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市議會,就攸關桃園發展的三大政策計畫,進行施政報告。
首先,是桃園航空城計畫,第二是前瞻軌道建設,第三是桃園各項重大公共建設,市府團隊將秉持「拚建設、顧財政」的原則,積極與中央及府會合作,如期如質完成桃園建設轉型,帶領桃園穩健發展。
#推動桃園航空城計畫 維護居民權益,減少爭議
「桃園航空城計畫」歷經全區聽證,整合地主、居民不同意見,內政部於去年3月27日完成都市計畫再審定,同年12月24日,完成核定抵價地比例。
今年下半年,我們已完成地上物查估作業,並舉辦83場土地協議價購說明會,充分溝通、盡力協議。
航空城計畫現階段區段徵收面積廣大,包括交通部的蛋黃區及市府的蛋白區,將近1萬戶居民將進行拆遷,必須由居住正義的角度思考,拆遷補償的合理化、極大化。
另一方面,也須讓財務計畫務實可行,落實航空城計畫,透過擴大機場經濟學、引進新產業活水,讓桃園得到長遠的發展空間。
因此,市府合理提高拆遷補償點值,規劃出務實的重建成本;並將著手興建社會住宅,作為拆遷戶選配之用。
有關配地問題,市府回應市民補償意見,提出合理的配地原則:建地1比1配地比例,農地達到41%、重劃區農地達到46%的配地比目標。透過標準機制,減少標準差及爭議,在保障居民權利的條件下,順利完成區段徵收作業。
我們預定今年10月底,提送區段徵收計畫書予內政部審議,也期盼交通部民航局針對第三跑道環評能同步於年底前完成,桃園航空城計畫明年進入實質徵收階段。
桃園秉持居住正義及拆遷補償合理化、極大化和財務可行等原則,透過機場擴建、產業專區,打造更有競爭力的機場,聯結桃園都市發展,達成桃園南、北、航空城三大核心的發展願景。
#綠線主線全數發包 市府規劃二階段路網計畫
捷運綠線是桃園第一條自辦的捷運系統,繼土建統包工程高架段於去年動工之後,地下段的GC03潛盾標今年9月20日開工,GC02潛盾標則將於10月11日開工,屆時,捷運綠線主線工程全數動工,這是歷經審議、工程設計發包階段,付出許多努力,真正落實為具體的捷運工程。
捷運綠線中壢延伸線計畫已納入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並獲交通部審議通過,將爭取行政院儘速核定;由桃園連結新莊的捷運棕線,目前辦理綜合規劃工作,爭取明年完成綜合規劃報告,提送中央審議;捷運三鶯線延伸八德段,已通過國發會審議,並轉由行政院核定中,市府將積極與新北市政府合作推動,讓三鶯線延伸至綠線G04大湳站。
未來,捷運綠線接軌中壢延伸線及機場捷運,連結第一階段環狀捷運路網,完成市民對便捷交通的期待。
此外,捷運綠線延伸至大溪埔頂線,以及二階段捷運路線也陸續規劃中,包括由中壢環北站經由台鐵環南站、中豐路到龍潭,延伸到大溪的「南環計畫」,以及將從桃園經由內壢,延伸到環北站的「北環計畫」。
期盼在此屆任期中,完成第一階段捷運開工任務,並能獲中央支持第二階段路網規劃,奠定捷運路網發展基礎,讓桃園都市發展進入嶄新階段。
#桃園各項重大建設進行中
桃園市立美術館、市立圖書總館、亞洲·矽谷創新研發中心、桃園會展中心、社會住宅、河川整治計畫等建設,需要龐大經費挹注,以及縝密的計畫審議。市府團隊會在秉持財政穩健、中央補助款極大化原則下,轉型城市基礎建設,提升桃園生活品質。
有關中央與地方協商事項,例如目前桃園積極爭取的國道建設,包括:增設中壢中豐交流道、國道1號桃園交流道改善工程、國道3號銜接台66線增設系統交流道、高原交流道(國道3號龍潭第2交流道)增設工程、國二甲線(國道二號延伸台15線)等。
這些計畫雖然由中央單位主導,但涉及地方政府的土地徵收、經費負擔等議題,也須全力解決,完整串聯三橫三縱高速公路網,有效紓解桃園交通,完成交通轉型目標。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3的網紅高雄市議員-林于凱,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前鎮區凱得街西側8米巷開闢工程為了省1分鐘車程而要花費4600萬,我在總質詢時再度追問該工程的適法性,並針對使用平均地權基金之相關建設,要求高雄市長韓國瑜訂立一套審核標準。 該工程總經費4607萬元,其中包含土地費4350萬元、地上物補償費20萬元、施工費208萬元、設計監造費22萬元、工管費7萬...
土地徵收補償標準 在 鄭文燦 Facebook 八卦
從黑箱弊端到公開透明,從浮濫徵收到居住正義
桃園航空城區段徵收計畫審議通過,台灣產業升級轉型引擎啟動
內政部在4/29召開土地徵收審議小組會議,審議通過桃園航空城機場園區(1412公頃)及附近地區第一期(1185公頃)區段徵收計畫,這是航空城計畫的重要里程碑。行政院在2011年核定了《桃園國際機場園區綱要計畫》,同年9月18日宣布桃園航空城計畫啟動,迄今9年,幾經波折,終於底定,航空城計畫進入實質開發的階段。
#五大原則 #公開透明
2011年,行政院核定航空城綱要計畫時,當時負責規畫審議的內政部營建署長是葉世文,而他後來在2013年接任桃園縣副縣長,負責航空城開發。然而,葉世文在任內涉入八德合宜住宅弊案,收受廠商鉅額賄款,遭判刑14年,使得航空城計畫蒙上陰影,土地炒作與黑箱決策,讓這個計畫的推動困難重重。
所以,我在2014年就任桃園市長後,杜絕黑箱,宣佈「公開透明」、「民主參與」、「綠色經濟」、「公共利益」、「產業優先」五大原則,讓桃園航空城計畫得以公開透明供市民檢視。
#全區聽證 #杜絕黑箱
2015年5月,為了實踐「公開透明」與「民主參與」的精神,我強力溝通交通部,把原來僅有特農區須辦理聽證會的原則,擴大為「全區聽證」。讓地主、居民、利害關係人,超過2萬人可以參與聽證會(24場預備聽證會,6場正式聽證會)。不同於過去只用說明會或公聽會的形式對民眾說明,我要求所有徵收範圍按照《行政程序法》進行「聽證」,由公正人士主持,讓正反兩方有充分表達意見的空間,政府官員也必須充分說明,所有爭議得以攤在陽光下檢驗。
除此之外,為了避免因為資訊落差,增加土地炒作,桃園市政府也將航空城土地交易資訊上網公開,大幅降低土地炒作的誘因。
#尊重剔除權利 #縮小徵收範圍
經過聽證程序與民意訪查,我秉持「尊重多數、保障少數、縮小面積、早日定案」的原則,部分居民強烈反對的範圍,在內政部的審議後剔除,包括宏竹里、兩河流域等127公頃,劃出徵收範圍。
#先建後拆 #加碼補償
針對拆遷補償與居民安置,市府團隊秉持「先建後遷」及「離村不離鄉」、「一里一安置」三大原則,原則,優先落實安置街廓與安置住宅,並保留原來的社區鄰里關係與文化紐帶。基於居住正義的理念,航空城的配地方案,原建地也一坪換一坪,原農地100坪可以換住宅區41坪,讓地主權益得到保障,市府並提高了建築物的拆遷補償費,較過去標準提高15%,讓居民有足夠的重建經費。
#國際機場優勢 #臺灣產業升級
桃園國際機場從1979年營運以來,為桃園帶來了噪音污染及限禁建的問題,地方承擔了機場帶來的成本,但卻難以獲得效益。航空城計畫,能讓國際機場與地方共存共榮,提高在地就業機會,落實機場經濟學。
航空城計畫引進的六大產業,包括航太維修、倉儲物流、綠能產業、智慧車輛、生技醫療及雲端產業,促進了未來產業的投資。因此,為了加速投資,航空城優先產專區有145公頃,將於兩年內取得,提供設廠用地,成為帶動台灣產業轉型的引擎。
#解決爭議 #穩建推動國家重大建設
航空城計畫即將於進入實質開發,我將成立專責單位「航空城工程處」,負責區段徵收工程,並親自督導各項工作期程,讓航空城推動的各種困難,一一克服。
未來,桃園將發揮國際機場樞紐優勢,距離亞洲各國首都,如東京、首爾、新加坡、馬尼拉、河內等城市,空中距離都在四小時內,有效整合全球生產資源與市場,並結合海空雙港(桃園機場、台北港)及自由貿易港區等優勢條件,提升台灣國際競爭力,創造一個智慧、永續的機場城市。
桃園航空城,即將大步向前。
土地徵收補償標準 在 鄭文燦 Facebook 八卦
落實先建後遷,保障居住正義,讓居民權益極大化,航空城地上物協議價購會議啟動
桃園航空城區段徵收都市計畫已由內政部發函核定准予徵收,今天起至8月上旬,市府將舉辦 #158場次地上物協議價購會議,以一對一的方式辦理協議價購,希望幫助居民爭取最大權益,預定2022年9月交付安置街廓土地予拆遷戶,可以重建房屋2,300戶;同時,市府規劃的3處安置住宅已經完成發包,完工後預計可提供1,200戶安置。先建後遷的原則得以落實,預估在2024年2月,完成居民的安置後,全區開始施工。
桃園航空城計畫進入新的里程碑,考量航空城計畫開發面積龐大,市府優先針對桃園航空城附近地區(第一期)區段徵收範圍內的居民進行安排,#縮小第一階段的優先搬遷範圍,共347戶需先行辦理遷移,在明年7月底前完成,讓政府可以取得安置街廓23公頃、安置住宅7公頃多,以及部分產業使用的土地。
至於其餘地區的家戶,則適用先建後遷的規劃,可居住現有住宅到2024年2月,再入住安置街廓新居或市府興建的安置住宅,最後再拆除原有建物。
大園區大海里大部分在產三的範圍,合計95公頃,並未被納入優先搬遷區,相信會有更充裕的時間,讓大海里的居民權益得到保障。
針對優先搬遷區的居民,市府提供了優惠補償。以查估補償費500萬的合法建築為例,除了加發50%自拆獎勵金、7.5%協議價購獎勵金外,更加發25%優先搬遷獎勵金,還有80萬的專案租金補貼,再依戶籍加發約12至28萬的人口搬遷費,總補償可超過1,000萬。這樣的補償方案就是把居民權益極大化,落實居住正義。
關於航空城計畫內的中小企業,市府也提供現有工廠安置所需的乙種工業區,讓中小企業申請搬遷,面積約22公頃,並由市府經發局擔任窗口,協助安置。
針對交通部民航局負責的機場園區,因第三跑道分為6個工區,比照市府模式採取分階段搬遷方式,獎勵金依工區時間自25%逐次遞減。市府希望交通部民航局早日確定工期及工區,補償方案也必須優惠。
除了以安置街廓配地重建外,市府也會提供蘆竹1號、蘆竹2號社會住宅,提供作為中繼住宅,市府也以包租代管機制,協助搬遷户租屋。
航空城範圍長期受到噪音及禁限建影響,違建户相當多,但違建户的形成有其歷史背景。如果該家戶為二次拆遷戶,只要提供證明文件,市府將查估補償費由違建的60%,專案提高至90%,再加上自拆獎勵金,總補償金可以到達135%。二者相加已接近合法建物的查估補償費,這將是桃園歷來最優厚的補償方案。
市府對於可以補照的程序違建,則由建築師團隊認定,拉高至90%查估補償費,超越純粹違建的60%。為了積極協助居民,市府在航空城聯合服務中心成立 #安置及搬遷服務中心,以第一線面對面的服務,解決問題。
從今天開始,要舉行158場的地上物協議價購會議,希望市府同仁、居民有耐心,市府就是要讓居民權益極大化、補償標準優惠化;居住正義,是我們的出發點,有些假消息造成混淆,我們希望在協議的過程,都可以澄清。
落實「居住正義」、「先建後拆」、「補償最大化」等原則,讓拆遷戶重建的家園,比原來的居住條件更好。
土地徵收補償標準 在 高雄市議員-林于凱 Youtube 的評價
前鎮區凱得街西側8米巷開闢工程為了省1分鐘車程而要花費4600萬,我在總質詢時再度追問該工程的適法性,並針對使用平均地權基金之相關建設,要求高雄市長韓國瑜訂立一套審核標準。
該工程總經費4607萬元,其中包含土地費4350萬元、地上物補償費20萬元、施工費208萬元、設計監造費22萬元、工管費7萬元。開路大家都想開,但是「錢歹賺」,高雄市的財政也稱不上寬裕,必須要有效益評估,本案土地費就破四千萬,《土地徵收條例》第3-2條指出:「需用土地人興辦事業徵收土地時,應依下列因素評估興辦事業之公益性及必要性,並為綜合評估分析。」市府是否有確實針對公益性與必要性進行評估?
此外,本案並沒有編列在年度預算內,而是以墊付案處理,根據墊付款支用條件相關函釋指出,墊付款支用應用於配合緊急國防需求、配合國家經濟遭受重大變故、配合災害緊急工程或救濟、配合上級政府補助款等等的狀況,但本案明明由高雄市政府全額自付,卻沒編列在年度預算,不免讓人聯想是否在迴避監督。
《平均地權條例施行細則》第84條寫道:「…前項抵費地處理所得價款,除抵付重劃負擔總費用外,剩餘留供重劃區內增加建設、管理、維護之費用及撥充實施平均地權基金;不足由實施平均地權基金貼補之。」工務局雖然解釋,本案位於籬仔內重劃區的「邊界」,因使用平均地權基金而沒有編列在年度預算內,但進一步追問:「邊界到底是算在重劃區內還區外?」試圖進一步釐清本案適法性,工務局吳明昌表示是「毗鄰」,我指出毗鄰是在區外,並不應該適用此法。
錢歹賺,市政府未來應該有很多比這條巷道開發更重要的工程才對,建設花費必須要有優先次序,不能隨意使用,籲請市長同意,未來動用平均地權基金進行相關建設前,必須要訂立一套審核標準,就公益性、必要性、成本效益等層面進行優先序位評估,而後方可動支。市長韓國瑜回應承諾,會對本案進行重新審視,再向議員報告,使用方式也會建立審核標準。

土地徵收補償標準 在 凌子楚 最清楚 Youtube 的評價
20190510《一日議會》工務處建設處總質詢
在議會,我們有一個嘉速前進無黨籍聯盟,今天是我們第一次操作,聯合質詢的模式。
由黃思婷議員擔任第一棒,質詢衛生局局長,有關復原復健相關的醫療業務規劃與執行內容。
第二棒,由戴寧議員質詢工務處,130條都市計畫預定道路徵收補償和開發問題。
工務處,每年固定編列九千萬的預算,作為計畫道路補償徵收開發工程款。
由於需要開發的道路太多,能使用的預算資源太少,很難追求開發的時效性。
我們希望透過公開透明的機制,用救災防洪優先,人口密度交通需求第二為標準,以里為單位,建立公開透明,和公平的 SOP 道路徵收機制,上網公佈預定開闢道路順序名單,供民眾上網查詢,避免民眾等到,望眼欲穿,海枯石爛,影響政府公信力和執政形象。
此外,工務處也可依照公告順序,編列次年預算。
最後一棒,由我質詢,因為只剩下3分鐘的時間, 我只能向建設處陳處長預告,未來和市長總質詢的內容,請建設處為市長準備資料,我將從比較城市發展的角度,比較新竹市和嘉義市,37年來升格成省轄市之後,結構性的根本差異,就是嘉義市沒有產業沒有就業的困境所在。
如今,如果要振衰起敝,除了在觀光產業上,用文化絲路,百尺竿頭外,更應該爭取科學園區或工業區,作為戰略發展策略,重塑嘉義市在日治時代作為輕工業重鎮的光榮印記。
目前,可以爭取縣市合作,利用全世界最大的電動車齒輪生產廠商,和大股份有限公司,在嘉義縣大埔美工業區設廠的利基,將嘉義規畫成台灣電動車產業發展的科學園區,做好全面性都市發展檢討的戰略規劃,提供足夠的土地資源,向中央爭取,迎接這一波美中貿易大戰,台商回流的資金與技術,產業與發展,重新定位城市發展,找回曾經屬於嘉義市的光榮城市記憶。
一舉逆轉今天,嘉義市人口老化,青年外移,少子化,長照成本負擔沉重,自有財源嚴重不足等等,城市鄉村化發展的種種困境。

土地徵收補償標準 在 輕鬆看懂土地徵收補償費 - YouTube 的八卦
土地徵收補償 費的市價和協議價購的市價不一樣? 如何查詢 土地徵收 案件進度及相關資料? 答案都在影片中 土地徵收 大小事請洽彰化縣政府地政處網站土地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