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的畫面 是否能帶來不同的結局
美國一名非裔男子佛洛伊德(George Floyd),5月26日在明尼亞波利斯(Minneapolis)街上,被員警以膝蓋壓制頸部,動彈不得,導致佛洛伊德死亡,即使疫情未退燒,仍引起廣大民眾上街抗議。
美國總統川普指責示威者是「暴徒」。他稱若有人搶劫,可以開槍。他甚至威脅州長們不惜動用軍隊,動用軍隊於內政可能是非法行為。警察對抗議活動任意施加限制,為對抗製造了藉口。他們向無武裝的人群發射了無數次催淚彈和橡膠子彈,有時沒有警告,他們用拳頭、警棍、盾牌對付示威,甚至開警車衝撞示威者。
來自美國和香港的畫面類似:成千上萬人上街、催淚瓦斯四濺、橡皮子彈橫飛、燃燒的街壘照徹深夜、警察用膝蓋將示威者壓在地上。
🚩被威權政治耽誤的言論自由
紐約時報二日社論指出,在美國示威抗議是一種愛國的行為。警方應該保護表達言論的自由,而非打壓。視示威者們為左翼煽動者的觀點和確信示威者們是在抗議種族主義、爭取平等的看法同樣存在。中國媒體也報導了香港的抗議運動,卻聲稱香港的示威者們是受國外操控的恐怖分子。
與此同時,香港立法會今(6/4)稍早以41票贊成、1票反對,三讀表決通過《國歌法》。據香港立法會公布的資料,《國歌法》規定禁止不當使用、侮辱國歌,包含篡改歌詞、曲譜,以歪曲或貶抑的方式奏唱都涉及犯罪,最高可判囚3年、罰款5萬港元。
🚨2020 新聞自由指數 台灣維持亞洲第2名
而國際非政府組織「無國界記者」21日發布《2020新聞自由指數》報告,南韓與台灣依舊維持亞洲前2名,不過評分下滑,其中台灣的問題在於商業利益驅使媒體走向兩極化,危害媒體獨立性。另外,中國排名依舊是全球倒數,新加坡與香港則是亞洲排名掉最多的地方。
香港記者在「反送中」示威中受到的待遇,以及新加坡實施歐威爾式的「反假新聞法」,排名都往後跌7個名次,新加坡更成為「新聞不自由」成員之一。
言論自由得來不易,自由就像空氣,只有在它被奪走時,才會察覺到它的存在。
圖文合作:樂高 Tommy 湯米 |Editor:Q
👉延伸閱讀:
箝制言論! 香港立法會強行表決三讀通過《國歌法》
🔗https://reurl.cc/D98A2d
抓準時機酸美國 中國外交部 : 反種族歧視為全球共識
🔗https://reurl.cc/b5y9rE
非裔之死怒火燒/紐時:愛國才示威 警察應護言論自由
🔗https://reurl.cc/NjE0Mx
2020新聞自由指數 🔗https://reurl.cc/exZD27
#新聞自由 #反暴動 #川普 #佛洛伊德 #blacklivesmatter #美國 #非裔 #警察 #種族歧視 #國歌法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4萬的網紅老天鵝娛樂,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新竹縣市合併/北市河濱禁烤肉/科興疫苗|老鵝特搜#681 00:00|新竹縣市合併 升格第七都掀議 林智堅表態參選2022 04:24|北市河濱禁烤肉 騎樓可烤肉 黃珊珊:吃東西麻煩進到家裡 06:57|科興疫苗 泰國民眾對效力存疑 巴西...
中國 抗議運動 在 范琪斐的美國時間 Facebook 八卦
我在美國的朋友很多都是像我自由派的,平常非常討厭川普。但很多都說:我很不願意承認,但我這是第一次同意川普。
這是因為最近他們所居住的城市裡,暴動實在太多,眼看自己的家園被打爛,實在氣不過,川普說的”Law and order”法律與秩序,突然變得是個選項了。但另一方面,他們也同意,這次的抗議絕對有理,美國的種族不平等,實在太嚴重了。事實上,美國絕大多數民意,這次是同情抗議者的。
我看到我的朋友們陷在這個道德難題裡,我想,在爭取民權的過程裡,因為要打破原有的秩序,這是很多人的掙扎。於是 #TODAY看世界 的團隊,製作了今天這則”Law and order”的專題。
我承認在製作的過程裡,我不停的想到香港。
美國今天能有這個辯論,是因為媒體能將”佛洛伊德”死亡的過程,如實傳達,激起了民憤。今天美國若是沒有經過這個過程,還會有這麼多人站在抗議者這邊嗎?
🔎以下是今天的國際三條線
▪️國際:美俄戰略軍控:中國如何成了第三者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52896478
👉劃重點:美國國務院今年2月向國會提交的告顯示了特朗普政府在《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問題上的猶豫。美國《外交政策》雜誌4月29日刊文披露了上述報告。
報告說,在核安全方面美國政府尚未作出是否以及如何延長《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決定,因為美國要考慮戰略環境發生的變化,即對俄羅斯不遵守許多國際義務,不兌現他們作出的許多承諾,以及俄羅斯和中國都在持續擴大他們的核武庫。
報告明確指出,特朗普政府擔心如果批准《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可能會影響美國與中國和俄羅斯的三方軍控協議。報告擔心,如果目前的《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續約而讓北京置身於外,那麼中國的核武庫將會擴充兩倍。
▪️亞洲:中印對峙進一步升級 兩國大幅增兵加勒萬河谷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52889893
👉劃重點:印度媒體援引官員的話說,數千名中國軍隊士兵強行進入有爭議的克什米爾地區拉達克(Ladakh)的加勒萬河谷(Galwan valley)。
印度領導人和軍事戰略人士顯然感到震驚。
報道稱,5月初,中國軍隊在被印度視為其領土的幾公里範圍內搭建帳篷、挖掘戰壕,並開入重型設備。在此之前,印度修建了一條數百公里長的公路,用於連接一個2008年重新啟用的高海拔空軍基地。
在新德里的觀察人士看來,中國發出的信息似乎很明確——這不是一次例行入侵。
▪️國際:「最黑暗的時刻」:危機中的香港抗議運動
https://cn.nytimes.com/china/20200602/hong-kong-protest-future-china/zh-hant/
👉劃重點:中國政府把國家安全立法強加給香港(這項立法可能削弱香港的公民自由)的計劃,讓隨心所欲、分散的反對運動不僅要尋找下一步行動,而且要尋找新的方向。
民主運動成功的希望一直不大,該運動針對的是只對北京負責的地方政府。但中央政府的直接干預使挑戰變得更加明朗,迫使反對派就如何反擊、下一個目標是什麼,以及是否值得一試等問題進行更基本的考慮。
讓他們的考慮更為複雜的是,這個由學生、教師、政客和活動人士組成的抗議群體發現,他們正處在中美衝突的中心。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把推動安全法視為維護國家主權的必要之舉,而川普總統則將其視為對公民自由的侵犯,川普上週五宣布剝奪美國給予香港的一些特殊待遇。
📢 晚上八點別忘了看范琪斐的 #TODAY看世界。
另外有在用 LINE 的朋友可以訂閱 @LINE TODAY 👇
https://lin.ee/19eXmdD
週一至週五 #LINETODAY 就會推播TODAY看世界,如果錯過了,通常會放在國際欄目。
📢別忘了《#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週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十點準時上傳完整版!
中國 抗議運動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八卦
#即時【美國總統大選結果仍在對峙;川普單方面宣佈迎接勝選,並要求停止投票、不惜訴諸司法;司法與社會爭議一觸即發】
第59屆美國總統選舉在美國時間11月3日(台北時間11月4日中午左右)投票結束,各州陸續開出票數。截至美東時間4日凌晨4點(台北時間4日下午5點),目前50州裡有41州開票結果抵定。根據《ABC News》和《美聯社》的最新資料,目前代表共和黨尋求連任的川普(Donald Trump)獲得213張選舉人票,代表民主黨的拜登(Joe Biden)獲得了232張,兩人都尚未拿過半的票數(270張)。
目前,北方關鍵3州的選票(有46張選舉人票)以及東南方的2州(共31張選舉人票)暫時由川普領先,這5州的結果將會決定此屆美國總統誰勝出。
最新情況是,川普在美東時間4日凌晨3點左右,於白宮召開記者會宣布準備迎接勝選,並且表示他準備要求停止投票、不惜訴諸司法對選舉結果做出最終裁決。拜登則是在德拉瓦州召開記者會表示對於選舉結果有信心,並且會堅持到選票全部點完為止。雖然選情還不完全明朗,但川普說:「事實上,我們已經贏了。」
美國總統選舉是選舉人團(Electoral College)制度,總共538張的選舉人票中,候選人必須獲得超過270張選舉人票才得以勝選。在美東時間4日凌晨3點時,仍有關鍵5州票數尚未開出,包括鐵鏽帶的賓州(20張選舉人票)、密西根州(16張)、威斯康辛州(10張),以及屬搖擺州的北卡羅萊納州(15張)和喬治亞州(16張),而在台北時間5點前,這幾州都由川普領先,這5州共有77張選舉人票。但如果北方三州、賓州進入到訴訟爭議,選舉結果有可能要等待很久。
過去2個月,美國各家智庫與主流媒體的民調,一開始都顯現拜登有相當大幅的領先,雖然民調在選前一週出現川普民調急起直追,開始有些變化,包括《紐約時報》在內的媒體也開始打預防針表示,民調不一定準確。
2020美國總統大選裡,共有超過2億3,000萬的合格選民,受COVID-19疫情影響,其中登記為郵寄選民高達9,200萬人,比2016年的3,500萬人高出近2倍。而2016年投票率是55.7%,但今年美國人投票十分踴躍,長期研究美國投票行為的台大社科院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卞中佩預估,投票率相當高,有可能打破1908年65.4%的投票率紀錄。
■超過1億人選前投票,郵寄選票計票複雜起糾紛
為了避免人群大量聚集,此次有超過40個州允許民眾提前至投票站現場投票。超過1億位選民在選舉日(美東時間11月3日)之前就投票(包括3,500萬名至現場投票者,以及6,500萬名郵寄抵達的票數)。
今年9,200萬登記為郵寄選票的,目前已有6,500萬抵達各州,而其餘登記但不確定是否投出/抵達的票數高達2,600萬。由於郵寄選票的有效時間每一州都不同,其中選情尚未明朗的北卡羅萊納州跟賓州在選舉日之後3天內抵達都算有效票,而密西根州只要在選舉日當天寄出,選後14天內送達都算是有效的選票。郵寄投票拉長了這些關鍵搖擺州的計票時間。
■選前民調誤差嚴重
選前普遍認為會成為大選勝負關鍵的鐵鏽區(Rust Belt),像是賓州、密西根州、威斯康辛州、愛荷華州、俄亥俄州、明尼蘇達州,選前的預測是會由拜登領先,有的州在選前民調拜登都勝出5到9個百分點,但今天開票後,目前反輸川普4到8個百分點。
卞中佩認為,10月底美國突然在大選前發生拜登次子韓特(Hunter Biden)筆電檔案外洩的「10月驚奇」(October Surprise)事件(主要內容是描繪韓特在中國、烏克蘭等海外生意涉及收賄等不法行為),雖然美國多數媒體認為不可信,Facebook、Twitter平台甚至封鎖、調降相關貼文觸及率,甚至有人認為社群媒體控制新聞而惹出爭議,這些有可能影響拜登的民調支持度。
另一個讓選舉前後民調落差過大的可能,他認為與2016年相似,是「隱藏的川粉」不願在選前表態。
此外在賓州,拜登原本對拿下出生地的賓州很有信心,但目前已開出75%左右的票數中,拜登卻在賓州落後了近13個百分點(得票率目前為55.7%對上43%)。在10月底的最後一次辯論中,拜登脫口說出從未反對頁岩油開採,但川普則在辯論結束當天就在Twitter貼上拜登曾表示反對的影片連結,有可能讓拜登在頁岩油開採大州賓州流失選票。
而從今年5月開始延燒全美多月的「黑命關天」(Black Lives Matter, BLM)抗議運動,原本讓不少人預測會影響黑人與拉丁等少數族裔對川普的支持,但卞中佩觀察,此次古巴裔多的佛州,也並沒有轉變對川普的支持,這很有可能是川普打出的「法律與秩序」(Law and Order)的止亂和安定牌口號奏效,反而讓保守的拉丁裔重回共和黨陣營。
■美中長期對抗情勢不可逆,短期談判折衝仍可能將台灣視為籌碼
淡江大學戰略與國際關係研究所副教授黃介正受訪時指出,無論哪位候選人當選,美國與中國在軍事、貿易還有科技上的對立與較勁,並不會出現太大的改變。尤其在軍事圍堵中國的方針上,美國從歐巴馬時期就提出了「重返亞太」(Pivot to Asia),讓美國原本在中東的軍事注意力轉移到亞洲。川普政府2019年提出的「自由印太戰略」(Free and Open Indo-Pacific Strategy),更加強化了在軍事上圍堵中國的意圖。
台灣守護民主平台理事宋承恩受訪時表示,雖然許多人認為不論川普或拜登當選,美國國會兩黨已有高度抗中的共識,但他並不這麼看;他指出,拜登雖然表明會「抗中」,但他公開的說法都是「不會用川普的方法」,因為川普的單邊孤立主義過強硬,拜登的方法是要強調跟盟邦商量共同抗中。宋承恩認為,「一旦拜登當選,實際上有可能回到『和中』的老路,回到國際體系,只是要中國遵守國際秩序,會是一種對中國力量抗衡的稀釋。」
「我認為要制伏中共這頭怪獸,只有用強硬很絕對沒有妥協的路線。共和黨的強硬對台灣有利,」宋承恩補充。
雖然美國在川普的領導下,在產業、經濟上近期與中國持續脫勾,美中新冷戰所形成的全球性兩極團的對抗,也被視為是趨勢;但是黃介正提到,既使中美兩國未來可能長期對立,台灣都不應該假設近來美中外交系統互罵、避不見面的高強度對抗絕對不會出現變化。
黃介正舉了美中兩國已經暫停的貿易對話為例,他認為無論川普或是拜登當選,都有可能選擇開始跟中國進行第二輪的貿易談判。雙方為了在談判桌上達到某種程度的共識,對台軍售的進度就可能被美國當作籌碼、搬上談判桌。
■史上最多競選經費
這次的選舉除了產生新一任的美國正副總統之外,還會改選35席參議員、435席眾議員以及11位州長。此次的選舉中,拜登跟川普花費的競選經費已經超過了66億美元(約新台幣1,887億元),遠遠超過了2016年川普跟希拉蕊競選時的20億美金(新台幣572億元)。(文字/楊智強、李雪莉;資料整理/柯皓翔;設計/黃禹禛)
★事實從未如此重要,記錄關鍵時刻,#贊助報導者:http://bit.ly/2Ef3Xfh
#美國大選 #美國總統大選 #川普 #拜登 #開票 #共和黨 #民主黨
中國 抗議運動 在 老天鵝娛樂 Youtube 的評價
新竹縣市合併/北市河濱禁烤肉/科興疫苗|老鵝特搜#681
00:00|新竹縣市合併
升格第七都掀議 林智堅表態參選2022
04:24|北市河濱禁烤肉
騎樓可烤肉 黃珊珊:吃東西麻煩進到家裡
06:57|科興疫苗
泰國民眾對效力存疑 巴西憂保護力不佳停購
🟢廣告合作請洽:omgoose_case@carry.live
#內閣 #選舉 #市長 #竹科 #苗栗
#私人 #口罩 #戶外 #河堤 #飲食
#COVAX #抗議 #運動 #中國 #韓國
#中國信託邀請賽#比洞賽#MATCHPLAY#堅持信仰成就夢想
★幾天幾摳贊助老鵝【http://bit.ly/31xsPcF 】
🔸老天鵝娛樂FB【 http://bit.ly/2zL5tWv 】
🔹加LINE 抽禮物【http://bit.ly/2zVuuyD 】
🔸追蹤老天鵝IG【http://bit.ly/2No6dTE 】
🔹老天鵝社團秘密抽【 http://bit.ly/2NkLkbO 】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JaY04wvSlE/hqdefault.jpg)
中國 抗議運動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評價
這支影片是黃標嗎?#對這支影片是黃標
如果你覺得它不應該被黃標
歡迎留言 #ItDeservesGreenMark #這應該綠標
和我們一起協助 YouTube 建立一個更完善、更精準的AI判別系統。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join_shasha77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finance@simpleinfo.cc)
#GeorgeFloyd #BlackLivesMatter
各節重點:
00:00 開頭
01:43 爭議連連的調查過程
03:13 抗議運動大爆發
04:52遠因一:長期累積的歧視問題
06:13遠因二:警方時常過度執法
07:31 爆發的關鍵:疫情帶來種種問題
08:31 激化的要素:後續反應失當
10:07 我們的觀點:跟香港不太一樣
11:31 提問
【 製作團隊 】
|企劃:羊羊
|腳本:羊羊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范范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 June 1 George Floyd protest news:https://cnn.it/3748tdI
→ 明尼蘇達暴動:害死佛洛依德的警察「謀殺罪」被捕,雙城示威反抗宵禁:https://bit.ly/2A3w6Hd
→ 誰是「暴動者」?明尼蘇達第5夜衝突暫緩,美國各城國民兵宵禁:https://bit.ly/2Y5Uvnl
→ 喬治·佛洛伊德之死|維基百科:https://bit.ly/3gXO2np
→ George Floyd death homicide, official post-mortem declares:https://bbc.in/371J988
→ 八分四十六秒|ASPEN CHEN 臉書貼文:https://bit.ly/2MwWWdn
→ 川普下令「反暴動」清場:地方如果不平亂,美軍就將「接手鎮壓」:https://bit.ly/2zUhNF2
→ 陳方隅/美國本世紀最大示威衝突的背後:種族問題的深層焦慮、川普策略之謎:https://bit.ly/2XArJMT
→ 佛洛伊德之死:BBC記者經歷的華盛頓宵禁夜:https://bbc.in/3eVg1SW
→ 白宮外的天下圍城:美國陸軍「鎮暴支援兵團」華府郊外集結中:https://bit.ly/2MuX4Kt
→ 范琪斐的美國時間:https://bit.ly/3cAVpxJ
→ US Taiwan Watch: 美國台灣觀測站|臉書貼文:https://bit.ly/30mI5dV
→ The rise of Black Lives Matter: Trying to break the cycle of violence and silence:https://cnn.it/2Y1YyRV
→ 'Black lives matter': Facebook, Netflix, Peloton and other companies take a stand as protests sweep America:https://cnn.it/2A358Q1
→ June 3 George Floyd protest news:https://cnn.it/3dyGpBK
→ 一組圖全面解析美國槍枝管制:https://bbc.in/2UcjmEV
【 延伸閱讀 】
→ George Floyd, Minneapolis Protests, Ahmaud Arbery & Amy Cooper | The Daily Social Distancing Show:https://bit.ly/2Xxmy0a
→ London Black Lives Matter protest: police 'take a knee' | Daily Mail Online:http://dailym.ai/3dAdXiX
→ 美國示威抗議活動如何在中國互聯網引發一場「圍觀」:https://bbc.in/2MtUVyv
→ 「暴動,是不被傾聽者的語言」街頭風暴:金恩博士金句的真實心聲:https://bit.ly/2A6nW0F
→ June 3 George Floyd protest news:https://cnn.it/3dyGpBK
→ 美國黑人的絕望:https://nyti.ms/2XB7MVW
→ Violent protests are not the story. Police violence is.:https://bit.ly/2BuwTRO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5jl6OTFtjY/hqdefault.jpg)
中國 抗議運動 在 Gavinchiu趙氏讀書生活 Youtube 的評價
趙氏曾任教於美國Bryant University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深圳大學、香港樹仁大學、臺灣中央研究院近史所等多間學府,歷任助理教授、副教授、研究員、客座教授、高級訪問學者;
2018年獲中國經濟思想史優秀(一等)著作獎,研究題目包括經濟思想、經濟史、政治經濟學,出版著作二十一部,論文三十餘篇。英國權威出版社 Routledge給予 "中國和西方頂尖學者(leading Chinese and Western scholar)" 的評價。
《趙氏讀書生活》,一個歷史學者的視頻,分享學術、社會、政治經濟觀察
收費平台可獲參考資料和專欄分享,請以每月5元或更多的美元支持:
https://www.patreon.com/Chiusreading
或於YOUTUBE 上按加入成為會員,可獲影片的參考資料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i1257Mo7v4ors9-ekOq1w/join
https://www.facebook.com/drgavinchiu/
PayPal.me/chiusreading
工作洽談:higavinchiu@gmail.com
#美國經濟評論
#社會互動和抗議運動之間的動態關係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6TbuZ0nOaeI/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