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長補選候選人李眉蓁蘭姆酒產業政策可行性分析:以原料確保為例】
文|執行長 李雨蓁 Lí Ú-chin 專欄
一、簡介與研究目的:
高雄第三任市長,中國國民黨籍的韓國瑜先生,在2020年6月6日被高雄市民以939090票的壓倒性票數罷免,成為台灣民主史上,第一位被罷免的直轄市市長。而在罷免後,第三屆高雄市長補選也將於8月15日投票,在三位候選人之中,代表中國國民黨參選,繼承韓國瑜政治路線的李眉蓁女士在政見發表會結論時,認為全球烈酒市場達台幣12兆,接近半導體產業,她表示高雄可打造蘭姆酒產業,並表示高雄有優質甘蔗的土地與技術,她期望高雄能佔有全球10%的蘭姆酒市場,每年就有約500億收入,她當選會在2年內,完成蘭姆酒產業政策制定和立法工作[1]。這是李女士在政見發表中最具體的產業政見,可視為中國國民黨在市長補選中,最重要的政策,且和其碩士論文不同,具有高度的創新性。
因李眉蓁女士期待讓蘭姆酒產業成為高雄經濟主力,甚至暗示其重要性不輸半導體產業,因此推動的可行性值得詳細討論。蘭姆酒產業屬於農產品加工業,欲得到產品,得先確保能收穫足夠之原料,因此,本研究便以確保原料為出發,分析推動蘭姆酒產業之可行性。
二、分析方法與結果:
蘭姆酒為一種以甘蔗釀造之烈酒,酒精濃度一般在40-55%之間,知名品牌如Bacardi、Captain Morgan與Appleton Estate等,根據Statista網站統計之數據,2019年全球蘭姆酒消耗量約為1005.7百萬公升(10.05億公升)[2],由於高雄並未有國際前二十大之知名品牌,因此在產品價值上較難估計,本研究便先以容積換算,假定高雄若要佔有全球10%的蘭姆酒市場,至少需要具備1.005億公升之年產量。
以牙買加艾普頓酒廠之資料而言,每噸甘蔗可釀造36瓶蘭姆酒(相當於27公升)[3],亦即高雄市若每年需生產1.005億公升蘭姆酒,則需提供3,722,222公噸之甘蔗。而依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的資料可顯示,2019年高雄市在特用作物-製糖甘蔗收穫面積為57公頃,產量4162公噸,每公頃產量為73.320公噸 [4]。若需生產3,722,222公噸之甘蔗,則需要種植50,977公頃之甘蔗田,相當於509.77平方公里之甘蔗。
以現有產能換算,若高雄要完成李眉蓁候選人政見,佔有世界市場之1/10,則先要讓甘蔗增產894倍,才能確保充分的產量。甘蔗為一非常敏感之農作物,生長條件如氣候、土壤類型、灌溉方式均須仔細控制,依據陳正祥氏說法,台灣最適合種植甘蔗汁地區為雲林至屏東縣之平原,因此區地形平坦,氣候良好。可推論,高雄市之平原地帶,均是甘蔗種植之適當區域。
唯因本市種植甘蔗用地嚴重不足,若要完成李眉蓁候選人之政見,則需積極擴增甘蔗種植面積,雖本市面積廣達2952平方公里,然而較多面積為丘陵、高山地帶,適宜種植甘蔗地帶,以沿海平原,即目前高雄市市區周邊為宜,且根據舊有史料,現今鳳山區、小港區過往均有大面積甘蔗田,種植之可行性高。
根據圖資分析,若要種植509.77平方公里之甘蔗,此面積相當於2010年縣市合併前舊高雄市之三倍面積以上,亦即約等於現今楠梓、左營、三民、鼓山、旗津、鹽埕、前金、新興、苓雅、前鎮、小港、鳳山、林園、大寮、大樹、大社、仁武、鳥松、岡山、橋頭、梓官面積之單純總和 [5]。由於高雄平原地帶多為建成區,因此若需擴增甘蔗田推動蘭姆酒產業,勢必徵收土地才能確保產量。
我國內政部於2012年針對《土地徵收條例》進行修法,將協議價購及徵收補償,由舊有之土地徵收條例第三十條「公告現值加成」修正為市價,並增加公益性與必要性之審查機制。然而,因為計算困難,本初步研究為估算方便,先以舊制加成35%計算,新制必定超過此一價格。
以舊制估算,509.77平方公里相當於509,770,000平方公尺,根據高雄市政府地政局2020年公告土地現值,都市與非都市土地之公告土地現值平均地價為每平方公尺3933元[6],換算公告土地現值為20049億元,再加上加成35%,合計價購所需為27066億元以上,為2020年高雄市府歲出1465億元的18.48倍,中央政府總預算21022億元的1.28倍,亦為本市2020年6月底一年以上未償債務2429億元之8.25倍,前瞻計畫8年總支出之3倍以上。
三、結論
李眉蓁女士的「蘭姆酒產業」政策,若要達到候選人所述之效益,佔有全球1/10的市場,則需將本市沿海平原精華地區全數剷平,將200萬左右人民驅離家園,並投資2兆7066億元以上價購土地,方能達到候選人之目標。若要在短期完成,則恐讓高雄市負債暴增2.7兆,達原來8倍以上,遠超過債務上限,實務上恐有困難。
因此,若李女士要推動此一政策,則需要中央全力支援,由國會通過特別預算,將超過我國每年歲出1.28倍之鉅額經費以特別法案方式,逐年分攤。然而就算如此,因預算排擠效應,我國恐需放棄國防、基礎建設等投資,放棄發展半導體等產業,並消減社會福利與健保之支出,傾全力投入改造高雄平原地帶為甘蔗田,全民釀蘭姆酒之弘大事業,方能建設完整之蘭姆酒產業鍊,可說為一「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獨步全球,征服宇宙」之「動搖國本」式政見。
若釀酒事業失敗,則我國之財政體系將直接破產;若釀酒事業成功,每年可產生500億產值,則我國仍將因為攤提2.7兆以上支出(不含設備投資等費用)而破產,可望成為人類史上第一個,因動員全國國力釀酒而亡國國家。
四、參考資料
1.李眉蓁再提「陽光、空氣、水」 https://reurl.cc/3D81MO
2.2019年全球蘭姆酒消耗量統計 https://reurl.cc/3D81bR
3.牙買加艾普頓酒廠資料 https://reurl.cc/vDynE1
4.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台灣地區特用作物生產概況 https://ppt.cc/f7H08x
5.高雄市各區土地面積列表 https://reurl.cc/z82yOe
6.高雄市政府地政局,高雄市 109 年公告土地現值統計表 https://reurl.cc/7XZ2Yk
五、研究人感言
「第一憨,種甘蔗給眉蓁釀;第二憨,替眉蓁選舉運動。」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爆發徵地風波的苗栗大埔地區今天驚傳一名自救會成員,73歲的朱老太太喝下大量的除草劑不幸死亡。當地居民認為,老人家想不開,跟政府強制徵收土地一事有關。行政院長吳敦義表示,承諾大埔居民以地易地並未改變,「我知道這位73歲的婦女好像平常就有一點病痛,好像憂鬱還是怎麼樣,所以...原因我還不清楚,不過我都是...
土地被徵收補償 在 謝長廷 Facebook 八卦
今天是228紀念日,柯文哲的談話很感人。二二八的平反與立法,可說漫長而曲折:在戒嚴解除前夕,由陳永興、鄭南榕的街頭和平遊行揭開了轉型正義的序幕,經過六年左右,國民黨政府才提出「二二八事件處理條例」草案,但拒絕道歉或賠償,我在1993年領銜提出賠償條例草案,馬英九為當時法務部長,堅持「補償」為底線,不再讓步,但補償表示政府沒錯,例如徵收土地補償,「賠償」才是認錯,對被害者意義差很大,我拒理力爭無效,一直拖到2005年我當行政院長時,才改正為賠償。歷史事件的平反與追究,非常不容易,不過只要堅持,正義有時會遲到,但還是會到。
土地被徵收補償 在 侯漢廷 Facebook 八卦
【有水準的討論是什麼】
每個人都可以喜歡討厭八田與一。但是歷史應該真實呈現,討論也不該流於意氣用事。
如果有人提出下列五項反駁具體史料證據,表示我讀史不精,誤會日本殖民政府、日本殖民其實是大好人,我願意道歉。
關於嘉南大圳,我提出台人經歷五次剝削。
一是台人的農地被劫收。如果要反駁我,應該找出當時日本政府有給台人補償金或補償地的證明。
二是台灣人在建水庫期間,即便是不需要水庫的台人,也被強徵收建造費(一收收十年)。而且還得服勞役,日人高薪,台人低薪或無薪。如果要反駁我,應該找出台人日人同薪的證據。
三是台人必須繳納高昂的水費與土地費,地主繳不起甚至必須賣兒子。如果要反駁我,應該找出地主賣子的是假新聞的證據。
四是台人必須被迫聽從總督府指令種植作物,喪失建水庫前可以的自由耕作權。如果要反駁我,應該找出總督府允許台人違背三年輪作的證據。
五是台人辛苦耕種的作物,多數運往日本,自己吃不到。如果要反駁我,應該找出嘉南大圳所灌溉的農田,台人種台人吃的證據。
但是反駁我的人一個證據都提不出來。
反駁的人都說什麼呢?
一是人身攻擊:支那賤畜、滯台支那人講的話不要信。
完全沒有針對史料討論,就算我是邪惡大魔王,但我提的史料可是日據時期台灣人寫的報紙呀!是不是日據時期的罵八田與嘉南大圳的台灣報紙也是支那報?
二是轉移焦點:紀念蔣中正是王八、蔣中正是殺人魔。
完全沒有針對史料討論。我們先不談蔣中正,就算蔣中正是邪惡大魔王,難道日本剝削台灣人的歷史就不存在了?
三還是轉移焦點比爛:國民黨來了之後把米糧送到大陸打內戰,台灣人更沒東西吃!
完全沒有針對史料討論。就算國民黨是邪惡大魔王,也改變不了日本剝削台人的事實。更何況,陳儀真的送米糧給大陸嗎?檢視實際檔案《陳儀致總署署長亥艷》電報,發現陳儀絕無運台灣米糧赴陸,反而是要求大陸運米糧、肥料來台。
是不是反對者不罵國民黨、不罵支那,就提不出一丁點有水準的論述了?在辯論的金字塔中,是最下兩層的言論。
稍微到金字塔第三層、第四層的論述,是提出不同說法。例如有人說,為什麼還有一些台灣人紀念八田呢?
我的回答是:因為台灣人厚道有人情味,台灣人不了解自己被剝削。
在當時的歷史氛圍,台灣人不明白日本殖民政府的戰略,人之常情。史料公布的今天,我們得以認知到:嘉南大圳的建設,本來就是為了讓日本人吃到更多米糧、衛了透過水利系統控制台灣人而建設的,不是為了台灣人。在日本殖民政府眼裡,台灣人只是負責生產米糧的「工具」。日本人在蓋大圳時,想的不是「蓋了水庫讓台灣人過好日子」;而是「蓋了水庫讓台灣人幫日本人種更多米」!
還有人說,八田人不錯,他搬到工地與工人同住、他很負責、他善良、他這個好那個好......。
我的回應是,對,八田與一當然不是滿懷邪惡的殘暴大壞蛋,他是個善盡職責的水利工程師。弔詭在於:他的工作與職業,就是在「剝削台灣人」。他越是負責地貫徹總督府的指令,台灣人就被剝削的越慘。他如果不蓋,台人就不必交稅但一樣能種田;他如果不提三年輪作,台人就能有耕種的自由權;他如果蓋失敗,日本就沒有理由強徵劫收更多的糧食運回日本。台人在嘉南大圳完工前後都沒過上好日子。
越是讚揚他「蓋嘉南大圳很成功」,結論就是他「很成功地剝削台灣人」。
那是不是八田做什麼都是剝削?當然不是,比如說八田與一讓台人與日人都列入殉難碑,不會不列台灣人。這是好事。就事論事,不以人廢言,不因言舉人。功過不能相抵。
我不贊同砍銅像,也不贊成把八田當神來拜,還原歷史真相,釐清台人被日本剝削,不再盲目媚日,如此而已。
※
A:「國民黨白色恐怖殺台灣人。」
B:「你怎麼不提日本殖民殺更多台灣人?」
B:「日本殖民剝削台人好可惡。」
A:「你怎麼不提國民黨來台也好可惡?」
國民黨的好壞與日本殖民好壞完全是兩個命題。混淆無助於釐清歷史,更不利於台灣未來發展。我非常反對這種牽拖的討論方式,藍綠都一樣。
我們可以有不同的立場,但必須站在事實的基礎立論,更必須懂得論辯的水準,就事論事,而不是人身攻擊。
土地被徵收補償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評價
爆發徵地風波的苗栗大埔地區今天驚傳一名自救會成員,73歲的朱老太太喝下大量的除草劑不幸死亡。當地居民認為,老人家想不開,跟政府強制徵收土地一事有關。行政院長吳敦義表示,承諾大埔居民以地易地並未改變,「我知道這位73歲的婦女好像平常就有一點病痛,好像憂鬱還是怎麼樣,所以...原因我還不清楚,不過我都是要表達深刻的遺憾。」他並表示,已經請內政部社會司代表政府,慰問喪家。
今年二月,大埔自救會成員朱樹的妻子朱馮敏,曾經帶著公視獨立特派員記者去看她可能被徵收、拆除的家園。她向記者表示:「人就快就(煩)死了,每天都在煩惱,煩惱到不能吃不能睡!」
週二凌晨她被家屬發現,喝下大量的除草劑結束生命。家屬認為,阿嬤的死,可能跟家園要被徵收有關。鄰居也表示,朱馮敏老阿嬤,在6月8號竹南基地動工後,一天比一天消沉。
73歲的朱老阿嬤自殺,自救會成員形容,這是阿嬤無言的抗議。 行政院長吳敦義表示遺憾,但強調對大埔居民的承諾不變。苗栗縣政府也表示,答應要還的土地一定會還,對大埔農民的承諾沒有改變。不過現在大埔村民想要回家、想要去農地,還是都得經過層層關卡,保留的地在哪裡,也還沒有答案。
自救會強調,整地工程一直沒停下來,每天面對砂石車、排水系統被破壞、封路範圍也一天比一天大,讓他們擔心政府的承諾會跳票。八十多歲的顏老阿嬤說,政府給的補償金,買不起外頭的房子,離開了田,也沒有謀生的能力。
聲援大埔農民反徵地的台灣農村陣線則出面呼籲,苗栗縣政府在徵地爭議沒有妥善解決之前,應該立即停止施工。他們也強調,希望大家以冷靜的心情持續關懷、支持大埔,不要再激化居民的情緒和壓力。

土地被徵收補償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評價
為了興建新竹科學園區的竹南基地,苗栗縣政府堅持要徵收竹南大埔的農田跟民宅,不過,由於有居民不同意,這個月,縣政府好幾次出動怪手,強勢挖田整地,今天一早,縣府再度出動上百名警力進入,眼看即將收成的稻田,瞬間化為烏有,老農民情緒相當激動。
大型的怪手機具開入即將收成的稻田中,眼看自己的心血在瞬間化為烏有,老農夫既傷心又憤怒,衝上前向警察抗爭,拚命想要捍衛自己的土地。
星期一上午八點多,苗栗縣政府在毫無預警之下,再次出動上百名警力,多部怪手,推土機,以及砂石車,強勢進駐大埔農田,只要民眾想要阻撓作業,立刻有警員上前帶離。
類似的場景,已經不是第一次上演,因為有大埔農民,不願意土地被縣政府強制徵收,這個月九日,縣府第一次派駐大批警力,將路圍起來,更強行進入農田開挖整地。
在地居民指出,苗栗縣政府為了興建新竹科學園區竹南基地,要以區段徵收的方式,來徵收他們的農田和房子,可是,事前沒有溝通協調,更沒有具體補償方法,卻以粗暴的方式強勢整地,很擔心,哪一天怪手會闖入他們的家。
面對居民的指控,縣政府則是回應,農地的取得一切合法。

土地被徵收補償 在 陳麗娜 Youtube 的評價
大林蒲遷村,代理也要繼續向前行
【沒遷村計畫就列遷村經費,誰放心?】
行政院去(108)年10月通過了「新材料循環產業園區計畫」,但遷村計畫書要到110年才會出來。沒有遷村計畫書,就沒有確定的遷村基準日、遷村範圍、補償資格,但行政院卻已先算出遷村費為589億。沒遷村計畫就訂589億,這讓居民很不放心。
原本經濟部長沈榮津在6月21日要與大林蒲鄉親面對面,說明遷村計畫內容,最後卻延到9月中舉行。之所以如此,也是因為鄉親認為遷村計畫書應該先準備好草案,不然座談會還是說明會,該辦的都辦了,百姓該說的都說了,辦再多場都沒有意義。所以居民希望中央準備好再來,也希望9月份時,新市長能夠給鄉親合理的解決方案。
中央政府遲遲無法給出明確的遷村條件。甚至有里長說,先前自己在座談會曾提出的問題,沒有被紀錄下來,像是土地一坪換一坪沒有法律根據,到時恐變成協議價購,如果屆時大林蒲被劃為國家重大建設區域,就只能等著被徵收,希望中央能展現誠意。
【五大訴求無法落實?】
遷村陷入冰點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居民曾提出的五大訴求,沒有獲得行政院具體答復。行政院去年10月核定時,當時市府專案辦公室即邀請經濟部、工業局及小港區沿海6里里長及轄區議員,召開「經濟部委託高雄市政府代辦大林蒲遷村工作」先期協商說明會,聽取地方居民意見。
居民要的很簡單,也都沒什麼變動,主要提出5大主要訴求,包括:
(一)應以優於徵收之條件,補償居民財產損失,保證居民不因遷村而負債。
(二)「全部私有土地」都應一坪換一坪,不能僅侷限住商土地。
(三)小面積土地換地後,無法單獨興建住宅,政府應以成本價開放購地。
(四)以造鎮方式,興建透天厝供居民入住,不接受集合住宅。
(五)鳳鳴里17鄰(山邊路)住戶,一併納入本案遷村範圍。
這些都關乎到居民的生存權與財產權,現在的看守市府的確無法作主,但居民也想知道,自從宣布延會到新市長後,期間中央有沒有對上述主張有所鬆動採納?
大林蒲居民要的很簡單,要搬可以,團進團出,該有的權利一個都不能少,也不會讓權利損失的人落單,如果行政院做不到,大林蒲人恐怕也不會輕言低頭。行政院如果真的有心要解決問題,希望在九月多的會議能給出符合居民需求的答案,讓大林蒲人心中堆了數十年的石頭能夠早日放下。
雖然是代理期間,我們還是希望代理市長能把地方心聲帶到中央去。

土地被徵收補償 在 徵收相關事項及補償種類標準 - 桃園市政府-地政局 的相關結果
徵收土地 應給予之補償費,均由需用土地人負擔,並繳交縣(市)政府轉發,需用土地人不於公告完畢後15日內將補償費繳交本府發給完竣者,徵收從此失其效力。 ... 徵收土地應補償 ... ... <看更多>
土地被徵收補償 在 土地被政府徵收補償金誰說了算?! | 房事QA 的相關結果
土地被 政府徵收補償金誰說了算?! · 台灣時常有士地徵收的新聞出現,例如“苗栗大埔案“、“南鐵地下化“,而目前尚在審查階段的徵收案就有5件。 · 徵收土地會 ... ... <看更多>
土地被徵收補償 在 中華民國內政部地政司全球資訊網-地政問答 的相關結果
一、土地被徵收後,其殘餘部分如符合土地徵收條例第8條規定,有面積過小或形勢不整,致不能為相當之使用之情形,可於徵收公告之日起1年內以書面向該管直轄市或縣(市)主管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