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首次定期會質詢總整理─讓市政往好的方向前進】
#垃圾減量 #水溝清淤 #道路標線 #托育環境
#教師權益 #就近入學 #人行空間 #道路平權
定期會一年兩次為期一個月,對於議員最重要的就是 #單位業務質詢 以及 #市政總質詢 兩個時段,分別對於「各局處主管」與「市長」直接面對面進行市政交流,就在昨天我生涯第一次的定期會圓滿落幕了,我提出了八大市政事項希望市府可以跟我一起努力,大多皆獲得局處長與市長的正面回應,以下來跟市民簡單報告階段性成果,後續整理質詢影片時會再次跟市民做深入探討。
●垃圾減量
我建議環保局針對「外縣市垃圾減量處理」、「社區大樓資源回收獎勵」與「垃圾費隨袋徵收」等方向來努力,局長回應將研議提高外縣市垃圾進廠費用,並到大型社區進行垃圾分類清運優化和智慧回收宣導,至於隨袋徵收要審慎評估財政狀況、廚餘處理與資源回收量能等配套措施是否完備,我希望環保局將因辦理隨袋徵收短收的垃圾費視為對環境永續的投資。
參考新聞:https://is.gd/eOXtiE
●水溝清淤
因應517淹水事件,我建議工務處要參考嘉義市「以量計價」的方式計算清淤工程費用,讓承包商更有動力將水溝徹底清淤暢通,工務處長回應現行方案施工成本與嘉義市相近,會再參考嘉義的經驗做微調。
參考新聞:http://bit.ly/2MXtujE
●道路標線
近期我跟交通處討論許多道路標線的改善方案,包含「取消禁行機車」、「增設左轉專用道」與「減少機車專用道」等規劃,搭配路平方案重繪時發生包商未按圖施作的情形,因此我要求工務處務必做好與交通處的橫向溝通,處長表示會積極改善。
●托育環境
針對幼童超收事件,我要求社會處未來要「稽查結合評鑑」、「依不當得利計算裁罰金額」、「建置托育機構資訊平台」、「制定托育機構管理自治條例」、「擬定型化契約規範園所罰則」,處長表示評鑑將納入稽查結果提高評分比重,一個月內回覆資訊整合平台可行性,在10月中央修訂幼兒園監視器施行細則後再評估啟動自治條例立法程序,並提供契約範本給家長參考,我則再次強調要將定型化契約的使用務必納入自治條例來規範。
●教師權益
我要求代理教師「聘期補足一年」以及藝能科教師「基本鐘點比照一般科」,市長回應他絕對贊同這些教師應享有的合理待遇,會再評估財政狀況來逐步改善,我則建議「連續聘用」與「中央專案補助」的代理老師優先考量聘滿一年才符合急迫性與公平正義。
●就近入學
我建議市長先「均衡鄰近教育資源」再「檢討學區成合理範圍」,讓真正住學校附近的學通可以自行通學,如此更有減少車流改善交通的成效,以光武國中為例,我提出將附近新科國中做「雙語教學示範學校」,市長當場允諾會積極跟教育處研議並當場收下我所準備的新科國中雙語教學計畫書。
●人行空間
除了增設人行道外,我建議市長同時也要重視行人過馬路的安全,對於「人行道標線加設實體阻隔」、「行人專用號誌時向」、「加強取締車輛未禮讓行人」、「行穿線退縮遠離路口」與「增設人行庇護島」等方向進行改善,市長表示會再積極辦理,我也特別要求優先考量光復路大學路口施作人行庇護島與行穿線退縮,因為這裡路口距離長鄰近交流道車流眾多,交通處隨即於會後跟我約好會勘時間準備改善。
●道路平權
我單刀直入的說明「車種分流」很危險「車向分流」才安全,並要求市長參考桃園的經驗試辦「單向二線道取消禁行機車」與「不強制兩段式左轉」,市長當場答應會進行試辦,新竹將成為全國第二個試辦道路平權的城市,我也會持續跟交通處爭取更多的試辦路段。
參考新聞:http://bit.ly/2MPowFT
每一次的投票,每一張選票都決定了我們所在的城市樣貌,我有信心不會愧對每一張支持自己,以及支持綠黨的選票,更好的城市環境,我來繼續努力!
崇顯
#讓你的選票物超所值
#政黨票投綠黨
危老條例施行細則 在 桃園市議員 簡智翔 Facebook 八卦
【智翔的議會總質詢(9/25)】part.1
上週五是智翔在市議會中的第四次總質詢,按往例同樣會把影片先上傳至youtube頻道,臉書貼文則會分段來論述,這次總質詢,分為上下兩篇,首要的大議題為桃園舊市區的更新與振興,智翔把許多需要跨局處合作的細節,與鄭市長一同討論,經過四個會期之後,這項龐大的議題在解方上也漸漸有了輪廓。
#舊市區更新與振興
桃園舊市區的振興與活化,是許多老桃園人關心的議題,從火車站到景福宮一帶,為何大量的人潮無法留住,商業活動無法興盛,尤其桃園火車站還是高居全國第二大流量的車站,我們必須先盤點舊市區的幾項問題,舉凡行人用路品質不佳、危老建物重建案例少、公共設施的不足等,才有可能找到都市更新的著力點;而從使用者的體驗出發,有好的行人空間、方便的停車、多元的商業活動,才是願意留下來逛街、消費的關鍵因素。
#安全舒適的行人空間
正如鄭市長所言,桃園早期由於都市計畫等歷史因素,舊市區的道路以8米與12米為主,因此現行的都市計畫施行細則有規定新建物需退縮,未來窄小巷道也有望拓寬。智翔也以市中心的新建社區為例,退縮的行人空間讓市民可以更加舒適的逛街,店面也更整齊劃一,增加業者的進駐,優質的行路品質,也能為後續的新建、改建提供良好的範例。
#提高都更誘因
接著我們提到都市更新的實際面,目前依「都市更新條例」給予建商或地主獎勵的項目包括對環境品質、無障礙環境、都市景觀、防災、生態等具有正面貢獻,以及綠建築、完整街廓等,但各項的容積獎勵,皆無法突破都更條例第65條中規定,總獎勵不得超過基準容積的0.5倍,因此以桃園舊市區的狀況為例,礙於容積的限制,若實施重建,不僅地主換得坪數縮水,建商也無利可圖,反而歸咎房價太低,無法創造雙贏局面,導致都更進度緩慢。
所以智翔也拋出建議,市府有無可能開放更多的誘因,例如讓新建、重建的建物捐贈坪數做公共設施,例如:樓上某層作為社會局的公托、日照設施,地下停車場做開放......等,以換得更多額外的容積去突破天花板,而這點包括鄭市長、都發局長也表示能夠做到,至於可以換得更多的比例為何,則要再麻煩都發局來研議。
#舊市區國小半半更新
而同樣有改建需求的舊市區國小之危老校舍,亦可比照日前中壢國小的「半半更新」方式,提供諸如地下停車場等公共設施,去增加舊市區的停車空間,也能解決在舊市區公共設施覓地不易的長期問題。
#都市更新推動中心
最後將議題收攏回來,智翔認為,若要加強桃園都市更新的能量,勢必得參考台北市成立都更中心的作法,以政府公信力來協助推動,也能增加地主與建商間的溝通,加速整體的進度。
對此鄭市長親自回應,舊市區的振興將成立整合平台,會親自主持初期會議,將今天提到的所有問題,包括行人空間、建築退縮、文資保存、商圈形成等做成計畫,會邀集都發局、工務局、養工處、文化局等單位一同參加;第二部分,目前都更方案中,危老更新與都更計畫都放置於住宅處都更科,以桃園目前都更案件持續攀升的現狀,若有需要會考慮成立都更中心來整合公辦、私辦的都更。
🎞完整質詢影片請看:
https://youtu.be/xmyL8ryIJz0
🎞youtube頻道請搜尋: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危老條例施行細則 在 蔡易餘 家己人 Facebook 八卦
【推動因公殉職認定 明確化】
易餘曾在(2016)委員會上質詢,嘉義偏鄉教師往返學校途中,「因公死亡」,縣府擬替偏鄉老師投保意外險,卻遭審計單位糾正一案。去年(2017),又發生國道公路警察執行拋錨車輛戒護時,遭吸毒男子開車追撞不幸身亡,事後無法認定「因公死亡」撫卹,嚴重影響士氣,易餘再次提出書面質詢!
面對「公務人員撫卹法」標準規定不同,造成警消、海巡「因公殉職」的認定標準不一,造成基層士氣低迷,引發民怨!
在今年(2018),獲得正面回應,內政部邱次長昌嶽於(5)日召開「研商警察人員人事條例施行細則第17條修正草案會議」,結果如下:
一、上揭法規修正獲銓敘部、人事總處等機關同意,將儘速循法制作業程序辦理法規修正。
二、法規修正後,故警員陳啟瑞符合因公殉職要件,對故陳員及遺族將得到應有哀榮及照顧。
三、未來處理對其生命有高度危險之事故,全體警察人員均適用之,如此對於警察工作高度肯定,是全體警察同仁的尊榮。
#因公殉職認定明確化 #警消 #海巡 #教師
危老條例施行細則 在 危老重建條例施行細則8~12條 - YouTube 的八卦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