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日子陰冷的天氣,讓我不自主的陷入十多年前的某個寒冬的夜晚,那是我醫生生涯無法抹滅的「生死之間」的記憶…
那時健保剛開辦幾年,我是一個剛昇上去不久的菜鳥主治醫師,某月恰好輪值到ICU,一個寒冷的冬夜, ICU收治了一個出生三天,在病房發生腦部缺氧的女嬰,根據過往經驗,嬰兒缺氧通常是發生在周產期的產房內, 像胎盤早期剝離或前置胎盤或cord around neck等等的,小女嬰出生時情況良好,全無上述狀況,不久就被推去和媽媽母嬰同室了,出事當時只有媽媽一人在房內,媽媽很傷心地說是她餵奶太累, 不小心壓到小孩的口鼻部了,雖然覺得有點離奇,但絞盡腦汁,也想不到到底是發生何事,是嬰兒猝死?但年齡也太小了;突發性心律不整?沒證據,先前TPR sheet 也沒察覺有異樣;還是小女嬰真的有神經肌肉疾病嗎? 但前幾天也沒見呼吸喘或允吸困難啊?
印象中這case父母沒結婚, 但據主護護理師描述40出頭的父親下班後都有來探望母女, 看似也一家溫馨啊。
此後小女嬰在ICU住了兩個多月, 眼皮再沒有張開過,肢體也沒任何有意識的活動,那時沒cool cap,只能做支持性療法, 腦波幾次都是平的 ,超音波只見腦容量越來越萎縮 ,我本身是小兒神經和新生兒專科,專業告訴我一星期神經意識沒進展, 小女嬰醒過來的機會是極其渺茫, 就算脫離呼吸器,最終也是深度植物人。
那段日子每天去ICU 看她,也真不知道能做些什麼, 護理師在醫生的order下,盡責的照顧病人,我只能把爸爸叫來(因為沒辦婚姻登記, 所以媽媽是法定監護人, 但她已簽委託書交由爸爸全權決定,這位媽媽五天後出院到南部作月子, 往後幾乎沒再見到她),親自跟他解釋病情,當我強烈的暗示嬰兒可能的預後後, 爸爸仍很客氣的跟我說,希望醫生再拚拚看, 他有聽過植物人醒過來的案例,他說他不願意放棄、也不同意放棄 。當時的法律,小孩五歲以下無腦死判定, 台灣當時在對於沒希望的病人這一領域,也沒有明確的法律規範到底醫生可以做什麼或不能做什麼,於是我只能擺著病人,直到有一天…
一位跟我很要好的、白班專門照顧她的護理師, 有天兇巴巴的跟我說:「佩琪, 妳難道不知道嗎,小孩沒希望了, 我每天幫她洗澡, 感覺她循環差到都有股怪味道了,她真可憐耶,你還要keep 她多久?」
我低著頭, 實在不忍看她,也無法回答護理師的質疑, 難道我去拔掉她點滴, 讓她脫水而死? 還是拔掉呼吸器, 讓她呼吸衰竭過世?但是所有的決定在沒有家屬的同意下,都是違法的…
或許吧,我今天敢講出來, 是因為我沒有違背法律的規定和家屬的意願,但我常想小女嬰若有知,真的希望人家如此待她嗎?
台灣ICU 的照顧品質,真的沒話說, 在我完全不使用抗生素之下,小女嬰足足插了呼吸器兩個多月,因家屬拒氣切,最後可能還是因感染敗血症而離世。
後續所有的通報程序我都有走完,甚至住院中還幫她做了肌肉切片,但一切都沒有結論…
台灣兒科醫學會有這麼一 段衛教文字,節錄一些於下:
《嬰兒猝死症候群在一個月以下新生兒並不常見,其發生率在2-3個月大時達到高峰。根據美國兒科學會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嬰兒猝死症候群的定義是:「一歲以下嬰兒突然死亡,且經過完整病理解剖、解析死亡過程並檢視臨床病史等詳細調查後仍未能找到死因者。」
《以下事項強烈建議:
1.一歲以下嬰兒每次睡眠都應該仰睡,側睡並不安全,趴睡一律禁止。
2. 床鋪表面必須堅實。
3. 嬰兒不建議與其他人同睡,但建議與父母同室
睡眠。父母可將嬰兒抱在床上餵奶或安撫,在
父母要入睡前即應將嬰兒放置在其嬰兒床
上。
《下列情形是引起嬰兒猝死的高危險因素,隨時都要避免:
■父母與小於三個月的嬰兒同床睡眠。
■ 嬰兒與很勞累的成人同床。
■ 嬰兒與其他人在鬆軟表面家具上同睡,例如水床、老舊床墊、沙發、扶手椅等。》
(我不了解詳細在對岸就學就業的人口有多少, 或許記憶有誤吧,把昨天臉書的數字改掉了,但數字這不是我說的重點,我只是想說厚植國力應在國防和經濟,而不是喊口號、賣芒果干、挑對立吧!)
「不氣切可以活多久」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不氣切可以活多久 在 陳佩琪Peggy Facebook
- 關於不氣切可以活多久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 關於不氣切可以活多久 在 觀光客不知道的倫敦 Facebook
- 關於不氣切可以活多久 在 Re: [心情] 如何面對媽媽即將不在的生活- 看板WomenTalk 的評價
- 關於不氣切可以活多久 在 氣切可以活多久-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11月|追蹤網紅動態 的評價
- 關於不氣切可以活多久 在 氣切可以活多久-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11月|追蹤網紅動態 的評價
- 關於不氣切可以活多久 在 氣切後遺症 :: 長照機構資訊網 的評價
- 關於不氣切可以活多久 在 氣切可以活多久的評價費用和推薦,YOUTUBE、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不氣切可以活多久 在 氣切表示快死了?揭密氣切治療用途與真相!健康2.0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不氣切可以活多久 在 選擇氣切或拔管- 心情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不氣切可以活多久 在 氣切 的評價
不氣切可以活多久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八卦
當劃出情緒的界線之後,連帶也會把人際的界線劃出來。
當孩子理解到情緒是自己的,別人沒有義務要負責時,漸漸就不會把不相干的人給拉進來一起背黑鍋,並且會認知到:「別人是別人,我是我。我的情緒是我的責任,我可以找人分享、傾訴、找方法解決,但是不應該遷怒別人。」
摘錄自《#心理韌性》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早安:
是否能設定情緒界線,是一個人成熟的指標之一。但前提是,這個人是否對自己的情緒有覺知,還是避之如蛇蠍,這跟我們昨天的直播有關。
https://www.facebook.com/220440724638912/videos/408988380365764
以情緒為基準,人際界線便呼之欲出。親子之間的界線劃定,在我們的文化中是更不容易。
因為篇幅所限,這篇文章是這系列的最後一篇了。祝願您,有清楚的界線,也能深刻地連結!
.
ps. 歡迎參與贈書活動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posts/4325645837451693
... ... ... ... ... ... ... ... ... ... ... ... ... ... ...
如何設定情緒界線?
【文/ 陳品皓】
人際跟情緒是一個重要又複雜的議題,因為社交的品質會影響情緒,而情緒的展現也會影響社交的結果,所以講到人際或社交,就免不了要談到情緒。情緒管理是一生的功課,本章節我們就來聊聊,如何一方面處理孩子的情緒,一方面幫助他建立人際關係的基礎─人際界線。
許多孩子在情緒當下的行為跟反應,往往不是故意如此,而是因為在自己的情緒狀態裡卡住了(值得一提的是,當孩子情緒卡關時,不用多久大人的情緒就跟著當機了,彼此像是有連鎖效應一般),而某些情緒行為,就跟界線有關。我從事心理治療多年,常會看到親子間發生跟界線有關的情緒衝突,讓家長很是苦惱。說到這邊,你心裡可能會先有一個大大的問號:什麼是界線啊?我知道人跟人之間會有距離,但什麼是人際的界線?
■ 人際界線的定義
所謂的人際界線,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就是人跟人之間存在一種隱微而抽象的心理邊界,這種邊界劃分出了「我」與「你」的心理空間,當我們待在自己的空間中不被侵犯時,就會感到自在。
這種人際邊界跟空間大小與強度,會受到彼此的關係、互動、喜好而有所差異。當彼此關係愈親近時,通常這種界線也會顯得模糊一些。舉例來說,我們跟認識很多年的死黨聊天,說話方式跟姿態比起跟上司說話,一定很不一樣。前者的人際界線是比較靠近且重疊的,後者就有非常明確且清晰的分際,你會跟死黨開的玩笑,不見得會跟上司說。
大多數時候,我們跟外人、不熟識的人互動,界線是很清楚的,你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否則就會有人說你沒禮貌(某種程度上,禮貌就是一種對界線的規範)。由於我們跟家人生活在同一個空間,有很多的交集與很親近的關係,所以彼此的界線就有許多重疊。
■ 家人間緊密而模糊的界線
對絕大部分的孩子來說,跟主要照顧者(通常是母親,為方便閱讀,以下幾段以母親為代表)的界線重疊會比其他家人多上許多。這是因為通常孩子生命中的第一個世界,就是母親,所以孩子跟母親的關係,從一開始就密不可分,直到他慢慢從母親身邊向外拓展。因此,當孩子出現任何情緒時,由於母親是孩子心理上最貼近的對象,往往很容易首當其衝,承受孩子最直接的情緒;而孩子心裡不敢對別人表達的情緒垃圾,都會一股腦的丟向母親。這是大多數孩子的正常現象。
但是媽媽也是人呀,也會有自己的心情,情緒容量也有上限;要是孩子毫無節制的一直把負面情緒丟到媽媽身上,等到超過可以負荷的程度,那就是大爆炸了。但因為心理界線太過親近的關係,所以孩子往往把負面情緒丟到媽媽身上,對爸爸反而相對少一點。所以,很多母親經常會抱怨:「孩子都不對爸爸凶,只對我凶!」「這孩子真的很會折磨我,爸爸來他就不敢說話。」
孩子生氣或鬧脾氣時,總會習慣把情緒一直丟給母親(當然也有相反的情形),直到兩方都爆炸為止,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導致彼此更進一步的衝突,最後關係變得一團混亂、糾結、對立,陷入解不開的僵局。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家長跟孩子相處時,會發現孩子人前人後不一樣:人前客客氣氣、人後天天生氣。這是因為界線不一樣,尤其跟家人之間,這種緊密而模糊的關係就更明顯。
■ 劃定情緒界線
更進一步說,有些比較自我中心的孩子,有時也會不加思索,就把自己的情緒丟給別人,通常這些原始的情緒都很有殺傷力,會讓人感到相當不舒服,因而造成更多的衝突。
有鑑於此,除了前面談論自我覺察時分享的方法外,我們面對孩子一股腦往外亂丟情緒的狀況,也需要一些現場可操作的方法,幫他設定情緒的界線。
當劃出情緒的界線之後,連帶也會把人際的界線劃出來。意思是當孩子理解到情緒是自己的,別人沒有義務要負責時,漸漸就不會把不相干的人給拉進來一起背黑鍋,並且會認知到:「別人是別人,我是我。我的情緒是我的責任,我可以找人分享、傾訴、找方法解決,但是不應該遷怒別人。」
現在看清楚這樣的狀態後,當我們看到孩子把情緒一股腦丟到主要照顧者身上時,或許可以考慮試著劃出彼此的界線。
■ 建立情緒界線的簡易方法
有關建立情緒界線的方法很多,在此和你分享任何場合都能使用(但不是唯一)的方法。當孩子差不多中高年級以上,在你面前大吵大鬧、口出惡言或作勢攻擊、情緒暴衝的時候,可以很簡潔的問他:「你現在是在對我生氣嗎?」「你在對誰生氣?」(如圖示)
這兩個問題意思差不多,內容簡單,實際上又很不簡單。因為這問題其實是在問孩子:「你現在是把你自己的生氣,丟到我身上嗎?」這隱含一個重要的訊息:「我跟你不同,你目前在情緒中,而且讓我感覺到,你把自己的情緒丟到我身上了。」透過這種詢問,把孩子沒自覺就丟出來的情緒,做適度的切分與釐清。
生氣是加法,大人的生氣是加法,孩子的生氣也是加法;彼此生氣時,情緒就會愈加愈往上。因此家長在試圖透過問句劃定界線時,請盡量不要火上加油,只要努力做到雙眼凝視、表情平淡、語調平和三原則,減少詢問中的情緒刺激量,就是把加法變減法(不是不生氣,只是不表現生氣),避免加法帶來進一步的對立。因此,家長可以很淡漠的看著孩子的眼睛,語調平靜的說:「所以,你現在是在對我生氣嗎?」
之所以要搭配雙眼凝視、表情平淡、語調平和,是因為當我們無表情的看著孩子時,和平常是很大的反差,很快引起孩子的注意,這時候,我們說的話才會被聽進去。
當我們發現孩子已經在看自己的時候,就可以平緩的問他是不是在對我們生氣。由於這是封閉式的問句,孩子往往會被局限在「是」或「不是」的選項中,不管他是否回答,心中都會因為這問句而引發覺察,開始意識到彼此的界線。
■ 釐清情緒的責任歸屬
透過問題的釐清與嘗試建立界線之後,孩子可能會因此覺察到大部分情緒是自己的,而不是對方的,這種體察也會讓他比較收斂一些。此時大人也比較有機會緩和自己被攻擊的怒氣,能將自己慢慢調整回相對平靜的心理位置,再決定是否要引導孩子看清楚自己的情緒。
當孩子回答「是」或「對」,擺明表達就是對你生氣的時候,家長可以進一步問:「你為了什麼原因對我生氣呢?」「你憑什麼對我生氣(切記語氣平緩)?」這樣問的目的是引導孩子思考,現在他對你生氣是無理取鬧,還是理由充分?釐清引發情緒的責任歸屬。
孩子生氣的原因,可能是因為沒寫功課被家長罵;可能是因為跟同學吵架,忍耐到回家後才爆發;也可能是氣家長沒有幫忙寫作業……不管原因為何,孩子都因此體察到自己的狀態、情緒跟責任。
如果孩子回答「不是」,往往心中對家長還是有情緒,只是沒有勇氣承擔直接說的後果,也可能是孩子發現自己生氣的確不完全是家長的責任。這時家長同樣可以帶著他討論情緒出現的原因。
對於中高年級以上的大多數孩子來說,在衝突中劃定情緒界線是需要慢慢學習的過程;對於家長來說,劃定情緒界線是在面對孩子的情緒時,多了一個理解孩子的角度,以及能夠回應的方法。這方法有助於引導孩子建立情緒界線,也可以樹立家長的威信。而適度的界線,有助於人際關係的品質,擴充心理韌性的資源。
.
以上文字摘錄自
《#心理韌性》
顛覆起跑點迷思,教出有耐挫力、熱情與目的感的孩子
https://cplink.co/OoDZUw3B
親子天下
https://www.facebook.com/parentingtw
陳品皓
.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不氣切可以活多久 在 觀光客不知道的倫敦 Facebook 八卦
[追🦠日記]
📅四月六日週ㄧ/全英閉關Day14
本日疫情指標: ‼️強森轉加護病房
📌累積死亡人數超過5千人,累積入院人數超過5萬人
📌但是新增死亡人數本週最低,確診人數也比昨天少。
******
[閉關的時候在幹嘛]
昨天突然發現,隔壁的隔壁,院子裡原本蓋著滿滿的黑莓藤蔓,都清光了!那種規模一個園丁要一個工作天才能清完,不太可能我小睡片刻之間安安靜靜地清光...(從昨天想到今天)。
我不是沒事在偷窺人家的院子,我在等狐狸。
以前春天就會看見母狐帶著小狐在附近幾家的後院曬太陽。我知道他們平常住在黑莓藤下,穿過愛烤肉那家的圍牆洞,有時在那家、有時在我家院子曬太陽睡覺。
去年或是前年,只有看見一隻瘦狐狸。那時我的黑咪咪還在世,我看過一貓一狐在院子各睡一角。
今年連那隻瘦狐狸都沒出現。
英國閉關14天了。再過一週就會討論現況、看看要延長多久。有一個看法是疫情的高峰也許在復活節週末,雖然官方不能肯定這樣說法。
*****
📺每日記者會(四月六日)
今天是外交部長(Dominic Raab)主持,他同時是強森上任時任命的首席大臣(First Secretary of State),就是當強森不能主持國政時的副手。
和強森同一天生病閉關的首席醫療官(Chief Medical Officer Professor Chris Whitty)回來了,備詢的還有一位新面孔副科學官(Deputy chief scientific officer Professor Angela McClean)。
📌目前住院治療中的人口是17,911人
📌外交部從全球帶回約二萬名受困的英國公民
📌副科學官解釋交通工具使用圖,可以看出大多數民眾待在家。但現在要說閉關兩週的成效還嫌太早,從感染到入院需要幾個星期,她希望入院人數不要再上升。
📌高峰期是否如之前說的在復活節週末,這事還說不準。
📌在檢討閉關措施時會衡量的四點:
1直接死於新冠病毒的人數
2NHS不勝負荷新冠的病人,無法提供急診服務
3讓出床位給新冠病毒患者而持續延後其他的醫療服務
4閉關措施對民眾生命與生活造成的社會經濟影響之長期健康考量
📌可靠的抗體檢驗是最後一步。但是抗體試劑還需要幾個月發展。
📌記者們三番兩次問關於強森的病況,感覺同一個問題反覆從不同面向切入,包括他不是該休息、讓外長接工作。外交部長總是回覆「首相精神很好,他仍然主政」,不過他們最後一次談話是週六。
醫療官則是一再被要求以一個醫生的立場來談強森的病況,"Prof Witty(Whitty)" 總是淡定地回答我不是他的醫生,我不方便談這事。
****
其他時事隨便說:
😷雖然下午記者會說首相狀況還好,但晚上首相府發布強森移送加護病房的消息,據他宣布入院後24小時。😱😱
根據一位急診室人員轉述,這時還沒有做氣切。衛報說,從週四醫院就已經準備好床位給強森備用。
各黨派政治人物紛紛在推特上表達關切,雖然政治理念互不欣賞,這時也很希望這個人快點好起來回來當首相。#愛上加害人的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和他同時發病的幾位政壇人物:衛生部長、首席醫療官現在都回到檯面上工作,還有更早之前的副衛生部長、帝國理工大學的流行病學教授、甚至70歲的查爾斯王子,也都活蹦亂跳的。#是因為體型不同嗎
😷體型有什麼影響?一份來自285個英國加護病房的資料顯示,775名住院者中70%體型肥胖或是過重。肥胖的話肺比較不好呼吸。#連吊鋼索都會卡住
這個研究中男性佔70%,其中30%在60歲以下。相較於女性(占30%),60歲以下只占15%。
自二月底以來的775名患者中有79名死亡(10%)、86名康復出院,610名仍在加護病房中。這79名死者中,雖大多數是70歲以上,但仍有9名年齡介於16-49歲(11%)。#白話文是這批患者入加護病房一個月後有10%死亡,其中11%是青壯年。
😷另一項針對2249名加護病房住院者的背景分析顯示,三分之一的患者是非白人。非白人在全英國人口只佔13%,顯示他們感染之後轉重症入加護病房的比例偏高。#這個研究跟強森沒關係他會被細心照顧著
今天先這樣,我要好好睡覺增強抵抗力。
那個,強森你要活下去!
*****
📅4月6日週ㄧ發表數字:
重症確診累積51608(^3802, 比前少36%)
死亡 5373(^439,比前日少29.3%)
檢驗208837(^13313,比前日^8%),
#確診率 24.7(^0.2%)
🦊大倫敦確診12636(^658,比前日少46%),死亡129
圖表來源:Dail Mail
不氣切可以活多久 在 氣切可以活多久-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11月|追蹤網紅動態 的八卦
日前一名肺炎病患住進輔大醫院加護病房,家屬聽完「插管」、「氣切」等... 可讓病患呼吸省力、抽痰乾淨、減少感染,甚至氣切可以讓病人不會被束縛在 ... ... <看更多>
不氣切可以活多久 在 氣切可以活多久-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11月|追蹤網紅動態 的八卦
日前一名肺炎病患住進輔大醫院加護病房,家屬聽完「插管」、「氣切」等... 可讓病患呼吸省力、抽痰乾淨、減少感染,甚至氣切可以讓病人不會被束縛在 ... ... <看更多>
不氣切可以活多久 在 Re: [心情] 如何面對媽媽即將不在的生活- 看板WomenTalk 的八卦
先把原po問的打在前面吧
我是醫中腦神外的護理師
關於你提的拔管
已經推行很久的安寧撤管也許可以符合你的需求
在我們醫院如果家屬有這方面的需求
經主治醫師判斷病況不可逆 已無復原可能
便可以開始啟動安寧緩和醫療的決策共享
讓安寧共照師及醫師陪同你們開安寧家庭會議
家裡重要成員都可以參與
先由醫生跟你們說明病人目前的狀況
再來談未來治療計畫
而這裡的治療計畫是以安寧緩和為主
所以會是跟你們談拔管 急救 或是器官/大體捐贈
如果家人已經腦死
拔管後沒多久病人就會因為無法自主呼吸而離開
算是比較平靜的一種
如果家人還沒有腦死 而你們想要拔管
可能在拔管前後就會給予一些讓病人比較舒服的藥
譬如避免費力呼吸的嗎啡類藥物
減少口鼻分泌物的藥物等
因為我們科病人如果昏迷指數只有5分
呼吸跟咳嗽功能大多會受很大的影響
拔管後大部份都會呼吸很喘很費力
為了讓他們比較不費力 會需要趴臥
這樣的姿勢會讓病人口水痰液容易流的到處都是
所以拔管前後用藥除了讓病人好過
也會讓你們比較不心疼
過程中會需要你們簽DNR的同意書
所以可以決定的人要記得一起去一起開會
要double sign的部份才能一起弄
※ 引述《nikiyoo (代代木杏桃花)》之銘言:
: 文長 心情真的無法調適 文字排版可能會錯亂
: 我媽媽1/26自發性腦出血
: 目前在加護病房插管
: 積血傷到頭腦 手術挖掉左腦1/2
: 昏迷指數5 沒意識 下禮拜會討論氣切
: 以前媽媽都在說 如果有天倒了 不要救他
: 可是剛到醫院時
: 醫生說:不救就是100%死亡,手術成功經過復健可能可以清醒,然後給我們5分鐘的時
間
: 考慮
: 看著大面積出血的斷層掃描,理智上確實是不妙
: 但100%的絕望 跟1%的希望?
: 我跟爸爸選擇賭,博一次
我們科跟心臟外科一樣危急
但心臟外科比我們好的是
心肌梗塞病人救回來通常順利的話不會有什麼問題
但我們科就不是了
大腦很精密 各管各的功能
我們還有醫生說過
你一出生大腦血管長的樣子
就決定了你有沒有本錢腦中風
除了把病人從鬼門關前抓回來外
很多恢復狀態都要等 最一開始要等他醒
醒了再看他會不會講話
講話沒影響那手腳呢
連一份巴氏量表都要六個月
才能確定病人是不是真的需要完全依賴別人照顧
即便家人有能力照顧他一輩子
那他躺在床上要人翻身灌食
又要賭會不會哪一天被痰哽住
還是被牛奶嗆成肺炎
太多次碰到家屬哭著跟我們說後悔救了病人
或是醫生跟我們分享他門診經驗
家屬回診時茫然地問醫生
不知道這樣救病人到底對不對
病人痛苦 他們自己也痛不欲生
我以前還不太能理解
病人都說過病危不要救
但家人還是積極的心境是什麼
後來才發現 很多都是因為愛
我相信你們也是因為愛他
才想賭這一把
只要不是完全忽視病人平常的意願
我真的覺得都不是那麼壞
不要讓自己基於愛做出的選擇
卻變成一把利刃回頭傷了自己
你媽媽也不會希望你們這樣自責的
要加油哦
希望你可以在最後這一哩路
好好地陪你媽媽走完
盡量別留下遺憾
: 但我們輸了
: 媽媽沒有更好 反而併發右腦出血
: 我怎麼讓她在那麼冷的加護病房受苦
: 我媽媽她,明明很怕痛 怕孤單 我卻讓她躺在那邊
: 現在疫情全面停止探病
: 面對加護病房那扇冰冷不開的門
: 多希望自己能不理智一次,趁護理師開門進出的時候,衝進去擁抱媽媽
: 但我能做的 就是手機錄音 請護理師拿進去播放
: 再請護理師幫我拍照
: 照片上 媽媽越來越小,管子越來越多
: 但無論我錄音喊的多麼聲嘶力竭,求她醒來
: 護理師出來卻總是說意識沒有清醒
: 好過分,怎麼可以這麼過分,媽媽好過分
: 丟我跟爸兩個人這麼痛
: 我回家 總有人等我 我餓了 就有人煮飯給我吃
: 明明說好 我可以賴皮一輩子
: 現在
: 1樓 2樓 3樓 4樓 5樓
: 哪裡也找不到我媽媽,她在冷冷的病房
: 爸爸、媽媽的兄姐 一致說放手 不氣切 讓媽媽走
: 晚上,睡不著 冷、黑、漫長
: 時間跟泥沼一樣,令人窒息
: 我把媽媽的衣服外套裹在自己身上,怕自己忘記她的味道
: 怕忘記媽媽的長相,不斷的翻影片跟照片
: 一家3口,要少一個人了
: 我們家,沒什麼親友 這些事..無人訴說
: 想聽聽網友們的故事
: 或給我一點打氣也好
: 另外,如果有醫護科鄉民或有經驗類似的鄉民
: 我想問,目前插管不氣切,怎麼提拔管....
: 媽咪,對不起啊
: 我跟爸忘記,我們賭運很差
: 拼不過,輸了 讓妳受苦了
: 那個開朗、給我力量的人
: 我最愛的人,說要一輩子保護我的人
: 食言了
:
--
★XiahJunsu 小姐,一起喝杯胡蘿蔔汁吧\( ̄︶ ̄)> [10/10/2008 13:45:02]
TO XiahJunsu: ......找死嗎?? = = [10/10/2008 13:45:34]
★HeroJejung 來嘛!一起喝杯胡蘿蔔汁吧\( ̄︶ ̄)> [10/10/2008 13:46:09]
TO HeroJejung: ..............想被掰脊椎嗎?? =.= [10/10/2008 13:46:23]
★UknowYunho 別這樣嘛!大家一起喝杯胡蘿蔔汁吧\( ̄︶ ̄)> [10/10/2008 13:51:17]
TO UknowYunho: ........................(崩潰) [10/10/2008 13:51:26]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7.144.22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omenTalk/M.1612323006.A.3F6.html
... <看更多>