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家遇到糾紛時如何找律師?】 #找尋超認真律師
我們有一個想法,明年我們預計會開啟YouTube會員制。
(大家不用擔心免費的影片更新還是會照常運行。)
會開放會員制的原因有很多,我們每天都會收到五百則左右的訊息,裡頭有詢問工業的,也有希望我們為他出聲或是建議解決方法和人生諮詢的。詢問工業的部分,我們有開立 超認真工業技術交流平台 。另外一塊,我們想要徵求幾位 #擁有共同價值的律師,來讓會員朋友們,有一個可以諮詢,請求專業協助的地方。
無論你是小老闆、個體戶還是員工,只要是屬於超認真聯盟會員的都可以免費使用。當然!律師不是要來幫大家吵架,而是協助解決,當你是一個小勞工求助無門,遇到無良業主。或是小老闆遇到邪惡員工,甚至是只有一兩萬的工作受到委屈、對方抓著你不會為了小錢上法院要凹死你的這種人........
我們相信不是所有事情都要上法院才能處理,但當你求助無門或是無人諮詢時,律師是可以成為你法律上的後盾。協助如何先從情、理出發,到最後法的運用,如何保護自己的權益。
所以、如果大家身邊有認識符合以下條件的律師朋友歡迎推薦。
也 #歡迎分享,讓我們找到適合的人選
【 #超認真律師需求】
1. 有律師執照
2. 心中優先順序是情理法,法是最後的武器
3. 擅長勞資議題
4. 合作以法律顧問為主,若有其他需求,例如法律文件撰寫、民事訴訟之代理、刑事審判程序開始前之告訴代理,會依個案另外再談。
5. 對於台灣工業有所關注或想要支持 aka是我們的少年之一啦(加分題)
【未來會員使用法律顧問之適用類型】
(參照勞資爭議法律及生活費用扶助辦法第3條至第5條)
1. 與雇主發生勞動基準法終止勞動契約、積欠資遣費或退休金之爭議。
2. 遭遇職業災害,雇主未給與補償或賠償。
3. 雇主未依勞工保險條例或就業保險法辦理加保或投保薪資以多報少,致勞工受有損失。
4. 不當勞動行為裁決事件。
#所以你和你老婆吵架爭奪遺產請不要來諮詢
#希望這件事明年能成真善良的人不再被欺負
勞資顧問推薦 在 白袍旅人-兒科楊為傑醫師 Facebook 八卦
意外看到這篇文章。以下這段是我最想跟大家分享的。
「在這當中還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來自家境良好的員工其工作態度往往比家境有狀況的孩子認真,這完全大出原先的意料之外!你可以感受到這些孩子所受的教育觀念就是“把事情完成為第一優先”,而不是去斤斤計較3塊錢5分鐘的得失,當有機會時你會給那個孩子更多機會?突然想想,有時候社會階級會複製,家庭的教育成了最大的分野。」
======================
再次談談棉花糖實驗。
簡單來說,幼兒時期給孩子一個穩定的環境(不一定需要富裕)
會是他一輩子的資產。
如果生長在一個不安全、不穩定的環境中。
孩子會變得很急功近利,無法看到長遠的利益。這個不利他將了的成長,更不利將來的職業生涯~~~~
這篇 超商經營一年心得感想 寫的真詳細!
看來便利商店老闆真的不是人幹的 . . .
" 超商經營管理心得
開一間店需要面對多少問題?從無到有簡單盤算一下,地點、產品、租金、生財器具、人員、原物料等都會是問題的來源,在這當中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要準備多少的資金才算足夠?畢竟除了前置成本外,多數的店家都是敗在流動資金的不足而發生黑字倒閉,經營過程中的酸甜苦辣也只有自己才能體會。經營到現在恰恰滿一年了,無論賺盈虧損,這一年中所獲得的經驗是彌足珍貴的,沒有走過的人講再多他們也不會懂,畢竟那是別人口中的故事,趁著印象深刻的時候趕緊記錄下來,做為往後發展的塾腳石。
因緣際會下加盟了一間超商體系,加盟的好處在於上述的問題除了資金都不用做多考慮,加盟總部都幫你準備好了。但相對的你所能的獲利情況完全被總部算死,特別是在既存店的情形下,既存店早累積了大量的數據資料,你能從這間店賺取多少報酬不會超出那個數字,總部自然只會給你個餓不死但也賺不活的金額,因此有人說加盟超商就是花錢買個工作,現在想想的確是如此。除非該店的所在位置有重大性的外在環境影響,不然一間加盟店能賺就是那麼多。真的想要賺錢就是要新開店,賭這個新商圈的將來性。但如果真能賺的超出太多,就可以看到總部會想方設法將你的店收回,好一點的是約滿不續,差一點的就是搞小手段強迫解約,網路上己經有夠多的相關故事可以探討,在此先不談這問題。
有關於資金的準備方面。加盟事業一開始便要準備兩筆錢;第一筆是權利金,另一筆則是保證金。權利金的部份等同於跟總部租借招牌所付出的費用,以我fc-2的模式而言就是花了30萬元買5年的經營權。另一筆30萬元則是保證金,如同房屋租貸中的押金,這筆保証金會在契約期滿後以定存利率返還。除此之外總部還會要求加盟者提出一份房地產當做擔保,並提供另一位保證人提出房產証明。總結一下,經營一間超商最起碼的條件就是需要60萬現金+二份房地產+周轉金,所以請不要輕視任何一間超商老闆,每一個的口袋可能都比你想像的要深一些!
超商的例行事務煩多,一般性的事務如店況清潔、商品銷售結帳、進貨補貨等等之外,店鋪的管理人員除一般事務外則會多面對結算帳務、營收送金、編排班表、商品訂購等等的行政事務。一個全然的新手要馬上上手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各超商總部都會派遺管理職負責協助,數字超商叫做顧問,我家則叫做擔當,名稱不同但內容相似,這些人的功用就是負責維繫店鋪的經營跟傳達總部給予的目標。對於新進加盟主而言,初期系統端有較多的操作實務可以透過他們得到幫助,但等到整套系統上手後就不是非常需要他們的幫助,因此這些顧問或擔當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和加盟主“討論”店鋪的進貨及銷售,在他上肩負上層給予的業績目標下,這些溝通往往都只會和實際情況有一定程度的落差,最後往往都是站在對立和爭執的居多。
在一間運作穩定的店鋪,結算帳務的部份多半能在一個鐘頭內完成,相信有不少老手甚至能在半個小時內完成,營收送金的快慢則是要視當日百鈔兌換成千鈔的速度,這裡最大的風險在於忙到後來忘記送金,搞到最後被店會追帳。至於訂貨的部份,超商業進入台灣己經30多年了,在這過程間對於訂貨管理也一直朝向電子化。現在可以看到每家店鋪人員都是背著一台平板在訂貨,拿著一台pda在驗貨,看起來似乎多了一點科技風,實際上卻不見得是這麼一回事。
進貨和銷售間往往還是會存在著巨大的落差,這倒不全然是公司系統設計上的問題,最主要原因在於商圈的種類繁多,無法用一套通則或簡易分類來進行管理;如果拿房地產來類比,就像是同一棟大樓會因為樓層面向,甚至是對面大樓是否會有壁刀風水等問題而影響房價。商圈也是同樣的邏輯,相同的一個商圈會因店鋪所在的位置造成兩間比鄰的超商營收差異極大。另一個問題則在於銷售數量,對於數據分析而言,樣本數必需夠大才有分析效益,但就單店而言,多數的商品進貨量一天就1-2個,單一商品在數據分析前平均銷售是1.3個,分析後應該要加訂成1.5個,請問你是要訂1個還是2個?這也造成系統訂購對實際經營情況幫助有限的最大因素,到最後店鋪端還是需要要靠人工經驗去加權訂購。
和經營層面有著sop相比,我相信人事的部份才是超商業最困難的地方。畢竟超商是24小時在營運的,只要沒有人就只能自己不停的貼班,近日日本7-11發生爭議事件就是最明顯的例子。超商業難以留人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它無法給予員工未來,而薪水條件也僅能合乎於基本工資,加上街頭相同性質的商店林立,員工只要在你這過的些許不如意,也能很快的跳槽到其它店家去。對於公司的經營層面,人力的訓練成本向來是昂貴的,如何能將一位優秀且己完成訓練的好員工變成重大的課題。但如何在無法給員工未來的情況下留人?
在這我選擇的方式是給予員工培訓,這裡說的培訓並不是指把員工送去上公司開設的企業大學,並不是說上這些課程沒有用處,而是僅讓員工精進店鋪相關的課程,即使取得中階、高階的証照又如何?當他們離開店鋪後這些証照一點用處都沒有,員工也不會真心的認為你是在栽培他。那怎樣才算培訓?我對於全職員工採取補貼的方式讓他們去補習班學習專業課程,唯一的要求就是取得証照回來。要是在學的學生,只要是商管科系的學生不習慣學校課業的就親自開課,現在想想也是蠻有成就感的(笑)。總之要讓員工感受的到,他們在我這工作不會是浪費時間,將來離開我這裡,一樣會有所成長,同時留下願意付出心力的人才!
在招募人力方面,相信只要店鋪不處於學區都會有相當的困擾,使用傳統人力銀行系統極難找到願意來投履歷的人,系統自動配過來的更多是屬於系統上沒做設定的人,但去年新興的手機軟體“小雞上工”將目標群鎖定在學生打工族群,對於尋找人力方面順利許多。至於如何面試新人?在短暫的對談中能否找到合適的人選,除了經驗之外,多半是面試當下的氣氛及感受,但真正應聘進來後是否適任,運氣的成分可能占了更大的一部份。逐漸離開草創期的現在,我更喜歡採用內部人推薦的方式,畢竟一個工作場所能不能過的和樂,人和人之間的相處態度是最重要的,而內部人推薦來的員工往往也較能符合自己所需要的氛圍,可以省去很多磨合或是衝突的時間。除此之外,要和在職期間表現優秀的離職員工保持良好的聯繫,特別是學生族群。往往在臨時有需要時可以請他們回來支援一下班別,別小看這一個或兩個班,往往就是一間店還能不能順利運作下去的關鍵!
在這當中還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來自家境良好的員工其工作態度往往比家境有狀況的孩子認真,這完全大出原先的意料之外!你可以感受到這些孩子所受的教育觀念就是“把事情完成為第一優先”,而不是去斤斤計較3塊錢5分鐘的得失,當有機會時你會給那個孩子更多機會?突然想想,有時候社會階級會複製,家庭的教育成了最大的分野。最後,薪水除了準時外,最好更要能提早。依正常的情況是10號給薪,但我通常正職人員1號就發薪了,其餘兼職人員最晚在5號也會給他們薪資。愈早給薪,讓員工愈能心安,同時也能彰顯自身的誠信。
無論是任何的工作,時間一長都會出現煩燥感,畢竟同樣的一份工作從剛開始的擔心、有趣,直到上手後就會變成機械式的運作,這個時候是最容易產生放棄的念頭,為何我要在這裡?我到底在這裡做些什麼?之類的想法。面對這種困境,一開始採取要求自己“心靈平靜”的方式進行抗衡,要求自己心平氣和的對待每一個周而復始的工作日。目標是很崇高,可惜我不是得道的高僧,實際上要做到卻是異常困難,畢竟除了日常瑣事,還要面對一堆莫名奇妙的澳洲客及台灣鯛,要讓自己心平氣和的過完一天還真不是那麼容易的一件事。後來開始退而求其次要求自己“耐煩”,既然煩悶是不可避免的挑戰,那就讓自己直接的面對它吧,遇到所有阿里不雜的事情全部都當成人生中一場修練,修練自己的心性和磨鍊自己的脾氣。
這一個念頭的改變居然在處理事性上進展許多,發現自己對於澳洲客有較大的寛忍態度。但再怎樣的耐煩到最後還是有一定的極限,所以又開發出了第三種的態度“逃避”,這個逃避不是說逃避現實,而是讓自己的心靈可以有放空的空間,好比說現在會在閒瑕時間讀書, 充實自己管理能力的經理人雜誌, 商管學業有關的經濟學、微積分,彌補自己過往不足的英文互動CNN等,找時間準備TOEIC考試等等。你可以問我唸這些東西要做什麼?有些還這麼難,但我只能說,當人可以完全的浸盡在學術領域裡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情,至少我在算微積分解題時可以得到在上班時所得不到的成就感!還可以讓員工覺得一個超商的老闆居然可以教經濟學是有多屌的一件事情!!
最後給有心加盟甚至開店的朋友,務必要注意的幾件事情
一、勞健保的支出,其費用會比你想像的高出許多。以我一間店8個員工來計算,每個月要支付的勞健退3萬元跑不掉,而每兩個月繳交的營業稅大約2萬多元。這兩個費用通常所謂的“加盟專員”是不會告訴你的,因為你一算上去,10個人有9個人會馬上拒簽不幹。
二、盤損金額,每月因進退貨驗收不確實或是遭小偷等的盤損金額大約5000元上下,除了要求員工在進退貨的部份多做注意外,小偷的部份是難以預防的,一個慣竊總是出現在人最多最忙的時候來偷你東西。加盟主能做的也只有透過監視器存証後報警,然後...沒有然後了,因為根本抓不到!依現行的流程是要等下次小偷出現後再通知警察前來詢問,但等警察趕到小偷早就走遠了!我現在的處置辦法就是直接跟小偷講明,本店不歡迎你,原因你自己知道,至於“抓小偷”這種事就不用再去想了。
三、基本工資年年調漲,在當老闆之前我也是會想著怎麼薪水這麼少,在當老闆之後就會發覺薪水給太多,打從3年前開始基本薪資便每年向上調漲,120~133~140到今年的150,前陣子又在勞資協調,預計明年可能又會再上漲一波。對於大公司來講這樣的薪資上漲可以透過人力的調度和支援來因應,但對於小商行來講這是無法承受的重中之重。現行是時薪和基本工資脫勾,但我更希望政府能否考慮基本工資和營業額是否也能脫勾?大企業能給予優渥的薪資這是無傭置疑的,但再這樣下去只會讓小商行無法存活下去。不是人人都有能力在大企業一展身手,至少我還能保護到一些需要基層工作的孩子或二度就業的勞工,如果政府再這樣齊頭式的拉基本工資,可以預見的是違法和倒閉的小商家只會愈來愈多!
四、工作時數永遠超乎預期,一間不能關門的店永遠都無法讓你放心。畢竟你的員工無論是正職還是兼職,各自有各自的生活和需求,也許是家中有突發狀況,也許是上班突中發生意外,當最後人排不出來的時候就只有你要貼班負責。一天在店裡面工作16小時幾乎是理所當然,連上60天沒有休假更是常有的事情,現在我只要有一天是只上8小時就有“今天是放假“的感覺,那天有突發狀況,一口氣連上24小是可以預期的事情。
除非有重大的外在變化,不然這五年肯定是是小賺小賠的局面了,如果要算上機會成本那可就是大大的損失了,但為何還要做下去?最主要的原因居然是社會責任!?以前我會覺得老闆說這句話不過是個幹話,但現在發覺我一個人的辛苦可以養活7-8個人,這樣似乎也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件事情。如果讓我用一句話來總結這一年的經驗,我會說“年輕人,好好找個不會碎碎唸的老闆跟就好。“,老闆這工作不是人幹的!(笑)。 "
原文出自: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
勞資顧問推薦 在 綠黨 Facebook 八卦
學者之怒-陳尚志
「立委去建立一個平等的社會,是對選民最大的服務。」
綠黨社會民主黨聯盟台北市南港內湖區立委候選人 ② 陳尚志
來自大塊文化董事長、前國策顧問 郝明義Rex How的推薦!
陳尚志:學者之怒
「立委去建立一個平等的社會,是對選民最大的服務。」
#綠黨社會民主黨聯盟 #台北市南港內湖區立委候選人
@郝明義看到的這個人
十二月中旬,我在花蓮有一場演講。講完Q&A的時間,有一位小姐站起來談她的回應。
在花蓮,傅崑箕被人稱為「傅國王」。那位小姐說她是在縣政府工作的公務員,侃侃而談「傅國王」治下花蓮一些發展上的問題。
她身材瘦瘦的,但言談間火力四射。我在台上看她,很覺有意思。散場後,她過來要我幫她簽一本書。我問她怎麼稱呼,她說:「仙女。」
我以為聽錯了。但是真的,她就叫「陳仙女」。
然後仙女說了句話:「我的哥哥是陳尚志。」
我看看她,說:「難怪。」
陳尚志也瘦瘦的,光看外表,他不開口,很容易讓人以為就是個文弱書生。
不過,這個書生有些很豐富的經歷。
陳尚志大學讀的是中興法商,當時就積極參與社會運動。野百合學運發生的時候,他也是核心人物之一。畢業後,陳尚志還當過林義雄的秘書,協助他進行「核四公投,千里苦行」、參選民進黨主席等。
陳尚志出國讀書後,回來在嘉義中正大學教政治學。今年和范雲等人一起籌組了社會民主黨,六月決定在台北內湖南港區參選立委。
在我們訪問過的立委參選人裡,陳尚志說話是屬於慢的。他的語氣也很溫和。
但是,在表面的慢和溫和之下,我覺得燒著一種火,可以用憤怒之火來形容的火。
「淘汰國民黨,監督民進黨」。沒有一個人講得如此直白。
他的許多政見中,最主要的是對勞工的。陳尚志說:「在政策上,我第一個要修訂勞工法案,監督執行。」
陳尚志,雖然是一個學者,但是可以清楚地體會到他對勞工階層的遭遇感同身受,以及對不公平的憤怒。
那天我們聽了他很多拳拳到肉的指陳。不只是在政治領域。
「台灣人不是不捨得捐錢,但都捐到宗教那邊去了。如果有些錢能捐給NGO,會很不一樣。」
出來的時候,我們注意到陳尚志有一面牆上的大海報看板的與眾不同。
他不像別人,都是光潔的正面照。
他是一幅背對著人的腦後照,但高舉緊握的拳頭。
他不是一般的學者。
@陳尚志自己說的話
我進國會能做什麼、要做什麼?這得分兩個層面來說。
在立場上,監督民進黨。大家都看得清楚,蔡英文當選總統,已是大勢所趨,民進黨甚至可能國會中過半。那麼,誰來扮演監督民進黨的角色,非常重要。
這一點,國民黨絕對做不好,必須由新的力量來監督。
我的牌子,直接了當的寫著『淘汰國民黨,監督民進黨』,這也是我們社民黨的大方向。
在政策上,我第一個要修訂勞工法案,監督執行。
我們社會上大家關心擔心的低薪、非典型勞動、青年貧窮,問題全卡在法令不夠周全,又沒確切執行。
像每家企業幾乎都違反勞基法,但我們卻沒執行勞基法。這其中最嚴重的就是加班,大部分工作不是責任制,大家卻以為是責任制,老闆說了算。
勞方找不到方法抵抗,或者為了生計,不幹就沒收入,忍了下來。
這是因為勞檢員太少,得成立勞動檢查局才行,這是非常重要的步驟。
我們所謂的勞動三法,有關組工會、與雇主協商、勞資爭議,法條都對勞工不利。非改不可。我念茲在茲的就是要修訂勞動三法。
其次是稅制改革,財團加稅。我們的稅制對財團惠太多,營業所得稅是全世界最低。大財團加稅,才能推動社會福利政策,否則財政上卡在那裡,什麼事也做不了。
第三樣是年金改革。我們的退休年金,有好多不同的制度,不同的職業用不同的制度,退休之後,領到的退休年金有天淵之別。
工作30年的農民,一個月才領7000元;勞工在12000~15000元之間,如果年資不夠,譬如25年,拿的又是基本工資,一個月只能靠8000元過退休生活。
但軍公教的退休年金,小學老師就能拿69000,比我這個在教書的大學教授拿的還多。
所有的退休年金制度,應該併在一起,建構退休生活平等的體制,類似全民健保的概念。
這項改革,得馬上進行,不然社會崩潰了。
第四樣是杜絕金錢對政治的影響力。
政治財團化是台灣最大的問題,我們目前的政策,幾乎全聽財團的意見。
這有兩個原因,一是,政府本來就站在財團的立場思考,二是,政客得和財團維持良好的關係 ,這又和選舉有關,選舉要花太多錢了。
譬如說,在內湖、南港,我的競選對手黃珊珊、李秀彥,他們的大型看板數十上百塊,要花多少錢?
所以,杜絕第二種因素,讓選舉不再要花這麼多錢,才能杜絕政客和財團的關係,也才能修正政府的思考方向。
我參選的選區,傳統上也是藍大於綠,以前軍眷比較多。整個選區59個里裡,只有一位民進黨籍的。
而我之所以決定選這個區,原因之一,是我們社民黨的整體考慮,我們本來就主要在台北地區。原因之二,是這個地區近幾年年輕移入人口很多,去年還發生過罷免蔡正元行動,所以有新的希望和機會。
像黃珊珊,我的競爭對手都是選舉老將,講究在地服務,把立委做得像市議員、里長一樣,甚至沒時間出席立法院會議。
所以我要用新政治挑戰舊政治。
我認為,立委去建立一個平等的社會,是對選民最大的服務。政府設立1999專線後,民意代表的在地服務,應該由市政府直接處理就可以了,我們得強化1999專線的功能,市民有困難打一通電話就解決了。
立委也不能不做在地服務,我要做的是,協助各行業組工會,尤其是服務業,畢竟工會是對抗財團最大的力量。
我們的產業有六成至七成是服務業,但組織工會的比例很低,譬如小超商、連鎖店、大賣場,除了家樂福有工會外,連統一超商都沒有。以工時聘請員工,這就是非典型僱用,嚴重壓榨勞方。
在連鎖小超商,還有個更嚴重的現象,小超商絕大多數是加盟店,店主誤以為自己是老闆,其實全是由公司決定。店主能決定的是什麼呢,請多少工讀生。自己像人力派遣,自我剝削,完全不自知。人稱「血汗超商」。這也是難以團結的原因。
事實上,2011年起組工會有新的法令,除了企業工會、職業工會外,還可以組產業工會,同一個產業員工都可以加入。我籌創的高等教育產業工會,各個學校從教授、工讀生、職員,只要受僱於學校,都可以加入。這幾年也倡議很多議題,大聲發言。勞方少有人了解這個新法令,我要來協助他們。
另外,我要多協助舉辦公民培力的活動,發展地方上的審議式民主。
居民一定會對在地許多規定不滿意,譬如劃停車格之類,但不要用多數少數決,而是由大家共同討論,把決定告訴政府實施。地方上的問題,要把個案集中變成通案,才是解決之道。我們得告訴在地居民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一個個解決。
這一代青年,非常優秀,他們將來可能從政,學會用審議式民主解決問題,對我們的政治正常化大有幫助。我在地方做這兩樣,比服務個案有用多了。
國會其實也應該採用審議式民主,不能光用協商、投票來增加衝突。
當然,國會改革也是必要的一環,國會人數不是問題,而是產生的方式有問題。單一選區所造成的後果,就是立委得長期經營選區,而選區利益,不見得與政策有關。就像我前面所說,立委跟議員、里長沒區別。
這次選舉,不說兩大黨,連柯P都介入要政治操作。我也在和時間賽跑,只有半年的時間,和人家十幾年拼。
但我還是有信心,因為人人都感覺到整個社會有求變之心,讓年輕人出來。
我推年輕人認同感,也讓中老年人知道下一代沒出路的困境,來支持我。
@陳季芳的側記
陳尚志的競選總部,有面牆是他背影的大照片,他要大家從他背後就認得他。創意十足。
但你很難把陳尚志和野百合運動聯想在一起。他完全不像搞運動的人,很含蓄、有條理,還有點羞澀。
他完全是老師的模樣與規矩。社會民主黨今年初籌組,四月登記成立,他從頭到尾參與,他也早有了參選的意志,但到了六月底才宣布起跑,「學校有課,同時做兩件事,不好。」這是他行事的原則,不能通權達變。
他不送遊覽車,因為他覺得拿公家錢補貼出遊,是不對的,如果跑去了,不是表示認同嗎?對他來講,這一點太難了。
他講話,A,B,C,D,1,2,3,4,有條有理,倒讓我們兩個訪問者打亂了,害得他經常把話拉回來,或者後頭又回頭補充兩句。
他認為這一代的年輕人都很優秀,看看NGO就知道了;NGO的人才越來越多,就是資源太少,請不起較多的核心青年,不然更不得了。
然後,他說了一段大快我心的話。
他說,台灣人不吝嗇,捐錢很痛快,但這些錢都跑到宗教那邊去了。如果這些錢跑到NGO那邊,就不得了了,台灣一定大進步,不一樣了。
http://twunbound.github.io/view/SCCSDP
(註:第三張照片攝影者是黃振峰)
陳尚志
#年輕的力量進國會
勞資顧問推薦 在 【新型態勞資關係下如何創造勞資雙贏】 - YouTube 的八卦
創造 勞資 雙贏,企業永續經營新型態的公司要好的律師、會計師及勞動管理 顧問 師提前預防 勞資 爭議,預防成本遠比調解成本低,建立和型 勞資 關係, ... ... <看更多>
勞資顧問推薦 在 工作板 - Dcard 的八卦
工作板主要供分享職場工作心得、面試、正職、招考過程分享、各類型工作內容介紹、勞工工作權益與相關法案議題討論相關文章。文章發文後請加上話題,如:經驗分享、職業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