻律體操室都放好位子、供大家坐定,由護理師走動施打;畢竟家醫陳曾基部主任和陳育群科主任指揮疫苗施打過去在平日已有相當經驗,當時頭一回85yr老人家疫苗施打的塞車現象早不復見,過程非常流暢。
開始打了段時間,孝威最大間的施打室已坐滿、坐定,當工作人員一喊"張先生"請舉手,結果滿屋子人的手全舉起了,原來電腦資料安排是按照姓氏規劃的。
同一個時候、陸續看到北榮同仁在環南辛苦篩檢的數字和新聞陸續傳至手機,孝威這時也非常順暢,跳出放心的數字,北榮南北戰線狀況穩定,孝威的來訪媒體也愈來愈多,差不多是時候了,接著黃副、侯副院長都陸續會到,小弟一身輕衣勁裝短褲球鞋,還是當個快閃族,和同仁小別,深深一鞠躬致謝趕緊回去做家事、接著準備帶女兒去學開車。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公路總局的員工和外送員多少可以直接從樣子區分得出來,當然外送多年輕人、頭髮長些、偶有刺青、小胖子男女皆有,但他們都是默默的社會基層、關鍵服務業的大眾,少了他們、大家都會很不方便,年輕人只要願意外出工作就該要鼓勵!
工作人員不斷用手提廣播器、提醒大家熱天打完回去休息了,要記得先拿瓶冰筒裡的水喝掉。這批辛苦年輕人(有些也不小了)、搞不好打完就接著要上工、記得騎車騎慢點,還要多喝水。
最不捨的是一位50多歲男性外送員、稍胖、平日少醫療控制,大熱天老遠騎個摩托車才到了、坐下一量血壓就>200,接著頭暈就立刻送急診⋯,現在在神經加護病房,幸好這是在醫院裡。
多少基層、為了維持家庭生計又想到要有平安的身體,跑來注射疫苗。
誠如最後陳曾基主任晚間留言,1212總局員工+外送員,疫苗全數施打完畢、一支殘劑不剩。稍感安慰!
[註]107 年騎乘機車造成人員當場或24 小時 內死亡案件之死亡人數①881 人,占整體 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1,493 人)59.0 %,死亡率②為每10 萬人口3.7 人。~當中又以年輕人居多,別忘了當時外送員可沒現在那麼多。~
專責病房:
晨護理部明主任在孝威忙至中午自己先去巡一趟。
小夜時段,先搞定其他事了,自己再快走一趟,去聽聽輿情打打屁😆、那當然早已洗好澡、又換了另一套乾淨輕衣勁裝"去嚇人。不然會臭死人、戴N95都會聞得見。回家自然要再沖一回。
B107 9/30、 幾位同仁在䕶理站、她們耳聞幾個病室因為病人數少了,要作合併,目前就屬10F的後勤區、大小、位置都相當寬敞,應優先保留,我也一定把意見反應。確實在所有病室的員工後勤區域、只有這間病房可以聞到麥當勞🍔和炸雞香味。
CVSB 3/6 小夜leader見到我、提了一下稍晚從97CU要上轉入一位,兩個葉克膜的都還在,目前思源專責、就這病室的6間獨立加護床位有前室,最符合遠距監控的加護中心規格。比B097的17CU床理想,不過未來有機會、就一定要再修繕提升規格成標準負壓,目前尚屬微負壓,氣流外排。
B097CU 6/17、 重症集中的病室,小大夜間往生了一位極高齡。
敬業的醫護人員態度,面對再不容易的病情、大家還是盡力而為,目前這現象多少正也反應了台灣的醫療現況。
也是真佩服亞東醫院前後收了那麼多加護重症,這大概和現任林芳郁院長過去是心臟血管外科權威的"超前部署"有點關係吧!
台大醫院首當萬華熱區、其實能先快速內控篩檢、維持正常運作又收了那麼多病患、著實不容易,不愧是台大!
回憶5月中時、自己所屬的北榮一警覺情況不對了,許院長也隨即緊急召集防疫會,把戰況急迫性升至最高,動員+動工、在CDC要求的期限內交出了全院1/10床數的246張全國最多的專責病床數,緊接著隨著救護車每天將患者一批批送至,一層層開出專責病房至今,不過也才2個月。回去真該看看"危機總動員"這部老電影!
B098 11/30 包括98和其他專責病房多位參與出征環南市場篩檢的護理師,趁住院病患少了些、專責區年輕護理師的特質,就是生怕自己閒下來被調來調去、不怕忙、不畏艱險、見義勇為、連CPR時都奮力到自己N95口罩都鬆掉。
B087 18/34 剩14位頤園長照高齡,正好一人一間了,已預定好了未來幾天要篩檢和注射疫苗流程,希望別再有陰轉陽!屆時87很容易再清空,方便調整。
B077 13/22
思源頭一個成為戰區的77病房依舊靜靜的擔任守門人,兩人一間的夫妻、一位同樣默默的照顧另一位的復原。待久暫出不了院的多不年輕,就讓專責同仁的努力、讓時間來消化病情的好轉,當高齡醫學遇上Cov照護。想起一部好來𡡅影片"當沙莉遇見哈利",保証專責的年輕醫護沒聽過這部電影!
B078 6/22
78每日病患數的浮動最大,送來等待二採陰各科重症有時待上2~3日才送得出各自專科病房,高齡全人重病照護大不易。
回首,北榮上下展現的領導效率、團隊紀律、動員協調、和行動力,讓我們身為北榮一份子為榮。
⋯⋯⋯⋯
因為以上這些人,我們以身為台灣人為榮!
壓力大生理症狀 在 6YingWei快樂姊 Youtube 的評價
焦慮症自我檢測│焦慮症測試│焦慮症症狀
你是否容易發脾氣,或缺乏耐性?
你是否經常猶豫不決,無法下決定?
你是否經常出現不安、憂慮的念頭?
你是否突然出現焦慮、恐慌的反應?
你是否經常質疑自己,與其他事物存在的意義?
你是否常思緒不斷出現,感覺大腦無法平靜下來?
你是否常出現失眠、暈眩、心悸、嘔吐感或身體某部位疼痛等不舒服反應?當你做檢查後,醫生卻說你的身體很健康,找不出任何異常?
你只是多慮、容易擔心,還是其實你有焦慮症呢?
焦慮症是常見的疾病,同時也是常被忽視的疾病,多數人以為自己只是容易想太多、容易悶悶不樂、沒自信、壓力太大等等,殊不知不舒服的心理與生理反應,其實是焦慮症發出的訊號。
我們在這次的影片中提供大家「焦慮症自我檢測表」,檢測表裡的項目,可以協助你替自己或身旁的人,了解是否有焦慮症狀。
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以避免進一步的併發症狀。
☆ 關於 6 Ying Wei ☆
噹啷!Hi!我是 6 Ying Wei。
很開心,有機會認識你。=D
過去,我曾擁有 16 年的焦慮症。
最後運用腦科學,成功改變人生。
找回快樂人生後,同時我也找到了人生目標:「傳遞快樂」
現在,正在撒下快樂種子,努力讓快樂在世界各地發芽。=D
分享和焦慮、情緒有關的知識影片,正是為了實踐「傳遞快樂」目標的方式之一。
希望透過這些知識分享,能幫助你對焦慮症有更多了解、帶來幫助。
謝謝你的觀看。
如果有任何想發問或想分享的故事,歡迎來信。=D
6yingweitv@gmail.com
祝你有歡樂的每一天。Yeah!
☆ 聯絡 6 Ying Wei ☆
・facebook :@6yingwei
・Instagram:@6yingwei
・e-mail:6yingweitv@gmail.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0QwcvZeflo/hqdefault.jpg)
壓力大生理症狀 在 鳳梨妹 Vickypan Youtube 的評價
鳳梨接受冰桶挑戰 (ALS Ice Bucket Challenge) #ALSIcebucketChallenge
被統神點名冰桶挑戰
霸氣挑戰之餘我都受不了以下我難得要這麼正經了..
其實我和很多人一樣,一開始看見「冰桶挑戰」的廣大迴響,是有所質疑的。
我最一開始想到的是,漸凍人患者看見這個活動會不會覺得不舒服?
甚至我在路上親耳聽到路人討論說,這個活動很無聊,淋桶冰水怎麼可能體會漸凍人的感受?(我也覺得不可能)
但是當我看到,透過各界名人和親朋好友對活動的響應之後,
很多過去可能從來沒有聽過漸凍人的人,在此活動的感染下去認識、去關心漸凍人,甚至很多人因此主動捐款希望幫助病友們。
我也由漸凍人協會官方網站上得知,這四天內透過匯款、信用卡捐款的筆數和金額大約是過去平均的62倍(因為活動感染力真的有變多)
中華民國運動神經元疾病病友協會(漸凍人協會)持續得到大眾的踴躍捐款,統計四天的時間(8/17至8/20),透過匯款、信用卡等捐款方式湧進帳戶的捐款筆數及金額約為過去平均的62倍,達到3,622筆,總計8,412,648元。
-節錄自漸凍人協會官方網站
我的想法變了......
突然對自己原本的質疑徹悟。
社會大眾與新聞媒體開始出現正、反兩派的聲音,
正方讚揚這活動讓更多人關心罕見疾病患者是好事;反方辱罵這活動已變成耍猴戲太過分了。
嗯?但是那又如何?
我們無法保證或要求每一個人都是帶著一模一樣的心情去做同一件事,這是不變的事實。
各界名人、街坊民眾紛紛響應此活動,無論他們內心是抱持著什麼心態(當然我們無法控制他們)
冰桶挑戰的初衷就是想藉由宣傳、感染的力量,讓社會大眾關注到漸凍人以及社會其他弱勢族群,讓更多民眾關注漸凍人、了解漸凍人與幫忙漸凍人。
至少這個目的達到了!
每一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而在這麼多人的響應之下,我們無法控制每個人的表現都能盡如大眾期待,
我們更無法控制每個人在挑戰冰桶、捐款的當下都是抱持著一樣的心態-單純想幫助漸凍人。
嗯,也許有些人是跟風看熱鬧,甚至新聞媒體渲染很多政治人物是作秀。
我相信是有這種成分的人存在,但與其糾結在這些渺小的我們無法掌控的事物上,
不如更在乎漸凍人確實因為這個挑戰冰桶的活動,獲得更多的重視、關懷和資助。
甚至可能原先孤單的患者及患者家屬,藉此感到自己不是獨自奮鬥,並得知有哪些原本不了解的資源可以幫助面對疾病。
可能這個過程不是這麼的完美,但是,這個世界本來就是不完美的。
我想,如果這個活動可以馬上讓每一個人都滿意,又能完全幫助到罕見疾病患者...
如果有這麼完美事,世界上又怎麼會有不幸的事呢?
但是至少我們知道,我們正在朝著那個方向前進,只要不要忘記我們的初衷就好了。
我必須很坦白的說,我以前並不是非常了解漸凍人這個疾病(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
是最近這個「冰桶傳愛」活動的感染力,促使我更深入去了解這個疾病和病患的故事
加上我本身有肘隧道症候群,那是一種尺神經壓迫症。症狀較嚴重時手指會麻痺、刺痛,右手無力、輾轉難眠。
開始設想漸凍人不只是手...而是從四肢無力開始發病,容易跌倒、無法走路,甚至呼吸、吞嚥困難...是我痛苦程度的幾千萬倍。
無論是生理、心理、經濟上,以及漸凍人患者家屬真的是一股莫大的壓力,需要大家的幫忙。
已捐款一份小力量,這份力量是來自於所有支持過旺來的觀眾和粉絲,這份愛是你們給的。
我現在要點名 KK & Cathy直播台 (KK+凱西兩名)還有Himechar 曉玲 接受挑戰吧!
冰桶挑戰這個活動,我從起初的質疑到現在的贊同。
我們不可否認冰桶挑戰的感染力推動了更多人去了解、關懷、資助漸凍人。
這個過程中,大眾媒體不免對冰桶挑戰的有正、反兩派的意見。
我們沒辦法控制每一個人內心的出發點都是愛,但是罕見疾病患者確實得到了更多的愛。
●想捐款給漸凍人協會,線上捐款網址:http://ecbank.npois.com.tw/mnda/ecpay.asp,或洽詢02-2585-1367轉114,也可直接加入漸凍人家庭守護天使勸募計畫以每個月300元幫助漸凍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鳳梨妹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pineapple1016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Hr10Ysmwd8/hqdefault.jpg)
壓力大生理症狀 在 6YingWei快樂姊 Youtube 的評價
「焦慮症症狀,為什麼經常檢查不出原因?」
「焦慮症不舒服的生理反應,為什麼經常突然來了,沒多久,又突然走了?」
你是否會突然出現頭痛、心悸,或身體某部位疼痛等不舒服反應?
你是用什麼樣的態度,面對身體發出的訊號呢?
其實,大部分的焦慮症者在早期就有注意到,身體出現不舒服的症狀。但是,許多人一直等到青壯年,因為工作與生活等因素,使症狀變得越來越明顯時,才前往醫院檢查。(我就是其中一位)
接著,這時多數人會遇到的情況之一是:
「奇怪!我的身體明明有疼痛、不舒服的反應。
為什麼,做了許多檢查後,卻始終找不出原因?」
醫生說你很健康,可是,你身體不舒服的反應依然存在。緊接著,你便更加擔憂、不安,懷疑醫生檢查的不夠仔細。於是,又前往下一間醫院,做不同的檢查 ….
最後你得到的答案還是:
「你只是壓力太大」、「你的身體很健康、沒有異常」….
你是否有以上類似的經歷呢?
在這樣反覆循環後,你是否開始感到沮喪,甚至懷疑自己沒救了呢?
今天的影片就要和大家分享:
「焦慮症症狀,為什麼經常檢查不出原因?」以及「焦慮症不舒服的生理反應,為什麼經常突然來了,沒多久,又突然走了?」
☆ 關於 6 Ying Wei ☆
噹啷!Hi!我是 6 Ying Wei。
很開心,有機會認識你。=D
過去,我曾擁有 16 年的焦慮症。
最後運用腦科學,成功改變人生。
找回快樂人生後,同時我也找到了人生目標:「傳遞快樂」
現在,正在撒下快樂種子,努力讓快樂在世界各地發芽。=D
分享和焦慮、情緒有關的知識影片,正是為了實踐「傳遞快樂」目標的方式之一。
希望透過這些知識分享,能幫助你對焦慮症有更多了解、帶來幫助。
謝謝你的觀看。
如果有任何想發問或想分享的故事,歡迎來信。=D
6yingweitv@gmail.com
祝你有歡樂的每一天。Yeah!
☆ 聯絡 6 Ying Wei ☆
・facebook :@6yingwei
・Instagram:@6yingwei
・e-mail:6yingweitv@gmail.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rKbTLPoHdA/hqdefault.jpg)
壓力大生理症狀 在 壓力過大的10種表現,你中了幾個?四個小方法讓你喘口氣 的相關結果
來看看你是否遭遇了以下這些狀況:. 在工作日彷彿是被上緊了發條的鐘錶般馬不停蹄,但一到周末就渾身乏力,懶得動彈。 ... <看更多>
壓力大生理症狀 在 生理期不正常女性壓力大的症狀-聯安診所健檢中心 的相關結果
每個人對壓力的耐受度不同,但長期處在高壓環境中,即便再正向樂觀的人,都可能出現身體不適,從心理影響生理。 根據聯安診所的一項調查,女性受檢者中近六成有壓力主訴, ... ... <看更多>
壓力大生理症狀 在 身體出現「9大奇怪徵兆」=壓力太大你有多崩潰? 的相關結果
生活中的壓力常表現在多方面向,其中一些是情緒上的症狀,像是情緒煩躁、焦慮,許多人可能以為是健康問題所引起。但其實隨著壓力不斷的增加,嚴重可能導致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