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死了 ◎徐珮芬
今天早上醒來的時候
我發現我好像死了
一開始我不是很確定這件事
於是我穿上衣服
至少看起來
像是還有身體
我離開房間
推開了門
推開身後的沉默
沒有一聲再見
沒有一句「注意安全」
馬路上行人匆匆來去
活著的人看起來都像是
急著要往某處前進
沒有一雙眼睛望向我
沒有一輛車
願為躊躇的我減緩速度
我果然是死了吧
我這樣想
我走進便利商店
想買包煙
溫柔的歡迎光臨
不是對我說的
沒有人歡迎死人光臨
綁短馬尾的美麗女孩
低頭在刷條碼
她很專心地與自動門發出的叮咚聲對話
我走到城市中被遺忘的公園
找了一張斑駁的長椅坐下
一個小男孩進入我的視線
他是如此專心用沙礫堆砌碉堡
直到另一個玩伴出現
用腳狠狠踐踏他的世界
我羨幕他放聲大哭
死人沒有需要守護的東西了
想到這裏我拿出手機
試圖連絡親密的人們
我要告訴他們我死了
我撥了無數通電話
我發了許多條訊息
純粹的寂靜使我明白
他們都比我更早知道
我已經死了
高樓遮蔽了天邊的晚霞
我拖著死去的身體
慢慢走路回家
想著來生
願投胎到一個
能看到夕陽落下的地方
我打開門
沒有人迎接死人
沒有人抬起頭看我
他們直盯電視螢幕
上頭播放的盡是與我無關的事
死人不能改變國家決策
戰爭計畫
或偶像明星的戀情走向
我的房間仍維持生前的模樣
活著時沒能讀完的書
上頭還有潦草記下的筆跡
此刻我已無法想起
當時為何迷戀
被劃線的這一句
曾經在乎的人
饋贈的馬克杯
被生前的我
藏在置物架最裏面
杯緣的灰塵積得多厚
我就死了多久
——徐珮芬,〈我死了〉,《在黑洞中我看見自己的眼睛》,頁11。
--
◎作者簡介
徐珮芬,花蓮人,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畢業。曾獲林榮三文學獎、清華大學月涵文學獎、周夢蝶詩獎等。曾出版詩集《還是要有傢俱才能活得不悲傷》(2015)、《在黑洞中我看見自己的眼睛》(2016,啟明)、《我只擔心雨會不會一直下到明天早上》(2017,啟明)、《夜行性動物》(2019,啟明)。
(修改自徐珮芬《夜行性動物》作者簡介)
--
◎小編鋼筆人賞析
〈我死了〉原名〈死期〉,為徐珮芬於2015年8月24日發表於PTT詩版的詩作,是徐珮芬在PTT上第二受到歡迎的詩(有54推) 。收錄於詩集中時不僅改名,許多字句也有些微調整,雖然每段的意思基本上並沒有變化,不過原本有逗號的地方幾乎都被刪除,大多字句更加排比類似。
在主題上,這首詩以第一人稱敘述敘事者我在城市中的漫遊,展現城市中他人、過去親密的人乃至於家人對自己的冷漠,然而敘事者我沒有想與城市的人互動,想主動聯絡的人卻又沒有回應,使得敘事者我以「我死了」來總結這些現象,而最後一段更揭示了敘事者我死去的原因,使整體情緒達到高潮。對憂鬱者的各種生活情境描寫,以及明確陷入如此糟糕情境的原因,都使不同的讀者(憂鬱症患者、失戀者等)得以快速帶入敘事者我的處境。
正如徐珮芬2016年受幼獅雜誌訪談時,採訪者陳芳珂寫道:「徐珮芬相信,每個人的心裡,都存在著某一塊黑暗、幽微的角落,面對這份常壓得她喘不過氣來的負面情緒,她選擇將其化做一首首詩來排解憂傷」,而這首詩不僅排解了徐珮芬的憂傷,也觸及了讀者們心中的黑暗角落,重新檢視自身的負面狀態。或許是因為如此,這首詩才能在PTT詩版獲得如此多迴響吧。
註:賞析文字修改自筆者碩論:許宸碩,《痛心詩派的誕生:論台灣現代詩在社群網站時代的類型化現象(2011-2019)》(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2021年)
--
美術設計:鄭閔聰
--
#徐珮芬 #暑假無主題詩選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7/20210716.html
暑假無主題詩選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八卦
明天後不再想起你 ◎蘇禹丞
⠀
逐漸遺失所有
碰觸的溫熱,於逐漸冰冷的暗室裡
撫平太多皺摺的風
熟練的捲起底片,像是
纏繞自己的心
凝視一束空心的玫瑰
直到褪色的花瓣掉落
⠀
能夠嘗試更多
不一樣的事
想像一趟更輕盈的旅行
養一隻貓,記住它
不一樣的眼睛
⠀
我可以在餐桌上
緩慢的夾起一顆滷蛋
重複聽同一首歌,期待某刻
燦爛的曙光
找一面破損的鏡子
仔細看看自己的模樣
⠀
明天後不再想起你
一如抖落身上的灰塵
那麼簡單
卻驚天動地
⠀
-
⠀
◎作者簡介
⠀
蘇禹丞,1999年生,現就讀台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曾獲紅樓文學獎、台基電青年文學獎。
⠀
-
⠀
◎小編 #林宇軒 賞析
⠀
觀察這首詩的結構,前三節的鋪陳直指了最後一節的情緒爆發,是一首張力十足的作品。第一節安排的時間與空間營造出孤獨與無可挽回的感傷氛圍,在豐富的意象以及平實的語言之下,詩人「熟練」地運用象徵手法指涉自我的感情。從動詞的使用來推演詩人所採取的策略,會發現「遺失」、「撫平」、「凝視」等詞的性質都不直接介入事件之中,反而以一個外人的視角去旁觀一切,彷彿自己已經不在乎。這種心理活動何以見得?詩人在第二節中試圖進行一種改變:從「日常」中發覺「不一樣」。這種不一樣並不是顯著的,而是詩人想要藉由日常會被忽略的細節去「記得」、去「轉換」,一切都相對於對你的「遺忘」。
⠀
詩人不停以詩句暗示自我的狀態:「期待燦爛的曙光」代表「現在沒有曙光」、「找一面破損的鏡子/仔細看看自己的模樣」象徵自我心靈的破碎。雖然沒有明寫出傷痛或事件,但以一種冷靜而旁觀的筆法來陳述,反而更顯得其中的深沉——挾帶這種傷害,詩人推進詩作進入末節,來到全詩最為精采之處。也許可以這麼解讀,既然詩人都自言「不再想起你」,那麼這些以「我」為主體的詩句也都順理成章地成為了一種回歸。必須注意的是,詩人寫的是「明天」,意即為這種曲折、矛盾的心理狀態解套:還沒有抵達明天,還可以想你。
⠀
詩人在最後扣回詩題,讓前面的鋪陳有了一個更為具體的對應情境,甚至在接下來的詩句以「抖落灰塵」來形容「不再想起你」:我不要了。過去的情感之於現在的我,只不過是灰塵那樣地輕、那樣地簡單。但詩人並不以此作為滿足,反而更進一步地揭露自我內在的精神世界,這些記憶透過感官的描摹,沒有價值與重量的灰塵便可以在我的心中產生「驚天動地」的效果。理想與現實同時建立在自己的心理之上,想要遺忘卻無法完全遺忘,這種看似相悖卻完全合理的詩句造成詩作張力的極大化,一切都源於時空的更動與視角的轉換——畢竟我已經不是過去的那個我了。
⠀
我已經不是過去的那個我了,但我真的不在乎了嗎?詩題「明天後不再想起你」顯示出這是一首描寫「情感狀態」的詩作。有趣的是,全詩除了最後一節的「你」,其他全部都是關於我的生活,不見任何他人現身的蹤跡,僅能從細節中窺見這些早已被決定的結果。詩人並未在詩行間描摹關係內的互動,甚至根本沒有提及「我與你的關係」,這驅使了作品所表現出的情緒節制而內斂,富有較為寬廣的解讀空間。除了以日常的情境做為鋪陳,詩人有意識地以簡單的字詞書寫,這種寫作手法體現了詩人細膩的創作觀,更給予了讀者在閱讀時可以代入自身的主觀個人生命經驗,將詩人筆下所蘊藏的情緒提取,映照於各自的現實生活之中。
⠀
這首詩原發表於Meteor詩文版,在學生族群的社群生態中獲得了近千愛心,可以說是該文學版面創辦以來獲得最多關注的作品。爬梳詩人的創作歷程,在2017年出版的《不然呢Brand New》青年文集中收錄了蘇禹丞的詩與其他文類的創作,同年他以詩作〈醒〉獲得台積電青年文學獎。陳芳明在決審會中表示詩人的聯想力強烈、意象非常豐富;而楊澤認為詩作表現細膩,不避口語的寫法顯示出他的「自信與大膽」。在2019年的《地下水:水中製噪》中,蘇禹丞在個人簡介坦言自己「持續摸索世界與詩的輪廓」——透過詩,詩人可以反映世界,也能夠創造世界。對於這位觀察入微、細膩善感的青年詩人,在不到20歲時便寫出了如此作品,期待在未來可以看到更多他的文學創作。
--
美術設計:吳浩瑋
--
#蘇禹丞 #暑假無主題詩選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7/20210720.html
暑假無主題詩選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八卦
單選題 ◎徐珮芬
一、天亮之後,_
①變成一個更勇敢的人
②自殺
③笑得甜美
④和你去坐旋轉木馬
二、在那之前,_
①切莫給我太多希望
②不哭
③別為我伸張正義
④抱我
——徐珮芬,〈單選題〉,《還是要有傢俱才能活得不悲傷》,頁136-137。
--
◎作者簡介
徐珮芬,花蓮人,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畢業。曾獲林榮三文學獎、清華大學月涵文學獎、周夢蝶詩獎等。曾出版詩集《還是要有傢俱才能活得不悲傷》(2015)、《在黑洞中我看見自己的眼睛》(2016,啟明)、《我只擔心雨會不會一直下到明天早上》(2017,啟明)、《夜行性動物》(2019,啟明)。
(修改自徐珮芬《夜行性動物》作者簡介)
--
◎小編鋼筆人賞析
〈單選題〉出自徐珮芬第一本詩集《還是要有傢俱才能活得不悲傷》,這一首詩給了兩個問題與八個答案,組合方式有4*4=16種,可以創造從溫柔到殘酷的各種情境。這種多元、不侷限於單一的詮釋方式,令人想起夏宇著名的〈連連看〉,以及鴻鴻與《衛生紙+》的解構傾向。不過,夏宇的解構更加徹底,組合方式更加多元,鴻鴻的解構更偏向揭露社會與政治的黑暗,相對來說〈單選題〉的選項中仍傾向描寫敘事者我自身的痛苦、對「你」愛戀的痕跡,主題的差異正是徐珮芬不同於前行詩人的獨特之處。
值得注意的是,類似這種實驗性手法的詩作並沒有出現在徐珮芬之後的詩集,或許是因為這種手法能延伸的方式有限,同時前人也早已寫過類似手法的作品,繼續嘗試的意義不大所致。《還是要有傢俱才能活得不悲傷》有許多有趣的、具實驗性的詩作,仍值得更多關注與挖掘。
註:賞析文字修改自筆者碩論:許宸碩,《痛心詩派的誕生:論台灣現代詩在社群網站時代的類型化現象(2011-2019)》(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2021年)
--
美術設計:鄭閔聰
--
#徐珮芬 #暑假無主題詩選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7/20210715.html
暑假無主題詩選 在 #暑假無主題詩選 - Jelajah | Facebook 的相關結果
#暑假無主題詩選 ; 24 Julai 2021 · 坦率◎吳浩瑋. 你看,你又弄痛我了。. 像一把剃刀,像惡劣的天氣 ; 15 Julai 2021 · 單選題◎徐珮芬. 一、天亮之後,_ ; 14 Julai 2021 ... ... <看更多>
暑假無主題詩選 在 我的機智暑假系列〉暑假計劃怎麼做?教你如何成為行動派! 的相關結果
青春通識課7月份主題「我的機智暑假」,將與聽眾分享如何制定暑期計劃、培養新興趣,進而脫離舒適圈、探索自我。大學暑假不同以往,沒有學校規定的 ... ... <看更多>
暑假無主題詩選 在 暑假:無主題詩選主編文/鋼筆人 -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的相關結果
暑假 :無主題詩選. 主編文/鋼筆人. 在經歷精彩的生態詩探討後,時值七月,「每天為你讀一首詩」這個月決定不設任何主題,而是讓賞析者自由選擇自己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