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參與五一勞動節大遊行,爭取勞工權益,一直是我在議會的重要課題,然而許多事項礙於中央法規,難以改進。新黨自創黨便是小市民代言人,我及好友為新黨提出五大勞工政策,期盼執政黨盡速落實!
第一、 #縮短勞工工時, #刪除被民進黨修惡的勞基法:依照勞動部統計資料,在39個主要國家中,2019年我國就業者平均年工時高居第四名,甚至超過以加班聞名的日本近四百小時;2019年全年因為工作不堪負荷促發腦心血管疾病而過勞死就有15人,另有20人因此而失能,還有25人因而傷疾。因此新黨主張政府應推動修法,將民進黨修惡的「放寬加班時數上限54小時」恢復為「 #加班時數上限46小時」,並將「鬆綁的輪班制間隔8小時」恢復為「 #輪班制間隔至少11小時」,縮短勞工工時,避免過往一再因為過勞出現客運失事全車人員受害的悲劇。
第二、 #恢復七天國假、 #增加資淺勞工特休假:在民進黨政府砍掉勞工七天國假後,比較世界各國在同一企業任職滿一年的資淺勞工,法國、德國、英國、南韓、日本一年享有的國定假日與特休假都超過25天(當中法國更高達36天),我國勞工卻只有19天,因此新黨主張恢復勞工原本享有的七天國假,並保障轉換工作勞工權益,比照南韓,勞工轉往新企業後任職每一個月就可以享有1天特休假,滿一年時享有15天,讓需要休假的勞工可以避免過勞好好休息,有加班需要的勞工則在這些假日上班亦可多賺到加班費
第三、 #調高囤房稅率、 #加快蓋社會住宅:台灣房價漲幅遠高於其他物價和勞工薪水的漲幅,但民進黨政府無視外界建議,始終不願意調高囤房稅率,只會裝模作樣呼籲縣市政府提高房屋稅稅基,而各縣市政府礙於提高房屋稅稅基會傷及多數自住者難以輕舉妄動,此外蔡總統說好的8年完成20萬戶社會住宅,但加上包租代管至今也只完成4萬4千戶,凡此種種均導致房價房租高居不下,不僅一般民眾買不起租不起,許多小企業也因為高房租成本難以獲利,給不起員工好的薪水待遇,惡性循環。為此新黨主張在 #不增加持有單一自住房屋民眾負擔的前提下, #調高囤房稅率,並加快蓋社會住宅,使市場上房屋供給量增加,降低價格,減輕民眾與小企業的負擔。
第四、 #強化工會組織、 #降低組工會人數門檻:台灣職場上長期存有薪資不透明,勞工只能各自向雇主爭取權益的現象,雖然理論上可組工會,但法律卻規定需要30人以上才能組成,在97%企業都是中小企業的現實下,導致截至2020年底,僅6.45%受雇者能參與企業工會,為此新黨主張調降成立企業工會門檻,讓勞工有更多集體捍衛自身權益的手段。
第五、 #增加勞檢員、 #提高違反勞基法罰鍰金額下限,避免就業市場充斥違法企業:基層勞工就業時,常遇到領不到加班費也不能補休的違法黑心企業,但離職跳槽後,卻也容易在新公司遇到同樣不合理待遇,然我國勞檢員人數不足(全國僅千人),加上企業縱使被抓到違法,依法罰鍰金額介於2萬到100萬,導致許多違法企業被抓到也只會輕罰2萬,寧可平常持續違法苛待勞工。為此新黨主張,藉由 #增加勞檢員並提高違反勞基法罰鍰金額下限,讓企業不再心存僥倖違法行事,保障勞工權益,避免勞工處在眾多企業都違法的惡劣環境下,只能忍氣吞聲接受不公的待遇。
.
2017年民進黨修惡勞基法,諸多議題轟轟烈烈,可惜時過境遷,勞工只能繼續默默承受。我沒有忘記、將繼續努力、只有落實政策,才能真正祝福勞工朋友們,勞動節快樂!
---
關注漢廷的生活IG
instagram.com/houhanting
關注漢廷質詢及政論影片
https://youtube.com/c/HantingHou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
勞基法每月工時上限 在 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 Facebook 八卦
我們公開反對惡修勞基法後,又收到揚言要退訂閱的信件。其實我同時兼具資方以及勞方的角色,我自己是診所的負責人、公司的負責人,同時也是診所的受雇醫師。勞資之間的矛盾之處我每天都能感受到,但也因爲同時身兼兩個角色,我更覺得應該為勞工爭取權益。
實習那年,我們最多一個月會值班十天。那年我不是受僱的身份,我的身份是學生,但是一個禮拜工作時數可能會破百,連續工時不小心就會超過36小時。實習那年,我領的薪資加上值班費不到20000元,換算成時薪,大概是不到50元。在那一年,在我自己身上發生過睡眠不足抽錯病人的血,精神恍惚中不小被針扎。菜鳥技術不夠,經驗不足,犯下的錯誤常讓自己自責不已,懷疑自己是不是沒資格當個醫生,即便我已經非常努力。不只一次在深夜走出醫院時,有一股乾脆直接走到路上讓車撞死算了的負面念頭。噢順道一提,我們還是要繳一學期七萬多的學費,如果再加上外宿的住宿費。
但我們有辦法抗爭嗎?幾乎是沒有辦法的。你還沒畢業,能不能畢業的權限掌握在你的資方手上。不只能不能畢業,以後你在醫界能不能順利錄取你想去的科別,可能都很高程度被醫院影響。
這樣的狀況套用在一般勞工身上也是差不多的概念。當彼此的全力如此不對等時,加上政府的勞動檢查、勞動法規都如此落後,政府如果說:「勞工的權益可以透過勞資會議爭取啊!」我會說,那就是幹話。你去叫大雄爭取不要被技安揍的權益比較快。
來信說要退訂閱的朋友有人說「很多勞工真的就是很爛,偷懶又不負責,真正優秀的人才就不怕修法。」
我想回應這位朋友,我不敢說自己是人才啦,但小時候智力測驗157加上每天工作16小時,應該算不上什麼廢材,就讓我說句話吧:「你這樣講就完全搞錯勞基法的意義了。」
勞動「基準」法是勞動條件的「地板」,不是「天花板」。是要確保在這個法令下,全國勞動可以有合理的工時,安全的工時、最低的收入保障,
如果你是頂尖的人才或工作狂,勞基法從未限制你努力工作或追求卓越。舉我自己為例,因為是診所的合夥人,所以我的工作時間並不受勞基法限制,甚至我下班之後在自己的公司要繼續工作到幾點,都沒人可以管我。如果你是一個這麼愛工作的員工,你下班後要自己再搞個什麼副業,或要再去兼差,除非跟公司簽訂了什麼特殊規範,不然法律也管不著你啊!
但是這次惡修勞基法的方向,讓可加班時數上限調高,休息間隔從11小時壓縮到8小時,讓連續工作日可以長達12天,這不只可能剝奪了民眾生活中的小確幸,這已經是非常嚴重的「職業安全」問題了!
你能接受卡車駕駛連開12天夜車嗎?你能接受護理師八小時前下班,回家來回花了一個半小時,中間卸妝洗澡,只睡了不到五小時就又來幫你治療嗎?這不只是傷害到這些勞工的健康,更是危及所有民眾的安全。
除此之外,家庭的維繫在社會上也有重要意義。當一家人整週都沒辦法聚在一起好好吃頓飯,這是我們該期待的家庭生活嗎?我知道現在就有很多人沒辦法跟家人好好吃飯,但如果有更多的家庭因為這次的修法方向,被剝奪了更多家人可以相處的時間,絕對不是該發生的事。小時候我的家庭就是最基層的勞工家庭,但媽媽不管外面多忙,都會為家人準備晚餐。因為跨學區就讀,常要很早出門,但爸爸總會早起為我做好早餐。我從小就很叛逆,各種狗屁倒灶的事情幹了一堆,但隱隱約約我知道,自己沒有學壞,是因為知道我有一個家,我擁有無條件愛著我的家人。我們的相處時間長嗎?其實在求學階段都出門在外,跟家人稍能說話、相處的時間,也不就那用餐的短短不到一小時。如果政策會讓許多家庭連這麼一點「共同」相處的時間都剝奪,基於任何理由,我都無法支持。
在這個年代,「小確幸」有時候被抹黑成負面的詞彙,但事實上,在一個正常的國家裡,本來就應該要讓多數的人民可以過著「小確幸」的日子,但也不阻撓想奮鬥的人去追求卓越。讓所有人安心、安全地去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如此而已。
讓多數人可以「尋一人白首,擇一城終老,覓一份天職,在工作與生活中取得平衡」,不就是一個正常國家的合理想像?
我所做的,只是希望讓我愛的台灣,成為兩千三百萬人共同生活的理想夢土而已,我追求的不過就是一個「正常國家」的合理想像而已。
非常感謝您看到這裡。我們非常尊重所有朋友的不同意見,但作為醫師,我不可能因此不願對勞動議題表態。我受過的教育,特別是職業醫學相關知識,更不可能讓自己坐視這些傷害民眾的事情發生。我們對於怎樣是「最好的勞基法」沒有定見,但我們很確定現正審議的行政院版本修正草案絕對是一場悲劇。
如果看完後,還是要因為我們的表態而退訂閱,我們會尊重您的決定。我們是為了實踐心中的理想,才來做這些事,而不是想要討好任何人。訂閱的數字只是民眾對我們的支持與肯定,我們衷心感謝,但我們不會因為追求數字,而坐視錯誤的事情發生。
學生時代一直到畢業後,因緣際會下去過許多國家實習、交換、開會、進修。我常常羨慕別人的國家,但心底想的都是,我們該怎麼做,才能跟人家一樣好,才能比別人好。
最美好的台灣是什麼樣子,坦白說我還看不清楚。我唯一確信的是,如果每一位善良的你,一起勇敢堅持自己的理念,把「台灣」這塊土地當做自己和世代子孫永遠的家,關心身邊的每一個人。不管彼此的做法是否完全一致,但這樣多元、民主、努力的台灣,會永遠是我們不管身在世界的哪個角落,都日夜思念的美麗國家。
--
沒有即時看到 MedPartner 推出的新知破解嗎?
把 MedPartner 設定搶先看!最新資訊不漏接!
--
一天不到 5 元,為台灣拼出全球第一的中文醫療保健新媒體!
美的好朋友 #訂閱集資計畫 ▶︎ https://backme.tw/ref/GsHuB/
現在就動手,讓我們成為彼此的夥伴吧!
更多實用的資訊:
http://www.medpartner.club
立即醫師線上提問(每天回覆但不即時喔):
http://line.me/ti/p/%40wyt3898a
勞基法每月工時上限 在 蔣萬安 Facebook 八卦
3月4日的第一次總質詢,我秉持理性問政的態度,以「重拾臺灣競爭力」為質詢主軸,就臺灣要如何吸引資金、留住人才等議題,向張院長提出質詢。
去年為了讓科技與專業人才可以用非現金方式入股,活絡創業環境,公司法增訂了「閉鎖型公司」專章。推行了近8個月卻僅有62家成立,但與同時期有2,7000多家公司設立登記相比,閉鎖型公司設立家數太低。原因之一是政府對「勞務」、「信用」入股設立了上限門檻,這不啻是在高速公路上加上「速限30」的限制。政府的態度既然以「興利」為目標,應儘速讓法規制度與國際接軌,創造「閉鎖型公司」,而不是「閉鎖型國家」。
另外,基於扶植國內新創產業,促進臺灣與美國矽谷間人才、技術的交流的理念,透過民間與政府力量成立的「臺灣矽谷科技基金」,預計募資3億美元資金,政府既然出資四成,是否投資在臺灣新創公司比例,也不能低於四成?如此才能真正符基金設立的目的。
最後,臺灣的經濟成長,是靠勞工朋友一同打拼,每一位人才都彌足珍貴。我知道勞工朋友們,長期以來面對「低薪」、「工時長」的問題,雇主濫用「上班打卡制、下班責任制」,導致許多勞工超時工作,進而過勞事件頻傳,這必須要趕快解決。我認為短期治標作法是「加強勞檢」,政府應補足勞檢人力;長期目標是「讓雇主遵守勞基法」,建構良好的勞動環境。未來我會持續監督勞動部,也請勞動部儘快拿出方案改善,讓臺灣擺脫「過勞之島」的惡名。
雖然日前引發討論外籍白領來台工作的議題,因為時間因素,沒能完整質詢。但我希望、也會強力要求勞動部,任何政策的推動,要用更精確、更縝密的方式,評估利弊得失,並與外界溝通後再推行。不要再有事前考量不足,政策推行到一半突然暫緩;或者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以個案方式解決的狀況出現。
第一次的質詢,有很多地方需要加強跟改進,也謝謝大家的指教與建議。我會與團隊伙伴不斷檢討與改進,把民眾的心聲傳達給政府,讓我們重拾臺灣競爭力!
勞基法每月工時上限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評價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上個月底有一名在成大醫院實習的醫學系學生、疑似因為過勞、回到宿舍以後突然倒地不起。
而學生家屬在事後發現、醫院沒有對實習醫生提供任何保障,一旦發生意外、只有學生平安保險、其他什麼補助也沒有,教家屬情何以堪.
一想到哥哥突然離開人間,說到激動處,一直哽咽,話都說不出來.
上個月27號,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七年級生林彥廷在成大醫院實習時,值班後隔天回到宿舍後,在浴室倒下,到清晨才被室友發現,急救後宣告不治,家屬疑懷疑似過勞死.
陪同在場的還有醫學生聯合會學生,拿出資料說明,我國實習生在醫院實習過程中,平均每個月需要值班8到10次,平均每周總工時往往超過100小時,遠遠超過勞基法規定的工時上限48小時,他們說工作時數太久,也容易發生猝死.
實習生在實習過程,因為不是勞工,也不適用勞基法,只有學生的身分,因此,發生意外,也只有學生平安保險的理賠,並沒有職災補助和勞保賠償.
為了解決實習醫生的問題,衛生署將從民國102年入學的醫學生,改變學制,改成6年學程畢業後,再到醫院實習一年,到時就有正職人員的身分,多一分保障.
記者台北報導"
勞基法每月工時上限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評價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勞基法規定一天正常的工時是八個鐘頭,但是保全業因為工作性質特殊可以由勞雇雙方自行約定再送到地方主管機關核備。
而今天有離職的保全人員出面陳情指控他們的雇主要求員工一天工作16個小時,這麼苛刻的條件地方勞工局竟然還核准。勞委會則回應會找地方政府開會檢討。
保全總公司這張公文,上面寫著,因為保全適用勞基法第84-1條,所以每個月工作上限是360小時、每天連續工作上限是16小時,足足是一般勞工的兩倍,而且這公文還是經過地方勞工局核准通過的。
李先生因為不滿這樣的工作條件,跟公司打官司,結果連工作都沒了,吳先生也是離職的保全,每天都是工作14小時。
保全工時這麼長,原因就出在勞基法第84條之一規定,像是監督、管理或責任制人員、或是監視性或間歇性的工作、還是性質特殊的工作,工作時間及休假可以由勞雇雙方另行約定,但必須經過地方政府核定,,但也變成一國好幾制。
雖然勞委會也認為一個月工作360小時太超過,但是卻認為這是地方主管機關沒有善盡把關責任,讓立委及工會團體很不滿,勞委會最後允諾近期會找地方政府開會檢討,不過勞委會的態度也讓來陳情的保全人員,很搖頭。"
勞基法每月工時上限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評價
"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管控人員進出、收發郵件的大樓駐衛保全,因為是屬於勞基法第84條之一規定的間歇性工作,一天上班12小時,一個月只休四天,每個月工時上限312小時,台北市政府率先研擬下修工時到260小時,從事保全工作五年的韓先生認為,下修工時,最直接影響的就是薪水,估計每個月將減少六千到八千元不等。
不只勞方反對,資方也擔心原本人力吃緊的保全業,也將因為下修工時,將勢必增加人事支出和人力調度的困難。
台北市帶頭研擬修改勞基法84條之一、像保全業、航空業和房仲業等責任制、監督管理或間歇性性質的38種行業的工時上限,對此,房仲業表示尊重,但還是希望工時別下修太多。
台北市傳出保全從業人員超時工作過勞死,有意將過勞死的高危險群勞工工時下修,每個月不能超過260小時,立意良善,但一口氣調降52個小時,不只業者反對,勞工也擔心變相減薪。
記者 林欣儀 郭俊麟 台北報導"
勞基法每月工時上限 在 [新聞] 台鐵要求乘務人員提早備勤規劃給予津貼- 看板Railway 的八卦
原始標題 台鐵要求乘務人員提早備勤 規劃給予津貼、每月估需1000萬
新聞網址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4227629
發表日期 2023/03/03 09:47
全文完整內容
〔記者鄭瑋奇/台北報導〕台鐵乘務人員因為工作性質的關係,時常需要在外地休息甚至
是過夜,為讓乘務人員在執勤時有良好的身心狀態,台鐵局現行是採取管制方式,要求乘
務人員需要到指定場所預做休息。台鐵局表示,自主備勤是為了增加行車安全及防範脫落
班的鼓勵措施,所以不屬於工作時間,若計算進工作時間,會衍生超時工作的爭議問題;
因此,現規劃提供「自主備勤津貼」,以發津貼模式鼓勵人員備勤休息,初估每月經費需
1000萬。
台鐵局指出,司機員、列車長等乘務人員,工作時都是跟著列車時刻,有時一趟車到外站
時,距離下一趟車間隔5、6個小時,甚至是要在外站過夜。過往部分員工就會趁著這個時
間外出,精神耗盡才返回準備工作,導致工作時專注力下滑,甚至是在發車前最後一刻才
趕回來,導致列車有拖班延誤情況。因此,現行是規定乘務人員在備勤時,需提早返回指
定場所休息養足精神,同時也能提前做好準備工作,避免造成列車拖班情況。
管制備勤時段台鐵局現有提供部分時數可納入加班費計算,台灣鐵路工會秘書吳長智表示
,現行因為司機員人力不足,幾乎每個週六都要出來加班,平常列車有誤點時也需要加班
,再加上管制備勤時段,很容易超過每月46小時加班上限;若是沒有加班費的話,員工不
可能平白無辜犧牲自己的家庭時間來接受管制,對於台鐵局規劃發放津貼來解套,工會是
贊同這種做法。
台鐵局表示,乘務人員備勤津貼計算方式,運務初步規劃是每小時88元,機務是依照薪水
(本薪與專業加給)去計算每小時費用,每人每月最多只會發放36小時的備勤津貼,初步
估算每月經費需1000萬。目前該案已提報交通部轉行政院爭取中,只要一核定馬上就能夠
實施。
#PTTRailway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59.148.14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Railway/M.1678173692.A.21E.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