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學者Laurie Garrett的十點防疫建議
我覺得很棒!大家要分享出去!
1.離家外出時要戴手套(冬季的連指手套或戶外手套),在地鐵、公共汽車上和公共場所都戴着別摘下來。
2.如果你在社交場合需要脫下手套,比如在握手或用餐時,千萬不要用手觸摸臉部或眼睛。不論有多麼癢,都別讓手碰到臉部。在重新戴上手套之前,要先用肥皂和溫水徹底清洗雙手,搓乾淨手指,然後戴上手套。
3.每天換手套並徹底清洗,不要戴溼手套。
4.口罩如果不能蓋嚴口鼻四周,就不會有多少保護作用。在室外,尤其是在陽光下,紫外線能殺病毒,戴口罩的必要性不大,因爲這時病毒不大可能被隨機地吹進人的口鼻。即使在室內,口罩如果被重複使用多次,或是鬆垮地戴在臉上,或是被沒戴手套的手摘下來過,那它就是心理安慰多於實質性保護了。
重複使用同一口罩比不用還糟——而且令人噁心,因爲你的口鼻呼出來的東西會在口罩內形成一層臭臭的薄膜,最容易吸引細菌。我在疫情爆發時並不單純依賴口罩,而我已經歷過三十多次疫情!我的做法是避免去人多的地方,在與任何個人打交道時保持半米的距離,即大約1.5英尺,這是個比較好的標準。如果有人咳嗽或者打噴嚏,我就請他們戴上口罩,以免我被噴到有可能帶有病毒的口鼻液。如果他們拒絕,我會離他們一米(約3英尺)遠,或者離開。不要跟人握手或者擁抱,禮貌地謝絕,解釋在疫病流行時親密接觸對你倆都不好。
5.在自己家裏,即刻換掉衛生間和廚房裏所有的毛巾,換上標着每人名字的乾淨毛巾。讓每個人都只用自己的毛巾,而不碰別人的。每週清洗兩次所有毛巾。溼毛巾是各種病毒的好家園,比如普通感冒和流感,當然也包括冠狀病毒。
6.要特別小心門把手。如果可能,最好用手肘或肩膀開門。不然就戴着手套去開門,或者開完門後馬上洗手。如果你家裏有人已經生病,那麼一定要定期擦洗門把手。類似的,對樓梯把手、桌面、手機、玩具、筆記本電腦——任何要用手接觸的東西都要非常小心。你如果只碰自己的東西沒事,但是如果你需要拿起別人的手機、炊具,或者用別人的電腦鍵盤,過後要馬上洗手,千萬別碰你的臉。
7.如果你和別人一起吃飯,不要用自己的筷子和餐具到公共的碗盆裏取食。當然也需要告訴你的孩子不能喝別人杯子裏、或者大家共用的容器裏的飲料。在中國習慣於一頓飯做好幾個菜,然後每人用自己的筷子到共享的菜碟裏去夾菜。在疫病流行時不要這麼做。在每個菜裏放公勺,每人用公勺取菜然後將公勺放回菜碟,然後才用自己的筷子從自己盤子裏夾菜入口。做飯菜前洗淨食物;餐前餐後洗淨鍋碗瓢盆;不要去衛生髒亂差的餐館。
8.在查清病毒來自什麼動物之前,絕對不要購買、宰殺或食用任何活體動物或活魚。
9.如果天氣允許,在家和上班時都打開窗戶,流通新鮮空氣。病毒不能在空氣流通良好的地方存活很長時間。當然如果天氣很冷很糟,還是需要保暖和關上窗戶。
10.最後,如果你是在照顧發燒的家人或者朋友,在他們身邊時一定要戴上嚴絲合縫的口罩,而且讓病人也戴上(除非他們犯噁心)。爲親友換口罩時一定要非常非常小心。爲了你自己的安全一定要假設這上面全是病毒。戴上乳膠手套去拿,把它放在一次性容器裏密封后扔到垃圾桶裏。戴着乳膠手套,用一次性毛巾/棉棒給病人輕輕地拿溫肥皂水洗臉;然後同樣密封於一次性的容器或塑料袋裏,扔進垃圾桶。照顧病人時最好穿上長袖上衣和蓋住自己全身的衣服。把病人穿過和碰過的東西如衣物、牀單、毛巾和餐具在熱肥皂水裏洗徹底。如果有條件的話,把家裏的病人隔離在某個房間,或者某個舒適的固定角落,但是和家裏其他人分開。如果天氣好,在房間另一頭開窗,使得微風可以吹過病人的臉再吹到外面去。當然天氣太冷時不能這麼做,如果開窗讓房間裏太冷,反而會讓病人病情加重。
如果家人、鄰居、公司同事、學校同學所有人都使用上面這些簡單的防範措施,可以大大減少病毒的傳播。
轉自《希望之聲》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萬的網紅早安健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多喝水沒事,沒事多喝水!」耳熟能詳的廣告詞,你一定有聽過。我們都知道喝水有益健康,因為水是維持身體正常運作的重要元素,若缺水則可能出現疲勞、便秘、代謝及腎臟問題等。但其實並不是任何時候,水都是多多益善,喝錯甚至還可能造成「水中毒」!怎麼喝才對?林口長庚醫院腎臟科顏宗海醫師告訴你! 水喝太多當心水...
「咳嗽喝什麼飲料」的推薦目錄:
- 關於咳嗽喝什麼飲料 在 急診醫師的眼睛(白永嘉醫師) Facebook
- 關於咳嗽喝什麼飲料 在 白袍旅人-兒科楊為傑醫師 Facebook
- 關於咳嗽喝什麼飲料 在 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 Facebook
- 關於咳嗽喝什麼飲料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 關於咳嗽喝什麼飲料 在 有聽過感冒咳嗽可以喝西打嗎? - 看板BabyMother 的評價
- 關於咳嗽喝什麼飲料 在 咳嗽喝什麼飲料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咳嗽喝什麼飲料 在 咳嗽喝什麼飲料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咳嗽喝什麼飲料 在 兩種生果果汁助你清肺-化痰止咳-化喉炎-消炎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咳嗽喝什麼飲料 在 Re: [問題]感冒了...還是好想喝飲料~ - 看板Drink 的評價
- 關於咳嗽喝什麼飲料 在 [問卦] 喝甜的飲料一直想咳嗽- Gossiping - PTT生活政治八卦 的評價
- 關於咳嗽喝什麼飲料 在 大家覺得,在捷運上咳嗽到很痛苦的時候,能不能喝一口水呢? 的評價
咳嗽喝什麼飲料 在 白袍旅人-兒科楊為傑醫師 Facebook 八卦
對於非醫療人員來說,需要整天戴外科口罩+一直更換嗎?跟戴口罩一樣重要的是 _______,你做好做滿了嗎?
我先跟大家分享我今天的「狀態」
十幾年養成的習慣,只要在醫院面對患者,我幾乎都是隨時帶著口罩的。習慣了~~~
但平常出門我不太會戴口罩,除非空氣很差。
初二三四五,連看了四天過年門診,這兩日難得放自己兩天假,送完孩子去上課後,到處走走。
今天在外面開放的場域+逛了兩家店,我是沒戴口罩的。
沒錯,我沒戴口罩在外頭晃了一整天。
不是我缺口罩,而是真的沒有絕對的必要。
目前沒有社區人傳人,請大家不避過於恐慌。
(這就是為什麼落實必要的隔離很重要。一但爆發社區人傳人,就比較糟糕了~~~)
「直接」被飛沫傳染的距離,大概是2-3公尺。如果我在一個周邊兩三公尺都沒有人會對我咳嗽或打噴嚏的環境,其實沒有必要戴口罩。
反而是勤洗手+不要亂摸比較重要
今天中午到南一中附近某知名飲料店,看到有趣的景象。
一群人戴著口罩坐在一起聊天喝飲料。喝飲料時把口罩拉下,喝完再戴回去。
這樣的方式,不如不要戴.......這個真的只是戴心安的。
那對於防疫,對於大家而言,該怎麼辦?
最需要戴口罩的情境是
1. 進出高風險地帶
(如醫療院所,或與確定個案、隔離個案必須親密接觸者)。
2. 人口密集+通風不良處
3. 接觸過去十四天有中國旅遊史的人
但我個人覺得大家容易忽略的,其實是「洗手」
======================
患者的飛沫,會附著在物體的表面。
很多時候,是我們的雙手被污染後,又揉眼睛,又挖鼻孔,又吃東西。然後把病原帶進體內........
這是很多人被感染的原因之一~~~~
所以我還是要鼓勵大家
1. 多洗手。
2. 少觸摸公共場合的東西。
(例如:我在百貨公司,是不碰手扶梯的把手的。這是多年來的習慣......)
3. 消毒必須觸碰的桌面。例如在外面用餐時,我們會把桌面消毒或清潔~~~(平常就會做了)
結論:很多時候,是我們自己把病原帶進體內的~~~
勤洗手、勤洗手、勤洗手!
=======================
對於一般民眾而言,需不需要一直換口罩?
這個我再發另外一篇文章供大家參考
咳嗽喝什麼飲料 在 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 Facebook 八卦
#04b帶你看指揮中心記者會
今日重點:謝天謝地,今日無本土案例。今天還是充滿了防疫破口呀...且有許多變形普篩問題🤔
1.新增8例境外移入,新增從美國回來的案356是之前案343的先生。昨日的本土案352店員(確定不是超商店員)找到接觸者了,從美國回來確診的案301曾經密切接觸喝飲料超過一小時。因此案343和352都從不明原因本土案例中去除。
2. 案359,360,363是奧捷團,皆無症狀。案359和360胸部X光有輕微肺炎,該團團員已全數回溯採檢, 9人陽性,其餘8人都是陰性。
3.口罩乾蒸法消毒。電鍋內不要放水(會影響靜電層),放內鍋架,乾蒸三分鐘後靜置五分鐘即可。經實驗如此消毒4~5次對於細菌的過濾效率還是維持在99%以上。不要用酒精消毒,有破損髒污也不要用這個方式消毒。低風險場所請用布口罩即可。建議不要用完全密封袋來保存口罩。
若有呼吸道症狀,慢性疾病,出入醫院,口罩還是建議一次性使用。
4.新增的案356是境外還是本土?當時沒有居家檢疫,在檢疫政策前回來的人數大概有多少?成為防疫破口嚴重性大不大?
答:案356是3月17日從美國回來,研判是先生傳染給太太。不過17日回來後只有輕微腹瀉,沒有其他症狀,所以就沒有去就醫,健保資料就沒有篩到他,太太確診後疫調才找到這個個案。呼籲3月8日到3月18日間自美返台者,若有先前未公佈的臨床症狀請就醫並通報旅遊史(已有發簡訊)。
張P答:3月31日前322例只有19例(6%)有腹瀉,有一半有合併發燒咳嗽,4月1日~4月3日的26案腹瀉有5位,比例上升到19%,有明顯的改變。因此專家會議決定將不明原因腹瀉且有旅遊史或接觸史就納入篩檢通報。嗅覺味覺異常案例是在3月25日後開始增加。3月24日之前的216例中僅有5例(2.3%)有嗅覺味覺異常,3月25日之後的132例中佔了29例(22%)。
5.奧捷團同團患者為什麼會有症狀上差異?女保全案例現況?社區現況和疫調進度?
答:奧捷團有兩人重症插管,還有1位領隊過世,三位都有體重過重。跟流感的經驗一樣,肥胖過重是重症危險因子。病況差異可能是和接觸的病毒量和免疫力有關,而不一定是病毒本身的因素。
6.邊境管制3月19日開始,那批隔離者解封後,萬一其中有無症狀感染者,在清明連假中會不會變成擴散風險?
答:居家原本十萬,現在剩大概三萬。時間上沒有發生社區群聚,本土案例也相對低,大家擔憂清明連假移動風險,我們也有點擔憂。希望假期結束後要落實個人衛生,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配合體溫量測措施,身體有不適就醫時請戴口罩迅速就醫並告知TOCC。從今日起,計程車乘客必須強制戴口罩,不戴者可以拒載。放假前本土的零星個案都過了潛伏期,風險相對較低,但仍有風險,要警覺不用恐慌。
7.有醫師從死亡率推估確診數較正確,認為台灣感染數不只這樣,是否考慮對不明個案的活動重疊區域做抽樣性的篩檢?
答:某程度是正確的,但這要有一定死亡數目後才有統計上的意義。目前沒有要大規模的展開篩檢,但對特定風險做進一步檢查是有這樣的想法。比方說解除居家檢疫前用簡訊通知或關懷中心通知檢疫者重新檢視自己有沒有忽略掉的症狀,有的話就檢驗。
8.嗅覺味覺喪失顯示歐洲病毒株有入境嗎?還是亞州病毒株變異?是否重症也可能增加?會考慮機場入境全普篩嗎?篩檢的時間點?
張P答:嗅覺味覺喪失主要是歐洲境外移入個案,後來美國移入個案也有看到。感覺就是歐美回來患者比較有這些症狀,前面的個案確實比較少見,也許不同病毒株的確有變異,我們實驗室會繼續研究,目前不同病毒株沒有看到比較容易重症的現象。
阿中答:機場全普篩討論過很多次了,你可能會提早找到一些陽性,但沒症狀查不到病毒一樣有一定比例,在居家檢疫期間一樣會出現。現在就是兩個加強:
@機場有症狀就集中檢疫,如果檢疫陰性再放人回家檢疫。
@居家檢疫結束後再重新確認一次有無相關症狀
這樣效率比較好。
9.奧捷團新增三例,兩例無症狀但卻有肺部浸潤,請問目前無症狀者的比例?是否有人無症狀但有肺炎?是否會因為難以辨識而成為防疫破口?
答:無症狀感染者有15例,但如果查出來有浸潤,我們分類上會歸為有症狀,輕微肺炎。
張P答:無症狀是主觀上沒有症狀,體溫沒發燒,胸部X光也正常,這樣才列入無症狀。胸部X光檢查有問題就是有肺炎,不會鮭於無症狀。先前的個案有些X光和電腦斷層都沒發現異常,但有些人是X光沒看到,電腦斷層有發現輕微變化。電腦斷層可能比X光更清楚。但這跟會不會傳染其實沒有直接相關,重點還是在呼吸道檢體病毒量的高低。另外,沒有打噴嚏等情形時,噴出來的病毒量可能就沒有那麼多,傳播力相對就低。
目前關注找不到來源的本土案例三位:
案268工作室老闆
案322師大學生
案336北部高級社區的女保全 該社區匡列388位,採檢8人,6人陰性。剩兩位一人是住戶有發燒,一人是去看診時一起候診的病患。目前住戶已造冊調查,通勤路徑也在進行疫調確認感染源。
咳嗽喝什麼飲料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評價
「多喝水沒事,沒事多喝水!」耳熟能詳的廣告詞,你一定有聽過。我們都知道喝水有益健康,因為水是維持身體正常運作的重要元素,若缺水則可能出現疲勞、便秘、代謝及腎臟問題等。但其實並不是任何時候,水都是多多益善,喝錯甚至還可能造成「水中毒」!怎麼喝才對?林口長庚醫院腎臟科顏宗海醫師告訴你!
水喝太多當心水中毒
曾有一位馬拉松選手在橫跨美國大峽谷時,一路不斷灌水,抵達終點後也持續喝水,最後即因「水中毒」而死亡。顏宗海醫師提及,人體血液中的鈉離子是處在穩定狀態,正常人的鈉離子濃度為135至145(mmol/L)之間,但若是短時間內灌進過多白開水,可能造成血液中鈉離子濃度降得太低,變成「低血鈉症」。
顏宗海醫師進一步表示,當鈉離子濃度降至135(mmol/L)以下時,初期不會出現什麼症狀,少數人會感到疲倦、頭痛、頭暈等;但若是鈉離子濃度降至120(mmol/L)以下時,就是嚴重的低血鈉症,此時就要特別小心,患者較會出現抽搐、意識不清,甚至可能有生命危險。
林口長庚醫院資深護理師譚敦慈也分享,由於自家飲食清淡,料理使用的鹽分較少,每當去爬山、運動等大量流汗的狀況下,就會常常頭暈,此時就會吃很鹹的酸梅,就會恢復得比較。
飲水量:看個人活動量而定
喝水不是愈多愈好,但究竟喝多少才叫適量?顏宗海醫師回應,個人的飲水量應根據活動量調整,如果是冬天、坐辦公室沒有什麼活動的話,飲水量就不必那麼多,大約2000c.c.左右即可;但若是從事戶外活動、工作型態是以勞力為主的話,流汗量較多,一天也許會需要2500c.c.,甚至3000c.c.以上的水分。
顏宗海醫師也提供一些小撇步,讓大家能自我檢視是否該喝水了,包括感到口渴時,或小便顏色呈深茶色時,都代表身體水分不足,就要趕緊補充一些白開水。
譚敦慈老師也說,以前林杰樑醫師有一位患者,職業是修路工人,他一天喝水的水量,大約是三大茶壺,但卻只有排尿兩次,尿液的顏色非常深、味道也很重;林醫師當初即建議他,一天排尿應該有6至7次,才是健康狀態,?我們可以從排尿狀態,尿液顏色及氣味,來判斷及調整喝水量。」
咖啡當水喝,年輕OL骨質疏鬆
記得別用其他飲料替代白開水,譚敦慈老師就說,曾有一位年輕OL將咖啡當水喝,結果某次感冒時咳嗽,肋骨竟咳斷了!她表示,自己也喝咖啡,但秉持著「一天一杯」的原則,不過量。
每天喝茶、喝咖啡雖然也算在一天的飲水量中,但顏宗海醫師提醒,補充水分仍以白開水為主最好,因為茶與咖啡中都含有咖啡因,會刺激人體交感神經,若把這兩者當水喝,咖啡因攝取量就會過高,可能導致心悸、血壓上升、失眠等症狀。
喝飲料不等於喝水,恐增早死風險
同樣的,喝湯雖然也能補充水分,但同樣不能替代白開水。顏宗海醫師提醒,食物煮成的湯品,當中鈉、油脂、普林值都可能過高,不建議過量攝取。「品嚐一點就好,不建議整碗湯都喝下肚。」
此外,也別用含糖飲料補充水分,最新研究指出,一天2杯含糖飲料,女性早死風險增63%、男性增29%,譚敦慈老師就表示,喝水還是喝白開水最好,養成習慣身體更健康。
譚敦慈的喝水小撇步
1、喝水要適量,冬天沒有什麼身體活動約2000c.c.,夏天多流汗應攝取2000c.c.至3000c.c.以上。
2、口渴就喝,亦可用尿液顏色判斷是否合宜。
3、一天排尿6至7次,表示喝水量適中。
4、發生低血鈉症狀時,可吃鹹酸梅緩解。
5、補充水分建議以白開水為主,咖啡、茶類、湯品適量攝取就好。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早安健康5月號《40歲養好腎》
全台各大超商書店熱賣中,早安健康嚴選商城免運特惠中!
https://shop.everydayhealth.com.tw/product_detail.php?product_sn=1778
【相關影片】
防黴=防癌!食物發霉不能切除︱譚敦慈 X 顏宗海
https://youtu.be/TxhMiJJFDoA
小心恙蟲病!輕忽死亡率高達6成︱譚敦慈 X 顏宗海
https://youtu.be/mjGJV159lhU
生活中的汞危害,你會不會中毒?︱譚敦慈 X 顏宗海
https://youtu.be/5W6yHzFdGY4
【相關文章】
喝水喝到中毒?這3種情形小心!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9755
腎臟病患別喝紅豆水!醫師教你正確喝水遠離結石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0086
沒事多喝水?喝太多水不利腦神經、竟有這些壞處!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8447
#水中毒 #低血鈉 #譚敦慈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咳嗽喝什麼飲料 在 咳嗽喝什麼飲料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八卦
提供咳嗽喝什麼飲料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治咳嗽的水果、止咳化痰的水果、止咳喝什麼有關夫妻/感情文章或書籍,歡迎來說愛你提供您完整相關訊息. ... <看更多>
咳嗽喝什麼飲料 在 咳嗽喝什麼飲料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八卦
提供咳嗽喝什麼飲料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治咳嗽的水果、止咳化痰的水果、止咳喝什麼有關夫妻/感情文章或書籍,歡迎來說愛你提供您完整相關訊息. ... <看更多>
咳嗽喝什麼飲料 在 有聽過感冒咳嗽可以喝西打嗎? - 看板BabyMother 的八卦
我實在是不確定也不想給我小孩喝
但因為公公婆婆和豬隊友說喝一點有甚麼關係
或是喝西打可以幫助化痰 之類的
我只好來求證板媽們
大家有聽過這個說法嗎?
這兩天 因為我女兒五歲嚴重咳嗽, 除了看醫生之外還請了假
醫生有說不能喝飲料, 吃甜食油炸類等等刺激物
想當然, 我認為沙士和蘋果西打絕對就是飲料
而且很甜
我堅持聽醫生的說法, 禁食這些飲料或是零食油炸物
哪知公公就買了蘋果西打回來, 叫我一定要給小孩喝
請問大家有聽過治咳嗽可以喝蘋果西打嗎?
原本是要給沙士 (我不想給,小孩也不喜歡喝)
他就改成了西打.....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2.105.219.24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536072765.A.42A.html
※ 編輯: magokoro (112.105.219.243), 09/04/2018 22:53:0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