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茜的世界周報》
我們活在一個渾然而不自知的塑膠之毒世界。
根據OECD統計: 全球每一年製造超過3.5億噸塑膠品,其中只有14%-18%塑膠品能回收再利用。且全球塑膠大廠卻又一邊
以每年增產4-5%的速度, 增產塑膠製品。換句話說,人類每天使用的塑膠有8成以上 高達2.8億公噸的塑膠,最後是回到垃圾掩埋場或倒到海上。
大約從2010年開始,所謂的"化學性回收"(Chemical Recycling) --一種聲稱能把使用過的塑料,透過化學變化再轉變成全新可再製造與使用的塑膠原料(virgin-quality plastic),或變成柴油或汽油燃料的技術,被認為能解決塑膠之毒的「新科技」
但「全球焚化爐替代聯盟」GAIA(Global Alliance for Incinerator Alternatives)針對全美37家聲稱有"化學性回收"能力的企業進行研究後指出 -- 實際上只有3家有能力將塑料變成燃料,但其實仍「沒有一家」有具商業規模能力的,能把使用過的塑料 恢復為全新可再製造的塑膠原料(儘管這37家都有「科技企圖心」。
我們要帶你認識這種"化學性回收"(Chemical Recycling)的新科技, 並且探討一個目前環保和公衛界 最核心的討論點: 比起仍在實驗階段的「化學性回收」,「減塑」是否才是更迫切而確實的政策?
{內文}
塑膠,你今天用了幾個塑膠袋?又用了多少塑膠吸管呢?你知道有些塑膠,根本回收不了,分解不了嗎?
(CNBC News)
全球而言,每年製造超過3.5億噸塑膠品,根據OECD資料,其中只有14%-18%塑膠品能回收再利用
(蓋約\美國環境科學教授)
我們一邊對每天製造的塑膠垃圾量震驚,原生塑膠大廠卻又一邊,每年增產4-5%的塑膠製品
一般而言,7種不同的塑料中,只有2種能回收再利用,其一是耐熱性差的寶特瓶原料PET,其二是耐熱度較高,常用來裝載牛奶的HDPE,其他全都無法回收。換句話說,人類每天使用的塑膠有8成以上 高達2.8億公噸的塑膠,最後是回到垃圾掩埋場或倒到海上,成為龐大而無法分解的"南太平洋毒垃圾帶"。直到最近所謂的"化學性回收"(Chemical Recycling),聲稱能處理各種不同塑膠垃圾 應運而生。
(克里斯曼\美國化學協會塑膠市場主任)
這種新科技能將塑膠垃圾,分解到原生塑膠原料,然後製造出全新塑膠製品,讓塑膠垃圾領域 產出更大潛力
目前全美(包括跨國企業)有37家塑膠企業聲稱有"化學性回收"能力,亦即能把使用過的塑料,透過化學變化再轉變成全新可再製造與使用的塑膠原料(virgin-quality plastic),或變成柴油或汽油燃料,但「全球焚化爐替代聯盟」GAIA(Global Alliance for Incinerator Alternatives)研究後指出,實際上只有3家有能力將塑料變成燃料,但其實仍「沒有一家」有具商業規模能力的能把使用過的塑料,恢復為全新可再製造的塑膠原料,儘管這37家都有「科技企圖心」。這三家企業分別是1)Brightmark,2016年創立於印第安那州,矢志於2021年,能有將10萬噸塑膠變為燃料的能力,英國石油BP 已應允購買Brightmark的燃料。
(鮑威爾\美國 Brightmark CEO)
最終我們的目標是製造低燃燃料,我們產出的燃料能減生溫室氣體14%,和現今市面的原油或天然氣相比
由於Brightmark還擁有把塑膠轉變為精製石蠟的科技,因此 被認為的確「非常接近」有將塑膠「化學性回收」的潛力。而第二家被GAIA認可的,創立於英國的<塑膠能源>(Plastic Energy),目前他們有兩座西班牙廠,具有將塑膠 轉變為 塑料的商業規模能力。
(蒙利歐\Plastic Energy CEO)
我們將回收能力目標訂於2023年前,能夠每年轉化30萬噸塑膠垃圾,從今年四月起,我們已將TACOIL業務(塑膠垃圾轉變為石化原料),100%轉為製造出全新塑膠品
<塑膠能源>(PE)企圖心的背後,是歐盟的產業獎勵金,這使得PE也承諾,未來三年 提升產業能力20倍,且2025年前,回收歐洲「2倍塑膠垃圾」,也就是1000萬噸塑膠垃圾作為回饋,這讓歐洲「化學性回收」塑膠的潛力,比美國更被看好。而第三家被GAIA認可有「化學性回收塑膠」能力者,是位於美國奧勒岡州的Agilyx。
(古柏\Agilyx CFO)
我們有明確的通路和產品路線圖,將廢棄垃圾的回收再製率,從10%提高到90%
Agilyx可謂最早進行將塑膠垃圾回收,再製造為化石燃料的企業(2004-2015年),他們將燃料提供給美國國防部,之後,Agilyx轉型為 將無色透明的熱塑料聚苯乙烯(Polystyrene),轉化為可廣泛製造塑膠製品的苯乙烯(Styrene),也就是可丟棄塑膠杯或外帶飲料杯的塑料。但GAIA質疑Agilyx到2018年為止,將「塑膠轉為塑膠」的實際成功率其實只有10%,但被Agilyx反駁。
(古柏\Agilyx CFO)
如果我們的成功再製率只有10-20%,我們就不可能有合乎經濟效益的塑膠回收通路能讓大型熱塑料企業加入
把用過的塑膠垃圾透過化學變化,居然能轉變成全新,可再製造與使用的塑膠原料(virgin-quality plastic),如此「化學性回收」的奇妙美夢,目前仍存在三大質疑。其一,既然大部分企業的技術,大部分都仍停留在把塑膠變成「不具環境友善的化石燃料」,那麼是否真值得國家的扶植和減稅補助?
(坦吉利\GAIA科學政策主任)
把"塑膠轉變為燃料"難道會比從煤炭氣化為燃料好嗎?可能吧,但究竟有誰會用呢?羊毛出在羊身上,這些都非乾淨能源,不論哪種是最髒 第二髒 或第三髒的(從塑膠轉化的)都是化石燃料,且都具高度污染力
其二,「化學性回收」塑膠究竟是塑膠垃圾的解決方案,還是是昂貴而不切實際的方案,目前在環保界仍無共識,其三,比起仍在實驗階段的「化學性回收」,「減塑」是否才是更迫切而確實的政策,這是目前環保和公衛界最核心的討論點。
(CNBC News)
坦吉利(GAIA主任)和其他環境學家相信,與其追求塑膠的「化學性回收」,不如透過「立法」解決塑膠垃圾問題,特別是EPR法(Extended Prodecer Responsibility),要求塑膠製者肩負對環境破壞的成本
(坦吉利\GAIA科學政策主任)
目前已有提案,要求對塑膠製者課稅,據其製品量對環境與健康污染的比例
(CNBC News)
這類提案才能讓塑膠製者減產,增加市場對塑膠替代品的興趣,讓消費者轉用能重複使用的產品(例:玻璃)
該以"自由市場"還是"政策立法",決定本世紀最大的塑膠之毒,環保專家直言,這關係著人類 還有救嗎?也關係著你我每個人是否能有放下塑膠袋,不用塑膠製品的決心和行動。
含主持人陳文茜解說,請點閱【完整版】2020.09.05《文茜世界周報-亞洲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tdqmCGeU6A
同時也有2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萬的網紅早安健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每天的早餐都吃什麼呢?身體休息了一整晚,隔天很需要靠早餐提供足夠能量,喚醒身體器官的運作。只是早餐選擇五花八門,究竟該怎麼吃才對身體好?又有什麼地雷需要睜大眼睛好好觀察?一起來看看專業醫師的早餐怎麼吃!腎臟科醫師江守山與我們分享自己每天的早餐,同時也點出了國人的早餐飲食習慣暗藏什麼健康危機。 江醫...
化學回收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文茜的世界周報》
我們活在一個渾然而不自知的塑膠之毒世界。
根據OECD統計: 全球每一年製造超過3.5億噸塑膠品,其中只有14%-18%塑膠品能回收再利用。且全球塑膠大廠卻又一邊
以每年增產4-5%的速度, 增產塑膠製品。換句話說,人類每天使用的塑膠有8成以上 高達2.8億公噸的塑膠,最後是回到垃圾掩埋場或倒到海上。
大約從2010年開始,所謂的"化學性回收"(Chemical Recycling) --一種聲稱能把使用過的塑料,透過化學變化再轉變成全新可再製造與使用的塑膠原料(virgin-quality plastic),或變成柴油或汽油燃料的技術,被認為能解決塑膠之毒的「新科技」
但「全球焚化爐替代聯盟」GAIA(Global Alliance for Incinerator Alternatives)針對全美37家聲稱有"化學性回收"能力的企業進行研究後指出 -- 實際上只有3家有能力將塑料變成燃料,但其實仍「沒有一家」有具商業規模能力的,能把使用過的塑料 恢復為全新可再製造的塑膠原料(儘管這37家都有「科技企圖心」。
我們要帶你認識這種"化學性回收"(Chemical Recycling)的新科技, 並且探討一個目前環保和公衛界 最核心的討論點: 比起仍在實驗階段的「化學性回收」,「減塑」是否才是更迫切而確實的政策?
{內文}
塑膠,你今天用了幾個塑膠袋?又用了多少塑膠吸管呢?你知道有些塑膠,根本回收不了,分解不了嗎?
(CNBC News)
全球而言,每年製造超過3.5億噸塑膠品,根據OECD資料,其中只有14%-18%塑膠品能回收再利用
(蓋約\美國環境科學教授)
我們一邊對每天製造的塑膠垃圾量震驚,原生塑膠大廠卻又一邊,每年增產4-5%的塑膠製品
一般而言,7種不同的塑料中,只有2種能回收再利用,其一是耐熱性差的寶特瓶原料PET,其二是耐熱度較高,常用來裝載牛奶的HDPE,其他全都無法回收。換句話說,人類每天使用的塑膠有8成以上 高達2.8億公噸的塑膠,最後是回到垃圾掩埋場或倒到海上,成為龐大而無法分解的"南太平洋毒垃圾帶"。直到最近所謂的"化學性回收"(Chemical Recycling),聲稱能處理各種不同塑膠垃圾 應運而生。
(克里斯曼\美國化學協會塑膠市場主任)
這種新科技能將塑膠垃圾,分解到原生塑膠原料,然後製造出全新塑膠製品,讓塑膠垃圾領域 產出更大潛力
目前全美(包括跨國企業)有37家塑膠企業聲稱有"化學性回收"能力,亦即能把使用過的塑料,透過化學變化再轉變成全新可再製造與使用的塑膠原料(virgin-quality plastic),或變成柴油或汽油燃料,但「全球焚化爐替代聯盟」GAIA(Global Alliance for Incinerator Alternatives)研究後指出,實際上只有3家有能力將塑料變成燃料,但其實仍「沒有一家」有具商業規模能力的能把使用過的塑料,恢復為全新可再製造的塑膠原料,儘管這37家都有「科技企圖心」。這三家企業分別是1)Brightmark,2016年創立於印第安那州,矢志於2021年,能有將10萬噸塑膠變為燃料的能力,英國石油BP 已應允購買Brightmark的燃料。
(鮑威爾\美國 Brightmark CEO)
最終我們的目標是製造低燃燃料,我們產出的燃料能減生溫室氣體14%,和現今市面的原油或天然氣相比
由於Brightmark還擁有把塑膠轉變為精製石蠟的科技,因此 被認為的確「非常接近」有將塑膠「化學性回收」的潛力。而第二家被GAIA認可的,創立於英國的<塑膠能源>(Plastic Energy),目前他們有兩座西班牙廠,具有將塑膠 轉變為 塑料的商業規模能力。
(蒙利歐\Plastic Energy CEO)
我們將回收能力目標訂於2023年前,能夠每年轉化30萬噸塑膠垃圾,從今年四月起,我們已將TACOIL業務(塑膠垃圾轉變為石化原料),100%轉為製造出全新塑膠品
<塑膠能源>(PE)企圖心的背後,是歐盟的產業獎勵金,這使得PE也承諾,未來三年 提升產業能力20倍,且2025年前,回收歐洲「2倍塑膠垃圾」,也就是1000萬噸塑膠垃圾作為回饋,這讓歐洲「化學性回收」塑膠的潛力,比美國更被看好。而第三家被GAIA認可有「化學性回收塑膠」能力者,是位於美國奧勒岡州的Agilyx。
(古柏\Agilyx CFO)
我們有明確的通路和產品路線圖,將廢棄垃圾的回收再製率,從10%提高到90%
Agilyx可謂最早進行將塑膠垃圾回收,再製造為化石燃料的企業(2004-2015年),他們將燃料提供給美國國防部,之後,Agilyx轉型為 將無色透明的熱塑料聚苯乙烯(Polystyrene),轉化為可廣泛製造塑膠製品的苯乙烯(Styrene),也就是可丟棄塑膠杯或外帶飲料杯的塑料。但GAIA質疑Agilyx到2018年為止,將「塑膠轉為塑膠」的實際成功率其實只有10%,但被Agilyx反駁。
(古柏\Agilyx CFO)
如果我們的成功再製率只有10-20%,我們就不可能有合乎經濟效益的塑膠回收通路能讓大型熱塑料企業加入
把用過的塑膠垃圾透過化學變化,居然能轉變成全新,可再製造與使用的塑膠原料(virgin-quality plastic),如此「化學性回收」的奇妙美夢,目前仍存在三大質疑。其一,既然大部分企業的技術,大部分都仍停留在把塑膠變成「不具環境友善的化石燃料」,那麼是否真值得國家的扶植和減稅補助?
(坦吉利\GAIA科學政策主任)
把"塑膠轉變為燃料"難道會比從煤炭氣化為燃料好嗎?可能吧,但究竟有誰會用呢?羊毛出在羊身上,這些都非乾淨能源,不論哪種是最髒 第二髒 或第三髒的(從塑膠轉化的)都是化石燃料,且都具高度污染力
其二,「化學性回收」塑膠究竟是塑膠垃圾的解決方案,還是是昂貴而不切實際的方案,目前在環保界仍無共識,其三,比起仍在實驗階段的「化學性回收」,「減塑」是否才是更迫切而確實的政策,這是目前環保和公衛界最核心的討論點。
(CNBC News)
坦吉利(GAIA主任)和其他環境學家相信,與其追求塑膠的「化學性回收」,不如透過「立法」解決塑膠垃圾問題,特別是EPR法(Extended Prodecer Responsibility),要求塑膠製者肩負對環境破壞的成本
(坦吉利\GAIA科學政策主任)
目前已有提案,要求對塑膠製者課稅,據其製品量對環境與健康污染的比例
(CNBC News)
這類提案才能讓塑膠製者減產,增加市場對塑膠替代品的興趣,讓消費者轉用能重複使用的產品(例:玻璃)
該以"自由市場"還是"政策立法",決定本世紀最大的塑膠之毒,環保專家直言,這關係著人類 還有救嗎?也關係著你我每個人是否能有放下塑膠袋,不用塑膠製品的決心和行動。
含主持人陳文茜解說,請點閱【完整版】2020.09.05《文茜世界周報-亞洲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tdqmCGeU6A
化學回收 在 經濟部工業局 Facebook 八卦
🏆「2020全國循環創新競賽」得獎者出爐!
為了鼓勵學界投入 #循環經濟 領域🌳
工業局特別舉辦「✨#全國循環創新競賽✨」
今年共集結116隊、352名優秀學生團隊競逐
並於昨天(12/6)在台北車站大廳舉辦精彩決賽!
本次競賽共計18隊進入決賽
6個競賽主題的獲獎團隊及作品簡介如下:
「🍀永續製程技術」優勝
為 #明志科技大學化學工程系 團隊的「廢冰箱回收泡棉循環再製技術開發」,其理念為應用化學回收方式轉換,將廢泡棉轉化為原物料循環使用,兼具經濟及實用。
「🍀循環綠色創新」優勝
為 #高雄大學應用化學系 團隊的「精靈煉水」,其理念為利用水熱反應技術轉化廢水為高價材料,降低環境衝擊,同時符合循環經濟。
「🍀循環工程應用」優勝
為 #逢甲大學纖維與複合材料學系 團隊的「光致熱/隔熱多孔薄膜與貼合織物」,係以新穎再生水系統為目標,由光炙熱原理建立循環再利用及加速廢水處理效率的製程技術,永續水資源發展。
「🍀循環創意應用」優勝
為 #中興大學材料學系 團隊的「以回收咖啡渣為基底之柔性人體動能擷取元件與自驅動生理感測及智慧人機介面」,環保電極應用穿戴式元件,符合綠色電子,咖啡渣碳化感測原理具創意性與特殊性。
「🍀循環創意設計」優勝
為 #龍華科技大學化工與材料工程系 團隊的「鄉下小水溝的小型水力發電機」,應用廢棄腳踏車改造為小型水力發電設備,發電可應用多種需求場址。
「🍀創新商業模式」優勝
為 #國立台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 團隊的「uCup循環租借杯平台」,於台大校園推廣可循環使用PP材質環保杯之重複租借模式,實踐共享經濟之概念。
這次大賽結束後
將媒合 #產學合作
希望能為優秀人才提供實踐夢想平台
也為企業創造開疆闢土的將才
帶動整體產業升級
邁向下一個循環經濟時代💪
📰經濟部工業局新聞稿:https://bit.ly/3qALKPG
化學回收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評價
每天的早餐都吃什麼呢?身體休息了一整晚,隔天很需要靠早餐提供足夠能量,喚醒身體器官的運作。只是早餐選擇五花八門,究竟該怎麼吃才對身體好?又有什麼地雷需要睜大眼睛好好觀察?一起來看看專業醫師的早餐怎麼吃!腎臟科醫師江守山與我們分享自己每天的早餐,同時也點出了國人的早餐飲食習慣暗藏什麼健康危機。
江醫師的早餐怎麼吃?
一定有一種飲品
江守山醫師分享,自己早餐一定會有一個飲品,常常是無糖豆漿、芝麻糊,或加入綜合堅果及煮熟的蔬菜打成飲品。
一把堅果
如果不把堅果加入飲品中,江守山醫師就會吃一把堅果。他說明,一天一把堅果可以保護心臟,尤其是核桃能夠降低一半以上的心臟病機率。
一片80%以上的黑巧克力
江守山醫師說,黑巧克力被發現能控血壓、維持大腦運作,養生之餘也能享受生活。
一顆蛋
江守山醫師指出,雞蛋是完全營養,而且可以做多種變化,包括水煮蛋、溫泉蛋、煎蛋等都可以。偶爾想吃一點澱粉,還能做成蛋餅。他說明,根據中國北京大學公衛院的研究指出,吃蛋的華人心肌梗塞及中風的機率都比較低,已不再被認為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反而是有保護作用。
對於雞蛋,江守山醫師也提醒大家:「不要再用顏色辨別營養。」很多人會認為,蛋黃要呈現橘紅色才代表營養價值較高,但很多時候其實都是添加了很多人工色素。
一份水果
「這樣才能達到一天七蔬果的標準。」江守山醫師指出,若是早餐不吃水果的話,要達到一天七蔬果是有困難的。
一杯生酮咖啡
正常咖啡加入椰子油,可以提供好的中性脂肪。江守山醫師引研究表示,咖啡對於維持大腦的心智能力及降低總死亡率皆有幫助。
國人的早餐飲食習慣有什麼問題?
黑心蛋液
「很大的問題是壞掉的蛋液,」江守山醫師表示,今年二月與八月就各發生一次,蛋商爆出回收腐爛雞蛋製成蛋液販賣的新聞。腐爛雞蛋有臭味,就需要加上二氧化氯去腥、加防腐劑及鹽巴防腐等等,因此液體蛋有很多問題。他提醒,若買早餐時看到店家是直接用蛋液,而非現打雞蛋,就要特別注意。
過度追求便宜
江守山醫師表示,太便宜的早餐用的醬油是「化學水解醬油」;火腿是「澱粉」加上「硝酸鹽」及「色料」製成;甚至連起司都不是真正的起司。他強調,如果過度要求價格,有時候對健康的風險就非常大。
「甚至連花生醬都有人是拿發霉的麵包邊與花生一起做出來的。」江守山醫師說,要降低價格,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拿不要錢的東西填塞。
學會辨識真食物
江守山醫師表示,以東亞地區來看,台灣人早餐的外食比例很高,韓國及日本人現在幾乎都還是在家吃早餐。「既然已經變成一種國民的時尚,還是希望大家能稍微講究早餐的品質。」
江守山醫師強調,學會辨識食物很重要,例如:學會判斷真正用肉製成的肉鬆,與用豆粉製成的肉鬆有什麼差別?這些吃起來都是會有感覺的。他再舉醬油為例子說道,真正的醬油聞得到豆香味,若是我們只一味地認為「有鹹就好」,可能就只會一直吃到化學水解醬油。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早安健康12月號《名醫的餐桌》,全台各大超商書店熱賣中,早安健康嚴選商城免運特惠中!
https://shop.everydayhealth.com.tw/product_detail.php?product_sn=1496
【更多"名醫的餐桌"影片】
護腎,排毒不如避毒!一招降90%風險【江守山醫師】
https://youtu.be/37S9kQZYJFM
跟著我吃米飯,已有數千糖尿病患緩解【洪建德醫師】
https://youtu.be/qD6z7_BLLq8
遠離骨質疏鬆、肌少症,骨科醫師教你怎麼吃【蔡凱宙醫師】
https://youtu.be/BS6OhJgiieo
【相關文章】
名醫的餐桌!遠離高血糖、腎病、癌症、骨鬆、脂肪肝、失智,名醫身體力行的飲食法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0634
養生聰明吃!腎臟科名醫江守山營養補給清單大公開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1276
不怕吃到黑心食物,江守山醫師教你這樣分辨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5555
#江守山 #飲食 #食安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化學回收 在 處女座媽媽的瑣碎日常 Youtube 的評價
長期看我影片的粉絲,就會知道我對於環保想要盡一份心力。無論是力量多大。
至少在生活中,盡點微薄心力
這次HOLA新推出的海洋珍珠被是採用「海洋回收物」:牡蠣殼以及廢棄的保特瓶,利用技術重新再製成的纖維。是一個適合夏天蓋的涼被。
一般買被子時,我們會重視的防螨和抗菌,這件它都是有做到的。
而且不使用「化學藥劑」。
防螨抗菌效果這二點是經過「歐盟認證」的。以「苦楝樹油」萃取為基底, 100%天然原料能有效對抗細菌和消除臭味
最棒的是,抗菌的效果是永久有效的。就算是水洗也不會消失。
對於我這個鼻嚴重過敏的人,再適合不過了
但是還是要提醒一下,水洗後還是不建議大太陽直接曝曬喔,應該是說任何東西太陽下曝曬太久,都有可能減少物品壽命喔!陰涼處晾乾是最推荐的。
而且還搭配了新材料「石墨烯」簡單說就是一種可以調節以及均衡我們在炎炎夏日蓋被子時人體產生的熱氣。或是在冷環境下。速熱平衡溫度。
一聽這個功能。簡直適合露營嘛。晚上很冷,睡到白天卻被熱醒的戶外氣候
現在看到什麼都會聯想到適不適合帶去露營…哈
覺得大企業能這樣推廣環保商品。而且不犧牲產品本身的實用功能下
我非常樂意為「海洋珍珠被」做推廣。
對於夏季涼被有需求的人。可以直接到門市去摸摸看看喔。
或是點擊「海洋珍珠被」傳送門:https://bit.ly/3cHK1QG
影片有提到的保潔墊:https://bit.ly/2znsLm4
天絲寢具組:https://bit.ly/37eJe8H
#HOLA海洋珍珠被 #寢具換季更省電 #天然海洋珍珠純淨被:
*合作影片*
很多廚房的用品都有拍成影片了囉:
MUJI /我的廚房愛用品清單 EP1
https://youtu.be/vMYAFWvWrmg
NITORI宜得利 / 我的廚房愛用品清單 EP2
https://youtu.be/9zS1zVA12R0
拍料理影片幕後*一刀未剪:
https://youtu.be/YlRksYyZUqk
5萬訂閱Q&A/如何一打三?工作家庭如何平衡?小孩教養問題?……
https://youtu.be/bE_xi5ewiFk
#分享訂閱 #追蹤IG #媽媽生活
---------------------------------------------------------------------
拍攝相機 : canon g7x mark iii
gopro hero 7
編輯軟體:威力導演
------------------------------------------------------------------------
追蹤我ig: https://www.instagram.com/mypink0911/
臉書粉絲團: https://reurl.cc/pdaLD8
合作邀稿信箱📬:
kaori@pressplay.cc

化學回收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評價
#記得打開CC字幕 #太陽能發電ㄉ另一面
✔︎ 成為志祺七七會員:http://bit.ly/join_shasha77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各節重點:
01:10 太陽能發電的污染在哪裡?
01:50 製造太陽能電池會有什麼污染?
02:34 處理這些污染物很難嗎?
03:22 太陽能板是巨型垃圾?
04:15 回收成本要怎麼解決?
05:22 漁電共生會不會有污染風險?
06:05 漁電疑慮1:洗太陽能板會污染到魚塭的水嗎?
06:52 漁電疑慮2:太陽能板擋不住颱風?
07:49 漁電疑慮3:架設太陽能板會影響產值?
08:43 關於漁電共生的補充說明
09:14 我們的觀點
10:41 提問
11:00 掰比
【 製作團隊 】
|企劃:歡歡、宇軒
|腳本:歡歡
|剪輯後製:絲繡
|剪輯助理:范范
|演出:志祺
——
🔺註解
→ 02:30 註1:
例如華盛頓郵報就在 2008 年報導,有中國工廠把四氯化矽直接倒在廠外的土地上,使得那裡的土壤慢慢變得雪白一片、沒辦法再種植作物;附近的居民也表示,空氣中因為含有這些化學物質,所以他們一出門,就會覺得眼睛刺痛、頭昏、呼吸困難。
→ 03:10 註2:
例如光宇材料的技術,可對太陽能及半導體產業每月產生的 6000 多噸廢砂漿進行分離、清洗、改值等工序,重新產出矽粉、氫氣、碳化矽、二氧化矽,重新應用於鋰電池負極材料,及機能衣物等產品,如去年世大運紀念服。
→ 03:17 註3:但薄膜型太陽能電池也會有自己的重金屬污染問題
→ 04:01 註4:一般矽晶體太陽能板組成比例是: 65%~75% 玻璃、10%~15% 鋁框、10% 塑膠和 3%~5% 的矽晶。
→ 04:09 註5:這個成本有包含回收玻璃以外的其他部分
→ 08:09 註6:
當然,按照漁電共生的法規,產量只要有七成就符合標準,但嚴格來說,漁民還是損失了另外三成,這也是大家會有顧慮的地方。
→ 09:36 註7:2015年天下爆出台積電的合作工廠違法傾倒的內幕:
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65621
——
【 本集參考資料 】
🌞 一次可以看很多太陽能資訊ㄉ網站們:
→ 陽光伏特家:http://bit.ly/2pe4IR1
→ 太陽能五四三:http://bit.ly/314Mi2h
→ 公視|我們的島:太陽光電系列專題:http://bit.ly/2oAEdFw
/
→ 維基百科|太陽能電池:http://bit.ly/2IMsSZY
→ 科技新報|太陽能真的夠「綠」嗎?還是包裹著糖衣的毒藥:http://bit.ly/2Vy7YTu
→ TVBS|真綠能?太陽能板製程 產生4千噸廢料:http://bit.ly/317MBcR
→ 環境資訊中心|光電循環之路 桶裝廢液污染如何解:http://bit.ly/2q7CvvJ
→ 關鍵評論網|太陽能光電的回收「技術」很環保,卻可能造成2項汙染:http://bit.ly/2B49vXX
→ Energy Trend|廢太陽能板回收有解!台灣太陽能模組回收聯盟成立:http://bit.ly/2Mb1mqQ
→ 科技新報|廢太陽能板惹人嫌?創新回收模式將再創商機:http://bit.ly/2q7DdsT
→ 央廣|工研院研發太陽能板回收技術 獲環保署肯定:http://bit.ly/2oqEXgv
→ 科技新報|退休太陽能板何處去?歐洲首座專門回收廠坐落法國:http://bit.ly/35wsHMa
→ 自由時報|擁核公投控「太陽能板有毒」 太陽光電業者要提告:http://bit.ly/2B44RJt
→ 【能源報導月刊】太陽能板多久洗澡一次?:http://bit.ly/2oAFufM
→ 每日頭條|太陽能發電原理圖,看完秒懂:http://bit.ly/2Mb2lHy
→ 太陽能五四三|颱風對太陽光電系統的影響(1/2)-基礎與支架:http://bit.ly/35uPozY
→ 太陽能五四三|颱風對太陽光電系統的影響(2/2)-模組強度問題:http://bit.ly/33lJMGD
→ 太陽能電池產業製程及污染防治簡介:http://bit.ly/35sHiYG
→ 陽光伏特家|【誤會讓人受盡委屈- 太陽能真的夠「綠」嗎?】:http://bit.ly/319m92D
→ 公視|太陽能產業廢棄物 可回收高純度""""矽"""":http://bit.ly/2IHlAXc
→ 中時|樹立循環經濟體系新典範 成亞廢砂漿回收技術 獨步:http://bit.ly/2B7LCi5
【 延伸閱讀 】
→ 知識力|太陽能的原理、種類與優缺點:http://bit.ly/32bnpmT
→ 達智綠能科技|什麼是太陽能?:http://bit.ly/33tiNsv
→ 科技新報|德國打造熱裂解太陽能回收設備,有望年處理 5 萬片太陽能板:http://bit.ly/2oAGhgK
→ GreenMatch|The Opportunities of Solar Panel Recycling:http://bit.ly/2B3PyQS
→ 中央社|疑颱風釀災 日最大規模水上太陽能板失火:http://bit.ly/2McypuZ
→ SEMI Taiwan|半導體工業廢棄物處理創新技術與趨勢:http://bit.ly/31avfMp
→ 台積電|廢棄物管理:http://bit.ly/2VACuMi
→ 科技報橘|外媒讚「垃圾處理天才」,台灣廢棄物回收技術傲視全球好棒棒:http://bit.ly/2OIstLM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simpleinfo.cc

化學回收 在 全球PET閉環式化學回收技術發展概況 - IEK產業情報網 的相關結果
化學回收 (Chemical recycling)可以用來處理傳統機械回收(Mechanical recycling)無法處理的PET塑膠廢棄物,如紡織品,目前已是許多廠商投入開發的方向。 ... <看更多>
化學回收 在 化學回收_百度百科 的相關結果
化學回收 是用化學手段將廢塑料變成有用成分加以利用的塑料回收法,大致上可分為熱分解(熱解)和解聚成單體兩種。通過熱分解回收氣體和油用作化學原料或燃料的方法(熱 ... ... <看更多>
化學回收 在 化學回收產業趨勢與應用(上) - 材料世界網 的相關結果
PET化學回收技術是利用解鏈劑將PET酯基進行斷鍵,以降解為二元醇、二元酸與二元胺等單體,可再作為PET聚合的原料循環利用。目前化學解鏈製程主要有水解法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