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的夢想驛站》
【都市農耕 回應氣候變遷.糧食危機的新解方 上世紀九零年代 古巴開啟都市農耕模式 台中「城食森林」之東海美食育基地 家長發起的食農教育 共耕共食 從食農教育培育分享精神 台北「田園城市」12個公有建築屋頂菜園 降低都市熱島效應】
我們都很擔心食品安全的問題,這要從食安教育做起。都市農耕是從古巴開始,現在擴及到全世界越來越波瀾壯闊。台灣最近有兩個地區跟進了,一個是在台中市,一個是在台北。而更早之前是由台灣好基金會,在苗栗已經進行了一個學校跟附近的一個農地合作,小朋友們可以學習有機農耕,然後變成他們的營養午餐。台中市為了下一代的農食教育,一群家長帶著它們的孩子,就在大肚山上闢農田;在台北市,一方面為了解決熱島都市的問題,另外一方面,也鼓勵城市農耕,於是在公部門的屋頂開始種菜。
你有沒有想過 餐桌上的蔬菜是是哪裡來的?怎麼種的呢?其實我們桌上從世界各國來的美食,碳足跡都會加重地球的負擔。再加上農藥、化肥、基改,農作物的秘密你我多半難以掌握,因此都市人開始自己種植,確保食物來源,同時降低食物的碳足跡。
這種都市農耕,靈感來自古巴。
在自家前院種菜種蔬果,甚至有農隻協助農耕,古巴的首都哈瓦那,有超過兩百萬人投入城市農耕,蔬果產量占全國的一半,在全球面臨氣候變遷、糧食危機以及石油即將枯竭的新世紀,全球很多城市開始跟哈瓦那學習,因為這些危機,哈瓦那人20年前就已經克服。
哈瓦那的都市農耕,起源於國家的困境。1963年,美國對古巴實施禁運,三十年間,糧食等物資倚賴前蘇聯的援助。但隨著90年代前蘇聯瓦解,古巴人不僅糧食斷絕,飢餓的古巴,經濟也幾乎全面崩潰。石油危機導致農藥化肥短少,他們因此開啟永續農業,並且鼓勵市民就近利用空地耕作。如今哈瓦那有將近200個都市菜園,每年生產超過400萬噸的蔬菜,古巴有全球規模最大的生態農業,並且是唯一經歷能源危機,成功轉換農業政策的國家。
都市農耕提供了工作機會,同時餵飽吃有機蔬果的健康國民,古巴獨特的經驗,如今是很多城市的仿效對象。
台中大肚山上的一個菜園中,一位家長正帶著十幾位小朋友,在自己開闢的菜園進行食農教育。
「我問你們,白蘿蔔跟這個最大的不同是什麼?」
「葉子!還有顏色!」小朋友搶答。
張文鴻,大家都稱呼他豆爸,他說,「我們這裡園區比較特別,它不是為了量產,它是為了讓我們可以實踐從產地到餐桌這件事情。我常常在開玩笑,這裡的產地到餐桌只有五步。」
在古巴的都市農耕,是解決糧食和經濟問題,台中市則在2016年推動城食森林計畫,鼓勵市民用自然有機的方式種植蔬果。其中東海大學附近的一處基地,由下而上推行,做了很好的示範。
這一群家長因為社區新小學成立,校內空間不夠,又希望給孩子們食農教育,因此在學校旁邊找了一片荒地,一群沒有耕作經驗的家庭,開始了城市農耕生活。
豆爸說,「這片土地它有七八年沒有耕作,所以草比人高,土地幾乎沒有耕作的痕跡,意思就是說我們要重新全部再開發一遍。可是相對的,這裡也沒有農藥了,也沒有汙染了,也沒有很多人為的破壞,所以我們覺得這裡才是我們想像中最好的地方。我們就讓小朋友一起來,用石灰粉拉繩子、丈量,他們其實反而來這裡學到更多。」
用怪手整地之後,刻意保留大肚山上四十幾棵相思樹,大人小孩一起試種各種當令蔬菜,不灑化肥和除草劑,利用生廚餘肥沃土地。大肚山的紅土很難種植,第一年幾乎慘敗收場,但如今園子裡欣欣向榮,過去的荒地,成了孩子們的最愛。
家長呂木蘭說,「基地種的蔬菜最重要就是種當季、當令的蔬菜,因為這樣可以減少養分施肥。有個媽媽就種蘆筍,我們從來沒想到在大肚山紅土上面,蘆筍竟然還可以長成,這是我們很驚奇的地方。另外我們也種一些豆類,因為2016年是國際豆類年,豆類是窮人的肉類,因為豆類富有蛋白質、胺基酸,價格又比較便宜。」
而且,這裡的一切收成,只要共作、都可以共享。平常不進廚房的孩子們,搶著烹調剛剛自己親手採集的蔬菜。
豆爸說,「他們可以在這裡找到互相分享的意義,他種的菜不見得只有他自己收。我覺得這個最難,我也最喜歡這個概念,就是互相分享。如果我們都願意把它多餘的一點點分享給大家,他收得一定更多。所以我們的概念,讓小朋友不會很自私,不會封閉。人跟人互相信任而美好,人跟人互相幫忙就會有勇氣了。」
因為氣候變遷,近年來台北夏天酷熱,氣溫屢創新高。為了減少食物的碳排放,同時回應台北人對食安憂慮,台北市版本的城市農耕,在公有建物的屋頂,開闢了12個屋頂菜園,打造一個種菜的田園城市。
這裡是北投區公所的屋頂,菜園面積575平方公尺,是計畫中最大的空中菜園。夏天可以為室內降溫,這一小塊木箱,也舒緩了台北人生活在都市的緊張和壓力。
北投清江里的里長說,「我們有一個里民來種菜,後來他太太打電話跟我講說,其實他有憂鬱症,他因為過去都閉鎖在家裡。她以前很擔心她的先生,自從有來種了這塊園地之後,整個生活有了重心,他是我們這裡面最認真的,每天最少來三次。」
而且這裡收成的三分之一,有更積極的用途,為社區裡年長者的午餐加菜。
里長說,「屋頂菜園以分享的方式作為我們的重點,原則上三分之一提供社區運用,三分之二給重的人當成所得,基本上這邊所有種植的東西都不能拿出去賣,等於是一種有機栽植。」
都市農耕,緣起於古巴的哀愁,如今結成甜美的果實。在全球各都市,它是氣候變遷和食安問題的解答之一,在地球過熱的此刻,這一方綠意,意義重大。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萬的網紅台灣好食材Foodi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蘆筍是涼拌好食材,但保存期較短,如何快速保存呢?? 這樣的簡單保存,可以讓上班族下班後快速上菜好方便~~ 跟著楊賢英老時一起學保存!! ---------------------- 【台灣好食材 Fooding】 從產地到餐桌,台灣最大食材食譜社群平台 http://www.fooding.com....
台灣蘆筍產地 在 Lin bay 好 油 Facebook 八卦
不斷看到蔡英文總統的fb在放送守住台灣好茶,絕對不會讓中國茶經過自經區加工以後裝成台灣茶出口。
我看到之後覺得很悲哀,以總統的高度,應該週邊有很多幕僚可以跟她報告台灣茶產業的現況,如果蔡總統真的了解台灣目前的茶產業,還會講出那麼沒有sense 的話嗎?
還是這是故意在挑起不滿與對立呢?
我前幾天寫了一篇文章,說明自經區對於台灣的茶產業沒什麼影響
https://talk.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2781310
就算有了自經區,對台灣茶葉的出口也真的沒什麼影響,為什麼呢?
茶葉是有分類別的,有綠茶、紅茶、烏龍茶等不同的類別,而中國主要輸出到台灣的茶是什麼茶?是普洱茶。
中國的普洱茶的名氣比台灣好多了,難道台灣會進口中國的普洱茶之後,改包裝調配,之後用台灣普洱茶的名義又出口販賣,請問這種洗產地之後掛台灣名稱的普洱茶能跟中國普洱茶競爭嗎?
會影響台灣茶產業的是是我們在世界的茶產業裡面要佔著什麼需求市場?
台灣目前主要的市場是球型高山烏龍茶跟配合手搖飲的飲料茶,我們該想的是在這兩個專精的領域如何擴大,如何保持領先,現在韓國也開始發展飲料茶產業(貢茶都被韓國買了),越南也開始發展飲料茶,加拿大都開始有越南茶飲的飲料茶品牌,10年之後,台灣的飲料茶還能保持這樣的領先嗎?
還是跟香蕉、蘆筍、鳳梨等跟以前台灣成為xx王國的產業一樣,你把需求做起來,然後被其他國家清理掉?
這五年的時間,日本出口茶的產值成長了一倍,為什麼能做到這樣?就是產業的改革與提升。
日本茶的特色是什麼?
就是日式綠茶,包含了抹茶等商品,日本投入了自動化,大幅解決製茶人力不足的問題,提升茶品質與穩定度,對外輸出不斷擴大,日本需要擔心進中國普洱茶出來洗成日本普洱茶而影響日式綠茶嗎?
洗產地對台灣茶的影響根本是一個假議題,悲哀的是竟然從總統的高度在操作這個假議題。
台灣蘆筍產地 在 美味拍手 Yummy Yummy Photography Facebook 八卦
每年這個時候我們一定會衝一波屏東東港
因為一年一度的黑鮪魚季又開始啦🥳🥳🥳
因為十年前我們在東港魚市場吃到現殺黑鮪魚生魚片的時候
驚!為!天!人!!!
那個口感如何可以這麼鮮甜!這麼像是在吃乳酪蛋糕🤤🤤🤤
因為來到東港區漁會黑鮪魚專賣區
旁邊就是船長們剛捕上岸的黑鮪魚
就是這麼新鮮!!!
什麼產地直送都比不過直接在產地吃啦😎👍🏼
自此之後我們每年都會剛好趁慶週年紀念小旅遊
衝一波東港吃心心念念的黑鮪魚😋
這次我們不是住台南嗎?
「衝一波東港了啊!要不要,一句話!衝了啦!」我很會鼓譟拍公
「幹...那為什麼不住屏東?來台南住結果衝屏東,再回來台南睡覺這樣喔?」拍公無法理解我這個迂迴的行程🤣
「可是我就是想住友愛街鬆一波,又想吃黑鮪魚啊!都來一趟了,下次再有時間的時候黑鮪魚季就沒了喔~黑鮪魚欸~~~好好粗唷~~~~」我在那邊邊講邊吞口水,一副已經在吃黑鮪魚一樣的爽臉
「好啦好啦,衝一波了啊」拍公就是疼老婆啦!讚讚的😎👍🏼👍🏼
所以我們5/31入住友愛街,隔天一早吃完友愛街的早餐
就直接飛車前往屏東東港大吃黑鮪魚啦哦呵呵呵呵呵~
依照慣例我們開進東港魚市場(華僑市場旁)
入場停車費只要30元
找到熟悉的1號攤位洪清進老闆(攤位上就有寫)
因為從十年前第一次吃就是吃這一攤
一吃成主顧,ㄉㄧㄠˊ咧,每次來都吃同一攤😁
「老闆我要中腹到上腹,你幫我配2000這樣,感謝」這樣最快,直接跟老闆說你要什麼部位,預算多少,老闆就會配好一整盤💕
中腹瘦肉跟油花比例約莫7:3
吃起來的口感在紮實中帶著一點油花的奶油香氣
一路往上吃到上腹的時候
瘦肉跟油花比例來到55波
那個軟嫩跟奶油香氣在嘴裡綻放出一抹療癒的黑鮪魚光波煙花🎆🎆🎆🤤🤤🤤
就是這一味啦~~~~~
令我們一整年朝思暮想的就是這一味啦!!!
一年吃一次,吃一次懷念一整年的美味啊~~(閉眼旋轉撒小花)
如果想要口感更多層
也可以從下腹赤肉,配到中腹,再到上腹,最後來個頂級三角腹
三角腹油花比例最高
一路從下腹這樣吃上去
那個口感就像在走一個美味階梯
一層一層一層一層愈來愈高,愈來愈療癒
最後爬到三角腹頂點,高峰!最高!萬歲!🤣
畫面中的那一盤已經被我們吃掉好多片了
這樣滿滿一大盤中腹配上腹只要2000
之前我們有一年在台北吃東港直送黑鮪魚
2000吃不到幾片,連塞牙縫都不夠不夠不夠!
所以如果你也是生魚片愛好者
黑鮪魚粉絲!台灣屏東東港就有這麼迷人的黑鮪魚
完全不輸日本築地市場喔!
趁現在到6/28前衝一波吃起來了啊!!😎👍🏼
光吃黑鮪魚不夠,還可以再點一些熱炒
同一攤可以點魚蛋沙拉、炸魚排、炒青菜等等
也是看當天他們有什麼食材就炒什麼
魚蛋沙拉的魚蛋是煎到金黃恰恰這樣,好好吃
還有炸魚排,厚厚好香好嫩好好吃😋
炒青菜那天他是炒阿斯巴拉(蘆筍的日文😆)
光炒阿斯巴拉還不夠,還加蛤蜊一起炒,清爽啊~
先給大家視吃我們照片裡肥美的黑鮪魚啦😋
今年吃覺得鮮甜度又更加倍了
真的非常推薦衝一波啦!只到6/28而已喔!
然後今天晚上八點要搶七月場次的美味拍手攝影講座也別忘記啦😎
詳細講座內容跟搶報名方法在上一篇嘿
台灣蘆筍產地 在 台灣好食材Fooding Youtube 的評價
蘆筍是涼拌好食材,但保存期較短,如何快速保存呢??
這樣的簡單保存,可以讓上班族下班後快速上菜好方便~~
跟著楊賢英老時一起學保存!!
----------------------
【台灣好食材 Fooding】
從產地到餐桌,台灣最大食材食譜社群平台
http://www.fooding.com.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PxQe_UPLrQ/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Bt53lqtW9glb03MVkrhBEdGzhrWQ)
台灣蘆筍產地 在 台灣好食材Fooding Youtube 的評價
夏日炎炎,爽脆清甜的蘆筍上市啦!蘆筍高纖、高鉀、低鈉、低熱量、不含脂肪及膽固醇,而且富含葉酸及獨特的天門冬素,被公認具有防癌、抗癌效果,市面常見綠色、紫色、白色蘆筍及蘆筍花,由於外型及口感稍有差異,烹調方式也不一樣,有的適合當沙拉,有的炒後更清脆,該怎麼挑選與保存呢?來聽聽蘆筍達人黃巾弦怎麼說!
-------------------
【台灣好食材 Fooding】
從產地到餐桌,台灣最大食材食譜社群平台
http://www.fooding.com.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QK0NrlIfjI/hqdefault.jpg)
台灣蘆筍產地 在 台灣好食材Fooding Youtube 的評價
#醃漬 #小菜 #小黃瓜 #蕃茄
辣小黃瓜、豆芽菜、蘆筍、梅漬蕃茄、醬油金針菇
把常見的食材來做醃漬
就可以當作常備菜
想吃立刻上桌
酸香夠味一吃就開胃
做起來還超簡單又方便!
還可以當成便當菜
快來動手做做看
---------------------------------------------------------------------------------------------------------
【好食材Fooding】https://www.fooding.com.tw/
我們關注吃的進行式,邀您共同推動「從餐桌到產地的一場美味革命」。
【好食購】 http://shop.fooding.com.tw/
手作好味道x 玩味綠生活〜日常的美好,就是這麼簡單!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_0-bGGSeyc/hqdefault.jpg)
台灣蘆筍產地 在 【蘆筍秘密】蘆筍是愛的尖端,白綠紫各有風味,如何挑選最 ... 的相關結果
反觀台灣彰化、台南兩大蘆筍產區的種植面積,正逐漸成長中。 將軍是台南蘆筍的三大產區之一,種植面積不斷增加,相比五年前,已成長近四成左右 ... ... <看更多>
台灣蘆筍產地 在 春秋限定蔬食!蘆筍顏色不同原來是因為... - 食譜自由配 的相關結果
屬於溫帶植物的蘆筍,原產於地中海岸、歐洲一帶,沿著當地海岸的砂質土地分布,日治時期才引進台灣。適合生長於砂質土地的蘆筍,在台灣主要產地, ... ... <看更多>
台灣蘆筍產地 在 蔬菜之王蘆筍產季到三種顏色煮法大不同 - 蔬福生活 的相關結果
民國40年台灣開始種植綠蘆筍,十分成功,台中、彰化、屏東、嘉義、雲林的沙土地區,是蘆筍的重要產地,甚至加工製成罐頭,冷凍外銷。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