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選題 ◎徐珮芬
一、天亮之後,_
①變成一個更勇敢的人
②自殺
③笑得甜美
④和你去坐旋轉木馬
二、在那之前,_
①切莫給我太多希望
②不哭
③別為我伸張正義
④抱我
——徐珮芬,〈單選題〉,《還是要有傢俱才能活得不悲傷》,頁136-137。
--
◎作者簡介
徐珮芬,花蓮人,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畢業。曾獲林榮三文學獎、清華大學月涵文學獎、周夢蝶詩獎等。曾出版詩集《還是要有傢俱才能活得不悲傷》(2015)、《在黑洞中我看見自己的眼睛》(2016,啟明)、《我只擔心雨會不會一直下到明天早上》(2017,啟明)、《夜行性動物》(2019,啟明)。
(修改自徐珮芬《夜行性動物》作者簡介)
--
◎小編鋼筆人賞析
〈單選題〉出自徐珮芬第一本詩集《還是要有傢俱才能活得不悲傷》,這一首詩給了兩個問題與八個答案,組合方式有4*4=16種,可以創造從溫柔到殘酷的各種情境。這種多元、不侷限於單一的詮釋方式,令人想起夏宇著名的〈連連看〉,以及鴻鴻與《衛生紙+》的解構傾向。不過,夏宇的解構更加徹底,組合方式更加多元,鴻鴻的解構更偏向揭露社會與政治的黑暗,相對來說〈單選題〉的選項中仍傾向描寫敘事者我自身的痛苦、對「你」愛戀的痕跡,主題的差異正是徐珮芬不同於前行詩人的獨特之處。
值得注意的是,類似這種實驗性手法的詩作並沒有出現在徐珮芬之後的詩集,或許是因為這種手法能延伸的方式有限,同時前人也早已寫過類似手法的作品,繼續嘗試的意義不大所致。《還是要有傢俱才能活得不悲傷》有許多有趣的、具實驗性的詩作,仍值得更多關注與挖掘。
註:賞析文字修改自筆者碩論:許宸碩,《痛心詩派的誕生:論台灣現代詩在社群網站時代的類型化現象(2011-2019)》(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2021年)
--
美術設計:鄭閔聰
--
#徐珮芬 #暑假無主題詩選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7/20210715.html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詩路」詩集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賴文誠 內容簡介: 本詩集逼磺溪文學第25輯彰化縣作家作品集,內容收錄了相當多地景、地誌和旅行書寫,是近年來台灣現代詩的創作風潮之一。收在這本詩集中的作品,寫平溪、綠島、觀音海濱、雪見群山、翡翠水庫……等,都相當動人。詩和土地的扣連,讓這些...
台灣現代詩 作品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八卦
不再是新聲 ◎洪崇德
重啟的時刻,很榮幸擔任第一期的主編。
在嚴謹一點的討論上,「七年級」這種只看出生年的定義並不是個好定義。但以相鄰的「六年級」、「八年級」相比,卻可以聚焦出特定的群象。
規劃以七年級(1981-1990年生)詩人為主題的一系列作品,期待在社群上有所影響,這對我是充滿特殊意義的。我是七年級尾巴出生的,曾經歷過ptt、奇摩家族、Pchome新聞台、無名小站⋯⋯以及facebook剛進入臺灣,人人都在偷菜的年代。我們跟六年級後段班同樣在自媒體時代開疆闢土,比前行輩更容易被新世代讀者注意,卻也因為過量的網路資訊,導致被注意(或進一步說,「被在意」)的程度變得有限。
七年級詩人現在大約是27到37歲。在成長的過程,就不斷接受網路的洗禮,習於往校外去尋找最好的夥伴或對手。我們曾經歷大學詩社骨牌般的倒閉,也躬逢其盛的目睹新的大學詩社、跨校詩社、讀詩會雨後春筍般成立。現代詩與網路關係的討論並不是從七年級開始,但我們成長於網路普及的年代,習慣於在不同網路空間與人討論詩的生活,慢慢不再像我們是台灣現代詩進入網路發展以後,開出繁花盛景的一代。
3/2-3/3,我們討論「沒有出詩集的七年級詩人」。以此為本月的開始,我想的是會不會有一天,我還記得的那些名字(例如出書不久的蔣闊宇)都已經不再沒沒無聞,或終於離開我的記憶了?「沒出詩集」的七年級詩人算不上很少,卻同樣說不上很多。或許,這是我記住一些人的方式。3/4-3/10,主題是「那些想讓你敲碗第二本的七年級詩人」。有一些創作者還沒出版第二本著作,他們是被生活消磨以致掉隊了嗎?我其實沒辦法肯定。但肯定很希望看到他們有更多作品。從還沒有第一本到還沒有第二本詩集,或許說明了詩集的出版並非如今日印象中簡單,有一部分詩人非常審慎地看待創作結集這件事。
3/11-3/17是七年級女詩人的愛情想像,這是一個容易被批評標籤化的主題。但是一聽到七年級女詩人你會想起誰呢?他們的愛情想像又是什麼模樣的?我想這本身就很值得做看看。3/18-3/24,主題是七年級詩人的末日書寫。生活或時代帶給詩人的某些破洞,我們可以試著看看。在這個月的最後,3/25-3/31,我們討論「七年級的社會意識」。當我們年紀輕,我們被譏為草莓族;當我們積極的醞釀野草莓運動、白衫軍運動與太陽花運動,或許某些長輩應該重新考慮對七年級的印象。詩人作為情人,他給你愛情;詩人作為常眼望未來的人,末日難免要使其憂慮;詩人作為一個社會運動者,他在現場當抗爭的一份子,在現場以外,用文字繼續運動。
隨著八年級詩人陸續出道,七年級不再是新生代了。告別文藝青年的青澀與浪漫,我們期待看到更多好作品。
—
圖:靖涵
台灣現代詩 作品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八卦
也好 ◎任明信
/
吞下了所有的藥
這次一定可以
治癒所有
/
桌上的花枯了
發出惡臭
一個人在家
忽然迷了路
也丟失了傘
/
反覆練習
對貓說話
被抓傷
反覆想像貓死了
手上的傷沒有經過
你的允許
依舊會結痂
/
往你家的路
曾經那麼近
因為熟悉因為
習慣了
今年的雨季特別長
房間濕成小湖
以後你不再陪我
撐開船槳
港又離得更遠了
/
一起走過的那些
美麗的漣漪
後來怎麼都變成了浪
/
你說我的心
只是比較深的湖
你不知道它現在比海還深
/
最後一次
為了你跌倒
再沒有從跌倒的地方
站起來
——任明信,〈也好〉,《光天化日》,頁21-24。
--
◎作者簡介
任明信
十一月生,高雄人。喜歡夢,冬天,寫詩,節制地耽溺。
著有詩集《你沒有更好的命運》、《光天化日》、《雪》,散文集《別人》。
--
◎小編鋼筆人賞析
〈也好〉收錄於《光天化日》之中,也是任明信在PTT詩版推文數最高的作品。這首詩收錄於詩集的版本與PTT詩版版本與略有不同,後者沒有「/」做為段落開頭,部分段落與分行也有調整,但大體上意義相近。
此詩的敘事角度是近年來常見的、敘事者我對「你」傾訴的「你我體」,傾訴著敘事者我失去你之後的悲傷,主詞(我)時常被省略,使讀者代入詩中「你」的位置,聆聽敘事者我的傾訴。
任明信在《光天化日》後記中曾說過,他曾被苦勸要去看醫生,但他不相信醫生、藥物與痊癒的可能 ,此詩雖以「藥」開頭,但詩人不強調藥物的治療效果,而是而「吞下了所有的藥」,這是一種自殺的手段,卻又認為這可以「治癒所有」。這樣開頭提示讀者,敘事者我正處於一個認為離世比活著較好的嚴重負面狀態。
第二段「桌上的花枯了」(哭了)。但敘述者我還是想自救,想與人言語,儘管僅能「對貓說話」,但被抓傷後,他想要讓自己受傷的事物(貓),也想到「你」——這一切痛苦的根源。
在開始想到「你家的路」後,這負面情緒中的最後自救行動也就宣告失敗。在接下來的段落,呼應著第二段的傘,有數個水的相關意象輪流出現,揭示了敘事者我的負面狀態:「雨季特別長」、「港又離得更遠了」、「比海還深」、「變成了浪」,一開始的情緒還僅是悲傷,但悲傷愈趨深遠,最後波濤洶湧,無可抵抗,而「最後一次/為了你跌倒//再沒有從跌倒的地方/站起來」,這樣的收尾可說是達到悲痛情緒的高潮。
雖然此詩在結構上不大完整(尤其是對貓說話至結痂的部分在整首詩顯得突兀),但藉由以各種意象、敘事來切換角度敘述「失去愛的痛苦」,其情緒堆疊得相當成功。此詩也顯示出任明信描寫痛苦的方式,他不僅有以意象展演情緒的部分,也不諱直接寫出「傷」、「結痂」,以及最後「再沒有從跌倒的地方/站起來」這般赤裸的傷痛文字,使人深深帶入其中的悲傷。
註:賞析文字修改自筆者碩論:許宸碩,《痛心詩派的誕生:論台灣現代詩在社群網站時代的類型化現象(2011-2019)》(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2021年)
--
美術設計:鄭閔聰
--
#任明信 #暑假無主題詩選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7/20210713.html
台灣現代詩 作品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詩路」詩集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賴文誠
內容簡介:
本詩集逼磺溪文學第25輯彰化縣作家作品集,內容收錄了相當多地景、地誌和旅行書寫,是近年來台灣現代詩的創作風潮之一。收在這本詩集中的作品,寫平溪、綠島、觀音海濱、雪見群山、翡翠水庫……等,都相當動人。詩和土地的扣連,讓這些作品更靠近人間,也讓土地因詩的介入而明亮溫暖
作者簡介:賴文誠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曾獲得教育部文藝創作獎、聯合報宗教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好詩大家寫、台灣詩學詩獎、金車現代詩網路徵文、彰化縣磺溪文學獎、南投縣玉山文學獎、屏東縣大武山文學獎、金門縣浯島文學獎、澎湖縣菊島文學獎、基隆市海洋文學獎、台中市大墩文學獎、新竹市竹塹文學獎、嘉義市桃城文學獎、花蓮縣文學獎、馬祖文學獎、新竹縣吳濁流文藝獎、台中市文學獎、新北市文學獎以及桃園縣兒童文學獎等各縣市文學獎現代詩獎項共60次,作品入選2012、2013、2015年台灣詩選以及2012、2013、2014、2015年台灣現代詩選以及各種重要詩選,著有「詩房景點」、「詩說新語」、「詩路」等詩集。

台灣現代詩 作品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詩歌風景來對坐:我的城蔓延 你的掌紋」介紹
訪問作者:顧蕙倩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跨界創作與詩歌教育的併聯風景,詩集名為《詩歌風景來對坐:我的城蔓延 你的掌紋》,便是希望閲讀者一起馳騁想像力,自由出入於藝術的領域,藉由現代詩與地景攝影、音樂創作的媒材跨界合作,感受這世界充滿無限對話的可能性。不論傳統與現代、西方與東方,或是道德與背德,透過意象的「蔓延」,不但體會創作者的對話空間如何展延,更能享受身為閲讀者以自身為城,連結藤蔓般的生命軌跡,再創作成一座座擁有異質掌紋的奇幻之城。
書名取為「詩歌風景來對坐:我的城蔓延 你的掌紋」,投影着詩人近幾年投入跨界創作與詩歌教育的風景。有時竄入古畫驚見現代生活的軌跡;有時手機鏡頭掇影日常,莫名滋生出下一首詩的最末句;有時寫成一首詩,交給音樂人譜曲,那蔓延開來的五線譜居然唱成了這首詩前世的掌紋。
本書分為「水鹿成群」、「我的城蔓延你的掌紋」、「穿過潮間帶」、「詩歌來對坐」四輯,文字與文字之間會有全彩與黒白的攝影作品,一如文明不得不孳生的城市,跨界造成了現代詩表現的多樣性,跨界也凸現着現代詩純粹獨特的意象性與音樂性。
作者簡介:顧蕙倩
文學博士。熱愛小巷弄。曾任中央日報副刊編輯、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師、國立師大附中教師。曽獲師大噴泉詩獎、臺北詩人節新詩即席創作首獎、國立臺灣文學館愛詩網現代詩獎、教育部特色課程特優獎、廣播金鐘獎「單元節目獎」、國藝會創作補助。著有詩集《傾斜/人間喜劇》、《時差》、《好天氣,從不為誰停留》,散文集《漸漸消失的航道》、《幸福限時批》、《遍路臺北》、漫畫劇本《追風少年》,論文集《蘇曼殊詩析論》、《台灣現代詩的浪漫特質》、《台灣現代詩的跨域研究》,報導文學《詩領空:典藏白萩詩/生活》等書。現專事創作。
作者粉絲頁: 顧顧
出版社粉絲頁: 斑馬線文庫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台灣現代詩 作品 在 現代詩運動蓬勃詩社刊物致力於語言實驗【民視台灣 ... - YouTube 的八卦
... 台灣 文壇的發展。此外,曾赴加州大學就讀比較文學的楊牧,他的詩風融會中西, 作品 抒情冷靜,擅以詩敘事,是當時重要的 現代 詩人之一。 【民視 台灣 學堂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