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爸爸們都該知道的一件事情,【產後情緒障礙】,
又細分為,產後情緒低落、產後憂鬱、產後精神病
當準媽咪生產完之後,大家的焦點跟注意力都放在新生兒身上的同時,是否有人注意到,剛從鬼門關前走一回的產婦,也就是自己老婆,似乎一點一滴,悄悄的有所不同了呢?
不要想說,生完就是種解脫,產婦好好的在月子中心休息,又能享受專人的照顧,哪會有什麼問題
如果準爸爸們有這種想法,可就大錯特錯了,其實生完才是問題跟壓力的開始,你不得不知道的是
不管產前或產後,媽咪們都很需要先生的陪伴,因為產後情緒障礙,是幾乎每個產婦生產完後都會面臨到的問題,占了八成左右,就突然的莫名情緒低落,她也不想這樣,連媽咪本身也不知道為什麼,但就是無法控制
有人說是賀爾蒙的改變,或是因為生產過程過度的緊張、害怕、驚慌、疼痛造成的心理壓力、創傷,也可能是後期,因為照顧新生兒上的睡眠不足、壓力等,都有可能造成產婦憂鬱的原因
產後情緒障礙,又細分為
【產後情緒低落】︰發生時間約在產後三~四天,產婦可能會心情低落、想哭、容易落淚、喜怒無常、失眠、疲憊、頭痛等,大部分藉由身邊朋友、家人、老公的鼓勵跟陪伴會自然的改善
【產後憂鬱症】︰發生時間約在幾周或是幾個月後,症狀等於是情緒低落的加強版,會哭泣、反應變慢、無法集中精神、脾氣暴躁、對什麼事情都不感興趣也不喜歡 、擔心自己照顧不好小孩、嚴重點會有自殺想法,如果一直無法改善,要尋找專業的醫療治療
【產後精神病】︰發生時間也是在幾周左右,這屬於特殊案例,千分之幾的人才會有,主要是有妄想症、幻覺等、也會情緒不穩定、失控、個性改變、甚至傷害他人,需要接受醫生治療甚至住院觀察
以上三種狀況,除了準媽咪要注意之外,老公更要仔細觀察
我還記得兩年前女兒剛出生時,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情,就是在懷孕期間一直很樂觀、開心的老婆,突然在生產後不太一樣了,那時候我還傻傻的,
不知道是【產後情緒障礙】即將發生
因為在月子中心,都吃得好、睡的好,護士年輕漂亮,環境又舒服,我每天吃剩的月子餐、水果,吃的容光煥發,身材還胖了快三公斤有,性能力跟硬度還強化了三十趴以上,
恩.....離題了
雖然我過得很開心,但我老婆好像不太開心,她都會莫名地緊張跟煩悶,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因為是新手媽媽,可能緊張跟壓力,又不太會擠奶,奶量一直追不上來,光擠出個20~30的量,就費勁她所有力氣跟心血,結果我女兒不給面子,只喝一點點就不喝,放了一陣子,我也沒想太多就隨口說︰老婆,這放久了,不新鮮,該丟了
你知道當我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我老婆竟然大哭崩潰,我整個嚇死
他說這是她很努力,拼命忍痛擠出來的,我一句話就要丟掉,真的很傷人
她以後都不擠了,都不要餵母奶了
我知道我說錯話,馬上衝過去跟她道歉並且安慰她說,
我喝、我喝
以後女兒不喝的奶都我喝,你不要生氣跟難過了,我就當場把她擠的母奶喝光,她才破涕為笑,但也因為這樣,一直到現在我女兒喝不完的奶都我在喝,什麼配方奶、母奶、羊奶、牛奶、過了幾小時的奶,因為不能浪費,所以都是我在喝,我是個很會喝奶的的爸爸。
產後的孕婦,是真的〝會憂鬱〞跟〝情緒低落〞的
當老公的人不能不知道這點 ,因為早點發現,多點關心,就能越快恢復,越快治療,除了需要好好陪伴、安慰、跟逗她開心之外,我覺得當先生有一點很重要
就是要適當地去提醒身邊的朋友、家人、長輩,
在對產後的孕婦,〝言語或是行為上〞,應該盡量避免
過多的〝刺激跟壓力〞
因為他們可能不懂、也不知道,產後的孕婦會有這些情緒上的變化,例如:
長輩老愛說,奶怎這麼少,我ㄟ金孫會餓死,或者小朋友一哭,就衝進媽媽房間把小孩抱走,也有朋友來探視時,白目的開玩笑說,妳怎生完還是這胖,小孩怎臉皺皺這像外星人等
不管是玩笑的一句話或無心的舉動,都會不自覺的傷害到你老婆
所以當先生的必須細心一點,做好各種事前的溝通跟協調
你總不可能要產婦自己去對朋友或長輩說:我現在很憂鬱跟敏感,你們不要跟我說太多奇怪的話,或叫我做多餘的事情,我現在很煩、很想哭這類的話吧
總之讓產婦多休息、多鼓勵,多陪伴,多運動,好好補充營養,不要覺得自己的老婆生完之後,總是憂鬱負面,這都是很正常,但身為先生卻不能不察覺跟知道
因為早點發現、多點關心,就能越快恢復,如果老公、先生始終不自覺,不積極處理,甚至惹產後的孕婦生氣、難過、傷心,那只會加深產後情緒障礙的嚴重性罷了
老人家常說:「生過雞酒香,生不過四塊板」,
人家畢竟從鬼門關前,拿命拚死走一圈回來,
多給她點關愛跟疼惜,真的不過分也很基本。
﹉﹉﹉﹉﹉﹉﹉﹉﹉﹉﹉﹉﹉﹉﹉﹉﹉﹉﹉﹉﹉
【歡迎分享,請勿盜文】
【未經授權,請勿任意使用,尊重原創、尊重自己】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長者無記性,大家很接受,亦認為是很普遍,但原來無記性都會在很多年輕病人身上出現,他們在描述症狀時都會提及自己近來忘了很多事、弄亂了覆診日期及時間,詢問中醫自己是否有腦退化。原來任何年紀、不分男女都可以無記性。 「健忘」在中醫學中又稱「善忘」,中醫認為腎主腦,腎主藏精生髓,記憶力與腎的關係最密切。腎...
「傷心過度症狀」的推薦目錄:
傷心過度症狀 在 周慕姿 Facebook 八卦
【憂鬱症,是因為不知足?】
憂鬱傾向或憂鬱症成因相當複雜,或可說是素質(體質)、壓力、環境的各種影響,但有時我會偏向這麼看待:
就像是有些人是過敏體質、或是容易氣喘、痛風、高血壓、甲狀腺亢進或低下...
大多有這種體質的人,不一定馬上會出現症狀,但或許因為生活環境或過度、長期的壓力影響,症狀才會出現。
但若是一般的生理疾病,例如過敏,當症狀出現時,我們的反應,通常不會是跟自己說:「我怎麼可以因為這樣過敏?我一定要訓練自己再也不會過敏!」而去碰一堆過敏原,對吧?
一般,通常會按照醫師指示,多休息、吃抗組織胺、避開過敏原。
只是矛盾的是,在面對憂鬱情緒或症狀時,明明是類似的情況,但我們卻有可能反過來會這樣要求自己:「不可以抗壓性這麼低」,甚至要求自己應該要能夠克服自己的「過敏原」。
在我的實務工作中,觀察「憂鬱症與抗壓性」的關係,我注意到:
「很多時候,憂鬱症不是因為抗壓性低,反而是因為太努力了。」
比任何人都希望自己會好起來
比任何人都希望自己可以趕快振作
比任何人都希望自己可以再撐下去……
只是,當你陷入憂鬱時,幾乎可以說是:你的心遇到了很多壓力與打擊,他已經傷痕累累、好累好累了。但你卻還不允許他脆弱、不允許他休息。
我很喜歡舉這個例子:
如果你腳受傷,需要包石膏,醫師說你需要休養一個月,你會不會要求自己這一個月要趕快好起來,甚至拖著受傷的腳去跑百米賽跑或參加鐵人三項?
我相信,大部分的人答案是:不會。
但很奇妙的是,我們卻會要求遭受許多挫折、非常疲累的心「趕快好起來」、「趕快振作起來」,這不是很奇怪嗎?
甚至,身邊的人,也會這樣要求我們。
只是因為心裡的傷、心裡的疲累,是沒辦法被看到的。
請不要把自己撐到「快不行」!
覺得累的時候,請就讓自己休息。覺得受挫,就好好沮喪難過。覺得憂鬱,那就憂鬱吧!
因為,很多時候,憂鬱不是擊垮我們的情緒,而「覺得自己怎麼可以憂鬱這麼久,真是沒用、真是討厭自己」的自責與羞愧,才是壓垮我們的最後一根稻草。
當你能夠好好感受自己的情緒,對自己沒有任何批評,你才可以允許自己休息;而足夠的休息與放鬆,總是讓我們才有能力看到自己還有其他的門、有其他選擇。
「不用努力好起來,心累了,就請好好休息吧!」
----
另外,憂鬱症除了造成自身的痛苦外,還會造成一個常見的困難:
那就是他人的不諒解、甚至污名化。
在憂鬱症發生時,症狀本身令我們痛苦不堪,它讓我們感覺自己癱瘓,什麼事都做不了;
但第二層更大的痛苦是,對於這樣癱瘓的自己,我們自身與他人,可能都無法忍耐或理解,而希望自己能夠「振作一點」,或是說出「會憂鬱症就是你抗壓性太低、不知足、過太爽......」
這卻也是第二種、讓我們更深沈無力的困難。
當你憂鬱時,辨識出你的「過敏原」(容易讓你憂鬱的因子),練習避開過敏原;或是出現過敏原時,找到一些你可以怎麼應對(多休息、運動、讓自己停機一下)的方法。
練習理解、接受自己「就在這個狀態裡」而沒有評價與責備,就是對自己最大的支持與幫助。
而,對憂鬱症、心理相關困擾有更多的理解,不再污名化、刻板印象,甚至歧視,是社會中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彼此提醒、並深自警惕的,極為重要的事。
沒有人該因此受傷。
若你受傷了,請給自己,大大大大的擁抱。
請相信:你身邊仍有支持的力量與聲音。
也跟大家分享這個「小鬱亂入」的網站:
https://depressytrouble.tw/index.php/portfolio/people/
#補充
有朋友提到我是否在回應某名人的發言。應該說,他的發言讓我深有所感,有這樣想法的人可能並不只有他;為避免獵巫,我不將特定人士的發言寫出,希望大家可以更聚焦於不要帶著歧視、刻板印象地看有情緒困擾、或身陷心理疾病漩渦的彼此。
因為那些人都是我們所愛的人,而我們自身也有可能會因為創傷或壓力事件身陷情緒低谷而無法走出。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台灣一直一直在進步著,希望在台灣的每一個人,有一天,可以不用因為怕被貼標籤而不敢去看心理疾病或困擾、不用因為情緒低落而被說太軟弱或抗壓性低......
可以不用因為心受傷了,而被別人再度刺傷:「你就是太軟弱了才會受傷。」
因為,這世界上,真的有堅強與勇敢也無法克服的困難與無能為力:創傷、性格特質與環境因素。
可以持續努力,但仍會有努力到很想放棄跟休息的時候。
身為心理從業人員,我們可能可以再努力一點點,再加油一點點。
然後,希望有一天,台灣不會再有這樣的發言。
真心希望我們台灣可以努力,提醒彼此,將對憂鬱症、心理疾患情緒困擾等污名化、歧視或標籤給去掉,讓大家能夠成為彼此支持的力量,而非傷害的源頭。
==========
心曦心理諮商所 預約諮商:http://goo.gl/qWfd2O
💘 盧建彰X周慕姿:#喀書塾 https://reurl.cc/ar0eeD
💘(七月班)成熟大人的伴侶溝通學: reurl.cc/zyd88a
—–
❣《他們都說妳「應該」》https://bit.ly/2TWxX6s
#女性男性如何在社會失去自我
❣《關係黑洞》:https://bit.ly/2QcOnGZ
#不安全感如何影響你我
❣《情緒勒索》:https://bit.ly/2U1ah16
傷心過度症狀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八卦
無法控制情緒的孩子,會試圖控制別人。
小孩在成長過程中必須學著了解,即便自己的情感受到傷害,不代表別人有義務要為他改變。別人可以跟你意見不一或選擇不同。
他們必須知道,自己的情緒只能由自己負責,而且自己有能力承受不好的感覺。
取自《告別玻璃心的家長強心針》
……………………………………………………………..
各位朋友,早安:
「擁有各種情緒是很正常的。當有不好的事發生時,感到難過也沒關係。事實上,悲傷是療癒的一環。」
以上面這一段說法來看,大部分人面對難過、悲傷的行為剛好相反,常是試著壓抑、批判、逃避……。簡單來說,是不願去體驗,寧可忘卻。
在版面上常互動的朋友大概就能明白,難過、悲傷的背後,常能有愛、有疼惜。奮力麻痺難過與悲傷,幸福、快樂也常常同時被一起抹去。
這一段摘文超級長,重點超多,因為昨天幾位朋友都問到跟這篇摘文有關的問題。有空再慢慢看,慢慢體會、慢慢印證,文字傳達的概念才能入心。
看完之後,或許您能體會到:其實連大人的情緒教育,都需要重新學起!
祝願您,能接納他人的看法與我們不一樣,並且相信自己能承受不好的感覺!
.
ps. 這本書在今天晚上9點半,會辦贈書直播,歡迎參與
……………………………………………………………..
【文/ 艾美・莫林】
孩子要知道如何面對內心的情緒動盪
就像葛蕾絲這個案例一樣,如果孩子沒有學著為自己的情緒負責,他們很可能就會有情緒和行為問題。葛蕾絲的暴躁脾氣已經影響到她的交友關係,其他小孩在她哭泣或使喚人的時候,根本不想跟她玩。
因為爸媽總是在她生氣的時候迎合她,所以她從未有機會自行處理這些負面的感受。覺得失望、沮喪、生氣和傷心都是生活中的常態,但因為爸媽一直向她妥協,所以她才能逃避這些情緒。
每個家長都曾經試著轉換孩子的情緒,不過次數過多就會造成危害。
…………
欠缺情緒能力會遺害終身
你有沒有遇過因為芝麻蒜皮小事就大發雷霆的人?或者是,你有朋友每次遇到生活中的小小不順,就表現得好像發生了什麼重大悲劇一樣?這類人很可能就是從未學過如何有效管理情緒。
我們如果沒有學會這些技巧,就會有不當的行為,像是出現攻擊性或試圖控制他人,只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
賓州州立大學(Penn State)的研究人員針對年幼時就學習了利社會技巧和情緒能力的孩童,對照沒有習得這些技巧的孩童,研究兩組受試對象的同異之處。他們花了二十年的時間,追蹤這些孩子從幼稚園到二十五歲左右的變化,並發現幼稚園的社交技巧和成年前期的成功有所關聯。
在五歲就展現出如分享、好好與人相處等較多利社會技巧的孩童,完成大學學業的比例較高。而小朋友在幼稚園時的社會能力分數每高一分,他們獲得大學文憑的機率就增加一倍;此外,他們在二十五歲時擁有正職工作的比例也高出百分之四十六。但較無法合作、傾聽、化解衝突的孩童,完成高中和大學學業的比例則較低,通常也比較容易有法律問題和物質濫用問題。
孩童在幼稚園的社會能力分數每少一分,在成年前期遭到逮捕的機率就高出百分之六十七,在酗酒方面則高出百分之五十二,住在公共住宅(或列於等待名單中)的機率更高出百分之八十二。從這項研究的所有數據來看,我們投資這麼多時間和金錢在學業成績上,但卻對情緒和社交技巧漫不經心,是否值得深思?很顯然地,相較於我們從前認為與成功和幸福息息相關的其他能力,情緒能力可能更加重要。
如果你希望孩子成為優秀的籃球員,你不會把所有時間花在教他罰球,因為即便他是全世界最厲害的罰球手,只要他缺乏運球和防守等其他基本技巧,就不可能會成功。但我們卻用這種方式教育小孩,只重視他們的學業成績,不教他們其他重要技巧,然後期望他們在現實世界大放異彩。
如果家中的孩子是全世界最聰明的小孩,但無法忍受難過的感覺,他就不可能接受任何失敗或被拒絕的風險。或是他可能是天賦極高的運動員,卻無法控制自己的脾氣,那只要他覺得別隊沒有公平競爭,就無法專心比賽。
…………
無法控制情緒的孩子會試圖控制別人
我在擔任大學兼任講師的第一個學期,只有一位學生被我當掉。他許多作業都沒交,學期報告也慘不忍睹,但只要他期末考考得不錯,是有機會不被當掉的。
可他還是被當掉了,因為期末考考太差,所以他該學期的最終成績連通過標準的邊都摸不到。
我把成績張貼至學校入口網站後,就收到他的電子郵件,要求我再檢查一次他的成績,因為他很確定他應該可以通過。我回信給他,向他保證他的學期報告成績、缺交的作業以及不太好的期末考成績,三者加在一起就是不及格。
四天後,我又收到他寫來的另一封電子郵件。這時聖誕假期已經開始了,他在信中說:「我真的沒辦法安心放寒假,想到這科被當掉心情就很糟,吃不好也睡不好,可以考慮給我一個會過的成績嗎?」這是我第一次見識到「乞求成績」(grade grubbing)的現象,也就是學生要求教授更改成績,但實際上提不出任何合理的理由。像我這個學生,居然希望我因為他心情很差就幫他改成績。
不用說,我當然沒幫他改成績,這麼做對其他學生來說並不公平,對他來說也沒有任何好處。他這堂課被當了,所以他理應覺得難過,但願這種情緒能讓他下次表現得更好。
悲哀的是,這種「我無法面對不舒服的感受,所以你要為我做些什麼」的心態,最近在美國的大學校園中愈來愈常見。大學生受到冒犯時,他們試著說服別人不要再來冒犯他們。他們不知道感到傷心、受傷或憤怒不是什麼壞事,反而試圖控制別人的行為。只因為他們不喜歡自己聽聞的事,就脫口而出「不要在新聞上刊那種文章」或「不要輕易放過我的教授」。
因此,學校一直難以清楚界定言論自由和政治正確之間的界線。耶魯的萬聖節事件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二○一五年,耶魯校方的行政人員寄了一封電子郵件叮囑大家,請避免穿著較為敏感的萬聖節裝扮。耶魯的駐校講師艾瑞卡.克里斯塔基斯(Erika Christakis)針對這個通知寫了一封信,其中寫道:「所以現在的小朋友或年輕人要是展現出稍稍無禮、不恰當、挑釁或者,好吧,就算是有點冒犯,大家對這樣的行為都完全沒有容忍餘地了嗎?」
耶魯的學生因為她的話語勃然大怒,不僅展開了抗議行動,還有數百人簽署了給她的公開信,說她在否定他們的感受。其中一個學生甚至拍了一部影片質問她,說她讓校園成了不安全的環境。當克里斯塔基斯不予苟同時,該學生更用不堪入耳的話來反擊。
該事件發生幾個月後,克里斯塔基斯辭去了她的教職,而她的丈夫尼可拉斯.克里斯塔基斯(Nicholas Christakis)也因此從耶魯西利曼學院(Silliman College)院長的職位請辭。
諷刺的是,學校行政單位原本訴求包容多元的美意,反而引發了更多爭議。這些聰明絕頂的學生來自於頂尖的常春藤盟校,卻對這個以小朋友為主體的節日可以穿什麼服裝有如此激動的反應,仔細想想不覺得有些可怕嗎?
然而,這並非單一事件。各地的大學都面臨類似的問題,愈來愈多學生主張「我覺得受到傷害,因此你們必須所有改變」,讓校方行政人員疲於找出解決之道。如果學校沒有作為,可能被視為缺乏同理心;但如果他們為了不傷害某些學生的感受而改變做法,則可能會扼殺言論自由。
我確定這些年輕人在成長過程中,大都認為如果自己覺得不舒服,一定是因為別人侵犯了自己的權利。我們在受害者心態一章也討論了這個現象,這類的人相信他們有責任要確保其他人都不會說出他們不想聽的話。
小孩在成長過程中必須學著了解,即便自己的情感受到傷害,不代表別人有義務要為他改變。別人可以跟你意見不一或選擇不同。你要教孩子把心力花在控制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別人的行為;他們必須知道,自己的情緒只能由自己負責,而且自己有能力承受不好的感覺。
如果孩子沒有學會「自己的情緒自己處理」,她就會想要控制別人。雖然頤指氣使、粗魯無禮、蠻橫難搞在某些情況下可以讓她得償所願,但終究不會使她受人喜愛。而最後她可能會變成動不動就在指責別人沒同理心或政治不正確的人,只因為她自己無法面對不同的意見。
…………
孩子不了解自己的情緒
雀兒喜帶她十一歲的兒子麥克斯來我的治療室時,她看到我的第一句話是:「我不知道為什麼我們要來這裡,但他的醫生說,他們在麥克斯身上找不出任何問題,所以我們只好來看你。」麥克斯因為胃痛和頭痛缺了很多課。他的醫生為他從頭到腳做了許多檢查和檢驗,但找不出任何問題,所以表示可能是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出乎媽媽的意料之外,醫生居然說對了。
我聽完他的症狀和遇到的問題後,麥克斯很明顯是壓力過大了。他一直處於焦慮又緊張的狀態,什麼事情都能讓他掛心,從他的成績到奶奶的健康都是。但他不夠了解自己的感受,所以沒辦法把它化成語言或文字表現出來。
我相信麥克斯身體上的疼痛都是真的,因為我們的心靈跟身體有強烈的連結。壓力會觸發身體的生理反應,進而引發胃痛和頭痛。小朋友如果不具備情緒控管技巧,就容易出現身體問題。范德比爾特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二○○八年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腹部反覆出現疼痛的孩童中,有百分之六十七的小朋友有焦慮症。患有憂鬱症的兒童和青少年也通常會有身體上的疾病。
雖然制酸劑和止痛藥可以暫時蓋過疼痛,但麥克斯如果不處理潛在的情緒問題,他就不會有所好轉。在我們著手解決他的情緒問題後,他的身體健康問題也減少了。如果他希望身體更健康,就必須學著如何溝通自己的感受,以及如何用健康的方式處理情緒。
教你的孩子認識情緒與管理自己的感受,讓他更能夠辨別自己是不是壓力過大或心情特別糟。及早發現可以避免日後產生更多問題,並能幫助孩子盡快接受治療。
…………
如何改變做法
當葛蕾絲的爸媽開始把自己視為教練後,他們在幫助她學習管控情緒方面發揮了極大作用。透過他們從旁指導,她更能有效應用在療程中學到的技巧。在她生氣的時候,爸爸媽媽會提供她迫切需要的提醒和提示,讓她知道如何撫平自己的情緒。
他們接下來慢慢減少從旁提供的協助,讓葛蕾絲可以對她自己和她的情緒負起全責。整個療程完成時,她已完全相信自己的心智足夠堅強,不論她的感受有多強烈或不悅,她都能好好控制它們。
學習控管情緒和忍受不悅感受是可以習得的技巧,但就像任何其他技能一樣,小孩需要不間斷地指導與練習。
■ 教孩子說明感受
如果孩子不能辨別自己的情緒,她就無法主宰這些感受。沒辦法直接說「我很生氣」的孩子,通常會用行為來傳達憤怒。發脾氣、尖叫、攻擊別人經常是源自於小孩無法說出自己的感受。
如果你跟一般人差不多,在日常對話中大概不太會聽到與感受有關的字眼。相較於「我很生氣」,大家通常傾向於說「他是個渾蛋」。而且,就算真的提及自己的感受,英文裡也會用「我的胃都糾結成一團了」或「我的喉嚨好像被什麼東西哽住了」這類的常見比喻帶過。也就是說,除非你特意教孩子使用與感受有關的話語,否則她不太可能擁有大量的情緒語彙。
教孩子使用感受詞彙,像是在她跺腳的時候說「看來你現在很生氣」,或是在她跑去拿鞋子的時候說「要去公園你真的很興奮對吧」。隨著孩子對情緒的認識漸長,你可以使用更加複雜的感受詞彙,例如「緊張」、「失望」、「慶幸」和「沮喪」等。
以下是教小朋友認識情緒的不同方式:
•在日常對話中分享自己的感受。在和孩子說話的時候,大量使用情緒詞彙,像是說「今天奶奶身體不舒服,我很難過」,或是「遊樂場那個小男孩把小女孩推下秋千的時候,我真的好生氣」。
•問問孩子:「你今天過得如何?」養成習慣,每天問孩子過得如何。你可以固定一個時間,像是吃晚飯或準備上床睡覺前,問他今天心情如何,然後看看孩子能不能說明為什麼今天的心情是這樣。
•在孩子說故事的時候,探索孩子的情緒。孩子跟你說今天發生的事時,你可以問他「你在球場上得分的時候感覺如何?」或「老師說你下課不准出去玩時,你的心情怎麼樣?」這類問題。如果孩子沒辦法講出某個特定感受,你不妨試著說:「如果發生在我身上,我想我會很生氣!」
■ 認可孩子的感受
急忙想要為孩子解決問題時,表示你把他的情緒視為己任。認可則是代表你明白他的感受,但還是由他自己決定要如何調適心情。重點在於,不要無視孩子的感受。「你因為我們不能去看電影而心情不好,真是可惜」這類的話缺乏同理心。
你應該提出更詳細的解釋,告訴孩子你全心接受他的情緒,像是說:「如果很想做某件事但不能做,一定很令人失望,所以我了解你為什麼因為我們不能去看電影而心情不好。」表達認可能夠讓孩子知道,心情不好也沒關係。
以下提供一些範例,告訴你如何對孩子的情緒表示認同:
•「我知道你因為我不准你去朋友家玩非常生氣。我也明白,你對於自己必須待在這裡感到非常沮喪。」
•「比賽輸了很痛苦,是我也會很傷心。」
•「我了解你實在太生氣了,才會想說些傷人的話。」
•「我想很多小朋友第一天上學都會緊張,嘗試新事物確實很可怕。」
即使你不了解孩子的情緒,或是他們的反應看似太誇張,你還是要接納他們的感受。孩子需要知道他們可以表達情緒,即使想法不同,你也會尊重他們的感受。
■ 糾正行為而非情緒
有時孩子並不清楚想法、感受和行為三者間的差異。以下是示範情境:
家長:你朋友說你不能和他們一起玩的時候,你感覺如何?
小孩:我覺得他不想當我朋友了。
家長:聽起來是你的想法,而不是你的感受。你以為他不想跟你做朋友了。那你感覺怎麼樣?
小孩:覺得難過。
家長:原來是覺得難過啊,這是當然的。那你怎麼反應?
小孩:我對他發脾氣。
家長:所以你還生氣了,這也是情緒的一種。是我也會很生氣。你生氣的時候做了什麼?
小孩:我一邊走掉一邊說,我要去找新朋友玩。
家長:生氣的時候離開現場是很好的選擇。
和孩子解釋,想法是他腦海中的字句和圖像,感受則是形容他的心情,像是開心或悲傷,而行為則是他身體採取的行動。
孩子了解這三者的不同之處後,就會更清楚自己的選擇。舉例來說,他會明白生氣沒關係,但打人就不行了。同理可證,難過也沒問題,但大聲尖叫與大發脾氣是不能接受的行為。
告訴孩子,他不會因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而惹上麻煩。但你要針對他的行為制定規範。
建立清楚明瞭的家規,明白表示可以用哪些方式來表達情緒。寫下應遵守的規矩並貼在家裡。如果你說「不許吼叫」,那你也要能夠遵守這個規定。如果你提高音量講話,那孩子也會隨之仿效,這項規定就會失去效力。
以下是幾個簡單的規範,可以幫助孩子開始掌控自己的感受:
•尊重他人的身體空間與所有物。不可以打人或傷害別人的身體,也不可以破壞他人的物品。
•好好和人說話。不可以罵人或侮辱人。
•使用室內說話的音量。不可以大吼大叫。
雖然甩門對某些家庭來說不是什麼大事,但有些父母絕不允許此事。因此,請列出家中所有人都能遵守的規範清單。記得,你可以視需要變更與修改這些規範,但務必確保孩子了解你的期望。
■ 放手讓孩子感受負面情緒
你的工作不是讓孩子笑口常開,而是要協助他學著自己面對不舒服的情緒。
以下是孩子必須體會的不適感受:
•憤怒:孩子必須學著在生氣的時候讓自己平靜下來。
•緊張:你一定要讓孩子知道,會感到緊張不代表他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愧疚:當孩子說他很抱歉或心裡難受時,不要急著說「沒關係」。讓他體驗一下愧疚感,他才會有動機改變自己的行為。
•悲傷:不要因為孩子難過就想逗他開心,他要練習安慰自己。
•失望:當事情的發展不如孩子預期時,不要不自覺地想要補償他,讓他偶爾體驗一下失望的感受。
•無聊:孩子抱怨無聊不代表你有義務要娛樂他。他在生命中會有很多時刻必須忍耐無聊。
•沮喪:當孩子想辦法要完成一項困難的任務時,難免會受挫,但這不表示你需要出手幫他或替他解決問題。
你要放手讓孩子經歷各式各樣的情緒,不要出手干預。你可以從旁提供建議,但不要幫他脫身,他會漸漸開始相信自己有能力成功排解自己的情緒。
…………
如何教孩子對自己的情緒負責
雖然有些孩子比較敏感,但葛蕾絲的爸媽卻把這個標籤當作藉口,任由她不去面對不適的感受。在他們開始教她對自己的情緒負責前,必須先相信她可以應付這些感受。如果你把小孩當成脆弱物品在保護,她就會認為自己無法面對任何困難,但如果你協助她看見自己有足夠的力量來面對不適感受,她就會覺得自己能夠克服萬難。
■ 幫孩子找出振作妙招
孩子必須知道,擁有各種情緒是很正常的。當有不好的事發生時,感到難過也沒關係。事實上,悲傷是療癒的一環。
但這不表示孩子要陷入糟糕的情緒中,他可以主導自己的感受。如果他有起床氣或今天在學校過得不好,他可以決定要如何提振自己的心情。
行為很容易被感受牽著鼻子走。如果心情不好,你可能會想一個人待在家裡,但這麼做只會讓自己深陷其中。採取與自己的感覺截然不同的行動,是轉換情緒的方法。也就是說,和朋友出門或許能讓你開心點,或是出去走走也可以讓你振作起來。
關鍵在於幫孩子找出處理情緒的健康方式。如果你沒這麼做,孩子可能會透過某些比較不健康的方式來讓自己好受點。心情不好的孩子可能會依賴食物來安慰自己,或是覺得孤單的青少年可能會尋求網路戀情來獲得關注。
你要主動教導孩子以健康的方式安慰自己,使心情平靜下來,鼓勵自己振作起來。切記,沒有什麼激勵辦法是一體適用的。在外頭玩幾分鐘可以讓這個孩子冷靜,但畫著色畫對另一個孩子來說可能才是最有效的辦法。
你可以運用以下的示範情境,與孩子一起找出最能幫他提振心情的工具:
家長:我們一起來列一張你在開心的時候喜歡做的事吧。告訴我,你心情很棒的時候,喜歡做什麼?
小孩:我喜歡去海灘玩,也喜歡去公園玩。
家長:哇,這些都是很好玩的事。那在家裡呢?假設你放學回家後心情很好,你可能會想做什麼?
小孩:我會和貓玩、和朋友聊天。
家長:這些事會讓你開心嗎?
小孩:對啊,做這些事的時候我都笑得很開心,覺得很好玩。
家長:太棒了。那我們再來想想你開心的時候還會做其他什麼事。
小孩:我喜歡出去散散步,或是打電話給爺爺,跟他說我在笑話集上讀到的笑話。
家長:沒錯!你真的很喜歡做這兩件事。
把小孩說他在心情好時喜歡做的事情全部寫下來,然後在他心情不好的時候,請他從清單中挑選想做的事。跟他說,在難過或孤單的時候,做這些事可以讓他心情變好。
你也可以打造一個快樂工具箱。拿一個小箱子,在裡面裝滿一些小東西,提醒小孩他在開心的時候會想做的事,像是他的笑話本和美術用品。你也可以放一些會讓他發笑的東西,像是爺爺的好笑照片。透過不斷地練習,他會知道哪些活動對他最有幫助,並會開始自發地去做這些事。
■ 幫孩子找出安撫活動
就跟孩子需要知道如何在心情低落的時候鼓舞自己一樣,他也要學著在生氣的時候安撫自己。不管孩子是因為一道數學題而感到受挫,或是因為玩桌遊輸了而生氣,他必須知道如何在心情不好的情況下繼續朝目標邁進。控制憤怒和沮喪的關鍵要素是自覺。
教導孩子辨別自己即將生氣的警訊。聊聊當他的情緒要爆發時,身體會出現哪些警告訊息?他的心跳可能會變快,或是臉會燙燙的。如果他學會辨識這些警訊,就可以在「爆發」前讓自己冷靜下來。
問問孩子:「你心情平靜的時候喜歡做什麼事?」著色、玩黏土或聽聽平靜的音樂都可以是幫助身體和大腦冷靜下來的活動。
就像快樂工具箱一樣,你也可以準備一個「平靜工具箱」,放一些能讓心情平靜的小東西在裡面。當孩子緊張不安、過度興奮或脾氣不好的時候,你可以跟他說:「讓我們來看看你的平靜工具箱。」然後他就能自己選擇要用哪個工具來控制情緒。
■ 提升孩子的情緒控管技巧
用健康的方式處理不適的情緒,是你能教給孩子最重要的技巧,但光是告訴孩子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效用不大,他還需要反覆練習,需要你從旁引導。即使年紀漸長,開始面對新的挑戰、更加艱困的處境,他仍然會需要你的指引與支持。
你要像個好教練,給予大量的正向讚美與強化。明確指出孩子的努力和付出,像是說:「你今天很棒,在生氣的時候就跑回房間冷靜一下。」
貫徹執行你定下的規範與後果,讓孩子知道你決意幫他從錯誤中記取教訓。此外,你可以定期與孩子聊聊之後要怎麼做得更好,像是問他:「除了打妹妹之外,下次你可以採取什麼不一樣的做法?」幫孩子找出新的策略,以後他如果又經歷同樣的強烈情緒,就能做出更好的選擇。
.
以上文字取自
告別玻璃心的家長強心針:掌握13不原則,堅定父母教出堅強小孩
大 塊 ✦ https://bit.ly/3bUic7l
博客來 ✦ https://bit.ly/2WQG3jY
誠 品 ✦ https://bit.ly/3bNgKU8
momo ✦ https://bit.ly/2NCHAVo
金石堂 ✦ https://bit.ly/2WRPoYy
讀 冊 ✦ https://bit.ly/2LR6xvm
大塊文化
https://www.facebook.com/LocusPublishingCompany/
.
7/11台北公益免費_葛拉威爾《解密陌生人》新書分享講座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136708193381293/
【時報作家沙龍EP11|人生不用那麼入戲! 心理師洪仲清解析葛拉威爾新作《解密陌生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CsPDToZWBE
已額滿_7/14 台北公益免費講座_我們與和解的距離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99368801245302/
已額滿_7/16-17免費台北市教師研習_非暴力溝通_如何讀懂愛的語言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19814295382140/
7/25高雄公益免費_善牧第五屆爸比媽咪節-親子有話好好說(高雄場)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50194072308694/
已額滿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傷心過度症狀 在 果籽 Youtube 的評價
長者無記性,大家很接受,亦認為是很普遍,但原來無記性都會在很多年輕病人身上出現,他們在描述症狀時都會提及自己近來忘了很多事、弄亂了覆診日期及時間,詢問中醫自己是否有腦退化。原來任何年紀、不分男女都可以無記性。
「健忘」在中醫學中又稱「善忘」,中醫認為腎主腦,腎主藏精生髓,記憶力與腎的關係最密切。腎氣虛衰、腎精不足,則不能上榮腦竅,長期使髓海不足,腦竅失養,則引起「健忘」。腎氣腎精的損傷在中醫學的機理是頗複雜和迂迴的,有時候真的傷了腎也不知,常見的有以下5種情況:
1. 長期過度思慮,損傷心脾陰血,中醫説精血同源,陰血耗損,因此最終會損傷腎精。
2. 房事不節,最直接損耗腎精。
3. 心情不穩定,情緒變化過大,耗損肝陰,因為根據中醫五行關係,腎為肝之母,肝的問題必會損害腎的。
4. 腎主骨,過度筋骨勞動,其實是間接傷腎。
5. 隨年齡增長,身體機能退化,肝腎精血不足。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腎虛 #中醫 #按摩 #記憶力 #腦退化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傷心過度症狀 在 果籽 Youtube 的評價
長者無記性,大家很接受,亦認為是很普遍,但原來無記性都會在很多年輕病人身上出現,他們在描述症狀時都會提及自己近來忘了很多事、弄亂了覆診日期及時間,詢問中醫自己是否有腦退化。原來任何年紀、不分男女都可以無記性。
「健忘」在中醫學中又稱「善忘」,中醫認為腎主腦,腎主藏精生髓,記憶力與腎的關係最密切。腎氣虛衰、腎精不足,則不能上榮腦竅,長期使髓海不足,腦竅失養,則引起「健忘」。腎氣腎精的損傷在中醫學的機理是頗複雜和迂迴的,有時候真的傷了腎也不知,常見的有以下5種情況:
1. 長期過度思慮,損傷心脾陰血,中醫説精血同源,陰血耗損,因此最終會損傷腎精。
2. 房事不節,最直接損耗腎精。
3. 心情不穩定,情緒變化過大,耗損肝陰,因為根據中醫五行關係,腎為肝之母,肝的問題必會損害腎的。
4. 腎主骨,過度筋骨勞動,其實是間接傷腎。
5. 隨年齡增長,身體機能退化,肝腎精血不足。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相關影片:
【假如沒有天價租】「福食」三老 唔靠綜援靠自己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aUE2oQIDoV0)
【尋找以色列 - 足本版】日日炮彈聲送飯 港夫婦耶路撒冷開麵店女兒當兵「呢度係全世界最安全地方!」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cyfMJ1OOPKY)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癌妻疑腫瘤增大再入院】林子博心力交瘁 感激汪阿姐報紙包錢相贈渡難關(壹週刊 Next)(https://youtu.be/gk83T58fTIs)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街市尋寶】慈雲山街市 二百幾萬機器鮮製$24午餐肉 肉彈味濃無添加日賣500份 (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rTrYPzECHI0)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頭條動新聞】孕婦被拉跌 社會關注度不及細So與美斯《頭條動新聞》Ep.6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4MaqWS-XFEc)
#果籽 #腎虛 #中醫 #記憶力 #按摩 #無記性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傷心過度症狀 在 大嘴嘴 Youtube 的評價
1060928~1061003
(已完成13天惹恭喜恭喜)
好朋友點名參加了22天22下伏地挺身
肥宅我幾乎不運動
但也希望自己做的完22天
可以的話,多關心身邊的人
很多人都屎稀壓力大QQ
--------------------------------------------
創傷後心理壓力緊張症候群(英語: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其簡寫為 PTSD),指人在遭遇或對抗重大壓力後,其心理狀態產生失調之後遺症。PTSD的主要症狀包括惡夢、性格改變、情感解離、麻木感,例如情感上的禁慾或疏離、失眠、逃避會引發創傷回憶的事物、易怒、過度警覺、健忘和易受驚嚇。 ◆假如你接受(你最好是給我接受)-請你明天就開始!規則如下:
*你被點名之後,要連續做22天。
*每天紀錄你操作22下伏地挺身,盡你所能地達到22下。假使你需要輔助(使用膝蓋)的伏地挺身方式,或是你必須停下來休息,那也是可以的,但試圖把它們在一個視頻中完成。
* 每一天你必須要點名不同的朋友;盡量去選擇你認為他會想要去做,或有能力去做的朋友。
*最後,請樂在其中! 這是一個簡單而有趣的方式來了解更多的人需要了解的事情。
*這些勇敢的軍人們(包含男與女)用生命來保護我們的自由,結果卻只能離開以及感到失落。令人傷心的是,許多優秀的退伍軍人認為自殺是唯一的出路。
「Kevin MacLeod」創作的「Hammock Fight」是根據「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授權使用
來源:http://incompetech.com/music/royalty-free/index.html?isrc=USUAN1100213
演出者:http://incompetech.com/
傷心過度症狀 在 2022傷心過度症狀-遊戲直撥體驗攻略影片,精選在Youtube上 ... 的八卦
2022傷心過度症狀-手遊實況精華,精選在Youtube的直播影片,找傷心過度症狀,情緒激動心臟不舒服,為什麼心會酸酸的,心碎症候群在Youtube破關精華就來 ... ... <看更多>
傷心過度症狀 在 27歲網紅心臟衰竭暴斃!周杰倫呼吸不順.手麻因 ... - YouTube 的八卦
27歲網紅心臟衰竭暴斃!周杰倫呼吸不順.手麻因心臟毛病?高溫增加心臟病風險! 過度 流汗易 傷心 快喝中醫茶飲!修復血管養心健康煮! ... <看更多>
傷心過度症狀 在 [閒聊] 新聞- 悲傷過度可能致死!真有「心碎」症候群 的八卦
悲傷過度可能致死!真有「心碎」症候群 更新日期:2010/12/07 16:48
人在傷心時會用「心痛」、「心碎了」來形容,事實上真的有一種心臟病會受到情緒遽變
而發病。苗栗市大千醫院今(7)日發布一起特殊病例,一名73歲的比丘尼罹患俗稱心碎症
候群的「章魚壺心肌症」,雖然在藥物治療後康復出院,但發生在清心寡欲的出家人身上
,讓醫師也說「相當罕見」。
「章魚壺心肌症」一詞1990年時在日本首度出現,因為發病時心尖部停止收縮,長得像日
本傳統用來抓章魚的壺罐而得名。患者大多是60歲以上的女性,而發病原因通常為壓力或
劇烈情緒變化導致,病情嚴重時可能致死。
這名比丘尼本來在清掃寺廟環境,突然出現胸痛、冒汗、頭暈等症狀,隔天才就醫檢查。
據醫生表示,起初診斷認為是急性心肌梗塞,但病患抽血檢驗的各項指數皆正常,且心導
管檢查也沒有發現狹窄或阻塞狀況,因此才判定是心碎症候群。
據了解,心碎症候群本就非常罕見,全球不超過百例,最常在至親逝世等激烈情緒起伏的
時候發病,不過仍有少部份屬原因不明。因此醫師也說,一旦出現胸悶、冒冷汗等症狀,
就應該儘速就醫。
新聞來源:NOWnews
--------------------------------------------------------------
看到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白樂絲的"轉身說愛你"
女主就是因為傷心過度才..... Q_Q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7.23.12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