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給台灣的提案16:機車安行】
有人說我在電視上講最多關於強化主權、抗中護台議題,所以叫做不關心內政,政見再多都是假的。
某些膠對政治運作的了解真的很悲劇,把他們看的政論節目當做台灣唯一的政治舞台。
事實是這樣,作為一個殖民政權沒有建立好制度的國家,台灣小從城市基礎建設、到對外交流管道,都有許多問題。
這些年,台灣基進的夥伴們和我,從日常生活中的市政點點滴滴建立起論述,這些得不到媒體鎂光燈的部分,希望大家一起和我來關心。
好啦,今天要說的是,台灣基進不只在台中,包含高雄、台北黨部都很關心的機車議題。
一年多前,針對機車使用者、我就提出了以下三點主張:
1.挺機車路權
2.驗車合理化
3.產業高值化
#挺機車路權
台灣人日常生活極為依賴機車, 然而,長年以來,先是政府沒有提供足夠的大眾運輸替代選擇,而又在經濟逐漸成長後,覺得「越大的車有越大的路權」,留下「強制兩段式左轉」等汽車優先規範,使得最大眾的機車必須違反常理,形成詭異的「左轉車靠右」。無論是直行或轉向,機車都被迫擠在充滿危險的外側車道、待轉格、甚至路肩等等,險象環生地面對曲折狹窄的機車道、直面待轉格而來的直行車、與進出匝道的大車,再卑微地承受「不安全」的污名。
其實,只要機車的路權被充分尊重,配合良好的道路設計、標線引導、嚴格執法,機車並不會比汽車危險,而產生的單位污染也比汽車低。我認為,應以「車向分流」及「車速分流」為原則,而非現行有偏見的「車種分流」,重視機車合理路權,才能回到正常的行車分流原則。
#驗車合理化
其次,隨著環保法規日益嚴格,新生產的機車,在油車的排放標準上,也與時俱進。但可能有很多民眾會擔心,我現在的機車不符合法規怎麼辦?一定要花大錢淘汰嗎? 而如果我買新機車,又可以用多久,會不會法規越改越嚴呢?
我認為,管制移動污染源是一定要做的,但為了民眾資訊透明,「降污」時程,應該有更長遠的規劃,讓民眾在選購機車時,就知道這台車大概可以用多久,以免廠商促銷較舊型號機車時,有使用年限不足的問題而民眾不自知。而面臨淘汰的機車,我主張提供更優惠的「舊換新補助+小額貸款」,而且不只降價換購機車,也可兌換大眾運輸整合年票(使用MaaS系統)。讓電動車、新規格車輛「補助分級」,補貼汰換無法通過法規的車輛,而略降相對較新車輛,更符合環境正義,也更能幫助弱勢民眾!
#產業高值化
另外,隨著電動車普及和產業變遷(大廠奪取主導權),舊有的修車產業面臨極大衝擊,但是這些遍佈街頭小巷的修車行,從業人數非常多,我認為,為了協助產業轉型,應由交通部、經濟部等部會協調法規與行政面,朝零組件高值化,油車、電車合理改裝鬆綁、制度化納管,加強電動車職訓等方向,讓師傅們能在精進技術下,提供更升級、差異化的服務!
進入立院後,我保證會保障行人路權、推動大眾運輸、也會做個非常機車的立委!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的網紅新竹市議員林彥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公開無罪,監督有理‼️ 唯有公開透明的政府,才能讓民眾信任 新竹環狀輕軌講了兩年半多,市府一場說明會都沒開。日前我好不容易透過時代力量立法委員邱顯智辦公室向交通部鐵道局要到市府檢送的簡報,摘要整理後公布在網路上,市民才終於知道輕軌的規劃進度。 我代替市府向民眾說明,結果上周在議會卻遭到執政黨...
優先承買權形成權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八卦
【3Q給台灣的提案16:機車安行】
有人說我在電視上講最多關於強化主權、抗中護台議題,所以叫做不關心內政,政見再多都是假的。
某些膠對政治運作的了解真的很悲劇,把他們看的政論節目當做台灣唯一的政治舞台。
事實是這樣,作為一個殖民政權沒有建立好制度的國家,台灣小從城市基礎建設、到對外交流管道,都有許多問題。
這些年,台灣基進的夥伴們和我,從日常生活中的市政點點滴滴建立起論述,這些得不到媒體鎂光燈的部分,希望大家一起和我來關心。
好啦,今天要說的是,台灣基進不只在台中,包含高雄、台北黨部都很關心的機車議題。
一年多前,針對機車使用者、我就提出了以下三點主張:
1.挺機車路權
2.驗車合理化
3.產業高值化
#挺機車路權
台灣人日常生活極為依賴機車, 然而,長年以來,先是政府沒有提供足夠的大眾運輸替代選擇,而又在經濟逐漸成長後,覺得「越大的車有越大的路權」,留下「強制兩段式左轉」等汽車優先規範,使得最大眾的機車必須違反常理,形成詭異的「左轉車靠右」。無論是直行或轉向,機車都被迫擠在充滿危險的外側車道、待轉格、甚至路肩等等,險象環生地面對曲折狹窄的機車道、直面待轉格而來的直行車、與進出匝道的大車,再卑微地承受「不安全」的污名。
其實,只要機車的路權被充分尊重,配合良好的道路設計、標線引導、嚴格執法,機車並不會比汽車危險,而產生的單位污染也比汽車低。我認為,應以「車向分流」及「車速分流」為原則,而非現行有偏見的「車種分流」,重視機車合理路權,才能回到正常的行車分流原則。
#驗車合理化
其次,隨著環保法規日益嚴格,新生產的機車,在油車的排放標準上,也與時俱進。但可能有很多民眾會擔心,我現在的機車不符合法規怎麼辦?一定要花大錢淘汰嗎? 而如果我買新機車,又可以用多久,會不會法規越改越嚴呢?
我認為,管制移動污染源是一定要做的,但為了民眾資訊透明,「降污」時程,應該有更長遠的規劃,讓民眾在選購機車時,就知道這台車大概可以用多久,以免廠商促銷較舊型號機車時,有使用年限不足的問題而民眾不自知。而面臨淘汰的機車,我主張提供更優惠的「舊換新補助+小額貸款」,而且不只降價換購機車,也可兌換大眾運輸整合年票(使用MaaS系統)。讓電動車、新規格車輛「補助分級」,補貼汰換無法通過法規的車輛,而略降相對較新車輛,更符合環境正義,也更能幫助弱勢民眾!
#產業高值化
另外,隨著電動車普及和產業變遷(大廠奪取主導權),舊有的修車產業面臨極大衝擊,但是這些遍佈街頭小巷的修車行,從業人數非常多,我認為,為了協助產業轉型,應由交通部、經濟部等部會協調法規與行政面,朝零組件高值化,油車、電車合理改裝鬆綁、制度化納管,加強電動車職訓等方向,讓師傅們能在精進技術下,提供更升級、差異化的服務!
進入立院後,我保證會保障行人路權、推動大眾運輸、也會做個非常機車的立委!
優先承買權形成權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請訂閱【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TVBS%E6%96%87%E8%8C%9C%E7%9A%84%E4%B8%96%E7%95%8C%E5%91%A8%E5%A0%B1TVBSSisysWorldNews?app=desktop
並開啟🔔
1.韓國在新冠疫苗的布局,打的是一場精心擘劃的全方位持久戰。早在2020年末就是由總統文在寅親自出面交涉,先談定要購買4千萬劑莫德納疫苗,然後透過美氣候大使凱瑞4月訪韓之際,藉由外交體系爭取美韓間的疫苗互換。
2.今年五月韓國總統文在寅出訪華府,正式拍板美韓疫苗全面夥伴關係,雖然未能爭取的疫苗互換,但卻成功取得美商莫德納疫苗的授權代工,最快第三季就能量產數億劑新冠疫苗,除了供應韓國內部需要,還能輸出全球。
3. 對疫情延燒的韓國來說,不只是一場減災的及時雨,更是產業供應鏈上的新里程碑,外加先前已取得包括英國AZ疫苗、美國諾瓦瓦克斯及俄羅斯衛星五號三款疫苗代工權,韓國無異是當下全球最強疫苗代工國。但他們深知,國際疫苗搶快,救的是人命;但本土疫苗的發展,是確保疫苗主權不必受制於人,把印度的慘況當成前車之鑑,韓國對國產疫苗穩紮穩打,也期待mRNA疫苗的技術轉移,幫助他們走出疫情。
{內文}
美國總統 拜登:「總統先生歡迎您,我是吉兒的老公。」
這不是一般的過場,而是美總統拜登上任後,韓美間的首次高峰會21號登場,這也是疫情後,南韓總統文在寅海外出訪的處女秀。白宮主人刻意表示親近,鏡頭前替他做足面子。
美國總統 拜登:「我的工作人員一直來跟我說,你們聊太久超過時間了。」
不同於韓美軍事上的結盟,文在寅這次努力半年要爭取的是,與美國間全方位的合作。儘管比日本晚了一步,韓國檯面下的功夫,卻紮實到讓外界不得不佩服。
美國總統 拜登:「三星、現代、SK、LG,我知道這些公司的高層都有來,可以請你們站起來嗎?」
韓國的誠意,展現在四大財團高層通通到齊,一起陪著總統文在寅獻上近400億美元的投資大禮。其中最受矚目的疫苗交換,雖然最終未能達陣,但韓國卻成功爭取到美商莫德納疫苗的授權代工,最快第三季就能量產數億劑新冠疫苗,除了供應韓國內部需要,還能輸出全球,確認了美韓在疫苗上的「全面夥伴關係」。
韓國總統 文在寅:「美國強項在開發疫苗,韓國公司則有能力在生物醫學上大量生產,結合這兩項能力,我們將可以增加疫苗供應,從而加快將疫苗推廣到整個世界,特別是在印太地區,向該地區提供充足的疫苗。」
美國總統 拜登:「這是我為什麼喜歡這位總統的原因,他所談論的,不僅僅美國和韓國相關,他在談論印太地區,談論整個世界,具有先進能力的我們,有義務竭盡所能地替這個世界提供保護。我知道這是一個非常非常非常雄心萬丈的提議,但我認為擁有這種能力的國家將會持續為實現這一目標而努力。」
根據莫德納與三星生物製藥所共同簽訂的「製造服務與供應協議」,三星仁川廠將負責疫苗的無菌填充、分裝、密封、包裝,以便於運輸疫苗。雖然並未包含技術轉移,使其未來能自行配方生產,但以目前韓國疫苗接種人數不到全國人口的4%,韓國能搶先取得美國最先進疫苗的代工權,外加拜登意外送上美國願意提供與美軍合作關係密切的55萬韓國軍人疫苗完整注射,並承諾協助韓國在11月底前全力達成群體免疫,對疫情延燒的韓國來說,不只是一場減災的及時雨,更是產業供應鏈上的新里程碑。
望能促進長期疫苗發展上的合作,透過韓國政府的積極支持,開發出對抗變種病毒、 流感及新冠病毒等攸關全球公共衛生的疫苗。」
南韓保健福祉部次長 姜道泰:「我們期待透過莫德納出色的mRNA技術,和韓國保健院優秀研究小組,能幫助我國盡早取得mRNA疫苗核心技術。」
因為在此之前,韓國已經爭取到全球認可,包括英國AZ疫苗、美國諾瓦瓦克斯及俄羅斯衛星五號三款疫苗代工權,如今再添美國官方背景的莫德納,對韓國來說,如虎添翼。更重要的是,mRNA疫苗的包裝和超低溫冷鏈,是當前極具難度的高端設備,美國的授權,也等於是替韓國生技產業權威背書。
韓國疫苗協會副理事長 馬桑赫:「開發疫苗本身很重要,但生產疫苗和控制品質的能力也很關鍵,選擇韓國製藥公司來代工,表明了國際社會的認同。」
事實上,韓國與莫德納藥廠的接觸,早在2020年末就是由總統文在寅親自出面交涉,當時是先談定要購買4千萬劑莫德納疫苗,在疫苗效果尚未獲權威醫療期刊認可之際,韓國就超量下單,然後透過美氣候大使凱瑞4月訪韓之際,藉由外交體系積極尋求美韓間的疫苗互換。只是受限於韓國外交主軸,向來維持一種「戰略模糊」,也就是「經濟靠中國,軍事靠美國」,伴隨自身利益左右搖擺。如今雖然與美國在供應鏈上形成「同盟」,卻也怕這種朋友關係太脆弱,韓國內部的本土疫苗也在加緊趕工,目前已知有兩家進入二期人體試驗,SK集團下的兩支候選疫苗,則是分別處在一期試驗,及二期試驗準備中。
EuBiologics藥廠共同執行長 Choi Seuk-keun:「我們計畫在今年下半年開始進行三期臨床試驗,如果一切順利,我們計畫在今年底前獲得有條件的批准,並於明年年初開始分發疫苗。」
目前已知韓國五款本土疫苗,沒有一款用的是輝瑞及莫德納藥廠的mRNA技術,而是比較類似諾瓦瓦克斯和AZ嬌生等疫苗的製作手法。儘管韓國生技產業,無不想解碼mRNA的高端技術,期盼代工的下一步可望技術轉移,但根據一份業內的市場報告,莫德納自己也不願意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光是2021年,它已計畫要和韓國、日本及澳洲等多國,以子公司方式形成代工模式,韓國只是第一,但絕不是唯一。
韓國MizMedi婦女醫院醫師 Dr. Alice Tan:「這筆交易的真正意義在於,確保莫德納現在擁有可靠的契約製造合作夥伴,足以讓他們擴大疫苗的生產規模,從而實現2021年生產8億到10億劑疫苗,2022年30億劑疫苗的目標。」
韓國深知,國際疫苗搶快,救的是人命;但本土疫苗的發展,是確保疫苗主權不必受制於人,這是後疫情時代各國都得面對的問題。
聲音來源: 阿里郎電視台記者:「韓國疾管廳主任鄭銀敬也曾經說過,新冠病毒可能不會像天花和小兒麻痺症一樣,可以透過一次或兩次疫苗接種就能遏止的病毒,而是一種每年都會爆發疫情的病毒,在這種情況下,將需要進行年度疫苗接種計畫,因為需求量會非常高,更何況,其它國家也仍然會需要疫苗。」
韓國很清楚優先順序,把印度的慘況當成前車之鑑,對國產疫苗穩紮穩打,不搶快超車,作為一個生技強國,韓國在疫苗層面,打的是一場精心擘劃的全方位持久戰。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RQYJWtC9_w
優先承買權形成權 在 新竹市議員林彥甫 Youtube 的評價
公開無罪,監督有理‼️ 唯有公開透明的政府,才能讓民眾信任
新竹環狀輕軌講了兩年半多,市府一場說明會都沒開。日前我好不容易透過時代力量立法委員邱顯智辦公室向交通部鐵道局要到市府檢送的簡報,摘要整理後公布在網路上,市民才終於知道輕軌的規劃進度。
我代替市府向民眾說明,結果上周在議會卻遭到執政黨議員批評我未經允許就公開,還指控我公布未定案路線恐造成民眾置產損失,甚至質疑我違法。
市政公開透明,本來就是政府該做得事情,連林智堅市長都在臉書上講「只有公開、透明的政府才能讓民眾信任」,並強調民主抗體的重要性。
但是新竹輕軌可行性研究從 106 年 9 月發包出去,至今二年半多過去,市府除了開記者會,提供幾張簡報給議會外,一場公開的說明會都沒有。
新竹市政府推動新竹輕軌計畫,市民居然是透過媒體報導新竹縣長在縣議會答詢的內容才得知最新進度,不覺得很諷刺嗎?
難道如此重大的公共建設,新竹市民一點知情權都沒有嗎?甚至市議會也沒有監督權,這樣合理嗎?
#公開未定案計畫資料違法❓
《政府資訊公開法》的精神是公開透明,不是以「限制或不予提供」為原則。就算是內部單位之擬稿或其他準備作業,在法規上也有但書,「對公益有必要者,得公開或提供之」。
連法務部都有行政函釋表示:「如為意思決定之基礎事實而無涉洩漏決策過程之內部意見溝通或思辯資訊,仍應公開,因公開非但不影響機關意思形成,且有助於民眾檢視及監督政府決策之合理性。」 (法律字第 10603512970 號)
#公布未定案路線造成民眾投資損失❓
執政黨議員認為我公布未定案路線,會造成經濟學上凱因斯的預期理論,來新竹市就學、就業的外地人,如果依照路線資訊置產,預期未來會有利潤空間,但假如最後輕軌沒有經過附近,那他們個人利益的損失要向誰索賠。
我的天阿!同樣身為是清大計量財金系畢業的,居然講得出這樣的話,要求政治人物為個人投資利益負責,實在令人傻眼。
經濟學講的是完全競爭市場,但是現實生活中,充滿著「資訊不對稱」,也就是市場失靈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投資商品能百分之百確認利潤空間,通常只有一種情況,那就是內線交易。
難道等到路線百分之百確定之後,市府就一定會蓋嗎?公布確定路線後,結果最後沒有蓋,民眾可以申請國家賠償嗎?
這兩個問題,連市長都沒辦法回答了。
況且,等到真的百分之百確定要蓋了,誰會先知道呢?還不是有權有勢的人。
桃園之前蓋機場捷運,就被爆出有鄉長和四位資深議員透過友人優先購買捷運站預定地的土地,獲利數億元。
市政公開透明,多少能夠弭平上述說的資訊不對稱造成市場失靈的問題,盡可能杜絕有權有勢的人,利用職務之便,炒地皮、牟取暴利。
#促進公民參與才能計畫更完整🆙
市政在推動過程讓公民有參與空間也相當重要,像我將新竹輕軌計畫路線放上網之後,就獲得許多有建設性的提問。
以下列舉幾個例子:
1️⃣ 馬偕醫院應該要設站。
2️⃣ 特二道 30 年未開闢,輕軌卻規劃走這條路,代表未來開路有望?
3️⃣ 輕軌希望是全線高架,不然道路更塞。但要如何穿越國道呢?
4️⃣ 台鐵六家線如果被輕軌取代後,市區到高鐵更久怎辦?
交通處在可行性研究或是未來的綜合評估的過程,都應該廣泛搜集民眾的意見,將有建設性的建議或意見考量進去,讓計畫更完整。
#市府務必做到市政公開透明
「推動市政公開透明、促進公民參與」是我競選的政見之一,所以我相當在意。
質詢最後,我要求市府未來在推動重大公共建設時,於可行性評估或是基本設計階段,就應該要廣開說明會,讓市民有參與的空間。相關的文件資料和計畫進度,也應該定期公布在網路上,讓有興趣多了解的民眾可以檢視。
只可惜市長未能當場承諾,只回應說「新竹市政府一直都是一個讓新竹市民信賴的政府」。
我想就如同市長一直強調的:「好還可以更好」,期許市府在市政公開透明上面,也能夠更加把勁來做。

優先承買權形成權 在 優先購買權是什麼?我的房子被賣了,竟然不知道! - YouTube 的八卦
... (成鼎律師事務所);或電子郵件到:[email protected]。[延伸看下去 ]→ 優先 購買權是什麼? 優先 購買權全攻略(文字說明):https://philosucce...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