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路網雙核心 台中發展雙引擎
#車站即是微型城市
「火車已經到車站,阮的心頭漸漸重,看人歡喜來接親人,阮是傷心來相送」
過去,我們對車站的想像,好像就是迎來送往的地方,是到達抵達的玄關。除了上下車,能做的事可能就是買票,最多有個美食街或便利商店。
但在現今的城市裡面,車站的重要性已經不同了,隨著城市內運輸網路的建立,大型車站如今成為了結合食衣住行育樂的人潮、錢潮匯聚點。能夠疏運大量旅客的軌道運輸,也代表高強度的開發利用成為必然。
日本在國鐵民營化之後,近20~30年來,車站複合開發的規模也日益增加,在大阪、東京等主要城市,更是讓車站變成了一座微型城市,讓民眾的生活,旅客的需求可以一站滿足。
這樣的計畫,大多就直接命名為Station City,最具代表的,就是2011年完成的Osaka Station City,結合車站大樓、空中廣場、辦公室、三座百貨、一座飯店,2013年更串連 四棟建築構成的 Grand Front Osaka,成為梅田區域的核心。
而在2017年才全部完成的Tokyo Station City中,規模更加巨大,包含11座大小商業設施、2間飯店、美術館,重新整修復舊的東京車站,並透過地下街串連丸之內與八重洲口的多處再開發計畫,鞏固東京最高級的商辦區域地位。
這類車站城,除了依據,TOD(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為導向,以公共運輸交通引領城市開發計畫,將人潮引入外。更透過良好的轉乘介面,步行設施,加上整合的行銷與識別設計,重構以行人為本,熱鬧的立體城市。
這樣的發展,捨棄了以車輛道路為都市計畫重心的思維,而以民眾的公共交通「使用最大化」為前提,反而創造更大的商業動能,和更好的使用者體驗。也都成功帶動都心繁榮的提升,讓老舊的市中心能加速更新。
#台中大車站計畫
這週三,我和交通部、台鐵相關單位,了解台中大車站計畫。
過去,我們團隊曾經自費考察日本、歐洲、美國等許多車站再開發計畫,自然很好奇,大台中車站計畫是什麼?大體上,此計畫也是以TOD為依歸。以民眾公共交通為主題,有許多好處,特別是高齡化社會後,大眾運輸系統的設計,除了減少碳排放之外,更兼顧了民眾的交通安全。
台中過去是公路導向發展的城市,大眾運輸客運類型,一直強於軌道發展,透過這計劃,台中可建立軸輻式(hub and spoke)路網,重點資源分配規劃,能帶給公共運輸使用者立即的好處,比如:改善候車環境、簡化搭乘路線、搭乘資訊易懂、減少市區繞行等等正向體驗,改善公眾運輸整體的品質。
大台中車站計畫,從鐵路高架化,並結合車站、客運轉運站、市區公車,到周邊的商場、旅館、生態城等等,看得出來也有車站城的企圖野心。
想想,上下學、上下班搭個車,可以在車站周邊順路完成買菜、購物、繳費、借書還書、寄件收件、甚至公務機關辦公、托嬰育嬰、接送小孩、運動、醫療等等行為,多麼省時,多麼便利,多麼省下大家開車停車的精神耗費。
一個規劃良好的車站城,就像是把城市功能良好地收納在站體裡,取用方便、快速便捷。然而,現在車站蓋好後,周邊的開發計畫,以及行人動線的串連,都沒有更進一步的進展,中央雖然有規劃,但台中市政府感覺意興闌珊,對比周邊國家與城市的積極,其實很可惜。
#軌道路網雙核心 #不要浪費烏日高鐵站
我的選區烏日,是台中高鐵站的座落之地,雖然是台中的門戶,但長久以來,烏日高鐵站的能量並沒有完全發揮出來。
我們應讓位於烏日的台中高鐵站,和市區的台中火車站,成為大台中軌道路網的雙核心。台中火車站承接台中市民、而台中高鐵站可承接全台各地民眾、外國旅客,搭配延展的軌道、客運,深入台中市區、舊縣區,並預留聯開空間,可以提供旅客、市民更多生活機能,能為大台中地區、甚至泛中部地區,注入嶄新活血。
然而,連結這兩座城市主要車站的台鐵,雖然已經高架化,然而班次密度仍然有限,這和缺乏緩急分離、缺乏代避功能、號誌機電系統限制、列車調度問題、以及台鐵的排點都有關連,我們還是希望能有通盤的檢討改善。
目前,烏日高鐵站周邊土地已有多家廠商準備進場開發,但未來在人行動線串連上,仍須加強,否則車站仍然是高架道路包圍的孤島,無法有效達到外溢效應。
另外,我們也希望市府能重視台鐵台中山海環線的計畫,並與中央合作,盤點各站點台鐵土地開發,做通盤規劃,讓重視長期被忽略的舊縣區,也能在軌道路網升級下,起到機能分散,互相串連的功用,地方政府也可清點舊縣區的人口、道路車流量等承載,再與中央協調,計算出最合適的站點。
我也在此呼籲,台中市政府千萬不要放棄海線和舊台中縣區的市民,無視公共運輸資源的落差,讓城市交通網難以齊備,這也是台中選區民眾殷殷期盼的願望!
同時也有21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東京走著瞧,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第一次東京旅遊 一定要去的10個地方⛩ #東京旅遊新手必看 #看一片抵11片 #裡面真的有11部片連結 如果你正在規劃東京旅遊、或是在考慮要不要來東京玩,看完這部攻略跟附件的11支影片後,我想就可以直接結束這回合了😎 東京旅遊老手也可以看見有沒有漏掉的地方,畢竟要選出10個我們也是掙扎了很久啊!...
丸之內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八卦
【3Q給台灣的提案31:山海環狀線】
去年盧秀燕上台以後,立刻暫停林佳龍市長推動的「台中山手線」工程,一開始說這個不急,要省錢蓋捷運;但後來又改口要中央全額補助,她才要蓋。對於把交通、空污等重要市政議題都推給中央的「秀燕Inside 中央處理器」,我們自然是沒有期待,但對於這條被市府杯葛的「山手線」,我卻認為是海線發展的大動脈,也是我當選後,要盡量協調中央、地方來執行的政策!
「山手線」的名稱,可能會讓人有誤解,其實「山海環狀線」長度約東京山手線兩倍,且多半位於郊區,和日運量200萬,行經東京精華帶的山手線不同。然而有個地方是一樣的,在19世紀末,山手線尚未完全成圓時,東京「山手」(台地)地區,人口密度較低,和靠近海邊的銀座、丸之內一帶完全無法比擬,但在興建山手線後,透過環狀鐵路串連放射而出的私鐵路線,讓東京規模逐漸擴張時,沿著山手線的車站,形成了眾多「副都心」,包含新宿、池袋、澀谷等地。台中山海環線的目標並不在讓民眾沒事搭著繞一圈,而是提供龍井=>烏日=>市區;大甲=>豐原 等新交通軸向,也讓海線車站機能提升,成為TOD開發核心。
由於海線發展落後山線,過去居民需要就學、就業、採買,往往較需要東西向通往市區的道路,對於南北向軸線交通,僅用於聯外、通過性機能。然而我希望,海線的每個聚落,都能發展出更完備的機能和獨特特色,而在沙鹿梧棲交界處,可以發展出「#海線雙港副都心」,重現日治時期規劃、與台中媲美的「新高市」計畫,如此一來,海線便能有部分自足的生活圈,鐵路就可提供區域移動的功能。
原本的「大台中山手線」全名是「大台中地區山海線鐵路雙軌高架化」建設,內容包括四大項目:
1 #上環彩虹線-從海線鐵路的大甲站至山線鐵路的后里站,增建新的串連鐵道。
2 #下環微笑線-海線鐵路追分站到成功站的雙軌化,這部分已於2017年動工,1月3日通車。
3 #海線鐵路大甲站到追分站的雙軌高架化。
4 #山線鐵路大慶站到烏日站的高架化。
我認為,山手線並不需要強求全線立體化,而是先求創造出能「雙軌電化雙向環狀運行」的硬體,提升班次,並檢討海線如大肚、龍井、烏日、清水等車站目前偏弱的轉運機能,以車站為核心規劃公車接駁,檢討周邊土地開發,引進商業服務、微型運動中心、社會住宅、公托與長照設施聚集與車站旁,鼓勵居民移入,創造出緊緻而便利的新型態都市!那麼,海線的發展將會有全新的可能。
丸之內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八卦
【3Q給台灣的提案31:山海環狀線】
去年盧秀燕上台以後,立刻暫停林佳龍市長推動的「台中山手線」工程,一開始說這個不急,要省錢蓋捷運;但後來又改口要中央全額補助,她才要蓋。對於把交通、空污等重要市政議題都推給中央的「秀燕Inside 中央處理器」,我們自然是沒有期待,但對於這條被市府杯葛的「山手線」,我卻認為是海線發展的大動脈,也是我當選後,要盡量協調中央、地方來執行的政策!
「山手線」的名稱,可能會讓人有誤解,其實「山海環狀線」長度約東京山手線兩倍,且多半位於郊區,和日運量200萬,行經東京精華帶的山手線不同。然而有個地方是一樣的,在19世紀末,山手線尚未完全成圓時,東京「山手」(台地)地區,人口密度較低,和靠近海邊的銀座、丸之內一帶完全無法比擬,但在興建山手線後,透過環狀鐵路串連放射而出的私鐵路線,讓東京規模逐漸擴張時,沿著山手線的車站,形成了眾多「副都心」,包含新宿、池袋、澀谷等地。台中山海環線的目標並不在讓民眾沒事搭著繞一圈,而是提供龍井=>烏日=>市區;大甲=>豐原 等新交通軸向,也讓海線車站機能提升,成為TOD開發核心。
由於海線發展落後山線,過去居民需要就學、就業、採買,往往較需要東西向通往市區的道路,對於南北向軸線交通,僅用於聯外、通過性機能。然而我希望,海線的每個聚落,都能發展出更完備的機能和獨特特色,而在沙鹿梧棲交界處,可以發展出「#海線雙港副都心」,重現日治時期規劃、與台中媲美的「新高市」計畫,如此一來,海線便能有部分自足的生活圈,鐵路就可提供區域移動的功能。
原本的「大台中山手線」全名是「大台中地區山海線鐵路雙軌高架化」建設,內容包括四大項目:
1 #上環彩虹線-從海線鐵路的大甲站至山線鐵路的后里站,增建新的串連鐵道。
2 #下環微笑線-海線鐵路追分站到成功站的雙軌化,這部分已於2017年動工,1月3日通車。
3 #海線鐵路大甲站到追分站的雙軌高架化。
4 #山線鐵路大慶站到烏日站的高架化。
我認為,山手線並不需要強求全線立體化,而是先求創造出能「雙軌電化雙向環狀運行」的硬體,提升班次,並檢討海線如大肚、龍井、烏日、清水等車站目前偏弱的轉運機能,以車站為核心規劃公車接駁,檢討周邊土地開發,引進商業服務、微型運動中心、社會住宅、公托與長照設施聚集與車站旁,鼓勵居民移入,創造出緊緻而便利的新型態都市!那麼,海線的發展將會有全新的可能。
丸之內 在 東京走著瞧 Youtube 的評價
🍣第一次東京旅遊 一定要去的10個地方⛩
#東京旅遊新手必看 #看一片抵11片 #裡面真的有11部片連結
如果你正在規劃東京旅遊、或是在考慮要不要來東京玩,看完這部攻略跟附件的11支影片後,我想就可以直接結束這回合了😎
東京旅遊老手也可以看見有沒有漏掉的地方,畢竟要選出10個我們也是掙扎了很久啊!
#東瞧年度大作 #怕你看完就不用再看這個頻道 #拜託還是回來 #還有很多企劃
👉🏼地下鐵銀座線一日遊,淺草、上野、銀座、澀谷全收錄
https://youtu.be/JyY_887z7pA
👉🏼10個東京購物天堂
https://youtu.be/YmNLgmxZNYc
👉🏼東京迪士尼海洋一日遊攻略
https://youtu.be/djIHEqYxV4A
👉🏼原宿、表參道、青山:十大特色介紹
https://youtu.be/gcGsSNcbDbI
👉日本人推薦的 - 東京台場約會浪漫景點10選
https://youtu.be/Qg1i4YMPS5E
👉🏼銀座 - 有樂町 - 東京丸之內吃吃喝喝散步半日遊
https://youtu.be/zZpSQEKiXNw
👉🏼東京上野最強攻略|東京自由行必看
https://youtu.be/8uPmfbr13EU
👉🏼秋葉原的多樣化景點
https://youtu.be/zu-zxicYie4
👉🏼拍攝東京鐵塔的五個好景點|東京自由行攻略
https://youtu.be/eI4jJipGKBA
👉🏼東京夜景十選
https://youtu.be/2fERJnTihE0
👉🏼東京2017燈飾十選
https://youtu.be/rs8xhJWbsik
丸之內 在 鐵道事務所 Youtube 的評價
00:00 Intro
01:09 奧姆真理教
02:32 坂本堤律師滅門案
03:04 松本沙林事件
04:18 沙林是什麼?
04:59 前奏
05:40 事情經過
07:16 結果
08:35 後續調查
10:50 Ending
•••🌙•••🌙•••🌙•••🌙•••🌙•••🌙•••🌙•••🌙•••🌙•••🌙•••
影片來源:
ANNnewsCH - “地下鉄サリン事件”から22年 遺族ら慰霊式で献花(17/03/20)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VKuEC1AnJE
音樂來源:
「Kevin MacLeod」創作的「Cold Funk - Funkorama」及「FairyTale Waltz」是根據「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授權使用
來源:
http://incompetech.com/music/royalty-free/index.html?isrc=USUAN1100499
http://incompetech.com/music/royalty-free/index.html?isrc=USUAN1100232
演出者:http://incompetech.com/
•••🌙•••🌙•••🌙•••🌙•••🌙•••🌙•••🌙•••🌙•••🌙•••🌙•••
鐵道事務所 - Tetsudo Jimusho:https://www.facebook.com/TetsudoJimusho/
合作邀約:tetsudojimusho@gmail.com
#鐵道事務所 #鐵道奇談 #鐵道事務所鐵道奇談系列 #東京 #日本 #東京地下鐵 #沙林 #東京地下鐵沙林事件 #奧姆真理教 #麻原彰晃 #千代田線 #丸之內線 #日比谷線
丸之內 在 Kevin老師的時尚美妝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日本必逛唐吉訶德
#藥妝零食買好買滿
看!我買到日本女生人手一支的精華霜~
還吃了,嗯啊~超香甜的果汁果凍 😲!
#Kevin想得美
#Kevin老師
---------------------------------------------------------------------------
我是Kevin, 這裡是我的官方youtube頻道。
分享許多我的美妝趨勢、時尚訊息生活影音,
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到以下社群發問喔~
‧凱文老師的FB:https://www.facebook.com/Mr.Kevin.0907/
‧凱文老師的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kevinzhoutw/
‧凱文老師的微博http://weibo.com/kevinchouwb
丸之內 在 東京車站・丸之內/ 東京旅遊官方網站GO TOKYO 的相關結果
以辦公大樓出名的「丸之內大樓」是一棟歷史悠久的建築,在高180公尺、地上37層的高樓內,進駐了不少精品店及大型企業。這裡於1923年由三菱集團進行開發 ... ... <看更多>
丸之內 在 緊鄰東京車站。零居民的商業街道・丸之內的一天 - MATCHA 的相關結果
東京給人的印象通常都是人山人海。不過,東京也有「沒有人居住的街道」。本篇文章採訪了緊鄰東京車站,而且幾乎沒有居民的丸之內地區。 ... <看更多>
丸之內 在 丸之內-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的相關結果
丸之內 (日语:丸の内/まるのうち Marunouchi */? )是日本東京都千代田區的一個區域,位於皇居外苑與東京站之間,行政區劃上為千代田區之町名,劃分為1丁目至3丁目,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