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畫哲學小故事]
(開聲音🌛)
/
🌱Dedicated to teacher 小P and Izumi🌱
上週大家有沒有認真收聽Yoga with 小P小P老師的 Channel 小P晚上開講呢?
有天聊到了這個小故事,實在好喜歡,把它畫下來跟大家分享。
.
🙏🏿 粉專不能放多個影片,為了獻給小P老師,我這邊就放特地錄製的英文版...(請大家別嫌棄)
中文版放在留言,或是大家可以點到IG看喔。instagram.com/yogabeanbean/
.
不過沒辦法講得像小P老師一樣生動跟豐富,希望你們有聽到他的故事☺️
.
影片前半段是簡單的陳述,後半段是背後的寓意。
.
.
//
我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
是來自北極星的靈魂,
我們不屬於任何人,
甚至也不屬於父母,
因為靈魂並非由他們創造,
我們是完全獨立的。
但是我們從爸爸的頭頂進入了這個世界,爸爸給予我們飢餓(hunger)的感受,飢餓感使我們生存。*註
媽媽的土地滋養了我們,她給予我們這具身體。
我們從爸爸得到飢餓感、從媽媽得到肉身。
而何謂生命呢?
生命就是肉身與飢餓感。
所以,請給予父母最大最深的感謝與愛,他們賦予了我們這美麗的生命。
//
.
.
.
註:
小P老師說,是飢餓感讓我們生存,而不是飽足感。
飽足感只會讓你昏沈;一點飢餓感讓你維持警醒,不管是對食物或對知識、是人類或其他生物都是這個概念。
而這個飢餓感(hunger)就是爸爸給我們的。
/
謝謝小P老師給我們這麼多很棒的智慧與小故事,也謝謝辛苦翻譯的IZUMI YOGAIzumi老師,將這個小動畫獻給你們❤️
也送給大家!
/
如果你們喜歡的話,非常歡迎分享出去☺️ 也可以留言讓我知道你們的想法噢!
Namaste🌱
🎵: Ice Tea by Not The King
.
.
追蹤紅豆的IG💁🏻♀️
instagram.com/yogabeanbean/
#yogaphilosophy #yoga #philosophy #ayurveda #siddha #yogawith小P #appreciation #parents #illustration #animation #procreate #ipadpencil #哲學 #瑜珈 #瑜伽 #阿育吠陀 #悉達 #感激 #父母 #插畫 #動畫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2萬的網紅Bryan We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何謂 阿育吠陀 在 Happyshinyogi 大膽 / Vicky Yang Facebook 八卦
關於這週分享的Pranayama 內容如下✨很重要希望大家可以認真看看😇
印度上師 Shivananda 曾說過一個故事:
從前有一條很有智慧的長者魚,大家都當他是爺爺,他會講故事給其他的魚聽,教大家長智慧。有一天,他跟所有求學中的小魚解釋水。他說水代表一切,水就是我們的呼吸,我們的生命。有水才有魚,魚才能優游水中。水無處不在。他教大家要知道感恩,要懂得回饋給水。一條可愛的小魚聽了,開始到處去找水,遍尋不著。他到處問,到處找,但是沒有結果,沒有一條魚可以告訴他水在哪裡。
沮喪疲憊的他回去問長者魚,到底要去哪裡找水呢?到底有沒有水這玩意兒?這是爺爺您的幻想嗎?長者魚說,水是找得到的,可是不容易。你問大家水在哪裡,可是他們說不上來,因為大家都在水裡啊!水就在我們四周包圍著我們,我們的呼吸、食物、吃喝都在水裡。水既然無處不在,我們當然就看不見水啊。
Sivananda 說的這個寓言故事提醒人們就像這小魚一樣,是多麼經常遺忘神的存在。水之於魚,就像空氣之於人,小魚在水中卻看不見水,空氣無所不在,可是人也看不到空氣。同樣地,人也看不見神,因為神無處不在,神就在萬事萬物之中。只有少數有智慧的人才能了解或是看到神的存在。
到底何謂調息(Pranayama)?
Prana 就是我們常講的氣(chi, qi)。Prana 由 pra 與 na 組成,pra 指的是首要的,na 是能量之意。Prana 意即宇宙間最初始的能量,也就是生命的力量。嬰兒誕生時,他的第一份食物,就是他吸入的第一口空氣,可見氣所扮演的角色,即首要的食糧。
梵文字 pranayama 可以譯為「呼吸的科學」。 Pranayama 由 prana(生命的力量)與ayama(延展、擴大之意)組成。Pranayam 調息,指的就是擴展生命能量的藝術,延長氣在體內運行的時間。
根據印度古老的養生科學 Ayurveda 阿育吠陀,人的壽命在沒有疾病的狀態下可長達120年。平均一個小時,人可以呼吸達900次。人一天約呼吸21,600次,所以我們一生大約呼吸946,080,000次。人的一生等同於946,080,000次的吸吐,所以如何呼吸相當重要。能掌握呼吸的藝術,拉長你的吸吐,就能活久一點。
體位法的練習是為了準備身體,使之進入調息的階段。體位法的鍛鍊可逐漸打開我們身體的肌肉與關節,如此有助於氣的運行,以便進入到人體內的各肌肉、組織與細胞當中。
以上希望大家有耐心的看完囉❣️
Shooting : 2015summer (時光匆匆啊,膽當時一起作船式已經從女孩準備變媽媽了😮恭喜恭喜👏🏻👏🏻)偶爾讓膽回憶一下yogaeverywhere的 少女時代😆
何謂 阿育吠陀 在 圓圓夫妻瑜伽生活 Facebook 八卦
『瑜伽蔬食,悅食悅好吃!
---- 何謂瑜伽蔬食?』
前言
隨著社會進步,富貴病增多,素食已不再成為宗教的專利,許多人開始為健康而素食。眼見台灣近年的素食餐館、健康養生中心增辦,素食已成為潮流指標。
美國國家衛生院(NIH) 曾針對50,000個素食者進行調查研究,發現從統計學上,素食者較肉食者瘦(約少20磅)而且健康,不僅壽命較長,而且心臟血管疾病或癌症的罹患率亦較低。
何謂瑜伽蔬食?
圓圓夫妻向大家推薦的瑜伽蔬食,源自於印度傳統醫學阿育吠陀生命理論(註1):人體中有一種被稱為「活力精華」的微妙物質,它只能夠從徹底消化的食物中獲得,一次質量好的進餐,能讓你獲得愉悅和幸福感,讓你在接下來的幾個小時內能量充沛,精神煥發。比如,一次充滿壓力的商務型用餐,無法讓你開懷進食,自然會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
食物最大的意義是可以讓我們獲取能量,而在壓力和負面情緒等情況下進餐,沒有被完全消化掉的食物和負面情緒會在身體和精神層面產生毒素,而這些殘留的毒素會消耗我們的能量,讓我們萎靡不振,遲鈍懶散,久而久之,引致許多腸胃毛病。
不同的食物會對人產生不同的影響,直接影響著人的心理和生理。因此,我們把日常的食物分為三類:悅性食物、變性食物和惰性食物。
悅性的食物能夠使人保持青春並凈化生命,使人健康和快樂;變性的食物則破壞人的身心平衡,使人興奮,容易激動,缺乏耐性;惰性食物,使人肥胖、憂鬱、懶惰、貪婪。
我們所吃到的食物不只造就了我們的身體,也呈現出生命的質量。高生命質量的人,總是常與平靜喜樂同在,不易生各種妄想、邪念、脾氣;相反的,低生命質量的人,總是處於煩惱、憤怒、躁鬱之中,貪婪地追求慾望的滿足,身心烏煙瘴氣。
下一期,圓圓夫妻會繼續跟大家分享:『如何分辨悅性、變性、惰性的食物?』
註釋:
阿育吠陀「Ayurveda」是梵文,由兩個字合成,Ayur意指「生命」,Veda意為「知識」,阿育吠陀一詞意為生命的科學。人類必須有充份的知識去了解生命才能達致身心平衡。全面的從生活裡獲得平靜,活在喜悅、快樂和健康之中。
參考文章:
1. 悅食!用健康的食物療愈你的身心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psychology/r8ljm8v.html
#圓圓夫妻瑜伽生活 (超連結,了解更多瑜伽悅性蔬食^^)
何謂 阿育吠陀 在 何謂阿育吠陀 的相關結果
阿育吠陀 教導人們如何透過行為、飲食和日常起居維持健康,並且對自己身體有更深入的了解。以現代的觀點來看,就是加強免疫系統的運作,提升自我療癒力。阿育吠陀與中醫在 ... ... <看更多>
何謂 阿育吠陀 在 何謂阿育吠陀? - On-Spa 的相關結果
其實阿育吠陀源自印度,梵文為Ayurveda,Ayur指的是生命,Veda為知識、科學的意思。 因此阿育吠陀的意思就是『生命的科學』。 ... <看更多>
何謂 阿育吠陀 在 阿育吠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的相關結果
阿育吠陀 (梵語:梵語:आयुर्वेद,轉寫:Āyurveda,意為「長生之術」)為印度教及佛教的傳統醫學,也譯為壽命吠陀或阿愈吠陀。 在這種治療體系中,人體被認為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