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的少輔會人力告急
青少年的教育以及輔導,是我以及我的團隊非常關注的議題。針對〈少年事件處理法〉修法後的執行層面,我在今年八月初曾召開座談會,邀請跨部會4個單位共同討論;兩周前也到衛環聯席會議上,向陳部長表達我對於少輔會人力短缺的擔憂與關切。
#人力不補 #社會安全網有破洞
我看到的是,行政資源在這部分的能量是非常讓人感到憂心的。目前除了台北、新北、桃園、台中、高雄之外,其他縣市少輔會編制均在0至3人之間,這樣的人力很明顯是非常不足的,而也沒有任何行政單位,就人力缺口的補足提出說明以及規劃。更令人擔憂的事情是,有些縣市人力明顯不足,卻沒有向社安網第二期或毒防基金申請補助進用任何人力;有縣市甚至根本尚未成立少輔會,所以並沒有申請任何人力,這些都極需中央與各縣市進行溝通以及督導。以上的問題,我都有在上上禮拜的質詢要求衛福部本周送交報告說明。
#少輔會定位去從
人力還是最基礎的問題,進一步,未來人力如果能順利補上,有關少輔會的定位、與其他單位之間的個案分級分流,以及強制力等問題,現行的法規範以及行政單位的業務報告都未見諸有任何明確之跨單位合作機制,需要協助各縣市在地資源網絡的進行整合分工,提供承接這類少年合適的在地網絡迫在眉睫。
另外,我在八月的座談會時,也有針對刑事局訂定的〈兒童以及少年偏差行為之預防及輔導辦法〉,代為向刑事局反應專家團體的意見。首先,既然修法已排除觸法兒童適用少事法,那根據少事法授權訂定的輔導辦法中就不宜再將兒童放入規範對象,除了有逾越法律授權的問題,也與我國兒童權利公約首次國家報告結論性意見有所違背。因此,我認為觸法兒童應回歸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處理。
再來,〈兒童以及少年偏差行為之預防及輔導辦法〉是根據少事法第86條訂定的,而86條的立法理由很清楚的說明,該辦法是為了輔導與預防有第三條第一項第二款所定曝險行為的少年。草案中將無關少事法第三條所訂曝險行為之「超過合理時間持續使用電子類產品」「深夜遊蕩」等行為納入規範,明顯逾越法律授權。
#幫助青少年成長是政府的義務
在兒少成長的路上支持並提供適當的輔導,是國家發展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國家如何在兒少需要支持的當下,找到他們、發現他們的需求,並連結教育、社政、警政、衛政等資源,佈建出一個完整的系統承接兒少,這些努力非常非常的重要,有可能可以扭轉千千萬萬人的人生。綜上,希望有關部會正視並回應以上這些疑慮。
今天很感謝范雲 FAN, Yun委員邀請,我加入 #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基督教勵友中心 共同發起的記者會,一起來談少事法通過之後,大家觀察到兒少輔導現場上的種種隱憂。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0萬的網紅Taiwan Ba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歡迎光臨臺灣吧 #少年犯罪 #少年事件處理法 #法律 少年是一群充滿未來的人。 他們青春活潑純真善良, 但在人生的道路上或許因為環境不佳、遇錯了人 因此而做錯了事,觸了法或犯了罪😔😔😔 然而過去法律並沒有好好對待這群人 幫他們貼上「虞犯少年」的標籤🏷 一輩子都有個擦不掉的汙點...... 明...
台灣觸法少年 在 賴品妤 Facebook 八卦
【接住每一個孩子---談少事法修正(下)】
本周一座談會另一大重點則是針對刑事局訂定的「#兒童以及少年偏差行為之預防及輔導辦法」這部分,我聽到很多來自民間團體以及學界不同的意見,也向刑事局做出反映。我認為,既然修法已排除觸法兒童適用少事法,那根據少事法授權訂定的輔導辦法中就不宜再將兒童納入規範對象,除了有逾越法律授權的問題,也與我國兒童權利公約首次國家報告結論性意見有所違背。我認為,觸法兒童應回歸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處理,而國教署也有在研擬「#兒童偏差行為預防及輔導轉銜方案」,以加強社政、警政體系跨網絡資源的連結,是否仍要將兒童納入少事法授權訂定的輔導辦法的規範對象中,行政院可以再行斟酌。
最後,我也向刑事局表達對於少年輔導委員會人力資源部分的關切,我發現,大部分縣市的少年輔導委員會現有人數是遠遠無法發揮應有功能的。大部分的縣市,少年輔導委員會人數介於零至五人之間,除此之外,也由於編制的問題,均以一年一聘的方式雇用,令少輔會流動率居高不下。針對改善的部分,除了正在研議的「#少輔會設置及實施辦法」針對少輔會組織型態、人力配置、運作模式等進行完整的規劃及設置之外,我也期待衛福部能夠在這塊承擔更多。畢竟警察仍是刑事司法體系的一環,除了對於輔導少年的專業性和敏感度可能不足之外,對少年更可能有汙名化和標籤化的問題,因此還是希望社政體系能夠有比較吃重的角色。
十分感謝與會機關如此用心的報告,整個討論的過程都是豐富的,令我獲益良多。之後也會持續針對這個議題進行追蹤,希望在行政司法立法三權的努力合作下,能夠完善台灣兒少權益及福祉。
#少事法 #兒少保護
#接住每一個孩子 #讓他們回歸正途
台灣觸法少年 在 Facebook 八卦
《 光明裡,有一群善良的影子。》
第二十天:真名對峙
當被揭發者被網軍猜到自己是其中之一,他跟其他被猜到者最大的不同就是會⋯⋯自亂陣腳。
不是的人,只會冷靜地簡單清白聲明,不會對號入座,不會調侃輕浮發言,比如此地無銀三百兩的不斷廢言,有證據嗎?會不會愛上愛不到的人,甚至會刪文或沈不住氣的找了一些狐群狗黨自爽的給女方潑糞對話,想要把風向導向他們原本是短暫的男無意女太有情的感情關係。說完又不安的刪掉,又擔心自己的公關公司與出版社受影響,忙著切割與時不時又冒出來編造謊言,雖然有遮蔽舉發者,怕舉發者看到,但把舉發者的真名秀出來調侃也已觸法,已被看不過去的網友截圖,將在年後真名真相挺身控訴,逼人做到這樣的地步,可見私底下已做了多少讓人不能忍受的事。
最重要的是,不能再有受害者,這一關讓他以為這樣就可以輕易解決,他只會更大膽。
不只是這個有京都,有旅人,單身,不是少年的關鍵字會受到直接點名,這些在留言跟著他輕薄取笑的人也被截圖,將會一併舉吿,原來抹黑女性會這麼嚴重,這種二度傷害才是讓他一步步證明自己就是這樣的人的證據。不然,清白的人是不用做這麼多雜七雜八的事的。
少一個,是一個,舉發者原本只是要一個真摯的私下道歉,但這顯然是妄想,所以她們決定讓這份冤屈變成有意義的提醒,好過被這樣的下三濫手法繼續壓制得逞一輩子。
奉勸正在做惡的這些人,停止你們正在做的這些鳥事,不然真名控訴不會只有一人,想要證明是情侶若證據不成也是誣告,用臉書上公開的客套留言就要說是有男女曖昧之情未免太一廂情願,就算是真正的情侶也不允許不尊重和騷擾的,還有支持這檢舉的同業,以及其他受害者⋯⋯像me too一樣,一個個正面現身,成為一個有頭有臉的一群不再恐懼的人。
(前幾天有po,後來刪掉是避免被猜錯的無辜的人,但這些天有對號入座人持續抹黑,讓來信者決定不再隱藏,決定要提供所有資訊及這些天不實謠言並指名道姓的留言截圖,自己來為自己討公道,很高興也有其他遭遇的人願意一起出聲,這也許是台灣me too一次覺醒的機會。)
台灣觸法少年 在 Taiwan Bar Youtube 的評價
#歡迎光臨臺灣吧 #少年犯罪 #少年事件處理法 #法律
少年是一群充滿未來的人。
他們青春活潑純真善良,
但在人生的道路上或許因為環境不佳、遇錯了人
因此而做錯了事,觸了法或犯了罪😔😔😔
然而過去法律並沒有好好對待這群人
幫他們貼上「虞犯少年」的標籤🏷
一輩子都有個擦不掉的汙點......
明明他們都還可以改正且有大好的未來!
好在少年事件法做出了更正,
讓這群孩子可以先輔導後司法,
先行接受輔導教化。
祝福每個年少輕狂都可以重新走回正軌,
在未來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
不多說,訂閱臺灣吧頻道→ https://lihi.cc/0SEYv 🔔
🍺臺灣吧FB 會有YT沒有的貼文和影片|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barstudio
🍺臺灣吧IG 想再靠近一點點|
https://www.instagram.com/taiwan_bar/
黑啤FB很可愛快來看|https://www.facebook.com/beeru.official/
黑啤IG一樣很可愛來看|https://www.instagram.com/beeru_tw/
臺灣吧線上賣場,很好買慎入|http://taiwanbar.shoplineapp.com/
合作邀約 來酒吧聊聊吧|business@taiwanbar.cc
台灣觸法少年 在 少年事件處理程序 的相關結果
(二)兒童觸法行為(7 歲以上未滿12 歲). 依照少事法的規定,7 歲以上未滿12 歲的兒童如果有觸犯. 刑罰法律的行為,也是依少年保護事件程序處理。 但如果是7 歲以下的兒童有 ... ... <看更多>
台灣觸法少年 在 少年觸法罰不罰? 台灣司法人權進步協會:法律責任不比成年 ... 的相關結果
而「少年刑事案件」,則是依少年法院調查結果,認少年行為觸犯刑罰法律,且有犯最輕本刑為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者或事件繫屬後已滿20歲者,抑或認犯罪情節 ... ... <看更多>
台灣觸法少年 在 少年事件處理法 - 全國法規資料庫 的相關結果
一、因現行犯之供述,且有事實足認為共同觸犯刑罰法律。 二、少年於收容、羈押、執行感化教育或徒刑之執行中脫逃。 三、有事實足認為觸犯刑罰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