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台中家扶演講,提到我在妹妹身上學到最多的,就是放棄,因為只要努力付出希望得到回饋和成績,我就會失望和絕望。
有一位媽媽問我:「什麼時候決定放棄?」
她兩歲的時候,在台大照了腦部斷層掃描,醫生說她的腦部灰質過少,一輩子學習障礙,我不相信,直到小一發現這孩子根本沒辦法認字、連仿寫都不能,我才知道那醫生說的是真的,缺了認字寫字的灰質,就像手斷了無法用手拿東西一樣,她要認字,困難重重。
不能認字這件事對她的影響太大,黑板上的字看不懂、課本上的字看不懂,功課就算一筆一畫寫完了,自己寫了什麼看不懂,連自己的名字到小三了還不認得。不能識字,那就用聽的,我用點讀筆把課本變成有聲書,讓她回到家聽課文複習,讓她聽成語故事,這孩子跟我們對話時會夾雜很多成語,卻運用得恰到好處。我想,上天剝奪了她認字寫字的功夫,還好替她留下了理解的能力。
她小一入學的時候,我從老師身分變成特殊生的媽媽,跟僅有朋友決裂,突然發現長久的友情,原來不堪一擊。我學會放棄人際交往、退出所有群組,不再參與八卦和閒語,我就不需要聽到任何議論和批判,自己的困難和痛苦,求人不如求己。
我從小好勝,一直有走行政的規劃,總想著老師、組長、主任、校長...,所以擔任組長的那十幾年,我力求表現,所有考評成績優異,但是為了她出生後就醫、復健得付出的時間和心力、遇到了說她是「下愚」的校長,我突然發現,沒有一個位置得到後就能讓人尊重,我放棄了自己的人生規劃。
為了班上重病的孩子上體育課,我推著他的輪椅和同學一起上課,把球傳到他的輪椅旁,讓他把球踢給同學,我們總是想盡辦法讓他參與課程,就算去戶外教學和畢業旅行,扛上他,帶著輪椅,心裡想著的只有孩子怎麼去,沒有孩子不要去。
但是妹妹才小一,練了幾年的體操課,能夠正常跑跳、活動自如,還去參加了體操比賽,卻在學校遇到不准她上體育課的老師。五年級期末動靜態成果展,英文老師帶著全五年級的孩子上了禮堂的表演台去唱歌,卻獨獨遺留了妹妹在空蕩蕩的座位區。
面對每一次的歧視和差別待遇,我總是痛哭流涕、憤怒不已,但是我學會放棄期待別人主動理解和接納孩子的想法,我學會了愚蠢的人,就是得重重提醒,不需要客氣。如果重來一次,我只會更用力反擊,沒有任何疑慮。
放棄對她認字的期待,接受她因為看不懂字的結構而寫得亂七八糟,每次面對她的作業,我總是挑出她寫得好的地方告訴她,「哇!!你這次每個字都寫在格子裡!」「妳這個口有合起來了!這個ㄅ記得勾起來了!!」不斷不斷的挑出好的地方來讚美她,即使現在她還是不認得寫完的這些字,她每個字都寫在格子裡,寫得整整齊齊。
擔心她的未來,她這輩子沒辦法用認字寫字養活自己,不可能關在辦公室裡、坐在電腦前工作,她只能靠她容易滿足、開朗的個性和總是燦爛的微笑,所以讓她保持正向,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我從不責怪她極差的成績、不為了多認一個字讓她寫到絕望、不讓連3+5都不會算的她去背九九乘法表、更不會逼上了2年美語卻連ABC都認不全的她背單字,我不要她為了與生俱來的學習障礙,卻連快樂的資格都沒有。
我在她的生命中,擔任相信的角色,相信她一定有學習的方法,相信她總有一條專屬的路要走,我信任她、陪伴她、欣賞她在障礙中所有的努力。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
向別人學習成語 在 Facebook 八卦
以前讀書的時候總覺得好奇,為什麼前幾名的同學成績可以這麼好?頭腦結構有沒有跟正常人不一樣?教書這麼多年下來終於了解,這些名列前茅的孩子讀書的習慣和個人特質,各有特別之處。
教過的前三名很多都是沒有上安親班,頂多補英文,每天只要一放學就回家,作業寫完以後可能會寫些評量,其餘的時間都拿來看書,看的書很廣泛,漫畫、歷史故事、小說...在我有新書時,他們會主動來跟我詢問,能不能借閱新書?上課和閱讀時非常專注。
#特質1,上課專注,廣泛閱讀課外讀物,對未知充滿好奇。
拿了班上第一名孩子的作業跟大家分享,我們的作業裡有一本是查生字,生字寫三遍後要寫2個詞語,有很多孩子是直接拿課本來抄、把上課補充的詞語寫上去,有些孩子找不到詞語會自己亂猜。這個第一名的孩子每一個字都查了字典,把相關的成語全寫上去,有些成語是生活中比較少見的。
我把孩子找來問,「妳知道這些成語的意思嗎?」這孩子可以一個一個把成語的意思用她理解的方式說出來。這孩子沒有補習,4:30回到家以後一個字一個字慢慢查字典、了解每個成語的意義,同一份作業用抄的、應付的只要20分鐘,她得花上一個小時,但是她從這份作業得到的,是別人的數倍。
#特質2,認真地完成每一份作業,從中得到最多的收穫。
另一個名列前茅的孩子,數學作業總會錯1~2題,她在拿到作業後會專注的再把題目看一遍,翻翻課本,訂正完後立刻交出來,有時會再錯,交來時我會跟她講解一遍,她再去訂正一遍,不管哪一科,只要有錯誤她就會想辦法弄懂,自己訂正。
#特質3,修正自己的不足和錯誤,一定把不懂的弄清楚。
還有一個優秀的孩子非常喜歡打球,但是他每個星期會有1~2天在練球時間留在教室裡寫作業,同學揪他去球隊他都不去。我問他,「為什麼不去球隊?」他說:「因為今天放學後要去補英文,回到家很晚了,所以先把功課寫完,這樣晚上就不會太趕。」這孩子隨時都從容不迫,做任何事情都有規劃,對於自己該做的事情清清楚楚,善於調配時間,為了好好完成作業,他可以放棄最喜歡的球隊活動。
#特質4,善於利用時間,把該做的、想做的事情做最好的調整。
有很多天生的特質、優秀強求不來,但是普遍上課非常專注、學習態度和分配時間的方式卻是我們可以學習的。不是把孩子的時間用補習塞滿,而是留時間讓孩子發展自己的興趣、培養閱讀的習慣。
通常優秀的孩子獨善其身,不喜歡麻煩別人,也不喜歡別人麻煩他們,耽誤他們學習的時間。可是我班上這幾個孩子很不一樣,昨天分組做桌遊實驗,兩個優秀的孩子分在2組,主動幫我帶了2個需要幫忙的孩子,操作過程中耐心地分配簡單的工作給這兩個孩子負責;另一個孩子負責收作業,我每天都會看到他仔細的去指導潛能班的同學完成作業。面對他們主動釋出的善意,我會給予正向的回饋和獎勵。
一個班級裡面有這麼多個優秀的孩子,其實不是我的功勞,跟孩子本身的特質和家庭教育、前面幾年的老師帶的方式有關。
但是,能夠讓這些優秀的孩子彎下腰來看見其他孩子的需要,伸出手來幫助同學,是我用心的結果,是我最大的驕傲。
圖文不符之神老師做了100次還是不太成功的小豬馬卡龍~❤️❤️
向別人學習成語 在 葉揚 Facebook 八卦
週記來了大家快來看!!!
1.
自從上次悲情的腸胃炎以後,
好像許久沒有更新羅比的事情了。
總裁最近過著不錯的五歲幼兒日常,
雖然成語還是常常用錯。
比如說,他自創了一個用法,
叫做人擠人滿,
意思就是人很多,
我不斷跟他修正說是人山人海,
羅比就會貌似理解地點點頭,
接著回答:
對,有山有海人擠人滿。
2.
上週日彼得驚恐地說:
早上我去打球的時候,
球場上有人出手打人耶,
那個人真的是火爆浪子......
羅比聽了這個成語也立刻學會了,
只是他記得不太清楚,
所以他會說:
我們學校有男生生氣就打人,
喔,他就是一個火爆子。
#火爆子怎麼感覺有點可愛
3.
最近也開始密切研究小學要去念哪裡了,
跟幾個家長討論了很多,
有許多不同面向的事情需要一一考量,
公立加上安親班還是私立一條龍,
留在體制內還是嘗試體制外.......
寫到這裡我不禁想到,
彼得是一個從小到大都在體制內成長的小孩,
國小國中念私立,
高中大學跟研究所念公立學校,
可是P編最後卻長得那麼體制外,
可見教育雖然重要,
還是有鞭長莫及的地方吧。
舉一個例子說明--
當我看到某個私立小學的招生說明會中,
寫著"如有獎狀、證書等特殊優異表現證明,
可將影本送至註冊組,如無,則不須繳交。"
我緊張地問彼得:
怎麼辦,羅比有什麼獎狀或證書嗎?
彼得搖搖頭。
我說:
啊,要是別人都有獎狀不就慘了嗎......
彼得說:
這樣啊......
不如我現在來做一個羅比是活佛轉世的證明......
#美勞小天才P編最新力作
#這男人是不是很體制外
#他念台大呢容我再說一次
4.
其實我並不是很擔心羅比在學習上的事情,
(好不容易離開了水屁周,我只想要開可樂慶祝)
因為雖然羅比這傢伙東摸摸西摸摸,
某種程度上我感覺得到他還是每天都有些進步,
好像對世界的運作方式,
有稍微多一點了解的樣子。
舉例來說,
有天我們去大賣場,
羅比就問,那個雄車在哪!
我一直不明白他在說什麼,
直到我們去吃壽司,
天氣很冷,
羅比想要我們趕快進去,
他就說:
媽媽,門在那裏,
快點,有寫雄的那裏就是門!!
#原來是推 #他看成雄
5.
還有羅比最近開始學英文,
語文教育真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我為了教羅比英文數度差點跟兒童打起來。
其中有一次,
是羅比不明白問句是什麼意思,
所以會直接重複我說的話。
比如說,
圖片裡有一個Lisa在看書,
我就說:Lisa is reading......
他會跟著唸:Lisa is reading.
過了一陣子,我問他:
Who is reading?
羅比就會重複:
Who is reading?
我: Lisa is reading.
羅比點點他的小腦袋,
恍然大悟地表示:
Lisa is reading.
我再問:
Who is reading?
羅比又會說:
Who is reading?
就這樣反反覆覆,
終於我受不了,
從椅子上跳起來大叫:
就是LISA!!!!
LISA IS READING!!!
就是這個LISAAAA!!!!
搞得彼得都嚇得從臥室跑出來問:
怎樣怎樣Lisa怎樣了!!!
#我就是那個火爆子
6.
還有Sophia,
圖片裡的Sophia在玩足球。
我教了好幾次:
Sophia is playing football.
我問:
Robbie, where is Sophia?
羅比到現在還是堅持說成:
Sophia is here.
Sophia is football.
#Sophia你是足球你爸媽可知否
7.
蘇東坡曾經寫了一首詩,
是給自己剛出生的孩子的,
那時候他正在成年禮幫小孩洗澡(蘇軾的爸爸日常)。
詩是這樣寫的--
"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每次我在教育兒子感到受挫時,
我就會在心裡默念這首詩安慰自己,
畢竟九百年前蘇東坡就覺得聰明不見得好,
所以大家就不要苦苦追逐此事了,
惟願孩兒愚且魯,
有笨有賺到各位聽清楚了嗎!!
本次週記重點:
#火爆子 #雄跟推 #人擠人滿
#蘇東坡是爸爸 #蘇菲亞是足球
#顏彼得想要偽造文書說羅比是活佛
後記:
羅比學會的第一個英文句子是 I see sofa.
每次他看我教到要發火的時候,
他就會自保地立刻跑去客廳,摸著沙發說:
I see sofa!!
mama, I see soooooofaaaaaaa!!!
#照片是我與總裁的愉快時間
#沒什麼事情是打電動解決不了的
向別人學習成語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10/15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7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今天我們來破解一個迷思。
我相信很多人都想要成功,有些更積極努力的人,甚至於因為太渴望成功,所以會刻意找一些成功學啊、提升自信啊、自我激勵,這樣的課程來上。
這些課程也確實給我們一些乾貨,比如說他們會教你「十二個成功致富的條件」、「邁向成功的五個步驟」… 類似像這樣子的部分喔。
無論是什麼樣的條件和步驟,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起手式,那就是要「設定目標」。
只要稍微有點社會歷練的人,一定就會知道我們做事,一定要有目標,我們才能夠前進的有方向和有規畫,做起事來也才會更起勁、更有動力。
所以廣泛來說,這個觀念很好、也很正確,但你一定不知道,關於「目標激勵」其實有一件很弔詭的事;那就是當你把目標設得越大,你反而越容易掉坑,離你要的成功會越來越遠。
那你一定很好奇,為什麼會這樣呢?
其實關於「目標激勵」的方法,最有力的實驗支持,是在1953年,有一個很著名的叫做「耶魯目標研究」。
當年的研究人員,訪問所有耶魯大學即將畢業的大四的學生,問他們有沒有想要達成的人生目標;如果有明確目標的人,研究人員就把他們記錄下來。
過了二十年之後喔,這些研究人員再去調查同一批的受訪者,發現之前有寫下人生目標,那3%的學生,在這二十年來累積的個人財富;會比其他那些沒有寫下目標、沒有目標的97%的另外的學生,他們的總財富會來得多很多。
你聽到這裡,是不是也覺得這樣的結果好激勵、好鼓舞人心啊!
事實上呢,在2007年之前的勵志類的書籍,或者是各種跟「激勵」相關的研討會上面;你都還會經常聽到有老師引用這個案例,來說明「目標設定」的力量。
相信聰明的你,你已經聽出關鍵了,沒有錯啊!這個研究只在2007年之前有效。
這是因為喔,在2007年的時候,《高速企業》這個雜誌的一位作家,叫「羅倫斯・塔巴克」。
他想追蹤《耶魯研究》的始末,所以聯絡了幾位引用過《耶魯研究》的作家;還有呢1953年,當時耶魯大學的秘書,以及想要探討這個研究,是否真實發生過的研究人員,一起來做一個共同調查。
結果啊!不調查沒事,一經刻意的揪團追查之後,卻發現當年參與這個實驗的人,沒有一個人能夠提出任何證據來證明,曾經進行過《耶魯研究》。
所以呢,塔巴克推論,這個激勵人心的研究,事實上是一個毫無根據的傳聞。也就是說喔,塔巴克的調查,結果發現什麼鬼影子都沒有找到。
只證明了一件事,那就是那些勵志大師,只會提出《耶魯研究》來佐證他們的論點;卻沒有人想過要去求證,這個研究是否真正存在。
所以導致長久以來,社會大眾跟商業界,都對於現代心理學,這個「激勵實驗」深信不疑。
那你會不會覺得塔巴克很無聊、很解氣喔,沒事幹嘛戳破大家的美夢,幹嘛管《耶魯研究》是真的還假的,反正只要能夠讓人成功不就好了,不是嗎?
我來說個故事喔,你馬上可能就會意會到我的意思。
你想像有一個彈跳能力非常出色,很嚮往要去打NBA的19歲男孩。他目標設定,立志要成為第二個NBA的球星「柯比.布來恩」。
於是他才參加他們的籃球校隊,就會要求自己,必須跟柯比.布萊恩在19歲的時候一模一樣,一出場就技驚全場。
但是呢,他空有遠大的目標,卻沒想到在基本功不足的狀況底下,一上場就被打趴,落得很挫敗的下場,於是呢,這一輩子因為這樣的挫折感,遠離了球場。
其實這就是「盲信」的結果,只會設定目標,沒有能夠把所有的主、客觀因素,都設想周延,矇著眼睛往前衝,結果讓人直接送死的「目標繆誤」。
如果你聽到這裡喔,有一種背脊發涼,往事歷歷在目,覺得自己的生命在空轉,就是因為掉進「設定目標」然後「不斷失敗」的「目標繆誤」裡。聽到這裡呢,你其實不用太擔心,你還是很有機會翻盤的。
接下來呢,我要提供給你,哈佛大學的艾倫・南格,所做過的一個經典研究。不過我要先聲明喔,像這種明確找得到研究人員、有人掛名負責的實驗,它就跟耶魯研究是不一樣的,這絕對是真實可靠、有指標意義、有據可查的。
艾倫.南格的研究呢,主要的場域是發生在療養機構。他帶了很多那種小盆栽到療養院,發給所有的病友,並且呢,把這些院友一分為二,一組是實驗組,另外一組就是對照組。
其中的差別是,當他們發小盆栽給「實驗組的院友」的時候,這個時候特別叮嚀他們,要「親自」好好的照顧這個盆栽;並且發給「對照組院友」小盆栽的時候,跟他們說「院方」會負責照顧這些(盆栽)你不用管。
就這樣的一個小差別,六個月之後,神奇的事情發生了。
在「對照組」裡面呢,也就是「沒有要照顧盆栽」的這些院友,有30%的人死亡;而「獲淮照顧盆栽」的實驗組,這一組裡面,只有15%的院友過世。
這也就說明了,「照顧盆栽」雖然是一個很微小的掌控感,但是它卻足以讓這些院友,變得比較快樂、健康、活躍,比較不容易死亡。
更讓人振奮的是,當艾倫.南格發表這樣的實驗研究的結果,他也帶動了其他領域,投入類似的實驗。
結果各方研究人員發現,不管在教育、職場、健康、關係、飲食…這些領域,都再次印證了艾倫.南格的結論。
那就是沒有掌控感的人,也會相對的沒有成就感,身心方面會比較不健康,容易死亡。
換句話說喔,即使只有一點點,那怕只有「照顧盆栽」,這樣的小小的掌控感,就能夠讓人更有自信、快樂、活得更好。
那麼,如果我們依著艾倫.南格的實驗結果,我們回頭來看;當你陷入了「目標繆誤」這個死循環的時候,請先讓自己得到一點點的掌控感、成就感,先讓自己好好的活下去,再往下走!
就像前面提到的19歲男孩,如果他一剛開始設定的目標,不是以柯比.布來恩為標準;而是「我只要在這場球賽,投進一球就好!」。
那這樣的期待,相信他就不會被巨大的挫折感打敗,持續能夠在球場上活躍下去。
這也像是我在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裡面提到的,「讓起步只是起步」就好。
無論你的目標再好、再大,要是你在抵達終點之前,你就先掛點;那你想想看,再大、再好的目標都沒有意義,不是嗎?
所以你最應該做的事情,是把所有的目標切小、切碎,讓自己往前走的每一個小碎步,都像呼吸一樣的簡單,就能夠漸漸的找回,讓你活下去的掌控感。
有一句成語我很喜歡,叫做「日拱一卒」。
在東方的象棋裡面,這個「卒」啊,它不像「車」、「馬」這些棋子,一次呢可以走很多步,或者是有特殊的步法。
它一次就只能走一步,而且表面上看起作用還不大,但別忘了,它前進的方向,始終是「前方」。
這也是我一直很喜歡「日拱一卒」,這句成語的主要原因。
你想要「設定目標」,這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但是重點你要像一顆卒子一樣,進步一點點;每天進步一點點,這才是更務實、為你想要的成功買保險的方法。
其實就像「一天聽一點」的精神一樣,每天陪你進步一點點,所以千萬別小看「小目標」跟「一點點」的力量!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對你產生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同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果今天內容提到的【時間駕訓班】;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
無論是我們的線上課程,還是實體課程,凱宇都很期待能夠跟你一起學習、一起前進;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向別人學習成語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11/16開課】《CIA通達力》初階班~全方位溝通表達訓練(第24期)僅剩四位名額
讓原本的你成為自己的力量與資源,帶你前往想去的地方。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3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pse.ee/5TB7F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09.29(六)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487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如果有人問我,可以用什麼樣的成語,來形容環島9天的經驗,我可以給他四個字,叫做「水深火熱」。
水深火熱,並不是指我這兩次環島的經驗。我必須說在台灣你在任何季節,如果安排一個9天的環島行程,幾乎一定會水深火熱,為什麼呢?
先講風勢吧,台灣呢不是東北季風,就是西南氣流;如果在西南氣流,也就是在我們夏、秋的這個時候,如果你是逆時針的方式環島的話,那麼你在整個西部平原的那一段路,全部是大逆風。
而這「大逆風」也就不打緊了喔,「西南氣流」通常在南部會帶來很大的雨勢,就像這一次南部的水災是一樣的道理。那如果是到冬天跟春天,這時候有「東北季風」。
那東北季風呢,如果你是用逆時針的方式環島,的確,你會在整個西部的平原騎的很順,因為是順風;可是一旦你到了東部之後,你就會迎向整個「大逆風」。這還不打緊,整個「東北季風」吹過來的時候,不管在整個北台灣,還是東台灣,那都一定會下雨。
那更不要說不定期出現的颱風,再來就是好天氣、艷陽高照的時候,你越往南走,那熱的程度幾乎跟「烤人乾」沒什麼差別,可是如果是陰雨的天氣,那在天氣熱的時候,午後雷陣雨那是很可怕的喔。
那如果在天氣冷的時候,你想想看,你一邊騎車、一邊迎著冬雨,感覺起來是很有氣氛啊。但是當你騎在路上的時候,那個冷、那個不舒服的感受,那只有經驗過的人,才知道個箇中滋味。
然而儘管如此,如果你問我值不值得在人生當中,安排一次環島的行程?我會告訴你非常值得。因為這是你可以認識台灣、認識我們腳下踩的這塊土地,一個很特別的方法。
所以談到這裡,其實有時候會去環島的人,我都覺得在骨子裡可能有一點點自虐的傾向,就像我還去了兩次!因為在水深火熱的狀況底下,還欣然接受這9天的旅程。
但是儘管這麼說喔,其實對一般人的一般體能來說,你在環島的旅程當中,通常到了第4天、第5天,就會面臨到「撞牆期」。
因為可能你的體力在前面幾天也用完了,你的意志力也被消耗的差不多了,那接下來的第4天、第5天,你可能每天還是有將近一百公里上下要騎,可是呢你的大腿也酸了、膝蓋也痛了、胯下也麻了,然後手握著單車龍頭的握力,也快不夠了…而這個時候,卻要繼續的往下騎。
在我這第2次環島的第4天,也就是8月21號,我們從嘉義出發,要前往高雄。那我這一次的行程當中,每天都日曬雨淋;我已經連續被日曬雨淋了4天,然而我們這一行人呢,每天都有人摔車,然後每天都迎著大逆風。
還好我前面有經驗哦,如果我回想我第一次環島,那個時候在這種狀況底下,那個心情真的會有一種「我幹嘛來這裡」的這樣的想法。它是一種體力跟意志力的撞牆期呀!
那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每一個人還是一步一步的往下踩?我想如果就以團體行動的角度來看的話,人畢竟是愛面子的嘛,總不能說大家都繼續的往下踩,只有自己灰噗噗的不騎了,然後上資源車,這也蠻丟臉的不是嗎?
但是我覺得除了這個之外,還有另外一個部分哦,就是你只有在撞牆期的時候,你才會深刻的問自己「我來幹嘛?」。然後這個時候,當你得出的答案,你才會真正甘願的去面對它。
比如說,當我用同樣的問題問自己的時候,我就回答我自己,我要的就是一段圓滿的經驗,我要彌補上一次沒騎到的缺憾。然後更重要一點是,隨著年歲的增長,我想要給自己一個肯定「我是可以的!」這樣的內在的信念。
隨著這樣的想法的累積,我就會越來越期待,到了東部之後,我去完成那一段我曾經錯過的旅程。
而且也因為這樣子,我在面對不管在任何領域,或者任何狀況底下,那些咬著牙苦撐、流著汗,然後死命的把自己的所有的體力、意志力、創意,擠到一滴都不剩的人,我會多很多的支持跟包容。
因為當你經驗過這樣的感受,因為當你走過水深火熱的時候,這個時候你看到別人在水深火熱,其實你是說不出風涼話的。你完完全全的明白,在這過程當中,有多麼的不容易。
所以囉,如果你生命當中,總有人在跟你說風涼話,你是不是要慎重的考慮,這樣的人當他在說風涼話的時候,他後面給你的任何建議,是否可以聽、是否可以信呢?
因為他從來沒有經驗過「撞牆期」,他從來也不敢迎向水生火熱,他只是在旁邊看,他只是遠遠的當一個評論者。談到這裡,如果你此刻的人生,常常會有水深火熱的感覺,那麼這個時候,你最需要先做的,叫做問自己「我為什麼來這裡?」。
然後把那些說風涼話的人的聲音,直接關掉吧。因為不管你是一個人,還是一群人,前進的道路都是你一腳一腳踩出來的,加油!我會跟你一起前進,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在11月16號開課的『CIA通達力』課程。這一門課,它會用個別教練跟小團體的方式,幫助你真正的認識自己,認識自己一切外在行為的慣性,還有內在信念的慣性,透過這一份認識,你才能夠真正的幫自己生命決定你是誰,你要往哪裡去?
我很期待能夠在11月16號的教室裡見到你,在我錄音的這個時候,我們的名額已經在倒數了,而這也是我們今年的最後一期,如果你錯過的話,就要等到明年4月了,我真心期待能夠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向別人學習成語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8/12(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11/6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4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在電影《一代宗師》裡面有一句台詞,這句台詞這麼說的哦:「武行的四大禁忌~和尚、道士、女人、小孩!」。如果你有看過這部電影的話,你會知道喔,這裡面強調的是「女人」。
簡單來說呢,就是由章子怡所飾演的那一位「宮二」,要挑戰由梁朝偉飾演的「葉問」,想要為她們宮家要回一個面子。那今天為什麼我用這個作為開場呢?
如果回到一個男性的出發點,的確喔「性」這方面的一個刺激,它會讓很多男性,無法做出最適當、最理性的決定。這也是為什麼在很多成語當中,可能你會聽過這樣的話,叫「臨老入花叢」。
它往往明示或暗示著,就算是你再有歷練、再成熟的男性,當面臨「性」的誘惑跟刺激的時候,很容易晚節不保,然後會做出很多不恰當、不理性,甚至於是自我毀滅的決定。
這樣的一個角度,其實並不是我空口白話。我來跟大家分享,一個在法國所進行的研究。這個研究呢,我是從《鋪梗力》這一本書所讀到的。
《鋪梗力》這本一書的作者,羅伯特‧席爾迪尼,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那一本書,叫做《影響力》的同一位作者。它裡面提到了這個法國的研究,是這樣子做的。
研究人員呢,安排一個還蠻有魅力的19歲年輕女生,然後走向兩組隨機挑選的路人,而且是單獨行走的中年男人,請這些中年大叔幫個忙,幫什麼忙呢?這個忙是有一點危險性的哦。
就是這個19歲的小女生,指著四個在旁邊晃蕩的年輕流氓,然後跟這個中年大叔說,這些流氓搶了自己的手機,然後問這一位大叔說,你能幫我要回來嗎?
我們想一想哦,如果換成是你我在那種狀況底下,要單槍匹馬的去面對四個年輕的流氓,那這個危險性和它的風險,是可以想見的。而且最重要一點是,這個小女生其實你並不認識她,只是個路人而已。
那如果是你,當你接收到這樣的請求的時候,你到底會不會幫這個忙呢?結果呢,他們做了一些實驗操弄。
第一組受試者,這些中年大叔大概有20%的人,回應了這個女性的要求;然而在另外一組的中年大叔裡面,有將近兩倍的人,會依照要求挺身而出,介入這一場衝突。
那你一定很好奇哦,這兩組中間的差別在哪裡?會讓同樣是中年大叔,同樣是不認識的路人,會有「兩倍」的比例,願意去冒這個險!我在這邊就跟你分享,這兩組的差異到底在哪裡?
這些所有中年大叔,在遇到這個年輕小妞的幾分鐘之前,都曾經被問路。有一組呢是被問「馬丁街怎麼走?」,而另外一組是被問到「華倫泰街怎麼走?」。
「華倫泰」這是中文,那英文就是Valentine,Valentine這個英文呢就是情人,我們大家都很熟悉的情人節,就叫做Valentine's Day。
結果就發現,在碰到這個年輕小妞之前,被問「華倫泰街怎麼走?」的這些男性,更願意挺身而出,比被問「馬丁街」的多了兩倍。
所以你想想看哦,只光一個「Valentine」,這樣的一個文字暗示,它就引發了這些中年大叔的英勇精神,讓他們甘願冒險去贏得一個天真少女的芳心。
所以談到這裡,如果你是男性,你最近又要做出一些決定,這個決定可能是跟你的風險承擔有關係的,那我邀請你在做最後決定之前,你先自我檢視一下,在這個做決定的過程當中,相關的關係人,它到底有沒有「女性」?
而這個女性,在你心中的感受跟印象是如何?請你誠實的面對這件事,如果稍微有讓你動了一點凡心,請你再次更嚴謹的檢視你的決定。因為在「性」的刺激底下,我們都會變得更願意冒險,然而所冒這個險是不是值得的呢?
更可怕的一點是這個刺激,哪怕只是有人問你「華倫泰街要怎麼走?」它都會造成我們的決定的影響。所以不就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嗎?「英雄難過美人關!」。
我想發明這句話的人,一定是男性,因為假設你因為「美人」做出了「不適當」的決定,讓你承受了不應該承受的風險,甚至於毀滅的結果;那這個時候,你僅有的自我安慰,就只好說自己是英雄了,不是嗎?
希望我今天的分享,對所有的男性能夠起一個重要提醒,那如果你是女性的話,請你把它分享給你身旁的男性,特別是他最近要做一些重要的決定的那些人。
希望今天的分享對你有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的課程是8月30號,開課的『人際回應力』課程,在我錄製這段內容的同時,我們的名額已經在倒數了。
所以如果你再聽到這段錄音的時候,還有名額的話,期盼你把握這難得的機會,希望我能夠在8月30號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啟點文化 #心理學 #人際關係 #凱宇 #人生成長

向別人學習成語 在 表示向别人学习成语 - 百度知道 的相關結果
1、博采众长:博采指广泛搜集采纳,从多方面吸取各家的长处;2、不遗寸长:寸长指微小的长处,不遗漏一点点长处,形容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并给予称赞;3、裁长补短:指吸收 ... ... <看更多>
向別人學習成語 在 向他人學習的成語? - 劇多 的相關結果
不恥下問---樂於向學問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學習,而不覺得不好意思。 不恥相師---不以互相學習為恥。 ... 不求甚解---只求知道個大概,不求徹底瞭解。常指 ... ... <看更多>
向別人學習成語 在 向他人學習成語,表示向別人學習的成語 的相關結果
向他人學習成語,表示向別人學習的成語 · 一、不恥下問[ bù chǐ xià wèn ] · 二、見賢思齊[ jiàn xián sī qí ] · 三、力爭上游[ lì zhēng shàng yóu ] · 四、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