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會更好
歹勢,這篇文章很長。因為有一些回故鄉服務的心情和規劃,真的很想和你分享......
高雄,是我的故鄉。回到高雄服務,我和大家一樣都希望高雄「明天會更好」。我要求同仁施政不分黨派、不分顏色,只要民眾有需求,就全力努力。
抱著更謙卑的心情,有做得不夠好、不夠快的地方,一定加緊改善,更加紮實做好產業實力與建設。
高雄市議會今天進行施政報告與質詢,我針對市政四大優先政策,加速產業轉型、增加就業、交通建設、改善空污進行報告,也將加強工安、治安,並顧好教育與生活。
台灣在後疫情時期,面臨全球整體供應鏈重組及國際新秩序架構,面對全球疫情肆虐,台灣因防疫成功,維持安定生活,經濟成長也逆勢成長,在經貿架構上也受國際矚目。
除了今年八月,火車站帝冠式建築,將移回原址中軸線外,接下來高雄也成功爭取到「2021國慶煙火」及「2022年台灣燈會」及2022「台灣設計展」,希望展現高雄國際港灣城市的新氣象。
👉#加速產業轉型
亞灣5G AIoT創新園區:中央5年內投入110億,市府招商再加碼。已有114家業者加入5G AIoT聯盟;中華電信及31家大廠已進駐亞灣成功大樓。
仁武產業園區:已有265家廠商洽詢,將以先進產業、高值、高薪、低污,優先入園。
橋頭科學園區:年底將可選地建廠。已有日月光、智崴、國巨等15家廠商,簽訂合作意向書。
投資高雄事務所:專人專案服務重大投資,至三月底,總投資金額超過3300億。
半導體高雄隊成形:穩懋、穎崴、華爾卡、英特格等大廠陸續投資、加碼搶進高雄。
👉#增加就業
青年產創基金整合運用:增加基金額度到四億元,整合各機關資源,在不同行業(包括青創事業、文創事業、農漁事業、5G AIoT新創)實質協助青年。青年失業率已從上半年13.9%降至12.4%。
👉#交通建設
岡山路竹延伸線:2A階段已於110年3月獲行政院核定,市府配合相關車站辦理都市計畫變更,提早於今年年底動工。
黃線、小港林園線:加速力拚111年動工。
輕軌:輕軌大南環(C32~C1~C17)正式投入營運。
去年底宣布二階輕軌復工,今年4月環境差異分析已審查通過,C17~C20(鼓山附近路段) 將於今年年底完工C21A~C24(美術館段) 將於111年底完工,C24~C32(大順路段)則預計於112年底完工,市府會釋出最大的誠意,為高雄市的公共運輸創造最大效益。
打通道路動脈:中博高架橋今年2月27日至3月8日,以9天拆除引道開放通行,取代原有2個月的工期,減少對市民用路的不便。同盟路地下道拆除18天完工、九如陸橋拆除今年底動工、國道七號(目前已進入二階環評)、及向中央爭取興建高屏第二快速道路。
共享運具:UBike2.0已有906個租賃站,已超過800萬人次使用,高雄市是全台唯一擁有公共自行車、共享電動自行車、共享電動機車、共享電動汽車的城市。
公車式小黃:今年新增阿蓮區的路線,目前路線數達53條,涵蓋31個行政區,路線規模為全國之冠,未來會持續進行「庄Car雄好行-公車式小黃2.0」計畫,彈性預約服務,支持偏鄉運輸。
👉#改善空污
高雄能源轉型五大原則是減煤、增氣、綠電、反核、區域均衡。
我上任後,要求提早完成高雄市744座工業鍋爐改善,在去年年底,全數改善完成,時程整整提早1年半。並與國營企業+前20大企業共同合作,減少污染排放。
市府並積極與興達電廠溝通,在秋冬停止2部運轉,另2部機組發電負載量降至65%(停2減2),在供電無虞的情況下,減煤量由35%提高至50%;秋冬減煤時間再延長,前後共計1個月。同時,也排定3個階段燃煤機組除役及新燃氣機組投入商轉時程,要求提早到114年除役。
大林蒲遷村:整個遷村作業一定保障居住生活權、財產權及社會權,並持續與居民溝通,4月10日成立「大林蒲(小港沿海六里)遷村服務中心」作為單一窗口,達成共識才會歡喜搬新家。
👉#顧教育
校園霸凌零容忍:成立「校園霸凌事件調查小組」,並以多元管道受理。
班班有冷氣:中央補助35.4億外,市府也相對籌措了3.5億,預計110年底完成冷氣採購安裝,並引進能源管理系統、太陽能光電系統。
國際暨雙語資源:市府110年編列1.49億元比109年預算6129萬,增加2.43倍。將擴增在地雙語人才資源,開設雙語師資學分班,同時優化雙語學習環境,試辦雙語特色學校聯盟,支持偏鄉雙語資源,讓偏鄉科技化雙語學習資源倍增。
設置運動中心:目前鳳山運動園區內的運動中心已開始第二期試營運。
未來中正技擊館將改造成平價運動中心,預計今年12月前可加入營運,另爭取中央的經費,在3處設置全民運動館,並運用既有校園空間5處打造運動中心。持續結合捷運、社宅,聯合開發。
👉#好生活
高雄流行音樂中心,預定7月正式營運。
社區關懷據點:110年預計設置450處,目前已設置426處,110年預計可達500處。提供健康促進、多元餐飲、培力社區志工等服務,讓長輩舒適在地安老。
長照據點:目前共佈建364處家C級巷弄長照站和日間照顧中心64間(分佈在51學區內),長照涵蓋率已自109年6月43.66%,109年底提升至54.61%。鳳山93期市地重劃區將增設多功能社福中心。
公共托育普及:110年原定目標值24家,已提前達標。目前已於22區設置26家公共托育據點,可收托898名未滿2歲兒童,後續將運用公有閒置空間及社會住宅場地佈建,預計明年底可達30區51處。
公共幼兒教育:包括公立幼兒園和非營利幼兒園,持續努力達到4成目標,111年目標晉升為六都第二名。
坐月子到宅服務:5/1起,現行補助額度從原第1胎80小時(價值2萬元)提升為100小時。
普建社會住宅:將興建至少8800戶,遍佈13個行政區。目前已完成363戶,仍有凱旋青樹、鳳山牛潮埔段及左營興隆段約245戶興建中,岡山大鵬九村社宅,預計今年8月動工,大寮捷運機廠社宅第一期400多戶,今年年底發包,而前鎮亞灣智慧公宅,目前規劃設計中。
鐵路綠園道:目前開放進度達80%,整體園道工程將於今年6月完成,綠園道總面積約為8個中央公園。
新動物園運動:動物園將自今年5月起至明年10月休園,整建立體化動線。未來將以3個主軸呈現—動物的自由之地、親子的同樂天堂、空中漫步長廊。
農業、養殖漁業天然災害保險:109年10月起開辦農業保險,中央補助50%、高雄再加碼補助20%,110年度再提高補助,讓漁民僅負擔1/4保費。
農業用水權免規費:有效管理水資源、減低農民負擔,免收包含登記費、履勘費、臨時用水執照費及狀照費等規費,共計2,700元,並自去(109)年10月21日起生效,期望減輕農民的經濟壓力。
農漁業產銷:與大型通路、電商平台合作,持續拓展國內外銷路。
針對新住民、客家、原鄉文化傳承,全力推廣與保存。
👉#加強工安、#治安 等
旱災因應超前部署:已召開2次抗旱小組會議,啟動水源調度與旱災應變措施,同時增加南化水庫連通管出水量,補充大高雄水源。新增3處伏流水、盤點抗旱水井、提前要求公立游泳池暫停營運等重要提前因應旱現的作法。
路平更精進:109、110年都增列5億元的道路養護經費,以每年23億持續改善路平;使用改良後的「改質 III型瀝青混凝土」, 增加道路密實度;每年減少道路挖掘數 10%、道路挖掘後回填品質抽驗率,自5% 提高至50% 。力求原高雄縣、高雄市道路「高高平」。
工安再精進:
今年多項建設及建案增加,帶動民間建案增加,今年相較於去年施工案件數增加2倍。
針對石化業,將強化歲修作業安全,今年2-3月完成林園23家石化廠聯檢;4月會完成其他57家高風險石化廠檢查。
針對侷限空間作業,共辦理22場宣導場次,含兩場觀摩會,並成立通報群組,列管追蹤。
針對營造業,3月已完成280處15樓建築工地稽查,4月6日市政會議通過強化工安實施方案,希望以建商自律、市府稽查、公私協力三方面強化,目前共計檢查181件工地242家事業單位,停工22件、罰鍰159件,罰鍰金額共計731萬元。
治安維護:以108年及109年發生數比較,全般刑事案件,109年發生數減少1431件;暴力犯罪案件,109年發生數減少12件;重大刑案發生數減少15件。整體治安狀況呈現發生減少的平穩趨勢,市府都會檢視相關治安數據分析,針對治安熱點,持續掃蕩犯罪、查察槍枝、增加見警率,加強治安維護,同時加強警察與消防同仁的裝備,包括警車、防彈背心、警用無線電汰換,消防車輛與裝備汰舊換新。
防疫:登革熱本土零病例,持續加強邊境防疫、孳生源清除。過年期間防疫津貼加碼,相挺醫護與防疫團隊。
易淹水區域改善:
而汛期來臨前,加緊改善易淹水地區,包括大寮、林園、岡山、美濃等地,中央地方共協力投入18.61億,其中岡山地區預計111年4月完工;大寮、林園地區排水整治預計111年底完工;美濃地區排水改善111年6月完工。
同時也有12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1萬的網紅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台股進入萬七、萬八行情,保守型投資人不想每天跟著行情上沖下洗,但又怕現在存股會套在高點,到底該怎麼辦?今天我們就找來存股達人謝富旭,不只教你如何在高檔行情找到存股標的,還要分享如何靠150萬存股,也能月領3萬股息!一起來看看他是怎樣做到的! #股票 #存股 #0056 00:00 影片開始 01:...
「台灣產業趨勢分析」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灣產業趨勢分析 在 陳其邁 Chen Chi-Mai Facebook
- 關於台灣產業趨勢分析 在 唐綺陽占星幫 Facebook
- 關於台灣產業趨勢分析 在 唐綺陽占星幫 Facebook
- 關於台灣產業趨勢分析 在 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 Youtube
- 關於台灣產業趨勢分析 在 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 Youtube
- 關於台灣產業趨勢分析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 關於台灣產業趨勢分析 在 台灣產業趨勢分析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 ... 的評價
- 關於台灣產業趨勢分析 在 台灣自行車產業趨勢分析 - YouTube 的評價
台灣產業趨勢分析 在 唐綺陽占星幫 Facebook 八卦
【唐綺陽3/2-3/8星座運勢週報】
最關鍵的三月到了。今天是週報登場,三月運勢則明晚3/2(一)晚上見。
-----------------(週報文)-------------------
自太陽進雙魚(2/19)以來,雙魚所守護、「原本隱藏的什麼」,都開始「浮上水面、擴散、被看見」,包括幕後默默努力的人,本想隱匿的事,或「暗中潛伏的病毒」,或宗教、神明話題,以及無處不在的謊言、假消息,以及新一波的恐慌,都以「理所當然的姿態」推波助瀾,無形中改變我們生活;與此同時,太陽也讓人們對病毒越來越了解,並研發出抗病方法及解藥,開始進入實驗。我們如此清晰地看見,輕忽、無視會釀多大災禍,認真應對、實力研發又多有成果,日雙魚好壞效應盡顯,活脫脫是人間的「新版啟示錄」,也令許多非常時期才能考驗出真正實力的新英雄,紛紛出線的時刻。
而「疫情會否爆發」的答案已經浮現,會,「只要輕忽,沒有掌控」就會,所以我們仍須持續繃緊神經,小心保護自己、保護他人,勤洗手,人多的地方戴口罩,讓台灣持續保持優良的防疫成效,這是我們人人都該努力的部份。
去年水星一樣三次逆行水象,那時的恐懼感亦沒「顯像如斯」,這回,恐懼、不安不再「僅只內心,或心病導致」,而是,世界真的病了,恐懼變得有理,變得必須,不恐懼,就是置生命安全於不顧的不負責任,而能認真面對、拿出嚴格的辦法、執行到位,就是現階段社會需要的真英雄。
不過,危機演變到現在,我們也看到了各種「眾生相」(如何面對危機?是處理正事還是繼續搞政治,是被牽引還是保有正知?),也看到國與國、人與人之間關係微妙演變,一瞬間就能令假面具都卸掉,翻臉無情,在生命存亡關頭,最真實的人性淋漓展現。對此,作為身在其中的人,我們無力跳脫,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有自我、靜靜觀察」,這是「整體社會在跳脫過去」的過程,是的,我們不可能再回到從前那「假平衡的世界」中,那樣的世界正面臨崩毀,體制正被嚴酷考驗,我們正活在怎樣的體制下?又該如何看待體制呢?請靜靜地觀察,當新模式在成形,趨勢、機會也正在其中。(當然之前則是舊體制先崩壞,失序是必然)
有人感嘆說,這一連串快速的演變下,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疏離,但就像為了阻止病毒蔓延,有些人、家庭、城市必須被隔離、封鎖一般,當封鎖、禁制成為常態,世界按下暫停鍵(至少今年是如此,木、土、冥都在「圍」的魔羯,木、土得年底十二月才離開魔羯,解封),人與人要如何繼續進行交流?維繫關係?工作要如何進行?活動要如何進行?原訂計畫還要不要繼續?產業如何生產?東西怎樣買賣、食物怎樣吃、日子怎樣過,心裡又會產生怎樣的變化呢?……通通都在「粗暴」的衝擊下風雲變色,這一波,是「2020-2024間」改變的開始而已,我們已回不去了,所以,請向前看,向前看才是務實,我們必須放下對過去的留戀。
本週兩大星象移動,一是水星一是金星,都跟生活息息相關。
水星持續逆行,目前仍逆於雙魚,3/4(三)傍晚逆回水瓶,至再下週二(3/10)恢復順行。所以宗教vs人群,謊言vs社群,藝術vs科技,或是我們「在精神上集體著,在生活中個體著」,恐懼如若蔓延,又會引致人際間發生怎樣的荒謬?都是本週水逆水瓶值得觀察之處。
水雙魚的暗中意喻、神秘業力下,我們都得多一根神經去拆解、觀察,真相就會浮現;而週三後水星逆回水瓶,帶我們瞄準「圈子內的運作、人際」,或是「社群的現象、影響」,再被提及,那些線上表現得好與不好的「網路事件、紅人們」再度被檢視,或又捲起千層浪。
3/5(四)則是金星進金牛,還記得我之前的金金牛文字嗎?「金錢、價值」議題要來勢洶洶了,人們對「生活品質好不好、日子舒不舒服、有無尊嚴」超有感,也對「錢」非常在意,金融、身體、食品相關業者的主場時間到了,因為人們在乎,也願意為品質付出。而身體、體質、本質的好與不好也至關重要,健壯的硬是比體質不良的,能撐住,更有機會。
金牛也跟「美、自我認同」有關,所以價值不應外求,而是自問「存在是否獨一無二」,優勢為何?是否能以自己為傲?你會很明顯感到,不懂怎麼愛自己,就不會被外界在乎。人與國家都是。
所以,這是「好好愛自己」,發掘自身優點的金星位置,無需和別人比,你為自己做什麼、怎麼做,才是關鍵。
射手去蕪存菁後能更有效果,魔羯有靈機一動可請教專業;是誰主打軟性訴求更可愛,又是誰應當心外出水土不服呢?來看唐老師的分析吧~
高清版請看這裡
↬ https://youtu.be/3vMxBGdtj5o
台灣產業趨勢分析 在 唐綺陽占星幫 Facebook 八卦
【唐綺陽3/2-3/8星座運勢週報】
最關鍵的三月到了。今天是週報登場,三月運勢則明晚3/2(一)晚上見。
-\-\-\-\-\-\-\-\-\-\-\-\-\-\-\-\-(週報文)-\-\-\-\-\-\-\-\-\-\-\-\-\-\-\-\-\-\-
自太陽進雙魚(2/19)以來,雙魚所守護、「原本隱藏的什麼」,都開始「浮上水面、擴散、被看見」,包括幕後默默努力的人,本想隱匿的事,或「暗中潛伏的病毒」,或宗教、神明話題,以及無處不在的謊言、假消息,以及新一波的恐慌,都以「理所當然的姿態」推波助瀾,無形中改變我們生活;與此同時,太陽也讓人們對病毒越來越了解,並研發出抗病方法及解藥,開始進入實驗。我們如此清晰地看見,輕忽、無視會釀多大災禍,認真應對、實力研發又多有成果,日雙魚好壞效應盡顯,活脫脫是人間的「新版啟示錄」,也令許多非常時期才能考驗出真正實力的新英雄,紛紛出線的時刻。
而「疫情會否爆發」的答案已經浮現,會,「只要輕忽,沒有掌控」就會,所以我們仍須持續繃緊神經,小心保護自己、保護他人,勤洗手,人多的地方戴口罩,讓台灣持續保持優良的防疫成效,這是我們人人都該努力的部份。
去年水星一樣三次逆行水象,那時的恐懼感亦沒「顯像如斯」,這回,恐懼、不安不再「僅只內心,或心病導致」,而是,世界真的病了,恐懼變得有理,變得必須,不恐懼,就是置生命安全於不顧的不負責任,而能認真面對、拿出嚴格的辦法、執行到位,就是現階段社會需要的真英雄。
不過,危機演變到現在,我們也看到了各種「眾生相」(如何面對危機?是處理正事還是繼續搞政治,是被牽引還是保有正知?),也看到國與國、人與人之間關係微妙演變,一瞬間就能令假面具都卸掉,翻臉無情,在生命存亡關頭,最真實的人性淋漓展現。對此,作為身在其中的人,我們無力跳脫,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有自我、靜靜觀察」,這是「整體社會在跳脫過去」的過程,是的,我們不可能再回到從前那「假平衡的世界」中,那樣的世界正面臨崩毀,體制正被嚴酷考驗,我們正活在怎樣的體制下?又該如何看待體制呢?請靜靜地觀察,當新模式在成形,趨勢、機會也正在其中。(當然之前則是舊體制先崩壞,失序是必然)
有人感嘆說,這一連串快速的演變下,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疏離,但就像為了阻止病毒蔓延,有些人、家庭、城市必須被隔離、封鎖一般,當封鎖、禁制成為常態,世界按下暫停鍵(至少今年是如此,木、土、冥都在「圍」的魔羯,木、土得年底十二月才離開魔羯,解封),人與人要如何繼續進行交流?維繫關係?工作要如何進行?活動要如何進行?原訂計畫還要不要繼續?產業如何生產?東西怎樣買賣、食物怎樣吃、日子怎樣過,心裡又會產生怎樣的變化呢?……通通都在「粗暴」的衝擊下風雲變色,這一波,是「2020-2024間」改變的開始而已,我們已回不去了,所以,請向前看,向前看才是務實,我們必須放下對過去的留戀。
本週兩大星象移動,一是水星一是金星,都跟生活息息相關。
水星持續逆行,目前仍逆於雙魚,3/4(三)傍晚逆回水瓶,至再下週二(3/10)恢復順行。所以宗教vs人群,謊言vs社群,藝術vs科技,或是我們「在精神上集體著,在生活中個體著」,恐懼如若蔓延,又會引致人際間發生怎樣的荒謬?都是本週水逆水瓶值得觀察之處。
水雙魚的暗中意喻、神秘業力下,我們都得多一根神經去拆解、觀察,真相就會浮現;而週三後水星逆回水瓶,帶我們瞄準「圈子內的運作、人際」,或是「社群的現象、影響」,再被提及,那些線上表現得好與不好的「網路事件、紅人們」再度被檢視,或又捲起千層浪。
3/5(四)則是金星進金牛,還記得我之前的金金牛文字嗎?「金錢、價值」議題要來勢洶洶了,人們對「生活品質好不好、日子舒不舒服、有無尊嚴」超有感,也對「錢」非常在意,金融、身體、食品相關業者的主場時間到了,因為人們在乎,也願意為品質付出。而身體、體質、本質的好與不好也至關重要,健壯的硬是比體質不良的,能撐住,更有機會。
金牛也跟「美、自我認同」有關,所以價值不應外求,而是自問「存在是否獨一無二」,優勢為何?是否能以自己為傲?你會很明顯感到,不懂怎麼愛自己,就不會被外界在乎。人與國家都是。
所以,這是「好好愛自己」,發掘自身優點的金星位置,無需和別人比,你為自己做什麼、怎麼做,才是關鍵。
射手去蕪存菁後能更有效果,魔羯有靈機一動可請教專業;是誰主打軟性訴求更可愛,又是誰應當心外出水土不服呢?來看唐老師的分析吧~
高清版請看這裡
↬ https://youtu.be/3vMxBGdtj5o
台灣產業趨勢分析 在 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 Youtube 的評價
台股進入萬七、萬八行情,保守型投資人不想每天跟著行情上沖下洗,但又怕現在存股會套在高點,到底該怎麼辦?今天我們就找來存股達人謝富旭,不只教你如何在高檔行情找到存股標的,還要分享如何靠150萬存股,也能月領3萬股息!一起來看看他是怎樣做到的!
#股票 #存股 #0056
00:00 影片開始
01:48 一個台股、兩個世界!解析存股族該如何選擇?
03:50 年輕人最愛存股Top5!達人揭陷阱:3檔不合格
06:48 存股地雷中鋼也上榜? 解析跌落神壇2大原因!
08:17 懶人投資存股怎麼挑? 3指標找出穩定領息股!
12:16 定存股變身成長股?高手從生活中挖隱形冠軍!
14:08 黑馬價值股怎麼挑? 抓對1特質年報酬率33%!
16:35 存股嫌賺錢太慢? 達人破解迷思:2個月賺10萬
19:22 想靠股利退休? 一張表看出如何月領3萬股息?
23:24 存股也要停損嗎? 1指標提前嗅出基本面危機!
24:54 成交量太少很危險?高手神比喻破解存股迷思!
26:26 台股屢創新高還存股嗎? 達人揭正確投資心態
✓ 美股台股一次掌握!全球商業資訊、台灣產業趨勢觀察與個股分析,讓錢越滾越大!
以2折價格訂閱👉https://events.storm.mg/member/CBWSJ/
✓ 點我加入《風傳媒》Line 好友(ID:@dyp8323m) http://bit.ly/2hETgWE
✓ 點我訂閱《風傳媒》YouTube 頻道 http://bit.ly/2grkAJ6
✓ 點我追蹤《下班經濟學》IG頻道(ID:@worked_money) https://bit.ly/2WZ1Dnb
✓ 點我加入《下班經濟學》telegram頻道 https://t.me/storm_money
【Facebook粉絲團】
風傳媒►► https://www.facebook.com/stormmedia
風生活►► https://www.facebook.com/SMediaLife
下班經濟學►►https://www.facebook.com/workedmone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4OzBdQlDBbY/hqdefault.jpg)
台灣產業趨勢分析 在 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 Youtube 的評價
歐洲股神安東尼波頓說過股市的漲跌和基本面一點關係都沒有,「資金」、「信心」才是關鍵的兩大因素,從年初到現在,每個月開出的經濟數據只有紅字,即使如此股市依舊有上漲,背後的原因歸功於低利率的堆疊,導致資金的湧入,另外每隔幾年的經濟危機更造成生活型態上的改變,你我現在都在這關鍵的交叉口上,本週的節目,首先帶你解析未來十年的趨勢,再來跟你分享5G相關指數型基金,如果你是新手更應該收看,因為還會解析入市注意事項,就由投資家日報總監孫慶隆以及風傳媒財經主編周岐原帶你了解本週【下班投資學】的精彩內容。
#下班投資學 #下班經濟學 #5G #5G ETF #關鍵科技
關鍵科技指數前五大國家權重更新:
美國 34.9%
台灣 24.9%
日本 23.6%
中國 11.8%
香港 1.8%
資料來源:STOXX、元大投信整理,2020/05/22
00:20 股市脫鉤經濟數據!高手解析背後原因!
02:27 遠距引爆線上需求!全面啟動新型態生活!
04:51 產業典範轉移!帶旺科技股成市場新寵!
05:33 宅經濟燒出網路風潮!5G火熱後市看旺!
06:30 零接觸也能拚經濟!虛擬會議.遠端醫療夯!
06:48 搶搭5G商機!教你從產業鏈抓住時代紅利!
08:11 5G投資怎麼選?用ETF避免選股看走眼!
10:53 超前部署5GETF!硬體建設浪潮先報到!
13:04 硬5GETF報酬佳!2大因素讓績效立於不敗!
15:15 資優生才入列!硬5GETF這樣點兵獲利飆!
15:59 擊敗多國大盤!這檔ETF報酬翻倍登績效王!
16:55 ETF怎麼買?4大必知交易守則專家說分明!
18:31 實現高效智慧生活 盤點5G科技2大應用!
21:43 5G發展三步驟!掌握進程跟著趨勢穩穩賺!
24:31 產業型?全球型?一指標成高手選ETF關鍵!
26:01 小資族買ETF如何致勝?達人分享操作心法!
本節目與來賓所推介個股無不當財務利益關係,資料僅供參考,投資人應獨立判斷,審慎評估並自負投資風險
【Facebook粉絲團】
風傳媒►► https://www.facebook.com/stormmedia
風生活►► https://www.facebook.com/SMediaLife
下班經濟學►►https://www.facebook.com/workedmoney
《精彩回顧》
【#11】無基之彈瘋狂台股!買這檔ETF恐被扒四層皮?高手低價存股術 靠一線狠賺225%!
https://youtu.be/HXbtF-IHwR0
【#12】狠甩小資ETF!自組護體版更安全!他靠9指標拚出500%績效 千萬身家不是夢!
https://youtu.be/DC16S5N1844
【#13】等不及除權息?用「兩線一面」找飆股基因!報酬30%煉金術!
https://youtu.be/WqcADOAZ52o
【#14】0050藏泡沫風險?破解4大操作盲點!年化報酬10%這樣做 輕鬆躋身上流!
https://youtu.be/CEpMIYefRMo
【#15】低利莫急?房貸剝皮陷阱在這裡!解鎖買房成就 三撇步教你避地雷建商!
https://youtu.be/za80wR_h_FE
✓ 點我加入《風傳媒》Line 好友(ID:@dyp8323m) http://bit.ly/2hETgWE
✓ 點我訂閱《風傳媒》YouTube 頻道 http://bit.ly/2grkAJ6
✓ 點我追蹤《下班經濟學》IG頻道(ID:@worked_money) https://bit.ly/2WZ1Dnb
✓ 點我訂閱華爾街日報:https://bit.ly/2VtO3GG
✓ 想了解更多硬5G ETF相關資訊:https://pse.is/T4JW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_IAktd_ZsVc/hqdefault.jpg)
台灣產業趨勢分析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節目由「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獨家贊助播出。
「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是由一群關心智慧運輸與能源應用各界專業人士組成,致力將友好環境及自然共生的理念導入智慧交通中,推動智能、永續的美好生活願景。
現在就到協會官網和粉專,了解更多豐富的電動車資訊,以及氣候變遷的討論吧!
👉 官方網站:https://smat.org.tw/
👉 官方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smartmobilitytaiwan/
#電動車 #電動機車 #氣候變遷
--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體驗志祺七七文章版:https://blog.simpleinfo.cc/shasha77
✔︎ 購買黃臭泥周邊商品: https://reurl.cc/Ezkbma 💛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各節重點:
00:00 開頭
01:15 世界各國都在用電動車嗎?
02:48 目前台灣的狀態
04:22 討論1:改用電動車,真的能減少空污?
05:28 討論2:最新燃油機車改善空污的效果,比電動車更好?
06:06 討論3:改用電動車,碳排放量會增加嗎?
07:16 討論4:電動車的生產和廢棄,碳排放量多嗎?
08:46 討論5:如果全部換成電動汽機車,電還會夠用嗎?
10:07 我們的觀點
11:30 問題
11:30 結尾
【 製作團隊 】
|客戶/專案經理:鯉鼬
|企劃:宇軒
|腳本:宇軒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珊珊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COP26:格拉斯哥氣候峰會的特點、意義和預期:https://bbc.in/3l1pEnF
→《全球電動車展望2020》-IEA:https://bit.ly/3kZULjk
→碳關稅將上路、零碳新賽局開跑!台灣為何該擔憂國際競爭力?:https://bit.ly/3yTn3kI
→Net Zero by 2050-50- A Roadmap for the Global Energy Sector - IEA:https://bit.ly/2WSNiKL
→除了日本...這些國家也規劃禁售燃油車:https://bit.ly/38PFI61
→IHS Markit 全年汽車銷量數據:https://bit.ly/3l0eNdp
→《2021汽車產業趨勢與展望》-勤業眾信:https://bit.ly/3zJ671n
→【圖解】電動車靠這4大關鍵崛起,10年後將突破3千萬輛!一張圖看懂未來趨勢:https://bit.ly/3DOop3D
→未來只要8萬元就能買到電動車!分析師大膽預言讓燃油車挫咧等:https://bit.ly/38Ljfr4
→預言電動車價格戰將至 日本電產CEO:2030年車價將剩1/5:https://bit.ly/3h8Bfjs
【台灣現狀】
→蔡總統宣示淨零轉型之後,運具電動化如何加快腳步? - 報導者:https://bit.ly/3n6RQYM
→「2035年禁售燃油機車」政策 確定轉彎:https://news.pts.org.tw/article/426046
→拚減碳 8科技巨頭組氣候聯盟-環境資訊中心:https://e-info.org.tw/node/230698
→賴清德:面對氣候災難問題 台灣沒有豁免權-中央社:https://bit.ly/2YprDu9
→汽機車統計數據 - 交通部統計查詢網:https://bit.ly/3kQr4RC
→汽機車數量統計 - 交通部公路總局 統計資料:https://bit.ly/3n0UpM6
【 討論1 】
→環保署 - 全國空汙排放量清冊系統﹝TEDS 11.0版﹞排放量統計數據:https://bit.ly/3h8cswa
→Analysis of air quality and health co-benefits regarding electric vehicle promotion coupled with power plant emissions:https://bit.ly/3n3BnVd
【 討論2 】
→車輛電動化政策倒退走?破解「油電平權」假議題:https://bit.ly/38Mp5IF
→七期環保是什麼? 台灣的機車環保法規演進分析:https://bit.ly/3zUBiXO
→年度排放量推估統計:https://bit.ly/3jL6tPm
【 討論3 】
→US energy 電廠+電動車 數據:https://bit.ly/3zOMbdy
→US energy 燃油車 數據:https://bit.ly/3n63tPV
【 討論4 】
→2020.03月 Nature Sustainability 的研究:https://go.nature.com/3n2rgjD
→Mobility and the Energy Transition: A Life Cycle Assessment of Swiss Passenger Transport →Technologies including Developments until 2050:https://doi.org/10.3929/ethz-b-000276298
→電動車廢舊電池回收 中國與歐洲市場的現狀和選項-BBC:https://bbc.in/2WXLjVa
【 討論5 】
→電動車充電 台電將推專用時間電價-自由財經:https://bit.ly/3jIdj8l
→機車電動化 台灣會缺電嗎?-工商時報:https://bit.ly/3kW92xp
→台灣邁向電動車時代 配電空間與用電量都成挑戰 - 公視新聞:https://bit.ly/3thJIWw
→每部電動機車每公里耗電0.024度 來源: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審查開發行為溫室氣體排放量增量抵換處理原則:https://bit.ly/2WQbzl1
→台灣邁向電動車時代 配電空間與用電量都成挑戰-公視新聞網:https://bit.ly/3yNY1Dx
→【2040電動車化】供電受影響? 台電估:全部電動車化也不怕 - 環境資訊中心:https://bit.ly/3zQg7ps
→在「對的時間」充電有利多 台電靠這四招搞定 - 環境資訊中心:https://e-info.org.tw/node/209502
【 延伸閱讀 】
→百萬噸鋰電池即將報廢,電池回收產業面臨兩大難題:https://bit.ly/3jMBHWz
→A DEAD BATTERY DILEMMA:https://bit.ly/3DP9Z3o
→【電車世代】電池回收大哉問:到底退役電池會去哪?又會被怎麼處理? - INSIDE:https://bit.ly/3jMNOmh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引用本頻道影片與相關品牌識別素材,請遵循此規範:http://bit.ly/shasha77_authorization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email protected]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wWbX5za6ps/hqdefault.jpg)
台灣產業趨勢分析 在 台灣自行車產業趨勢分析 - YouTube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台灣 自行車 產業 發展至今已有30幾年,1990年代業者積極尋求轉型,盡力於創新研發,並自創品牌發展高附加價值產品。並在2003年巨大與美利達聯合 ... ... <看更多>
台灣產業趨勢分析 在 台灣產業趨勢分析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 ... 的八卦
產業分析 -趨勢洞察-台灣趨勢研究. ... 汽車零件製造業家數過去5年呈逐年下降趨勢,105年為1,903家,109年為1,823家,年均成長率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